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词句翻译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实词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实词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言文包括《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以下是原文、注释及译文:1.《三峡》1.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注释:1.自:于。
这里是“在” 的意思。
2.略无阙处: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3.亭午:正午。
亭,正。
4.夜分:半夜。
5.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6.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7.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8.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9.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0.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11.回清:回旋的清波。
12.绝巘:极高的山峰。
13.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4.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5.良:甚,很。
16.晴初:天刚放晴。
17.霜旦:下霜的早晨。
18.肃:肃杀,凄寒。
19.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20.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3.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部编八上第三单元文言文翻译及课文分析

部编八上第三单元文言文翻译及课文分析(参考书版)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在丝毫同“缺”空隙、缺口句意: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日光句意: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到了升到高处。
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断有时句意:在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句意:那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的就白色的急流,绿极句意: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着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高悬的飞速地冲荡(在其中)茂盛甚,很句意:(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刚早晨肃杀,凄寒句意: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一片清凉和寂静。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接连延长句意: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消失所以句意: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渲染了秋天萧瑟的气氛,同时又暗示了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照应前文。
8上人教语文重点文言文重点字词标音及句子解释

8上人教语文重点文言文重点字词标音及句子解释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mǐn? 罔wǎng? 贻yí? 八分有奇jī箬ru篷? 糁sǎn? 峨冠guān? 髯rán楫jí? 篆zhuàn? 壬戌rén xū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为宫室、器皿、人物为:做,指雕刻。
(2)罔不因势象形因:顺着,就着。
象:模仿,指雕刻。
(3)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4)高可二黍许可:大约。
(5)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
(6)佛印绝类弥勒绝:极。
类:像。
(?)矫首昂视矫:举。
(8)神情与苏、黄不属属:相类似。
(9)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10)其人视端容寂端:端正,正视。
(11)其船背稍夷夷:平。
(1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盈:满。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 解释为:弯曲(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解释为:横放(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 解释为:挑选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窃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点拨:注意"罔""箬""篷"等字的字形。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点拨:重点理解"罔不""因""象"等词语。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许多胡须的是苏东坡。
重点理解"峨""冠""髯""为"等词语。
8上文言文3单元翻译汇总

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
有时如果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凉怪异,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第六单元的文言文翻译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第六单元的文言文翻译课文:2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
(有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走了多远。
忽然见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它的树。
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而纷乱。
渔人对此感到诧异。
又向前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花林消失在溪水的源头,(紧接着)就看到一座山。
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便离开船,从洞口进入。
开始(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向前走了几十步,眼前一下子由狭隘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这类的景物。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都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在其中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都和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于是非常吃惊,问(渔人)从哪来,(渔人)详细回答了他们。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词句翻译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词句翻译(部编版)第9课三峡(一)字词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隐天蔽日蔽:遮蔽自非亭午夜分自非:如果不是不见曦月曦:太阳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了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阻绝:阻断或王命急宣或:有时虽乘奔御风虽:即使奔:飞奔的快马不以疾也不以:不如春冬之时之:的则素湍绿潭水则:就绝巘多生怪柏绝:极良多趣味良:很每至晴初霜旦至:到属引凄异属引:连接不断哀转久绝绝:消失;停止(二)句子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水漫上丘陵,上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了。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乘着飞奔的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的趣味。
第10课答谢中书书(一)字词答谢中书书书:书信四时俱备四时:四季俱:全部、都晓雾将歇歇:消散夕日欲颓欲:将要颓:坠落沉鳞竞跃沉鳞:水中潜游的鱼实是欲界之仙都之:的自康乐以来自: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复:又、再与:欣赏(二)句子(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下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竞相跃出水面。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风景了。
第10课记承天寺夜游(一)字词解衣欲睡欲:想、想要、将要月色入户户:门欣然起行欣然:高兴然:……的样子念无与为乐者念:想到、考虑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就至:到相与步于中庭相与:一起、共同于:在庭下如积水空明如:像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二)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了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第11课与朱元思书(一)字词风烟俱净俱:都任意东西东西:向东向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从至:到许:表约数,这里译为“左右”天下独绝绝:极、极点水皆缥碧皆:都猛浪若奔若:像奔:飞奔的快马负势竞上上:向上蝉则千转不穷则:就猿则百叫无绝绝:消失、停止望峰息心息:使……平息经纶世务者经纶:治理者:……的人窥谷忘反窥:看、看到反:通“返”返回横柯上蔽上:在上面(二)句子(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秀丽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八年级上文言文重点句翻译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他)沿着溪水前行,忘记了路程德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2、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又往前走,想走完这片林子。
3、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这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声可以处处听到。
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其中(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衣着都像桃源外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时代,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用说魏晋了。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渔人)向他们一一详细地说出自己所听到的事,(村人)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招待他。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中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8、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9、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
但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
后来就没有再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考点梳理

第9课《三峡》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一词多义: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沿溯阻绝(动词,断绝)哀转久绝(动词,消失)绝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3.重点字词:(1)略无阙处:完全没有(2)夏水襄陵:冲上、漫上(3)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4)素湍绿潭:急流(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茂盛甚、很(6)林寒涧肃:肃杀、凄寒(7)属引凄异:连接延长(7)空谷传响:回声4.翻译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五.用原文回答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重点字词句翻译
(部编版)
第9课三峡
(一)字词
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
隐天蔽日蔽:遮蔽
自非亭午夜分自非:如果不是
不见曦月曦: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到了
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阻绝:阻断
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虽乘奔御风虽:即使奔:飞奔的快马
不以疾也不以:不如
春冬之时之:的
则素湍绿潭水则:就
绝巘多生怪柏绝:极
良多趣味良:很
每至晴初霜旦至:到
属引凄异属引:连接不断
哀转久绝绝:消失;停止
(二)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不能看见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水漫上丘陵,上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了。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乘着飞奔的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的趣味。
第10课答谢中书书
(一)字词
答谢中书书书:书信
四时俱备四时:四季俱:全部、都
晓雾将歇歇:消散
夕日欲颓欲:将要颓:坠落
沉鳞竞跃沉鳞:水中潜游的鱼
实是欲界之仙都之:的
自康乐以来自: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复:又、再与:欣赏
(二)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下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竞相跃出水面。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风景了。
第10课记承天寺夜游
(一)字词
解衣欲睡欲:想、想要、将要
月色入户户:门
欣然起行欣然:高兴然:……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念:想到、考虑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于是、就至:到
相与步于中庭相与:一起、共同于:在
庭下如积水空明如:像
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
(二)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了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第11课与朱元思书
(一)字词
风烟俱净俱:都
任意东西东西:向东向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从至:到许:表约数,这里译为“左右”
天下独绝绝:极、极点
水皆缥碧皆:都
猛浪若奔若:像奔:飞奔的快马
负势竞上上:向上
蝉则千转不穷则:就
猿则百叫无绝绝:消失、停止
望峰息心息:使……平息
经纶世务者经纶:治理者:……的人
窥谷忘反窥:看、看到反:通“返”返回
横柯上蔽上:在上面
(二)句子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秀丽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花好像是飞奔的快马。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儿长久不停的鸣叫,猿猴也长久不停的啼叫。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山峰,追逐名利的心也平息了下来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山谷,也会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