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

合集下载

财务管理学精讲(第六章杠杆原理与资本结构)

财务管理学精讲(第六章杠杆原理与资本结构)

第六章杠杆原理与资本结构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计算;理解杠杆效应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理解资本结构的概念与影响因素;掌握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杠杆系数的计量及关系,资本结构优化选择的方法。

难点是资本结构优化选择的每股收益分析法和比较公司价值法。

第一节杠杆原理财务管理的杠杆效应表现为在存在特定费用的情况下,一个财务变量以某一比例变化时,引起另一个相关的财务变量以一个较大的比例变化。

合理运用杠杆可以有助于公司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本运营效率。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一、经营风险和经营杠杆——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由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未来经营收益或者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

任何公司只要从事经营活动,就必然承受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

通常,经营风险可以用息税前利润的概率分布对其期望值的偏离程度,即息税前利润的标准差或标准离差率来衡量。

(识记)在市场经济中,经营风险的发生及大小取决于多方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领会)1.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越稳定,则公司的经营风险越低;反之,公司销售状况对市场需求环境变化的反应越敏感,则经营风险越高。

2.销售价格的稳定性。

在同类产品竞争的条件下,如果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销售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则经营风险较小;反之,销售价格随着竞争形势而波动,或单纯以价格策略维持市场占有率,必然导致经营风险较高。

3.投入生产要素价格的稳定性。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要投入原材料、动力、燃料、工资等。

这些要素的价格变动越大,公司的经营风险越高。

4.产品更新周期以及公司研发能力。

在高技术环境中,产品更新的周期短。

如果公司缺乏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公司的经营风险会上升。

基于财务杠杆效应的财务风险分析

基于财务杠杆效应的财务风险分析

基于财务杠杆效应的财务风险分析财务风险分析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评估。

而财务杠杆效应是财务风险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匡助企业评估其债务比例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杠杆效应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一、财务杠杆效应的概念财务杠杆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借入资金进行投资活动,以期望获得超过借款成本的收益。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利用债务融资来扩大投资规模,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

财务杠杆效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操作杠杆效应和财务杠杆效应。

1. 操作杠杆效应操作杠杆效应是指企业通过改变销售量、销售价格和成本等经营决策,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操作杠杆效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操作杠杆效应= (Δ销售收入 - Δ变动成本) / Δ销售收入2. 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

财务杠杆效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效应= (Δ净利润 - Δ利息费用) / Δ净利润二、财务杠杆效应的计算方法财务杠杆效应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计算。

以下是计算财务杠杆效应的步骤:1. 采集财务报表数据首先,需要采集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

利润表包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利息费用和净利润等指标;资产负债表包括借款金额和股东权益等指标。

2. 计算操作杠杆效应根据操作杠杆效应的公式,计算出操作杠杆效应的数值。

其中,Δ销售收入为当前期销售收入与上期销售收入之差,Δ变动成本为当前期变动成本与上期变动成本之差。

3. 计算财务杠杆效应根据财务杠杆效应的公式,计算出财务杠杆效应的数值。

其中,Δ净利润为当前期净利润与上期净利润之差,Δ利息费用为当前期利息费用与上期利息费用之差。

4. 分析财务杠杆效应根据计算得到的操作杠杆效应和财务杠杆效应的数值,进行分析。

如果操作杠杆效应和财务杠杆效应的数值为正,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随着债务融资的增加而增加,财务杠杆效应为正。

杠杆效应(Leverage effect)

杠杆效应(Leverage effect)

杠杆效应(Leverage effect)财务中的杠杆效应,即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

也就是指在企业运用负债筹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由于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等财务费用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股普通股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将相对减少,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额外的好处。

财务中的杠杆效应,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三种形式。

1、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2、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3、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财务杠杆(financial leverage)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由于财务杠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估量的财务风险。

因此,认真研究财务杠杆并分析影响财务杠杆的各种因素,搞清其作用、性质以及对企业权益资金收益的影响,是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

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又称融资并购,举债经营收购(美)是一种企业金融手段。

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是指公司或个体利用收购目标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收购另一家公司的策略。

交易过程中,收购方的现金开支降低到最小程度。

换句话说,杠杆收购是一种获取或控制其他公司的方法。

杠杆收购的突出特点是,收购方为了进行收购,大规模融资借贷去支付(大部分的)交易费用。

通常为总购价的70%或全部。

同时,收购方以目标公司资产及未来收益作为借贷抵押。

借贷利息将通过被收购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来支付。

财务管理学复习要点 第6章 杠杆原理与资本结构

财务管理学复习要点 第6章 杠杆原理与资本结构

第六章杠杆原理与资本结构1. 财务管理的杠杆效应:表现为在存在特定费用的情况下,一个财务变量以某一比例变化时,引起另一个相关的财务变量以一个较大的比例变化。

合理运用杠杆可以有助于公司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本运营效率。

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2. 经营风险和经营杠杆(1)经营风险:指由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未来经营收益或者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

任何公司只要从事经营活动,就必然承受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

在控制经营风险的各种方法中,合理地调整经营杠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015.4多2015.10多在市场经济中,经营风险的发生及大小取决于多方面:①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

②销售价格的稳定性。

③投入生产要素价格的稳定性。

④产品更新周期以及公司研发能力。

⑤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

(2)经营杠杆:指在某一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存在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产生的作用。

由于固定成本存在而导致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为经营杠杆2017.10单。

公司只要存在固定成本,就存在经营杠杆作用2015.4单。

经营杠杆是把“双刃剑”,不仅可以放大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也可以放大公司的亏损。

经营杠杆系数(DOL):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

EBIT为基期息税前利润,△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Q为基期销售量,△Q为销售量的变动。

注意:经营杠杆系数的定义公式和简化计算公式均是建立在假设产量等于销量的前提下。

2017.4单如果某公司经营杠杆系数为2,则息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与销售量变动百分比的比值为2。

简化计算公式:经营杠杆系数=(销售额-变动成本总额)÷(销售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2015.4计经营杠杆系数=1+固定成本总额÷息税前利润(3)经营杠杆和经营风险的关系引起公司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和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经营杠杆本身不是利润不稳定的根源。

财务杠杆的原理与应用

财务杠杆的原理与应用

财务杠杆的原理与应用1. 背景介绍财务杠杆是一种利用债务来增加股东权益收益的财务手段。

通过使用借款,企业可以放大其资产的回报率,并提高股东的回报率。

财务杠杆原理基于利用借款的资金来投资于收益率高于借款成本的项目,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2. 财务杠杆的分类财务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操作杠杆、金融杠杆和合并杠杆。

2.1 操作杠杆操作杠杆是指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改进业务流程等手段来实现利润率的增加。

操作杠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生产流程、节约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式减少成本并提高产量。

- 降低成本:通过采购策略调整、成本控制措施、合理分配资源等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 改进业务流程:通过优化企业各个环节的流程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2 金融杠杆金融杠杆是指企业通过财务手段来实现利润率的增加,主要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金融杠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债务融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或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来进行投资或运营,利用借款的杠杆效应来提高资产收益率。

- 股权融资:企业通过发行新股或增发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增加股东权益,在提高股东回报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杠杆。

2.3 合并杠杆合并杠杆是指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来实现利润率的增加。

合并杠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并购:企业通过收购其他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实现规模效益,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

- 重组: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合并或分立等方式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提高企业效率和盈利能力。

3. 财务杠杆的应用财务杠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盈利最大化。

以下是财务杠杆的几种常见应用方式:3.1 杠杆效应杠杆效应是指企业使用借款进行投资,通过增加资产回报率来放大股东权益收益。

当企业债务成本低于资产回报率时,杠杆效应会对股东权益收益产生正向影响。

财务三大杠杆基本原理

财务三大杠杆基本原理

财务三大杠杆基本原理财务杠杆是指公司运用借债融资等非股权融资手段来影响股东的资本回报率(ROE)的一种财务手段。

在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利润率、销售收入增加、费用控制减少等多种方式来提高ROE,但其中最主要的手段还是通过财务杠杆来实现。

在财务杠杆中,有三大基本原理,分别为操作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大杠杆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操作杠杆操作杠杆是指公司通过提高销售收入和利润率等操作性手段来实现ROE增加,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率来提高ROE,而不是通过资本结构的改变来提高ROE。

例如,某公司拥有一项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

该公司可以通过提高销售收入和利润率来增加ROE,而不是通过增加负债来实现。

操作杠杆的好处在于,它不会使公司财务风险增加,即使公司面临经济萎缩或行业下行的压力,也能够通过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率来抵消风险。

二、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指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等手段来影响ROE。

公司可以通过借贷来增加资本的投入,从而增加利润率和销售收入,从而提高ROE。

财务杠杆的作用在于,它可以使公司的利润率更加敏感,即当销售收入增加时,公司可以通过借贷来增加资本的投入,从而使利润增加更多。

财务杠杆的使用需要注意,即使它可以增加ROE,但也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当公司的营收下降时,财务杠杆也会对公司的盈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公司在使用财务杠杆时需要时刻注意风险控制。

三、复合杠杆复合杠杆是指同时使用操作杠杆和财务杠杆来影响ROE。

即公司在通过提高销售收入和利润率,同时借贷来增加资本的投入,在ROE方面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例如,某公司通过提高销售收入和利润率,同时借两倍的债务来运营,债务的成本为5%。

在没有债务的情况下,公司的ROE为10%,当借入债务后,公司的ROE可以增加到15.5%(10%+5%×2)。

由于复合杠杆的效果比单个杠杆要大,因此它也存在着更高的风险。

会计经验: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计算的

会计经验: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计算的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计算的财务中的杠杆效应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

这种杠杆效应包含了三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各自独立的计算公式,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分别是怎么进行会计计算的。

 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1、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的含义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计算公式为: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 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2、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3、复合杠杆 复合杠杆的概念 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其计算公式为: 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x财务杠杆系数 上面的内容就详尽了介绍了财务杠杆效应三种形式的具体计算公式,希望我对于上面的归总以后可以方便大家更好的记忆,此外,我还要告诉大家记忆公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一些练习题,懂得怎么应用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上市公司财务中常见的杠杆效应

上市公司财务中常见的杠杆效应

上市公司财务中常见的杠杆效应存在于企业经营中的杠杆有以下四种1、经营杠杆2、价格杠杆3、财务杠杆4、复合杠杆一、经营杠杆: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利润的变动幅度大于收入变动幅度的杠杆效应。

固定成本是“支点”结论:1、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越高,上市公司经营杠杆的效应越明显2、经营杠杆系数随着收益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收益减少而逐渐增大。

[经营杠杆系数=(营业利润+固定成本)/营业利润]二、价格杠杆:其实质是使收入变动幅度与成本变动幅度不同步,进而导致利润变动幅度与收入变动幅度不同步。

下面两个碟片销售的例子中,右侧的红色部分其实是“变动成本”支点化了。

云南铜业2008年的合并利润表在2008年下半年跳水,而公司的采矿成本及其它成本并没有相应幅度的下降,于是原本的变动成本相对“支点”化了(成本也有小幅的下降,但大低于收入降幅),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公司利润恶化程度被明显放大了。

三、财务杠杆: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每股收益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杠杆效应。

利息固化为“支点”例一:例二:假设B公司希望在2010年将息税前利润由2009年的100万元提升到300万元,则需要500万元的新资金投入,此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发行新股募集500万元;二是从银行显然,选择第二个方案,对股东最有利。

EPS 增幅100%,而方案一则只有50%。

租赁也是财务杠杆中的一种。

租赁分为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1、融资性租赁,只要关注“长期应付款”科目,中有没有融资性租赁的内容。

一般投资者在考察上市公司的真实负债额与负债率时,不会将其忽略。

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2、经营性租赁,以“营业成本”、或“管理费用”的形式体现在利润表中。

从本质上讲,经营性租赁合同一旦签订下来后,未来年度需要支付的租金即被“固化”,因此它符合财务杠杆的特征。

看年报的时候,一定要研究其有没有大额的经营性租赁,如果有,就应当将这部分租金也换算成负债,进而通盘考虑企业的真实负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
下面要介绍的是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之经营杠杆(一)经营杠杆的含义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经营杠杆的计量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三)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其关系可表示为: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之财务杠杆(一)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二)财务杠杆的计量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

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财务风险越大。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

复合风险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

通过计算分析复合杠杆系数及普通股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揭示复合杠杆同复合风险的内在联系。

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相关文章:1.什么是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的三种形式2.财务杠杆效应有哪些形式?3.财务杠杆效应有什么表现4.企业经营中的财务杠杆效应分析5.财政政策的三大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