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伽倻琴:朝鲜族最传统的乐器
朝鲜民族

舞蹈创始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鲜族代表性民间传统活动《农乐舞》,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情节性的演出;而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的群众性表演活动。
届时,各个村寨都将派出自己浩荡的“农乐舞”舞队,参加当地的庆典。
舞队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写有“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农旗”为先导,随后是一名在队首敲打“小锣”担任总指挥的男子。
在他的带领下,手拿“太平箫”、“喇叭”、各种鼓类乐器的乐队、各种乔装人物,组成“农乐舞”舞队的仪仗部分。
接下来是即将参加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哑剧》的演员队伍。
现在虽然朝鲜族《长鼓舞》已被众人所熟悉,但不少人却误认这个舞蹈只是朝鲜族的女子舞蹈。
其实,民间中的《长鼓舞》是男女都可表演的舞蹈。
“长鼓”是朝族乐器中,音色最优美和独具特色的乐器之一。
它体形硕长、细腰,两端鼓皮音色高低不同,并以鼓槌、鼓鞭和指掌配合敲击,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与特色。
“长鼓”是乐器,同时也是倍受人们喜爱的舞具。
在悠扬的伽椰琴伴奏下,她们右手持长约30公分的细竹“鼓鞭”,在左手指掌的配合下,从左右鼓面敲击出清脆、和谐而又不同鸣响的鼓声。
《长鼓舞》后,接着的便是由多人持大型花扇,开始表演源于古代“巫舞”的《扇舞》。
舞蹈者以单扇或双扇进行摆置图案和造型表演。
接下来是假形类的舞蹈。
装扮成具有美丽的长颈鹤头和两只黑色双翅的一群丹顶鹤,迈着轻盈而飘逸的大步,跳起了展翅欲飞《鹤舞》,为人们祈求着未来的吉祥与安宁。
为《农乐舞》最后压阵的男子《象帽舞》,是向来令人瞩目和兴奋激动的舞蹈。
一个个身着节日彩服、头戴盘有彩带圆帽的男青年,先后表演处于站立、行走和支、转于地面姿态下,用头部将彩带甩出水平、垂直、倾斜方位的圆弧。
更有技艺高超者置身场地中央,表演着甩动长达20米彩带的高难技巧。
顿时,满目的若干彩带,似万道霓虹横空出世,若千条丝雨旋落碧空,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朝鲜族乐器伽倻琴的教学与发展探索

套编排科学完整 的教材 , 保 障课 堂教学 顺利进 行 , 全 面培 4 .师资力量不足
养学生综合艺术修养 。
伽椰 琴弹奏能充分体现鲜 明的朝鲜 族特色及 民族 情感 ,
教师的演奏技能 、 自身修 养在 教学 中具有 良好 的榜样 作用 。 但是 , 民族 院校音乐教 师多毕 业 于汉族音 乐 院校 , 对 传统 朝 鲜族音乐 了解甚少 , 没 有系 统学 习伽椰琴 的经历 , 多师从 短
认 为 有 以下 几 方 面 :
源质量 明显下降 。民族 高师学 前 教育专 业学 生音 乐理论 知 识薄弱 , 大多数学 生没 有乐 器弹 奏技 能。对学 生而 言 , 掌握
新节奏 , 试奏新 曲 目, 学 习新乐 器是 巨大 挑战 。大 量 的枯燥
1 .注重兴趣 培养 , 提升 自主学习能力
乐谱是作 曲家表达思想和创作意图 的重要 手段. 只有正 确读谱 , 才能演 奏 出内涵丰 富的 动人乐 曲。然而 , 对音 乐理
论基础知识薄弱 的高师学 前班 学生而言 , 读谱 失误是 影响弹
奏 的首 要因素。常见 的读 谱容易失误方面有 : ( 1 )大量上下
85
当代音乐 ・ 理论版 2 0 1 5年 1月号
增加 了伽椰琴演奏 的难度 。在教学 中 , 实施 快捷 的创新教 法 能有效 帮助学 生渡过难关 。如五指教 学法 , 利用五指代 表五 线, 利用五线四 间关 系指 音 , 又准又 快。利用 长鼓作 为教 学 辅助 工具 , 教授朝 鲜族散稠 特殊节 奏 , 有 的放矢 、 简 洁明 了 , 有助 于学 习效率 的提高 。
[ 关键词 ] 伽椰琴教 育; 教学模式 ; 探 索 伽椰 琴是朝鲜族 最传 统 的弹拨 乐器 , 形 状似 中 国古 筝 。
朝鲜族传统乐器伽倻琴

伽倻琴
伽倻琴,又称朝鲜筝,是朝鲜族弹拨弦鸣乐器。
朝鲜语称嘎呀高。
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
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
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
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
古代的伽倻琴,琴体是用独木刳成槽,琴尾呈羊角状,不加底板,因而音量较小又缺乏表现力;现在朝鲜族人民使用的伽倻琴,是经过很多世纪的流传改进并吸收其他民族乐器的优点而制成的。
由于有底板而形成共鸣箱,显着增强了音量和丰富了音色。
伽倻琴由琴框、面板、底板、琴柱和琴弦构成。
琴身长约152厘米、宽17~21厘米。
琴框是长方形的边框,右为琴首,左为琴尾,上西蒙以呈拱形的薄水面板,采用长白山生长的纹细质松、易于振动的鱼鳞松或梧桐木制作,琴底有底板和琴脚,底板用栗木、琴框和琴柱使用红木或花梨木等质地较硬的木料制作琴首一端有凸起的岳山支弦,张有13条琴弦。
琴柱安置在面板中部,排列呈雁行。
每张一柱,可移动以调节育高。
浅析朝鲜族乐器伽倻琴的艺术特色

浅析朝鲜族乐器伽倻琴的艺术特色作者:郑海龙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6期摘要:伽倻琴是从朝鲜半岛流行至我国朝鲜族的传统民族乐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朝鲜《三国史记》记载伽倻琴是在公元500年左右,由朝鲜伽倻国的国王所制作,其形、音都借鉴于中国的古筝。
这就造就了伽倻琴与中国音乐的渊源,本文就伽倻琴的发展史、与中国乐器古筝的关联等方面进行浅析伽倻琴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伽倻琴;古筝;改良[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6--01伽倻琴(가야금),在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这里居住着多才多艺的朝鲜族百姓。
族人不仅仅发展了农、林、渔等,还在劳作之余,创造了属于自己本族的文化艺术,在音乐生活中,最受人们喜爱的乐器便是伽倻琴,并且传播广泛、具有较高的群众性。
伽倻琴据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相传第一台伽倻琴是由伽倻国的嘉悉王仿照中国古筝制成。
外形与古筝相差无几,都是一弦一柱,而且同古筝一样都是21弦,同样有五声和七声两种排列,演奏方法也同古筝一样,右弹左按。
在演奏方式上,既有独奏、重奏和合奏,也有弹唱。
到此可以看出伽倻琴与中国的古筝是密不可分的,下面就浅析一下伽倻琴与古筝的关系。
首先,从伽倻琴与古筝的起源来看,古筝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时的古筝是用一种类似于大竹筒制作而成的五弦或不到五弦的弦乐器。
而转调是在汉代时出现。
在唐代时音乐由于古筝的广泛使用和当时国情注重与外界交流,所以在这时候传到了日本。
到了清代,古筝被广泛使用,并由宫廷音乐传入到民间,并且用于说唱音乐中。
到了清末,古筝发展为16弦。
之后古筝逐渐发展到现在所应用的21弦。
而伽倻琴,从新罗时代流传至今已有1500多年,由于伽倻琴是照中国汉筝仿制而成。
当时的伽倻国的乐师于勒为了传播伽倻琴带琴和弟子来到了新罗,高超的演技受到了当时国王真兴王高规格的礼待。
伽倻琴的魅力与青少年音乐修养

百科知识 2019.02 C伽倻琴的魅力与青少年音乐修养金美香一、伽倻琴简介伽倻琴是朝鲜与韩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其外形与古筝相似。
雅乐所用的伽倻琴琴身亦为桐木制,张十二弦或十三弦,每弦有一柱,可移动以调节音高;俗乐所用的伽倻琴与雅乐所用的伽倻琴大同小异。
现代伽倻琴张十三弦,弦下设柱。
伽倻琴具有多种艺术功能,既可以独奏,又可以合奏、重奏、伴奏,还可以用于弹唱。
例如央视《星光大道》栏目中张晓荣自弹自唱的《枉凝眉》就是利用伽倻琴来完成的。
用它演奏出来的曲子可以彰显出东方音乐的含蓄委婉、柔美细腻、气韵生动等特点。
伽倻琴的音乐文化则体现的是传统的朝鲜文化、高丽文化、大韩文化,其主要特点是乐、歌、舞的三位一体。
而在我们的身边,伽倻琴也成为很多青少年的首选,有文化影响,也有个人爱好,以此成为艺术教学中比较热门的一项艺术。
二、伽倻琴教学对青少年音乐修养的作用当今社会青少年如何健康快乐的成长已被强烈关注。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学习,在一定空间上能够促进学生自身道德修养。
音乐并不是说以一门课程存在于青少年的学业当中,在教学中音乐以其优美的音色和音乐旋律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艺术性的体现。
在青少年音乐修养中,美的旋律能够将学生带入到一个具有灵魂性的环境中,是一种艺术的升华。
伽倻琴是目前青少年所喜爱的一项乐器,在学习中学生能够置身其中,在优美的曲子影响下会给学生带来愉悦,有利于青少年的生理发育,还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合作能力和审美情感的提升。
因此,伽倻琴音乐教学成为提升学生个人音乐素养的一种方式。
在学生音乐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提升个人艺术修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三、在伽倻琴习练中培养青少年音乐修养音乐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灵魂的寄托所在。
音乐的学习并不意味着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音乐的学习也绝对不是说对青少年的生活有一个像样的点缀。
而是在当今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能够将青少年自身的艺术情愫激发出来。
民间艺术-古筝

肆叁 贰 壹
其
现
演
历目
他
存
奏
史
资
文技起录来自料物法
源
壹
历史起源
古 筝 类 别
【古筝/汉筝】:即汉筝/古筝 是汉族筝乐器的名字 是汉族的民族传统 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另外还有蒙古族的【蒙古筝/雅托葛】 朝鲜族的 【朝鲜筝/伽倻琴】 而【朝鲜筝/伽倻琴】与汉筝(古筝)渊源颇深。 【朝鲜筝】即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中国汉筝制成。形制与 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 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汉筝基本一致。既可以独奏、 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
二
演奏出旋律、掌握节奏,左手演奏法还有在 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
三
以调整音高,完善旋律。筝的指法颇多,右 手有勾、托、劈、挑、抹、剔、打、摇、撮 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古筝的传统演奏手法到了近代有了新的突破, 1953年赵玉斋先生创作了《庆丰年》,解放了左 手,曲调上运用复调的手法,采用了左右手交替 和多声部演奏手法,大大丰富了演奏技巧,使古
“秦筝”之名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 行文来看,又有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那就是“击瓮、叩缶” 与“郑卫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于、武象”对举, 因此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 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 马迁的《史记》所记载《李斯列转.谏逐客书》中所引 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 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 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 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
作文 介绍朝鲜族弹伽倻琴

作文介绍朝鲜族弹伽倻琴英文回答:The Changgaeyageum, also known as the Korean zither, is a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of the Korean ethnic group. It is a stringed instrument that is played by plucking the strings with a bamboo stick or using a fingerpick. The instrumen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oneof the representative instruments of Korean traditional music.The Changgaeyageum has a unique sound that is often described as soothing and melodic. It is known for itsability to express a wide range of emotions, from joy and happiness to sadness and longing. The instrument is often used to accompany traditional Korean folk songs and dances, as well as classical music performances.The Changgaeyageum is made up of several parts,including the soundboard, the strings, and the resonator.The soundboard is usually made of paulownia wood, which is known for its excellent resonance properties. The strings are made of silk or nylon, and they are stretched over the soundboard and attached to the resonator. The resonator amplifies the sound produced by the strings, giving the instrument its unique tone.Playing the Changgaeyageum requires a high level ofskill and technique. The player must have a good sense of rhythm and timing,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dynamics and nuances of the sound. The instrument can be played solo or as part of an ensemble, and it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other traditional Korean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gayageum and the janggu.The Changgaeyageum has a rich cultural significance for the Korean people. It is not only a musical instrument but also a symbol of Korea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dentity.It is often used in traditional ceremonies and festivals, as well as in contemporary music performances. The instrument has also gained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and has been featured in various music festivals and concertsaround the world.中文回答:朝鲜族弹伽倻琴,又称为韩国筝,是朝鲜族的传统乐器。
朝鲜半岛的传统音乐体裁与乐器PPT概述

在巫祭中使用的音乐称为巫乐 。巫乐按地方不同,其程序、 乐队编制、长短法、旋法也互 有差异。按地域大致可分为: 京畿巫乐、东部巫乐、庆尚江 原道巫乐、西道巫乐、济州道 巫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特色乐器及其音乐
在朝鲜半岛的传统乐器中,玄琴、伽倻琴、大笒是三件最有特色的乐器。
玄琴 伽倻琴 大笒
谢谢观赏
一雅乐二民俗音乐民俗音乐包括产生发展于各地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谣以及由职业艺人在与群众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傍梭里西纳乌依散调报念花草四街三宗教音乐朝鲜半岛的宗教音乐有梵呗和巫乐
朝鲜半岛的传统音乐体裁与乐器
组员:齐欣 谭佳婷 刘静 马玮男 收集资料:刘静 马玮男 主讲;齐欣 谭佳婷
朝鲜半岛的传统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雅乐(正乐)
二、民俗音乐
三、宗教音乐
一、雅乐
雅乐就是雅正的音乐。朝鲜半岛传统的雅乐大致包括管弦合奏、管 乐合奏、吹打、歌乐。
管弦合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乡笛为中心的管弦合奏,二是玄 吹打是用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来演奏的音乐。指的是运用于出驾、 琴为中心的弦风流。 管乐合奏包括以乡笛为中心的音乐和以唐笛为中心的音乐。 歌乐包括歌曲、歌辞、时调。这是具有较高品位的、流传于知识 凯旋、进行等场合的音乐。包括大吹打(又名:武宁之曲)、吹打 以乡笛为中心的管弦合奏有《与民乐》(又名《生平万岁之曲》) 以乡笛为中心的音乐,乐队乐器用乡笛 2、大笒1、奚琴1、林鼓1 阶层的歌唱艺术形式。 (又名:万波停息之曲)、道军乐(又名:折花)、道打令(又名 和《平调会相》(又名《柳初新之曲》) 、大鼓 1。这种编制的合奏称为竹风流,也叫三弦六角。 :雨淋铃)、别羽调打令(又名:金殿乐)等。 以玄琴为中心的管弦合奏称为弦风流。所用乐器有玄琴、伽倻琴、 以唐笛为中心的音乐,自古以来属于唐乐系统。 细笛、大笒、林鼓各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揭秘伽倻琴:朝鲜族最传统的乐器
导语:伽倻琴,又称朝鲜筝,是朝鲜族弹拨弦鸣乐器。
朝鲜语称嘎呀高。
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伽倻琴,又称朝鲜筝,是朝鲜族弹拨弦鸣乐器。
朝鲜语称嘎呀高。
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
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基本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
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
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
古代的伽倻琴,琴体是用独木刳成槽,琴尾呈羊角状,不加底板,因而音量较小又缺乏表现力;现在朝鲜族人民使用的伽倻琴,是经过很多世纪的流传改进并吸收其他民族乐器的优点而制成的。
由于有底板而形成共鸣箱,显着增强了音量和丰富了音色。
伽倻琴由琴框、面板、底板、琴柱和琴弦构成。
琴身长约152厘米、宽17~21厘米。
琴框是长方形的边框,右为琴首,左为琴尾,上西蒙以呈拱形的薄水面板,采用长白山生长的纹细质松、易于振动的鱼鳞松或梧桐木制作,琴底有底板和琴脚,底板用栗木、琴框和琴柱使用红木或花梨木等质地较硬的木料制作琴首一端有凸起的岳山支弦,张有13条琴弦。
琴柱安置在面板中部,排列呈雁行。
每张一柱,可移动以调节育高。
新中国成立后,伽倻琴得到不断改革,已制成五声音阶18弦伽倻琴及七声音阶21弦伽倻琴。
后者加大了共鸣箱,采用尼龙弦和尼龙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