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公开课教案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国宝大熊猫》教案(通用

《国宝大熊猫》教案(通用

《国宝大熊猫》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国宝大熊猫》的相关知识,教材为《人与自然》第3册第5单元。

详细内容包括: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保护现状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保护大熊猫及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难点: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大熊猫图片、视频资料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国宝大熊猫》。

2. 基本特征(10分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基本知识,如体型、毛色、食性等。

3. 分布区域与保护现状(1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图,讲解大熊猫的分布现状。

同时,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现状,让学生了解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大熊猫及其生态环境?每组提出至少三条建议,并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大熊猫为什么是国宝?”引导学生从大熊猫的稀有性、保护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6.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大《国宝大熊猫》2. 小(1)基本特征(2)生活习性(3)分布区域(4)保护现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大熊猫的基本特征。

(2)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2. 答案:(1)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体型肥胖,毛色黑白相间,以竹子为主食,具有“活化石”之称。

(2)大熊猫保护的认识:大熊猫是国宝,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积极参与大熊猫保护工作,如减少污染、保护竹林等。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信息和生活习性。

激发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以及面临的保护状况。

1.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教师通过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面临的保护状况,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保护。

第二章:大熊猫的外貌特征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及其特点。

2.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体型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大熊猫趣事。

第三章: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3.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如食竹、懒洋洋的生活方式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学生分组讨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并分享各自的观察和了解。

第四章:大熊猫的生活环境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4.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如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等。

4.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学生分组讨论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并分享各自的观察和了解。

第五章:大熊猫的保护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状况及其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状况,如保护区的建立、保护措施等。

5.3 教学活动:教师向学生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状况,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第六章:大熊猫的保护措施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大熊猫当前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通用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通用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通用《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与自然》教材,第十一章“珍稀动物”,第三节“国宝大熊猫”。

详细内容包括大熊猫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分布区域、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熊猫的起源、分类和生活习性,认识到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2. 掌握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和保护现状,学会分析保护大熊猫的措施。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熊猫的起源、生活习性、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难点:大熊猫的分类、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板书材料。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大熊猫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激发学习兴趣。

2. 背景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大熊猫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等背景知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为例,讲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析大熊猫分布区域的变化,探讨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5. 互动环节(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分析我国大熊猫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六、板书设计1. 大国宝大熊猫2. 小起源与分类生活习性分布区域保护现状保护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我国大熊猫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2. 答案要点:(1)保护现状:大熊猫数量逐年增加,但仍面临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威胁。

(2)保护措施: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实施大熊猫保护工程、加强科研监测、开展国际合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大熊猫,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其他珍稀动物的保护,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题目及答案要点;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national treasure - Giant Panda"《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2、篇章2: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章3: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3、关注大熊猫中的特殊群体,给这些熊猫更多关怀。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课前学习: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舒畅地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教我如何不想它》字词学习导入: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动物,但凡见过这个动物,你就会对它一见钟情,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nán lù),拒做“酒肉和尚”。

它隐逸在云雾缭绕、烟波(浩瀚、浩繁)的山林间,成了“竹林隐士”。

它喜爱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栖息、居住)场所。

它喜爱独来独往,养成它是计划生育的标兵,一般每胎(fen miǎn)一仔。

它是世上最负盛名的(bīn weī)物种。

它是一颗(cuǐ càn )的东方明珠。

啊!教我如何不想它!“它”是谁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叶永烈先生,与大熊猫来一次秋天里的约会。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国宝——大熊猫》。

二、鉴宝问题情境:作者叶永烈把大熊猫称为“国宝”,他有什么依据吗?就请我们同学做一次民间鉴宝人,走进《鉴宝》系列节目之“魅力熊猫”,来共辨真伪,判断价值。

国宝大熊猫公开课教案

国宝大熊猫公开课教案

国宝大熊猫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野生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搜集大熊猫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1.2 学生分享搜集的大熊猫资料,了解大熊猫的基本情况。

2. 自主学习2.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

3. 课堂讲解3.1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如饮食习惯、活动规律等。

3.2 教师讲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如保护区的设立、保护措施等。

4. 实践环节4.1 学生分组制作大熊猫保护宣传海报。

4.2 学生代表展示宣传海报,阐述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5. 总结反思5.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5.2 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关爱大熊猫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为大熊猫保护区的建设提出建议。

2. 家庭作业:观看关于大熊猫的纪录片,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发言、讨论、实践环节的表现等。

2. 评价学生制作的大熊猫保护宣传海报,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保护大熊猫的理解。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大熊猫保护区,亲身感受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开展大熊猫保护主题的校园活动,如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邀请大熊猫保护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熊猫的保护工作。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知识的理解。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通用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通用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分类;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食性;3. 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及栖息地现状;4.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认识到大熊猫作为国宝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使命感;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措施;2.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生物学特征、保护现状及保护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大熊猫图片、视频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2. 新课导入:讲解大熊猫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等,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情况;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讨论大熊猫面临的生存威胁,引导学生关注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4. 例题讲解:分析大熊猫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大熊猫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大熊猫保护措施,并进行交流分享;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生物学特征;2. 大熊猫生活习性和食性;3. 大熊猫分布区域及栖息地现状;4. 大熊猫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和体会。

答案要点:大熊猫保护的必要性、我国在大熊猫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个人参与大熊猫保护的实际行动。

2.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其他珍稀动物的保护现状,下节课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基本情况,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大熊猫保护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熊猫保护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精选11篇)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精选11篇)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精选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精选11篇),欢迎大家分享。

《国宝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的:1、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2、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及难点:3、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4、形象生动的说明;三、教学设想:5、本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整体的思路;6、运用多媒体教学;7、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8、课时安排:一教时四、教学过程:一、解释标题,导入新课1、本文是一篇介绍珍稀动物大熊猫的科普说明文。

2、课文标题“国宝——大熊猫”中的“大熊猫”,表明了文章说明的对象,“国宝”一词点明了说明的重点。

3、先说“国宝”,再用表示解释说明的破折号引出被称为国宝的对象“大熊猫”,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这国宝究竟是什么?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嬉(xī)戏憨(hān)态可掬(jǖ)濒(bīn)危璀璨(cuǐ càn)邛崃(qióng lái)浩瀚(hàn)栖(qī)息孤僻(pì)分娩(miǎn)翌(yì)日繁衍(yǎn)三、整体感知,研读课文1、文章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的?2、如果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3、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明确:1、我国特有国际公认暗扣说明中心古籍记载体态可爱数量稀少直接点明说明中心活化石2、外形特点:可爱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3、大熊猫生活现状:学生可根据有关资料,围绕大熊猫濒临灭绝,阐述自已的观点。

2024年《 国宝大熊猫》教案

2024年《 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特点以及保护现状,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大熊猫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特点以及保护现状。

2.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大熊猫的情感。

教学难点:1.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特点以及保护现状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室环境布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展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二、探究大熊猫的生活习性(15分钟)1.学生分小组观察大熊猫图片,记录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特点。

3.观看大熊猫生活视频,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三、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现状(15分钟)1.教师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面临的威胁。

2.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大熊猫,提出保护建议。

四、小组活动:制作大熊猫保护宣传海报(2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幅大熊猫保护宣传海报。

2.学生展示海报,阐述设计理念。

3.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1.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关爱大熊猫方面的责任。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大熊猫保护基地,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状况。

2.开展大熊猫保护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3.开展主题班会,邀请专家讲解大熊猫保护知识。

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特点以及保护现状的理解和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大熊猫的情感。

教学难点:1.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特点以及保护现状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对话设计:教师:“同学们,你们对大熊猫有什么了解呢?”学生A:“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们很可爱,喜欢吃竹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宝大熊猫--公开课
教案
十七国宝——大熊
2017/3/24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说明。

3、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学过程(课前板书:“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品语言、析方法”及课题)
一、由熊猫图片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验收
1.我来读
2.“熊猫知识”竞答
四、释题(板书:珍贵)
五、感知熊猫
浏览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中哪一句概括介绍大熊猫是“国宝”?大熊猫之所以珍贵的原因是什么?(请分别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找出后,齐读)
2、课文介绍了大熊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阅读第6节、第9节、第11-15节)(方法提示:抓中心句及关键词)(小组讨论)
六、亲近熊猫
每个方面有什么特点?
明确:
1、外形特点:可爱(板书:可爱)
生长环境:人烟稀少、泉水丰富、竹类众多
生活习性: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爱独处
活动范围: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2、1-3节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第5小节引用古籍说明什么?
先写珍贵,然后再写珍贵的原因,这就是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

(板书:由果到因)
七、品读熊猫
(一)赏析品味:语言的生动性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语言,大声朗读后赏析。

(先让学生自由发挥,找出相关句子赏析,教师后补充。


教师补充:
1、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

赏析:运用比喻,突出大熊猫两个眼眶的面部特征,形象逼真,富有情趣。

2、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赏析:运用拟人、排比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大熊猫的憨厚可爱。

比较语言特点和效果(齐读)
(A)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

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

———《辞海》(B)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短,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幅八字形的黑眼镜。

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国宝—大熊猫》(二)赏析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请同学们找出下列句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赏析。

第11段: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第12段: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

第13段: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

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

第14段: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三)合作探究:说明方法
课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提示:讨论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此环节学生自由发挥,教师补充。


教师补充:
1、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隐士”。

明确: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大熊猫喜欢人烟稀少的僻静环境,喜欢泉水丰富、竹类众多的地方。

2、第5段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

明确:主要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引用《尔雅》、《上林赋》等古籍中的关于大熊猫的记载,进一步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由来已久的特点,更具有说服力、增强说服力。

补充:教师介绍“引用”的说明方法
3、第7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主要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作用:举了熊猫在日本大受欢迎的例子。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

在国际上的轰动效应的盛况,表现我国大熊猫在国外受到的欢迎,从而说明了大熊猫的珍贵。

4、第13段中“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说明方法;
作用: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刚生的熊猫小得出奇,从而充分说明了大熊猫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的特点,进一步突出了大熊猫的珍贵。

六、拯救熊猫
阅读资料,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分析造成原因,讨论如何保护和拯救大熊猫。

资料两束
目前我国野生动物的情况非常严峻:生活在青海可可西里高原的藏羚羊10年前还有几十万只,现在不足7万只,并且还在以每年2万只的速度被猎杀;生活在长江里的白鳍豚20年前还有400头,现在不足20头;野外生存的东北虎长白山仅残存不足8头……保护野生动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据统计,去年全球野生动物的非法贸易总金额高达50亿美元,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于野生动物活体的贩卖以及野生动物皮毛、药材和其他制品。

野生动物的皮毛、骨架主要被用作非法加工成装饰品、奢侈品,这方面带来的非法收入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附录》的野生动物已经由1975年的不到500种增加到了4847种,也就是说,25年的时间内,在野生动物贸易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已经有4500多种野生动物被推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试试看
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一条有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
七、课堂小结
1、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说明了大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

2、全文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

3、文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进行说明。

4、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大熊猫的可爱、珍贵等特点。

八、当堂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