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06A及答案

合集下载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主要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A. 火山作用B. 沉积作用C. 变质作用D. 岩浆作用答案:B2. 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需要哪些基本条件?A. 有机质、温度、压力B. 有机质、温度、时间C. 有机质、压力、时间D. 有机质、温度、压力、时间答案:D3.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通常是哪种岩石?A. 火成岩B. 变质岩C. 沉积岩D. 岩浆岩答案:C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A5.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哪种技术可以提高采收率?A. 水力压裂B. 地热能开采C. 二氧化碳驱油D. 地层注水答案:A6.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中,哪种因素对环境影响最大?A. 地震活动B. 气候变化C. 钻井作业D. 油气泄漏答案:D7.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生油岩?A. 石灰岩B. 页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B8.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储集岩?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C9.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盖层?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泥岩答案:D10.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化学成分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必需的?A. 有机质B. 温度C. 压力D. 时间答案:A, B, C, D12.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地下结构的成像?A. 地震勘探B. 电磁勘探C. 重力勘探D. 磁力勘探答案:A, B, C, D13.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采收率?A. 储层的渗透率B. 储层的压力C. 储层的温度D. 储层的厚度答案:A, B, C, D1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岩石可以作为生油岩?A. 煤B. 泥岩C. 页岩D. 砂岩答案:A, B, C15.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钻井作业的安全性?A. 地层压力B. 地层温度C. 地层深度D. 地层岩石的稳定性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沉积作用无关。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简答题题库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简答题题库

1、井下断层存在的可能标志是什么,应用这些标志应注意哪些问题?.首先就是地层的连续性被打破,诸如地层的重复、缺少、杂乱排列等等;其次是看到断层碎屑;其他的一些断层的经典标志在井下可能不会太显现;2.(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在这个阶段,埋藏深度较浅,温度、压力较低,有机质除形成少量烃类和挥发性气体以及早期低熟石油以外,大部分转化成干酪根保存在沉积岩中;(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这个阶段产生的烃类已经成熟,在化学结构上显示出同原始有机质有了明显区别,而与石油却非常相似;(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凝析气和湿气大量形成,主要是与高温下石油裂解作用有关,二石油焦化及干酪根残渣热解生成的气体量是有限的;(四)深部高温生气阶段已形成的液态烃和重质气态烃强烈裂解,变成热力学上最稳定的甲烷,干酪根残渣在析出甲烷后进一步浓缩,成为沥青或是次石墨。

2、试述有机质向油气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1)埋深:0-1000米;(2)温度:10-60度;(3)演化阶段: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碳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4)作用因素:浅层以细菌生物化学作用为主,较深层以化学作用为主(5)主要产物:生物成因气、干酪根、少量油(6)烃类组成特征:烃类在有机质中所占比例很小(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1)深度:1500~2500—3500米;(2)温度:50~60—150~180度(3)演化阶段:后生作用的前期,有机质成熟,进入生油门限(4)作用因素:热力+催化作用;(5)主要产物:大量石油,原油伴生气,湿气,残余干酪根;(6)烃类组成特征:正烷烃碳原子数及分子量减少,中、低分子量的分子是正构烷烃中的主要组成组分,奇数碳优势消失,环烷烃及芳香烃的碳原子数也递减,多环及多芳核化合物显著减少(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1)深度:4000-6000米;(2)温度:180-250度;(3)演化阶段:后生作用后期,碳化作用的瘦煤-贫煤阶段,有机质成熟时期;(4)作用因素:石油热裂解、热焦化阶段;(5)产物:残余干酪根及液态烃,热裂解产生凝析气、湿气及干酪根残渣;(6)烃类组成:液态烃急剧减少,低分子正烷烃剧增,主要为甲烷及其气态同系物(四)深部高温生成气阶段(1)深度:>6000米;(2)温度:>250度,高温高压;(3)作用阶段:变生作用阶段,半烟煤-无烟煤的高度碳化阶段;(4)作用因素:热变质;(5)主要产物:湿气、凝析气、干酪根残渣,深部高温高压下热变质成干气和石墨。

油矿地质学试卷

油矿地质学试卷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试卷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1、参数井—指在区域勘探阶段部署的,主要了解各一级构造单元的地层层序、厚度、岩性、石油地质特征(生、储、盖及其组合,获取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为物探解释提供参数而钻的探井。

2、定向井--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有控制地使井身沿着设计的方向和路线钻达预定的目的层段和井下目标(靶位)的井。

3、储集单元--指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组合)。

4、岩性标准层--在地层剖面中分布广泛,岩性特征明显、稳定、厚度不大,易于识别的岩层。

5、沉积旋回--垂直地层剖面上,若干相似岩性、岩相的岩石有规律地周期性重复。

6、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7、压力系数--实测地层压力与同一地层深度静水压力的比值。

8、油层静止压力--油田投入生产后关闭油井,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以后测得的井底压力。

二、填空题(每空0.5分,16分)1、钻时是指每钻进一定厚度岩层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钻时的因素主要有:岩性、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钻井措施与方式、钻井液性能与排量、人为因素的影响等。

2、表层套管安装至井口,主要用于:防止表层松软地层垮塌、防喷,支撑技术套管与油层套管部分重量;技术套管主要用于封隔钻井液难于控制的复杂地层(如垮塌层,漏失层,高压油、气、水层等),保证钻井工程顺利进行。

3、恢复岩心的原来位置称为岩心归位,要进行岩心归位首先要进行井深校正,即找出钻具井深井深和测井深度之间的深度差值,并在装图时加以校正;校正时以测井深度为准。

4、含油实验之一是用滴管滴一滴水在含油岩心平整的新鲜面上,观察水滴的形状和渗入速度,以其在1分钟之内的变化为准分为4级:渗、缓渗、半球状、珠状。

其中,水滴不渗而呈圆珠状、浸润角>90°的属于油层。

5、钻遇淡水层时,钻井液密度、粘度和切力均降低,失水量增大。

[理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总复习

[理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总复习
研究地层温度的主要意义 地壳的地温带划分 地温梯度与地温级度
二、地温场研究 地温测量
地温场特征 地温场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影响地温场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 油、气储量计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油、气储量 油、气储量计算容积法 油、气储量计算物质平衡法
第二节 油、气储量计算容积法
原理及公式 ——计算石油在地下岩石孔隙中所占的体积
N F he e So o ×100
Boi 参数的确定
——含油面积、油层有效厚度等
参数的平均方法
含油面积:油水界面、断层边界、岩性尖灭边界等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三、问答题 四、绘图、计算题
H
G
M
M
有一有气顶和边水的背斜的构造油气藏,具供水区而无 泄水区,测压面海拔200m,第一批探井钻在构造的不同 部位钻开油藏的含油、含气和含水部分(如图),试计 算各井的原始地层压力。(油的密度:0.85g/cm3,水的 密度:1g/cm3, 天然气相对于空气密0.8
(二)已动用油层的平面剩余油滞留区
(三)已动用油层内未动用的厚度
(四)水淹层中微观规模的剩余油
第七章 地层压力和地层温度
第一节 地层压力
一、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 二、异常地层压力研究
概念及预测方法 三、油层压力研究
原始油层压力及分布、测定及成果和应用 目前油层压力 折算压力
第二节 地层温度
一、有关地层温度的概念
钻时的影响因素、钻时录井曲线的应用; 岩心描述内容、岩心归位、岩心录井资料的应用; 岩屑迟到时间、岩屑描述、岩屑录井资料的应用; 钻井液性能、影响钻井液性能的地质因素; 气测录井资料的解释 荧光录井资料的应用; 5.了解完井工作内容及其资料整理: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含答案)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含答案)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一.概念题1.迟到时间套管程序固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岩屑录井岩心录井泥浆录井钻时钻时录井气测井岩心收获率中途测试先期完成后期完成井身结构初流动终流动初关井终关井2. 三孔隙度法可动油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3. 地层等厚图地层等容图地下地质图标准层标准井标准剖面图综合柱状图油层对比古地质图虫眼图4.断点组合断层面图生长指数井口海拨标高古构造5. 流体静压力上覆岩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井底压力生产压差压力系数压力梯度等效深度地温级度折算压力地层压力原始地层压力6. 油气储量有效厚度含油面积平衡表平衡表外储量狭义油气资源采收率废弃气层压力开发储量探明储量概算储量1.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到地面所需的时间2.套管程序钻井过程中先后向井内下入的套管次数、每次套管的直径以及套管下入的深度3.固井向井内下入一定尺寸的套管串后,在井壁和套管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的工作4.定向井有位移且有准确方位的斜井5.丛式井海上油田开发时在钻井平台上打的井群,丛式井一般为30口左右,最多为96口6.水平井最大井斜角达到或接近90°,且有水平延伸的井7.岩屑录井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8.岩心录井地质人员对取出的岩心整理、观察、描述、作图,这个过程就是岩心录井9.泥浆录井根据泥浆性能的变化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的方法10.钻时每钻进一米所需要的纯钻井时间,单位为分钟/米11.钻时录井地质人员利用钻时装置,记录单位进尺所花费的时间,从而绘制出钻时-深度曲线,并以此来研究岩层的性质、进行地层对比工作的一项录井方法12.气测井钻井过程中对泥浆中分离出来的气体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油气水层的测井方法13.岩心收获率岩心长度与取心进尺的比值,它是衡量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14.中途测试探井钻井过程中钻遇油气层或发现重要油气显示时,中途停钻对可能的油气层进行测试15.先期完成先下入油层套管,再钻开油层,分为裸眼完成和衬管完成16.后期完成先钻开油气层,再下油层套管,分为射孔完成、贯眼完成、尾管完成17.井身结构油井井眼沿长轴方向剖面的结构形态,井身结构由构成井眼的四个要素组成:井径、各井径相应的井眼深度、套管程序和管外水泥返高18.初流动钻杆地层测试中, 地层流体在地层压力与地面常压压差的作用下迅速进入空钻杆内,开始进入流量的测试,实质上是钻杆作为液流导管的临时性地层测试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2006期末A试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2006期末A试题
1.石油;2.油气显示;3.溢出点;4.干酪根;5.盆地;6.油气二次运移
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 30)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按运移的主方向,可将油气运移分为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穿层运移和顺层运移等
B.通常,砂岩较泥岩具有更大的压缩性
C.沉积物比表面是指单位质量的沉积物中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总和
D.若甲地区和乙地区地温梯度相等,则甲地区地下 1500 米处的温度肯定大于乙地区地
下 1300 米处的温度
2.油气质点如进行二次运移时,通常受到下列哪几种作用力的影响?(

A.毛细管力 B.阿基米德浮力 C.水动力 D.重力
3.根据 Levorson(1954)提出的确定圈闭形成相对时间的方法,图 1 中 1­5 号圈闭形成最
四、技能题(共 10 分)
请判别下图中圈闭类型,并在图中标注出各圈闭溢出点(CA、CB、CD)、闭合面积,计算相关 参数。(说明:A 圈闭高点­635m,B 圈闭高点­685m,C 圈闭高点­685m)
0
1
2 km
-780
-760-740 -7Fra bibliotek 0A
-7
00
-
680 -6
6
0
-
7
00 -72
0
82
D.闭合点与溢出点是处于同一位置的点
7.岩石中有机质演化及生烃作用,主要受细菌、(
)及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A.温度 B.压力 C.热降解 D.时间 E.有机质丰度 F.热裂解
8.按相态分,聚集型天然气有(

A.气藏气 B.油溶气 C.凝析气 D.气顶气
9.常用的油田水的分类可将油田水分为(

2006年石油地质学综合 - 参考答案

2006年石油地质学综合 - 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综合一、名词解释 (3×10=30分)1、褶皱枢纽和褶皱轴褶皱枢纽:褶皱轴:2、断层滑距与断距断层滑距:断距:3、陆表海:也可称为内陆海、陆内海、大陆海等,是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海底坡度一般小于1ft/mile,1ft = 0.3048m1mile = 1609.344m)、范围广阔的(延伸可达几百到几千英里)、很浅的(水深一般只有几十米)浅海。

P3274、痕迹化石:痕迹化石–由生物活动而产生于沉积物表面或内部并具有一定形态的各种痕迹,包括生物生存期间的运动,居住、觅食和摄食等行为遗留下的痕迹。

也称生物遗迹构造或遗迹化石。

P905、氯仿沥青“A”:岩石中可抽提的有机质的总和。

[沉积岩(物)中可以溶于氯仿的有机质。

]6、油气藏: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具有单一的储集层、统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7、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因其具备相对高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因而可以储集油气,所以称其为储集层。

8、有效渗透率:当岩石中有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该相的相渗透率,也称有效渗透率。

9、岩性圈闭:由于储集层岩性变化而形成的圈闭。

10、前陆盆地:是位于褶皱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等厚褶皱中,各褶皱岩层各部位(真)厚度相等,岩层顶、底面相互(平行);而相似褶皱中,各褶皱岩层弯曲形态(相似),平行轴面方向上所测得的(视)厚度相等;相似褶皱(是)顶厚褶皱,顶厚褶皱(不一定是)相似褶皱。

?2、节理和断层均属于岩石因构造应力所形成的破裂,只是节理是破裂面两侧岩石相对位移(很小)的破裂,而断层则是破裂面两侧位移(很大)的破裂。

3、走滑断层又称(平移断层),它是指两盘相对运动矢量的倾角近于(90º)和断层。

4、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有:母岩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

5、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为:破碎阶段、饱和硅铝阶段、酸性硅铝阶段、铝铁土阶段。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第七章-地层压力与地层温度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第七章-地层压力与地层温度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预测砂Leabharlann 泥岩剖面异常地层压力方法1、地震勘探法
地震波传播速度(层速度)或旅行时间与岩石密度密切相关 ◆ 正常压实情况下:泥岩、页岩密度随埋深增加而增加
--随埋深增加,层速度加大,旅行时间减小。
◆ 异常压力过渡带:由于页岩欠压实,页岩孔隙度增 大,密度减小,地震波传播的层速度将偏离正常压实 趋势线向着减小的方向变化,地震波传播旅行时间向 着增加的方向变化。
2、预测异常地层压力,实现平衡钻井 在高压异常地区钻探时,为了顺利地完成钻探任务,
并为油气开采提供优质井身,在开钻之前做两项工作:
● 确定两个关键地质参数: 孔隙流体压力、岩石破裂压力。
● 再根据上述两个关键地质参数进行钻探设计。 --主要包括:钻井液密度、套管程序。
三、原始油层压力研究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正常压实时:随埋深增加,声
波传播速度↑,传播时间↓。
高异常压力过渡带:声波传播 时间向增大方向偏离正常趋势。
声波时差与深度关系曲线
⑶ 页岩密度测井
预测方法与电阻率测井或声 波测井相同。右图2条曲线均 较清晰地反映出高异常地层压 力过渡带顶面约在3352.8m, 两种资料所得结果吻合较好。
密度测井受井眼大小影响,在 预测异常地层压力时,其精度和 效果不及电阻率及声波测井。
偏离正常压实趋势线。
→ 绘制研究井的d(dc)指数与深度关系曲线, 可预测过渡带的顶部位置和异常地层压力。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
右图为同一口井 的d指数--深度、dc 指数--深度关系曲 线:高异常地层压 力过渡带顶面位置 约在2652m处。
d指数与dc指数曲线对比
由于dc指数消除了钻井液密度的影响, dc指数比d指数 更能清楚地反映出高异常地层压力过渡带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试卷A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1.5分,共15分)1.油层对比标准层2.孔隙结构3.测井相4.储集单元5.岩屑迟到时间6.裂缝性储集层7.可采储量8.油层有效厚度9.地温梯度10.井位校正1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常规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荧光录井等六种。

2. 断层破碎带在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上可以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模式。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级别。

4. 压力降落法利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

因此,该储量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

5. 地下的自然电位主要受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的控制,而它们又受沉积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因此,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能反映沉积环境。

6.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地质特征;7. 有供水区无泄水区的背斜油藏中,若两井油层中部海拔相同,当钻遇流体性质相同时,原始油层压力___________,反之,流体密度小的压力____________,密度大的压力___________。

8. 勘探方案实施过程中,在有油气远景的局部构造经预探井钻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后,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储量,该储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储量。

9. 当钻遇到高压油层时,钻井液的相对密度______ ________,粘度_________ _____,切力__________________。

10. 层内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值越大,反映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储层的分层系数越大,反映该储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严重。

三、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每题1分,共5分)1.某井沙一段经岩心分析: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交错层理发育,且具明显的"二元结构"。

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钟形组合。

因此,该段岩心为曲流河相沉积。

()2.某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控制储量的可靠程度高于探明储量。

()3.当钻到油层时,气测井的重烃含量和全烃含量都升高。

()4.砂层组A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72,砂层组B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35。

那么,砂层组B相对砂层组A均质。

()5.已知某井钻遇油层顶面的标高为-1700米,钻遇断点标高为-1660米,那么该井钻遇了断层上盘的油层。

()四、问答题(40分)1.简述油层划分对比的依据、方法及步骤。

(6分)2.某井在1900-1930米井段获取储集层的岩心,通过观察和描述该段岩心,能够获取哪些地下地质信息?(5分)3.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时,含油面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确定?(6分)4.简述油气田地质剖面位置的选择原则。

(4分)5. 何谓异常地层压力?简述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原因。

(8分)6. 试述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11分)五、图示说明题(5分)图示说明井下地层重复与缺失的地质意义。

六、绘图、计算题(20分)1.根据岩心等资料分析得知,某油田L油层组自下而上发育M、N、Q三个砂岩组,其中N砂岩组厚约65m,砂岩组的上部和下部以泥岩为主,中部以块状砂岩为主;顶部发育两个薄砂层,自然电位曲线呈中幅指形,其上发育厚层块状泥岩(属于Q砂岩组);底界附近发育一薄层砂岩,其下为分布较为稳定的泥岩(属于M砂岩组)。

要求:根据图一中给出的4口井测井响应,在图中绘出构造剖面图(N砂岩组顶、底界形态),并对N砂岩组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

(8分)2.如下图二所示,表示某断块内各井钻遇某一单油层的厚度特征(分子表示有效厚度,分母表示砂层厚度)。

请在图上绘出:①砂岩尖灭线,②有效厚度零线,③有效厚度等值线(等值线间距1m)。

(8分)3.某构造钻遇A、B两口井(图三),实测得两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以油水界面为折算基准面,求A井的折算压力。

注:g=9.8m/s2项目 A B 井口海拔(m)100 50 油层中部井深(m)1675 175016.072 17.15 油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106Pa)0.8 1.0 流体密度(×103Kg/m3)流体性质油水油层厚度(m)20 20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1.5分,共15分)1.油层对比标准层--岩性、电性特征明显,在三级构造范围内稳定分布(>90%),(用它基本可以确定油层组界线)。

2.孔隙结构--岩石中孔隙与连通它的喉道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其孔喉配置关系3.测井相--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

4.储集单元--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

5.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所需要的时间。

6.裂缝性储集层--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集层内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7.可采储量--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气量。

8.油层有效厚度--(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能产出工业油气流的油层厚度。

9.地温梯度--(在恒温带以下,)埋藏深度每增加100米时,地温增高的度数。

10.井位校正--(为了提高剖面的精度,充分利用剖面线附近的井资料,)把剖面附近的井移到剖面线上的工作。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常规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_钻时录井_、_岩屑录井_、_钻井液录井_、_气测录井_和荧光录井等六种。

2. 断层破碎带在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上可以显示_杂乱_或_空白_模式。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_单油层_、_砂层(岩)组_、_油层组_、_含油层系_四个级别。

4. 压力降落法利用由__累积产气量__和__气藏压力__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

因此,该储量又称为__压降储量_。

5. 地下的自然电位主要受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的控制,而它们又受沉积时的_水动力条件_和__物源供应条件_的影响。

因此,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能反映沉积环境。

6.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构造情况__、_地层接触关系_、_岩性和厚度变化_、_油气水分布状况__等地质特征。

7. 有供水区无泄水区的背斜油藏中,若两井油层中部海拔相同,当钻遇流体性质相同时,原始油层压力__相等__,反之,流体密度小的压力__大_,密度大的压力_小_。

8. 勘探方案实施过程中,在有油气远景的局部构造经预探井钻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后,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可利用___容积法__计算储量,该储量称为__预测__储量。

9. 当钻遇到高压油层时,钻井液的相对密度__降低_,粘度__增大__,切力__(略)增__。

10. 层内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称为__渗透率级差__,该值越大,反映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越__强__,而储层的分层系数越大,反映该储层的__(层间)非均质性__越严重。

1三、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每题1分,共5分)1.某井沙一段经岩心分析: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交错层理发育,且具明显的"二元结构"。

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钟形组合。

因此,该段岩心为曲流河相沉积。

(√)2.某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控制储量的可靠程度高于探明储量。

(×)3.当钻到油层时,气测井的重烃含量和全烃含量都升高。

(√)4.砂层组A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72,砂层组B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35。

那么,砂层组B相对砂层组A均质。

(√)5.已知某井钻遇油层顶面的标高为-1700米,钻遇断点标高为-1660米,那么该井钻遇了断层上盘的油层。

(×)四、问答题(40分)1.简述油层划分对比的依据、方法及步骤。

(6分)答案及评分标准:1)2分,2) 2分,3) 2分1)依据:岩性特征(岩性及其组合)、沉积旋回、地球物理特征;2)对比方法: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比法、等高程沉积时间单元对比法;3)对比程序:利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利用岩性和厚度比例对比单油层、连接对比线(或点—线—面)。

2.某井在1900-1930米井段获取储集层的岩心,通过观察和描述该段岩心,能够获取哪些地下地质信息?(5分)答案及评分标准:每标题1分1)古生物(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2)岩性、沉积构造(恢复沉积环境);3)研究储层四性关系(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四性关系);4)了解构造和断裂情况(如地层倾角、地层接触关系、断层位置)5)检查开发效果(了解开发过程中所必须的资料数据)。

3.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时,含油面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确定?(6分)答案及评分标准:1)2分;2)每标题1分1)影响因素:油水边界、断层边界、岩性边界;2)含油面积确定:(据油藏类型确定含油面积)①确定油水边界(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毛管压力法曲线、压力资料确定)②简单背斜油藏,只需搞清构造形态、确定油水界面;③断块(层)油藏,确定断层边界和油水边界;④岩性油藏(或构造-岩性油藏),确定岩性边界和油水边界。

4.简述油气田地质剖面位置的选择原则。

(4分)答案及评分标准:每标题1分1)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或平行于地层走向(或平行构造轴向),以便真实地反映地下构造。

2) 应尽可能的穿过更多的井,以便提高精度,3)应尽量均匀分布于构造上,以便全面了解油气田情况。

4)选在需要了解构造细节的部位,并通过新拟定探井井位。

5. 何谓异常地层压力?简述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原因。

(8分)答案及评分标准:⑴ 2分,⑵ 6分⑴异常地层压力:偏离静水柱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