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门下吸引
声门下吸引技术-文档资料

三、注意事项
声门下吸引方法
• 持续声门下吸引 • 间歇声门下吸引 • 方法:将气管导管附加吸 • 冲洗式气管导管连接间歇 吸引泵(ISU) 引管腔连接一次性痰液收 集器,收集器的另一端连 • 吸引导管与墙式负压吸引 接于墙式负压吸引装置, 装置连接,以恒定负压间 用恒定负压进行持续吸引。 歇吸引(吸引间断时间: Q1h-Q4h )。
一、用物准备
• • • • • 简易呼吸器 10ml注射器 负压吸引器 吸痰管 氧气设备
二、操作流程
• 1、由医护三人进行操作,一人操作简易呼吸器, 一人操作气囊,另一人操作吸痰管经鼻/口清除滞 留物。 • 2、操作前至少半小时停止鼻饲,在彻底吸除鼻/ 口腔、气管导管内分泌物后,将病床摇平或依照 病人病情给予头低足高位(足抬高15度),再次 吸除鼻/口腔分泌物。 • 3、准备简易呼吸器连接储氧装置,氧流量调至810L/min,待储氧袋充满。 • 4、在患者吸气末时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导管连接
应用简易呼吸气囊清除 气囊上滞留物技术
• 此技术由医护三人操作,符合呼吸力学原理,结 合气流冲击法(或正压清除法),利用简易呼吸 器间接给予的大潮气量,使肺充分的膨胀扩张达 到饱满,在患者呼气时,借助肺的弹性回缩力将 气囊送入的气体由气管插管与气管内壁之间的腔 隙由下向上冲出,呼气瞬间在气道在的助力反弹 气流,将气囊上的滞留物吹浮上移至咽部时,用 吸痰管吸引,达到清除气囊上分泌物的技术。
• 缺点:粘膜干燥 出血 影响局部血供。
• 缺点:不能保证吸引量 易堵管
声门下吸引的注意事项
1、在鼻饲前冲洗,避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 2、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如有喘咳 、反流、血氧下降,应立即停止冲洗。
3、无禁忌者,应抬高床头30~45度,便于抽吸痰液。
声门下吸引的考试试题

声门下吸引的考试试题声门下吸引的考试试题声门下吸引是指在气管插管或拔管时,使用一种特殊的吸引方法,将气管导管套囊下方的分泌物吸引出来。
这种吸引方法可以减少误吸和肺炎的风险,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声门下吸引的考试试题。
1、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声门下吸引? A. 插管前 B. 插管后 C. 拔管前 D. 拔管后正确答案是:C. 拔管前。
在拔管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声门下吸引,以确保没有分泌物被误吸入气管中。
插管前和插管后需要进行口腔和气道吸引,拔管后则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因此,选项A、B、D都是错误的。
2、声门下吸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A. 吸引前不需要将套囊放气 B. 吸引时需要将套囊放气 C. 吸引时需要将吸引管插入气管套囊下方D. 吸引时不需要将吸引管插入气管套囊下方正确答案是:C. 吸引时需要将吸引管插入气管套囊下方。
在进行声门下吸引时,需要将吸引管插入气管套囊下方,以确保能够将分泌物完全吸引出来。
同时,为了避免损伤气道黏膜,需要在吸引前将套囊放气,而不是不进行放气。
因此,选项A、B、D都是错误的。
3、声门下吸引有哪些优点? A. 减少误吸和肺炎的风险 B. 操作简单、方便 C. 对患者伤害小 D. 降低医疗费用正确答案是:A. 减少误吸和肺炎的风险。
声门下吸引可以减少误吸和肺炎的风险,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选项B、C、D都没有正确描述声门下吸引的优点。
4、声门下吸引有哪些缺点? A. 操作难度高 B. 可能损伤气道黏膜C. 需要较多的时间D. 没有明显的缺点正确答案是:B. 可能损伤气道黏膜。
在进行声门下吸引时,可能会损伤气道黏膜,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选项A、C、D都没有正确描述声门下吸引的缺点。
吸引HR个人简历模板吸引HR的个人简历模板在求职过程中,一个出色的个人简历模板能够帮助大家吸引HR的注意力,为大家赢得面试的机会。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吸引HR的个人简历模板,以及在撰写个人简历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人工气道患者声门下吸引护理操作标准

人工气道患者声门下吸引护理操作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医疗护理中,声门下吸引是一项关键的操作,特别是在处理人工气道患者时。
声门下吸引与滞留物的清除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声门下吸引的历史
History of subglottic attraction
1992年,世界上第一根可冲洗式器官插管在美国诞生 导管背侧有一单行腔道,下端开口于气囊上方,为引流入口。 上端在到达气管导管之前出一导管,可接注射器或吸引器。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ubglottic aspiration
点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ext
声门下吸引所用到的装置
结语
应用简易呼吸气囊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技术符 合呼吸力学原理,不仅是减少气囊上滞留物坠 入下呼吸道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的有效方法,避 免了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还改善可行人 工气道后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人工气道的 管理水平。
声门下吸引与滞留物的清除
Subglottic attraction and retention clearance
目录
Contents
01、 声门下吸引的定义
Definition of subglottic attraction
02、 声门下吸引的历史
History of subglottic attraction
03、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ubglottic aspiration
04、 声门下滞留物的清除
Removal of subglottic reten of subglottic attraction
声门下吸引

NS冲洗 消毒液冲洗(呋喃西林、洗必泰、银尔通) 目前,对于哪种冲洗液效果更好并没有明确的推荐
冲洗的量· 速度· 压力
量
每次注入冲洗液量一般 控制在5ml左右。 推注速度不宜过快,以 免引起患者呛咳等不适 吸引压力不宜过大,应 均匀缓慢,避免负压过 大造成粘膜损伤
引流管开口于气囊上 方,气管导管弧形背 侧,若患者取半卧位, 滞留物刚好积聚在引 流管路开口处,引流 较为彻底 30-45°半卧位能显 著降低VAP发生率。
保持吸引管路通畅
记录每日分泌物量,如果 没有吸引出分泌物,可定 时向附加腔内注入NS以检 查其通畅性。 通过改变体位或清除痰痂 ,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
实施声门下吸引的注意事项
•保持气囊压力有效 •选择合适的负压强度 •保持吸引管路通畅 •预防气道粘膜出血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压力过小
不能达到彻底吸引的目的
压力适中
既能保证吸出分泌物又不至于造成气道黏膜出血
声门下-气囊上腔隙冲洗
声门下吸引的引 流管径较小,阻 力较大,滞留物 粘稠就容易堵塞 管路,导致引流 不畅。
通过引流管路将 冲洗液定时、定 量注入气囊上腔 隙,稀释滞留物 ,能更顺畅的将 滞留物吸出。
声门下冲洗液
• • •
预防气道粘膜出血
选择合适的吸引方式及负压对预防 气道粘膜出血很重要。 患者凝血功能较差,可适当降低 负压以保证患者安全。
•
有研究学者认为,声门下间断吸引
气道出血的发生率较持续吸引少。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进行声门下吸引操作 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前 后严格洗手,防止交 叉感染。
声门下吸引技术解读

主要内容
• • • • • 概述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声门下滞留物清除方法 声门下吸引方法及注意事项 应用简易呼吸气囊清除 气囊上滞留物技术
定义
• 又称为声门下滞留引 流(SSD),气囊上 滞留物引流,是指应 用附带于气管导管壁 内的引流管路对气囊 上滞留物进行持续或 间断负压引流的一项 操作技术。
声门下吸引方法
• 持续声门下吸引 • 间歇声门下吸引 • 方法:将气管导管附加吸 • 冲洗式气管导管连接间歇 吸引泵(ISU) 引管腔连接一次性痰液收 集器,收集器的另一端连 • 吸引导管与墙式负压吸引 接于墙式负压吸引装置, 装置连接,以恒定负压间 用恒定负压进行持续吸引。 歇吸引(吸引间断时间: Q1h-Q4h )。
• 2009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预防指南: 建议推荐临床医师考虑应用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 2013年VAP预防、诊断、治疗指南: 推荐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行声门下吸引
人工气道与VAP的相关性
• 人工气道直接损伤咽喉部,破坏气道的直 接防御功能,削弱气道纤毛清除系统和咳 嗽机制。
• 人工气道本身还抑制吞咽活动,易使胃液 返流,外界的细菌可以绕过上呼吸道防御 系统直接进入下呼吸道。
声门下吸引研究发展史
• 1992年,世界上第一 根可冲洗式气管插管 在美国诞生。 • 导管背侧有一单行腔 道,下端开口于气囊 上方,为引流入口。 上端在到达气管导管 之前出一导管,可接 注射器或吸引器。
100 50 0 第一季度 东部 西部 北部 第四季度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 VAP是最常见和严重的院内获得性肺炎,病死率 高达30%-50%,国际健康促进机构(IHI)将预防 VAP作为挽救生命运动中的一项。
二、操作流程
声门下吸引技术

.
17
保持气囊压力有效
注意定时检查气管导管气囊内压力,维持气囊 内压力在25~30cmH2o,Q4h监测一次
.
18
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15kpa 15kpa~20kpa 20kpa~25kpa
压力过小 不能达到彻底 吸引的目的
压力适中 既能保证吸出声门 下分泌物又不至于 造成患者气道粘膜 出血
选择合适的吸引方式及负压对预防气道粘膜出 血很重要。
患者凝血功能较差,可适当降低负压以保证患
者安全。
有研究学者认为,声门下间断吸引气道出血的 发生率较持续吸引少。
.
28
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进行声门下吸引操作 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前 后严格洗手,防止交
叉感染。
.
29
主要内容
概述 声门下吸引的临床意义 临床操作与注意事项 小结
通过引流管路将冲洗液定时、定量注入气 囊上腔隙,稀释滞留物,能更顺畅的将滞 留物吸出。
.
24
声门下冲洗液
NS冲洗 消毒液冲洗(呋喃西林、洗必泰、银尔通) 目前,对于哪种冲洗液. 效果更好并没有明确的25
冲洗的量·速度·压力
每次注入冲洗液量一般控制在5ml左右。 推注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者呛咳等不适 吸引压力不宜过大,应均匀缓慢,避免负压过大
.
30
小结
根据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的量 、性状等选择不同 的吸引方法
保持通畅,避免导管堵塞 冲洗前调节气囊压力在25~30cmH2o 动态评估患者分泌物的颜色 、性状及量
有效的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并发症,预防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
.
31
谢谢!
.
《声门下吸引技术》课件

03
声门下吸引可以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有效降低 肺部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
声门下吸引的、电源和控制部分组
成。
吸引管负责插入患者气道内,负 压泵产生负压,储液罐收集吸出 的分泌物,电源和控制部分提供
动力和控制功能。
声门下吸引装置应具备高效、安 全、便携等特点,方便医护人员
适用场景
在ICU、呼吸科、神经科等需要进行呼吸道护理的科室中广泛 应用。
02 声门下吸引技术原理
声门下吸引的工作原理
01
声门下吸引通过吸引装置将声门下的气道内分泌物吸出 ,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和治疗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等并 发症。
02
声门下吸引利用负压原理,通过导管将声门下方气道内 分泌物吸出,同时避免对咽喉部及气管粘膜的刺激和损 伤。
引技术。
04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实践与案例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实践经验分享
实践经验总结
分享实际操作声门下吸引技术的经验,包括适应症选择、操作技巧、注意事项 等。
实践效果评估
对声门下吸引技术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等 。
声门下吸引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声门下吸引技术应用案例,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历史与发展
历史
声门下吸引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 5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 对呼吸道护理要求的提高,声门下吸 引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临床护 理中的重要手段。
适用人群与场景
适用人群
适用于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的病人,特别是昏迷、咳嗽无力 、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病人。
降低死亡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门下吸引的意义
VAP致病因素: 胃肠道滞留物反流 口咽部定植菌误吸 人工气道建立
破坏人体正常生理 黏液湖的形成
2009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预防指南 建议:推荐临床医师考虑应用声门下分泌物引 流。
2013-8-2
2
2 声门下吸引的应用现状
2.1持续声门下吸引 2.2间歇声门下吸引 2.3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2.4声门下冲洗
定时冲洗管路保持管路通畅
2013-8-2 2013-8-2
13
3.6 观察记录
观察每日声门下分泌物的颜色 性状和量,及时记录,评价声门 下吸引的效果。
2013-8-2 2013-8-2
14
4 小结
• 声门下吸引能有效地减少VAP的发生。根据患者声门 下分泌物的量、性状等选择不同的吸引方法,对于声 门下分泌物较多且较为粘稠的患者采用持续声门下吸 引,声门下分泌物较少的患者可采用间歇声门下吸引 的方式。负压调节在-15~-20 kPa气囊压力保持在 25~30cmH2O,动态评估患者分泌物的颜色、性状 及量,选择合适的冲洗液,做好声门下吸引的护理, 能够有效保证声门下吸引的效果减少并发症,预防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
压力过大 •咳嗽反射 •心率、血氧饱和 度变化 •气道黏膜出血
2013-8-2 2013-8-2
6
2.4 声门下冲洗
NS冲洗 消毒液冲洗 :雷夫诺尔冲洗 呋喃西林 洗必泰 银尔通 目前,对于哪种冲洗液效果更好并没有确切的推荐, 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2013-8-2 2013-8-2
7
3 声门下吸引的护理
引导管与墙式负压吸引装置连接,以恒定负压 间歇吸引
缺点
不能保证吸引量 易堵管
2013-8-2 2013-8-2
5
2.3 声门下吸引的压力调节
<-15 kPa
压力过小 不能达到彻底吸 引的目的
-15~-20 kPa
压力适中 既能保证吸出声 门下分泌物又不 至于造成患者气 道黏膜出血
-20~-25 kPa
3.1体位护理
3.2严格无菌操作
3.2有效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3.4气囊压力 3.5保持管路通畅 3.6观察记录
2013-8-2 2013-8-2
8
3.1 体位护理 抬高床头30~45°
2013-8-2 2013-8-2
9
3.2严格无菌操作
• 流动水洗手
• 快速手消Βιβλιοθήκη 液 • 手套2013-8-2 2013-8-2
15
2013-8-2 2013-8-2
3
2.1 持续声门下吸引
将气管导管附加吸引管腔连接一次性痰液收集器, 收集器的另一端连接于墙式负压吸引装置,用恒定负压进 行持续吸引
方法
缺点
黏膜干燥 出血 影响局部血供
2013-8-2 2013-8-2
4
2.2 间歇声门下吸引
冲洗式气管导管连接间歇吸引泵(ISU)
2013-8-2 2013-8-2
10
3.3 有效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 口腔护理 • 负压吸引 • 翻身侧卧
2013-8-2 2013-8-2
11
3.4 气囊压力 • 高容低压气管导管 • 定时检查气囊压力 • 压力保持25~30cmH2O
2013-8-2 2013-8-2
12
3.5 保持管路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