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老房子

合集下载

《家乡的老房子》

《家乡的老房子》

《家乡的老房子》
在我的记忆深处,家乡那座老房子就像一个温暖的怀抱,始终静静地等待着我回去。

那老房子啊,藏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子里。

墙壁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青苔悄悄地在墙角蔓延。

我记得有一次,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家里到处都在滴滴答答地漏雨。

我和爸爸妈妈手忙脚乱地拿着盆和桶接水,一边接一边互相打趣。

“哎呀,这雨咋就专挑咱们家欺负呢!”爸爸笑着抱怨。

妈妈则一边擦着脸上的雨水,一边说:“这老房子啊,跟咱们也有感情了,舍不得让咱们闲着。


我呢,也跟着瞎起哄:“那咱们就好好陪它玩玩这场接雨的游戏呗!”
我们一家人就在这漏雨的屋子里,嘻嘻哈哈地度过了一个特别的下午。

后来,雨停了,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了进来。

我们坐在那有些潮湿的椅子上,看着彼此狼狈的样子,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如今,我每次回到家乡,都会去看看那座老房子。

它虽然更加破旧了,但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那些温暖的瞬间,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老房子啊,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家。

第十七课家乡的老房子(教案)

第十七课家乡的老房子(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家乡老房子的兴趣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老房子的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意识到这一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贴近生活、富有意义。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来阐述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难点部分,部分学生对房屋构造原理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理解得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这个环节加强引导和讲解,通过更多实例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观察实践,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老房子的认识。从成果展示来看,学生们对于如何保护家乡老房子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建议,这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十七课家乡的老房子(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十七课家乡的老房子:《家乡的老房子》为五年级下册《人与自然》单元的第三节课程。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家乡老房子的建筑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学习房屋构造、建筑材料及传统民居的智慧;3.通过观察、描绘老房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4.探讨如何保护家乡的老房子,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家乡的老房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家乡的老房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家乡老房子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点。

新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家乡的老房子》优质课件

新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家乡的老房子》优质课件
19
7
想一想:
• 土楼外立面地下两层为什么不开窗 户?而仅在三层以上开小窗吗?
防御、防风、抗震
8
北方院落民居——四合院:
结构:
单栋单层的房屋围合而成,木架为房屋主体,辅以砖石
结构,坚固稳定。
9
北方院落民居——四合院:
布局:
方形院落、中轴对称。四方的房屋各自独立,中心有庭院。
10
北方院落民居——四合院:
新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17 家乡的老房子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
民居建筑:
福建土楼
蒙古包
傣族竹楼
黄土高原下沉式窑洞 2
民居建筑:
皖南民居
广东开平碉楼
四合院 3
中国民居建筑为什么如此多样化?
• 中国人口众多、民族众多,造成 的不同的文化差异
• 地形不同、气候差异 • 因地制宜 • 就地取材
4
人类最初的民居是什么样呢?
12
中国传统民居——干栏式民居:
13
中国传统民居——皖南民居:
14
中国传统民居的形式与特点:
你能说说黄土高原窑洞和西南 干栏式竹木楼各自 的建筑特点吗?它们之间有没有共同点?
共同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黄土高原窑洞
借地势开凿空间 冬暖夏凉、节省材料
西南干栏式竹木楼
防潮通风、取料方便
15
中国传统民居的形式与特点:
1、旧石器时代就产生了,“穴居”、“巢居”。 2、封建社会有一种新的民居形式出现:院落式的民居。 产生院落式民居的原因是什么? 秦砖汉瓦技术的扶持。 封建的农耕社会,建筑上儒学、礼教的渗透。
5
中国传统民居的形式与特点:
客家土楼 黄土高原下沉式窑洞

故乡的老屋作文7篇

故乡的老屋作文7篇

故乡的老屋作文故乡的老屋作文7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故乡的老屋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乡的老屋作文1记忆中,那间房子一直都完好无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便总喜欢称它为老屋。

或许是不在那儿的缘故,或许是城里很少再见到这样的房子。

老屋,成了故乡的称呼,也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老屋很大,远不像现在城市里的住房,虽然是单位建的平房,但由于前后都没有房子,父亲便把它改造成前有院子后有菜地的四合院。

中间是几间住人的房间,另有一间厨房,还有父亲建的一个卫生间,里面砌了一个水池。

无论是什么季节,都可以放水进去洗澡,像一个天然的小游泳池。

每到春天的时候,院子里便开满了各色的花。

远远望去,像是一个大花园。

人在花中,花中有人,美不胜收。

好多人都说,这花开得鲜亮,一看,就知道这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火。

每听到这些话,母亲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日子过得飞快,我的童年也在时光的流逝中随之走远。

离开老屋的那天,母亲还为院子里的花浇了一次水。

她说:这一走,便不可能再回了,也不知,今后这房子分给了谁。

母亲舍不得离开,而我又何尝不是呢?可是父亲的一纸调令,容不得我们停留。

我们走后,那间房便分给了父亲的一个同事。

有几次,都想回去看看,可是母亲却说:回去看了又怎样,估计早已是另一副模样了,还不如不去看,至少记忆里,它还是咱们的家。

几年后,还在故乡的姨妈说,那间房子前后都建了房。

院子推平了,菜地也没有了。

我无法想象,没有院子和菜地的老屋,将会是怎样的情形。

我也无法想象,将院子和菜地推平时,那家的主人,将会是怎样的心情。

而我也相信,人是有根的,在那里,住了几十年,从我出生直至中学毕业。

那里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以至于,每当它出现在我的梦中时,我便仿佛再度回到了它的怀抱。

描写老家老房子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老家老房子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23.每逢喜庆的日子,亲朋好友聚在老房子前,共度一段幸福时光。
24.老房子前的小溪,悄悄地流淌,似乎让整个村庄都充满生机。
25.门口的月季花浓郁迷人,花瓣轻舞着,仿佛在为老房子抒写动人的篇章。
26.探身透过窗户,老房子里的木质桌椅,温润如玉,传承着岁月的故事。
27.冬日里,老房子散发出温暖的炊烟,邀请邻居们聚在一起,共度寒冷的日子。
58.古老的门槛上踩过了多少个人的脚步,守护着老房子无尽的回忆。
59.古桥下荷花盛开,红、黄、粉、白,五彩斑斓,点缀着老房子的美丽。
60.夕阳西下时,老房子散发出温暖的炊烟,仿佛召唤着远离家乡的人们归来。
7.大门旁高耸的古树,似乎要将古老的家围护在绿荫之下。
8.渟柳与树影交织,老房子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世外桃源。
9.晨曦温柔地洒在老房子的屋顶,给它增添了一丝朴实的美丽。
10.农田里传来农夫的唱歌声,在老房子中回荡,仿佛时光倒流。
11.木质的楼梯发出微微的踏步声,似乎在讲述着老房子的故事。
12.村子里的老人们坐在石椅上,透过窗户凝望着他们曾经辛勤劳作过的田野。
48.黄昏时分,老房子的灯塔倾斜在微风中,照亮着回家的人们归乡的路。
49.雨后,老房子屋檐上的水滴沿着墙壁缓缓滑落,似乎在为屋子洗涤心灵。
50.霞光照耀下的老房子,散发着一种沉静而深邃的美,让人陶醉其中。
51.瓦片上的苔藓摇曳生姿,绿意盎然,给老房子带来一丝野趣。
52.春天里的老房子,坐拥一片盛开的郁金香花海,如梦如幻。
18.老房子里的横梁,染上了岁月的茶渍,透露着沉静而宁谧的气息。
19.在那栋老房子的阁楼里,时光仿佛凝固了,守护着无数的回忆。
20.那扇老窗户,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依然能透出一缕温暖的阳光。

家乡的老屋作文5篇

家乡的老屋作文5篇

家乡的老屋作文家乡的老屋作文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老屋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老屋作文1我家有两间老屋,是祖爷的父亲盖下的。

左边是客厅,右边是关牲口的木圈,楼上是用木板或条子铺制的,可以睡觉,也摆放各类农物。

收获的季节,用来堆放苞米。

山墙上堆满土基,有的已开始散落,像七月的桂花。

屋后长有一颗核桃树,树根已渗入到屋内,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果实也结的较多,火把节时,四个手长的男汉才能围住。

五世同堂,老屋里有祖爷的痕迹,墙角泛有爷爷的气味。

天地神位前回旋父亲的教诲,还有相传至我这一代人的永远的家训。

伴着清瓦碰击地面,原先完整的砖瓦也变成四分五裂的零碎模样。

从屋檐前以风的速度,呈抛物线划过屋顶,最终完美坐落于后墙的水沟。

她好像是疼得哭了,亲密接触地面时,嘭,嘭的不停叫唤。

我的心也开始不自觉地表现出不舍。

堂屋顶有一根横向的大梁,身材魁梧,五官端正、方圆。

中部像肚脐眼绑有几枚大舜,是祖爷的父亲建房时封顶留下的吉祥物,它的年纪几乎跟祖爷相平。

一根根椽枇在锤钉的敲打下开始远离主梁,撑瓦不在是他们的义务。

屋子的每一个角落,满满的都是我孩童时欢乐的回忆。

庇佑子孙。

送走祖爷的爹,再到祖奶,韶光带走老屋的主人,留下世代相传的谱训和记忆。

下瓦的那一刻,父亲哭了,眼泪流得决绝。

早晨的暖阳爬过山头,一只挂起红冠的公鸡跃到顶瓦,朝着太阳的方向仰冠长鸣,以农村的传统解释,这是一块宝地,雄鸡唤福。

听父亲说,是太爷爷附身,为子孙祈福呢?一身天青的行头,瓦缝间布满青苔,屋后是一株葱榆的紫藤,野生的,生于墙缝的底角。

可能是接近猪圈的缘由,营养繁多,紫藤长得丰茂。

母亲却说,这是一块福地勒。

两天的时间,曾经承载我欢乐的地方变成一片废墟,里面传出的气味依旧是那么亲切、温馨。

家乡的老屋作文2我出生以后,一直住在新房,关于老房,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我妈妈家乡的老房子。

家乡的老房子作文

家乡的老房子作文

家乡的老房子作文
【篇一:我爱家乡的老房屋】
我从小就在深圳长大,所以我对家乡并不熟悉,可是家乡的老房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陌生。

在家乡的小巷里,有许多古老的房屋,这些房屋都是我的祖先时代留下来的。

这些房屋都是背山靠河,景色迷人,在那里可以看到纤尘不染的河水。

房屋的外墙都是有趣的重复,黑白相间的砖使房屋变得更加有特色。

房屋的屋檐有两个“牛角”,这两个“牛角”在屋檐上起了个装饰的作用,有时候飞来几只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房屋里是三房两厅,一楼有两个房间,二楼的房间是小阁楼,小阁楼虽然小,可还能住上三个人,虽然这些旧房屋并没有现在家乡新建的房屋那么豪华、美丽,可我非常喜欢这些家乡的房屋,因为在炎热的夏天,每家人都在家开着空调,可是在老房屋里,你不用开着风扇、空调,也会感到凉快,这可为我们省下了不少费用。

我爱家乡,我更爱家乡的房屋!
【篇二:我爱家乡的老房子】
房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极重,因为它是一个人休息之所,同样也是一个人心理上的安全港湾。

我家有两套房子,一套是现在住在县城的房子,另外一套就是陪伴我长大的、长的老旧但是很温馨的老房子。

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 家乡的老房子》说课稿2

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 家乡的老房子》说课稿2

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家乡的老房子》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老房子》是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老房子,了解和传承家乡的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材以我国不同地域的老房子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建筑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我国各地的老房子特点,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家乡的老房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老房子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无法准确表达老房子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发现老房子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了解我国各地老房子的特点,学会用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老房子。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各地老房子的特点,学会用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老房子。

2.难点:如何准确表现老房子的特点,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图片、视频、范画等直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我国各地的老房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老房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分析:学生观察老房子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老房子的建筑特点,如结构、材质、色彩等。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老房子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技法指导:讲解线条、形状、色彩等表现手法,示范如何描绘老房子。

5.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属于自己的老房子作品。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总结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这些房子建于什么年代?
c.主要的建筑材料是什么?
d.房子的原主人是谁?
e.老房子有什么故事或者传说?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三、学习新课
1.观摩课本上的学生作品,体会表现手法。
2.讨论表现技巧。
3.朗读作业要求。
4.师生交流线描表现方法。
5.课件展示线描方法,展示淡彩方法,展示色彩表现方法,展示剪纸方法。
四、学生实践
课件展示家乡的吊脚楼,学生的老照片。学生描绘,教师巡回指导。
五、点评总结
1.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2.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提意见。
3.教师将好作品拍照作网上展示。
4.布置下节课学习内容,工具与材料。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在舒缓的音乐我们家乡建筑的特点。
3.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交流。
4.抽生介绍有特点的老房子,师生补充。
二、欣赏借鉴
1.欣赏课本中提供图片资料:江西民居,福建土楼,北京的老宅门,上海的汇丰银行。
2.小组研究:
a.家乡老房子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教学资源:屏山县地处边陲,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汉、晋时先后属键为郡、越崇郡。唐代属戎州都督府。宋属叙州,通称马湖部。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马湖路总管府,治所涪口,即今新市镇。元大德四年(1300年)迁至今屏山镇。屏山先民在金沙江沿岸修建大量的吊脚楼,以利商旅。在县城内外,广修庙宇,以结善缘。随着移民迁建,很多民居不复存在,只有一些古建筑保留下来。县城文化馆保留着大量民居及古建筑的照片。
《家乡的老房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11册17课《家乡的老房子》
四川省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教师杨冬培
教学意图:在我们屏山县,广大人民为了支持国家西部开发工程建设——向家坝水电站进行了移民搬迁,从古老的金沙江小镇搬迁到了岷江江边。告别了古色古香的老屏山,现在屹立在孩子们不再是民风淳朴的吊脚楼、雕梁画栋的明清建筑,而是鳞次栉比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建筑群。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传承民族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我设计了这么一次美术学习内容——“走近民居感受乡土”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欣赏民间艺术,再现民族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民居古建筑的特点;
2.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理解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与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搜集家乡老房子的照片,以及家庭老照片,古建筑的图片;
2.搜集各地民居,古建筑的图片,照片,邮票等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的准备,做好上课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