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脂肪肝 文档

合集下载

脂肪肝模型动物及建立方法汇总

脂肪肝模型动物及建立方法汇总

1.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标题:大鼠高血脂及脂肪肝模型的建立(本实验选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高血脂、脂肪肝,为预防脂肪肝药物的筛选提供实验模型。

)目的:建立大鼠高血脂及脂肪肝模型。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正常饲料、高脂饲料,连续3周,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

1.1动物:SD大鼠,SPF级,20只,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 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号:2006A1.2高脂饲料:高脂饲料由猪油(12%自制)、胆固醇(2%)、丙硫氧嘧啶(0.2%)、3号胆盐(0.5%)、普通混合饲料粉(85.3%)组成,将以上各物先人工充分混匀,再经搅拌,压成圆条状颗粒,真空包装后,经”co辐照消毒备用,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制作。

1.3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高脂模型组(10只),雌雄各半。

正常对照组投喂普通颗粒饲料,高脂模型组以高脂饲料替代普通饲料投喂,平均每天每只约20克左右。

动物造模3周,实验结束前1天晚上禁食,不禁水,次日上午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医学检验中心检测血脂五项。

取肝脏,称肝湿重,计算肝指数,并在肝右叶离边缘1cm处,横切一块肝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HE染色。

讨论:本文用高脂饲料成功地复制了大鼠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模型,严重的肝细胞的变性可导致部分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

高脂模型组大鼠肝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质软切面油腻为奶黄色。

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VLD含量都非常显著升高。

对于HDL—c所占Tc的百分率,正常对照组非常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虽然高脂模型组HDL —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由于正常对照组TC含量远远低于模型对照组,故HDL —C含量必然低于模型对照组。

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cu i n Alo oi at ie d li a ss c e sul s b ih d b c h lg r g n ih f t it l so c h l f t l rmo e n r t c y v wa u c s f l e t l e y a o o a a e a d h g a e . y a s l d
h mo e a e e e me u e y s e t p oo t . h G o t n n l e su a ee mi e y s e t p oo t . s l Att e o g n t sw r a r d b p cr h tme r T e T c n e t i rt s e w s d tr n d b p c r h tmer Re u t s o y i v i o y s h
1 1 药 物与试 剂 乙醇 ( . 分析 纯 )购 自上海 中试 化工 总公 司, 以蒸馏水 配制成 实验 所需 的浓度 。丙 二醛 ( D 、 M A) 超氧 化物歧化酶 ( O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酶( P ) 考 马斯亮蓝 SD 、 Gx 、 蛋 白测定试剂盒 以及组 织甘 油三酯 ( G) 测试 剂盒购 自南 T 检
安 徽 医 药
A h i dcl n hr aeta ora 2 1 u;6 7 n u Me i dP am cui l unl 02Jl1 ( ) aa c J
‘8 8 5・
◇药 学研 究 ◇
大 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张 伟, 洪汝 涛 , 田图磊
20 2 ) 30 2 ( 安徽 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消化 内科 , 安徽 省消化疾病重点 实验 室, 安徽 合肥
级 (> 5 肝 细 胞 脂 肪 变 ) 7% 。

复方中药防治大鼠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复方中药防治大鼠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复方中药防治大鼠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苗宇船;李瑞华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4)2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复合因素诱发的脂肪肝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8)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n=8)高脂饲料喂养;复方中药组(n=8)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予复方中药煎剂灌胃.观察一般情况及血清肝功能、血脂,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复方中药组的肝指数,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谷丙转氨酶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呈下降趋势.病理学检查表明肝脏脂肪变性有改善.结论:复方中药可以通过改善实验大鼠体内脂质代谢达到防治脂肪肝的目的.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苗宇船;李瑞华
【作者单位】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市卫生学校,山西,太原,03001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单味中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进展与展望 [J], 何道同;王兵;陈珺明
2.复方首乌降脂通脉颗粒防治大鼠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J], 陈家英;陈姝;梅胜尧;段晓波;滕德义
3.三种中药复方防治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J], 阎小燕;刘春光;王厚花
4.中药复方脂复康防治大鼠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J], 赵会茹;邹杰
5.中药防治脂肪肝实验研究进展 [J], 苏菁;徐宗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杨威;徐闯;陈媛媛;郑家三;张洪友;夏成【摘要】利用不同高脂饲料配方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大鼠饲喂单纯高脂饲料以及分别含有去氧胆酸、丙基硫氧嘧啶的高脂高胆固醇饲料,经6周的实验周期.结果显示,单纯饲喂高脂饲料大鼠(H6)呈现出显著的体重增加以及肝脏脂肪浸润.饲喂添加去氧胆酸盐的高脂饲料后大鼠肝脏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但血液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丙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显著高于H6大鼠.丙基硫氧嘧啶介导甲状腺机能减退脂肪肝模型(HP6)组大鼠呈现前期体重生长缓慢后期的体重减轻且高的血清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LT.四环素刺激下的甲状腺机能减退大鼠(HPT6)呈现严重肝脏病变以及低下肝脏脂肪蓄积和高水平的血清ALT.表明HP6大鼠存在进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而在四环素刺激下,甲状腺机能减退大鼠存在进行性肝纤维化以及肝脏疾病晚期的可能.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数据.【期刊名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29)003【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高脂饮食;非酒精性脂肪肝;丙硫氧嘧啶;去氧胆酸盐;盐酸四环素【作者】杨威;徐闯;陈媛媛;郑家三;张洪友;夏成【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 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 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 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 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 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 1633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6.4近年来,人类脂肪肝的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作为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根据其严重程度不同可从简单的肝脏脂肪沉积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最后可发展为肝脏纤维以及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

大鼠脂肪肝模型复制试验

大鼠脂肪肝模型复制试验

c m。 组织置 于 甲醛 溶 液 固定 用 于 病 理 组织 学 检 查 ,
常规 石蜡 切 片 , H_ E . 染 色 。试 验 数 据 分 析 处 理 采 用 S P S S软 件 。
2 试 验 结 果
2 . 1 肝 脏 组 织 病 理 形 态 变 化 见 后 插 彩 版
图 1 ~6 。
限公 司 ; 离 心机 D I 一 1 0型 , 上海 安 亭仪 器 有 限公 司 ; 普 通光 学 显 微 镜 XS P 一 4 C型, 上 海 兴行 实 业 有 限 公 司显微 镜 器 制 造 部 ; S YD 2 O 0 1 一 Ⅱ转 轮 式 石 蜡 切 片
机, 北 京兰泰 科技 有 限责任 公 司。药 品及试 剂 : 谷 丙 转氨 酶 ( AI T) 、 谷草转 氨酶 ( AS T) 、 胆 碱 酯 酶 ( CHE) 、 甘油 三酯 ( TG) 、 总蛋 白( TP ) 、白 蛋 白
肪 性肝 病 的基础 , 必须 有一 个可 重复 、 较 稳 定 且 简 便 易 行 的 动 物 模 型 。关 于 脂 肪 肝 动 物 模 型 的 建 立 , 文
1 . 2 试 验 方 法 取 体 重 1 8 0 ±1 0 g S D 大鼠 1 l 0
只, 雌雄 各半 ,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模 型 组 2组 , 每 组
四 环 素 的 方 法 复 制 大 鼠 脂 肪 肝 模 型 获 得 了 理 想 的 结
5 、 奶粉 5 、 蛋 黄粉 5 、 胆 固醇 1 , 制 成 颗 粒 饲 喂l 2 ] ) , 并 于 造 模 第 1天 大 鼠 腹 腔 注 射 盐 酸 四 环 素
果, 研究 结果 报告 如下 。
2 8
中 国 兽 医杂 志 2 0 1 0年 ( 第 4 6卷 ) 第 1 期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大庆 1 6 3 3 1 9 )
摘Hale Waihona Puke 要: 利用不同高脂饲料配方建立大 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 A F L D) 模型 , 为非酒精性脂肪肝 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大 鼠饲喂
单纯高脂饲料以及分别含有去氧胆酸、 丙基硫 氧嘧啶的高脂 高胆 固醇饲料 , 经6 周 的实验周期。 结果显示 , 单纯饲喂高脂饲料大 鼠( H 6 ) 呈现出显著的体重增加 以及 肝脏脂肪浸润。 饲 喂添加去氧胆酸盐 的高脂饲料后大 鼠肝脏胆固醇水平显著 降低 , 但血液丙 氨酸转氨酶( A L T ) 和丙氨酸转氨酶( A S T ) 水平显著高于 H 6大 鼠。丙基硫氧嘧啶介导 甲状腺机能减退脂肪肝 模型( H P 6 ) 组大 鼠
肝 的发生。而在 四环素刺激下 , 甲状腺机 能减退大 鼠存 在进行性肝纤维化 以及肝脏疾病晚期 的可能。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提
供 了有力的基础数据 。
关键词 : 高脂饮食 ; 非酒精性脂肪肝 ; 丙硫氧 嘧啶 ; 去氧胆酸盐 ; 盐酸四环素
中图分类号 : ¥ 8 5 6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 — 2 0 9 0 ( 2 0 1 7 ) 0 3 — 0 0 1 5 — 0 5
呈现前期体 重生长缓慢后期的体重减轻且高的血清甘油三酯( T C ) 、 低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 L D L — c ) 、 A L T 。 四环素刺激下的 甲状腺 机能减退大鼠( H P T 6 ) 呈现严重肝脏病变以及 低下肝脏脂肪蓄积 和高水平的血清 A L T 。 表明 H P 6大鼠存在进行性非酒精性脂肪
t h i s s t u d y . w i s t a r r a t s w e r e f e d w i t h h i g h — f a t d i e t s( w i t h o r w i t h o u t d e o x y c h o l i c a c i d o r p r o p y h h i o u r a c i l ) f o r 6 w e e k s . O u r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r a t s ed f a h i g h — f a t d i e t ( H6 ) g a i n e d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a mo u n t o f w e i g h t a n d s e v e r e s t e a t o s i s .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H 6 r a t s , r a t s w h i c h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程中细胞色素P450酶的分析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程中细胞色素P450酶的分析
研 究 主要 以 N A F L D发 展 进 程 中各病 理 阶段 的大 鼠
中 图分 类 号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1 4 9 2 ( 2 0 1 5 ) 1 0—1 3 8 5— 0 5
2 0 1 5— 0 5— 0 8接 收
基金项 目: 安 徽 省 高等 学 校 省 级 自然 科 学 研 究 重 点项 目( 编号 :

摘要 目的
庆, 许
曼, 赵倩 茹 , 林元 节 ,陈
伟, 金

探讨 4种 主要 的细胞 色素 P 4 5 0酶在 非酒精性 建立 大 鼠
非 酒精 性 脂 肪 肝 ( n o n—a l c o h o l i c 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 e a s e , N A F L D) 是 一种并 非 由于过度 饮酒 、 自身 免 疫、 药 物感染 等 因 素所 导 致 的一 种 以弥 漫 大 泡 性脂 肪 为 主要 特征 的 临床病理 综合 征 。其包 括 良性 的肝 脏 脂肪 变性 、 由其演 变 的非 酒 精 性脂 肪 性 肝 炎 和 肝
T G的水平则 在重度脂 肪肝时期 之前上 升 , 而后显著 下降 ( P
< 0 . 0 1 ) 。C Y P 1 A 2和 C Y P 2 D 6的表达 水平在 发病 进程 中总 体呈下 降趋 势, C Y P 3 A 1虽 总 体 下 调 , 但 幅 度 不 大, 而 C Y P 2 E 1的表 达 水 平 则 明 显 上 升 ( P<0 . 0 1 ) 。结 论 在
安徽 医科 大学学报
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5 O c t ; 5 0 ( 1 0 )

祛肝脂合剂对脂肪肝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祛肝脂合剂对脂肪肝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r t, n i xd t n ma e o e o sme h n s . a s a t ia i y b n f t o o i c a ims
K yw rs u aZ ieiFt i rR t;rtci f c e od Q G n hH J;at Lv ; asPo t eEf t y e e v e
关键 词 祛 肝 脂 合 剂 ; 肪 肝 ; 鼠 ; 护 作 用 脂 大 保
中 图分 类 号 R 8 . 2 55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6 9 2 0 ) - 6 7 0 0 0 2 6 (0 8 6 0 1 - 3
S UDY ON RoT T E E F T P EC Ⅳ F ECT oF QUGANZ HE IoN HI J
祛 肝 脂 合 剂 (u a zi eiQ Z J由 大 黄 、 Q G nhH J, G H ) 山 豆根 、 山楂 、 杞 等组 成 , 有 清 热 解毒 、 枸 具 散瘀 行 气 、 消食 健 胃的功效 , 临床 用 于 各 型脂 肪 肝 , 高脂 血 症 。
i a s a d i c a im. e h d : d l fft ie r e p b e d n ih ftd e o 2 . t ra - n r t n t me h n s M t o s Mo es o a t l rwe e s tu y f e i g h g a i tf r 1 W Af d s y v e
制。结果 : 祛肝脂合剂能改 善肝脏功 能指标 , 减轻脂肪肝大 鼠脂肪变性程度 , 增强机体的抗氧化作用 , 与模 型组 比较有显著性差
异 “< .5。结 论 : 肝 脂 合 剂 对 脂 肪肝 模 型 大 鼠具 有 保 护 作 用 , 氧 化 可 能 是 其 作 用机 理 之 一 。 )O ) 0 祛 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脂益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治疗
的实验研究
1.2.1 动物分组与模型建立:43只大鼠在动物房内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I组)10只,模型组(1I 组)l1只,清脂益肝汤组(Ⅲ组)11只、二甲双胍组(Ⅳ组)11只。

Ⅱ、Ⅲ、Ⅳ组饲以高脂饲料,配方为:普通饲料+1%胆固醇+ 14%猪油,由天津市华容实验动物中心饲料厂配制;正常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实验动物自由饮水和进食。

4周后随机抽取Ⅱ、Ⅲ、Ⅳ三组中各一只大鼠脱颈处死,病理证实脂肪肝已形成。

清脂益肝汤组给生药16 g·ks ·d~,灌胃治疗;二甲双胍组给170 mg·ks~·d (按成人剂量1.5 g/d折算)溶于5 rnl蒸馏水中
灌胃。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量蒸馏水灌胃,各组按原饲料进行饲养。

8周后,全部脱颈处死,取血及肝组织待测。

1.2.2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1)观察大鼠食欲、体重、毛发及死亡情况。

(2)血清指标测定: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
空腹血糖(FBS)、游离脂肪酸(FFA);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

胰岛素抵抗指数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
(~33s×F~NS)/22.50。

(3)取肝组织一块马上置于液氮中用RTPCR 法检测肝组织中瘦素mRNA(1eptin mRNA)的表达。

1.3 组织病理学标本的制备取肝左叶用10%甲醛溶液固
定,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

2、化痰泄浊方对脂肪肝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瘦素
的影响
1.2.1 分组与模型制作 SD大鼠48只,常规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BGTT组、HTXZR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其中正常对照组8只,其余4组各1O只。

正常对照组予以基础饲料喂养,其余4组均以高脂饲料(84 9/6基础饲料+1o猪油+5 蛋黄粉+1 胆固醇)喂养,并于造模第1天予以腹腔注射四环素150 mg/kg,后每隔6 d腹腔注射四环素110 mg/kg 1次,共6次。

1.2.2 给药方法自造模第1天起,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按5 ml〃kg 〃d一,1次/d,分别灌服生理盐水或相应的药物溶液。

HTXZR高剂量和低剂量组的给药浓度分别为HTXZR 2 g/ml和1 g/ml(相当于成人用药剂量的2O倍和1O倍);DBGTT溶于蒸馏水中,制成浓度为0.06 g/ml的溶液,给药浓度为0.225 g〃kg。

〃d (相当于成人用药剂量的1O倍)。

连续7周。

4种中药复方对大鼠脂肪肝模型胰岛素抵抗及瘦素的影响
1.2.1 分组与模型制备:SD雄性大鼠,1 1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东宝肝泰组(东宝组)、
化痰祛浊高剂量组(化痰高组)、化痰祛浊低剂量组(化痰低组)、疏肝健脾高剂量组(疏肝高组)、疏肝
健脾低剂量组(疏肝低组)、凉血活血高剂量组(凉血高组)、凉血活血低剂量组(凉血低组)、滋阴补肾
高剂量组(补肾高组)、滋阴补肾低剂量组(补肾低组)等
1 1组各10只;常规饲养1周后,除空白组给予基础饲料外,其余10组均饲以高脂饲料(质量分数84%
基础饲料+质量分数10%猪油+质量分数5%蛋黄粉+质量分数1%胆固醇),并于造模第1 d腹腔注射
四环素150 mg/kg,其后每6 d 1次腹腔注射四环素1O0 mg/kg,计6次。

1.2.2 给药方法:自造模第1 d起,除空白组外,各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及相应药物,东宝肝泰溶
于蒸馏水中,制成0.06 g/ml的混悬液,灌服剂量为0.225 g/(kg·d),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10倍。

高剂量组按10 ml/(kg·d)灌胃,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20倍,低剂量组按5 ml/(kg·d)灌胃,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10倍。

1.2.3 标本采取:于造模第7周结束时采集标本。

方法:隔夜禁食,次日以20 g/L戊巴妥钠溶液1 ml /kg腹腔内注射麻醉后,从腔静脉采血,然后迅速取出肝脏称肝湿重,计算肝湿重/体重比值,即为肝指数。

所采血在30 min内离心取血清待检。

1.2.4 指标测定:瘦素及空腹胰岛素定量采用放1.6 标本采取于实验造模第7周结束时处死各组动物,方法:隔夜禁食,次日以2%戊巴妥钠溶液1ml/kg体重腹腔内注射麻醉后,迅速取出肝脏称肝湿重,并取肝左叶0.1cm x 0.1cm x 0.6cm 标本2~4块经戊二醛锇酸固定、然后取同部位肝左叶1块0.5cmX 1cm X 0.3cm 组织置于l0%磷酸缓冲甲醛液
固定。

1.7 指标涸定
1.7.1 瘦素及空腹胰岛素定量采用放射免疫方法,
单位以 g/ml表示。

根据_5】推荐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
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含量X空腹胰岛
素含量/22.5)。

1.7.2 肝脏病理光镜:取肝左叶,中性甲醛固定肝标本,肝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

电镜:标本经戊二醛锇酸固定,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

光镜下评估肝脂肪变性程度,判断标准按照脂变细胞占肝细胞的百分比进行脂变程度分级_5】。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胰岛素抵抗及瘦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1.1 实验动物及饲料选取Wi~ar雄性大鼠40只(由山西医
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180±20)g,实验室温度
(18-22)℃,湿度45%~65%,各组动物单笼喂养,自由饮水。

基础饲料(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高脂饲料:基础饲
料84.5%、蛋黄粉10%、猪油5%,猪胆盐0.5%。

1.2 试验用药品及试剂三七总皂苷粉剂(云南玉溪市维和制1.4 动物模型分组及标本制备适应性饲养7 d后,按体重编
号,完全随机分组,正常组10只、造模组30只,均自由进食、进水。

正常组喂养基础饲料,造模组喂养高脂饲料。

3个月后随
机解剖正常组大鼠2只和造模组大鼠6只,取肝组织,HE染色。

造模成功后,造模组停喂高脂饲料,改为普通饲料喂养,剩余32 只大鼠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

正常组:纯净水4 mL/d灌
胃30 d;模型组:纯净水4 mL/d灌胃30 d;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三七总皂苷100 mg/(kg·d)灌胃30 d;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三七总皂苷200 mg/(kg·d)灌胃30 d。

各组大鼠药物干预
30 d后,禁食、禁水12 h,次日称体重,注射25%乌拉坦0,4 mL/kg,
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每只4 mL,室温下2 000 r/min离心15
mln,分离血清,一40℃冰箱保存。

迅速取出肝脏,称湿重,并取肝右叶2块用10%甲醛固定,分别用于HE 染色和瘦素受体免
疫组化染色。

1.5 指标测定
1.5.1 血清瘦素及空腹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含量×空腹胰岛素含量/22.5)。

1.5.2 普通病理学检测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 染色,光镜下观察普通病理学变化。

光镜下评估肝脂肪变
性程度,判断标准按照脂变细胞占肝细胞的百分比进行脂变程度分级 J。

1.5.3 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ABC法。

方法为切片脱蜡;3%
H202溶液处理;热修复抗原;5%BSA封闭;滴加大鼠瘦素受体单克隆抗体一抗(浓度1:100),4℃冰箱过夜;隔夜滴加生物素化养抗兔Iga二抗,37℃孵育20 min,再滴加试剂SABC;DAB
显色;苏木精复染。

细胞呈棕黄色为阳性,蓝色为阴性。

1.5.4 病理指标分析对各组免疫组化染色最显著区域的表
达进行图像分析,在400倍光镜下测量每个显示屏的染色强度(平均光密度)。

每张切片选取染色最显著的6个视野,分别测
量光密度,然后计算其平均值,来说明各组瘦素受体的表达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i±S)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
分析和两两比较的SNK—q检验、Pearson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