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
某燃煤锅炉房烟气净化系统设计

前言在目前,大气污染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而大气污染可以说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人体的舒适、安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正常生活和生理的影响。
目前,大气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安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开展,我国的二氧化硫污染越来越严重,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进展处理,以免污染空气,影响人们的安康生活。
一、题目某燃煤锅炉房烟气净化系统设计二、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稳固本课程所学的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展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才能。
通过设计,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展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查阅有关设计手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才能。
三、原始资料锅炉型号:SZL6-1.25-AII型,共2台〔每台蒸发量为6t/h〕所在地区:二类区。
2022年新建。
锅炉热效率:75%,所用的煤低位热值:20939kJ/kg,水的蒸发热:2570.8kJ/kg 锅炉出口烟气温度:160℃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空气过剩系数:α=1.3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5%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当地大气压力:98kPa平均室外空气温度:15℃空气含水率(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烟气的其它性质按空气计算煤的工业分析:C :65% H :4% S :1% O :4% N :1% W :7% A :18%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所示的锅炉房北侧20m 以内。
图2为锅炉立面图。
图1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 图2 锅炉房立面图四、 设计计算 (一)、用煤量计算每台锅炉的所需热量为:Q =蒸发量×水的蒸发热=6×103×2570.8=1.54×107kJ/h所需的煤量为:热η⨯n H Q =%75209391054.17⨯⨯=982.2kg/hH n ——煤的低位热值 η热——锅炉的热效率(二)、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以1kg 煤燃烧为根底,那么重量〔g 〕 摩尔数〔mol 〕 产物摩尔数〔mol 〕 需氧数(mol) C 650 54.167 CO 2:54.167 54.167 H 40 40 H 2O: 20 10S 10 0.3125 SO 2: 0.3125 0.3125 O 40 2.5 O 2: 1.25 -1.25 N 10 0.714 N 2: 0.357 0 W 70 3.889 H 2O: 3.889 0 标准状态理论需氧数54.167+10+0.3125-1.25=63.23mol/kg=1.4163 m 3N /kg空气中含水量:10004.22181001293.03⨯⨯=0.01609(体积分数)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0a V0a V =1.4163×4.78=6.77 m 3N /kg 〔干空气〕 0a V =01609.0177.6-=6.88 m 3N /kg 〔湿空气〕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0fg VCO 2: 54.167 mol/kgSO 2: 0.3125 mol/kgN 2:0.357+3.78×65.17=246.70 mol/kg H 2O: 20+3.889+0.01609⨯6.77= 24.0 mol/kg0fg V =10004.220.2470.2463125.0167.54⨯+++)(=7.28 m 3N /kg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fg Vfg V =0fg V +0a V (α-1)= 7.28+6.77×〔1.3-1〕=9.311 m 3N /kg标准状态下每台锅炉烟气流量总Q =fg V ⨯设计耗煤量 =9.311⨯982.2=9145.26 m 3/h4.标准状态下烟气中含尘浓度烟尘ρ烟尘ρ=Vd fgsh A ⨯=311.9%18%15⨯=2.90⨯103mg/m 3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2SO ρ2SO ρ=V so fgm )(2=311.91000643125.0⨯⨯=2.15×103 mg/m 3(三)、净化设备的选择1. 设备应到达的净化效率烟尘ρρηs-=1式中 ρs ——标准状态下锅炉烟所排放标准中的规定值,mg/m 3;ρ——标准状态下烟气污染物浓度,mg/m 3; 由于锅炉厂所在地区为:二类地区、2022年新建根据锅炉表1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可知道:锅炉类别适用区域烟尘排放浓〔mg/m 3) 烟气黑度Ⅰ时段Ⅱ时段 燃 煤 锅 炉自然通风锅炉 〔<0.7MW(1t/h)〕一类区 100 80 1 二、三类区 150 120 其它锅炉 一类区 100 80 1 二类区 250 200 三类区350 250 燃油 锅 炉轻柴油、煤油 一类区 80 80 1 二、三类区 100 100 其它燃料油一类区10080*1二、三类区200 150 燃气锅炉全部区域50501表1 锅炉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I 时段: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使用的锅炉;II 时段:2001年1月1日起建成的使用的锅炉〔含在I 时段立项未建成或未使用的锅炉和建成使用的锅炉中需要扩建、改造的锅炉〕。
锅炉烟囱设计规范

锅炉烟囱设计规范锅炉烟囱设计规范:锅炉烟囱是排放锅炉烟气的通道,具有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锅炉烟囱的设计符合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首先,锅炉烟囱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如国家标准《锅炉室内布置和通风设计规范》(GB 50041-2008)、《锅炉房安全技术监察规则》等。
这些规范和标准主要涉及锅炉房的布置、烟囱的尺寸和构造、烟囱管道的材质和成型、烟囱顶部设备的安装等方面。
其次,锅炉烟囱的高度应满足排烟要求,确保烟气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一般来说,烟囱的高度应大于周围建筑物或者地形地貌的高度,以保证烟气向上排放,不会被周围建筑物或地形地貌所阻挡。
同时,为了有效减少烟囱的阻力和排烟阻力,烟囱的截面积也需要合理设计。
烟囱的截面形状也需要注意。
烟囱的截面形状应该是圆形或者近似圆形,这样可以保证烟气在烟囱中的流动不产生突变现象,减少流阻和能耗,提高排烟效果。
此外,烟囱的截面直径也需要根据锅炉的输出功率和烟气流量来确定,以保证排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烟囱的材质也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
由于烟囱处于高温、高湿和腐蚀的环境中,因此材料的耐热、耐腐蚀性能非常重要。
目前常用的烟囱材料有耐高温钢材、陶瓷材料和玻璃钢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烟囱的长期使用和安全可靠。
另外,烟囱的维护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烟囱经过长时间运行后,难免会出现堵塞、积灰和损坏等情况,这会影响到烟气排放的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需要定期对烟囱进行检查、清洁和维修,消除故障,确保烟囱的畅通和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锅炉烟囱的设计规范非常重要,与锅炉燃烧效率、环境污染和人身安全密切相关。
只有合理设计和有效维护烟囱,才能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环境的安全。
烟囱设计规范

锅炉房烟囱设计新建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1)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可按表8.4.10-1 规定执行。
表8.4.10-1 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GB 13271-2001)MW <0.7 0.7~< 1.4~<2.8~<7 7~<1414~<2 1.4 2.8 8锅炉房装机总容量10~<2 20~≤4t/h <1 1~<2 2~<4 4~<100 0 烟囱最低允许高度m 20 25 30 35 40 452)锅炉房装机总容量 >28MW(40t/h) 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 45m。
新建烟囱周围半径 200m 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 3m 以上。
燃气、燃油(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且不得低于 8m。
2.各种锅炉烟囱高度如果达不到上述规定时,其烟尘、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准值SO2、NOx 50%执行。
最高允许排3.出力≥ 1t/h或0.7MW 的各种锅炉烟囱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157-2001)的规定,设置便于永久采样孔及其相关设施。
4.锅炉房烟囱高度及烟气排放指标除应符合上述 1~3 款(摘自 GB13271-2001)的规定外,尚应满足锅炉房所在地区的地方排放标准或规定的要求。
5.烟囱出口内径应保证在锅炉房最高负荷时,烟气流速不致过高,以免阻力过大;在锅炉房最低负荷时,烟囱出口流速不低于 2.5~3m/s,以防止空气倒灌。
烟囱出口烟气流速参见表 8.4.10-2,烟囱出口内径参见表 8.4.10-3 和表 8.4.10-4。
锅炉房烟囱设置及相关规定

4.烟囱设置4.1燃煤锅炉烟囱最低高度每个燃煤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锅炉房总容量在28MW及以下的烟囱高度按表4规定执行。
锅炉房总容量大于28MW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50m。
新建锅炉房烟囱还需高出周围200m 内建筑物3m以上。
4.2燃气、燃油锅炉烟囱最低高度燃气、燃油锅炉烟囱最低高度及距周围居民住宅的距离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确定。
同时,锅炉额定容量在0.7MW及以下的烟囱高度不得低于8m;锅炉额定容量在0.7MW以上的烟囱高度不得低于15m。
4.3锅炉烟囱高度达不到规定高度时的处置锅炉烟囱高度达不到 4.3.1、4.3.2任何一项规定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时,其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相应排放限值的50%执行。
4.4高层建筑锅炉房烟道设计要求(1)应使烟道平直、气密性好、附件少及阻力小,水平烟道在敷设时应保持1%以上的抬头布置,尽量避免顺坡布置。
(2)燃油燃气锅炉房的烟道和烟囱应采用钢制或钢筋混凝土构筑。
(3)金属烟道的钢板厚度一般采用4~6mm,设计烟道时,应配置足够的加强肋,保证强度和刚度要求。
(4)烟道的热膨胀应进行补偿;补偿量应进行计算并正确选型。
(5)钢烟道应有保温措施及可靠的固定。
(6)几台锅炉共用一个烟道或烟囱时,应使每台锅炉的通风抽力均衡,其布置见图两炉同接一烟囱连接示意图三炉同接一烟囱连接示意图:负荷自左向右(由大到小)(7)烟道布置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必要的热工测点。
(8)燃油燃气锅炉后的烟道上均应装设防爆门,防爆门的位置应有利于泄压,应设在不危及人员安全及转弯前的适当位置。
(9)对于一些烟道较长的锅炉房,应对其阻力进行核算,选取相应的鼓、引风机(有引风机时),以确保排烟通畅。
4.4高层建筑锅炉房烟囱布置(1)高层建筑锅炉房的烟囱布置一般是将烟囱沿内外墙角布置(亦称附壁烟囱),其位置应使燃烧装置的燃烧不受干扰,排烟通畅。
(整理)锅炉房通风、烟囱设计

锅炉房烟风系统设计1.1、设计原则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气密性好。
避免出现“袋形”、“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1)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2)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
钢制烟风道中的介质温度大于50度或由于防冻需要应给予保温。
5)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6)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7)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设置加强筋。
8)布置在室外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
锅炉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9) 对于单台锅炉出力大于等于10t/h或7MW的锅炉房,鼓风机和和燃烧机宜分开设置,鼓风机宜集中布置在隔音机房内。
10)对于微正压燃烧的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机组排烟出口后的烟道、烟囱阻力,一般可由烟囱的抽力来克服,当烟囱抽力不足时,应采用下列措施:(1)由锅炉厂家提高燃烧机组和炉膛的燃烧正压;(2)在排烟系统设置引射排烟装置;(2)在排烟系统设置调频引风机;对于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注意核算排烟系统的阻力平衡,当烟囱抽力达大时,应考虑减小烟道、烟囱断面尺寸,提高流速,增加阻力,适应平衡,可在烟道系统设置抽风控制器,调工阻力平衡。
11) 烟风道穿过墙壁、楼板或屋面时,所设预留孔的内壁与管道表面(包括加固及保温层)之间的间隙,一般为30-50mm,当管道的径向热位移较大时,应另加考虑。
锅炉房烟囱的设计方法与原则

1、烟囱高度要满足比200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最高点再高出3m以上。
2、泄爆口面积为锅炉房净面积10%,做窗井还是屋顶开口建筑专业确定。
3、锅炉一般2-3台,型号都一样即可,不用大小机搭配,总装机容量不用放大,各单体楼红叶负荷相加即可。
4、锅炉房内与燃气表间内设事故通风,锅炉房风机放于室外,都是防爆型。
5、总房间分为锅炉间、水泵间、燃气表间、值班室、配电间,锅炉间只放锅炉,水泵间放水泵、水处理及定压系统等。
值班室与配电间常规做法,空调散热器与空调排风系统。
6、事故排风(12次)兼做平时排风(6次),二者取大;事故补风、平时补风及送氧量(样本)三者取大,一般送多排少,正压。
7、没有环评时严格执行200m氛围内最高点高出3m(燃油燃气全部使用),如果有环评,可以按照环评设计,但是施工图时甲方要提供环评文件,因为环评往往低于规范。
具体参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5.pdf,燃气表间需
要有窗井,一般燃气公司会有此要求。
gb50051-20XX烟囱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gb50051-20XX烟囱设计规范篇一:烟囱设计规范锅炉房烟囱设计新建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1)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个烟囱,烟囱高度可按表8.4.10-1规定执行。
表8.4.10-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gb13271-20xx)表8.4.10-3燃煤锅炉砖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表8.4.10-4燃油、燃气锅炉钢制烟囱出口内径参考值6.当烟囱位于飞行航道或飞机场附近时,烟囱高度不得超过有关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
烟囱上应装信号灯,并刷标志颜色。
7.自然通风的锅炉,烟囱高度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保证烟囱产生的抽力,能克服锅炉和烟道系统的总阻力。
对于负压燃烧的炉膛,还应保证在炉膛出口处有20~40pa的负压。
每米烟囱高度产生的烟气抽力参见表8.4.10-5。
表8.4.10-5烟囱每米高度产生的抽力(pa)2.计算方法二:烟囱的阻力计算:1.烟囱的摩擦阻力pycm(单位为pa):2.烟囱出口阻力pycc(单位为pa):3.烟囱总阻力pyc(单位为pa):砖烟囱和钢筋混凝土烟囱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砖烟囱的最大高度不宜超过50m。
2.烟囱下部应设清灰孔,清灰孔在锅炉运行期间应严密封好(可用黄泥砖密封)。
3.烟囱底部应设置比水平烟道入口低0.5~1.0m的积灰坑。
4.当烟囱和水平烟道有两个接入口时,两个接口一般应相对设置,并用与水平烟道成45o角的隔板分开,隔板高出水平烟道的部分,不得小于水平烟道高度的1/2。
5.烟囱应设置维修爬梯和避雷针。
钢烟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烟囱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烟囱壁厚要考虑一定量的腐蚀裕度,当烟囱高度为20~40m,直径为0.2~1.0m 时,无内衬的筒体壁厚取4~10mm,有内衬的壁厚取8~18mm。
2.当烟囱高度和直径之比超过20时,必须设置可靠的牵引拉绳,拉绳沿圆周等弧度布置3~4根。
锅炉房烟囱结构设计

锅炉房烟囱结构设计
1. 简介
本文档描述了锅炉房烟囱的结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2. 设计要点
- 烟囱的高度应根据锅炉房的烟气排放要求确定,同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条件。
- 烟囱的直径应满足烟气排放量和烟囱高度的要求,一般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
- 烟囱的材料应选择耐火材料,能够承受高温和化学腐蚀的影响。
- 烟囱的外观应美观,同时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结构设计
烟囱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 烟囱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风荷载、地震作用等外力。
- 烟囱应具有合适的基础,能够保证烟囱的安全稳定运行。
- 烟囱的连接部分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避
免漏风和倾斜。
- 烟囱顶部应设计防雨、防倒风等装置,确保排放通畅并避免
灾害发生。
4. 注意事项
在锅炉房烟囱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需要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设计符合安全要求和排放标准。
-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烟囱与锅炉、管道等设备的协调配合,方便设备维护和运行。
-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烟囱的灌浆、保温、排烟等功能要求。
以上是锅炉房烟囱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具体设计应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详细考虑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房烟风系统设计1.1、设计原则1)烟道和风道的布置应力求简短平直、附件少、气密性好。
避免出现“袋形”、“死角”及局部流速过低的管段。
2)多台锅炉共用烟囱、烟道和风道时,总烟、风道内各截面处的流速宜接近,单台锅炉配置两侧风道或两个烟道时,宜使每侧风道或每个烟道的阻力均衡。
1)烟道和热风道应考虑膨胀和热补偿措施,烟道和砖烟囱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2)金属烟道和热风道应进行保温,钢烟囱在人员能接触到的部分也应进行隔热。
钢制烟风道中的介质温度大于50度或由于防冻需要应给予保温。
5)多台锅炉共用总烟道或总风道时,支烟道、支风道上,应装设能全开全闭、气密性好的闸板阀或调风阀。
6)在烟道和风道的适当位置应按《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安装用于测量采样的固定装置。
7)钢制冷风道可采用2-3mm厚钢板,钢制烟道和热风道可采用3-5mm厚的钢板,矩形或圆形烟风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必要时设置加强筋。
8)布置在室外的烟道和风道,应设置防雨和防暴晒的设施。
锅炉使用含硫量高的燃料时,除有烟气脱硫措施外,烟道和烟囱内壁应采取防腐措施。
9) 对于单台锅炉出力大于等于10t/h或7MW的锅炉房,鼓风机和和燃烧机宜分开设置,鼓风机宜集中布置在隔音机房内。
10)对于微正压燃烧的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机组排烟出口后的烟道、烟囱阻力,一般可由烟囱的抽力来克服,当烟囱抽力不足时,应采用下列措施:(1)由锅炉厂家提高燃烧机组和炉膛的燃烧正压;(2)在排烟系统设置引射排烟装置;(2)在排烟系统设置调频引风机;对于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的锅炉房,应注意核算排烟系统的阻力平衡,当烟囱抽力达大时,应考虑减小烟道、烟囱断面尺寸,提高流速,增加阻力,适应平衡,可在烟道系统设置抽风控制器,调工阻力平衡。
11) 烟风道穿过墙壁、楼板或屋面时,所设预留孔的内壁与管道表面(包括加固及保温层)之间的间隙,一般为30-50mm,当管道的径向热位移较大时,应另加考虑。
管道穿过层面或屋顶时应有防雨或挡水措施。
12) 新建锅炉房的烟囱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燃煤、燃油(轻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高度的规定:a、每个新建锅炉房只允许设一根烟囱,烟囱高度按GB13271-2001规定执行;b、锅炉房装机总容量大于28MW时,其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45米,新建锅炉房烟囱周围200米以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高度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米以上;(2)燃气、燃油(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8米。
13)烟囱出口内径应保证在锅炉房最高负荷时,烟气流速不致过高,以免阻力过大;在锅炉房最低负荷时,烟囱出口流速不低于2.5-3m/s,以防止空气倒灌。
14)对于在不同季节或不同时段热负荷变化大,烟囱设置可采取下列方案:(1)每台锅炉分别设置独立烟囱;(2)将每台锅炉独立的排烟管组成外形一体的组合烟囱;(3)在圆形或矩形烟囱内设置隔板,分成各自独立的流道,分别连通各台锅炉的排烟管,构成分流烟囱;(3)在烟囱出口设备能防护高空气流影响的烟囱帽罩,帽罩结构宜不影响排烟的抬升高度。
15)钢烟囱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烟囱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烟囱壁厚要考虑一定的腐蚀裕度,当烟囱高度为20-40米,直径为0.2-1米时,无内衬的筒体壁厚取4-10mm,有内衬的壁厚取8-18mm;(2)当烟囱高度和直径比超过20时,必须设置可靠的牵引拉绳,拉绳沿圆周等分布置3-4根;(3)烟囱与基础连接部分一般作成锥形,支承板厚度一般为20-40mm;(4)带内衬的钢烟囱,内衬可分段支承,每段长4-6米,内衬和筒体之间保持20-50mm 的间隙,并应在顶部装防护环板将内衬盖住。
16)在容易积聚烟气的烟道处应设置泄爆口,泄爆口面积按每立方米排烟系统容积不小于250cm2确定,烟道防爆门直径不应小于200mm。
泄爆口材料可用0.3mm厚铝合金板或5mm厚石棉板。
1.2、计算参数表表22:1t/h或0.70MW锅炉风量与烟量计算表表26:常用件局部阻力系数表1.3、烟道、风道、烟囱截面尺寸设计计算1)矩形通流截面长度为L(m),宽度为W(m),其通流截面积:F=L×W=Q/3600v这里:Q为空气或烟气流量(m3/h),可参照表22进行计算,也可按照每104kcal/h热量输出,排烟量约为18m3进行估算;v为空气或烟气流速(m/s),可查表23确定。
2)圆形截面直径D计算如下:D =这里:Q为空气或烟气流量(m3/h),可参照表22进行计算,也可按照每104kcal/h热量输出,排烟量约为18m3进行估算;v为空气或烟气流速(m/s),可查表23确定;PI为圆周率,取3.14。
烟囱出口内径可参考相关资料进行计算,实际设计时大多设计成非变径烟囱。
1.4、烟道与风道阻力计算烟道和风道的阻力一般包括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两部分,其计算方法如下:1)沿程阻力(摩擦阻力)这里:a为摩擦阻力系数,查表24,砖烟囱和金属烟囱一般取0.04;表27:摩擦阻力系数表d为管段直径(m),对于非圆形管道采用当量直径du=4F/U,F为管道截面积,U为截面周长;v为烟气流速,查表23;p为气体标态下的密度,空气取1.293kg/Nm3,烟气取1.34kg/ Nm3;t为空气或烟气温度。
2)局部阻力这里:e为局部阻力系数,可查表26;v为烟气流速,查表23p为气体标态下的密度,空气取1.293kg/Nm3,烟气取1.34kg/ Nm3;t为空气或烟气温度。
注:这里所说的烟道、风道仅仅指水平布置的烟道、风道,而烟囱仅仅指垂直布置的烟囱。
1.5、烟囱阻力计算烟囱的阻力一般含烟囱的摩擦阻力和烟囱的出口阻力,其计算方法如下:1)烟囱的摩擦阻力Pm这里:a为摩擦阻力系数,查表24,砖烟囱和金属烟囱一般取0.04;H为烟囱高度(m),估算时对于90度弯头可按6米等效长度计算;v为烟气平均流速,查表23;p为气体在烟囱内的密度,估算时空气取1.293kg/Nm3,烟气取1.34kg/ Nm3,准确计算查表25;g为重力加速度,g=9.8;da为烟囱平均直径(m),da=(d入+d出)/2。
2)烟囱出口阻力Pc这里:A为出口阻力系数,A=1.00;Vc为烟气出口流速,查表24;Pc为气体在烟囱出口的密度,查表25;3)烟囱总阻力P ycP yc=Pm+Pc1.6、排烟系统阻力平衡设计对于微正压燃烧的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机组排烟出口后的烟道、烟囱阻力,一般可由烟囱的抽力来克服,锅炉炉膛排烟阻力由燃烧器鼓风机压头克服,选用燃烧器时,鼓风机的压力至少能克服锅炉炉膛背压,水平烟道、垂直烟囱、局部弯头的阻力损失应小于垂直烟囱产生抽力,可以通过上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保证排烟系统阻力平衡。
1.7、锅炉房通风系统设计1)大气式锅炉通风量设计与计算大气式燃气锅炉以自身独特的低燥音、无吹扫、安全运行、运行费用低、维修简单等众多的优点迅速占领中国市场。
然而,由于国家缺乏相应的设计标准及规范及大气模块锅炉排烟及通风设计的复杂性,使设计着面临许多问题。
至使许多锅炉房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本人根据北美地区的标准及个人多年从事大气式模块锅炉设计及经验,对大气式模块锅炉排烟及通风做具体的介绍。
当锅炉燃用天然气气体时,为了保证完全燃烧我们必须提供充足的空气。
因此必须有足量的过剩空气。
因此普通锅炉房的实际送风量等于锅炉的理论空气量加上过量空气。
然而由于大气式锅炉具有通风罩,通风罩的作用当室外风力及气候发生变化时,自动平衡烟道的抽力,保证燃烧的稳定。
当设计锅炉房时如不考虑通风罩的空气进入量时,锅炉房内缺乏空气导致燃烧不完全。
具体数值见下表:表28: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程中最常用的自然通风方式,其它两种通风方式的计算请参考相关资料。
自然通风是最好的使用方式,因为无电力、安全等优点,应优先采用。
设计通风口面积:(1) 直接从室外进风的通风窗:在与室外相连的外墙上下各设一通风孔,距天花板与地面的距离均要求不超过305mm。
每个通风孔的最小空气净流通面积与室内锅炉输入功率的比值为0.055m2/100KW。
原则上要求必须设上下通风孔,而实际工程中很多设计院没有设计下通风口;(2) 通过垂直进风的通风窗(进风窗直接对外):在与室外相连的外墙上下各设一通风孔,距天花板与地面的距离均要求不超过305mm。
每个通风孔的最下空气净流通面积与室内锅炉输入功率的比值为0.055m2/100KW。
原则上要求必须设上下通风孔,而实际工程中很多设计院没有设计下通风口;(3)不是直接对外开孔的通风截面积:在与室外相连的外墙上下各设一通风孔,距天花板与地面的距离均要求不超过305mm。
每个通风孔的最下空气净流通面积与室内锅炉输入功率的比值为0.22m2/100KW。
原则上要求必须设上下通风孔,而实际工程中很多设计院没有设计下通风口;2)鼓风式锅炉通风量设计与计算鼓风式锅炉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应根据空气过量系数来确定,一般取 1.05-1.10,即理论空气量为燃气耗量的10.5-11倍。
计算锅炉房整个通风量时还应考虑锅炉正常通风换气要求,一般情况下锅炉间通风换气次数设计为3次/小时,对于鼓风式锅炉房自然通风面积一般取1.0-1.14m2/Mw,也可按照自然通风情况下进风口的流速进行计算。
3)排烟量的温度修正为计算方便,计算时一般取标准状态下的情况进行计算,但锅炉排烟温度不可能是标态下的0℃,所以应进行温度修正,由克拉伯龙方程可知,在烟气压力进似相等的情况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绝对温度之比,据此可对排烟量进行温度修正。
如700kw的大气式锅炉标态下耗气量为70Nm3/h,其理论标态排烟量为Qn=70 Nm3/h×15=1050 Nm3/h,大气式锅炉排烟温度较低,约为160℃,可知实际排烟量为Q=Qn×(T1/273)= 1050 Nm3/h×[(273+160)/273]=1665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