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障碍

合集下载

精神病学 第十八章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精神病学 第十八章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知识的不当教育。
三、常见类型
(一)性身份障碍
1. 定义 指患者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持续厌恶的态度,并有改变本身 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 2. 发病率 估计为1/10万,男女之比约为3∶1。 3. 临床表现 往往为自己的性别而深感痛苦,为自己不是异性感到遗憾,甚至渴望自己是异性 或坚持自己是异性。
一贯倾向
三、常见类型
(二)性偏好障碍
3. 露阴症(exhibitionism) 该症特点是反复多次在陌生异性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暴露自己的生 殖器以达到性兴奋的目的,有的继以手淫,但无进一步性侵犯行为施加于对方。
几乎只见于男性,个性多内倾 时间多在傍晚,并与对方保持安全距离,以便逃脱 露阴之前有逐渐增强的焦虑紧张体验,当对方感到震惊、恐惧或耻笑辱骂时而感到性的
(一)治疗
三、治疗和预后
1. 正面教育 教育患者通过意志克服其性偏离倾向。 2. 心理治疗 使患者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理解在何时、何阶段、由哪些因素导致 走向歧途,使患者正确理解和领悟并进行自我心理纠正(效果有限)。 3. 行为矫正 厌恶治疗。 4. 其他治疗 降低雄激素。
第十八章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目录
第一节 性心理障碍 第二节 性功能障碍
重点难点
掌握
性心理障碍的概念和共同特征;性功能障碍的概念和 诊断要点。
熟悉
性心理障碍的类型和临床表现;性功能障碍的类型、 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了解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
第一节
性心理障碍
一、概述
(一)概念
窥阴症以男性多见 窥视者通过厕所、浴室、卧室的窗户孔隙进行这些活动 除了窥视行为本身之外,并不企图与被窥视者性交,且一般不会攻击和伤害他人 5. 摩擦症(frotteurism) 指男性在拥挤的场合或乘对方不备,伺机以身体的某一部分(常为 阴茎)摩擦和触摸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以达到性兴奋之目的。

【变态心理学经典】 性行为障碍(新)

【变态心理学经典】 性行为障碍(新)


【治疗】
易性癖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根据具体情况, 也可做变形手术。
1.支持性心理治疗。 2.认知领悟疗法。 (1)让患者确认自身问题,接受现实。



(2)宣泄、调整情绪。
(3)改变认知,接纳自我,消除自卑感。
3.疏导疗法。
4.变性手术。

(二)异装癖

异装癖又称异性装扮癖。是指通过穿着异性服装而得到性兴 奋一种性变态形式。这种性变态患者以男性见多,因为女性 着男装现在已经常见,尤其在西方社会还很流行,故并不视 为异常行为。



易性癖患者内心确实痛苦,并因此而不能正常工作、学习。 由于改变不了性别,没有异性的生殖器官而倍受煎熬,甚 至出现厌世及自杀行为。因此,人们应当认识易性癖、防 止易性癖,也要理解易性癖。

易性癖是一种性心理变态性疾病,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 用来治疗。易性癖一旦形成,极难治疗,用药物去改变性 别认同障碍是不可能的。 目前,专家们指出,治疗易性癖的惟一好办法是“改性手 术”。给男易性癖切除阴茎和睾丸,行人工隆乳术,并作 阴道成形术。给女易性癖者切除双侧卵巢,切除乳房,并 作阴茎、阴囊成形术。手术后,还要注射一段“雄性激 素”,使其变成真正的女人或真正的男人。

易性癖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学者们从遗传学、家庭环境、 性激素水平、精神分析学等方面进行观察探讨,仍然没有 一致性意见。 我国对一些病例进行剖析,认为有如下两种因素可能促发 易性癖:
1.抚养方法不当 把女孩当男孩抚养、或把男孩当成女孩 抚养。使他们从小就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混乱。经过长期强 化,孩子长大后逐渐厌弃自己的性别、导致性别认同障碍。 2.不良因素影响 自幼长期生活在异性中,羡慕异性,模 仿异性行为。 抚养方法不当和家庭及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约占易性癖 的40%。

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

性身份障碍——男性



持久和强烈地为自己是男性而痛苦,渴望自己是女 性(并非因看到任何文化或社会方面的好处,而希 望成为女性) 或坚持自己是女性,并且专注于女性常规活动,表 现为偏爱女性着装或强烈渴望参加女性的游戏或娱 乐活动,拒绝参加男性的常规活动; 或者固执地否定男性解剖结构。患者断言将长成女 人(不仅是角色方面);明确表示阴茎或睾丸令人 厌恶;认为阴茎或睾丸即将消失,或最好没有;

一般上述障碍至少已持续6个月。
甚者:易性症
患者有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并要求变 换为异性的解剖生理特征(如使用手术 或异性激素),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 已排除其他精神疾病所致的类似表现 无生殖器解剖生理畸变与内分泌异常 至少已持续两年


女易性术
之前
之后
变性后

男易性术
性偏好障碍
摩擦症


一般是男性病人在拥挤场合或乘对方不备之际, 伺机以身体某一部分(常为阴茎)摩擦和触摸 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以达到性兴奋的目的。 这类患者反复地通过靠拢陌生人(通常是异 性),紧密接触和摩擦自己生殖器。 并没有与所摩擦对象性交的要求; 也没有暴露自己生殖器的愿望; 至少已存在6个月。
异装症(恋物性异装症)




患者表现出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出现穿 戴异性服饰的强烈欲望并付诸行动,由此可引 起性兴奋; 其穿戴异性服饰主要是为了获得性兴奋,当这 种行为受抑制时可引起明显的不安情绪; 病人并不要求改变自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 即不期望永久变为异性; 症状至少已持续6个月。
露阴症

谨慎诊断
有同性性行为的人,即使性取向还没有 针对异性,也不一定是同性恋者,如果 这种同性性行为是偶然的,并且在性意 识模糊时发生的。 除了双性恋者外,一个不是同性恋者发 生同性性行为时,对同性对象没有专注 的执着的情爱,他可能是由于好奇,可 能是性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

《医学心理学》--性心理障碍课件

《医学心理学》--性心理障碍课件

《医学心理学》--性心理障碍课件xx年xx月xx日•医学心理学概述•性心理障碍的概述•性心理障碍的症状与诊断•性心理障碍的治疗与干预目•性心理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性心理障碍的热点与前沿录01医学心理学概述医学心理学的定义与特点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具有多学科性和应用性它与许多临床学科密切相关,如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医学心理学关注个体健康它研究个体在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

1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23医学心理学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诊断和评估医学心理学家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

咨询和治疗医学心理学家可以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帮助公众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预防和健康促进医学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医学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哲学家和医生已经注意到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随着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医学心理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20世纪中叶是医学心理学的快速发…行为医学、心身医学、社会医学等分支学科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

01020302性心理障碍的概述性心理障碍是指个体在性生理发育和性行为表现上出现异常,包括性偏好、性身份、性对象选择等主要类型:同性恋、异装症、恋物症、性施虐症、性受虐症等性心理障碍的定义与类型遗传、脑生物学因素、激素水平等生物学因素性心理障碍的发病原因家庭环境、童年经历、人格特质等心理学因素宗教信仰、社会舆论等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干预家庭、学校和社会支持等性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家庭疗法等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生物治疗激素治疗、脑刺激疗法等03性心理障碍的症状与诊断对异性产生恐惧和回避,甚至对与异性接触感到紧张和不安。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不成熟型人格障碍: 缺乏稳定成熟的人格,是人格发育不良,幼稚,心智不成熟。
二、性心理障碍
性变态 指以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 这种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 性身份障碍 如易性症
性偏好障碍 如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性指向障碍 如同性恋
谢 谢!
汇报时间
汇报人姓名
偏执型人格障碍 男性多见,多疑敏感、对人不信任,很难有长久的朋友,好嫉妒、固执、好胜好强、自我评价过高,拒绝接受他人批评、高度警惕别人是否会对自己有攻击,因小事很容易与人发生敌意与仇恨,不宽容、心理活动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自恋人格障碍: 我最好,我对你们最好,没有人有我善良,你们都不好,你们都不如我。其实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是,与现实状况有差距。
例,男,23岁,大学生,自幼当女孩抚养,穿女孩衣饰,和女孩一起玩耍。稍大得悉自己为男孩时,很不自在。深信自己应当为女性。长大以后改变自己性别的欲望更为强烈。进入大学后喜欢和女同学一起活动,因受到某些限制而心神不宁,以致学习不能继续。要求医生设法改变性别,声称“我觉得自己适合做女性,如果医生不能帮我改变为女性,我宁可死掉”。除了情绪抑郁以外,并无其他精神病症状。与女同学交往亦无任何困难。
依赖型人格障碍 女性多见,缺乏独立与自信,常常出现无助感与被遗弃感 ,多依附别人与顺从别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焦虑型人格障碍: 懦弱胆小,承受能力差,过于担心不良事件与不量后果发生在自己与家人身上。不能接受,不知道如何应对
强迫型人格障碍 男性多见,过于追求完美,过于讲究秩序、思维行为刻板,拘谨不灵活,过分自我克制、责任感过强。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

性心理障碍的诊断

性心理障碍的诊断

性心理障碍的诊断引言性心理障碍是指在性欲、性行为或性满足方面出现持续或再发性问题的一类心理障碍。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可以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准确地进行性心理障碍的诊断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性心理障碍的常见分类、诊断标准和诊断过程。

分类性心理障碍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性欲障碍:包括性欲减退障碍和过度性欲障碍,前者指性欲减退或消失,后者指过度或异常的性欲。

2.性身份障碍:包括性别身份障碍,即个体在性别认同方面出现与生理性别不一致的情况。

3.性取向障碍:包括同性恋倾向障碍、异性恋倾向障碍和双性恋倾向障碍,指个体在性吸引和情感吸引方面偏离常规。

4.性兴趣障碍:包括性幻想障碍、性对象选择障碍和性择偶方式障碍,指个体在性兴趣和性对象选择方面出现问题。

5.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障碍、勃起障碍、射精障碍和性高潮障碍,指个体在性生理功能方面出现问题。

诊断标准对于性心理障碍的诊断,需要依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1.标准化问卷:可以使用一些标准化的问卷来评估个体的性心理状况,如性心理问题问卷、性功能问卷等。

2.临床访谈:医生需要通过与患者进行临床访谈,了解其性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持续时间和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3.生理检查:对于某些性心理障碍,可能需要进行生理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身体原因。

4.心理测评: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使用心理测评工具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功能。

诊断过程诊断性心理障碍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病史信息医生首先要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其性心理问题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和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还应了解患者的个人背景、婚姻状况和性行为历史等。

2. 进行标准化问卷评估医生可以使用一些标准化的问卷工具来评估患者的性心理问题。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问卷进行评估。

3. 进行临床访谈和心理测评医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临床访谈,了解其性心理问题的详细表现。

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在校学习期间,有位同学在政治运动中受到 审查,组织上向B了解情况,B对此心情紧张, 认为自己会被牵连进去,终日惶惶,对同学更 加疏远。别人三两交谈或多看他一眼,便起 疑心,认为别人在议论自已;假日亦不外出, 怕别人怀疑或跟踪;听到同学谈某人交代问 题时则认为是暗示自己也应该主动交代,因
而常表白自己没有问题。大学毕业分到一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 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 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 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 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三 、 人格障碍的成因
人格障碍的成因包括:
生物、心理、社会三类
因素。
1.生物学因素

①富于自我表演性、戏剧性、夸张性地 表达情感; ②肤浅和易变的情感; ③自我中心,自我放纵和不为他人着想; ④追求刺激和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 ⑤不断渴望受到赞赏,情感易受伤害; ⑥过分关心躯体的性感,以满足自己的 需要; ⑦暗示性高,易受他人影响。
6、强迫型人格障碍
男性多于女性2倍,约70%强迫症病人 有强迫性人格障碍。 【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过分的井然有序、完美和控制,及 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 3项/7:
第七章 人格障碍、习惯和 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定义 成因 分类 诊断标准或临床表现
人格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
一、人格与人格障碍的定义
(一)人格(personality) 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决定一个人特有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不同的人格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患病倾向。 例如: 冠心病与A型性格; 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 癔症与表演型性格。

性心理障碍PPT课件

性心理障碍PPT课件
(1)一种性活动偏爱,可为接受者(受虐狂),或提供者(施 虐狂),或两者都有,并至少有下列1项:①疼痛;②污辱;③捆 绑;
(2)施虐受虐行为是极为重要的刺激来源或为满足性欲所必需 (3)至少已持续6个月。
13
性指向障碍
指起源于各种性发育和性定向的障碍,从性爱本身来说 不一定异常。但某些人的性发育和性定向可伴发心理障碍, 如个人不希望如此或犹豫不决,为此感到焦虑、抑郁,及内 心痛苦,有的试图寻求治疗加以改变。这是CCMD-3纳入同 性恋和双性恋的主要原因。
性心理障碍(性变态)
1
性心理障碍(性变态)
有异常性行为的性心理障碍,特征是有变 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性身份障碍);采用 与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为满足性欲(性偏好障 碍);不引起常人性兴奋的人物,对这些人有 强烈的性兴奋作用(性指向障碍)。除此之外, 与之无关的精神活动均无明显障碍。不包括单 纯性欲减退、性欲亢进,及性生理功能障碍。
性和异性两种成员均持续表现性爱的迷恋倾向,包括 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
(3)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
16
②固执地否定男性解剖结构,至少可由下列1项证实: 断言将长成女人(不仅是角色方面);明确表示阴茎或睾 丸令人厌恶;认为阴茎或睾丸即将消失,或最好没有;
5
性身份障碍>>易性症
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逆反心 理,持续存在厌恶和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 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并要求变换为异性的解剖生理特征 (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其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 已排除其他精神疾病所致的类似表现,无生殖器解剖生理 畸变与内分泌异常。 【诊断标准】
2
性心理障碍(性变态)
•性身份障碍 •性偏好障碍 •性指向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ders)又称性变 态(Sexual perversion)、性欲倒错(Paraphilias),性歪曲(Sexual deviation)。是以异常 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 其共同特征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 对患者都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干扰 了正常的性行为方式。当已歪曲的性冲动付诸行动时 多导致违纪,一般是有完全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

性行为的功能


生物性方面:人类的性活动与动物一样,可以繁 衍后代、孕育生命; 人类特有的方面:性行为能够使个体获得“最美 好、最满意和最强烈”的情绪体验。
二、人类性的基本方面

1.性别差异 2.性别角色 3.文化差异
1.性别差异

首先,这表现在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

其次,男女在性心理及性行为上的差异十 分明显。 这些差异有的与性生理差异紧密相关,还 有的与社会文化有更为密切的关系。

生理学解释


性别认同障碍与生理因素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孕妇产前的激素水平异常会导致新生儿性别认同的异 常,尤其在怀孕七周之后,雄性激素水平充分与否可 能导致了不同的性别认同。 因此,胎儿期激素被认为是决定性别认同的最主要因

素,但并非唯一因素,教育、环境等其他因素在一定
程度上会削减或增强这种生物学的基础作用。
案例
从懂事开始,小布的最大愿望就是变成一个男孩,过了青春期,她 更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掩盖自己身为女性的身体:用布条裹住胸部、 剪短头发、穿男性服装,甚至用一双袜子充当男性的生殖器官。离家 出走之后,她开始以男性身份进入溜冰场等娱乐场所,和男孩们一起 抽烟、喝酒、玩车滑、在高速路上飚车,以男人的身份生活给她带来 无比的快感与幸福。小布曾用男孩的身份在酒吧、溜冰场等地与许多 女孩搭讪,只有在与女孩的交往中她才能体会到爱情的甜蜜。小布有 一个真心相爱的女友,同时也有许多女性朋友,小布特别憧憬能够像 男孩一样肆无忌惮的在生活中穿行,因为男孩有更多的自由,她喜欢 在酒吧里吆喝、酩酊大醉,可以说话粗鲁,可以吻自己心爱的女孩, 可以做很多冒险刺激有趣的事情,可以天马行空的生活。
第二节 性别认同障碍
一、性别认同障碍

如果我们的性别感产生了错误或歪曲,就会出 现性别认同障碍,也被称为性身份障碍或异性
癖。

鉴别诊断

性别认同障碍一定要和异装癖相区别。
性别认同障碍必须同兼具两性特征的个体(雌雄同体) 相区分。 性别认同障碍必须与同性恋唤起模式相区别。
22

二、性别认同障碍的可能原因



心理治疗对于性别认同障碍的改善并不明显。 按照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性别认同障碍仍然 是一种源于内心冲突所导致的类似于神经症 的情况,因此使用精神分析疗法同样可以缓 解症状。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也通过强化、惩罚和塑造 与患者生理性别一致行为的训练方法来进行 干预。
25

性别再造手术


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变性手术。 与心理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对于性别认同障碍 患者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性别再造手术并非随意可以实施,一般专业的 治疗机构要对申请者做严格的审查,不但在身 体条件上允许手术进行,而且在心理、社会和 经济方面也能够保持稳定。
三、性心理的五个层次

每个层次都建立在前一层次的基础之上。从最基础到最
表面的层次可以分为:

1、性别认同 2、性取向 3、性偏好 4、性别角色认、性别认同:

个体根据生殖器官及其他性征对自己是 男是女的认可和接纳,是最基础、最内 在的层次;
2、性取向:

自己喜欢异性、同性还是两者都喜欢 的倾向; 我们的性幻想往往会告诉我们自己的 性取向。

2.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对性别认同感的公众表达—— 个体的言行表明了他的性别。 性别角色有一部分是习得的,而且比性偏 好更易改变和塑造,但它并不是可以随意 改变的。

3.文化差异

在今天的西方社会看来是正常的事情,不一定在 世界的其他地方也会被认为是正常的。即使是同 样的西方文化中,也会存在一些差别。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性别认同障碍 第三节 性偏好障碍 第四节 性功能障碍 第五节 性取向障碍
1
爱情三角理论
亲密
激情
承诺
2
三成份的七种关系组合

喜欢(单纯的亲密接触):没有激情和承诺的亲密,导致喜欢, 不少男女友情属于这类。 迷恋(单纯的激情):在缺乏必要亲密接触和承诺的情况下, 纯粹的两性吸引,称之为迷恋 。多以短暂的性爱冲动为特征。 空洞爱情(单纯承诺):没有激情和亲密关系的两性关系。往 往出于某种理智考量和社会条件的结合。需要指出的是,承诺 可以导致亲密关系甚至激情。



4
第一节 概述
5

一、人类的性 二、人类性的基本方面 三、性心理的五个层次 四、性心理障碍
一、人类的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性”,主要包括性别差 异和性行为。


性别差异主要指男女之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 差异。 性行为重点描述男女性器官的接触活动。
7

“性”的定义

个体持以某种态度、朝向一定对象、通过某种方 式、获得某种体验的、有性器官参与的活动。
23

心理学解释

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认为,性别认同障碍源于父 母与婴儿纽带的失调。 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性别认同障碍是儿童的 性别角色被照料者塑造成异性所导致的。当然,

父母只是强化力量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
他因素,如学校、同伴等,也会对个体的异性
行为给予强化或惩罚。
三、性别认同障碍的治疗

心理治疗

3、性偏好:

个体性活动指向的直接对象(身体某个部 位或某种物品等)和方式;
4、性别角色认同:

个体对社会给自己性别定位的认可和接纳;
大多数认为自己是男性或女性的人会采用男性 或女性的性别角色。
5、性功能

个体在性行为各个阶段中的机能表现。
性别认同 性取向 性偏好 性别角色认同
性功能
四、性心理障碍


3
三成份的七种关系组合

浪漫(激情加亲密关系):往往由性爱和情绪两部分的结合而 导致,但未必发展为承诺。 往往是文学描写的对象,和许多人 对爱情的理想。 伴侣式爱情(亲密加承诺):没有明显的激情,但有成熟稳定 的亲密关系和承诺。多表现为激情过后的日常夫妻生活。 愚爱(单纯激情导致的承诺):激情状态中,双方很容易做出 轻易的承诺。但由于缺乏实实在在的亲密接触和关系的建立, 往往从高峰跌到低谷。导致盲目的爱情结局。 完美的爱情(激情、亲密和承诺平衡和谐的关系而导致的爱情 过程):不言而喻,这是最理想的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