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五年制版)
精神病学 第十八章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三、常见类型
(一)性身份障碍
1. 定义 指患者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持续厌恶的态度,并有改变本身 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 2. 发病率 估计为1/10万,男女之比约为3∶1。 3. 临床表现 往往为自己的性别而深感痛苦,为自己不是异性感到遗憾,甚至渴望自己是异性 或坚持自己是异性。
一贯倾向
三、常见类型
(二)性偏好障碍
3. 露阴症(exhibitionism) 该症特点是反复多次在陌生异性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暴露自己的生 殖器以达到性兴奋的目的,有的继以手淫,但无进一步性侵犯行为施加于对方。
几乎只见于男性,个性多内倾 时间多在傍晚,并与对方保持安全距离,以便逃脱 露阴之前有逐渐增强的焦虑紧张体验,当对方感到震惊、恐惧或耻笑辱骂时而感到性的
(一)治疗
三、治疗和预后
1. 正面教育 教育患者通过意志克服其性偏离倾向。 2. 心理治疗 使患者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理解在何时、何阶段、由哪些因素导致 走向歧途,使患者正确理解和领悟并进行自我心理纠正(效果有限)。 3. 行为矫正 厌恶治疗。 4. 其他治疗 降低雄激素。
第十八章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目录
第一节 性心理障碍 第二节 性功能障碍
重点难点
掌握
性心理障碍的概念和共同特征;性功能障碍的概念和 诊断要点。
熟悉
性心理障碍的类型和临床表现;性功能障碍的类型、 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了解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
第一节
性心理障碍
一、概述
(一)概念
窥阴症以男性多见 窥视者通过厕所、浴室、卧室的窗户孔隙进行这些活动 除了窥视行为本身之外,并不企图与被窥视者性交,且一般不会攻击和伤害他人 5. 摩擦症(frotteurism) 指男性在拥挤的场合或乘对方不备,伺机以身体的某一部分(常为 阴茎)摩擦和触摸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以达到性兴奋之目的。
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 C、这种持久的模式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苦恼
或社交、职业等重要功能的损害
一、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DSM—IV)
• D、这种模式是稳定的和由来已久,其开 始可追溯到少年或成年早期
• E、这种持久的模式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 的表现或后果来解释
• F、这种持久模式不是由于物质或身体情 况(如头外伤)的直接生理效应
CCMD-3的分裂样人格障碍
• 以观念、行为和外貌的奇特、情感冷淡 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 男性略多于女性。
• 在此基础上,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 较大。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 对人冷酷无情为特征;
• 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以前)就出 现品行障碍;
• 男性多于女性
• 男性多于女性2倍;
• 70%的强迫症有强迫性人格;但强迫性 人格障碍虽然常常被讨厌的思想或冲动 所困扰,但并不出现明显的强迫症状; 因此两者是有区别的。
• 焦虑性人格障碍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 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 纳,对拒绝和批评特别敏感,因为习惯于夸大 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 倾向(但无恐惧性回避)
• (1)发狂似的努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的被抛 弃,不包括自杀或自残行为。
• (2)人际关系不稳定和紧张,交替变动于极 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
• (3)身份障碍:自我意象和自我感觉持久地 和显著地不稳定。
四、DSM-IV关于边缘性人格的诊断标 准
• (4)冲动性表现在至少二个方面,可能造成自我损 害(例如消费、性欲、物质滥用、鲁莽开车、暴食), 不包括自杀或自残行为。
• B、发作时表现的攻击程度与任何诱发的 心理社会应激显然不成比例。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不成熟型人格障碍: 缺乏稳定成熟的人格,是人格发育不良,幼稚,心智不成熟。
二、性心理障碍
性变态 指以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 这种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 性身份障碍 如易性症
性偏好障碍 如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性指向障碍 如同性恋
谢 谢!
汇报时间
汇报人姓名
偏执型人格障碍 男性多见,多疑敏感、对人不信任,很难有长久的朋友,好嫉妒、固执、好胜好强、自我评价过高,拒绝接受他人批评、高度警惕别人是否会对自己有攻击,因小事很容易与人发生敌意与仇恨,不宽容、心理活动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自恋人格障碍: 我最好,我对你们最好,没有人有我善良,你们都不好,你们都不如我。其实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是,与现实状况有差距。
例,男,23岁,大学生,自幼当女孩抚养,穿女孩衣饰,和女孩一起玩耍。稍大得悉自己为男孩时,很不自在。深信自己应当为女性。长大以后改变自己性别的欲望更为强烈。进入大学后喜欢和女同学一起活动,因受到某些限制而心神不宁,以致学习不能继续。要求医生设法改变性别,声称“我觉得自己适合做女性,如果医生不能帮我改变为女性,我宁可死掉”。除了情绪抑郁以外,并无其他精神病症状。与女同学交往亦无任何困难。
依赖型人格障碍 女性多见,缺乏独立与自信,常常出现无助感与被遗弃感 ,多依附别人与顺从别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焦虑型人格障碍: 懦弱胆小,承受能力差,过于担心不良事件与不量后果发生在自己与家人身上。不能接受,不知道如何应对
强迫型人格障碍 男性多见,过于追求完美,过于讲究秩序、思维行为刻板,拘谨不灵活,过分自我克制、责任感过强。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
第七章--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在校学习期间,有位同学在政治运动中受到 审查,组织上向B了解情况,B对此心情紧张, 认为自己会被牵连进去,终日惶惶,对同学更 加疏远。别人三两交谈或多看他一眼,便起 疑心,认为别人在议论自已;假日亦不外出, 怕别人怀疑或跟踪;听到同学谈某人交代问 题时则认为是暗示自己也应该主动交代,因
而常表白自己没有问题。大学毕业分到一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 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 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 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 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三 、 人格障碍的成因
人格障碍的成因包括:
生物、心理、社会三类
因素。
1.生物学因素
①富于自我表演性、戏剧性、夸张性地 表达情感; ②肤浅和易变的情感; ③自我中心,自我放纵和不为他人着想; ④追求刺激和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 ⑤不断渴望受到赞赏,情感易受伤害; ⑥过分关心躯体的性感,以满足自己的 需要; ⑦暗示性高,易受他人影响。
6、强迫型人格障碍
男性多于女性2倍,约70%强迫症病人 有强迫性人格障碍。 【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过分的井然有序、完美和控制,及 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 3项/7:
第七章 人格障碍、习惯和 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定义 成因 分类 诊断标准或临床表现
人格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
一、人格与人格障碍的定义
(一)人格(personality) 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人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决定一个人特有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不同的人格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患病倾向。 例如: 冠心病与A型性格; 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 癔症与表演型性格。
精神病学五年制临床讲解

《精神病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10110课程名称:精神病学英文名称:Psychiatry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33学时(理论学时:18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15学时)学分:2.0 学分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预修课程:生理学(0102010)、病理生理学(010203Y)、系统解剖学(0101010)、局部解剖学(0101030)建议教材:精神病学(第7版),郝伟、于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课程简介:教学内容概括:精神病学的概念。
各精神障碍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临床晤谈与治疗。
目标:(一)基本知识1.熟悉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了解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精神卫生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2.熟悉精神障碍的分类原则。
了解主要分类系统:如ICD-10,DSM-Ⅳ,CCMD-3。
了解诊断标准的主要内容和使用诊断标准的意义。
3.掌握常见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其主要临床意义并能识别。
4.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熟悉其病因、发病机制: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
5.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原则,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分离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神经性厌食与贪食症,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6.掌握常见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及抗焦虑药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常见副作用的识别与处理;了解其作用机理。
了解心理治疗、电抽搐治疗的基本知识。
(二)基本技能1.掌握精神疾病病史采集及精神状况检查的程序与内容,熟悉精神状况检查的技巧。
2.了解对精神症状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推理的临床思维方法。
3.了解脑电图、脑CT、脑MRI、脑脊液检查及常用精神科量表评定在精神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了解电抽搐治疗的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及见习、讨论结合的方法。
精神病学教材试题集_第十三章_性

第十三章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诊断标准。
2.掌握性心理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
3.了解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4.了解人格障碍的病因、治疗原则、预后特点。
5.了解性心理障碍与人格障碍、性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6.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识别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二、各节应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第一节人格障碍1.掌握人格、人格障碍的定义,人格障碍的共同点,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了解人格障碍形成的可能病因: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发育影响,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3.了解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特点。
4.了解人格障碍的治疗原则和预后特点。
总体而言,人格障碍治疗效果有限,预后欠佳,从幼年时期起培养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
第二节性心理障碍1.掌握性心理障碍的概念,性心理障碍的临床分型。
2.了解性心理障碍与人格障碍、性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性心理障碍者只是在寻求性对象及满足性欲的方式方法方面与常人不同,多数患者社会适应良好,不同于人格障碍。
性心理障碍不能等同于性犯罪,只有当性心理障碍者将其歪曲的冲动予以实施并干扰社会秩序时,才需予以追究。
3.了解性心理障碍形成的可能原因,包括生物学原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
4.了解各型性心理障碍的主要临床特点。
三、练习题【多选题】(一)A型题1.以下关于个性的叙述哪一个是错的A.个性的形成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都有关系B.个性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C.个性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D.童年生活经历对个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E.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以及在日常活动中处事待人的习惯方式2.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说法哪一条是错的A.人格障碍一般始于未成年时期B.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一旦形成就会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C.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D.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其症状程度在成年后有所减轻E.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在遭受严重的生活事件之后个性偏离正常,也可以称为人格障碍3.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穿戴异性服饰由此引起性兴奋,最恰当的诊断应为A.异装症B.易性症C.同性恋D.恋物症E.摩擦症4.有关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说法,哪一条是对的A.性格明显内向,回避社交,多离群独处B.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C.比较关注别人对他的看法D.以自我为中心,强求别人满足其需要或意愿E.常合并智能障碍。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PPT教学课件

第十讲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一、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 ❖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的重吸收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营养、消化、血液循环 等有关知识
2.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3. 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 是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学法
①指导阅读观察法
教法
②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③指导归纳法
学法
①观察法
②资料分析法
③归纳总结法
④合作探究
血液 -------原尿 ______尿液
(三)新课教学 合作探究一
(四)回顾与整理
主要内容
泌尿系统的组成 尿的形成 尿的排出
知识拓展 关注生活
1、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 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有肾病,请 你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 症?
2、水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而排尿 时会失去大量的水,那么,为什么人 体在缺水的情况下还要排出尿液?
(一)教材简介
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章第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人 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 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 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 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教材 首先联系学生的生活,通过观察与思考, 让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再安排学 生进行资料分析,理解尿的形成,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为以后的学习奠 定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人格障碍诊断标准人格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的心理疾病,其诊断需要严格的标准和方法。
根据《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五版(DSM-5),人格障碍的诊断主要基于个体持续和固定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模式,这些模式与文化和社会背景有明显偏离,导致个体在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和控制本能等方面出现明显困难。
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持续性。
人格障碍的诊断需要个体表现出持续和稳定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模式,这些模式通常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并持续到成年期。
这种持续性是人格障碍与其他心理问题的主要区别之一。
2.偏离。
人格障碍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模式需要与文化和社会背景有明显偏离,表现为个体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与周围环境的期望和规范存在明显不一致。
3.影响。
人格障碍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模式需要明显影响个体的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和控制本能等方面。
这种影响通常表现为个体在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和情感管理等方面出现明显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排除。
人格障碍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精神障碍、药物或物质滥用引起的症状以及其他身体疾病导致的行为模式偏离。
这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心理评估和身体检查等方法来进行综合判断。
在进行人格障碍的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症状表现、病史、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以避免过早或过度诊断。
此外,还需要注意与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的鉴别诊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临床工作者进行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因此,在进行人格障碍诊断时,需要严格遵循DSM-5的诊断标准,综合考虑个体的症状表现、病史和环境因素,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指 向 障 碍
同性恋 (homosexuality)
恋童症 (paedophilia)
彩虹旗是上世纪70年代旧金山的艺术家 吉尔伯特· 贝克尔(Gilbert Baker)应一位 当地活动家的要求为社区活动制作一面旗 帜,贝克尔设计了一面八条纹的旗帜,八 种条纹的颜色分别是:粉、红、橙、黄、 绿、蓝、靛、紫,寓意性、生命、愈合、 太阳、自然、艺术、和谐和精神,后来简 化为六种颜色。上世纪70年代末,彩虹旗 与同性恋者之间的联系开始在美国流行。 彩虹旗或许可以说是最容易认得的同志骄 傲标志,也是全世界最普遍使用的。
人格障碍
人格(personality)或称个性(character) 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一切事物适应时所外显 的有别于他人的行为模式及习惯方式,是全部 心理特征的综合。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是指人 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 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 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可造 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依赖性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工业文明及其产生的后果,对于人类就 是一场灾难。” “我非常地失望。从这时候开始,我决定 回归(工业文明 )社会。我要报仇。” “炸弹怪客” ——天才数学家卡钦斯基
经典案例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症状标准
2.严重标准
3.病程标准 4.排除标准 鉴别诊断
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 亦称性变态(sexual deviation),指以 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 这种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 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不 包括单纯的性欲减退或亢进及性功能障碍。
人格障碍的特征:
1.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至成人早期,往往没有明确的起 始时间。
2.一般于早年即有不同于大多数儿童的迹象,乃至青春 期前后,畸形开始明显化。 3.人格明显偏离正常限度,且常常对自身性格无正确认 识。 4.主观上多有痛苦,社会适应不良。
5.人格障碍往往长期乃至终生持续存在,仅少数人在成 年后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冲动性人格障碍(i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癔症性人格障碍(hysterical personality disorder)
强迫性人格障碍(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焦虑性人格障碍(anxious personality disorder)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生物学因素
2.心理因素
3.社会因素
性身份障碍 性偏好障碍 性指向障碍
性身份障碍
——易性症 (transsexualism)
“科学家证 实,先出现的人 类是夏娃。”
恋物症(fetishism)
性 偏 好 障 碍
异装症(transvestism)
露阴症(exhibitionism)
6.人格障碍的矫正比较困难,治疗效果欠佳,预后不良。
病因
1.遗传因素
2.神经生化因素 3.心理因素
4.环境因素
偏执性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常 见 类 型
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反社会性人格障碍(dis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