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氟中毒
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

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人体通过饮水、食物、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超过正常生活需量的氟而引起的全身性慢性病变。
该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地方病,该病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有两大类型,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
我区主要是燃煤污染型。
燃煤型氟中毒是怎样形成的?燃煤污染型氟中毒主要是通过不科学的燃煤方式(敞炉烧煤、烤火取暖、烘烤玉米、炉灶无烟囱)使煤中释放的氟污染了室内空气、粮食(如玉米)、蔬菜(如辣椒)等造成的人体氟中毒。
氟中毒的危害有哪些?氟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是全身性的,主要损害的是我们的牙齿和骨骼。
牙齿因氟中毒会出现白色斑点、斑纹斑块,变得又黄又黑,严重的釉质会脱落。
形成大大小小的坑坑,形成缺损。
医学上称牙齿的这种病变为“氟斑牙”,氟斑牙不仅影响美观,让人产生“难看”的心理负担,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生了病的牙齿很容易断裂。
氟在损害我们的牙齿的同时也在危害我们的骨骼,使骨头要么变的又软又松,要么变的非常硬,结果是手臂、腿脚、腰变弯、关节僵硬,手臂、腿脚、腰伸不直,轻者影响生活劳动,重者完全失去生活劳动能力,更严重者会瘫在床声再也起不来了。
医学上我们把因氟中毒造成骨和关节的病变叫做“氟骨症”。
氟中毒出了让我们患上氟斑牙和氟骨症外,还会对身体造成其他的损害,因此得了地氟病的人常常感到全身疼痛、四肢麻木、反应迟钝、头晕头疼、眼花耳鸣、手脚抽筋等。
氟中毒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对牙齿和骨骼的损害难以恢复。
虽然很难治疗,但完全可以采取科学方式进行有效预防。
怎样预防燃煤型氟中毒?主要是通过改炉改灶的方法,把敞烧的炉子改成由烟囱、不漏烟的炉子,把含有高氟的煤烟通过烟囱排到室外。
同时改变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注意不把粮食和蔬菜放在煤火上烘烤,从而达到预防氟中毒的目的。
怎样正确使用炉灶?1、使用降氟炉灶时,炉盖一定要盖严,不能为了烤明火敞盖燃烧。
2、炉膛加煤高度不能超过烟道(烟出气口),防止堵塞排烟道。
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与流行特

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与流行特征云中杰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副主任医师边建朝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导师一、地方性氟中毒的概念地方性氟中毒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是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
它是以侵犯牙齿和骨骼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对于牙齿的损伤叫氟斑牙,对于骨骼的损伤叫氟骨症。
统称为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
二、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地方病之一。
它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在牙齿和骨骼上。
过量的氟不仅对牙齿、骨骼等硬组织有损伤作用,还可损伤其他软组织器官。
氟对牙齿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氟斑牙,氟离子可破坏牙釉质的正常结构,使牙齿表面失去光泽,呈现粉笔样的白色,称为白垩;或出现着色,牙釉质呈黄色或褐色;牙质变脆,出现缺损或过早脱落。
氟斑牙是在牙釉质形成期摄入过量的氟引起的。
主要危害7~8岁以下的婴幼儿,一旦形成残留终生,轻则影响牙齿的美观,重则由于严重缺损、磨损或过早脱落,影响咀嚼消化功能,危害健康。
氟离子对骨骼损害的主要表现是骨硬化、骨疏松、骨软化和骨周软组织及关节韧带骨化,引起氟骨症,使骨及骨关节麻木、疼痛、变形,出现弯腰驼背等功能障碍,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乃至瘫痪。
氟离子可使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变性,脊髓和椎管内韧带异常骨化,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可引起疼痛或瘫痪。
氟可使肌肉蛋白合成受到障碍,造成肌纤维数减少,肌肉萎缩,也可因骨质增生压迫神经系统,引起继发性肌肉损伤。
氟可使钙调节激素发生紊乱,血钙降低,引起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高,使骨代谢紊乱。
体内的氟主要通过肾脏排出,故可对肾脏产生损伤,使肾功能降低。
高氟还可引起动脉血管中层钙化,可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高氟能抑制许多酶的活性,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特别是对抗氧化物和自由基的影响使抗氧化能力降低,加重机体损伤。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一、氟中毒引起的原因地方性氟中毒根据其氟的来源不同,分为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
饮水型氟中毒就是有些地方长期饮用含氟较多的泉水、沟水或井水所致;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就是有些地方(特别是产煤山区)长期敞灶燃烧含氟较高的煤烘炕食物和取暖,煤燃烧释放的氟便污染了食物和室内空气,人们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水和吸入污染的空气,摄入了过量的氟,长期如此,即发生氟中毒;饮茶型氟中毒就是发生在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长期大量饮用高氟砖茶水所致的一种地氟病,砖茶系粗老茶叶所制,茶树具有天然富氟功能,茶叶越老含氟越高,砖茶的氟含量是普通茶叶的几倍至几十倍。
二、氟中毒的表现症状氟中毒最突出的表现是骨骼和牙齿受损害。
骨骼损害引起氟骨症,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四肢或躯干麻木,手足抽搐、僵硬,严重时还有关节活动困难,弯腰驼背,胸廓变形,甚至不能直立行走,丧失劳动能力。
牙损害发生氟斑牙,也叫氟牙症,表现为牙齿表面粗糙、没有光泽,出现白垩、黄色、棕黑色的花纹、斑点或缺损,尤以门牙损害最严重。
7-8 岁以前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斑牙,8岁以后摄入氟过多就会引起氟骨症。
氟斑牙一旦形成,可遗留终生。
此外,摄入过多的氟还会损害身体其他许多重要器官并影响一些重要的代谢活动,致使体力、脑力和抗病力等功能下降,身体发育较差。
三、氟中毒预防措施地方性氟中毒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在于预防。
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增加对氟的排泄,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机体抵抗力。
目前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地方性氟中毒。
在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主要是改变烘炕食物和烤火的方法,如提倡不直接在煤火上烘炕和保存食物(主要指玉米、辣椒、腊肉),不敞炉取暖;改良炉灶,安装烟囱把炉灶燃烧煤产生的烟尘排出室外;饮水型氟中毒病区。
以改换饮用低氟水,如打建新的低氟水源井、引用低氟的江、河、湖、泉水以及物理化学方法除氟。
主要的除氟剂有硫酸铝、氯化铝、碱式氯化铝、骨炭、羟基磷灰石等。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PPT课件

新技术应用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如基因编辑、人工智 能等,其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领域的应用 前景广阔。新技术将有助于提高防治工作 的精准度和效率,为解决地方性氟中毒问 题提供更多可能性。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应对地方性氟中毒问题。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可以加速防治 工作的进展,提高全球范围内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水平。
案例概况
简要描述案例的基本情况,如涉及的地域、人群、氟暴露情况等。
案例分析
氟暴露途径分析
分析案例中人群氟暴露的主要途径, 如饮水、食物、空气等。
健康影响分析
分析案例中氟中毒对人群健康的实际 影响,如牙齿、骨骼、神经等方面的 损害。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总结
总结案例的主要发现和特点,如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等。
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治疗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则是减少氟摄入量、促进体内氟的排 泄和对症治疗。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包括改变饮食习惯、使用降氟药物、进行口腔卫生 保健等。对于严重病例,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 、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等。
04
地方性氟中毒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来源
介绍案例的来源和背景,如某地区、某时间段内的调查数据或实际案例。
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中度氟中毒
可能出现肾脏损伤、骨质 疏松等症状,同时伴有神 经衰弱、记忆力下降等表 现。
重度氟中毒
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骨 折、瘫痪等严重后果,甚 至危及生命。
03
地方性氟中毒的诊断与防 治
诊断标准与方法
诊断标准
根据《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标准》,当饮水氟含量超过1.0mg/L,或粮食、 蔬菜等摄入的氟含量超过3.5mg/天时,即可判定为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课件

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
骨骼系统损害
氟中毒可导致骨质疏松 、关节疼痛、变形等骨 骼系统损害,严重时可
导致残疾。
牙齿损害
氟中毒可引起牙齿变色 、缺损、脱落等损害, 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
内脏器官损伤
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还 可能对内脏器官造成损 害,如肾脏、肝脏等。
神经系统损伤
氟中毒可能对神经系统 造成损害,出现记忆力 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诊断标准
01
02
03
临床表现
出现氟斑牙和氟骨症等临 床表现,如牙齿黄斑、白 垩样变等。
实验室检查
血氟、尿氟水平升高,骨 氟含量增加。
流行病学调查
居住在高氟地区,饮用水 、食物中氟含量超标。
治疗原则
减少氟摄入
停止或减少摄入高氟水、食物和 饮料。
促进氟排泄
增加饮水量骨折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治经验和资源。
引进先进技术
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氟中毒防治技 术、设备和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和水平。
合作研究
与国际科研机构、高校等进行合 作研究,共同探讨地方性氟中毒 的成因、防治方法等,推动科研
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05
地方性氟中毒研究进展
研究现状
流行病学调查
对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 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症状。
02
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化物
生活习惯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长期摄入过量的 氟化物引起的,主要来源是饮水、食 物和空气中的氟化物。
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生活习惯也是 影响氟摄入量的因素。
地理环境因素
一些地区的土壤、水源或空气中氟含 量较高,导致当地居民长期摄入过量 氟化物。
地方性氟中毒对人体的危害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1、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环境中氟含量过高,进入人体内的氟过多,蓄积而引起的全身慢性氟中毒,在儿童主要表现为牙齿出现斑釉,即氟斑牙,成人表现为四肢、脊柱关节持续性酸痛,功能障碍,即氟骨症,俗称“糠骨症”、“大黄牙”或“干勾牙”。
发病人群轻者牙齿黄黑,裂碎脱落,重者背驼腰弯,丧失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氟中毒?在一个固定地区,饮水含氟量在0.5mg/L以下,龋齿发病率增高;0.5~1.0mg/L是龋齿和斑釉齿发病率最低的范围,无氟骨症发生;在 1.0mg/L以上时,随水氟的增高,斑釉齿发病率上升;当大于4mg/L时,氟骨症逐渐增多。
饮水中含氟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0.5~1.0mg/L)或因食物中含氟过高,即造成人群发病引起地方性氟中毒。
主要表现是牙齿和骨骼的损害,慢性氟中毒病人,有头痛、眩晕、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以及记忆力减退,易困和反应迟钝等表现,此外还是心血管疾病、癌症的诱因之一。
3、地方性氟中毒如何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并无特效疗法,当前治疗原则是补充钙,减少氟的吸收并增加氟的排出。
供给合理平衡的膳食,适当地补充钙、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对防治氟中毒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预防主要以减少人体氟摄入为主:采用低氟水源、药物除氟、减少食物中含氟量以及限制含氟“三废”的排放。
(1)第一级预防: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饮水型氟中毒应以改水降氟为原则,而高氟煤烟污染食物和空气的病区应以改灶防污染为主。
做好预防不仅能控制新发,而且对原有的氟骨症患者也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常用的方法有:人工降氟(沉降)法有明矾法、三氯化铝法、过磷酸法及骨炭法等;改用低氟水源,如引用江、河、水库的地面水,打低氟的深井以及收集、储备天然降水等;进行防氟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改善营养;增强体质等。
(2)第二级预防:结合环境监测和人体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121.6地方性氟中毒预防医学

1
地方性氟中毒
骨骼损伤:氟骨症 腰腿及全身关节麻木、疼痛、骨关节变形,弯腰驼背,
进而功能障碍、瘫痪,部分出现神经系统障碍。
3
谢谢!
氟骨病患者脊柱弯曲畸形
氟骨病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
2
地方性氟中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预防措施
1.饮水型 改用低氟水源;饮水除氟:集中式给水 可采用活性氧化铝法。分散式给水可采用碱性氯化 铝和硫酸铝法除氟。 2.煤烟型 改良炉灶,加强通风,增设排烟措施。 3.饮茶型 研制低氟砖茶和降低砖茶中氟含量,在 饮砖茶习惯病区增加其它低氟茶种代替砖茶。
地方性氟中毒

饮水除氟
物理、化学作用 无低氟水源 供水不集中
饮水除氟常用方法
混凝沉淀法 滤层吸附法 电渗析法 电凝集法 反渗透法
建设降氟改水工程、理化除氟、饮用低氟水库水
改水降氟工程的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 工程运行管理
成立管理组织 水质监测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的防治
以改良炉灶为主要措施,健康教育干预,减少总摄 氟量。 改良炉灶,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营养条件
钙
硬度、钙和镁有降低氟的吸收,促进氟 从体内排出的作用。 碱度则相反
饮水中的化学成分
生活、饮食习惯 个体差异
地方性氟骨症的X线征象
骨质硬化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混合改变(骨转换) 骨周软组织骨化 关节退行性改变
病区判定与划分标准和 病区控制标准
制定病区判定与划分标准和病区控制标 准的原则
健康教育
饮茶型氟中毒的防治
茶叶降氟 开展健康教育,改变饮茶习惯 改善营养结构 发展当地经济
氟斑牙的治疗
漂白法
盐酸漂白法 过氧化氢红外线加热法 家庭夜间漂白法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 瓷贴面修复 烤瓷全冠或桩冠修复
修复法
氟骨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减少氟的摄入,促进氟的排泄, 提高膳食营养和对症处理。 治疗药物:钙剂、维生素D、维生素C和氢氧 化铝两种治疗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苁 蓉丸、骨苓通痹丸、骨质增生丸其中一种药 物同时使用。 手术治疗 疗效判定:主要以症状、体征、骨关节功能 及劳动能力等指标综合判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
这种类型也是近年来才被引起重视的一种病 区类型。
主要原因:它是由于居民经常习惯于饮用砖 茶、砖茶泡成的奶茶 或酥油茶。
由于砖茶中的含氟量很高,长期大量饮用,造 成体内氟大量蓄积,而引起慢性氟中毒。
这类病区主要分布:
在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内蒙、云南等 省、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民族包括:藏 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芜族、部分 汉族等。
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
氟斑牙
牙釉质形成期摄入 高氟引起的.
表现为牙釉质白垩、 着色或缺损改变.
一旦形成,残留终 生。
氟斑牙
氟骨症
腰腿及全身 关节麻木、 疼痛
关节变形、 弯腰驼背
发生功能障 碍,乃至瘫 痪
氟骨症
氟 骨 症
氟骨症
三、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征
(一)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分布
1.世界的分布概况
由此看来,全国地氟病防治任务仍十分繁重。
四、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诊断
氟斑牙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临床表现及分型 (三型)
1.白垩型氟斑牙:主要是《釉质》光泽度改
变 釉质失去光泽,不透明,可见呈白垩样 (似粉笔样)线条。斑点、斑块,白垩样改变 重得可布满整个牙面。
2.着色型氟斑牙:主要是釉质着色 釉质出现 不同程度的颜色改变,呈浅黄、黄褐乃至深褐 色或黑色。着色范围可由细小斑点、条纹、斑 块、直至布满大部分牙面。
浙江的永康市是一例子: 有一个自然村,1999年、2001年、 2003 年 、 2004 年 地 氟 病 监 测 饮 水 氟 含 量 分 别 为 1.8mg/L 、 2.1 mg/L、1.8 mg/L和2.2 mg/L。氟斑牙率分别为25%、33.3%、 27.27%和83.3%;其中有一家庭中,一家四代人除了最小的小 女孩之外,牙齿全都是黑黄黑黄的,而且没有一个人的牙齿是 整齐的。
2.防治情况
( 1 ) 饮 水 型 病 区 : 2003 年 统 计 , 完 成 改 水 率 37.6%,其中,中、重病区村改水率为51.4%,改 水工程正常使用率为86.2%,受益人口为5974.59 万人,受益率为50.6%。
(2)燃煤污染型病区:完成改炉、改灶率24.6%, 炉、灶正常使用率60.8%,受益人口688.85万人, 受益人口率为20.3%。
片的,最典型的就是渤海湾一带。如天津的塘沽、大港, 河北的沧州,南至山东的德州,北至辽宁的锦县等一些 流行省市。
据调查发现天津市700米深的地下水氟含量仍然很高。 河南开封市、宁夏同心县等个别地区亦有深层高氟 地下水存在。
③富-氟岩石和氟矿床地区
这类地区主要是与当地存在的萤县、德清县, 永康市、河南洛阳市、信阳市,内蒙赤峰市,山东烟台,四川 的石祁、冕宁,云南的昆明市,贵州的贵阳市以及新疆的温宿、 拜城等地区。
地方性氟中毒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 一,在全世界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有不同程度 的流行。
在亚洲的地区国家:主要有印度、中国、朝 鲜、日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土 耳其等。其中分布面最广,病情比较严重的国 家是中国和印度。
在欧洲地区的国家:主要有保加利亚、俄罗斯、 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班牙、奥地利、英国、 意大利、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湖州市:有2个县(市区)德清县、安吉县; 绍兴市:有2个县(市区)嵊州市、 新昌县; 金华市:有8个县(市区)婺城区、义乌市、东阳市、
金东区 、永康市、武义县、 浦江县、 磐安县; 衢州市;有3个县(市区)柯城区、衢江区、常山县; 丽水市:有4个县(市区)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
缙云县; 台州市:有5个县(市区)临海市、路桥区、黄岩区、
在非洲地区的国家:主要有摩洛哥、阿尔及利 亚、突尼斯、埃及、南非、纳米比亚、坦桑尼亚 等国。
在美洲地区的国家:主要有美国、阿根延、波 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
在大洋洲地区国家:主要有澳大利亚、新西兰 等国。
2.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分布面也是非常广泛,也是 世界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除上海 市、海南省以外,其余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均 有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存在。
主要危害7-8岁以下的婴幼儿,一旦形 成残留终生。
对骨骼的损伤引起是氟骨症,主要表 现腰腿及全身关节麻木、疼痛、骨关节变 形,出现弯腰和驼背,最后发生功能障碍, 乃至瘫痪。
另外还可能对于神经系统障碍,由于氟 直接损伤神经系统或骨骼在病变过程中压 迫中枢神经,也会造成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还有可能对肌肉、肾脏、甲状腺、甲状 旁腺等也产生不同程度损害。
这些地区主要特点是形成带状形流行分布, 从黑龙江省西部起,经吉林省的白城地区,辽宁省 的朝阳,内蒙赤峰,河北的怀来、阳原,山西的大 同、运城,陕西的榆林、定边,宁夏的盐池、同心, 甘肃的河西走廊,青海的紫达木,延伸到西藏的盐 湖。构成由东北向西北、西南的广大病区带。
②深层高氟地下水地区 这类地区特点通常是呈分散型分布,但也有连结成
(3)饮水中的化学成分及硬度 饮水中的钙和镁可降低人体对氟的吸收,促进 氟从体内排泄,减少氟对机体的危害。饮水硬度高, 患病率降低。饮水的碱度增强可使氟的活性增强, 有利于氟的吸收和增加氟的毒性。
(4)抗氟元素的摄入量
钙、镁、铝、硼、锌、硒、铜、钼、铁可促进氟 由体内排出或增强某些酶的活性,可以提高机体 抗氟能力,降低氟的毒性。
(5)生活、饮食习惯
生活、饮食习惯与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地方性氟 中毒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6)个体差异 与个体的生理、敏感性、健康条件有关。
(三)目前全国地氟病的病情现状及防治
情况
1.病情现状
从全国地方病统计资料看,截止到2003 年,全国地氟病仍然比较严重,全国病区 县1306个,病区村15万多,病区村人口数 1.12亿,氟斑牙人数4060万,氟骨症260万 人,其中燃煤型氟中毒,虽病区范围较饮 水型小,但病情较之严重,全国平均氟斑 牙患病率高达52.2%,全国平均氟骨症患病 率高达4.32%。见下表。
1.正常 釉质呈半透明和半玻璃样结构, 表面光滑而有光泽,通常为青白色或乳白色。
在我国主要有3种类型; (1)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2)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 (3)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
(1)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因:
是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水,造成氟在机体内大 量蓄积而引起的人或动物的全身性慢性中毒。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水糸分布:
①浅层潜水高氟区
这种高氟地区在地球分布极为广泛,在我国分 布在长白山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内,包括 东北西部平原、华北平原、西北干旱盆地以及华 东、中原、新疆、青海、西藏的部分地区。
氟骨症与在高氟区居住的年龄有关,因为 居住时间越长,接触高氟环境的时间就越长。发 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0年以上。
非病区迁入病区的人群更易患氟骨症,潜 伏期缩短,有的2~3年内即可发病,一般5年左右 发病。
2.影响氟中毒发病的主要因素 (1)摄氟量:摄氟量高,发病率高,病情严 重。
(2)营养条件:蛋白质、钙和维生素(VC、 VB1、VB2、VD等)有抗氟保护机体的作用。
近几十年的研究,已知有27种元素是在正常生活中必 不可少的元素,其中已明确引起动物和人类生病的有10余种, 如我们常说的碘、氟、砷、硒、钼、钴、铜、镍、铝、硼等。
二、地方性氟中毒的危害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主要表现在牙齿和骨骼上。
对牙齿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引 起牙齿的釉质呈白垩、着色、缺损改变以 及严重的磨损。
3、缺损型氟斑牙:主要是牙齿釉质有缺损现 象, 缺损程度不一,表现牙齿釉面呈小凹痕, 或者说是较大凹窝,以至浅层釉质较大面积剥 脱,或涉及整个牙面。缺损可仅限于釉质表层, 或深及牙本质,以致牙齿断裂、牙体外形不整。
(二)氟斑牙的诊断★★★
具有上述临床表现者的牙齿,即可诊断为氟斑牙。
《Dean分度诊断方法》(六度) Dean于1934年依据水氟中毒地区儿童氟斑牙调 查结果,第一次提出了氟斑牙分级系统,即分为正 常、可疑、极轻度、轻度、中度、较重度、重度。 随着实践过程,1942年Dean对此作了适当修改, 即将较重度与重度两级合并为一级,即为正常、可 疑、极轻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六级。为WHO推 荐的分度诊断方法。
④地热和温泉高氟水地区
主要是地壳环境中的地热和温泉水含氟量几乎也 都很高。在我国从东北到南方沿海地区呈散在的分布。
辽宁兴城、熊岳、锦县等,河北的怀来和遵化县, 山东的临沂,内蒙的宁城、敖汉旗,陕西的临潼,新 疆的温泉地区,湖北的英山,广东的丰顺,福建的龙 溪,西藏的左贡县等。
病区主要是分布在温泉的周围一带。
统称为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是指:在地球、地质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壳 表面的元素呈一种不均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人类、 动物和植物的发育。
使地球上某一个地区的自然界中的水和土壤中某种化 学元素过多或过少,使某一个地区的动物、植物及人群中发 生特有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
这类型是我国存在《独有》的一种病区。
这类病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是当地居民长期使用《无排烟道》的土炉 或土灶,燃烧的含氟量较高的石煤:取暖、做 饭或烘烤粮食、蔬菜等,导致室内空气受到严 重的氟污染,如家中的粮食、蔬菜、饮用水等 主要食物,长期接触,导致使人体摄入过高的 含氟量,引起了人体慢性氟中毒。
3、浙江省地氟病流行情况
1984年首次调查证实: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 有33个县(市、区)、304个病区村;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 为常山县一个县10个病区村: 其中: 杭州市:有5个县(市区)拱墅区、西湖区、富阳市、 余杭区、建德市; 宁波市:有2个县(市区) 奉化市、象山县; ;
温州市:有2个县(市区)瑞安市、文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