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之营养与肥胖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学名词解释

食品营养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析2、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3、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品和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科学,应使人们在最经济的条件下获得最合理的营养。

5、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7、食品卫生:从食品的生产、制造到最后消费之间无论任何步骤,都能确保食品处于安全、完整及美好的情况。

8、无公害食品: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的食品。

9、绿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和生产加工,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

14、RDA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指在满足机体正常需要的基础上,参照饮食习惯和食品生产供应情况而确定的,稍高于一般需要量的热能及营养素摄入量,其目的是指导人们进食,使人群中绝大多数个体不致因营养素缺乏而产生营养缺乏病,即预防营养缺乏病。

16、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改良食品或基因食品。

通常是指一种由经基因修饰的生物体生产的,或由该物质本身构成的食品。

17、食品加工:为了适应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嗜好,满足某些特殊要求,将不同的食品原料经过多种不同的加工处理和调配,制成形态、色泽、风味、质地以及营养价值等各不相同的加工食品的过程。

可改善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亦可造成食品营养素的损失。

19、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转基因等人工合成物质的食品。

1、消化:食品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

2、吸收:食品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生理能值:即机体可利用的能值。

3、能量系数/食物的热价: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

4、基础代谢:是指维持生命最基本活动所需的能量需要,指在机体处于空腹12-14h,睡醒静卧下,室温保持在26-30℃,无任何体力活动和紧张思维活动,全身肌肉松弛,消化系统安静状态下测定的能量消耗。

7、能量密度:指每克食物所含的能量。

食品营养学名词解释

食品营养学名词解释

食品营养学名词解释
1.氨基酸评分(AAS)是一种评估食物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方法,将其与理想模式或参考蛋白进行比较得出评分。

2.必需氨基酸是人体无法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足以满足需求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

3.必需氨基酸评分模式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以色氨酸含量为1,其他必需氨基酸的比例相应计算得出。

4.参考蛋白通常使用鸡蛋蛋白作为参考,因为其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接近。

5.常量元素也称为宏量元素,包括钙、磷、硫、钾、钠、镁和铝,其在体内含量一般大于体重的0.01%,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上。

6.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是用幼年动物在生长期内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量的比值来评估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以标准酪蛋白为参考蛋白设定对照组。

7.蛋白质互补作用是指混合不同食物蛋白质,使它们各自相对不足的必需氨基酸得以互相补偿,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8.蛋白质净利用率(NPU)是反映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即机体利用的蛋白质占食物中蛋白质的百分比。

9.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是由于蛋白质和能量不足导致的营养不良症状。

10.肥胖是指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当脂肪含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为肥胖症。

11.基础代谢是指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能量消耗。

12.基础代谢率是单位时间内人体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或每公斤体重的能量消耗来衡量。

食品营养学测试题(含答案)

食品营养学测试题(含答案)

食品营养学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96题,每题1分,共96分)1.蛋白质缺乏时下列哪个血清氨基酸含量下降?()A、亮氨酸B、丝氨酸C、天冬氨酸D、酪氨酸正确答案:D2.孕妇在孕早期叶酸摄入不足或缺乏,以生出()。

A、无脑儿B、兔唇儿C、神经管畸形儿D、脊柱裂儿第十二章营养与疾病正确答案:C3.孕妇缺乏叶酸会导致胎儿的()。

A、体重低B、智力低下C、神经管畸形D、骨骼畸形正确答案:C4.下列不属于引起肥胖的原因的是()。

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因素C、糖尿病D、膳食因素正确答案:C5.人体的正氮平衡是指()A、摄入氮等于排出氮B、摄入氮大于排出氮C、摄入氮小于排出氮D、没有氮排出正确答案:A6.被称作核黄素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维生素B12正确答案:B7.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是指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低于推荐供给量的()A、70%B、60%C、90%D、80%正确答案:C8.煮菜过程中最容易损失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B、维生素C、脂肪D、糖类正确答案:B9.C180是()A、单不饱和脂肪酸B、多不饱和脂肪酸C、饱和脂肪酸D、类脂正确答案:C10.肉类是属于()。

A、酸性食品B、碱性食品C、中性D、以上皆非正确答案:A1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鱼、肉等)经烧烤、油炸后,可能产生()致癌物。

A、亚硝酸盐类B、杂环胺类C、黄曲霉毒素D、多环芳烃类正确答案:B12.下列部位不具有消化功能的是()。

A、大肠B、胃C、肝D、小肠正确答案:A13.夜盲症可能是由于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B1D、维生素B2正确答案:A14.维生素B1最主要的营养作用是()。

A、调节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B、促进生长发育C、影响DNA的合成D、有利于胃肠道正常蠕动正确答案:A15.奶酪中的蛋白质大部分为()A、乳清蛋白B、乳铁蛋白C、乳球蛋白D、酪蛋白正确答案:D16.以下属于贫铁食品的是()A、黑木耳B、牛奶C、猪肝D、猪血正确答案:B17.鸡蛋清中的营养素主要为()。

食品营养学选择试题(含参考答案)

食品营养学选择试题(含参考答案)

食品营养学选择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维生素B1理化性质包括( )。

A、酸性溶液中稳定B、碱性溶液中稳定C、一般烹调温度下损失多D、在碱性条件下耐高温正确答案:A2、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

A、食物分类的概念和可以食用的食物种类B、RDAC、较理想的膳食模式D、具体的食谱正确答案:C3、B1为何辅酶之成分()。

A、TPPB、FADC、NADD、CoASH正确答案:A4、下列哪个矿物质可拮抗镉?( )。

A、钠B、镁C、锌D、钾正确答案:C5、豆类存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 )。

A、谷氨酸B、赖氨酸C、组氨酸D、蛋氨酸E、色氨酸正确答案:D6、神经管畸形多与哪种维生素缺乏有关( )。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维生素B12E、叶酸正确答案:E7、血液中的锌大部分存在于( )。

A、血小板B、红细胞C、血浆D、白细胞正确答案:B8、下列关于必需脂肪酸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B、亚油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C、是磷脂重要组成成分D、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正确答案:A9、下列哪一种运动可以出现在结肠而不在小肠()。

A、集团蠕动B、紧张性收缩C、分节运动D、0.5~2.0m/s蠕动E.蠕动冲正确答案:A10、饥饿可使肝内哪一条代谢途径增强()。

A、磷酸戊糖途径B、糖异生C、糖酵解途径D、糖原合成正确答案:B11、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钠B、钾C、钙D、铁正确答案:D12、被称作“抗脚气病因子”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正确答案:B13、人体每天所消化的蛋白质总量大致可达160克,其中约有多少克来自体内()。

见蛋白质代谢及氮平衡-肠道内源性A、80克B、70克C、50克D、60克正确答案:B14、在哪些情况下,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高?( )。

A、妊娠期妇女B、儿童C、长期高热D、以上均对正确答案:D15、大豆蛋白质富含的氨基酸是( )。

食品营养学-第四章_脂类

食品营养学-第四章_脂类

(三)固醇类
最重要的固醇是胆固醇(cholesterol),它也是细
胞膜的重要成分,人体内90%的胆固醇存在于细胞之中。 此外还有植物固醇和酵母固醇。
胆固醇
都是胆固醇 惹得祸
• 心脏病是现代人的头号杀手。美国人每年因冠心病致死 的人数,占整体死亡人数的42%,即每隔34 秒,便有1 名美国人死于此病。 • 香港方面,冠心病的死亡率在过去二十年上升了3 倍, 每年因此病死亡的接近4,000 人。当中,45 岁以上男 士比女士有更高的死亡率。另有统计表示,香港的心脏 病患者的男女比例,约为2.5 比1。 • 有研究指出,只要把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降低1%,患心 脏病的风险便会减少2%。
(2)维持体温正常: (3)保护作用:
担心吃进去过多 的脂肪是对的, 但吃的不够一样 会损害健康
(4)内分泌作用:
(5)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节 约蛋白质作用 (6)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 (7)特殊功能
(1)储存热量和提供能量 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能转化为脂肪储 存在体内;体内储存的脂肪是人体“能源库”,是能量 储存的主要形式。脂肪细胞可以不断地贮存脂肪,人体 可因不断地摄入过多的能量而不断地积累脂肪,导致越 来越胖。
第四章 各类营养要素与健康
跟着我,一起健康吧
均衡的营养

有氧运动
充足的睡眠
善待自己, 健康第一
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只要采取 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也就是说有一半的死亡 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因此中岛宏博士说过一句话:“许多 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他再三提出告诫: “不要死于愚昧,不要死于无知。”因为很多病是可以不 让它发生的,是可以避免死亡的。
(2)隔绝与保护作用

学习解读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讲义)

学习解读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讲义)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学习解读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讲义)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发展传统食养服务,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慢性病发生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编制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食养指南》)。

《食养指南》旨在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中西医联合的优势,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提供食谱套餐示例和营养健康建议,提升膳食指导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工作中鼓励各级卫生工作者(包括营养指导人员)结合工作需要和患者实际,参考指南指导应用,辅助预防和改善慢性病。

鼓励居民参考指南推荐内容,结合自身情况,合理搭配日常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第一部分:《食养指南》的制订目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制定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为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肥胖的发生发展,改善肥胖患者的体重,调整日常膳食结构,提高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发展传统食养服务等提供科学指导。

《指南》制定的意义在于:一是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改善成人肥胖。

二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编制食谱示例,并给出针对不同证型的食养方,提出食养指导,提升膳食指导个性化和可操作性。

三是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以及我国传统中医的理念和调养方案,推动中西医结合,传承传统食养文化,切实推进食养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二部分:《食养指南》的解读问答1、《指南》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指南》依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相关要求。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到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目标要求,鼓励发展传统食养服务。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到2030年实现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目标要求,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制定符合我国现状的居民食养指南,引导养成符合我国不同地区饮食特点的食养习惯,提升居民食养素养。

食品营养学-第1章_绪论

食品营养学-第1章_绪论
• 如糕点、面制品、调味品、茶叶等
②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原料(包括半成品)。
• 如粮食、蔬菜、肉类、水产品类等
③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双品)。
• 根据卫生部2002年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共87种,如 生姜、枣、黑芝麻、甘草、白果(银杏)、鱼腥草、薄荷、罗 汉果等。
狭义的食品指第一类。
◆开展过三次全国营 养调查
◆公布《中国居民膳 食指南》
(一)世界性营养问题与措施
存在问题:
◎在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的营养问题主要是营养 不足、营养缺乏。
◎在发达国家及富庶转型的国家出现因营养不平 衡和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症而引起的“富贵病”。 相应措施:
世界各国对国民营养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 展中国家都是根据国情有针对性的计划和做法,特 别是国家政府的重视与干预。
二、营养学发展概况
• 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官方医政制度中 设有食医 ;
• 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 365种上、中、 下品药中,上品者大多为药食通用的日常 食物;海藻疗瘿
• 南北朝《黄帝内经·素问》: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谷:粟、 豆、麻、麦、稻;果:枣、李、杏、栗、 桃;畜:牛、犬、羊、猪、鸡;菜:葵、 韭、薤、藿、葱
◎在卫生管理部门设置负责营养的机构。
◎确定营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干预项目。
澳大利亚:营养问题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国家卫生工作和投入的重点领域,无论是从机构配置、 战略定位,还是教育内容,都对营养工作进行倾斜,这 是澳大利亚消除营养不良取得实效的原因所在。
印度:印度的贫困和营养不良是困扰该国的主要问题之 一。自1947年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就一直致力于发展经 济、解决贫困和消除营养不良,并取得了很大成绩。

食品营养学重点知识总结

食品营养学重点知识总结

食品营养学重点知识总结一、名词解释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食品、营养与人类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关系,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方法以及食物资源的开发。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在一定时间内,人体食用含50g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后,2h后体内血糖曲线下面积的比值。

必需脂肪酸(EPA):是指人体不可缺少且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必需氨基酸(EAA):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限制氨基酸:当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的相对含量较低或缺乏时,就会导致其他的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其营养价值下降,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维生素:是一类人体不能合成,但又是机体正常生理代谢所必需,且功能各异的微量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化合物。

膳食纤维:是指植物类食物中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一类大分子物质,即膳食中的非淀粉多糖与木质素,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糖蛋白、木质素及海藻多糖等。

营养素密度:即食物中某营养素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与其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程度之比值。

也可以表述为食物中相应于1000kcal(4184kJ)能量含量的某营养素含量。

营养素生物利用率:是指食品中所含有的营养素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在人体代谢中被利用。

酸性食品:凡食物中含S、P、Cl等元素总量较高,在体内经代谢,最终产生的灰分呈酸性,为酸性食品。

碱性食品:凡食物中含K、Na、Ca、Mg等元素总量较高,在体内经代谢,最终产生的灰分呈碱性,为碱性食品。

食品营养强化:根据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或者某些天然食品,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过程。

食物过敏:是人体对食物和食物成分的异常免疫反应。

食物不耐受:是指由于先天性缺陷或后天营养不良、疾病引起的对某些食物或食物成分耐受不良。

营养监测:是对人群的营养状况进行连续动态地观察,针对营养问题制定计划,分析已制定的政策和计划所产生的影响,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营养学》本科生课程论文
营养与肥胖
姓名:石晓宇
学号:3110803145
系别:公共经济学与金融学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引起了各种疾病,其中普遍存在的是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的定义在不断变化,目前最常用的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之一是从一个人的体重指数IBM——常用于对成年进行超重和肥胖分类。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脂肪(C17H31COOH)的堆积。

但是过量的脂肪又是肥胖的罪魁祸首。

科学有营养的饮食配合长期的体育运动。

健康营养的饮食配合积极的运动,则可以有效避免体重超标、肥胖的发生。

关键词:肥胖营养脂肪热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引起了各种疾病,其中普遍存在的是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的定义在不断变化,目前最常用的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之一是从一个人的体重指数IBM——常用于对成年进行超重和肥胖分类。

其定义为按公斤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其中IBM值大于25时为超重;IBM值大于30为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病,是人类目前面临最容易被忽视,但发病率却在急剧上升的一种疾病。

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每年,至少有280万成人死于超重或肥胖。

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世界肥胖人数已经翻了一番。

2008年20岁以及以上的成年人中,超过14亿人口体重超重,其中2亿多男性和近3亿女性肥胖。

也就是全球成人中有十分之一的人口肥胖。

2010年数据统计,4000多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

尤其是城市环境中,呈上升的趋势。

近3500万超重儿童生活在发展中国家,800万生活在发达国家。

肥胖症越来越年轻化这一形式让人堪忧。

(数据来自世界卫生组织)
体重超标甚至是肥胖症引发了无数的健康问题,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特别是关节炎)以及某些癌症。

而儿童期肥胖会使成年期肥胖、早逝和残疾出现的几率更大。

但是,除了未来风险升高之外,肥胖儿童还会经历呼吸困难、骨折风险升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胰岛素抵抗及心理影响。

一提及营养与肥胖,人们可能以为肥胖是营养过剩的表现,然而营养过剩只是肥胖的一个小小的原因。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脂肪(C17H31COOH)的堆积。

在化学当中,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

我们一般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为脂肪,液态的称为油,我们食物中摄入的油脂主要是这两种。

类脂包括磷脂、糖脂、类固醇、脂蛋白,类脂在我们的身体内在神经传输、激素调节等方面不可缺少。

脂肪和糖类、蛋白质是人体的三大组成部分,并且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脂肪还具有维持体温、保护内脏的功能。

如此可见一定的脂肪对于维持人体机能是不可或缺。

但是过量的脂肪又是肥胖的罪魁祸首。

有些人可能会疑问,为什么有些和尚吃素却那么胖?很多素食的营养不比肉食差,坚果内富含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植物食用油虽然不含胆固醇但是也是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含量随略逊于动物脂肪,但是所提供的能量也毫不逊色。

并且其他食物中尤其是主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多余的热量也在身体内转成脂肪。

1g的脂肪在人体内彻底分解产生38KJ的热量,比1g葡萄糖或者蛋白质都要多一倍。

脂肪是人体内“储能仓库”当身体摄入能量大于消耗时,这些能量便存入仓库里,缺少运动以及高热量饮食的生活习惯就让原本窈窕的身姿变得大腹便便了。

肥胖如此可怕,我们该如何预防?很多人通过饿肚子、吃药物、甚至服用利尿剂和兴奋剂等方法来进行减肥这样既不能长期坚持,又损害了自己的健康。

我们的身体需要均衡的营养,才能维持基本的新陈代谢,如果不吃含脂肪、蛋白质的食物会导致身体机制失衡,所以预防肥胖和减肥最佳方法:科学有营养的饮食配合长期的体育运动。

饮食的多样化,保持膳食平衡,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碳水化合物65%,脂肪20%,蛋白质15%。

主食上选择粗粮和细粮结合,补充的纤维素,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

肉类方面选择提供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的白肉、贝壳类来替代高脂的红肉,还可以选择富含优质植物蛋白的豆类食品来替代和补充。

选择多种、时令蔬果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高热量的烹饪方式(例如:炸、煎、烤、炒等方式)选择低热量的烹饪方式(例如煮、蒸等方式)。

健康营养的饮食配合积极的运动,则可以有效避免体重超标、肥胖的发生。

参考文献:[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百度文库
[2]关注现代生活方式病,维基百科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M],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