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风先兆和预防
中风健康教育

中风健康教育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
它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脑血管破裂导致的。
中风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中风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风的定义、症状、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中风是指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细胞死亡的情况。
根据中风的原因,可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而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的。
无论是哪种类型,中风都会导致脑部功能受损,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和认知障碍。
中风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特别是一侧;突然出现的言语困难或理解困难;突然出现的视力丧失或模糊;突然出现的严重头痛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中风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心脏病、家族中风史等。
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中风的风险。
例如,保持健康的饮食,减少盐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预防中风的措施包括早期识别和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这可以通过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和血糖来实现。
此外,中风的预防还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因为流感可以引发中风。
对于有高风险的人群,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血药物来预防中风。
对于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
溶栓治疗是通过给予患者溶解血栓的药物来恢复血流。
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修复或清除脑血管来恢复血流。
此外,康复治疗也是中风患者的重要部分,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旨在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通过中风健康教育,人们可以了解中风的定义、症状、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从而提高对中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和治疗,我们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并提高中风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中风的先兆症状

中风的先兆症状:1、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的人突然出现头痛、头晕、眼前发黑或头痛固定在一侧伴有对侧肢体的麻木、无力,常预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2、反复发作的说话不清、视物模糊、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是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的典型表现,此时预防脑血栓形成就刻不容缓了;3、中老年人突然视物旋转、耳鸣、呕吐、取物不准,四肢麻木无力且反复发作,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预示该系统将要发生严重的缺血性脑血管病;4、心脏病出现心律失常时,如风湿性心脏病出现房颤时,左心房内的栓子极易脱落进入脑动脉而发生脑栓塞。
家庭中发现病人中风时怎么办?一旦发生中风,家属一定不要惊慌。
首先让病人平卧床上,保持绝对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解开病人的衣领,让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呕吐时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同时赶快叫救护车,尽快送到就近医院。
运送过程中防止路途的颠簸导致出血加重,搬运病人时要力求平稳、动作轻柔。
中风防治常识一、戒烟:过量吸烟可引发和加重动脉硬化,引起血压升高,降低血中有益血脂的含量,升高有害血脂的含量,使血液变稠,有损身体健康。
二、常饮茶。
茶具降血脂、提高免疫、延缓衰老、抗血栓形成、减肥、促进血液循环、防癌等作用;但饮浓茶可增加心脏负担,对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不利。
三、适量饮酒。
适量饮酒对防治中风和冠心病有一定好处,能防止血栓形成,降血脂,防治动脉硬化。
宜饮少量饮低度酒,每天半瓶啤酒或葡萄酒、黄酒等,不宜饮白酒,禁用高度酒。
红葡萄酒或黄酒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和高密度脂蛋白,能对抗动脉硬化,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四、眼的护理:昏迷者的眼睛经常闭合不拢而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和结膜炎;三则可发生角膜干燥。
每日用 1% 硼酸或生理盐水洗眼1•次,然后用0.25%或0.5%金霉素眼药水滴眼,并涂上金霉素眼药膏或硼酸软膏,再用纱布遮盖或带眼罩保护角膜;对眼睑闭合较好者,每日滴0.25%氯霉素眼药水或0.5%金霉素眼药水3~4次。
中风先兆症状有哪些?注意七个反常症状

脑卒中俗称中风或脑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脑卒中的发生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慢病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
它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
“中风”前兆,注意7个反常症状。
其实在脑卒中发生前数分钟,甚至数天内,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大家可以在发作前提早就医预防。
“中风”前兆,注意7个反常症状。
①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现无力或活动不灵。
②感觉口唇、面舌、肢体麻木,耳鸣、听力下降。
③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看东西有重影。
④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
⑤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态不稳。
⑥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或头痛的方式与往日不一样。
⑦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态。
当患者出现上述中风先兆症状或热闭神昏型中风发作时,可以服用广誉远安宫牛黄丸来急救,此药的主要成分是牛黄、麝香、朱砂、水牛角浓缩粉、珍珠、郁金、冰片和黄连等,具有很好镇惊开窍、清热解毒的功效。
因为此药中含有多种易挥发成分,所以采用金箔工艺来制药。
金箔能被人体吸收,不仅能加强此药的作用,还能长期保存像麝香、冰片之类的易挥发成分不挥发,使药效更持久。
并且此药沿用古法炮制,进入人体后能够快速发挥药效,有研究表明,一旦发生脑梗,及时使用药物,可延长脑细胞在缺血缺氧状态下的时间,延缓病情发展,为医生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大脑中风的常见症状和应急处理

大脑中风的常见症状和应急处理引言:大脑中风(cerebral stroke)是指由于血液供应到脑部的血管突然受到阻塞或破裂,导致大脑组织缺氧和死亡的一种急性疾病。
它是全球范围内造成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认为年龄较大的人群更容易患上中风,但事实上,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中风。
本文将就大脑中风的常见症状以及应急处理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一些预防中风的建议。
一、大脑中风的常见症状:1. 身体半边肢体无力:大脑中风时最明显的一个体征便是身体某一侧(左侧或右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这是由于中风阻断了相应半边身体神经信号传递所致。
2. 面部表情异常:当发生中风时,患者的面部表情会出现不对称,例如嘴角歪斜、眼睛无法完全闭合等。
3. 吞咽困难:中风病患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的状况,这是因为大脑控制吞咽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导致的。
4. 语言能力受损:中风患者常常出现说话困难或理解他人语言的问题。
有些人会出现说话含糊不清或无法说出正确的词汇。
5. 突发剧烈头痛:某些中风情况下,在几秒钟内就会感觉到突发性剧烈头痛,这种头痛通常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应急处理:1. 快速呼救:一旦怀疑到患者可能正在经历中风,请立即呼叫急救车或将患者送往医院。
时间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2. 留意时间:注意记录下初次出现中风症状的时间,因为这有助于医生确定采取何种治疗方法。
3. 横放身体:如果患者已经失去意识,并且没有颈椎损伤的风险,可将其横放身体,这有助于保持呼吸通畅。
4. 维持通气:如患者停止呼吸或呼吸困难,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和人工呼吸。
5. 保持安静: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的安静。
减少外界刺激可以帮助控制症状的进一步恶化。
三、预防大脑中风的建议:1. 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导致中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饮食调节、锻炼以及定期监测并按医生指示用药可以有效控制这两种情况。
2.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中风很重要。
脑中风早期症状和紧急处理措施

脑中风早期症状和紧急处理措施脑中风,也被称为中风或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供血中断或大脑血管破裂导致的紧急疾病。
脑中风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早期发现脑中风的症状并迅速就医,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本文将探讨脑中风早期症状以及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一、脑中风早期症状1. 面部麻木或下垂脑中风可能导致脸部某一侧感觉异常,表现为麻木或下垂。
当你尝试微笑时,一个侧面的嘴角可能下垂或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这是因为脑中风影响了控制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
2. 极度头痛突发剧烈头痛可能是脑中风的早期症状之一。
这种头痛通常比平时的头痛严重得多,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突然感觉到强烈的头痛,应该立即警惕可能是发生了脑中风。
3. 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脑中风可以导致言语能力受损,表现为口齿不清或有困难理解别人的话语。
患者可能会用错误的词语、混乱的语法表达自己,或者无法理解别人对他们的指令或问题。
4. 步行困难或失衡脑中风影响了大脑的运动区域,可能导致肌肉无力或失调。
因此,患者在尝试行走时可能感觉腿部无力、无法保持平衡,甚至摔倒。
5. 运动功能障碍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无法抓握物体,或者无法控制手臂或腿部的运动,可能是脑中风早期的表现之一。
患者还可能感觉肢体沉重或僵硬,或出现不自主的抽动。
二、紧急处理措施1. 拨打急救电话一旦怀疑患者出现了脑中风症状,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在电话中清楚描述患者的症状和情况,并告知接线员病人的位置。
2. 静躺平卧在等待急救的过程中,将患者放置在一个安静、平坦的地方,确保患者保持平卧的姿势。
这有助于减轻可能引起脑中风的进一步血液流动障碍。
3. 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在确认患者出现了脑中风症状后,不要给他们吃喝任何东西,以防止窒息或进一步损害,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4. 保持通风和呼吸道开放确保患者的通风和呼吸道开放,松开紧身衣物,特别是领带或围巾等。
这有助于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
中风健康宣教了解中风的风险和预防方法

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改善关节活动度。在中风康复过程中, 适当的按摩可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增强肌肉力量。但需注意按摩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06
家庭护理与康复训练指导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
安全防护
确保家中地面防滑、无障碍物, 安装扶手和抓杆,降低跌倒风险
。
舒适温度与湿度
保持室内恒温,避免极端温度对中 风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控制室 内湿度,防止呼吸道干燥。
良好通风与采光
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预防呼 吸道感染,同时充足的自然光线有 助于患者心情愉悦。
日常起居注意事项
规律作息
建立稳定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 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合理饮食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 则,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的
培养兴趣爱好
参与喜欢的活动,如阅读 、绘画、听音乐等,有助 于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
寻求社会支持和心理辅导途径
与亲朋好友交流
与信任的人分享感受和压 力,获得情感支持和建议 。
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如果压力过大或情绪持续 低落,可以考虑咨询心理 医生或专业辅导师的建议 和帮助。
加入支持团体
加入与中风相关的支持团 体,与经历相似情况的人 交流,分享经验和情感支 持。
心理压力可能削弱免疫系统功能,使 身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包括中 风。
压力引发不良生活习惯
压力可能导致人们采取不良的生活习 惯,如吸烟、酗酒、不规律的作息等 ,进一步加剧中风风险。
有效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方法
01
02
03
深呼吸和冥想
通过深呼吸和冥想来放松 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
运动和锻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浅谈张锡纯防治中风病Microsoft Word 文档 (2)

浅谈张锡纯防治中风病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中心卫生院()关键词:张锡纯中风病沟通中西医以发展祖国医学张锡纯河北省盐山县(1860---1933),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我国清代名医,立场中西医汇通,以发展祖国医学,对许多疾病的诊治均有独到见解,本文仅就张锡纯防治中风病特色作一下浅析。
一、中风病预防1、见微知著张锡纯认为,中风是有先兆症状的,而尤以脑充血(高血压病)先兆为明显。
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遵《内经》谓“血之与气,并专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反则生,不反则死”。
指出“脑充血证关联兆之发现较他症尤为显著,且在数日之间,或数年之前,而其联兆既发露者”。
并从脉象、头目、心胃、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几个方面,详细描述了脑充血先兆证的5条症状:(1)其脉象必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或大于常脉数倍,而毫无缓和之象。
张锡纯认为“脉之弦长而有力,即西医所谓血压过高之意”。
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是中风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数众多的中风患者发病前有血压升高的现象,加之“寸盛尺虚”,阴虚阳亢,则中风的发病是极有可能的。
(2)头目时常眩晕,或觉脑中昏聩,多健忘或常觉头疼或耳聋目胀。
此组症状常出现于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疾病中,前二者对中风病发生的影响不必赘述,仅就颈椎病而言,就是以引起颈椎病动脉痉挛,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生眩晕、耳聋、耳鸣等症状,如老年人突然出现这些症状,既预示有可能发生中风。
(3)心中常觉烦躁不宁,或心中时觉发热,或睡梦中神魂飘荡,。
心脏病也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中风时也有可能发生脑心综合征而出现一系列心脏症状,如心慌、胸闷、烦躁不安等。
(4)胃中始觉有气上冲,阻塞饮食,饮食不能下行,或有气自下焦上行而作呃逆。
此症状张锡纯谓肝胃气逆上冲。
临床上仅出现胃部症状的中风先兆并不常见,但需要警惕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常会发生眩晕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症状,其中尤以小卒中最为常见。
(5)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伴有麻木不遂,或行动脚踏不稳,时欲眩仆,或觉头重脚轻,脚底如踏棉絮等。
中风先兆及预防

中风先兆及预防作者:李伟许可来源:《时代青年·视点》2018年第04期摘要: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了解中风先兆的临川表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中风的发病,对于提高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风;先兆;血压;预防中风也叫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
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由于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中风先兆,中医学称为“小中风”,即现代医学所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临床特点为:脑部某一区域突然发生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短暂性语言、运动或感觉障碍,历时数秒至数小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头痛。
头痛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一样,程度加重并變成持续性,有时固定在某一部位,这是血压波动或脑血管痉挛的表现,往往是出血性脑中风的先兆。
此时患者的血压也会偏高,并且在脑血管出现出血及堵塞等情况作用下也会加重头痛症状的发生。
由于平时我们也可能会有偶尔头痛症状,所以很多人会忽视这一脑中风前兆!(2)头晕,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
各种运动障碍:如四肢一侧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不稳,有时伴肌肉痉挛在走路时虽末遇路障,意识也清楚,可却突然跌倒在地,或者自己想走在路中央,但却不自主歪向路边出现行走不稳症;突然出现吐字不清,说话错乱;吞咽困难、呛咳;口嘴歪斜、流涎。
另有一种称为“一个半综合征”,也是脑中风初期颇多见的症状,其表现为一侧眼球既不能上下转动又不能向左右旋展,另侧眼球除向外侧移动外,对其他方向亦不能旋转,其机理是由于一只半眼睛的眼外肌肉不能运动所致。
(3)感觉障碍:口唇、面舌,肢体麻木,耳鸣、听力下降,眼前自觉蚊蝇飞舞,一过性视力模糊或失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风先兆和预防
发表时间:2010-04-29T01:35:39.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4期供稿作者:杨井川1 关忠新2 [导读] 中风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属现代医学急性脑血管病范畴杨井川1 关忠新2 (1黑龙江省肇源县中医院 151300;2黑龙江省伊春市朗乡林业局职工医院 153000)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4-0266-01
【关键词】中风先兆症状中风预防
中风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属现代医学急性脑血管病范畴。
具有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后遗症重等特点。
故易中风患者的早期防治,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1 中风的先兆症状
祖国医学对中风先兆证有较早、较系统的认识,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曾提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
”明代医家李用粹强调:“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
”清代名医王清任对中风先兆描述最为详尽,他记录了中风34种先兆征象,并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无明显症状而疏忽:“因不痛不痒,无寒元热,无碍饮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
”
综合历代医家论述及临床观察,中风先兆证系指中风发生前的一两年间,间断出现的轻中度眩晕、耳鸣、头痛、肢体麻木、不知痛痒,肌肉瞤动,或出现一时性语言不利,神志恍惚等证候,多见于中老年人。
这些症状一般较轻,其特点是大多发作时间短暂,可重复发作,不经治疗亦可自行消失,往往不易引起重视。
2 中风的预防
中风的预防是一项包括许多环节在内的综合预防,分药物预防和非药物预防两类。
药物预防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中风易患者的防治。
非药物性预防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
2.1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防治这三大疾病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最为危险。
据报道,约80%以上的中风患者都源于高血压病。
大量实践表明,长期把高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仅可以减少因高血压对心血管的损害,而且可以明显减少发生中风的可能。
因此,高血压病人必须坚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治疗。
其治疗途径包括降压药、中医中药等。
此外控制肥胖、低盐低脂饮食、适量休育锻炼等对高血压的控制也很有裨益。
2.2警惕中风的先兆症状中风先兆证的出现,预示着短期内有发生中风的可能,故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早治疗,以避免、推迟中风的发生,或减轻中风的病情,化险为夷。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中风易患者,往往中风前没有任何先兆征象。
所以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心脏病、血脂高、糖尿病等具有中风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查和治疗,一有问题及早处理,以防患于未然。
2.3消除中风诱发因素中风诱发因素有很多,如情绪激动,劳累过度,暴饮暴食、酗酒等。
这些中风诱发因素的防范,对预防中风有很重要意义。
2.4科学健身法长期、合理、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血脂、防止肥胖等作用,其好处有时可超过药物。
故科学健身法在预防中风方面也有极其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