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分析优美的特征
分析回族舞蹈动作与形式特征

分析回族舞蹈动作与形式特征回族舞蹈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本文将从回族舞蹈的动作特征和形式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动作特征1. 动作优美流畅:回族舞蹈的动作线条流畅,舞者的身体协调,舞步优美,展现出舞蹈的美感和姿态。
2. 手臂动作丰富:回族舞蹈中手臂动作占有重要地位,舞者通过手臂的展开、自由摆动等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意境,使舞蹈更富有表现力。
3. 转身旋转动作:回族舞蹈中常常出现转身旋转的动作,舞者通过这些动作展示出舞蹈的独特韵律和节奏感。
4. 踏步跳跃动作:回族舞蹈中的踏步和跳跃动作十分独特,舞者通过脚上的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意境,使舞蹈更加生动活泼。
5. 舞蹈细节:回族舞蹈注重舞蹈的细节处理,舞者通过细微的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意境,使舞蹈更具艺术感。
二、形式特征1. 舞蹈服饰:回族舞蹈的服饰十分讲究,一般是以鲜艳的色彩、华丽的装饰和纺织品为主,体现了回族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2. 化妆和头饰:回族舞蹈中的化妆和头饰也十分讲究,通过不同的化妆和头饰来展示舞者的身份和角色,以及舞蹈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 音乐伴奏:回族舞蹈的音乐伴奏多采用传统乐器,如马头琴、胡琴、二胡等,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舞蹈风格。
4. 舞蹈剧情和主题:回族舞蹈通过舞蹈剧情和主题来表达情感和意境,常常描绘回族民间故事、传说和历史,体现了回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
5. 舞蹈形式:回族舞蹈形式多样,有群舞、对舞、独舞等,每种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编排和舞蹈风格,体现了回族舞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回族舞蹈具有动作优美流畅、手臂动作丰富、转身旋转动作、踏步跳跃动作和舞蹈细节等特点,同时在形式上注重舞蹈服饰、化妆和头饰、音乐伴奏、舞蹈剧情和主题以及舞蹈形式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特征。
通过分析回族舞蹈的动作和形式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回族舞蹈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举例说明数学美的特征

举例说明数学美的特征
数学美是指数学中和视觉美有关的概念,它蕴藏着一种优美的结构美。
在数学领域中,它既有理性,也有审美意义。
在一些研究中,人们认为在形式化的数学系统中,优秀的数学概念构成了一种美的架构,而数学美是指这种美的架构的形式。
一般来说,数学美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学美体现出一定的组织性和对称性。
组织性和对称性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它使得数学概念变得规律,抽象和构建结构更加容易。
例如,在图形学中,几何图形的结构美和其内部面积成比例的情况,使得这种复杂的几何图形具有很强的视觉美。
其次,数学美体现出一定的简洁性和完善性。
简洁性是指一个形式化的数学系统构成的模型具有较低的复杂性,使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数学计算,而完善性是指一个形式化的数学系统构成的模型要求满足所有的条件,以实现更严谨的验证结果。
例如,用运筹学中的最优化理论来解决一个组合问题,需要使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表达这个问题,而这个模型要求简洁而且完善,以实现最优化的结果。
此外,数学美还体现出一定的精确性和应用性。
精确性是指一个形式化的数学模型要求能够准确地表达数学问题,以及给出精确的解决方案。
而应用性是指一个形式化的数学模型要求能够自然和规律地应用于实际的数学问题中,以及给出合理的结果。
例如,在统计分析中,如果使用正确的数学模型,就可以精确地描述数据并获得合理的
结果,同时又可以自然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总之,数学美体现出规律性、组织性、对称性、简洁性、完善性、精确性和应用性,把数学概念变得规律,抽象和构建结构更加容易,因此,它为数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优美”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优美”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一、若有所思的旋律优美的音乐往往给人以静谧、深思的感觉。
这种旋律构造通常以悠扬的音符及频率的变化为特征,给人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感觉,仿佛带领听众进入一个宁静、深沉的思考空间。
这样的旋律常常通过轻柔、流畅的音符来表达,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二、优美的和声和声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强音乐的层次感和丰满度。
在优美的音乐中,和声往往呈现出和谐、流畅的特点。
和声的层次感能够让音乐更加丰富,形成一种奇妙的和声纷呈之感。
这种表现形式给人一种愉悦、赏心悦目的感觉,仿佛融入了一片乐音的海洋中。
三、细腻的音色音色是音乐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优美的音乐中,音色往往表现得非常细腻、动人。
不同的乐器和声部的音色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组合,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情绪。
优美的音乐常常通过音色的精准、准确地表达出音乐的内涵和情感,使人陶醉其中。
四、温柔的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音乐的灵魂。
在优美的音乐中,节奏往往表现得非常温柔和谐。
这种温柔的节奏能够让人心情平静,感受到轻松和舒适。
优美的音乐节奏往往以平缓、温柔的方式呈现,给人一种放松、宁静的感觉。
五、情感的表达优美的音乐往往能够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的共鸣。
音乐家通过音符的演奏和演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感知。
优美的音乐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触动人们的心弦,使人们产生共鸣。
它可以引发听众的情感反应,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妙情感。
总结:优美的音乐有很多表现形式,如若有所思的旋律、优美的和声、细腻的音色、温柔的节奏和情感的表达等。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它们都能够通过音乐的语言表达出一种美的境界,使人们陶醉其中。
《美学概论》习题全版本

《美学概论》习题全版本1康德的美学理论主要集中在《判断力批判》的上卷。
2第一部涉及美感经验形态划分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3文献记录表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开始思考美的。
4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行壮、色彩、声音。
5中国画多以写意为主,“神似”重于“形似”。
6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东方园林。
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于1750年在其所著的《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
8从总体来看,美可以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两大类。
9劳动美具体体现为劳动环境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劳动产品的美。
10艺术美的三种高级审美要素是意蕴、意境、典型。
11 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
12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意识。
13现实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
14研究美学所需要的最基本方法是哲学的和逻辑的分析法、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心里学的方法。
15西方悲剧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存在悲剧。
名词解释:建筑艺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形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为特点,为标准,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工艺美术: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艺术。
典型:在艺术作品中,典型是指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集中地概括一定社会生活中某种人或事物的共性,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显示的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科学实验以及人的衣食住行、交际往来等各方面。
现实美: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它遍布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美感经验:就是审美活动(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醉神迷的瞬间经验状态。
优美与崇高的比较

摘要:本文从探究优美与崇高的来源出发,探究西方美学家的理论。
进而对优美与崇高进行比较,在内容上和谐与冲突、平衡与矛盾的区别,在形式上,一小一大,一静一动,一柔一刚,在美感上,优美能给人和谐与愉悦的美感,而崇高给人以恐惧、惊心动魄、激奋昂扬的审美感受。
然后比较维纳斯和掷铁饼者两尊雕像,她们分别是优美和崇高的象征,是柔与刚的诠释,静与动的塑造。
接着联系中国美学中的概念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援引古代经典诗词,不同的风格展现不同的美学意识。
其实,优美与崇高在自然界,在社会生活中,在艺术领域里,都有广泛而生动的体现。
它们各尽其妙、异彩纷呈,举例来比较不同妙处。
最后,强调人们对崇高的追求日渐淡漠的时候,提倡人们更应重视“崇高之美”。
关键词:优美崇高阴柔之美阳刚之美西方美学精彩纷呈,浩瀚似海,在此,仅选择优美与崇高进行浅微的探讨。
一.“优美”与“崇高”的来源“优美”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美的形态,平时我们说的美,在大部分情形下就是指的优美。
“美这个概念来自希腊语“bellus”,原意是“漂亮”。
其引申涵义是指姿态、动作的轻盈、优美。
美是哲学家努力要发现的一种特质,它是可以使人的感官和理智感到快乐和愉悦的一种特性。
”①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窄到广、先易后难、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崇高之美也逐渐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与优美同样重要的审美形态。
“崇高”这一范畴是由古罗马的朗加纳斯在《论崇高》中最早使用:“崇高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
西方美学家认为,优美与崇高分别源起于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
“在西方古典美学中,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的交错互动,构造了西方美学的基本概念——美与崇高。
双希精神的巨大钟摆,从理性的人和完善的人的理想,到信仰的人和超越的理想,塑造了美和崇高的基本特性。
” ②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者博克,详尽研究了崇高与美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崇高感和美感的起源。
博克把崇高的根源直接归诸于人内心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实际上就是人在和自然、社会的对立中所形成的一种不安和焦虑。
《美学原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 道试题共20 分。
1. 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2、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3、摹仿说“摹仿说”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
“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的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源因。
4、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观点认识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
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二、简答题共3 道试题共15 分。
1.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主要包括原始歌舞和原始神话两种类型。
答不对。
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类型除了原始歌舞、原始神话之外还有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等类型。
2.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
美学简答论述

美学简答论述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4、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5、为何说美学是一种人生实践?6、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7、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8、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9、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10、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11、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12、什么是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13、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对审美活动的发生有什么意义?14、确定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15、审美形态的特征是什么?16、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现在哪里?17、比较中西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
18、优美的特征是什么?19、崇高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20、悲剧的特征是什么?2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22、喜剧的特征是什么?23、如何理解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剧和喜剧?24、丑的特点是什么?25、简述罗森克兰兹对丑这有一审美形态的研究的贡献。
26、荒诞的特征是什么?27、简述人变成"非人"的含义。
28、简述审美经验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29、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是什么?30、为什么审美经验具有非功利性?31、谈谈对于审美经验的超越性的基本看法。
32、简述审美感知相对于一般感知的特点。
33、审美理解具有什么特点?34、审美主体的功能调节和结构调节分别指的是什么?35、想象的先验层面和经验层面是怎样两个不同的层面?36、简述审美体验的起始终结都是感觉。
37、简述难以给艺术下定义的原因。
38、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是什么?39、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140、分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艺术是如何向非艺术领域渗透的。
41、意象是如何生成的?42、怎样理解"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43、论述艺术意象的主要特征。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16分)1、在词源学意义上,“美”包含肉体、()、口味等多方面含义。
2、艺术中“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对照、形式创造。
3、符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
4、中国的“现代性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建构中国()。
5、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直接相联系的。
6、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艺术。
7、教学活动在教学容方面具有的特点是目标性、()、连续性、迁移性。
8、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学艺术的最基础、最直观的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4分)1、美学主要是一门()A 人文学科B自然学科C社会学科D实验学科2、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宗炳提出了()。
A“畅神”说B“虚静”说C“移情”说D“感物”说3、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感人,以理服人4、形体构成中作为造型美的基础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基本符号是()。
A点B线C面D体5、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德国B美国C英国D奥地利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7、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是()的基本特征之一。
A戏剧B戏曲C电影D电视三、判断题(15分)1、美育和体育在完成完整人格的目标中联系紧密,不可或缺。
2、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
3、3、音乐和舞蹈是抒情性最强的艺术。
4、大众文化受商业机制的制约,不具有美育的效能。
5、教师的形象示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四、名词解释(20分)1、美的无功利性2、社会美3、技术美4、表演艺术5、教学艺术五、简答题(20分)1、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美,一般是指优雅的美,柔性的美,静态的美,有圆润和谐、轻盈柔和的特征。
如朱自清的《春》所描写的,“风轻悄悄的”,是“吹面不寒杨柳风”,“草软绵绵的”,“嫩嫩的,绿绿的”;花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这里的轻风细雨,鲜花嫩草,无不露着秀气,透着灵光,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孙犁在《荷花淀》里写道:“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往往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里的月光、薄雾、花叶,仿佛都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具有一种阴柔之美。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段文字也体现了优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