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沟脑膜瘤

合集下载

神经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巨大嗅沟脑膜瘤

神经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巨大嗅沟脑膜瘤

We n e .D p r n fNe rs rey,Lu h u P o l’ si l i Ho g n e at to uoug r me iz o epe SHopt ,Gu n x dc lUnvri ,Luh u5 5 0 a ag i Me ia ies y iz o 4 0 1,C ia t hn
o i s nI n ae fSmpo I.T eoh r3( i s n I fSmp o a d4 c sso i s n I h te Smp o I I)p t nsu d r e tsboa rscin o eo h ainsde ai t n ew n u ttl ee t .N n ftep t t id e o e d rn h p rt n e f h ainsweefl du r3 mo tst e r me n 4 mo ts .D r gtefl w—p, fte u gteo eai .T no ep t t r ol pf nh o2 y as( a ,1 nh ) u i h ol u 9 o i o t e we o n o h
【 键 词 】 嗅 沟 脑 膜瘤 ; 神 经 内镜 辅 助 ; 眶 上 锁 孔 入 路 关
中 图分 类 号 : 7 9 4 R3.5 文献 标 识 : A 文 章 编 号 :0 9— 6 4 2 0 ) 7— 6 0— 3 10 6 0 (0 8 0 0 4 0
N e o ndo c ur e s opeas it d M i r ne o ur e y vi upr or ia e ho e A p oa h f i t O la t y - sse c o ur s g r a S a b t lK y l pr c or G an f c or Gr ov e ng o a o e M ni i m

巨大型嗅沟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巨大型嗅沟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手 术 切 除 技 巧 。 结 果 : 照 Smpo 按 i sn手 术 切 除 分 级 , I级 切 除 8例 , Ⅱ级 切 除 4例 。 1年 后 全 部 患 者 得 到 随 访. l例 术前视 力为光 感 的 患者 手术 后视 力 无改善 . 余 1 例 患者均 恢 复正 常生 活 有 其 1
S ia J 0 3 ( u p ) 4 s 4 s pnl ,20 ,3 3S p 1 : 5- 9 .
[ ] G r nS T e o t 5 a i ,H r wt H N,M roi S p a s n s J . f k z i v .S i l t oi ] J k e n e s[
4 参 考 文 献
[ ] 王沛 . 有 关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和腰 椎 管 狭 窄 症 待 讨 论 的 问题 1 [ ] 中华骨 科杂 志 , 0 2 2 ( 2 :6 — 6 . J. 20 , 2 1 )73 75 [ ] 贾 连顺 , 杨 立 利. 退 变 性腰 椎 管 狭 窄症 的 现代 外 科学 概 念 2
自理 。 结 论 : 术 切 除 是 治 疗 巨 大嗅 沟 脑 膜 瘤 的 唯 一 方 法 . 术 切 除 需 要 详 尽 的 术 前 设 计 和 娴 熟 的 显 微 神 经 外 手 手
科 操 作 技 术
关键 词
脑膜瘤
嗅 沟 外科 手 术
我 科 自 19 9 8年 1月 至 20 0 8年 3月 .共 手 术 治 疗 嗅沟脑膜 瘤 3 4例 , 中巨大 型 1 , 其 2例 疗效 满意 , 现 回顾 分 析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B n on ug A ,19 oeJit r ( m) 9 9,8 4 :7 - 8 . S 1( ) 5 2 5 6

影响嗅沟脑膜瘤预后因素分析研究

影响嗅沟脑膜瘤预后因素分析研究
吸 、 环衰 竭或 死 _ 乙醇代 谢 物 乙醛 能升 高 中枢神经 的腺苷 救急 性酒 精 中毒 的理想 药物 , 得 l床推 广使用 。 循 l 】 。 值
水平, 增强 G B A A介导 的氯 离 子 内流 , 生 与苯 二氮 早类 相 似 的 参 考文 献 产 作用, 高浓 度 的乙醛 可 引起 肝 、 脑和 其他 组 织器 官损 伤 。 另外 , 酒 『 陈灏 珠 . 用 内科 学【 . 2 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0 5:3. 1 ] 实 M11 北 人 20 85
2 结 果
代谢 障碍 , 重病 情 的发 展 。 原 型谷 胱 甘肽是 人 类 细胞 质 中 自 加 还
两组 意识 清 醒神 志恢 复 正常 和 临床 症状 消 失时 间 常 的标 准 然合 成 的 一种 肽 ,由谷氨 酸 、半胱 氨 酸 和甘 氨 酸残 基 组 成 的三 比较见 表 1 。结果 示 意识 和 运 动功 能恢 复 正 常的 时 间治 疗组 较 肽 , 有 琉 基 (S , 泛 分 布 于肝 脏 、 含 - H) 广 肾脏 、 肌 、 心 脾脏 、 组 织 脑 对 照组 缩短 , 组 比较差 异 有显 著 性 f . ) 两 P O 5。在治 疗 中两组 均 及红 细胞 等器 官组 织 中 ,它的 重要 功 能之 一 是通 过 巯 基 与体 内 0
未 出现 明显 不 良反 应 。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i 。 ) h, ±
的 自由基结 合 , 而加 速 自由基 的排 泄 。所 以 , 从 清除 自由基 很 可 能是 谷胱 甘 肽 治疗 疗 急性 酒精 中毒 的 主要 作用 机 制[ 有 资料 显 4 1 。 示 还 原 型 谷 胱 甘肽 具 有 良好 的促 进 肝 脏 对 乙醇 的 代谢 作用 , 迅 速 降 解其 在 体 内 的蓄积 , 促使 酒精 从体 内排除 , 而 达 到醒 脑 安 从 神 的 作用 嘲 。

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Re s u l t s T e n c a s e s we r e S i mp s o n I g r a d e t u mo r r e s e c t i o n,7 c a s e s we r e S i mp s o n 1 I g r a d e t u mo r r e —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o s u m m a r i z e t h e e x p e i r e n c e o f o p e r a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t h e c l i n i c a l f e a —
t h r o ug h u ni l a t e r a l s u b- f r o n t a l a pp r o a c h,t he o t h e r 2 p a t i e n t s we r e t r e a t e d t h r o u g h t h e p t e r i o na l a p p r o a c h.
【 关键词 】 嗅沟脑膜瘤 ; 显微 外科 手术
Ol f a c t o r y gr o ov e me ni n g i o ma t r e at e d b y mi c r o s u r g i c a l o p e r at i o n L I NG Gu o n g, Ⅳ Zha n —
沟脑膜瘤大型 、 巨大型 多见 , 早期确诊 ,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精 细的显微 外科操作 可获得 良好 疗效。
肿瘤
S i m p s o n I g L ' b 7 除1 0例 , S i n 1 p s o n Ⅱ 级 切 除 7例 。术 后 因并 发 大 面积 脑 梗 死 死 亡 1 例, 余 均 痊 愈 或 好 转 出 院 。结 论 嗅

颅内外沟通型嗅沟脑膜瘤切除及骨水泥颅底重建

颅内外沟通型嗅沟脑膜瘤切除及骨水泥颅底重建

颅内外沟通型嗅沟脑膜瘤切除及骨水泥颅底重建
周游;金胜昔;许锡镇
【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1(16)1
【摘要】@@ 1 病历摘要rn男,68岁;因癫(癇)发作于2008年3月17日急诊入院.头部CT检查示(图1A):颅前窝底中线处3.5 cm×4.0 cm×6.0 cm类圆形占位,颅前窝底筛板及蝶骨平台骨质破坏,病变侵入鼻腔,形成颅内外沟通型肿瘤.术前诊断为嗅沟脑膜瘤.采用全麻下经双侧额下人路嗅沟脑膜瘤切除术.
【总页数】1页(P42-42)
【作者】周游;金胜昔;许锡镇
【作者单位】430064,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430064,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430064,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5;R651.1
【相关文献】
1.颅前窝内外沟通性肿瘤切除术后的颅底重建 [J], 肖新如;张俊廷;吴震;张力伟;贾桂军;汤劼;耿素民;刘巍;任同;王永刚
2.颅-眶沟通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切除和颅底重建 [J], 贺晓生;章翔;刘卫平;张剑宁;付洛安;费舟;李侠;王西玲
3.前颅底及颅鼻眶沟通脑膜瘤切除及颅底重建探讨 [J], 石磊;王连元;卢明;彭立辉;张彭;陈静
4.颅面联合入路切除中颅底内外沟通瘤2例 [J], 毋江;俞峰;解旭鹏;蒋帅;杨红利
5.颅内外沟通型巨大鞍结节脑膜瘤全切除并颅底重建 [J], 朱树干;张良文;刘玉光;焦力群;魏东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嗅沟脑膜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嗅沟脑膜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嗅沟脑膜瘤病人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嗅沟脑膜瘤及其影响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护理内容与方法 5.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嗅沟脑膜瘤及其影响
什么是嗅沟脑膜瘤及其影响
定义
嗅沟脑膜瘤是一种发生在大脑前部的良性肿瘤, 通常影响嗅神经及其周围组织。
这种肿瘤可能导致嗅觉减退、头痛及其他神经系 统症状。
什么是嗅沟脑膜瘤及其影响
病因
嗅沟脑膜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 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关。
了解病因有助于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和早期发现 。
什么是嗅沟脑膜瘤及其影响 症状
患者可能会经历嗅觉丧失、视觉障碍、头痛和认 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及时识别症状对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患者群体
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共同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
确保全面、系统的护理效果评估。
谢谢观看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术前护理
在手术前,护理团队需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护理 计划。
包括术前教育和心理支持,以减轻患者焦虑。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变 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长期随访
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进行长期随访护理。
所有被诊断为嗅沟脑膜瘤的患者均需专业的 护理支持。
包括术后康复患者及正在接受化疗或放疗的 患者。
谁需要护理 家属的角色
患者的家属在护理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支持患者情绪和心理健康。
家属应了解病情并参与护理计划。
谁需要护理 多学科团队
护理团队包括护士、医生、心理咨询师及康 复治疗师等。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病理分型及波谱表现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病理分型及波谱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侧脑室内肿瘤

发生于侧脑室的肿瘤小儿占其脑室肿瘤的25%,成人占其脑室肿瘤的50%。
额角区:少见。儿童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成人则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发
生于20岁左右。其次为中枢神经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及室管膜下瘤和室管膜下巨细胞瘤伴结节性 硬化,后二者儿童也可发生。另外此区淋巴瘤和生殖细胞瘤成人较小儿常见。大多数额角肿瘤起源于邻 近结构如尾状核头部,透明隔或孟氏孔区。
• 4、可见脑膜尾征。 • 5、患者为中年女性。
鉴别诊断:
•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化也没有脑
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增强扫描示幕下 病变明显强化, 冠状面(图2)与 小脑幕广基底相 连,可见脑膜尾 征(图2箭头)。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似假包膜, 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优点
• MRI优于CT之处是能够提供多方位图像,冠状位适 宜显示中颅窝或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此外还能 显示脑膜瘤与血管结构的关系。
3、占位性病变周围右侧额叶脑实质见低密度水肿带,脑室 及中线结构移位。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 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2020/7/9

嗅沟脑膜瘤患者的护理

嗅沟脑膜瘤患者的护理

嗅沟脑膜瘤患者的护理1.术后伤口护理:嗅沟脑膜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因此术后伤口护理至关重要。

首先,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每天用生理盐水或医嘱指定的清洁液清洗伤口,并以干净的纱布进行敷料更换。

定期检查伤口,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感染迹象,及时报告医生。

2.疼痛管理:手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因此需要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同时,可以使用冰袋冷敷,有助于缓解肿胀和疼痛。

3.饮食与营养:嗅沟脑膜瘤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口干、咽干或食欲不佳,因此需要给予适当的饮食与营养支持。

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清淡的汤、流质饮食和细软的食物。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供给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4.患者的头部抬高:5.定期康复训练: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恢复肌力和平衡功能的练习;言语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吞咽功能;职业治疗则帮助患者重新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

6.心理支持:7.定期复查和随访:8.预防感染:手术后的患者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

因此,护士需要做好感染预防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佩戴手套等,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源的接触。

以上是嗅沟脑膜瘤患者的护理内容,通过合理的术后伤口护理、疼痛管理、饮食与营养、头部抬高、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定期复查和随访、预防感染等措施,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并促进其恢复和康复。

当然,护理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调整和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嗅沟脑膜瘤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并发症
• 5 诊断
• 6 检查
•展开全部
摘要
嗅沟脑膜瘤起自筛板部位的硬脑膜,它是颅前窝肿瘤中最常见一种,沈阳军区总医院统计该病占颅内脑膜瘤的3.1%,嗅沟脑膜瘤可分为单侧或双侧,以单侧为主。

肿瘤的供血主要来自脑膜前动脉和筛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小分支也参与供血。

嗅沟脑膜瘤早期可有额部疼痛,伴有一侧的嗅觉减退或丧失。

但病人往往忽略。

有时出现额叶症状。

病人出现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欣快和妄想等。

肿瘤向后生长可压迫视神经引起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单侧视力下降。

少数病人可出现Foster-Kennedy综合征(同侧视神经萎缩和对侧视盘水肿),有时引起一侧眼球突出。

当肿瘤逐渐增大时可压迫额叶,影响第三脑室、内囊及基底节,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锥体束征或肢体震颤。

嗅沟脑膜瘤-流行病学
嗅沟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4.45%,病人平均42.5岁男∶女为1∶1.2。

嗅沟脑膜瘤-发病机制
病理上肿瘤以内皮型最多常沿颅底生长突起压迫额叶皮质嗅神经、视神经或视交叉及颞叶内侧面。

主要由脑膜前动脉和筛前动脉供血.
嗅沟脑膜瘤-临床表现
嗅沟脑膜瘤早期症状即有嗅觉逐渐丧失。

肿瘤位于单侧时,则嗅觉丧失属单侧性对定位诊断有意义但如为双侧丧失时常与鼻炎混淆。

嗅沟脑膜瘤的嗅觉障碍虽比较多见,但病人往往忽略许多病人是人院查体时方得以证实的这是由于单侧的嗅觉障碍可被对侧补偿,病人不易察觉。

另外嗅沟脑膜瘤引起的是嗅觉丧失与颞叶病变引起的幻嗅不同,应注意鉴别。

由于早期嗅觉障碍常被病人忽略所以肿瘤多长期不被发现。

临床确诊时肿瘤已长得很大,已有显著的颅内压增高症状
视力障碍也较多见造成视力减退的原因是颅内压增高视盘水肿和继
发性萎缩造成视力减退的另一原因是肿瘤向后发展直接压迫视神经,个别病人可出现双颞或单侧颞部偏盲。

文献报道约1/4的病人构成Foster-Kennedy综合征
肿瘤影响额叶功能,可引起精神症状病人出现兴奋幻觉和妄想。

也可因颅内压增高而表现为反应迟钝和精神淡漠。

少数病人可有癫痫发作肿瘤晚期出现锥体束征或肢体震颤为肿瘤压迫内囊或基底节的表现。

与颅前窝脑膜瘤共同占脑膜瘤总数的6%~12%,其中嗅沟脑膜瘤约占75%,颅前窝底脑膜瘤占25%。

嗅沟脑膜瘤多呈球形生长,可为单侧或双侧,双侧者往往是一侧为主,等大者罕见。

肿瘤自筛板可以向上、后、外生长而侵及额叶、鞍上区及蝶骨嵴内侧。

其血供主要来自颅前
窝底中线附近的筛前动脉、脑膜前动脉,大脑前、中动脉亦有分支参与。

当肿瘤很大时,这些血管与肿瘤粘连密切,大脑前动脉的额极支和小的分支常紧紧附着于肿瘤的后方,同时伴有嗅神经粘连、移位,则手术不易保存该神经。

若肿瘤较小,嗅神经仅有侧方移动,其供养血管也清楚可辨,通常可以保存。

⒈约半数以上病人有嗅觉丧失,但常常被病人忽视,以致肿瘤长期不能发现。

⒉颅内压增高,病人可有头痛,肿瘤压迫额叶引起精神症状如欣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等。

⒊压迫视神经引起视力障碍、视野缺损,部分病人出现肿瘤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和对侧继发性萎缩,构成Foster-Kennedy综合征。

⒋少数病人出现癫痫大发作。

嗅沟脑膜瘤-并发症
如进行手术治疗可能发生以下并发症:
1.嗅觉丧失双侧嗅觉术后不可避免会出现丧失,但不会引起严重障碍。

2.大脑前动脉供血障碍手术过程中损伤大脑前动脉而出现额叶术后脑水肿脑肿胀甚至缺血坏死
3.丘脑下部损伤患者术后出现持续昏迷和中枢性高热。

4.视神经、大脑前动脉及其分支损伤仅见于肿瘤体积较大后极延至鞍上者仔细分离肿瘤后极当可避免。

5.脑脊液鼻漏多因切除肿瘤基底部筛板的硬膜所致,也可以是开颅时额窦开放而又处理不当的结果。

嗅沟脑膜瘤-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以及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一般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嗅沟脑膜瘤-检查
其它辅助检查:
1.头颅平片常显示前颅窝底包括筛板眶顶骨质吸收变薄或销蚀而轮廓模糊。

也可以为筛板和眶顶骨质增生。

瘤内广泛砂粒体钙化,可出现均匀密度增高块影,覆盖于骨质销蚀的前颅窝底上
2.脑血管造影侧位相大脑前动脉垂直段弧形向后移位大部分病侧眼动脉增粗远端分支增多或呈栅栏状引向前颅窝供血。

同时个别病例还可有脑膜中动脉向肿瘤供血。

3.CT和MRI扫描显示颅前窝一侧或双侧近中线处圆形肿瘤影像直径可达2.0~6.0cm边界清楚CT平扫即可见高密度影,对比增强后肿瘤密度增高肿瘤的后方可使脑室额角受压。

在MRI影像上可见肿瘤与颈内动脉的关系
嗅沟脑膜瘤-治疗
嗅沟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是比较成熟的。

自早年Cushing使用的单侧额部开颅,以及Dandy双侧额部开颅两种方法一起沿用至今。

这两种入路的方法,基本要求是额部钻孔要足够低容易暴露颅底减少对额叶的牵拉但此时要尽量避免额窦开放,一旦开放,要注意用骨蜡和筋膜将额窦封闭好,防止引起颅内继发感染对双侧肿瘤可使用双额入路。


常采用经硬膜下的方法切除肿瘤,结扎和剪断上矢状窦及大脑镰前方。

自双额叶纵裂分开游离肿瘤时可先自瘤基底开始这样可减少出血。

肿瘤较大时先瘤内切除部分肿瘤,然后再四周分离分离时注意不应过分牵拉脑组织,防止双额叶或胼胝体损伤,术后病人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

应用显微手术,可使分离肿瘤时更细致尤其是分离肿瘤后方,与视神经及双侧大脑前动脉近端粘连时会减少损伤近年,有人提倡经翼点侧方入路切除肿瘤的报道,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对受侵犯的颅底硬脑膜和筛板可一并切除再用钛网筋膜修补,以防术后脑脊液鼻漏。

手术为根本治疗。

⒈手术的目的全切肿瘤,包括硬脑膜,部分还应包括受累骨质;保存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大多数嗅沟脑膜瘤能够完全切除。

⒉手术入路可根据双侧或单侧肿瘤作额部冠状切口或一侧近中线切口,取开门式单侧骨瓣,由硬脑膜内从额叶底部显露肿瘤前极。

⒊必要时,可以结扎该部矢状窦,剪开大脑镰以利显露。

⒋尽可能用比极电凝,分离肿瘤与颅底硬脑膜的附着点,同时切断来自颅底的供瘤血管,对于较小的肿瘤可以整块切除。

若肿瘤较大时,则应由前部开始分块切除。

注重:①切除肿瘤后部包膜时,勿损伤大脑前及其胼周支;
②切除肿瘤上后部分时,应在显微镜下细心操作,谨防损伤视神经;
③若硬脑膜受累切除后,应就近取材如骨膜或颞筋膜进行修补;
④若有骨侵蚀或穿破筛窦时,切除骨质后应行颅底重建;
⑤单纯的骨质增生,通常可以不予处理;
⑥整个显露、切除肿瘤过程,应尽量保持脑的牵拉在最低限度。

嗅沟脑膜瘤-预后
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原因是肿瘤较大,术中伤及大脑前动脉造成额叶脑梗死。

使用显微手术使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中国有研究报道术后死亡率为1.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