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易错题及分析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功和机械能问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功和机械能问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

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 ,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若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 将货物拉出仓库。

人拉货物的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A .货物移动距离为20mB .工人的拉力为400NC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43.610J ⨯D .工人拉力的功率为360W【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从图中可以看到,两条绳子托着动滑轮,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那么货物的速度是0.3m/s ,经100s 货物移动距离为 0.3m/s 100s 30m s vt ==⨯=货物移动距离为30m ,A 错误;B .由题意可知,货物的重力600kg 10N/kg 6000N G mg ==⨯=其摩擦力0.10.16000N 600N f G ==⨯=由于货物匀速前行,绳对货物的拉力600N F f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可得到600N 100%75%2s F sη⋅=⨯=⋅拉 解得400N F =拉,工人的拉力为400N ,B 正确;C .货物移动距离为30m ,绳对货物的拉力为600N ,则工人做的有用功为4600N 30m 1.810J W Fs ==⨯=⨯有工人做的有用功为41.810J ⨯,C 错误;D .由于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工人的拉力为400N ,工人拉力的功率为'400N 0.6m 240W P F v ==⨯=拉工人拉力的功率为240W ,D 错误。

故选B 。

2.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明的质量为 50 kg,每次跳起高度约为 6 cm(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 100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上起跳过程中小明的动能持续增大B.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C.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 3J D.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 50W 【答案】D【解析】【详解】A. 向上起跳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小明的动能减小,故A错误;B. 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高度减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C. 小明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0.06m=30J,故C错误;D. 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P=Wt总=30J10060s=50W,故D正确。

中考物理复习家庭电路故障的分析问题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复习家庭电路故障的分析问题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故选D。
2.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__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星期天小天在家里正开着空调上网查资料,当妈妈做饭时把电热水壶插头插进插座时,空气开关立刻“跳闸”,小天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电热水壶插头内部_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答案】并联短路
【解析】
【详解】
故选C。“x”的位置发生了断路。则在开关闭台的情况下,用测电笔测试电路中A点时,测电笔氖管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光。
【答案】会
【解析】
【分析】
【详解】
如果开关闭合后,灯不亮,经检查,是图中打“x”的位置发生了断路,则A点通过灯泡、开关与火线连通,A点与零线之间断开,即A点也带电,故A点会使氖管发光。
10.小华在位如图所示的实验时,闭合开关S,两灯均发光,过了一会儿,灯L1突然熄灭,他发现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他将灯L1、L2位置互换,再次闭合开关S,观察到两个电表均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1或L2上,则一定是( )
A.灯L1断路B.灯L1短路
C.灯L2短路D.灯L2断路
5.如图是我国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D两点间的电压为220V
B.若熔丝熔断了是因为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过多
C.若导线EH间断路,仍然可以安全使用三孔插座
D.若闭合开关S灯泡不发光,用试电笔检测B点氖管发光,则说明BC之间断路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即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所以FD两点间的电压为220V;故A项正确;
[1]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所以它们之间是并联的。

初中物理中考经典易错题及分析集锦DOC

初中物理中考经典易错题及分析集锦DOC

物理中易错题集锦一、开放性易错题1: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且方向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车向________运动,且v Z______v甲(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问题。

通过审题可看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运动的方向不确定,因此要分两种可能的情况讨论。

(1)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东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乙车也向东运动,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v乙> v甲;(2)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西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乙车也向西运动。

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v乙< v甲。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题答案应为:“东,大于”或“西,小于”。

2: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F1和 F2的作用,它们的合力为F,则( )。

A、如果F1≠ F2,那么F的方向总是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B、如果F1= F2,那么F=0C、如果F1> F2,那么F= F1- F2D、F总大于F1和 F2的任意一个【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本题中的 F1、 F2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它们的大小关系已在各选项中作了假设,但各个力的方向未说明,两个力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那么合力的情况就不同了,所以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

3:重为100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米2,现用一个大小为20牛的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 )。

A、一定是200帕B、可能是1000帕C、可能是800帕D、可能是200帕【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解答本题常见的错误是选择答案A,其原因是认为作用在物体中央的大小为20牛的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实际上题目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力的方向,只是说明力竖直用在物体中央,所以该力有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两种可能。

中考物理易错题热学

中考物理易错题热学

【方法归纳】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连接处有一个弯形的 做得很细的连接管,俗称缩口,有了这个设计,体温计读数 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示数也不会下降。所以在使用体温计 前都要甩一甩,把水银甩回玻璃泡里,如果不甩,体温计遇 到高温会继续升,遇到低温不会降。如上题,因为没有甩, 所以在测38 ℃的病人时,体温计示数不会下降,会继续停在 39 ℃。
【方法归纳】
壶口喷出的“白气”,是壶里高温的水蒸气喷到壶口,遇 到低温的空气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但很多同学 一看到气字,就以为是水蒸气,以为是汽化现象,造成错误。
液化最常见的就是遇冷液化,即高温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物 体,就会液化,所以小明从空调房出来时,周围空气中高温 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眼镜玻璃,就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片 上,使视线模糊。类似的问题有“冰花是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
(2)如图乙,烧杯B中的水在沸腾时,试管A内的水__不_会____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若烧杯B和试管A分别装不同的液 体,试管A内液体能沸腾,说明试管A内的液体的沸低点于_____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烧杯B内液体的沸点。
(3)如图丙,玻璃瓶倒扣在烧杯内,其上方有一定的空气,则 烧杯中的水沸腾时,瓶内的水__不_会___ (选填“会”或“不会”)沸 腾。
【方法归纳】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所以水吸热后升温到 多少还要看看是否超过沸点,若超过沸点,则水的末温只能 是100 ℃。
易错点11:对比热容和热值概念的理解有误 训练11:关于比热容和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比热容大的物体吸热一定多 B.燃料完全燃烧时热值大,不完全燃烧时热值小 C.物体热值越大,燃烧时产生热量越多 D.一桶汽油用去一半,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精选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家庭电路故障的分析问题及答案解析

精选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家庭电路故障的分析问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故障的分析问题1.如图所示为某家庭卫生间电路,电灯和电热水器都在正常工作。

在三线插座上刚插上洗衣机(开关未闭合)的插头时,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拔出洗衣机的插头后,用测电笔测试三线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发现有一根熔丝熔断了。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一定是电路超负荷工作B.断开S1、S2,再用测电笔检测三线插座的左右两孔,氖管都发光C.只断开S2,再用测电笔检测开关S1的两个接线柱,氖管都不发光D.只取下灯泡,再用测电笔检测灯座的两个接线柱,氖管都发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熔丝熔断的原因是电路超负荷运作或电路短路,在三线插座上刚插上洗衣机(开关未闭合)的插头时,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此时洗衣机没有工作,所以不是电路超负荷运作,应该是洗衣机插头出现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B.断开S1、S2,三孔插座的左孔无法与火线相连,因此用测电笔检测三线插座的左孔,氖管不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C.只断开S2,开关S1的两个接线柱仍然与火线相连,所以再用测电笔检测开关S1的两个接线柱时,氖管均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D.只取下灯泡,灯座左侧接线柱通过开关S1与火线相连,灯座右侧接线柱通过热水器与火线相连,所以再用测电笔检测灯座的两个接线柱,氖管都发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灯不亮。

若原因是图中打“x”的位置发生了断路。

则在开关闭台的情况下,用测电笔测试电路中A点时,测电笔氖管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光。

【答案】会【解析】【分析】【详解】如果开关闭合后,灯不亮,经检查,是图中打“x”的位置发生了断路,则A点通过灯泡、开关与火线连通,A点与零线之间断开,即A点也带电,故A点会使氖管发光。

3.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__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的。

星期天小天在家里正开着空调上网查资料,当妈妈做饭时把电热水壶插头插进插座时,空气开关立刻“跳闸”,小天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电热水壶插头内部_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最新中考物理易错点汇总

最新中考物理易错点汇总

最新中考物理易错点汇总
一、欠缺事实的题类:
1、走路时,被风吹起的衣服有助于减少空气的阻力(不正确,衣服
不会减少阻力,只有体积减小,表面平滑等方法才能减少阻力)
2、通过摩擦,物体能够增加速度(不正确,摩擦也会使物体减速。


3、环境温度越高,水的沸点越低(不正确,水的沸点不受环境温度
的影响)
4、手机的内部结构由四个层次组成(不正确,由七个层次组成)
5、气体中的分子运动越快,气体就越稀薄(不正确,气体中分子运
动越快,气体就越稠密)
二、理解题错误类:
1、光的传播速度是温度的函数(不正确,光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
2、动能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不正确,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
度有关)
3、音频信号只由频率决定(不正确,音频信号不仅由频率决定,还
由振幅大小和相位等决定)
4、铁的电阻是最小的(不正确,导体的电阻越小,电导率越高,而
铁的电阻排名第三,只比铜和铝低)
5、交流电电流频率改变时,电流幅值也会改变(不正确,交流电的
电流幅值不受频率的影响)
三、实验题错误类:
1、实验室用水烧沸时,水的温度一定会升至100℃(不正确,水的沸点受压力的影响。

中考物理力学的易错题分析

中考物理力学的易错题分析

中考物理力学的易错题分析中考物理力学的易错题分析一、有关物理概念、物理量的类型题:1、有关密度的说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密度是由质量和体积决定的。

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不同。

C、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该题要得出正确答案,必须理解密度的概念及物体属性和物质特性的区别。

物体属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性质,不随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如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等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其质量保持不变。

而物质特性是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质,外部条件变化时特性也随之发生变化。

如物体体积会随温度的变化,而质量却不变,即温度变化时物质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再如冰、水、水蒸气是同种物质,但它们所处的状态不同,因而在同样的温度下密度也就不同。

即温度、状态等条件会影响物质密度的大小(通常温度对密度影响不大时,可以忽略)。

但在相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的大小是一定的,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因此该题正确选项为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就一定不会有力的作用。

C、必须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

D.静止的物体一定没受到力的作用。

解析: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而离开了物体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正确选项B。

地球对物体,磁铁对铁质物的吸引力都可在不接触的情况下产生,A选项错,所以判断物体间是否有力的作用,不是看它们是否接触,而是判断它们间是否相互作用,依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在没受力的情况下也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我们周围静止的物体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因此,C、D选项错。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B、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时有惯性,运动状态改变时没有惯性。

C、物、体不受力时有惯性,物体受力时没有惯性。

历年中考物理易错题汇总大全及解析(112页)之欧阳理创编

历年中考物理易错题汇总大全及解析(112页)之欧阳理创编

历年中考物理错题汇总大全及解析时间:2021.03.05 创作:欧阳理第一部分力学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习题1】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O℃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条件开放)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答案】因为钢尺的温度降低,尺收缩,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应选A。

【习题2】想测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请设计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法来测量,分别需要甩什么器材?(策略开放)【分析】本题可用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解答。

【答案】方法一:需白纸一张、铅笔、刻度尺。

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沿此直线滚一周,用刻度尺量出直线的起、始点的长度即是硬币的周长,将此值除以π,则得直径。

方法二:需三角尺两个、刻度尺一只。

按图所示,用直尺测出两直角边间的距离d,即是硬币的直径。

【习题3】要测量出一只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你能设计几种测量方法?(策略开放)【分析】本题可利用各种辅助工具进行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测量解答。

【答案】(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碗的边缘某点作一记号,从这一点起沿直线的一端滚动一周,记下滚到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直线上起点到滚到位置的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2)取一条弹性不大的细软棉线,绕过碗口一周,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棉线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习题4】如图1—2 a所示,一个瓶内装有体积为V 的酒,现给你一把直尺,如何测出酒瓶的容积大约是多少?(条件开放)【分析】利用液体的形状可改变的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先用直尺量出瓶底到液面的高L1(图a),即装酒部分的高度,然后将酒瓶倒置,再用直尺量出液面到瓶底的高度L2(图b),即瓶内空余部分的高度。

设瓶的容积为V',瓶底的面积为S,酒的体积为V,则:故酒瓶的容积为:V'=V+L2s=V+L2×V/L1【习题5】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适合跳远项目测量用的刻度尺是( )(条件开放)A.分度值为1mm、量程为1m的刻度尺B.分度值为1m、量程为10m的刻度尺C.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0m的刻度尺D.分度值为1dm、量程为1m的刻度尺【分析】考查学生对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情况,A、D两选项的量程1m太小了,不合要求;B选项的分度值是1m,相对于跳远来说不易测量精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易错题及分析
一、有关物理量的试题:
例 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 比热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 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
C. 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
D. 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解析]: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该种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与该种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与该种物
少而改变。质量多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酒精的燃烧值并没有改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 B。
例 2: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 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 10 米高处,这两
个冰块( )。
A. 机械能一样大 B. 乙的机械能大 C. 内能一样大 D. 乙的内能大
[解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
体吸热还是放热也无关。这种物质一旦确定,它的比热就被确定。酒精的比热是 2.4×103 焦 /(千克 ž℃),
一瓶酒精是如此,一桶酒精也是如此。0℃的酒精和 20℃的酒精的比热也相同。燃烧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它
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燃烧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酒精的燃烧值是 3.0×107 焦/千克,它并不以酒精的质量多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 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D. 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解析]:此题就透彻理解内能、热量、温度、比热的含义比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热量是在热传递过
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所以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不能“含”。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不能说成温度传递。因
B.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不变
C. 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才能发生
D.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进行
⒉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种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冷 B. 进行消毒
C.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例 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
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A.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变大。
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 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解析]: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
⒌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 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 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相
比较,将( )
A. 减小 90°
B. 减小 30°
C. 减小 45°
D. 减小 15°
⒍关于实验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B. 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没有缩小的
C. 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 实像为光线相交形成,而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
⒎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物距 u=5 厘米时,成正立的像;u=8 厘米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A. u=4 厘米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B. u=9 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 u=14 厘米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D. u=17 厘米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⒋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后水温升高 t℃,取出甲球(设热
量与水均无损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 t℃,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分别为 C 甲
和 C 乙,则有( )
A. C 甲=C 乙
B. C 甲>C 乙
C. C 甲<C 镜的焦 D. 无法确定
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之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由于它们插入热水中前后的温度变化是相等的,根据温度计分度
原则,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但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
所以 C 正确。
三、有关物理规律的试题:
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
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
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
两个冰块均为 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选项 B、C 正确。
二、有关温度计的试题:
-5℃的冰块在 0℃的水中不断吸热,水放热而降温,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共同温度低 0℃,既不能达到熔点,
也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虽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选项 D 也是可能
的。正确答案选 C。
例 4: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 )
A. 吸收相同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
例 5: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 u1=30 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 缩小的像;当物距 u2=20 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 u=10 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由 此可判断凸透距是( )
A. 大于 20 厘米
B.大于 15 厘米,小于 20 厘米
t=Q 吸/cm+t0,而由 Q 放=cm(t-t0)
t=t0-Q 放/cm。
由于 Q 吸、m 及 t0 都一定,比热小的物体比比热大的物体的终温高。热传递的方向应从比热小的物体向比热大的
物体。若 Q 放、m 及 t0 都一定,比热大的物体比热小的物体终温高。热传递的方向应从比热大的物体向比热小的
物体。由此分析得出 B、C、D 选项都是正确的。
[解析]:当把盛有 0℃的冰和水(即冰水混合物)的水箱搬进 0℃的教室里,由于它们的温度相等,之间不
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时冰水混合物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所以冰不会熔化,水也不会凝固,应是冰水
共存。由于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在液面发生,因此除了冰,水外还有水蒸气存在,故选 D。
例 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为水的比热大,秧苗过夜灌水可使夜间水向外放热时温度降低少,保护秧苗。选项 A 正确。
例 2: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 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 1 标准大气压 0℃的教室里,经过一段
时间后,水箱里( )。
A. 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
B. 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
C. 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
D. 冰、水和水气都存在
⒏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铜块放在沸水里煮相当的时间后,先取出甲铜块放在某种液体中待热平衡后液体温度升高到 40℃;取 出甲后,再将乙铜块放入此液体中待热平衡后液体的温度升高到 50℃(不计热量损失),则此液体的初温度是_________℃。 ⒐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 ⒑计算题:
B.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
C.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D.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向比热较小的物体传播
[解析]:由题目我们不难知道这是为了研究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物体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或放出相同的热量之
后,末温与比热的关系。由 Q 吸=cm(t-t0)
C. 小于 10 厘米
D. 大于 10 厘米,小于 15 厘米
[解析]:由题可知:u1>2f,即 30 厘米>2f①;f<u2<2f,即 f<20 厘米<2f②;u3<f,10 厘米<f③,解方程 得 10 厘米<f<15 厘米,故选 D。
【同步练习】
⒈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
⑸做功
⑹做
⒈D ⒉C ⒊⑴ 热 传 递
⑵做功
⑶热传递
⑷做功
⑸做功
⑹做
功 ⒋C ⒌B ⒍AD ⒎BCD ⒏28℃ ⒐CD ⒑0.87×103 焦/(千克 ž℃)
把质量为 220 克的金属块放到 500 克沸水中加热到 100℃,然后放入 440 克 15℃的水中,热平衡后的温度是 23℃,求该金属的比
热(一个标准大气压,不计热损失,准确到 0.01)
同步练习答案:
1D
2C 3 ( 1 ) 热 传 递
⑵做功
⑶热传递
⑷做功
功 ⒋C ⒌B ⒍AD ⒎BCD ⒏28℃ ⒐CD ⒑0.87×103 焦/(千克 ž℃)
D. 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⒊指明下列事物中内能改变的方法:⑴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儿就凉了________;⑵高温高压的气体,迅速
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________;⑶铁块在火炉中加热,一会热得发红________;⑷电烙铁通电后,温度
升高________;⑸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过一会儿筒壁变热。⑹两手互相摩擦取暖________。
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 100℃
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 -5℃的冰块放在 0℃的水中会溶化
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水的沸点的高低随水面上气压的大小而改变,所以选项 A 是可能发生的。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表面上气流的快慢,故选项 B 也是可能的。冰是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