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与血脂水平关系的
高脂蛋白(A)水平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高脂蛋白(A)水平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游咏;杨期东;张乐;张岳峰;刘尊敬【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5(009)045【摘要】BACKGROUND: It is manifested in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that lipoprotein (a) is a new risk factor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s of high serum lipoprotein (a) and stroke.DESIGN: Case controlled analysis.SETTING: Neurological Institute of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METHODS: Totally 294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selected from Neurological Department of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 uth University between September 1999 and March 2002. Of them, 159 cases were regarded as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other 135 cases as acut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group. In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109 patients had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50 patients had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and94patients with contimuous health examination were regarded as health examination group. Serum lipoprotein (a) in each group was assayed with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value of lipid was normal or not,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acut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ssayed withsingle sample t test, and multiple line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ssay whether sex, hypertension and value of lipid were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serum lipoprotein (a).MAIN OUTCOME MEA SURES: ① Comparisons of serum lipoprotein (a)among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cut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group and health examination group. ② Correlated analysis between serum lipoprotein (a) and lipid.RESULTS: Among 294 patients, 94 cases in control group entered the final analysis. ① Comparisons of serum lipoprotein (a) among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cut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group and health examination group: Levels of serum lipoprotein (a) in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health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concentration of lipoprotein (a) in athero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was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acute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group (P < 0.05). Also, level of lipoprotein (a) in 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was a little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0.05). ② Correlated analysis between serum lipoprotein (a) and lipid: Levels of lipoprotein (a) in both normal lipid group and abnormal lipid group were assayed with single sample t test,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P > 0.05). Multiple line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ssay whether sex,hypertension and value of lipid were related to level of serum lipoprotein (a).CONCLUSION: Levels of lipoprotein (a) may be an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背景: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表明,脂蛋白(A)是一个新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较大.目的:探讨高脂蛋白(A)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对象:选择1999-09/2002-03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94例脑卒中患者.29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脑梗死组159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组135例.脑梗死组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者109例,腔隙性脑梗死者50例.并选择来自门诊连续健康体检人员94例为健康体检组.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的血浆脂蛋白(A),并将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别按血脂各项正常与否(脂蛋白(A)除外)分成两组,血脂正常组与血脂异常组脂蛋白(A)水平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性别、高血压及血脂各项与脂蛋白(A)血清水平有无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和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组及健康对照组间脂蛋白(A)的比较.②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血脂各项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所纳入的294例患者及94例正常对照组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和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组及健康对照组间脂蛋白(A)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脑出血组患者脂蛋白(A)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5).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脂蛋白(A)浓度较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组高(P<0.05);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脂蛋白(A)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血浆脂蛋白(A)水平与血脂各项的相关性分析:血脂正常组与血脂异常组脂蛋白(A)水平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两组脂蛋白(A)水平接近(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亦显示性别、高血压及血脂各项与脂蛋白(A)血清水平无相关性. 结论:高脂蛋白(A)可能是脑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总页数】2页(P148-149)【作者】游咏;杨期东;张乐;张岳峰;刘尊敬【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高脂蛋白(a)血清水平与老年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 [J], 游咏;杨期东;颜向军;许宏伟2.脂蛋白脂酶Ser447Term多态性和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 [J], 杨玉梅;朱丹;吴江3.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率及发病至入院时间的影响 [J], 古贱秀;刘贞仔;蒋志民;罗秋兰;兰桂香;刘宏文4.深圳地区5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分析及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 [J], 温程娟;任力杰;林芳仪;张洁琼5.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J], 黄家中;郑黎强;孙英贤;孙兆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

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申少珍,徐婧,杨贺,窦金娟摘要目的:研究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㊁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㊂方法:通过采集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信息和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2020年1月1日 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入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453例,分为风痰阻络型组(299例)和非风痰阻络型组(154例)㊂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两组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率㊂对比分析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病人血脂㊁凝血指标及与脑卒中进展的相关性㊂结果:风痰阻络型组进展性脑卒中115例,非进展性脑卒中184例,脑卒中进展发生率为38.5%;非风痰阻络型组进展性脑卒中43例,非进展性脑卒中111例,脑卒中进展发生率为27.9%㊂风痰阻络证组脑卒中进展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风痰阻络证组(χ2=4.971,P=0.026)㊂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组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与风痰阻络型脑卒中进展呈正相关(r=0.145,P=0.016;r=0.127,P=0.034)㊂结论:风痰阻络证脑卒中进展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风痰阻络证㊂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导致脑卒中进展的直接相关因素,在临床诊治风痰阻络型进展性脑卒中病人时需要严格控制好病人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㊂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展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回顾性研究;危险因素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4.04.032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Lipid,Blood Coagulation Level and Stroke Progress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SHEN Shaozhen,XU Jing,YANG He,DOU JinjuanDongzhimen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11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DOU Jinjuan,E-mail:***************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lipid,blood coagulation and stroke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of wind phlegm obstruction.Methods:A total of453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 group(299cases)and non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 group(154cases).Gener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incidence of progressive stroke in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The correlation of blood lipids,blood clotting and other parameters with stroke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stroke and non-progressive stroke with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In the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 group,there were115 progressive strokes and184non-progressive strokes,the incidence of stroke progression was38.5%.Among the non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 group,there were43progressive strokes and111non-progressive strokes,the incidence of stroke progression was27.9%.The incidence of stroke progression in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 group(χ2=4.971,P=0.026).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between progressive stroke group and non-progressive stroke group(P<0.05).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 cerebral apoplexy(r=0.145,P=0.016; r=0.127,P=0.034).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stroke progression in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n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Elevated total cholestero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re directly related factors leading to stroke progression.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 progressive stroke patients,the level of cholesterol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Keywords acute ischemic stroke;progressive stroke;wind phlegm obstruction syndrome;retrospective study;risk factors基金项目北京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No.KJ2022CX062)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1100)通讯作者窦金娟,E-mail:***************引用信息申少珍,徐婧,杨贺,等.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脂㊁血凝水平与脑卒中进展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 (4):737-740.脑卒中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1],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急性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及病人生命㊁影响临床预后的一类脑卒中,是脑卒中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可导致更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2],为家庭及临床工作带来沉重的负担㊂查阅文献及临床经验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病人的中医证型以风痰阻络证最为多见,且风痰阻络证与非风痰阻络证病人脑卒中进展之间存在差异,风痰阻络证组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较高[3-4],故本研究通过进一步回顾性分析本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阻络证病人的病例资料,分析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该疾病提供参考㊂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本研究为单中心㊁回顾性研究㊂通过采集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信息和电话随访的方式收集2020年1月1日 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入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453例,分为风痰阻络型组(299例)和非风痰阻络型组(154例)㊂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理号:2023DZMEC-108-01)㊂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24h;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5)脑CT或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㊁有责任缺血病灶㊂目前,进展性脑卒中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义或诊断标准㊂参考2004年欧洲进展性脑卒中工作组提出的进展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本课题制定进展性脑卒中纳入标准为在脑卒中发生48h或72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增加2分或4分以上[5-7]㊂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中中风病的诊断标准: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謇涩,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㊁迷蒙㊁神昏㊁昏聩为主症;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3)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粱厚味等因素㊂每因恼怒㊁劳累㊁饮酒㊁受寒等诱发㊂风痰阻络证的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为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㊂次要症状为头痛,头晕目眩,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㊂具备2个以上主症,或1个主症㊁2个次症,急性起病,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可确诊㊂1.3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者㊂排除标准:数据不全者;住院疗程< 7d者;因其他部位并发症需要转科继续治疗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者㊂1.4方法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两组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率㊂对比分析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病人血脂㊁凝血等指标及与脑卒中进展的相关性㊂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M(IQR)]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㊂定性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相关性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一般资料风痰阻络型组进展性脑卒中115例,非进展性脑卒中184例,脑卒中进展发生率为38.5%;非风痰阻络组进展性脑卒中43例,非进展性脑卒中111例,脑卒中进展发生率为27.9%㊂风痰阻络证组脑卒中进展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风痰阻络证组(χ2=4.971,P= 0.026)㊂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组,男76例,女39例;年龄(65.20ʃ12.07)岁;合并糖尿病66例,合并高血压102例;收缩压(168.68ʃ28.17)mmHg,舒张压(94.45ʃ5.30)mmHg㊂风痰阻络型非进展性脑卒中组,男130例,女54例;年龄(67.2ʃ12.2)岁;合并糖尿病者106例,合并高血压167例;收缩压(169.64ʃ25.34) mmHg,舒张压(93.43ʃ6.65)mmHg㊂非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69.2ʃ12.00)岁;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37例;收缩压(163.00ʃ30.23)mmHg,舒张压(93.56ʃ6.12)mmHg㊂非风痰阻络证非进展性脑卒中组,男70例,女41例;年龄(61.20ʃ12.00)岁;合并糖尿病32例,合并高血压90例;收缩压(165.67ʃ27.16)mmHg,舒张压(93.23ʃ27.34)mmHg㊂4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2.2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组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血脂㊁凝血指标比较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组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1㊂表1风痰阻络证进展性脑卒中组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血脂㊁凝血指标比较[M(IQR)]组别例数总胆固醇(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脂蛋白(a)(mg/L)C-反应蛋白(m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μg/mL)纤维蛋白原(g/L)风痰阻络型进展性脑卒中组115 4.08(1.42) 2.33(1.23)177.0(214.0) 3.38(5.93) 1.29(1.86) 3.10(0.91)风痰阻络型非进展性脑卒中组184 3.66(1.21) 2.11(0.81)171.5(184.5) 3.33(7.13) 1.25(1.59) 3.26(0.98) Z值-2.401-2.112-0.458-0.025-0.910-0.131 P0.0160.0350.6470.9800.3630.8952.3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与风痰阻络型脑卒中进展的相关性分析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与风痰阻络型脑卒中进展呈正相关(r=0.145,P=0.016;r=0.127,P= 0.034)㊂3讨论目前,进展性脑卒中尚无国内外统一的定义或诊断标准,其发病率为13.8%~26.0%[8-9],且临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该病的诊治目前仍然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㊂在进展性脑卒中的病因研究中,血脂异常与脑卒中进展的相关性是研究的热点之一㊂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液中循环时间更长,清除更缓慢,且可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互作用,更易进入动脉管壁,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㊁发展[10],在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基础的疾病,如脑梗死㊁颈动脉粥样硬化症㊁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相关疾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1]㊂脑卒中病人血液中较高的胆固醇水平在疾病进展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高胆固醇血症通常伴随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被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可以上调胆固醇相关基因的转录,从而引起胆固醇跨膜转运蛋白的高表达,破坏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信号传导的稳定性,还可以连同小胶质细胞共同释放大量神经炎性因子,诱发神经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加剧脑卒中的进展[12]㊂动物实验显示,高胆固醇饮食的野生型小鼠前额叶皮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一氧化氮合酶-2(NOS-2)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这些因子可以破坏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增强神经炎症级联反应,进而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和死亡[13]㊂因此,升高血液中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会加剧脑卒中的进展[14]㊂本研究结果显示,风痰阻络证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非进展组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脑卒中进展呈正相关㊂另有研究报道进展性脑卒中与血压及血凝水平变化相关[15-16],但本研究同样纳入两组病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纤维蛋白原定量等指标,均未发现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虽然合并高血压的人群比合并糖尿病的人群更容易罹患缺血性脑卒中,但未提示与脑卒中进展相关㊂考虑与本研究纳入的病人为中风风痰阻络证型相关,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㊂高脂血症在风痰阻络证脑卒中病人的进展中发挥着作用,分析其原因除了西医学上认为高胆固醇血症与低密度脂蛋白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外,还与该证型独特的中医致病特点有关㊂该证型的病人特点即痰浊内盛,痰饮为水液停而凝聚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质黏稠者为痰,痰常停留于脏器组织之间或见于某些局部或流窜于全身㊂痰一旦产生,可随气流窜全身,外至经络㊁肌肤㊁筋骨,内至脏腑㊁全身各处,无处不到,痰受风邪引动可发为中风㊂痰浊内盛,会影响血液代谢,使血液失却其清纯状态,影响其生理功能,困扰脏腑气机,最终可发展为血浊,血浊与痰浊临床最相关[17]㊂ 血浊 首见于‘灵枢“,有云: 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㊂ 此处所云 血浊 为血液浑浊不清之义也㊂现代医家进一步引申出血浊是指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失却其清纯状态,或丧失其循行规律,影响其生理功能,因而困扰脏腑气机的一种现象,高脂血症可归属于血浊的范畴[18]㊂痰浊内盛发为中风,与痰浊阻滞成血浊困扰脏腑气机相关,血浊会进一步加重中风的进展,故在临床上风痰阻络型进展性脑卒中病人常合并高脂血症㊂反之,高脂血症也常常会加剧脑卒中的进展㊂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血脂异常病人的中医证候分布以痰瘀互结证多见,血脂异常在风痰阻络型脑中风的发生㊁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19-20]㊂本研究也证实了低密度脂蛋白㊁总胆固醇与脑卒中进展相关,可见血脂异常是风痰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的危险因素㊂本研究共纳入风痰阻络型病人299例,包括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15例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84例㊂两组间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与脑卒中进展呈正相关,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是导致脑卒中进展的相关因素,说明严格控制血总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可为防止风痰阻络型脑卒中进展㊂由于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尚需要多中心㊁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以期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㊂参考文献:[1]KRISHNAMURTHI R V,IKEDA T,FEIGIN V L.Global,regional andcountry-specific burden of ischaemic stroke,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and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2017[J].Neuroepidemiology,2020,54(2):171-179.[2]侯兵兵,张本平,毛森林,等.进展性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20,33(2):146-151.[3]刘冰.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NIHSS㊁BI评分的关系[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4]林成才,李丽娟,陈吉波,等.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颅脑MRA表现的关系[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8):1444-1446. [5]SIEGLER J E,BOEHME A K,KUMAR A D,et al.What change in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hould define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13,22(5):675-682. [6]KWAN J,HAND P.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acutestroke: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n outcome[J].Epub, 2006,99(9):625-633.[7]房文菊,龚亮,谢春明.进展性卒中的临床诊疗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7,30(1):72-74.[8]SLAVIN S J,SUCHAREW H,ALWELL K,et al.Prehospital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in stroke[J].Emerg Med J.2018,35(8): 507-510.[9]SENERS P,BARON J C.Revisiting'progressive stroke':incidence,predictors,pathophysiology,and management of unexplained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follow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J].Journal of Neurology,2018,265(1):216-225.[10]IVANOVA E A,MYASOEDOVA V A,MELNICHENKO A A,et al.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s biomarker for atheroscleroticdiseases[J].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2017,2017:1-10.[11]陈雅斌,蔡禾辉,张建明,等.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2020,35(5):409-413.[12]卓杰.高胆固醇血症对神经功能和脑血管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1,21(2):107-113.[13]DE OLIVEIRA J,ENGEL D F,DE PAULA G C,et al.Highcholesterol diet exacerbates blood-brain barrier disruption inLDLr-/-mice:impact on cognitive function[J].Journal ofAlzheimer's Disease:JAD,2020,78(1):97-115.[14]MARTIN A,PRICE C.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molecular biomarke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 following acute stroke[J].CerebrovascularDiseases,2019,46(5/6):230-241.[15]BISSELL M G.Hemostatic function and progressing ischemicstroke D-dimer predicts early clinical progression[J].Yearbookof 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2006,2006:305. [16]HE Y T,YANG M J,CHE S X,et al.Effect of morning bloodpressure peak on early 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a prospectiveclinical study[J].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2019,184:105420.[17]庄慧魁,王栋先,王新陆.血浊与湿㊁痰饮㊁瘀㊁毒之间的病机关系探讨[J].天津中医药,2020,37(8):844-848.[18]王新陆.血浊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1-5.[19]李中康,杨惠民,刘重琪,等.缺血性脑卒中血脂异常患者不同证候的脑卒中分型及炎性因子水平特点研究[J].天津中医药,2021,38(11):1378-1383.[20]邱楠,郝若飞,郑光辉,等.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血脂㊁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24):4372-4374.(收稿日期:2023-02-23)(本文编辑邹丽)。
高脂蛋白(a)血清水平与老年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

高脂蛋白(a)血清水平与老年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游咏;杨期东;颜向军;许宏伟【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01(015)006【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蛋白(a)水平与老年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132例老年、89例中年及23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血清Lp(a)水平,并与94例健康对照组比较. 结果高Lp(a)水平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且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及血脂各项无相关性.老年脑卒中患者的Lp(a)水平为(30.73±11.22)g*L-1,较对照组Lp(a)水平(21.07±12.87)g*L-1高,但与中、青年脑卒中病人Lp(a)水平(31.79±10.94)g*L-1、(32.77±14.59)g*L-1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高Lp(a)水平是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总页数】3页(P299-301)【作者】游咏;杨期东;颜向军;许宏伟【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高脂血症和缺血型脑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其与脂质的关系 [J], 周凌琴;王仁裕;董庆文;黄向勇;孙励勤2.高脂蛋白(A)水平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J], 游咏;杨期东;张乐;张岳峰;刘尊敬3.固本降脂丸治疗中老年高脂蛋白血症临床研究——附160例临床资料分析 [J], 林水淼;陈沙维;陈川4.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清水平及基因-1562C>T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型的关系 [J], 岳蕴华;白旭东;张小宁;刘毓;毛洁萍;地拉娜木;杨小英;米合热依;曾海波5.纤维蛋白原血清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J], 王俊珺;袁肖征;施燕红;王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缺血性脑卒中和血脂异常关系的初步探讨

脂异 常发生 率 4 .%, 74 对照组 1 .%, 33 有统计学意义 (< .1 : P 00 ) 观察组 总胆 固醇( C)低密 度脂蛋 白( D — 、 T 、 L L C)甘
油 三 酯 (G) 对 照 组 明显 升 高 且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1 , 组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 L C) 显 著 性 差 异 ( > .5 ; T 较 P 00 )两 HD — 无 P 00 ) 观察组 7 8例 中血 脂 水 平 达 二 级 预 防 的 目标 有 2 7例 (46 ) 结 论 3 % 。 血 脂 异 常是 缺 血 性 脑 卒 中的 危 险 因 素 , 急症
人院时绝大多数需要调脂治疗 , 而调 脂 治疗 在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的二 级 预 防 中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关键词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 脂异 常 脂治 疗 血 调
中 图分 类 号 : 4 文献 标 识 码 : R7 3 A
在 脑 血 管 疾 病 中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约 生 化 分 析 仪 测 定 血 总 胆 固 醇 (C)甘 油 次 会 议 ( d l T e t n rga ! . T 、 A_ ut ra me tP o rmI I 占 7 %,该 病 是 人 类 致 死 和 致 残 的重 要 三酯 (G) 高密 度 脂 蛋 白 ( L 、 密 度 A _ ) 出降脂 治 疗 的 目标 是 L L C 5 T 、 HD )低 Ⅱ'Ⅲ 提 D-< L L C) 疾 病 之一 。 社 会 带 来 沉 重 的负 担 , 为 脂 蛋 白 (D — 。 高 脂 血 症 诊 断 依 据 10 /l(. m lL ,8 中血 脂 水平 给 成 0mgd 2 m o )7 例 6 /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会导致大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者阻塞,导致大脑缺血或者出血,进而引发大脑组织损伤甚至死亡。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减少患者的发病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脑卒中非常重要。
建议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
此外,限制饮酒量和戒烟也是重要的措施。
2.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定期测量血压,如果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如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
3.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血糖,控制血糖水平。
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都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4. 控制高血脂: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5. 积极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预防脑卒中非常重要。
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干预,防止脑卒中再次发生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防止再次发生脑卒中。
2. 抗凝治疗:对于心房颤动等高危因素存在的患者,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3.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更加重要。
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控制血压水平,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4. 脑卒中康复: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康复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 心理支持:脑卒中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影响,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高血脂与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高血脂与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摘要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脂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探讨了高血脂与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高血脂与脑卒中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高血脂患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较高。
因此,积极控制血脂水平,对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脑卒中是全球导致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之一。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脂肪含量异常升高的状态,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高血脂与脑卒中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旨在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进一步探讨高血脂与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评估高血脂与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多项研究表明,高血脂与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一项针对大规模人群的队列研究发现,在年轻和中年人群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的水平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另外,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高血脂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血脂水平的人群。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高血脂可以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影响脑血管的正常功能,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高血脂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破坏了血管的完整性,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此外,高血脂还会导致血栓的形成,使得脑血管阻塞,引发脑卒中。
讨论高血脂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高血脂不仅会直接影响脑血管的健康,还会导致其他危险因素的增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进一步增加了脑卒中的风险。
因此,积极控制血脂水平对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降血脂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高血脂的手段。
通过使用降血脂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减少脑血管的损伤,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水平关系研究

了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后产生的不 良反应 。因此甘草 酸二铵可 作为特发性肺间质纤 维化 比较理想的治疗药物。 参 考 文 献
l 中华 医学会呼吸病学 分会 .特发性肺 (间质) 纤维化诊 断和治疗 指南 (草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25 (7):387—
389.
2 关天宇 ,焦扬 ,孙海燕 ,等 .肺 痹汤对肺 纤维化 大 鼠血清 中透 明 质酸 与 血 清 中型 胶 原 的影 响 [J].辽 宁 中医 杂 志 ,2007,34 (4):526—527.
甘草酸二铵化学结构上与醛固酮的类 固醇环相似 ,从而发 挥类 固醇样 作用,但 无皮 质激素 的不 良反应 。糖皮质 激素 类药物长期全身应用 ,常有严重的不 良反应 ,A组患者均 出现 向心性肥胖 、多毛、痤疮 、骨质疏松 、易感染等状况 ,上述原 因使得糖皮质激素在 IPF的治疗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甘草酸二 铵无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所以对 IPF进行抗纤维化治疗减轻
作者单位 :163453黑 龙江省 大庆市 ,大庆油 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 院神经 内科
本院神经 内科住 院的脑梗死患者共 518例 ,均 为发病 2d内入 院 ,其 中男 286例 ,女 232例 ,年龄 42—79岁 ,平均 (62.15 ±10.18)岁 ,对照组为 同期我 院健康体检 中心 491例非卒 中 患者 ,男 303例 ,女 188例 ,年龄 4o~76岁 ,平均 (61.31± 9.05)岁。通过问卷访 谈 收集研 究对 象 的基 本 资料 ,病例 组 和对照组共 1 009例 ,其 中 40—49岁 159例 ,5O~59岁 256 例 ,60—69岁 302例 ,70~79岁 292例。因脑卒 中 3d内血脂 有波动 ,取发病 3d内血标本进行检验。 1.2 选择和排除标准 病例组符合 全国第 四届脑 血管病会议 修订的诊断标准 ,对 照组 和病例组在平 均年龄和性别构成上无 显著差异 ,凡有下 列情 况予 以排除 :心房 纤颤 、血液病 、结 核、恶性肿瘤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入 院前 1周内使用降脂 药物者 。 1.3 研究方法 所有 入选对 象在入 院 3d内进 行血脂 水平测 定 ,采清晨空腹静脉血 ,用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血脂
急性脑卒中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评价

急性脑卒中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评价发表时间:2019-07-22T12:06:26.2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6期作者:孔鋆[导读] 探讨急性脑卒中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430071 2崇阳县人民医院 4375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6年0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1组(脑梗死)--30例与观察2组(脑出血)--30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结果:观察1、2组TC、TG、LDL-C、HDL-C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1组的TC、TG、LDL-C高于观察2组,HDL-C 低于观察2组,P<0.05。
存在颈部斑块组的TC、TG、LDL-C高于无颈部斑块组,而HDL-C低于无颈部斑块组,P<0.05。
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脂水平异常具有密切相关联系。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可分为脑梗死及脑出血两种,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我院为了讨急性脑卒中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选取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见正文描述: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选取2016年0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类型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1组(脑梗死)--30例与观察2组(脑出血)--30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观察1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值(65.12±2.32)岁,年龄范围61-75岁。
观察2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值(65.19±2.38)岁,年龄范围62-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