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夸夸我的家乡
夸夸自己的家乡

夸夸自己的家乡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我的家乡在店头镇,虽说不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却是一个很有灵气的一个名镇。
在她的西部是有一条沭河古道,水清如画树木茂盛。
还有沭河打闸风景区,吸引了国内游客前来游玩。
特别是黄沙畅销全国各地。
店头盛产花生、地瓜、小麦、玉米。
名扬国内外。
店头的各个村都修了平整的柏油马路。
这是店头人民修建的,走在马路上,心情极其舒畅。
田野里是辛勤劳动的叔叔、阿姨、伯伯们,是他们造就了我们美丽的纪山。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人们,我的心在家乡。
口语交际《夸家乡》教学设计(精选4篇)

口语交际《夸家乡》教学设计(精选4篇)口语交际《夸家乡》篇1人教版第四册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主动参与互动交际活动,有主动交际欲望和口语表达的信心。
2、学会在互动交际中使用礼貌用语,能在交际中基于表达的需要认真听,大声讲。
3、能有条理地介绍家乡的迷人风光,家乡的丰富物产,家乡的名人,说说家乡的变化,还可以畅想家乡的未来等。
4、能通过对家乡的了解感受家乡的可爱,从而激发学生认识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有条理地介绍家乡的迷人风光,家乡的丰富物产,说说家乡的变化,还可以畅想家乡的未来等。
2、教学难点:主动参与互动交际活动,有主动交际欲望和口语表达的信心。
课前准备:教师设计多媒体;学生每人多渠道收集家乡的资料,把观察或了解到的情况通过画画、拍照、写话等形式记录下来。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揭课题。
1、师述:同学们,大家好,第一次见面,我先给大家做个。
我是给你们上今节口语交际课的许欢心老师,大家叫我许老师就可以了。
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采访我吗?谁做小记者?师述:我是本地人,我的家乡就是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
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我好地方。
我爱我的家乡。
下面到我来当记者采访一下同学们啦: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家乡在哪里?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
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今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夸夸自己的家乡。
(板书:夸家乡)【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直接入手展开对话,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与欲望,为学生起一个简单的示范作用。
让学生一开始就有兴趣、有信心与人交际,初步掌握与人交往的一些方法技巧。
】【设计意图:创设简单的情境交际画面,实现由易到难的过渡。
】二、审题解题,明确要求。
1、课件出示交际要求。
读题解题。
2、学生练习采访。
【设计意图: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
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让学生明确交际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要求,也能起到方法指引的作用,为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作铺垫,逐步体现由简入难的过渡,逐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夸家乡》教学设计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物展示等
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 ,展示家乡的风景、美食、文化等方 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 乡的特色和魅力。
实物展示
将家乡的特色物品或食品带到课堂上 ,让学生通过观察、品尝等方式,更 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文化和风俗。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自评: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Fra bibliotek0102
03
表达流畅度
反思自己在口语表达中是 否流畅,有无过多的停顿 或重复。
内容充实度
思考自己介绍家乡时是否 涵盖了足够多的细节和特 点。
情感投入度
评估自己在讲述过程中是 否真实地表达了对家乡的 情感。
小组互评:对组内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
合作态度
评估小组成员在讨论和交 流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和参 与度。
信息获取能力
评价组员在收集和整理家 乡信息方面的能力。
表达能力
对组员在口语表达和介绍 家乡时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师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 积极发言和互动。
创新性
进步与不足
针对学生个人或班级整体的表现,提 出具体的进步方向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
评价学生在介绍家乡时是否有新颖独 特的观点或表达方式。
THANK YOU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反思: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参与度高
本次教学中,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参 与热情,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分 享自己的家乡故事。
主题贴近生活
夸家乡这一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 密相关,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 他们的表达欲望。
反思: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二年级下册《夸家乡》口语交际教案

二年级下册《夸家乡》口语交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用流利、连贯、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家乡的特点和优势。
3.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会与人分享和倾听。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用流利、连贯、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家乡的特点和优势。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表达清晰、语言连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图片,包括自然风光、特色建筑、美食等。
2. 学生准备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家乡的认识。
2. 观看图片:学生分组观看图片,讨论家乡的特点和优势。
3. 小组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分享自己家乡的特点和优势。
4. 全班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全班展示,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口语交际的收获,并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五、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家乡的特点和优势。
2. 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家乡的画,并在画面旁边写上自己对家乡的介绍。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表现,评价其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连贯程度和清晰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小组交流和全班展示中的互动态度,评价其倾听他人意见和分享自己观点的能力。
3. 分析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成功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和全班展示时,是否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真正热爱自己的家乡。
八、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家乡特色美食分享会,让学生带来自己家乡的美食,并介绍美食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介绍自己的家乡 口语交际 三年级语文

介绍自己的家乡口语交际三年级语文
我的家乡—大美桓仁
我的家乡是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她位于辽宁东部边陲,人口30多万,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其中以满族人口最多。
这里还是国歌素材地,高句丽发祥地,八卦标本地。
是山、是水、是诗、是画,是桓仁。
这句话是对我家乡最好的诠释。
这里山峰林立,著名的有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辽宁屋脊老秃顶自然保护区、花脖山。
这里碧波荡漾,有辽宁省最大的内陆湖桓龙湖,鲤鱼、鲢鱼等鱼类品种丰富。
这里风景如画,枫林谷、大雅河漂流、望天洞、虎谷峡等旅游景点,各具特色,如诗如画。
这里有丰富的物产,享誉海内外,人参、鹿茸、木耳、冰酒、大米等一应俱全。
现在的桓仁不再是从前交通闭塞的山城小镇,2019年4月,随着田桓铁路的开通,我们终于可以坐着火车去本溪,坐上火车去沈阳了。
在党的领导下,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变越美!大美桓仁,我的家乡,我期待您越来越好!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的景色,爱它的富绕!桓仁!我为你骄傲和自豪!。
口语交际-夸家乡

赣南脐橙
龙南的美食
龙南珍珠汤
关于珍珠汤,龙南民间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在清道光年间,龙南的龙头鱼丰收, 一位名叫徐思庄的人大量进贡龙头鱼,皇上便派钦差大臣前往龙南给他赏赐。夏 日炎炎,山路岖崎难行,钦差大臣途中中暑。来到徐思庄家已近黄昏,圩镇上大 鱼大肉已卖完,徐思庄便炖煮龙南客家名菜“珍珠汤”给钦差食用,钦差取匙食 之,顿时劳累尽消,甚觉是稀世珍肴。问其菜名,徐思庄看到珍珠米颗颗晶莹剔 透,如龙眼一样,为取悦钦差,便说是“龙眼汤”,并阐述:“此汤是取百丈龙 潭的龙头鱼之目烹调而成,故名龙眼汤,用以孝敬大人。”钦差听后,觉得此菜 名犯上,徐思庄惶惶不安,忙解释此非贡品“龙头鱼”之目所煮,而是龙南民间 的地方菜肴。随即,徐思庄请钦差赐予菜名。钦差受其奉承和热情款待,难以推 却,几经推敲后说:“就叫‘珍珠汤吧。”因此,“珍珠汤”或“珍珠粉”沿用 至今
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迄 今已390多年。2001 年2月4日,中央电视 台东方时空现场直播 了乌石围全貌和详细 情况。前方后半圆形, 在众从风格迥异的客 家围屋当中,可以说 是独具特色,特别珍 贵。
三、九连山
• 位于赣粤边界、南岭东部的核心部位,江 西省龙南县境内。保存有较大面积的原生 性常绿阔叶林, 素有“生物资源基因库”、 “赣江源头”之称。 • 200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5年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内唯一一处 有两个“国家级”和客家文化的绿色圣山, 保护区的主要职能是保护九连野生动植物 资源和开展科学研究。
民俗文化——客家风情
龙南,属典型的纯客家县。龙南的人民,历来勤劳 智慧,厚道朴实,热情好客,与人为本,与善为德,民 风纯朴,在四时八节、民间喜庆及日常生活中,有着高 尚的道德情操,有中原唐宋时期的风俗习惯(在清明和 阴历7月15时为祭祀时节)、生活方式和语言特色,弘 扬了客家精神,秉承了客家文化,展现了客家风貌。龙 南山歌“过山溜”音调高亢激越,节奏明快自由,采茶 歌舞诙谐活泼;龙南人崇古敬祖,讲究长幼有序;如在 婚丧嫁娶的宴席中,长辈坐正上头。“酿豆腐”、“捶 鱼丝”、“小炒鱼”等客家美食让人唇齿留香,永难忘 怀。
口语交际《夸家乡》教学设计一等奖

口语交际《夸家乡》教学设计一等奖《口语交际《夸家乡》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口语交际《夸家乡》教学设计一等奖活动目标:1、通过儿歌内容了解淮安的风味小吃和土特产。
2、摘树叶,摘花生的活动,加深热爱淮安老张集的情感;培养幼儿乐于分享、热情好客的情感活动准备:我们当地的风味小吃图片(包括食物)多种、湿巾若干片、制作炒花生的材料、包装纸若干、特色杂志。
活动过程:一、教师扮演成旅游团的导游,引导幼儿看到什么?(第一站)带幼儿回座位后和幼儿一起说出我们。
二、说说是淮安土特产,并拍手听儿歌(第二站)1、出示土特产、风味小吃,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风味小吃和土特产。
2、幼儿和教师一起拍手,听教师念儿歌《夸家乡》三、将幼儿事先分成四到五组,玩有奖问答游戏,并炒,煮,烤花生,开始包装花生(第三站)1、玩游戏,给获胜组幼儿发送奖品(花生)2、制作包装花生,引导获胜组给大家分享品尝花生。
3、再次强调乐于分享,热情好客的情感活动延伸:幼儿活动后互相交换杂志阅读,家庭与家庭之间合作制作出好吃的风味小吃并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在开展《夸家乡》的主题的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活动中幼儿参与性极高,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还应对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多用发散式的提问启发幼儿。
教学反思在我们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班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为增强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幼儿关爱身边的人。
我们班里开展了《夸家乡》这一教学活动,得到了全班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由于小班的幼儿对于热爱家乡的概念和意识虽已有初步的萌芽,但很多孩子还不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家乡是淮安老张集。
于是,在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就以老张集的小吃、特产、水果这些孩子们熟悉的身边的物品入手,介绍了老张集的风味小吃,独特的物产。
在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泡馍,幼儿对自己的本土吃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大部分幼儿都说自己特别喜欢老张集的小吃和泡馍。
口语交际你的家乡很美遇到摄影的的人你会对他说

口语交际你的家乡很美遇到摄影的的人你会对他说首先,要表明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比如说我的家乡是湖南,那里有很明显的南方特点。
然后可以介绍自己家乡的景象,著名小吃或者著名的景点,晚点等等,比如说我的家乡的景象是以山为主,有许多著名的小吃沙县小吃,最后可以欢迎大家去自己的家乡玩耍度假。
例如:我的家乡在广西壮族市区桂林市,桂林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群峰倒影山浮水,水作青罗带,无水无山不入神,峰峦耸立,倒影在桂林山水中随处可见,利用好倒影,可以拍出对称感强烈的山水画,可以将水中山石的倒影拍摄得十分清晰干净,运动的水面,静中有动的效果会让照片富有生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我的家乡
长布镇第一小学徐燕妮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形式介绍家乡,把话说完整,并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别人。
2、正确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
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学习恰当评价别人的话。
3、与人交流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语气和蔼,态度诚恳。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式介绍家乡
教学难点:
把家乡的景色、物产、变化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感知家乡。
1、播放《谁不说咱家乡好》的磁带音乐,并出示歌词,学生欣赏。
燕子流连在云间,蜻蜓徘徊在水面,踏上记忆中的路,仿佛又回到那童年。
调皮的孩子,放学去山边,母亲又等候在村前。
我看见那故乡的炊烟,
如今又在眼前,我看见那故乡的炊烟,依然飘在天边。
我看见那故乡的炊烟。
如今又在眼前,我看见那故乡的炊烟。
依然飘在天边,飘在天边
在天边
-
2、教师提问:谁愿意来说一说,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3、3、教师讲述:是啊!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呀!热爱家乡的心情是一样的,可大家热爱的家乡却是各不相同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介绍我们的家乡。
(板书课题)课前,我们已经走进了美丽的家乡,了解家乡的风光、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物产。
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吧!
4、出示学习目标。
师读。
二、介绍家乡。
(一)交流资料,介绍家乡
1、学生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师:说说你找到的是家乡的哪一方面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真了不起。
还有没有小朋友,和他一样也带了一些家乡的照片?
生:(纷纷举起了自己带来的照片。
)
师:嗯,不错。
从你们的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家乡的变化。
你们说是吗?师:你们介绍了家乡美丽的风光。
还有让你觉得美丽的地方吗?
(学生踊跃的发言)
生:家乡有很多有名的小吃。
师:这是家乡的物产。
(很多生举手)……
按材料的不同,组合成了一个小组,有的介绍家乡的景色,有的介绍家乡的物产,有的介绍家乡的变化……同一小组,互相交流,深化同一主题材料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家乡吗?为什么?
生:因为,家乡有美丽的风景,有很多旅游景点,有七目嶂,有石马山……
生:我喜欢家乡,因为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生:因为,家乡田里有稻谷。
师:我们还可以说家乡的变化。
生:家乡的房子都是新盖的……
教师板书:风光物产变化
(二)设制情境,介绍家乡
1.指名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师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指名评价,你觉得谁说得好。
三、赞美家乡。
1、畅想家乡的未来。
师:家乡风光美无比,家乡的物产多又多,家乡的变化真是大!小朋友们,谁不爱家乡呢?小朋友们,再过10年、20年、30年,家乡又会变得怎样呢?
生: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生:家乡的人们生活水平会越来越高!
生:家乡的房子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
师:我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2、说感受,说你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1.把你收集到的图片贴在一张大纸上,并在旁边写上介绍家乡的一段话。
2.把你今天的收获和家长交流交流。
长布镇第一小学
302班语文实验课题汇报课
介绍我的家乡(口语交际)
徐燕妮
2017年12月
说课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欢迎各位来到我们王士店小学来指导工作,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一次与大家一起交流的机会。
下面我就说一说有关这一堂课的思路,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口语交际是新课标教材新出现的课型,它是在原教材“听说训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不但有听、有说,更有交际。
《夸夸我的家乡》这次口语交际是围绕“夸家乡”这一主题进行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在设计这课时,以教师扮演的小叮小记者、台湾老爷爷这三个人物作为交际对象,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从家乡的风光、物产、变化等多方面来夸家乡。
这节口语交际课的主要问题是走进生活、情景互动,针对这个问题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课堂,培养搜集信息能力
新教材中大部分口语交际设计的内容都需要在课前作充分的准备工作,才会避免课堂上无话可说的现象,也才能使口语交际中有大量的信息提供交流。
因此在教学的一开始,我有意识布置各项准备活动。
让学生关注家乡的风光,家乡的物产,家乡的变化。
让学生在课堂外饶有兴趣的走近家乡,了解家乡。
新课标强调教学应不拘泥于课堂40分钟,而是需要教师有“课堂教学+课外信息”的意识。
这就要求拓宽了语文的课程资源,特别是口语交际内容,多来自生活。
搜集到大量有关主题的材料,课内才能谈的活,谈的开。
我在上这一课之前,便让学生们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主题的不同呈现方式的信息。
如:图片、文字、照片等等。
这样做,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地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多层情境,多向互动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使语言的发展。
”所谓情动而辞发,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新课标中也指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因此,我在设计该课时,积极创设情境,创设多层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
第一层情境:交流有关家乡风光、物产、变化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层情境::向不同的对象,夸家乡的风光、物产、变化。
第三层情境:为家乡作画,做宣传。
每层情境设计的难度不同,层层递进,层层铺垫,体现了从句到段,循序渐进的原则。
情境的设计,还体现了交际的多向互动。
生生互动:交流搜集的材料。
师生互动:在第二情境中教师演,学生说。
群体互动: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式的集体讨论。
多向互动,使语言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思想交流更活跃,思维碰撞更激烈。
三、走进生活,激发兴趣,乐于交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过分要求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只能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
因此,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口语教学中尤为重要。
课堂上创设的多层情境,课堂上组织的多向互动,都让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参与到交际中去。
表达自我,赞美家乡。
课堂中有参与了表演、画画、音乐,全方位的快乐学习。
小学阶段的作文最关键的还要体现从说到写的原则。
这节课,在学生充分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难度降低,学生乐意。
并且还是把这些放入画画之中。
学生的兴趣不言而喻。
总之,走进生活,情境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两大法宝。
在这节的教学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走进生活对口语交际的重要作用。
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相信会有更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走进口语交际课堂。
学生也能像是在生活中享受生活似的,享受口语交际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