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方法选择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医院麻醉科静脉全身麻醉操作规范【分类】将全麻药注入静脉,经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

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可分为单一药物麻醉,方法简易,但总用药量有限制;复合麻醉系采用2 种以上的静脉麻醉药(包括催眠药、镇痛药和肌松药),充分发挥每一种药物的优点,互补缺点,用较小剂量达到镇痛记忆消失和肌肉松弛的目的,亦称“平衡麻醉”或“全凭静脉麻醉”。

如同时辅以吸入麻醉,则称为“静吸复合全麻”。

【基本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手术需要选择麻醉药及麻醉方法。

2. 多种麻醉药复合使用时,注意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有机配伍,使正作用相加,副作用互相减弱或抵消。

3. 应以满足镇痛、睡眠和肌松为目的合理选配药物。

4. 恰当掌握用药量,避免多次或连续用药致积蓄中毒。

5. 静脉全麻期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除短小手术外,应在气管内插管下进行。

掌握麻醉深度,严密观察呼吸和循环情况。

6. 必须常规备好麻醉机、氧气、负压吸引及气管插管器械并检查无误后方可实施麻醉。

7. 麻醉前常规使用颠茄类药物及镇静剂。

【硫喷妥钠静脉麻醉】1.适应证:(1) 四肢及躯干无需肌松的短小手术;(2) 全身麻醉的诱导或行小儿基础麻醉;(3) 辅助麻醉剂;(4) 抗惊厥及治疗局麻药中毒。

2. 禁忌证:(1) 急、慢性呼吸道梗阻;(2) 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潜在呼吸道梗阻因素);(3) 支气管哮喘和对硫喷妥钠过敏患者;(4) 严重低血压休克;(5) 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6) 上消化道梗阻、大出血或饱胃属相对禁忌。

3. 注意事项:(1) 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将硫喷妥钠稀释成2.5%溶液(小儿可用1%-2%溶液);(2) 小儿基础麻醉:一般多适用于0.5岁-6 岁小儿,稀释2%或2.5%溶液,按15-20mg/kg 体重计算,作深部肌肉注射,注射后3-5min 内入睡,约可维持30-45min。

第二次追加量为首次量的1/3-1/2。

麻醉药品五项基本原则

麻醉药品五项基本原则

麻醉药品五项基本原则
1. 安全性原则:麻醉药品应确保使用者和患者的安全。

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麻
醉药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防止事故和意外发生,并保护人们的健康和
生命。

2. 有效性原则:麻醉药品应具备显著的麻醉效果和较低的副作用。

其使用必须基于
科学依据,并经过充分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验证。

3. 可获得性原则:麻醉药品应在合理的条件下可供需要的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使用。

为了保证麻醉药品的可获得性,相关机构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范,并积极推动麻醉药品
的生产和供应。

4. 合规性原则:麻醉药品的生产和使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行业标准,且遵守
伦理原则和职业规范。

制造商和医疗机构在生产和使用麻醉药品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5. 信息透明原则:麻醉药品的生产商、医疗机构和医疗专业人员应提供准确、及时
和透明的麻醉药品信息。

患者和使用者有权获得关于麻醉药品的详细信息,包括适应症、
剂量、副作用和预防措施等。

相关信息应以易理解和易获取的方式呈现,以满足患者及使
用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麻醉科手术中的麻醉药物选择

麻醉科手术中的麻醉药物选择

麻醉科手术中的麻醉药物选择麻醉科手术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医疗工作,麻醉药物的选择对手术过程和患者的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麻醉药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手术类型、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药物的特性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麻醉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药物选择进行探讨。

一、全身麻醉药物的选择全身麻醉是常见的麻醉方法,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有吸入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常用的有氟烷、异氟醚等,它们具有快速诱导、迅速清醒等优点,但对呼吸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静脉麻醉药物常用的有丙泊酚、芬太尼等,它们具有诱导平稳、效果可控等特点,但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情况。

在选择全身麻醉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手术类型以及麻醉师的经验等因素。

二、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局部麻醉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要注意其效果持久性和麻醉深度,避免过度麻醉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

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还应考虑手术部位和手术范围,以确保麻醉效果的最佳并且不影响手术进行。

三、镇痛药物的选择镇痛是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镇痛药物选择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并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

在手术中,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吗啡、芬太尼和氯胺酮等。

选择镇痛药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疼痛程度和术前疼痛史等因素。

此外,还要注意不同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四、麻醉辅助药物的选择麻醉辅助药物的选择在手术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常用的麻醉辅助药物有肌松剂、抗生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肌松剂的选择要根据手术类型和肌松程度进行选用,以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抗生素的使用可以预防术后感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需要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耐药情况。

抗心律失常药物则可以维持患者的心脏稳定,但选择时要注意不同药物的心脏毒性和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麻醉科手术中的麻醉药物选择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因素,需要综合考虑手术类型、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药物的特性等。

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1.25•【文号】卫医发[2007]38号•【施行日期】2007.01.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卫生部关于印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卫医发[2007]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加强对麻醉药品临床应用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安全、合理使用,规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我部组织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编写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现予发布施行。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告我部医政司和中华医学会。

附件: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二00七年一月二十五日附件: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前言药物滥用已经成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全球化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药物滥用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由用药者采用自我给药的方式,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利用其致欣快作用产生松弛和愉快感,从而逐渐产生对药物的渴望和依赖,由于不能自控而发生精神紊乱,并产生一些异常行为,经常会导致严重后果。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根据国际《麻醉药品单一公约》,对于麻醉药品的医疗和科学价值给予充分肯定;滥用这些药物会产生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必须采取严格管制措施,只限于医疗和科研应用;需开展国际合作,以协调有关行动。

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限制这类药品的可获得性;需要者必须持有医师处方;对其包装和广告宣传加以控制;建立监督和许可证制度;对其合理医疗和科研应用建立评估和统计制度,限制这类药品的贸易;各国向联合国药品管制机构报送有关资料;加强国家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药物滥用。

麻醉药品四定原则

麻醉药品四定原则

麻醉药品四定原则麻醉用药原则一:能少不宜多。

不管是神经阻滞还是静脉用药,一个给药的基本原则是给药剂量能够充分满足麻醉需求的最少剂量是最合适的剂量。

这有两层含义,首先给药量必须能够完全临床麻醉的需求,其次,其剂量必须满足需求的最小量最合适。

很多医生在麻醉用药量方面,只想到第一层含义,而对第二层含义常常忽略。

或者为了追求麻醉效果,错误地选择「宁多勿少」策略。

过多的用药,不仅无益,而且可能带来循环波动,呼吸抑制,各种毒性反应,代谢苏醒延迟发生率增加,即便是最「无害」的用药,也至少会加重机体药物代谢的负担。

所以尽管一些时候,用药剂量在安全范围之内,也应该选择有效的最小剂量的策略,而一味增加药量以获得同事们对「麻醉水平」的认可,这是极其幼稚且错误的麻醉理念。

麻醉用药原则二:能慢不宜快。

多数情况下,麻醉用药快速推注除了表现麻醉医生动作利索外没有其它意义,因为相对缓慢推注可以获得同样的临床效果。

尽管很多药物快速推注也不会带来严重不良反应,但是还是要提倡相对缓慢推注速度。

首先,人体适应或者代偿血药浓度变化总是有一个时间差,过快的血药浓度升高,就可能让机体存在短暂失代偿状态,特定病人就可能出现风险。

其次,如果是椎管内麻醉,过快的注药速度可能导致麻醉平面不可控,而缓慢注射则可使麻醉平面更趋于稳定可控,那种靠注药速度来冲平面的作法值得商榷。

再次,边注药边查对药物、边注药边观察病人情况,这是一个麻醉医生良好工作习惯,可以尽早发现人为给药失误及药物的毒性过敏等不良反应,而那些火急火燎的急先锋的作法在麻醉用药中是不应提倡的。

麻醉用药原则三:能简单不宜复杂。

很多人喜欢麻醉过程中大杂烩式用药,例如全麻中可能会用三四种类似镇静药物同时给药,并宣称「大杂烩」可以利用各自的优点,减少不良反应。

麻醉用药大杂烩的麻醉理念其实是有严重的逻辑错误的。

首先,每种药都有各自的药效和药代的参数,任何一种药,给多少剂量合适?术后多久能苏醒?有何不良反应?药物作用于不同人体的脾气如何?这些都不是看看资料翻翻书本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经过长期临床反复实践,麻醉医生不断体验总结对比,才会有感性的认识。

怎样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怎样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怎样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在手术之前,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术式,并配合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普通的病人,更多的是关注手术,关注的是主刀医生,而不是麻醉医生,但他们并不知道,麻醉效果的优劣,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师应该与医师合作,认真、准确地选用合适的麻醉方法。

麻醉方式的选择与手术和检查有关。

如果是一些比较小的手术,比如脂肪瘤,也可以用局麻来治疗。

如果手术比较大,位置也比较危险,比如心脏手术、开颅手术等,就需要全身麻醉,还要做很多的监测,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文章就教您如何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一、手术麻醉的必要性?不管是大小手术,没有麻醉的话,都会产生一定的痛苦,剧烈的疼痛会造成许多伤害,主要有:1、病人可能会由于极度的痛苦而无法承受手术,或由于疼痛引起的身体颤抖•,妨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2、剧痛会导致病人的血压和心跳加快,严重者会导致心律不齐,引起心肌梗死,甚至发生脑出血,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

3、严重的疼痛会对病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

做完手术可能会引起病人的情绪变化,从而引起病人的抑郁,造成创伤性应激障碍。

麻醉可以彻底的缓解手术的痛苦,让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手术的顺利进行,这样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二、麻醉方式有哪些?一般包括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等。

1、全麻:全麻指的是用麻醉药物使人的意识与痛觉消失,对手术操作有利,麻醉药可以经呼吸道吸入,也可以经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达到麻醉作用。

2、局麻:通过对术区周边的手术切口实施浸润性麻痹,使人体某个部位的神经传导受到影响,起到麻痹的效果,这种麻痹多用于短期、小范围、低难度的手术。

3、椎管内麻醉:主要包括蛛网膜下腔间隙阻滞、硬膜外阻滞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三、选择麻醉方法的基本原则对于麻醉方式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很多因素去决定,主要包括手术的因素,患者本身的情况,实施麻醉的各种条件以及患者家属的选择等,很多因素去决定。

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规范

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规范

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规范基础麻醉麻醉前是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的麻醉操作,这种麻醉前的处理称为基础麻醉。

基础麻醉与麻醉前用药的区别是,前者必须产生神志消失的效果,而后者则以不使病人神志消失为原则。

【适应证】1、需要手术而又难以合作的儿童。

2、精神非常紧张、不能自控的病人。

3、因各种原因而失去自控能力者。

【基本操作原则】1、基础麻醉必须有麻醉科医师实施,并进行麻醉记录。

2、基础麻醉可在病人进入手术室或手术室内进行。

3、主要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病人的呼吸和循环稳定。

4、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其他有创性操作或麻醉操作时,应有麻醉医师观察病人。

【常用药物】氯胺酮3-5mg/kg,肌内注射。

用于儿童。

咪达唑仑常用于成人,0.07-0.15mg/kg,肌内注射。

如进入手术室,0.01-0.03 mg/kg,静脉注射。

局部麻醉一、局部麻醉的一般原则1、局部麻醉一般由手术者实施。

因此,术者应熟悉所用局麻药的药理性质和不良反应,应具有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2、麻醉前病人应禁食8h、禁饮4h以上。

对于不能合作而又必须行局部麻醉者,可在基础麻醉下施行。

3、麻醉前应询问病人对局麻药有无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局麻药及其浓度和用量。

用药前应经至少有两人对药物名称和浓度进行核对。

4、麻醉应完善,完全阻滞疼痛传导径路以达到无痛和避免刺激引起的全身反应。

5、麻醉前或麻醉期间可适当应用镇静、镇痛药,以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二、局部麻醉方法和临床应用(一)表面麻醉局麻药直接粘膜接触后,穿透黏膜作用与神经末梢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适应证】眼、耳鼻喉、气道等部位黏膜麻醉。

不同部位选择不同药物浓度,如:角膜选用低浓度的药物。

【给药方法】用喷雾器喷于黏膜表面;以棉球涂抹在黏膜表面;以棉球或纱条填充。

为达到完善的麻醉作用,需多次给药,一般2-3次,每次间隔5分钟。

2﹪-4﹪利多卡因,1﹪-2﹪丁卡因。

【不良反应】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部组织刺激、过敏反应等。

麻醉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麻醉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麻醉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麻醉药注射剂是在临床麻醉过程中常用的药物形式。

为了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

1.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麻醉药注射剂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使用,不能擅自改变剂量或频率。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过程来决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2. 确认适用性和适当性在使用麻醉药注射剂之前,需要确认其适用性和适当性。

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过敏史、疾病状况等因素,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3. 注意药物质量和有效期使用麻醉药注射剂时,需要注意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

确保从可靠的渠道购买正规的药物,并在使用前检查药物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4. 控制剂量和速度在使用麻醉药注射剂时,需要控制剂量和注射速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麻醉效果,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并注意注射速度,避免出现过度麻醉或不足麻醉的情况。

5. 监测患者状况在使用麻醉药注射剂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

定期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6.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麻醉药注射剂时,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包括正确选择注射器具、消毒操作、适当的注射技巧等,确保注射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7. 记录使用情况和效果使用麻醉药注射剂后,要详细记录使用情况和效果。

包括药物种类、剂量、注射时间、效果评估等,为后续的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是麻醉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够帮助您安全有效地进行麻醉治疗。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与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方法选择基本原则
麻醉选择取决于病情特点、手术性质和要求、麻醉方法本身的优缺点,应以麻醉者自身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经验,以及设备与监测条件等方面因素来取舍。

各种麻醉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还可因个体差异、具体病情以及操作熟练程度和临床经验的差异而出现效果上的差别。

麻醉方法选择的总原则是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来满足手术的要求,尽量选择对病人最为有利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但有些危重病人却只能在麻醉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最简单的手术,因此,麻醉的选择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病人情况
手术病人的各自情况是麻醉选择最主要的依据,包括性别、年龄、体重、精神、心理和一般健康状况,情绪与合作程度,拟手术治疗的疾病与重要合并症及其严重程度、重要脏器功能现状。

例如,婴幼儿或学龄前儿童不能配合,只能选择全麻或基础麻醉下辅助各种阻滞麻醉;对老年病人的麻醉选择,主要取决于全身状况。

若病人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而需行上腹部手术,可以小剂量硬膜外麻醉结合较浅的全身麻醉,并行气管内插管来管理呼吸较为稳妥;对尿毒症病人行急症手术,则考虑局麻或神经阻滞麻醉。

如病人情绪异常紧张,无疑全麻较为合适;但其原则是选择对身体影响最小而稳妥的麻醉方法。

如肥胖病人在仰卧位即有明显通气不足的表现,则实施气管内插管全麻应是较好的麻醉选择。

还应对病人的意愿给予充分考虑,个别病人要求全麻,有的病人拒绝全麻,如果没有麻醉方面的禁忌证又能满足手术要求,则应满足病人的意愿,没有必要说服病人接受其不愿接受的麻醉方法。

如果病人有某种麻醉的禁忌证,则只能选用其适宜麻醉方法。

第二节手术方面
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前提下,根据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术者的特殊要求与技术水平等,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

如腹部手术需要良好的肌肉松弛,可以考虑椎管内麻醉,也可选择全麻;如果作胸腔镜手术,需要术侧肺萎陷以便于操作,则宜插双腔导管行单肺通气;小儿面部及口咽腔手术,以气管内插管全麻较非插管者安全。

术者还可从手术需要或手术习惯而提出某些要求,只要不违反原则而又足以做到,应尽量予以满足;对估计技术难度较大、术时较长者,选择全麻更为合
适。

所以,首先应了解手术意图,明确手术方案及主要步骤,同时,还应注意手术的特殊要求,如脑动脉瘤、某些大血管手术或预计手术出血较多的手术,应在全麻基础上再实施控制性降压,以便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病人的安全性。

第三节麻醉方面
麻醉方面的考虑,包括麻醉医师的业务水平、临床技能和经验,麻醉没备和药品方面的条件等,如果超越麻醉医师的学识和技术水平或受到设备与药品方面的限制,理论上最适宜于该病人的麻醉方法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时,原则上则应首先采用安全性最大和操作较熟练的麻醉方法,不能忽视的是,经验和良好习惯往往起重要作用。

但不能将麻醉选择绝对化。

即使同一种麻醉方法具体在每一位病人中使用,其效果也有不同。

同一种手术可在不同的麻醉方法下进行,同一种麻醉方法也可用于多种手术。

有时还将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或其他区域阻滞复合应用,或将蛛网膜下腔阻滞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

麻醉医师应根据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最合适的、也是自己最为熟练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在这方面没有硬性的规定可循。

麻醉选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术中麻醉管理和对意外情况的早期发观和恰到好处地应急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