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及大黄饮片

合集下载

中药大黄ppt课件

中药大黄ppt课件
另含鞣质类、有机酸和雌激素样物质。
九、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大黄有泻下作用,其中结合型蒽醌为其主 要有效成分,对胃、十二指肠以及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胆汁 和胰腺的分泌。
2.对血液的作用:对微循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能止血,又能 活血,还可降血脂。
3.对病原微生物作用:大黄对多种革壮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抑制 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此外对某些真菌、阿米巴 原虫、阴道滴虫有抑制作用。
大黄
性味归经
药物基原
掌用量 解
临床应用
使用注意
处方用名
大黄、熟大黄、制大黄、酒大黄、大黄炭
将军、生军、川军、绵纹大黄、西绵纹、黄 良、火参、制军、酒军等。
药物基原
唐古特大黄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
药用大黄 (R. officinale Baill. )
七、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 用;
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妇女怀 孕、月经期、哺乳期应忌用。
八、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是蒽醌衍生物,总量约3-5%,大部分 为结合状态,是泻下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蒽醌苷 和双蒽醌苷。双蒽醌苷中有番泻苷A、B、C、D、E、 F;游离型的苷元有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 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
此外还有健胃、降压、降低尿素氮、利尿等作用。
十、临床新用
消化系统疾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黄疸型 肝炎、幽门螺旋菌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病、 急性菌痢、肠炎及肠梗阻、肛裂、炎性外痔等。
内分泌系统疾患:糖尿病、高脂血症。 其它:胆绞痛、急性乳腺炎、带状疱疹、急性扁 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外阴溃疡等。
实热便秘,泻痢不爽 血热吐衄,目赤咽肿 血瘀经闭,跌打损伤

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

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

药物研究60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贾政辉 王焕成白求恩医科大学制药厂 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摘 要】目的:探究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

方法:制备不同大黄炮制品,利用薄层色谱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干燥遗失质量、浸出物含量,测定鞣质、蒽醌含量变化情况。

结果:生大黄中鞣质质量分数及结合蒽醌含量最高,熟大黄、酒大黄浸出物含量、干燥遗失质量无明显变化,大黄炭浸出物含量、干燥遗失质量明显降低。

结论:鞣质及蒽醌类物质为大黄泻下解热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大黄;炮制品;物质变化中药饮片炮制后药性发生改变,关键在于其内在物质基础内涵发生了改变。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生大黄、熟大黄、大黄炭、酒大黄中的基础物质,探究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722 分光光度计、大黄饮片。

1.2 方法1.2.1 制备不同大黄炮制品熟大黄:取适量生大黄片,按照生大黄:黄酒=2:1的比例,使用黄酒均匀搅拌大黄片,闷润2h,黄酒被药材充分吸收后置入特制蒸制容器,蒸制24h,药材表面呈黑褐色、内部呈黄金褐后取出、晾干。

大黄炭:取适量生大黄片,放入220℃左右热锅中炒干,待其表面为焦黑色,内部为焦褐色后,滴少量清水于饮片表面,火灭后取出、晾干。

酒大黄:取适量生大黄片,按照大黄:黄酒=20:3的比例,使用黄酒均匀搅拌大黄片,闷润2h,放入120℃左右热锅中炒干,取出、晾干。

1.2.2 制备样品溶液将各种大黄制品粉碎成粗粉,过100目筛,得各种大黄制品粉末,使用10倍量甲醇提取3次,每次半小时,过滤。

将滤液降压回收,为大黄炮制样品溶液,置入棕色玻璃瓶后贮藏于阴凉处,备用。

1.2.3 薄层色谱鉴别将0.1g生大黄粉末溶入20 ml甲醇中,经过浸泡1h后过滤,取滤液5 ml蒸干,注入10 ml水溶解后再注入1 ml盐酸,加热半小时,冷却后使用乙醚提取2次,20ml/次,蒸干乙醚液,加入氯仿溶解残渣,制成1 ml生大黄溶液,为对照溶液。

几种中药材净制方法

几种中药材净制方法

葛根:取药材除去杂质,置滚筒洗药机内用饮用水喷淋3~5分钟,置不锈钢容器内润透,切厚片,约2~4mm,用热风循环烘箱(温度不超过60℃)烘干,制成葛根饮片,装入药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室温保存,保存期不超过3个月。

板蓝根:取药材除去杂质,用饮用水冲洗约5~10分钟,置不锈钢容器内润透,切厚片,约2~4mm,用热风循环烘箱(温度不超过80℃)烘干,制成板蓝根饮片,装入药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室温保存,保存期不超过3个月。

芦根:取药材除去杂质,用饮用水冲洗约3~5分钟,切段,约10~15mm,用热风循环烘箱(温度不超过80℃)烘干,制成芦根饮片,装入药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室温保存,保存期不超过3个月。

北豆根:取药材除去杂质,用饮用水冲洗约5~10分钟,置不锈钢容器内润透,切厚片,约2~4mm,用热风循环烘箱(温度不超过80℃)烘干,制成北豆根饮片,装入药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室温保存,保存期不超过3个月。

白茅根:取药材除去杂质,用饮用水冲洗约3~5分钟,微润,切段,约10~15mm,用热风循环烘箱(温度不超过80℃)烘干,制成白茅根饮片,装入药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室温保存,保存期不超过3个月。

广藿香:取药材除去残根和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用饮用水冲洗约3~5分钟后,置不锈钢容器内润透,切段,约5~10mm,用热风循环烘箱(温度不超过60℃)烘干,再与叶混匀,制成广藿香饮片,装入药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室温保存,保存期不超过3个月。

红花:取药材除去杂质,装入药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室温保存,保存期不超过3个月。

大黄:取药材除去杂质,取药材除去杂质,置滚筒洗药机内用饮用水喷淋3~5分钟,置不锈钢容器内润透,切厚片,约2~4mm,晾干,制成大黄饮片,装入药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室温保存,保存期不超过3个月。

单个中药饮片养护方法 2

单个中药饮片养护方法 2

单个中药饮片养护方法1大黄大黄应避光,因为大黄中的鞣质与光线接触过久,易氧化为红棕色或棕黑色,这种氧化变化有时与酶的影响有关.故大黄饮片不宜多晒或久晒,以免变色;大黄饮片严防受潮,否则中心发黑,也易虫蛀,且不应用汗手拿取,否则外面变成黑色,皆有损质量;如发现轻微受潮,霉变或生虫,可在阳光下摊晒或文火炕烘,用刷子将霉刷去;然后再用薰蒸法杀虫.2牛膝牛膝因含较多的黏液质,体糯质柔,很易吸潮,一旦受潮,色泽发红至变黑,更易霉蛀,通常生霉生虫后抢水洗晒干后用薰蒸法杀虫;牛膝因易泛油,应密封后置干燥处,防吸潮和霉变.3白芍白芍在贮过程中应注意检查,防受潮湿和虫蛀。

如含水量过高,应通风摊晾,使水分发散;在梅雨季节,容易生霉,发热,变色及虫蛀,应经常检查通风,晾晒;晾晒时,宜置于温和阳光下,忌烈日,以免变色发红;如白芍发红或虫蛀,可先喷雾水气在表皮上,以药物烟薰2—4小时或速冻3—5小时,再在弱阳光下晒干;如果发现有轻微霉点,应及时摊晒刷霉,或干揩后阴干之。

4板蓝根板蓝根在贮存过程中易发生霉变,且多易感染灰绿曲.霉变的部位常在叶柄残茎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下,或主根及枝折断处,已经霉变后,其局部色泽加深,质地变软,此外,板蓝根也易虫蛀,害虫常隐藏在韧皮部和木质部蛀蚀,检查时应用力摇动观察有无蛀粉.板蓝根若有轻微霉菌发生,可采用温水淘洗(抢水洗),于日光下及时曝晒至干.如害虫危害,可薰蒸杀虫.5葛根葛根中含多量淀粉、黄酮类物质,如大豆黄苷、大豆黄素、葛根素、葛根黄素等。

在贮存中易吸潮生霉,葛根生霉后能引起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未生霉的葛根黄酮总含量可达12%,长霉后下降到4.73%,故防止葛根吸潮生霉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 葛根含多量淀粉易生虫被害较轻时,外表面尚不能观察到虫迹,但用力敲打即可见到虫蛀粉.进行速冻或薰蒸法杀虫.6甘草甘草含大量的淀粉(30%)和甘草甜素(6%--14%).在贮存保管中较易生虫和受潮霉变,生虫后蔓延速度快,用冷冻法或薰蒸法杀虫最佳. 如发现霉点应及时刷霉摊晒.如果霉黑就只能损耗.一般在梅雨季节应及时曝晒一次.7黄芪黄芪含糖类、黏液质,具粉性和甜味,保管不当易于霉蛀,必须保持干燥,严防潮湿;在梅雨季节之前,门店必须每天检查,如发现黄芪有白霉点时及时刷霉摊晒;如发现有生虫迹象应速冻杀虫。

大黄的鉴定(实验)【实用参考】

大黄的鉴定(实验)【实用参考】
LOGO
实 验 八:根与根茎类生药
大黄的鉴定
Radix et Rhizoma Rhei Rhubarb
一、实验的目的
大黄的鉴定(实验)
31 1 掌握掌大握黄大的黄生药生性药状性鉴状别鉴特别征特征 2 掌握大黄的显微鉴别特征 3 掌握大黄的理化鉴别方法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
大黄的鉴定(实验)
(1)仪器:生物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 盖玻片、吸水纸、火柴、擦镜纸、微量 升华装置。
大黄的鉴定(实验)
大黄的鉴定(实验)
(2)根茎粉末:棕黄色
1.草酸钙大形簇晶众多 2.网纹、具缘纹孔导管 3.淀粉粒大多圆球形。
1 3
大黄的鉴定(实验)
2
1.大型簇晶 2.导管 3.淀粉粒 掌叶大黄根茎粉末
大黄的鉴定(实验)
草酸钙簇晶 网纹导管
(三)大黄的理化鉴定
1.本品粉末进行微 量升华,可见菱针状 或羽毛状结晶,加碱液 溶解并显红色。(羟 基蒽醌类反应)
大黄的鉴定(实验)
大黄的鉴定(实验)
▪ 大黄微量升华实验现象
小结
大黄的鉴定(实验)
本实验从根茎类生药--大黄的生药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三个方面进行实验,在本 次实验中,显微鉴定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粉末 鉴定中,大家要抓住它的主要特征,如草酸钙 簇晶,网纹、梯纹导管和淀粉粒等主要特征的 鉴别,才能在大黄的粉末或者多种末知粉末中 准确地进行显微鉴别。
四、作业
大黄的鉴定(实验)
1 描述掌叶大黄的生药性状特征 2 绘大黄粉末的显微鉴别图 3 绘大黄根茎横切片显微鉴别简图 4 记录大黄理化鉴定的结果
课后思考
大黄的鉴定(实验)
如何采用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鉴定三种大黄及其混伪品?

大黄(药用大黄)配方颗粒

大黄(药用大黄)配方颗粒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YBZ-PFKL-2021032大黄(药用大黄)配方颗粒Dahuang(Yaoyongdahuang)Peifangkeli【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经炮制并按标准汤剂的主要质量指标加工制成的配方颗粒。

【制法】取大黄饮片4000g,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干浸膏出膏率为14%~25%),干燥(或干燥,粉碎),加辅料适量,混匀,制粒,制成1000g,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黄棕色的颗粒;气微,味苦、微涩。

【鉴别】取本品0.1g,研细,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蒸干,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加热回流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振摇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大黄(药用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芦荟大黄素对照品、大黄酸对照品、大黄素对照品、大黄素甲醚对照品和大黄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在低温状态下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指纹图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长为150mm,内径为2.1mm,粒径为1.6µ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每分钟0.3ml;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60nm。

野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野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野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野生大黄,又称朴黄、反黄,是一种开花植物,其根部含有丰富的草酸和大黄素,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在中医药领域,野生大黄被广泛用于治疗便秘、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病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野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草药的特点与用途。

一、野生大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野生大黄的根部是其药用部位,其主要成分包括草酸、大黄素、麻黄素、大黄次硷等。

草酸是野生大黄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通便、消炎、镇痛等作用。

大黄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麻黄素则是一种生物碱,可刺激中枢神经、扩张支气管、抑制平滑肌收缩等。

二、野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1. 通便效果:野生大黄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便秘,其内含的草酸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肠腔内水分,软化粪便,从而起到通便作用。

而不同于一些化学性通便剂的是,野生大黄不会导致依赖性便秘,使人体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

2. 清热解毒:野生大黄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清热解毒药物,可用于治疗热毒症、感染性疾病等。

其内含的大黄素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能够帮助消除机体内的炎症因子,降低发热状况,清除体内毒素,促进病情的康复。

3. 活血化瘀:野生大黄含有丰富的大黄素,这种植物化合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在中医药理论中,认为瘀血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因素之一,如痛经、血栓形成等。

通过服用野生大黄,可以有效活血化瘀,舒缓疼痛,改善相关病症。

4. 消肿止痛:野生大黄具有一定的消肿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其内含的大黄素可抑制炎性细胞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疼痛和肿胀症状。

5. 抗癌作用:野生大黄中的草酸、大黄素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野生大黄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

此外,野生大黄具有降低肿瘤血供、增强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对肿瘤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6. 舒肝解郁:野生大黄具有一定的舒肝解郁作用,可用于治疗肝郁体质、情绪低落、抑郁症等。

中药饮片大黄鉴别方法

中药饮片大黄鉴别方法

中药饮片大黄鉴别方法
大黄(Rhei Radix et Rhizoma),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通常以饮片的形式出售。

鉴别大黄的方法涉及观察其外观、气味、味道和其他特征。

以下是一些鉴别大黄饮片的方法:
1.外观特征:大黄饮片通常呈现出明显的外观特征。

它是扁平的
长方形或椭圆形片状,通常呈红棕色或深褐色。

外表应具有自
然的皱纹和不规则的边缘。

2.气味:大黄通常具有独特的气味,有一种浓烈的苦味和特殊的
药材气味。

气味可能有点苦涩或糅合木质香气。

3.口感:品尝大黄饮片应具有强烈的苦味,且有一种特殊的涩味。

这种味道与其他植物材料往往不同。

4.断面观察:可以将大黄饮片切割或破碎,观察其断面。

正宗的
大黄饮片断面应呈现出纤维状的组织结构,通常有红棕色到深
褐色的颜色。

5.化学鉴别:使用化学方法,如氨水试验,可以帮助鉴别大黄。

在氨水中,真正的大黄会呈现出红色或橙色的反应,这是一种
特定的化学反应。

6.显微镜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大黄饮片的细胞结构,可以帮助
确定其真伪。

大黄的细胞结构通常具有明显的特征。

需要强调的是,鉴别中药材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因为有些伪劣品或掺杂物可能会模仿大黄的外观和气味。

因此,最好在合格的中药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下进行鉴别。

此外,购买中药材时,建议选择
有信誉的药店或供应商,以确保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炮制方法
生品
原药材,净制,浸润,切厚片,干燥
酒炙品
按酒炙一法,炒至棕褐色,颜色加深 药:黄酒=100:10
生药块与黄酒 拌匀闷润吸尽
酒熟大黄
至密闭容器内,蒸至内外黑褐色 药:黄酒=100:30-50
大黄炭
生药以炒炭法
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醋大黄
生药片与醋 拌匀闷润吸尽,文火炒干
药:醋=100:15
十灰散 血分有热 瘀阻
醋大黄
消积化瘀
清宁片
润下剂,老年习惯性便秘
炮制研究
致泻成分、抑菌成分 止血收敛成分
1
炮制前后成分含量的变化
总蒽醌% 游离型蒽醌% 1.35 1.01 结合型蒽醌% 2.12 2.11
原料大黄 大黄片
3.47 3.12
酒大黄
熟大黄 大黄炭
3.08
2.54 3.07
1.43
1.50 2.60
1.65
1.04 0.47
2
3 4
止血成分增加,止血作用增强
抑菌作用稳定
泻下作用减弱
2010版药典一部22页
2010版药典一部22页
2010版药典一部23页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 排便;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 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 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 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对流感病毒 也有抑制作用;由于鞣质所致,故泻后又有便秘 现象;有利胆和健胃作用;此外,还有止血、保 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炮制作用
生品
泻下峻烈,伤胃气
攻盛 热结便秘
酒炙大黄
峻下缓和,升提药性 清上焦实热,活血祛瘀增强
当归龙荟丸
上清丸
下瘀血汤
目赤肿痛
口舌生疮 耳鸣
瘀血症
酒熟大黄
泻下减弱,清热化湿 活血祛瘀作用
大黄丸
润肠丸 (老年、小儿) 润肠通便
体虚肠燥便秘
大黄炭
泻下极弱,凉血化瘀止血
大黄及大黄饮片
春风依旧
工艺
1.先拌酒后炒药
加盖
黄酒
药物
拌匀闷润
取出放凉
文火炒干
酒被吸尽
适应于大多数药物 (质地坚实的根和根茎类药物) 如大黄
大黄/大黄快/大黄片/大黄炭


历史沿革
汉代《金匮玉函经》始载酒制法, 至宋代《圣济总录》载有酒炒制, 至现代有切片生用、清炒、酒炒、 清蒸、酒蒸、炒炭、醋制、石灰制等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