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是指在不降低个人合法所得的前提下,
通过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减少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下面是
一些可能有用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
1. 选择弹性工作时间:如果工作比较灵活,可以选择弹性工作时间,减少每周工作时间,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2. 利用职业年金:如果职业年金能够自己缴纳,可以选择利用职
业年金,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3.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澳
大利亚的税收减免政策,可以利用这些政策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4. 利用家庭负担:如果有家庭负担,可以选择减少家庭支出,比
如购买房屋,减少家庭支出,从而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个人所得
税的缴纳。
5. 利用投资:如果有一些闲置资金,可以选择投资,增加个人财富,从而提高个人社会地位,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方案需要合法合规,不能违
反法律法规,也不能改变个人的真实所得。
同时,需要在合理的前提下进行筹划,避免过度筹划和不必要的损失。
个人所得税筹划和节税技巧

个人所得税筹划和节税技巧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依法获得的工资、薪金、稿酬、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股息红利、财产租赁所得等各类所得的税款。
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采取一些筹划和节税技巧将能减轻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个人所得税筹划和节税技巧,帮助您降低个人所得税的支付金额。
1.合理申报扣除项目合理申报扣除项目是降低个人所得税的有效途径。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可以减去一定金额的费用和支出作为专项扣除。
常见的专项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等。
合理利用这些扣除项目,可以大幅度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支付金额。
2.尝试分配收入对于家庭共同纳税人而言,尝试分配收入可以有效降低个人所得税。
夫妻双方可以根据自身收入情况,合理分配纳税义务。
通常情况下,家庭收入较高的一方可以将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收入较低的一方名下,从而降低整体个人所得税的支付额度。
3.合理管理投资收益对于投资者而言,合理管理投资收益是节税的关键。
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和投资方式,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合理安排投资收益的到账时间,避免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收益高涨,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积极参与长期投资,享受增值税退税政策,进一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支付金额。
4.合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为了鼓励和扶持特定行业或目标而制定的法规。
个人纳税人可以通过合法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来减轻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例如,购买首套住房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购买养老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可以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等。
合理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个人所得税的支付金额。
5.储蓄型保险储蓄型保险是一种集合了储蓄和保险功能的金融产品。
个人可以通过购买储蓄型保险来达到节税的目的。
根据税法规定,储蓄型保险的保费可以在一定限额内享受个人所得税的减免。
储蓄型保险在保障风险的还能为个人积累一定的储蓄资金,具有双重效益。
个人所得税筹划和节税技巧是合理合法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的有效方法。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研究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研究随着人们收入普遍提高,个人所得税日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税种。
如何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正越来越受到纳税人的重视。
就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意义及案例分析,进行了研讨。
标签: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1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1.1 充分利用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为了实现税收的调节功能,在设计税种时,一般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包括免税、减税、起征点、税率差异、特殊规定等。
同理,纳税人可以利用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条款,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以此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1.2 转换纳税人身份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而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纳税人身份界定的差异,为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
纳税人可以根据税法对不同身份纳税个体征税不同的规定,有意识地转换纳税人身份,使得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纳税最少。
1.3 转换税目个人所得税法规对不同性质的收入,征税有不同规定,相同性质的收入,根据收入的差异也有不同的征税标准。
纳税人可以根据这些规定的不同,合理合法地改变个人收入的性质,分割或合并个人收入,从而达到收入额不变的情况下纳税最少。
1.4 利用纳税延期实践证明,适当推后纳税义务履行时间,取得延期缴纳税款所带来的时间价值,可以使纳税相对减少。
2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案例2.1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中明确规定:企业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而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福利费、救济金、安家费等免征个人所得税。
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可以通过转移福利的方法给与各种补贴,降低名义工资,从而减小计税基数,减少职工应纳税额,进而减轻税负。
案例一:某公司财务经理朱先生,2007年月工资为10000元,应工作需要,须租住一套住房,每月需要支付房租2000元。
假如朱先生自己付房租,每月须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0000-1600)×20%-375]=1305。
如果公司为朱先生免费提供住房,将每月工资降为8000元,那么此时朱先生每月须缴纳的个人所得税=[(8000-1600)×20%-375]=905。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课件

– 某企业职工人数500人,人均月工资800元,当 年度向职工集资人均10 000元,年利率为10%, 则:
– 应 代 扣 代 缴 个 人 所 得 税 =500×10 000×10%×20%=100 000(元)
– 是否有更节税的方法呢?
– 如果将职工集资利率降为4%,将降 低的利息通过提高职工工资来解决, 那么,职工的个人收入不但没有减 少,而且降低了利息所得项目应纳 的个人所得税。
(5 000-800)×15%-125=505(元) 请问如何规划才能降低税负?
+ 若公司为张先生提供免费住房,工资下调 到每月3000元,由于个人收入减少,个人 应纳税款则会降低,而雇主的费用负担则 不变。
+ 张先生收入为3000元时的应纳税额为:
+ (3 000-800)×15%-125=205(元)
+ 方案二:不存在雇佣关系-按劳务报酬税目纳税
– 应纳税额50800*(1-20%)*30%-2000=10192(元)
哟,还真节约了税款 1433元!
SUCCESS
THANK YOU
2024/9/21
王先生在A公司兼职,收入为每月2 500元。试做出 降低税负的筹划方案。
怎么做呢?
+ 如果王先生与A公司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则按 照税法规定,其收入应按劳务报酬所得征税。其 应纳税额为:
+ 经过规划,张先生可节省所得税300元。
– 企业提供福利设施
+ 收入项目费用化
– 某作家欲创作一本小说,需要到外地去体验生 活。预计全部稿费收入20万元,体验生活等费 用支出5万元。请作出规划方案。
+ 方案一:
– 如果该作家自己负担费用,则应纳税额为: – 200 000×(1-20%)×20%×(1-30%)=22 400(元) – 实际税后收入为:200 000-22 400-50 000=127
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纳税人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帮助纳税人实现税收优惠政策的最大化利用,降低税负,提高个人收入支配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纳税人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循筹划原则,合理运用筹划措施,确保筹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全文完)
第2篇
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
一、前言
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税种,对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影响。为帮助纳税人合法合规降低税负,本方案将从税收法律法规出发,结合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详细且具有操作性的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
四、筹划措施
1.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依法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附加扣除。
-合理安排捐赠、赡养老人等支出,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2.合理调整收入结构
-平衡工资薪金收入与劳务报酬收入,避免高税率区间。
-优化年终奖、绩效奖金等收入的发放方式,实现税率优化。
3.合理规划福利制度
-制定员工福利计划,如商业保险、健康体检等,降低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二、筹划目标
1.合法合规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
2.优化个人收入结构,提高纳税人的税收筹划意识;
3.实现税收优惠政策的最大化利用。
三、筹划原则
1.合法性:严格遵循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确保筹划方案的合法性;
2.合理性: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实际需求,确保筹划方案的实施可行性;
3.效益性:以提高纳税人税后收入为目标,实现税收筹划效益的最大化。
-制定员工福利计划,如商业保险、健康体检等,降低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优化企业年金制度,提高个人养老金储备,享受税收优惠。
4.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等;
-规划个人投资,实现税收递延效果。
2024年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

2024年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在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中,纳税人应首先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税制和税法规定。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工资薪金所得作为其中的一种,其应纳税额的计算采用累进税率制度,即根据所得额的不同,适用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因此,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充分了解税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
在进行税收筹划时,纳税人应注重合理调整收入结构。
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制度,当所得额超过一定水平时,适用的税率将逐渐上升。
因此,纳税人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收入结构,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税负。
例如,纳税人可以通过将部分收入转化为资本性收入(如投资股票、基金等),或者通过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如住房公积金、补充医疗保险等),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人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家庭支出,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根据税法规定,个人可以扣除一定的家庭支出,如子女教育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等。
因此,纳税人可以在合法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家庭支出,提高可扣除额,从而减少应纳税额。
此外,纳税人还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如教育储蓄存款、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降低税负。
除了上述策略外,纳税人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纳税方式和纳税时机进行税收筹划。
对于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人可以选择由雇主代扣代缴的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可以选择自行申报纳税。
不同的纳税方式可能对税负产生影响,因此纳税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纳税方式。
同时,纳税人还可以在合法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纳税时机,如延迟领取奖金、福利等,以降低税负。
在进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时,纳税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税收筹划应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不得违反税法规定。
其次,税收筹划应注重整体性和长期性,不能仅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影响。
最后,纳税人应保持良好的税务信用记录,避免因不当行为而引发的税务风险。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方法有哪些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方法有哪些1.合理遴选适用税务特殊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税法对一些特定收入和支出设置了特殊优惠政策,比如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个人可以通过合理选择适用这些政策来减少纳税金额。
2.合理安排收入结构:个人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工资、奖金、股权、股息等收入的结构,以及通过适时的分红、奖金等方式来降低税负。
3.合理选择纳税方式:个人可以选择合适的纳税方式,比如按月扣缴、年终一次性结算等,以减少税负。
4.合理选取税务政策时点:个人可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收政策变动时点,比如税率调整、优惠政策的新增等,合理调整所得的时点,以减少纳税金额。
5.合理选择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个人可以选择合适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如综合征税和分类征税。
综合征税将所有收入综合到一起计算税收,分类征税则将不同收入按不同税率计算,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征收方式,以减少税负。
6.合理利用增值税退税和税收征收优惠政策:对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等纳税人,可以根据增值税法规定的相关政策,合理利用增值税退税和税收征收优惠政策,以减少税负。
7.合理利用个人所得税抵扣政策:个人可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抵扣政策,合理利用个人所得税抵扣预缴税款、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等,以减少税负。
8.合理利用税收优惠的投资理财工具:个人可以选择具有税收优惠的投资理财工具,如公募基金、保险等,以减少纳税金额。
9.合理利用免税额和附加扣除项目:个人可以合理利用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免税额和附加扣除项目,如教育、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等,以减少税负。
10.合理规避税收风险:个人可以通过合理规避税收风险的方式来减少纳税金额,如避免非法避税、防止税收漏洞等。
第9章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PPT课件

对企事业单位 承包承租经营
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年度收入总额 —必要费用(每月
2000元)
额累计 税率
计税方 法
计税公式
按月计 税
应纳税额 =应税所得 按年计 ×适用税率 算分月 —速算扣除 缴纳 数
按年计 算分次 缴纳
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2)
现
行
及 基 本 计 算 方 法
个 人 所 得 税 的 应 税
应纳税所得额= 7 431.25 - 2 229.38 =5 201.87(元)
应纳所得税税额=5 201.87 ×20%-555=485.37(元) 第四步,已代扣个人所得税=7 431.25 -6 500=931.25(元) 第五步,可获退税额=931.25-485.37=445.88(元)
9.5.3捐赠超过扣除限额时可以分期捐赠
第一步,应将赵先生的10 000元税后所得换算为税前所得
税前应纳税所得额=(10 000-3 500-555)÷(1-20%)=7 431.25(元)
第二步,应计算赵先生的捐赠可以在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限额,即:
税前扣除限额= 7 431.25 ×30%=2 229.38(元)
第三步,计算赵先生2014年2月实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协议由对方支付有关的交易费用或税 金
要求对方报销一定的资料费等费用, 也可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例:马教授经常应邀到外地讲学,并获得一定的劳务报酬 收入。某月,一外地机构又邀请马教授前去讲学。对方提 出,本次马教授讲学的报酬为6 000元,交通、食宿等费 用由马教授自理。经估算,这些费用约为2 000元。
9.4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规 只有一次性收入: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定 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 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2)
现 行 及 基 本 计 算 方 法 个 人 所 得 税 的 应 税 项 目
征税项目 劳务报酬所 得
计税依据及费用扣除 税率
计税方法
计税公式
按次纳税, 应纳税额=应纳税 所得额×20%; 特殊规定有: 稿酬所得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劳务报酬所 劳务报酬所得超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 得实行超额 额累进加征:应 20%的 累进加征; 纳税额=应纳税所 入额—800元; 比例 得额×适用税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税率 稿酬所得减 率—速算扣除数; 特许权使用 征30%; 费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 稿酬所得减征: 入额×(1—20%) 个人出租居 应纳税额=应纳税 住用房减按 所得额×20% × 10%征税 (1—30%) 财产租赁所 得
充 分 利 用 各 项 所 得 中 的 费 用 列 支
充分利用各项所得中的费用列支
三险一金 工资薪金所得 单位福利
超比例并入个人当期的 注意 工资、薪金收入,计征 工资、薪金收入, 个人所得税 非货币福利有关“凭证” 注意非货币福利有关“凭证”
劳务报酬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稿酬所得
争取由对方支付有关的交通、食宿等费 争取由对方支付有关的交通、 用,以降低自己的应纳税所得额 协议将房屋的维修费用、水电费用、 协议将房屋的维修费用、水电费用、物 业管理费等费用由承租方负担 协议由对方支付有关的交易费用或税金 要求对方报销一定的资料费等费用, 要求对方报销一定的资料费等费用,也 可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可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个 人 所 得 捐 赠 的 税 收 筹 划
赵先生是某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 例:赵先生是某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其所在公司每月都在发 放工资、薪金前为职工代扣个人所得税。 放工资、薪金前为职工代扣个人所得税。该地区每月允许对工 薪金所得扣除1 元的费用。 资、薪金所得扣除 600元的费用。2006年10月,赵先生取得税 元的费用 年 月 后的工资所得10 后的工资所得 000元,而后通过有关国家机关向社会公益项目 元 捐款5 捐款 000元。 元
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 应税项目及计算方法(1)
现 行 及 基 本 计 算 方 法 个 人 所 得 税 的 应 税 项 目
征税项目
计税依据及费用扣 除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 薪收入—1600元
计税方 税率 计税公式 法
九级超 按月计 工资薪金所 外籍、港澳台在华 额累计 得 税 人员及其他特殊人 税率 员附加减除费用 应纳税额= 3200元 应纳税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 按年计 额×适用税 个体户生产 收入总额—成本、 算分月 率—速算扣 经营所得 费用以及损失 五级超 缴纳 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 额累计 对企事业单 按年计 年度收入总额—必 税率 位承包承租 算分次 要费用(每月1600 经营所得 缴纳 元)
各 月 工 资 收 入 不 均 衡 时 的 税 收 筹 划
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
李先生全年收入为62 李先生全年收入为 3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为 795元。 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合计为6 元
该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设计税收筹划方案: 该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设计税收筹划方案: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62 300-1 600×12=43 100(元)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 最佳月应纳税所得额标准=43 100÷24=1 795.83(元) 最佳月应纳税所得额标准 ÷ ( 最佳年终奖金标准=43 100÷24×12=21 550(元) 最佳年终奖金标准 ÷ × ( 可见,最佳的税收筹划方案就是,每月工资为3 395.83元 可见,最佳的税收筹划方案就是,每月工资为 元 ),年终奖金为 (1795.83+1600),年终奖金为 550元。 ),年终奖金为21 元 一是每月工资应纳税额, 一是每月工资应纳税额,即:每月工资应纳税额=1 每月工资应纳税额 795.83×10%-25=154.58(元) × = ( 二是年终奖金应纳税额, 二是年终奖金应纳税额,即:21 550÷12=1 795.83(元)。年 ÷ ( )。年 终奖金应纳税额=21 550×10%-25=2 130(元) 终奖金应纳税额 × = ( 李先生全年应纳税额=154.58×12+2 130=3 984.96(元) × 李先生全年应纳税额 ( 最终结果是,全年应纳税额比原来降低了 最终结果是,全年应纳税额比原来降低了2 810.04元(6 795-3 元 984.96),超过原应纳税额的 ),超过原应纳税额的 ),超过原应纳税额的40%(2 810.04÷6 795=41%)。 ( ÷ )。
●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及基本计算方法 ● 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 ● 充分利用各项所得中的费用列支 ● 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 个人所得捐赠的税收筹划 ● 合理选择兼职收入形式 ● 职工集资利息与工资的统筹安排 ● 高工资者可以通过注册公司实现税收筹划 ● 个人转让房产的税收筹划 ●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身份认定中的税收筹划 ● 利息所得纳税中的税收筹划
劳 务 报 酬 所 得 中 的 个 人 所 得 税 筹 划
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只有一次性收入的, 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 规 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 定 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 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演员王某与一演出经纪公司签订一项合约, 例:演员王某与一演出经纪公司签订一项合约,由该经纪公司 安排王某分别在2月 日和 日和2月 日参加两场晚会的演出 日参加两场晚会的演出, 安排王某分别在 月10日和 月20日参加两场晚会的演出,每场 演出支付劳务费20000元,共计 演出支付劳务费 元 共计40000元。 元
各 月 工 资 收 入 不 均 衡 时 的 税 收 筹 划
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税收筹划
例:某医药设备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每月的工资额按照基本工资加 某医药设备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 提成的方式发放。公司在每月发工资时为员工代扣个人所得税。 提成的方式发放。公司在每月发工资时为员工代扣个人所得税。某销 售人员李先生在2006纳税年度里,1—12月工资(含基本工资和提成) 纳税年度里, 月工资( 售人员李先生在 纳税年度里 月工资 含基本工资和提成) 情况,以及公司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情况见下表: 情况,以及公司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情况见下表:
提示
●掌握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掌握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 尤其是对工资薪金所得、 尤其是对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常见 所得项目的税收筹划方法。 所得项目的税收筹划方法。
二 教学内容与方法 第 的 税 收 筹 划 九 章 个 人 所 得 税
教学要点】 【 教学要点】
税收筹划
——策略、方法与案例 策略、 策略
天津财经大学 黄凤羽
第九章 个人所得税 的税收筹划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 的 税 收 筹 划 九 章 个 人 所 得 税
本章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 本章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帮 助广大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助广大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在税收法规 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减轻税收负担。 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减轻税收负担。
李先生 1—12 月工资以及公司为其代扣个人所得税情况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工资收入(元) 3 800 1 000 4 800 4 600 1 000 1 700 1 000 2 100 5 000 4 200 16 300 16 800 公司代扣税金(元) (3 800-1 600)×15%-125=205 0 (4 800-1 600)×15%-125=355 (4 600-1 600)×15%-125=325 0 (1 700-1 600)×5%=5 0 (2 100-1 600)×5%=25 (5 000-1 600)×15%-125=385 (4 200-1 600)×15%-125=265 (16 300-1 600)×20%-375=2 565 (16 800-1 600)×20%-375=2 665
扣除捐赠支出前的应纳税所得额=10 000-1 600=8 400(元) 扣除捐赠支出前的应纳税所得额 ( 捐赠支出税前扣除限额=8 捐赠支出税前扣除限额 400×30%=2 520(元) × ( 扣除捐赠支出后的应纳税所得额=8 扣除捐赠支出后的应纳税所得额 400-2 520=5 880(元) ( 应纳个人所得税=5 应纳个人所得税 880×20%-375=801(元) × ( 本例中,李先生虽然捐赠了5 本例中,李先生虽然捐赠了 000元,但按照当月的扣除限额,只能够在税前扣 元 但按照当月的扣除限额, 元仍应纳税。 除2 520元,差额 480元仍应纳税。 元 差额2 元仍应纳税
尽量将劳务报 酬所得分次、 酬所得分次、 分项计算
个人所得捐赠的税收筹划
个 人 所 得 捐 赠 的 税 收 筹 划
规 定 捐赠
非关联科研 机构、 机构、高校 从应纳税 所得额中 扣除 自然灾害地区
应纳税所 得额30% 得额 的部分
全 额 扣 除
社会团体
贫困地区
国家机关
全额扣除
农村义务教育
已经被代扣税款的所得用于捐赠, 已经被代扣税款的所得用于捐赠,可申请退税
捐赠超过扣除限额时可以分期捐赠
个 人 所 得 捐 赠 的 税 收 筹 划
例:李先生2007年1月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了 000 李先生 年 月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了5 月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进行了 元的捐赠。当月李先生只有1万元的工资收入 万元的工资收入。 元的捐赠。当月李先生只有 万元的工资收入。按照财税 [2006]73号文件规定,李先生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用 号文件规定, 号文件规定 李先生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 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 以内的部分, 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申报应纳税所得额 以内的部分 予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 予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