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精编版

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精编版
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精编版

............................................. 医药资料推荐 .....................................

2 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临床路径

一、2 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 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1. 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

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3. 静息状态下非同日连续三天测血压达140/90mmHg.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 一般治疗:

( 1 )糖尿病知识教育;

( 2)饮食治疗;

( 3)运动疗法。

2. 药物治疗:

( 1 )正确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 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 2 ) 给予降压、抗凝及调脂等对症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符合2 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诊断标准.

2. 除外1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

血糖升高。

3. 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测血压达140/90mmHg以上,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

医药资料推荐

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 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测三餐前、三餐后 2 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动态血压监测(必要时);

(3)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粘度;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5 )胸片,心电图,B 超。

2. 并发症相关检查:尿蛋白/ 肌酐、24h 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心脏超声、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

3.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增加以下检查项目:

(1)ICA、IAA、GAD、IA-2 自身抗体测定,血乳酸;

(2)24h动态血压监测,运动平板试验、心肌核素检查、冠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

(3)肿瘤指标筛查,感染性疾病筛查。

(七)选择用药。

1. 降血糖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使血糖控制稳定。

2. 针对伴发疾病治疗的药物:护肾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药物等。

(八)出院标准。

1. 患者得到基本技能培训并学会自我血糖监测。

2. 降糖治疗方案确定,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无低血糖事件发生。

3. 血压已经控制稳定。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 出现急性并发症(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救治,退出本路径。

2. 合并妊娠或伴有增加控制血糖难度的合并症,延长住院时间,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治疗。

医药资料推荐

3. 若必须同时服用对血糖或降糖药物有影响的药物,或患者对胰岛素制 剂、降糖药

物有过敏情况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4. 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眼部、心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皮肤病 变、糖尿病

足),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表单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 性别: _____ 年龄: ___ 门诊号:

年 月 日出院日期: 年 月

适用对象 患者姓名 住院日期

ICD-10 : E11.2- E11.9 ) _______ 住院号: ______ 日标准住院日:W 14天

时间住院第一8-T0…天...... 医药资料推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路径(最全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路径(最全版)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ICD-10:E10.111,E11.111, E14.1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内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1.尿糖和酮体阳性伴血糖升高。 2.血pH和(或)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10.111,E11.111,E14.1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为≤10天。 (五)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必须包括酮体)、大便常规、血气分析; (2)在酮症酸中毒未纠正时每1-2小时测定血糖,在糖尿病酮症纠正后测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 (4)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5)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CA、GAD)。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 (1)血酮,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AA、IA-2等),待酮症酸中毒状态纠正后行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待酮症酸中毒纠正且血糖稳定后测定胰岛素或C肽

(2)并发症相关检查(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尿蛋白/肌酐或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头胸腹CT或MRI等; (3)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补液根据血糖、电解质、血渗透压、生命体征、心肾功能等情况选择补液种类及补液速度、补液量。 2.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及剂量调整: 给予胰岛素治疗。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待酸中毒纠正、血糖基本平稳后改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3.纠正电解质紊乱。 4.纠正酸中毒。当pH<7.1时,可补碱性药物。 5.其他对症治疗。纠正休克、抗感染、治疗急性肾衰、治疗脑水肿等。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医疗版)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等 1.一般治疗: (1)糖尿病知识教育; (2)饮食治疗; (3)运动疗法。 2.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治疗;

(2)胰岛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疾病编码。 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 (3)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粘度;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 (5)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胰岛素或C肽释放试验; (6)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2.并发症相关检查:尿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心脏超声、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 3.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增加以下检查项目: (1)ICA、IAA、GAD、IA-2自身抗体测定,血乳酸; (2)24h动态血压监测,运动平板试验、心肌核素检查、冠脉CTA 或冠状动脉造影;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之我见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之我见 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患病率约为40%左右,属于诱发T1DM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主要以控制血压、血糖为基础,进而采取对症治疗,无法控制病情进展。而中医标本兼治,能控制其进展。本文主要从中医角度出发,深入探究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标签: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有进行性发展的特点,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也在增加,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的疾病,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防治DN非常重要。中医药防治DN渊源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几年,在临床上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得到了颇佳的疗效,综述如下 1 病机分析 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古典医籍中并无相应的病名及专论,但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于“消渴”、“水肿”、“尿浊”、“肾劳”等范畴。水肿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称为水气病。临床表现为四肢水肿,甚则胸水、腹水、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畏寒怕冷、小便不利、舌质淡或暗、苔膩,脉沉等症。 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特点主要是:病变初期,阴虚为本,进而发展影响到肝、肾,出现肝肾的气阴两虚,并导致络脉瘀阻;病变中期,阴虚进一步发展,损耗阳气,伤及脾、肾,出现脾肾阳虚、阴阳两虚的征象;病变晚期,阴损及阳,进而导致气血的亏虚,出现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严重受损,发为本病。 2 辨证治疗 糖尿病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宜标本兼顾,健脾补肾以治本,活血利水以治标。临床以六味地黄丸合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常用药:黄芪、生地、山萸、山药、云苓、丹皮、泽泻、女贞子、金樱子、益母草、泽兰、丹参、三七、川芎、大黄等,根据病情随证加减。方中生地滋肾阴,益精髓;山萸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泽泻泻肾降浊;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黄芪、女贞子、金樱子益气养阴以固摄;益母草、泽兰、丹参、三七、川芎、大黄活血化瘀通络。 3 单味药研究 诸多临床实践研究发现,黄芪可促使尿蛋白排泄减少,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高滤过状态进行有效调节,缓解低蛋白水肿,保证蛋白质合成,增强血浆蛋白水平[1]。有学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同位素方法监测用药前后24h尿蛋白定量、Alb/Cr、GFR、RPF等变化,结果提示,大黄组治疗

糖尿病肾病病例分析

一、病例分析: 王XX,女,56岁, 主诉:反复泡沫尿两年余,加重一周。 病史:患者2年前体检时发现蛋白尿、血尿,当时查尿常规示:pro(2+),RBC(3+),后于肾炎康复片、中草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自诉尿pro波动于+~2+,RBC(-),近一周自觉尿中泡沫增多,故来院就诊。刻下:患者小便混浊,小便乳白如脂膏,精神萎靡,消瘦无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咣白,形寒肢冷。胃纳一般,便溏,夜寐尚安。 查体:T 37℃P72次/分R 18次/分BP 150/100mmHg。 神清,精神一般,皮肤粘膜未见黄染,颈静脉无怒张,心率72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腹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淡红,脉沉细。 辅检:尿常规:pro(2+)。24h尿蛋白定量1、2g。血钾5、2mmol/L。肾功能:尿素5、4mmol/L;血肌酐162umol/L;尿酸333umol/L。血脂:TG 1、5mmol/L,TC 4、8mmol/L。空腹血糖9、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血浆白蛋白38g/L。 进一步问诊: 诱发因素:两年前及此次发病(如劳累、剧烈运动、发热、食物、药物等)。若有发热,多久后发病。 主症特点:泡沫尿就是一过性还就是持续性;就是否有肉眼血尿 伴随症状:有无口干、多饮、多尿等;有无关节红肿热痛、畸形;有无皮疹;有无体重减轻;有无发热、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有无腰酸腰痛等;就是否有口苦,尿道有灼热感;有无小腹坠胀,劳累或进食油腻则发作加重等。(结合十问歌)。 诊疗经过(略) 既往史:就是否有泌尿道感染、一过性蛋白尿、血尿病史等,有无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肿瘤疾病等病史。 过敏史: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家族史:就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肿瘤疾病等病史。 进一步查体:颜面部及眼睑就是否有水肿?肾区叩击痛?肾脏就是否可以触及?输尿管点压痛?腹部体检? 进一步辅助检查:ANA 、ENA、ds-DNA、C3、C4、ANCA;肿瘤指标;肝功能、三对半;血常规、凝血功能;β2-MG、尿MA、尿RBP、尿NAG酶;尿沉渣、尿相差、中段尿培养;B超、CT、造影、甚至膀胱镜;肾穿刺、肝肾功能、眼底检查等。 二、完善病史: 王XX,女,56岁, 主诉:反复泡沫尿两年余,加重一周。 病史:患者2年前体检时发现蛋白尿、血尿,当时查尿常规示:pro(2+),RBC(3+),后于肾炎康复片、中草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自诉尿pro波动于+~2+,RBC波动于+,近一周自觉尿中泡沫增多,故来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素予以诺与灵30R(早16u 晚8u)控制血糖,血糖控制欠佳。有无高血压、肝炎、肿瘤疾病等病史。此次发病以来,有无关节红肿热痛、畸形;无皮疹;无体重减轻;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刻下:小便混浊,小便乳白如脂膏,口干多饮,消瘦无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咣白,形寒肢冷。胃纳一般,便溏,夜寐尚安。 过敏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查体:T 37℃P72次/分R 18次/分BP 150/100mmHg。 神清,精神一般,正常面容。皮肤黏膜未见紫癜及黄染。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两肺呼吸音清,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卫生部 2 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一、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进行高血糖控制 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等

1.一般治疗:

(1)糖尿病知识教育; (2)饮食治疗; (3)运动疗法。 2.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治疗; (2)胰岛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2型糖尿病ICD-10 : E11.2- E11.9疾病编码。 2.除外 1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 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 ( 1 )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 编辑版word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一)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一) 【摘要】本文从辨证论治、中药复方、单味药、中药提取物、中西医结合、作用机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阐述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优缺点。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的患病率将不断增加,随之发展而来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将不断升高,因此DN已成为世界医药界面临的重要课题。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larmatrix,ECM)产生增多和肾小球硬化。糖代谢异常、细胞因子氧化应激、遗传基因背景以及由此引起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N的病程是以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方法能防止DN的发生发展和恶化,近年来,中医药在DN的治疗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就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进展综述如下。 1对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只有对病因病机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地遣药组方,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纵观近年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研究大多是从瘀论治:一是认为因虚致瘀、瘀贯始终;二是因瘀致病、瘀贯始终;三是瘀与糖尿病肾病的微观研究。高彦彬〔1〕等认为DN 的早期以阴虚为本,涉及肝脾,日久阴损耗气导致气阴两虚,气虚血瘀贯穿始终;邓权〔2〕认为DN的病机特点是:病变初期,阴虚为本,涉及肝肾,以肝肾气阴两虚,络脉瘀阻为主;病变中期,阴损耗气损阳,伤及脾肾,以脾肾气阴两虚,络脉瘀阻为主;病变晚期,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受损,浊毒内停,水湿停留,变证峰起;陈大舜〔3〕等认为瘀血是导致DN的重要因素,贯穿于病程始终,从而确立2型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夹瘀,气阴两虚为本,瘀血阻滞为标,气虚血行不畅成瘀,阴虚易生内热,灼液耗血成瘀,瘀阻肾络而成DN;曾庆祥〔4〕认为瘀血征是血液理化改变的基础,与血粘度升高、高脂血症、血小板聚集增高有一定内在联系;林兰〔5〕等认为糖尿病肾病以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主要病位在肾,与肝、心、肺、脾等脏腑功能均有关系,此病的进展多由上焦实热到下焦虚寒,由气阴两虚到阴阳两虚,最后导致浊毒内阻,即为该病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功能明显障碍,血凝聚性和粘滞度增高,从而导致肾脏灌流量不足,缺血缺氧,致使不能升清降浊,湿浊溺毒内停而成DN。 2中药复方辨证论治 许多经方或自拟方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万云莉〔6〕在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丁美群〔7〕等以化裁于《兰室秘藏》的活血润燥汤,方中重用黄芪,辅以生熟地、山萸肉、当归、桃仁、益母草、防风、羌活、车前、大腹皮等治疗糖尿病肾病65例,效果满意;杨霓芝〔8〕等将DN分为燥热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阳衰湿浊瘀阻4型,分别治以白虎人参汤加味、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金匮肾气丸加减、经验方(人参、黄芪、山茱萸、麦门冬、陈皮、法半夏、大黄、桃仁、泽泻、何首乌、益母草等),且每型与DN改变的各期相对应,应用于临床施治,效果较好。 3中西医结合治疗 余宗阳〔9〕等将93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胰岛素及糖肾合剂联合治疗与单纯用胰岛素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24h尿白蛋白、内皮素、a-颗粒膜蛋白140、过氧化脂质明显下降,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李磊〔10〕等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糖适平加糖肾停胶囊及糖适平加开搏通,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3例,稳定7例,总有效率86.67%,

卫生部临床路径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ICD-10:E10.2- E1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 (1)通常年轻起病,起病迅速,症状明显,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体型消瘦、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等。 (2)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水平低或缺乏;可出现免疫标记: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抗原抗体(IA-2);需要胰岛素治疗;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分型:(1)免疫介导(1A型);(2)特发性(1B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糖尿病宣传教育和管理。 2.饮食疗法。 3.运动疗法。 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 5.体重、尿酮体监测及并发症检测。 6.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联合口服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10.2- E10.9 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临床路径

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ICD-10︰E11.700)进行高血糖控制及并发症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年)、《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2014年)、根据《2013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2013年)。 明确有糖尿病诊断; 有以下2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者; 1).出现以下任何一条通常考虑其肾脏损伤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1)蛋白尿; (2)肌酐(或EGRF)升高;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任何一期慢性肾脏病。

2).出现以下任何一条考虑其视网膜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硬性渗出、棉绒斑、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静脉串珠、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前出血、纤维增生等。 3).出现以下任何一条考虑其周围神经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或)电生理的依据;排除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原因(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周围神经病、营养缺乏、中毒、异常球蛋白血症、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 4).出现以下任何一条考虑其周围血管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1) ○1有代谢性高血压:其特点是糖代谢紊乱先于高血压;○2心脏表现:出现胸闷、活动后气喘,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并固定,心音低钝、颈静脉充盈,端坐呼吸,唇指发绀,肝脾肿大等,严重者表现为心力衰竭、无痛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3下肢血管表现:患者皮肤温度降低,皮肤颜色改变,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溃疡或坏死,行走不能持久,行走时乏力感加重,休息2-3分钟后可缓解,逐渐可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着病变的进展出现静息痛和肢体疼痛。 (2)或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显示血管病变:○1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增厚;○2多普勒踝动脉/踝肱指数/经皮氧分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较为典型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相关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治疗依据。通过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分期辨治及具体的中药等诸多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标签: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Diabetic Nephropathy FENG Guang-bin,JIA Qiong Department of Diabetes,Liaoyuan Hospital of Shangqiu City,Shangqiu,Henan Province,476000 China [Abstract]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a typical 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 in diabetes,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death in diabetic patient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related to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recent years,in order to provide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basis and treatment basi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was review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staged treatment and specific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Diabetic nephropathy; Research progress 糖尿病腎病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持续升高、肾脏微血管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同时更是导致患者产生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更是逐年增加。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导致患者产生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更是持续增高,占据了终末期肾病组的将近40%。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血管通透程度逐渐增加,肾小球过滤膜电荷选择屏障的受损,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滤过超出了患者的肾小管吸收能力,直接致使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上升,因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确诊指标,就是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近年来,临床中通过使用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在降低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层面上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现综述如下。 1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发病机制

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 目录 1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1 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6 3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14 4 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 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26 6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临床路径33 7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路径37 8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路径42 9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路径48 10 慢性肾脏病贫血临床路径52 1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 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妊娠糖尿病临床路径

妊娠糖尿病临床路径 内分泌代谢科 一、妊娠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妊娠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ICD编码:024)。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妊娠期糖尿病行业诊断标准》: ?步骤:一步法或两步法 方法: 一步法:直接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查0h,1h,2h,3h 血糖 两步法: 第一步:空腹行50g口服葡萄糖筛查,1h血糖≥7.2mmol/L为阳性,需行第二步 第二步:空腹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查0h,1h,2h,3h 血糖 时间:高危孕妇在首次产检,普通孕妇在孕24~28周

OGTT血糖界值:0h 5.3mmol/L,1h 10.0mmol/L,2h 8.6mmol/L,3h 7.8mmol/L 诊断GDM需要达到的血糖界值个数:2 高危因素包括: a) 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 b) 一级亲属患2型糖尿病; c) GDM史或大于胎龄儿分娩史; d) PCOS; 2.妊娠糖尿病分级 1、A1级:FBG<5.8mmol/L,经饮食控制,餐后2h血糖 <6.7mmol/L 2、A2级:经饮食控制,FBG≥5.8mmol/L,餐后2h血糖≥ 6.7mmol/L,妊娠期需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妊娠期糖尿病行业诊断标准》: 1.糖尿病宣传教育和管理。 2.饮食疗法。 3.运动疗法。 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

5.体重、尿酮体监测及并发症检测。 6.胰岛素强化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内。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024妊娠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2AM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 (4)心电图、腹部B超(包括肝脾、胰腺等); (5)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释放试验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AA、ICA、GAD等)、行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 (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肿瘤标志等。

26 内分泌科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 一、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13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主证 肝胃郁热证(消渴病前期、早期) 阴虚火旺证(消渴病早期) 气阴两虚证(消渴病中期) 阴阳两虚证(消渴病后期) 兼证 瘀血证 痰湿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 型糖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建议标准住院日≤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2 型糖尿病)的患者。 2.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的入院指南》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排除消渴病痹证及消渴肾病者,因其需进入相关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全血细胞分析,血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 I,血酮体、血乳酸、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干化学血糖快速定量。测量身高、体重、BMI、血压等指标;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 2 小时、睡前、必要检测夜间 0 时、凌晨 3 时等时间点的血糖),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胰岛素和/或 C 肽释放试验;胸部正侧位片+心胸比、心电图、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型,血粘度,胰岛细胞抗体三项、C-反应蛋白、 DIC 初筛、动态红细胞沉降率、甲状腺功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肾上腺功能、垂体功能、心钠素、血浆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肝炎病毒系列、腹部 B 超或彩超、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交感皮肤测定、肢体动脉检查、双光能 X 线骨密度检查、PPG 指、趾动脉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主证 ①肝胃郁热证:开郁清热。 ②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③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④阴阳两虚证:阴阳双补。 (2)兼证 ①瘀血证:活血化瘀通络。 ②痰湿证:行气化痰,祛湿降浊。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分析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分析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分析与治疗。方法:对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析,进行中医症候分型,并分别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结果:130例患者中,45例属于肝肾气阴两虚证,占34.6%,77例属于脾肾气阳两虚证,占59.2%,8例属于气血阴阳俱虚证,占6.2%。结论:脾肾气阳两虚证是糖尿病肾病的基本证型和病机特征,气血阴阳俱虚证是糖尿病肾病的最终发展方向。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病率很高,同时伴有很多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增加了死亡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本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并发症,引起了临床上的足够重视。对此病进行中医的辨证分析治疗,取得一定进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30例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76例,年龄为48~80岁。糖尿病史为10~26年,出现肾病的病程为1~5年。 1.2分型肝肾气阴两虚:症见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双目干涩,视物模糊,眩晕耳鸣,或兼见心悸自汗,大便秘结,舌体胖舌质黯,苔白或少苔,脉沉细涩。 脾肾气阳两虚:症见腰膝酸痛,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足浮肿,脘腹胀满,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胖黯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气血阴阳俱虚:症见腰膝酸痛,少气懒言,面色黑,唇甲色淡,颜面浮肿,尿少甚则尿闭,大便干或溏,口干不欲饮,怕冷又怕热,舌胖有裂纹,苔白,脉沉细无力。 1.3治疗肝肾气阴两虚:治则以滋补肝肾、益气活血,方选芪蛭二黄汤加减或杞菊地黄丸加减。 脾肾气阳两虚:治则以温肾健脾、益气活血,方选参芪附黄汤或二仙汤合五苓散加减。 气血阴阳俱虚:治则以温阳利水、调补气血,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1]或当归补血汤合济生肾气丸。 2结果 130例患者进行分型后,结果如下表。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

使骨细胞蛋白质分解代谢占优势,减少骨生成;同时对抗维生素D,促进尿钙排出,血钙降低,骨钙减少,骨质脱钙。故长期大量应用GC可出现骨质疏松,特别是脊椎骨,可有腰背痛,甚至发生压缩性骨折、鱼骨样及楔形畸形[3]。 《老子?七十八章》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能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肾主骨”就是以肾水之至柔攻骨之至坚,用肾的功能主持骨骼。当代实验研究中,从肾论治骨科疾病的研究很多,而且在“讨论”部分也绝大多数采用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原理,不同论文在讨论中出提及的激素不同,而且常常在实验的指标中少有体现。本文将可能相关的激素进行总结,以期作为理论指导今后的科研。 [参考文献] [1] 刘力红.思考中医(增订本)[M].南京:广西师范学院出版社, 2006 [2] 姚泰,吴博威.生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张秀珍,李素.内分泌代谢与肾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4] FrancisS.Greens pan,GordonJ.基础与临床内分泌学[M].5 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5] 李家邦.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 方咏红,张林彤,姚晖.绝经与性激素补充[M].济南:暨南大学 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 2007-05-31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 金有莲 (四川省泸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县646106)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消渴病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8)03-0352-0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肾小球硬化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是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肾脏合并症,也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可表现为间隙性或持续性的蛋白尿或管型,继之为高血压、水肿、肢冷、腰酸、头晕、尿多等,属于继发性肾脏病,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预后差。中医药治疗本病,若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对早中期患者可取得较好疗效,对晚期患者亦可起到改善症状、减少透析并发症等良好作用。1 中医病因 111 饮食失节 糖尿病患者多消食善饥,若不加控制饮食,长期喜食肥甘,恣啖酒醇;或控制太严格,过度饥饿;或饮冷太过,则致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津液不化,聚留为水,水邪渍肾,引起关门不利,产生水肿。如《内经?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景岳全书?水肿》曰:“大人小儿素无脾虚泄泻等证,而忽尔通身浮肿,或小便不利者,多以饮食失节,或湿热所致。” 112 久病劳伤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病程较长,病久劳伤。劳伤指饥饿、劳役、营养不良,脾胃元气损伤,土不制水或房劳太过,真元暗损,命门火衰,不制阴寒,水邪泛滥,产生水肿。113 失治误治 糖尿病失治,高血糖长期损伤肾脏,影响肾脏气化功能,水湿内停,泛于肌肤,产生水肿。或糖尿病误治,降糖药使用不当,伤及肾脏。李梃《医学入门?水肿》云:“阴水多因久病……或误服凉药以致肿者,危证也”。 2 主要病理 其主要病理为消渴失治,阴津耗损,阴损及阳。糖尿病肾病是从消渴病发展而来。临床以糖尿病症状加蛋白尿和/或水肿为主要表现。消渴之病,本系阴虚燥热,若迁延日久,治不得法,或失治误治,则阴津愈耗,阴伤耗气,阴损及阳是其基本的病理机转和发展趋势。且消渴病多禀赋亏损,《灵枢?五变》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而“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若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常致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之证;阴伤不止,同时耗气,则成气阴两伤之候;气虚失摄,精微外泄,则出现尿多尿浊;久则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精微外泄增多,水湿气化不利,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从而尿浊水肿并见;若病情继续发展,肾体劳衰,肾气失司,气血俱伤,血脉瘀阻,浊毒内停,则诸证迭起,最终导致肾气衰败,五脏受损,三焦阻滞,升降失常,水湿浊毒泛滥,转为气机逆乱之“关格”、 “肾衰”。 3 辨治原则 本病辨治原则为虚多实少,补虚为主,泻实为辅。糖尿病肾病多发生于消渴病的中后期,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糖尿病肾病患者以虚证多见,虚多邪少。故治疗多以补虚为主,泻实为辅。临床当根据不同的病程阶段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肾病早期多为气阴两虚,燥热夹瘀证,多见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烦渴多饮,多食消瘦,尿频清长,腰酸乏力,舌质暗红苔干,脉细稍数,治宜滋阴益气,清热活血,用知柏地黄汤加丹参、桃仁等;如系肝肾阴虚,气虚夹瘀证,多见双目干涩,五心烦热,口干苦饮,腰酸腰痛,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活血,用左归饮或一贯煎或杞菊地黄丸加当归、丹参等;若系脾肾气虚,瘀浊内蕴证,多见其短气乏力,纳少腹胀,四肢不温,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体胖大,质淡齿痕,脉虚弱,治宜补益脾肾,益气活血,用济生肾气丸合四君子汤加当归、川芎等;

2型糖尿病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2型糖尿病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一、2型糖尿病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隔日重复检查确诊。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疾病编码。 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 1.控制血糖,使其尽量达到或接近控制目标。 2.筛查血管(大血管、微血管)及其他慢性并发症。 3.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使患者掌握出院后自我管理的方法。 4.全方位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基层部分)等。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 (一)疾病诊断 1、西医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10年)。 2、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 3、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200mg/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L)。 (二)证候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10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2、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常见证候: (1)主证 ①阴虚热盛证 ②气阴两虚证 ③阴阳两虚证 (2)兼证 ①瘀证 ②痰证 ③湿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西医治疗方案 参照《2010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10年)。(二)中医治疗方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型糖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TCD编码:BNV060)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编码患者。 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其他因素(如感染、应激、放化疗后等)所导致的各种血糖升高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当肾小球的滤过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一些有毒物质会在体内蓄积,此时就会发生肾功能衰竭。大多数糖尿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衰竭,肾脏滤过能力下降,就会导致大量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形成——蛋白尿。这就是医生要为你检查尿蛋白含量的原因。当糖尿病首先破坏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血液循环中的一部分蛋白会随尿液排出体外,称为“白蛋白”,由于尿里含有少量白蛋白,常被称作“微量蛋白尿”。如果病情严重,肾脏排泄功能几乎丧失,就必须接受透析,甚至需要换肾。 1 中医辨证糖尿病肾病正气内虚常表现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而邪热又有湿热伤肾、郁热伤肾、热毒伤肾之分。但基本病因在于“热”,其中有湿热、郁热、热毒之分,病位有在肾、在膀胱之异,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湿热化毒伤肾为主,慢性期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治疗上分为两个阶段,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化湿治标为主,慢性期以健脾补肾扶正为法。 1.1湿热伤肾症见尿频、尿急、尿热、尿痛,甚则伴有恶寒发热,腰膝酸疼,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舌苔黄厚,脉滑数。化验尿中以白细胞为主。治宜清热化湿、通利二便。方药:土茯苓、生地榆、石韦各30克,黄芩、山栀子、地丁、陈皮、半夏各10克,车前草15克,生大黄8 ̄10克(后下),水煎服,日一剂。若阴伤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加玄参、麦冬、天花粉;若气滞明显者加枳壳、枳实、厚朴;湿热较重者加黄柏、苍术、薏苡仁;血尿明显者加白茅根、生地榆、三七粉。 1.2郁热伤肾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大便不爽,时冷时热,或有尿频急疼,舌暗、苔厚黄,脉弦数。尿化验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治宜疏郁清热、通利二便。方药:柴胡、赤白芍各15克,黄芩、山栀子、枳壳实、厚朴、半夏、乌药各10克,石韦30克,通草3克。水煎服,日一剂。若下腹胀痛加橘核、荔枝核各15克;若湿重于热可用黄芩滑石汤合三仁汤化裁;热重于湿者可用八正散加减;纳少呕恶者加陈皮、半夏、竹茹和胃降逆止呕;大便秘结者加瓜蒌、大黄。 1.3热毒伤肾尿频急痛,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弦数,恶寒发热,肾区叩痛。化验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药:银花、连翘、大小蓟、石韦各30克,黄芩、黄柏、山栀、丹皮、生蒲黄(包)各10克,生地、藕节各15克。气滞加厚朴、枳壳实各10克;阴伤舌红加元参20克,麦冬10克;便秘加生大黄10克(后下),水煎服,日一剂。 以上三种证候多见于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急性期患者,若急性期经治疗后,尿细菌培养转阴,仍应坚持服药治疗,以防转为慢性泌尿系感染。 1.4肝肾阴虚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头昏目眩,舌红,苔白或黄,脉弦细,血压偏高。尿化验有白细胞。治宜滋补肝肾、清热凉血。方药:女贞子、旱莲草、太子参、元参、生地各15克,大小蓟各20克,石韦30克,黄芩10克。若兼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