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种情况-不签劳动合同也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法不签合同的赔偿标准

劳动法不签合同的赔偿标准不签合同的赔偿标准在劳动者故意拖延或者拒绝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赋予了用人单位解除权。
其中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其中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需要赔偿劳动者双倍工资,双倍工资虽然字面意思为工资,实质上是比照工资标准计算的赔偿,其性质是赔偿金。
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作为赔偿,但是由于用人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已经支付劳动者一倍工资,所以劳动者只能主张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差额。
劳动法不签合同赔偿规定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不签劳动合同赔偿办法一、用人单位不签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劳动者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从未签合同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制作二倍工资,最多11个月,并补签合同。
二、劳动者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六)款、《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十)款规定,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一)款、第四十七条规定,按照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满半年的按半年支付。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条件和计算方式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条件和计算方式引言劳动合同是雇佣双方之间约定的法律文件,规定了雇佣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在某些情况下,雇员有权要求雇主支付双倍工资,即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的两倍。
本文将介绍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条件和计算方式,帮助雇员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对相关情况。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条件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佣单位未与雇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符合条件的雇员有权要求雇主支付双倍工资:1.雇佣关系存在:尽管没有书面劳动合同,但是雇佣单位与雇员之间存在着实际的工作关系,雇员依然为雇主提供劳动,且雇佣单位有权对雇员下达工作指示。
2.雇佣期限未满3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雇佣期限未满3个月的雇员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3.雇主存在过错:未签订劳动合同一般是雇主的过错,雇主未尽到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定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条件都需要同时满足才能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计算方式未签劳动合同的雇员要求支付双倍工资时,工资的计算方式为:双倍工资 = 基本工资× 2其中,基本工资为雇员工作期间正常应支付的工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计算方式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计算方式可能略有不同。
劳动合同可能会包含一些奖金、津贴、加班费等部分,而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只计算基本工资的双倍。
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条件和计算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
假设小明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6个月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的基本工资为每月5000元,并且约定了加班费、交通补贴等。
然而,在工作满3个月之后,小明意外发现公司并未与他签订任何劳动合同。
他通过咨询相关法律事务所得知,他有权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
根据上述分析,小明满足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条件,并且计算方式为基本工资的双倍。
因此,小明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双倍工资 = 5000元× 2 = 10000元在此案例中,小明可以要求公司支付10000元的双倍工资。
没签合同双倍赔偿的标准

没签合同双倍赔偿的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没签合同双倍赔偿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情况:
1. 非法解除劳动合同:雇主未按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或雇员因正当事由解除劳动合同,但雇主未依法支付赔偿金的;
2. 拖欠工资:雇主未按约定支付工资的;
3. 未按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雇主未按规定支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的;
4. 违反法定休假规定:雇主未给劳动者按规定休假的;
5. 违反劳动保护规定:雇主不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导致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的;
6. 违反社会保险规定:雇主未按规定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
7. 违反职业安全和健康规定:雇主不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保障措施,导致劳动者职业病的;
8. 遣散劳动者不支付遣散费:雇主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未支付劳动者应得的遣散费的。
具体标准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不同地区的相关规定而有所差异,请在具体情况下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
未签合同双倍工资规定

未签合同双倍工资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双倍工资是指雇主在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支付双倍工资。
具体规定如下:
一、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支付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8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
者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者要求订立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拒绝订立或者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二、劳动者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劳动者可以通过口头、书面、邮件等方式提出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不限制形式。
用人单位接到劳动者的要求后,应当及时回复并签订劳动合同。
三、支付双倍工资的标准: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3条的规定,双倍工资是劳动者每日工资的两倍。
若劳动者的日工资无法确定,则根据劳动者的月工资除以30天得到日工资,并按
双倍工资的标准进行支付。
四、支付双倍工资的期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0条的规定,雇主应当在劳动者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一个月内支付。
总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出订立劳动合同的要求,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
双倍工资的标准是劳动者每日工资的两倍,支付期限为一个月。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劳动
者的权益,鼓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为何不能获得二倍工资

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为何不能获得二倍工资作者: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2014年第06期虽然《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但现实中,许多明明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却最终被法院驳回了要求获得双倍工资的诉讼请求。
这是为什么?同意倒签等于放弃二倍工资【案例】罗虹是2013年1月2日入职到一家公司的,虽然彼此就岗位、职责、工资、期限等内容达成了一致并已经按部就班地操作,但一直到2013年10月3日,公司才提出与罗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将劳动合同起始期限倒签到了2013年1月2日,罗虹当时并未提出异议。
2014年1月,劳动合同到期后,罗虹要求公司支付2013年1月2日至10月2日间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因遭公司拒绝而成讼。
但法院判决驳回了罗虹的诉讼请求。
【点评】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倒签劳动合同,如果确属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违反上述规定,同样具有对应的效力。
公司提出倒签劳动合同时,罗虹明知于己不利而没有提出异议,客观上公司也没有采取欺诈、胁迫、重大误解及其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行性规定的行为,应当视为双方认可劳动关系的建立时间,认可倒签期间劳动合同存在,认可罗虹已经放弃主张二倍工资差额的权利。
条款不全不等于具有二倍要件【案例】 2013年10月1日,危萍与一家公司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时,因公司成立不久还没有签约经验,而危萍也急于得到该工作,故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没有作出明确约定。
此后,公司按2300/月向危萍发放了工资。
但危萍认为工资太低而于2014年4月2日提出辞职,并以劳动合同未明确工资标准,不具备劳动合同的必备要件,应视为未签劳动合同为由,诉请法院判令公司支付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计4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但法院并未支持其诉讼请求。
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况

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况
1. 试用期未满
员工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但应明确试用期的期限和条件。
2. 非全日制用工
对于非全日制用工,即小时工、临时工等,双方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应有口头或书面协议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报酬。
3. 实习协议
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应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实习目的、期限、工作内容及待遇等。
4. 退休返聘
退休人员被用人单位返聘,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应签订返聘协议,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报酬等。
5.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之间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但应有派遣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6. 个人承包
个人承包商与用人单位之间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应签订承包合同,明确承包范围、工作内容、报酬等。
7. 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在提供无偿服务时,与用人单位之间不签订劳动合同,但应有志愿者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期限等。
8. 家庭雇佣
家庭雇佣保姆、钟点工等,双方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应有书面
协议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报酬。
9. 季节性或临时性工作
季节性或临时性工作,如农忙季节的临时工,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应有明确的工作协议。
10. 其他特殊情况
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其他情况,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应遵
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请注意,即使在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的权
利和义务仍应受到法律保护,双方应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不签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也不用赔偿双倍工资

不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不用赔偿双倍工资!以下这几种情况,即使未签劳动合同,也无需支付双倍工资。
1、用人单位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未签劳动合同的,不支付二倍工资。
可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包括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
2、用人单位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主体资格,未签劳动合同的,不支付二倍工资。
例:建设施工企业将工程违法转包给包工头。
包工头自行招工、自行管理、自发工资的,即便包工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也不支付二倍工资。
3、在校学生在用人单位进行实习,未签劳动合同的,不支付二倍工资。
学生如果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社会实习安排或自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实习,不属于劳动关系。
注意: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之间名为实习,实为劳动关系的除外。
4、用人单位未与“三类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不支付二倍工资。
“三类人员”是指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领取退休金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
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就劳动合同主要内容达成合意的,不支付二倍工资。
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方式沟通,对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达成合意主张二倍工资的,不应支持。
6、用人单位已尽到诚实义务,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不支付二倍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已尽到诚信义务,因不可抗力、意外情况或者劳动者拒绝签订等用人单位以外的原因,造成劳动合同未签订的,依据实际情况可以不支付二倍工资。
7、用人单位未与法定代表人签订劳动合同的,一般不支付二倍工资。
若法定代表人不从公司领取工资,只收取公司的利润分红或股票收入,那么双方之间就不属于劳动关系,若法定代表人从公司领取工资,接受公司规章制度的管理,那么双方就属于劳动关系,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但考虑到法定代表人身份的特殊性,一般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也不支持二倍工资。
8、用人单位未与公司人事部门高管或主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一般不支付二倍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能够证明订立劳动合同属于该人事管理部门高管、主管人员的工作职责,可不予支持。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培工资的计算标准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培工资的计算标准示例文章篇一:《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计算标准》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超级重要的事儿,那就是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计算标准。
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啊,就像我们解数学谜题一样,只要找到规律和方法,就能搞明白啦。
我有个邻居叔叔,他在一个小公司上班。
那公司啊,刚开始说的可好了,叔叔就满心欢喜地去工作了。
可是呢,好几个月过去了,公司都没跟叔叔签劳动合同。
叔叔心里就有点犯嘀咕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后来叔叔才知道,原来不签合同是公司的错,自己是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呢。
那这个双倍工资到底怎么算呢?咱们得先搞清楚计算的时间范围。
一般来说,这个双倍工资不是从上班第一天就开始一直双倍算下去的哦。
就像跑步比赛有个起跑线一样,这里也有个起始点。
这个起始点呢,是从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计算的。
为啥是满一个月的次日呢?这就好比我们租房子,第一个月算是个试用期之类的情况,但是过了这个月,就必须得按照规定来啦。
那终点呢?是到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要是一直都没补订呢?那最多就计算11个月。
这就像我们吃蛋糕,给你切一块,但也不能无限地切下去呀,得有个限度。
那这个工资的基数又怎么确定呢?这工资基数啊,可不是随便定的。
有的老板可能会想,我就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算呗,这样我就少给点钱。
哼,这可不行呢!正常情况下,这个工资基数啊,是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来计算的。
啥叫应得工资呢?就是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还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这些。
比如说,叔叔每个月除了基本工资,还有奖金呢,那计算双倍工资的时候就得把这些奖金都算进去。
这就好比我们计算家里一个月的生活费,不能只算买菜的钱,水电费、买日用品的钱都得算进去一样。
我有个同学的爸爸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他爸爸在一个工厂上班,工资是计件的,有时候加班还有加班工资。
工厂一直没签合同,后来他爸爸去要求双倍工资的时候,工厂老板就耍赖,说只按照基本工资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8种情况-不签劳动合同也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这8种情况,不签劳动合同也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在我们HR日常工作中,与劳动者初签和续签劳动合同也是一件比较费心费力的事情。
特别是续签,即使借助一些软件,在员工人数多的情况下,还是容易忘记。
特别是劳动者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一言不合就仲裁,一言不合就诉讼。
“没签订劳动合同,你得支付我二倍工资,发了我就辞职!”我们HR的小神经快承受不起来自这个世界的恶意了。
未签订劳动合同就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吗?在我们的印象里
的确是这样,这也使得我们更加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
但也存在以下情形,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企业也无需支付双倍工资。
01超过仲裁时效HR可不会提醒你这个~~二倍工资不属于劳动报酬的范畴,它具有惩罚性赔偿金的性质,是针对企业未按照法定要求在法定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劳
动合同的惩罚性措施。
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的规定。
仲裁时效期间从最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又分为两种情形:(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起算点为双方劳动
关系终止之日的次日,即入职一年以内满一个月,今天离职,
明天起算,到明年今天,为仲裁有效期。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间长于一年的,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起算点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满一年的次日。
如2015年8月1日入职到2016年7月31日满一年,从8月1日起算,到17年7月31日为仲裁时效期。
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须在上述法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主张,否则会因超过仲裁时效期间,而得不到仲裁庭与法院的支持。
02、补签了劳动合同有没有主管吓你说补签不行在现实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即用人单位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在法律规定的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是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后的一段时间内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将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限倒签在实际用工之日,即将已经实际履行的事实劳动关系期间包含在补签的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限之内,但签订日期为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的日期。
这种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一致的,如果劳动者没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在订立该份书面劳动合同时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况,则应视为劳动者自愿放弃了向用人单位主张未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期间二倍工资的合法权利。
劳动者在补签书面劳动合同
之日前的合法权利已通过其补签书面劳动合同的行为视为
放弃;在补签书面劳动合同之日后的合法权利通过已补签的书面劳动合同来保障。
此时,《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对劳动者合法权利予以保护的立法目的已经实现,故用人单位无需再向劳动者支付未在法定期间内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
同的二倍工资。
03、劳动者授权他人代签本人是六娃,你找不到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并没有一
一和劳动者面签,尤其是劳动者工作地点较为分散时,这就存在两种可能:其一,劳动者为了便利而请其他人代为签字;其二,劳资人员为了便利而请其他劳动者代为签字。
对于代签的劳动合同,有劳动者在离职后以劳动合同文本上并非自己签字为由,主张二倍工资。
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劳动者委托他人订立劳动合同的,不应支持二倍工资。
劳动者授权他人代签的书面文件很重要。
04、合同法定续延期间,员工处于医疗期、停工留薪期等法定续延期间,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不能因劳动合同期满而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期限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自动变更延长,直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法定续延期间是在原劳动合同期限基础上的续延,是原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在此期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仍然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需要再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对劳动关
系予以确认。
二倍工资的形成是因为用工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而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但在医疗期、停工留薪期、女职工“三期”等期间,职工事实上没有提供劳动,双方实际上没有产生用工关系,自然就不存在二倍工资形成的基础。
故用人单位在上述劳动合同法定续延期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
动合同,劳动者不能以此为由向用人单位主张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05、单位积极磋商签订劳动者就是装逼不签《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该条表述非常清楚,劳动者不愿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这在一个月内没有其他法律责任,包括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等。
但是,入职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如果一个劳动者不愿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是想用的的,那就准备二倍工资给他得了。
这个逼装的值了。
06、签订有合同效力文件别小看你发出去的OFFER首先,聘书、入职通知书、录用通知书,只要其具有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可以作为劳动合同。
其次,按照《劳动合同法》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用人单位发出的聘书入职通知书、录用通知书自然由用人单位盖章,但如果劳动者本人未在聘书、入职通
知书、录用通知书上签字,则认为劳动者已按照聘书、入职通知书、录用通知书的内容履行,视为双方实际订立了劳动合同。
在此情况下,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二倍工资的主要也不会得到支持。
07、特殊身份劳动者二倍工资可不是牟利的行政主管、人事经理、人力资源负责人《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立法目的是对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的一种惩罚,也是对作为弱势群体一方劳动者的一种保护,但绝对不是让劳动者凭空取得劳动报酬以外的额外经济利益。
行政主管、人事经理、人力资源负责人在用人单位的工作职责是根据相应的劳动法律法规,负责用人单位全体劳动者(当然也包换其本人)的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终止、解除及其他相关事宜,来避免用人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
虽然其不能自己代表用人单位与自己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提请用人单位委托他人与自己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是其重要工作职责。
行政主管、人事经理、人力资源负责人若没有提请用人单位委托他人与自己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其在主观上存在较大的过错,在客观上也表现为其工作上的失职。
故《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能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不利后果应由劳动者本人承担,而不能由用人单位为其过错来埋单。
行政主管、人事经理、人力资源负责人未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不向其支付二倍工资。
与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不同于法
人,更不同于法人代表。
他是指依照法律法规或者公司规章制度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负责人。
法定代表人对外以法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对内以管理者的身份对用人单位进行全面管理。
其在对用人单位事务进行全面管理时,对其本人未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负有一定的过错与责任(此时,负责人事工作的负责人也负有一定的过错与责任)。
故其无权向用人单位主张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退休返聘人员、实习生、未满十六周岁以上劳动主体不适用签订劳动合同的条件,因此,未签订劳动合同自然无需支付双倍工资。
08、劳动合同存在问题有问题的合同好过没合同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为无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就成立,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行为已完成。
至于劳动合同是否有效,这是法律对其效力的评价,但并不影响劳动合同是否已经订立的客观事实。
因此,即使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由于劳动者已经和用人单位实际上订立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为有瑕疵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书面劳动合同,缺乏《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一项或几项必备条款(此时不包括全部缺乏)。
瑕疵劳动合同因不同于无效劳动合同,也不等同于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故法律、法规对瑕疵劳动合同所苛以的法律责任也不同于无效劳动合同与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
不应当支付二倍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