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瑞
中国古诗词意象

中国古诗词意象
中国古诗词意象是指古诗词中出现的具有象征意义或文化内涵的物象或景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诗词意象:
1.明月:象征思乡、思人、思国之情,常出现在离别、思乡、怀人等主题的诗词中。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柳树:象征离别、留恋之情,常出现在送别、离别的诗词中。
如郑板桥的《送别》中的“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情共夕阳”。
3.流水:象征时光流逝、岁月匆匆,常出现在感慨时光、怀古、离别等主题的诗词中。
如李煜的《浪淘沙》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落叶:象征萧瑟、凋零、亡国之痛等情感,常出现在悲秋、怀古等主题的诗词中。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梅花:象征高洁、坚强、清雅之情,常出现在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等主题的诗词中。
如王安石的《梅花》中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6.莲花:象征纯洁、高雅、美好之情,常出现在描写女性美貌、表达爱情等主题的诗词中。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松树:象征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常出现在表达志向、抒发豪情等主题的诗词中。
如杜甫的《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
8.云烟:象征飘逸、超脱尘世之情,常出现在描写山水风光、表达隐逸情怀等主题的诗词中。
如杜牧的《赤壁怀古》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古诗词常用意象100例及常见意象及寓意

古诗词常用意象100例及常见意象及寓意.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一一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破,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1”、“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满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溺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濡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濡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
1. 月亮啊,那可是古诗词中超级常见的意象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看到月亮就想起了故乡,咱不也常常望着月亮思念远方的亲人嘛!
2. 杨柳也是哦!“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古人送别时总爱折柳,就好像现在我们和好朋友分别时也会依依不舍呀!
3. 桃花,多美的意象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灿烂的桃花下曾经发生过多少动人的故事呢?
4. 鸿雁呀,“鸿雁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鸿雁就像是传递思念的使者,多浪漫呀!
5. 美酒呢,也常常出现哟!“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喝酒的时候不就有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嘛!
6. 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菊花代表着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咱有时候不也想过过这样的生活吗?
7. 红豆啊,“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那可是象征着相思呢,多深情呀!
8. 竹子也很有意境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竹子的坚韧不就像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嘛!
9. 流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水就像时光一样匆匆流逝,让人感叹呀!
10. 夕阳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看到夕阳那落寞的感觉不就来了嘛!
我觉得这些古诗词中的意象真的特别有意思,它们让诗词变得更加生动、有情感,也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心情和故事。
古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有哪些

古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有哪些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作品充满诗意、韵味和美感。
本文将就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开论述。
一、意象1. 自然意象:古诗词中常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意象,如山水、花草、日月等。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 动物意象:古诗词中的动物意象常用来寄托情感或代表某种特定的品质。
如将孔雀代表华丽、美丽,将鸽子代表和平、爱情等。
3. 宫殿意象:宫殿意象在古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代表着尊贵、壮丽、华贵等。
古代皇家宫殿多为壮丽的建筑,因此宫殿意象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表达对贵族阶层的向往和赞美。
4. 季节意象:四季交替提供了丰富的意象素材。
如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炎热闷热、秋天的金秋时节和冬天的寒冷凝冻。
不同季节的意象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心境。
5. 色彩意象:颜色是古诗词中重要的意象元素,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思绪。
例如:红色代表热情、欢乐,黑色代表忧郁、悲伤等。
二、修辞手法1. 比喻:借用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来进行比较,以扩大描述的范围和效果。
例如:玉树临风、明月如霜。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备情感和行为。
例如:风吹落叶、溪水低语。
3. 对仗:诗词中的句子往往具有平仄和韵律,对仗使得句子的韵味更加丰富。
例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 排比:通过一系列并列的词语或短语来强调句子的平衡和对比。
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 借代:用一种形象的事物来代表另一种事物,以达到生动表现和豪放抒情的效果。
例如:金屋藏娇、笼中鸟。
6. 对偶:通过对称的词句结构,以形成韵律的对称美。
例如:寒江孤舟独徐行,慨然思归牵上心。
7. 擬聲:模拟各种声音的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在心理上感受到声音的存在和变化。
例如:水波粼粼、风声呼啸。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在古诗词中,丰富多样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为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全新经典版)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春天的意象:春天常常象征新生、希望和生机,常用的意象有春花、春雨、春风、燕子归来等。
2.秋天的意象:秋天常常象征成熟、收获和离别,常用的意象有秋叶、秋风、菊花、丰收等。
3.水的意象:水常常象征着柔情、洁净和流动,常用的意象有江河、湖泊、流水、涓涓溪流等。
4.山的意象:山常常象征着高峰、坚强和壮丽,常用的意象有高山、峰顶、云雾、巍峨等。
5.月的意象:月常常象征着明亮、清冷和寂静,常用的意象有明月、月光、月色、皓月等。
6.花的意象:花常常象征美丽、绚烂和短暂,常用的意象有花朵、花瓣、花香、花开等。
7.鸟的意象:鸟常常象征自由、轻盈和欢乐,常用的意象有鸿雁、燕子、黄鹂、百鸟齐鸣等。
8.星的意象:星常常象征远方、神秘和永恒,常用的意象有星光、星辰、星空、星河等。
9.雪的意象:雪常常象征纯洁、寒冷和静寂,常用的意象有雪花、雪地、飘雪、银装素裹等。
10.风的意象:风常常象征自由、温柔和变幻,常用的意象有微风、和风、狂风、风吹草动等。
这些意象在古诗词中经常被使用,通过运用这些意象,诗人可以
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包括:
1.明月:常常与思乡、思人相联系,表达深沉的乡愁和思念之情。
2.长江:常常象征着时间流逝和历史的深远。
3.长亭:常被用来比喻离别之地,因为古代的驿道边常常建有亭子,供行人
休息或送别。
4.杜鹃:常常象征着悲苦、哀伤和思乡之情。
5.草木:常用来比喻人的命运和性格,如“红豆”代表爱情,“菊花”代表
隐逸和淡泊名利。
6.柳树:常被用来表达离别和留恋之情,因为“柳”与“留”谐音。
7.蝉:常常象征着高洁和清雅。
8.鸿雁:常常用来表达书信和思乡之情。
9.梅花: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也与傲骨和独立的人格相联系。
10.山水:常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格和情操,也可以表达壮志豪情。
这些意象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古诗词常见意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一、动物类1. 鸿鹄:鸿是大雁,鹄是天鹅。
鸿、鹄都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东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2. 鸿雁(雁足、雁书)(1)鸿雁即大雁,是候鸟,它们每年秋天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能引起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他乡的伤感。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古人常用鸿雁传信,故用鸿雁代指书信、音讯。
宋·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 惊鸿:惊飞的鸿雁,多用来比喻美女轻盈优美的舞姿。
宋·陆游《沈园(其一)》——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4. 燕(1)表现春光之美,叹惜春之情。
唐·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唐·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2)象征爱情和对情人的思念。
宋·晏殊《破阵子》——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宋·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3)表现世道沧桑,抒发昔盛今衰,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之情。
唐·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以燕传书,相诉离情。
唐·郭绍兰《寄夫》——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
(5)寄托漂泊流浪,羁旅愁情。
宋·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
5. 鹧鸪:鹧鸪叫声凄切,好似行不得也哥哥,常寓指处境艰难,景象衰败,心情惆怅。
也用以表现思想离愁。
唐·李白《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6. 杜鹃(子规、杜宇、望帝):指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被迫让位与臣,自己隐居山林,心中郁愤,死后魂魄化为杜鹃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其声哀怨悲怆,动人肺腑。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

古诗词中100个常见经典意象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的意象,诗人通过意象的选用表达出不同情感,托物言志便是古诗词中常见手法。
于是找了一篇关于古诗词中意象的文字,分享给朋友们,对爱好古诗词的你肯定有所帮助。
一百个关于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典故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意象的理解与赏析
9.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 10.柳——离别的象征 11.南浦、长亭——离别之所 12. 芳草——离别与离恨 13.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14.羌笛、胡笳——凄切之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16.水——绵绵的愁思
欣赏
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墨梅》
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 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 浅而意深。
4.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 众人讴歌的对象)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三国刘桢《赠从弟》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 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子罕》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例如: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理解与赏析
诗讲究含蓄 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
典型意象的理解与赏析
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2.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 清高 的气质) 3.梅花——高洁的象征 4.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 歌的对象) 5.莲——爱的表达 6.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7.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8.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9.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 旅感伤
• 大雁、青鸟——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 使。 •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又一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 东莱不似蓬莱远。” (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先被 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 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 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欣赏
赏析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
唐 骆宾王《咏蝉》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 狱中的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宋 柳永《雨霖铃》
“本以高难饱”, “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甚独抱清高, 顿成凄楚。 王沂孙《齐天乐》
它们都是用蝉喻指一种高 洁的人品。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 “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 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 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 氛。
欣赏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画前。
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 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 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10.柳——离情的象征
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状,能 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 舍”之情。
清
3.梅花——高洁的象征
欣赏 赏析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咏梅》 陈高《梅花》 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 借梅花比喻自己备受摧残 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 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的高尚精神。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 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洁洁白,收到了 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欣赏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诗最盛。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 西》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1.南浦、长亭——离别之所
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 兮南浦。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按迷信的说法,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 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小令《天净沙· 秋思》
猿啼——象征悲伤的感情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半半韵韵。
晏殊《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乔吉《天净沙· 即事》
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泪眼依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冯延巳《蝶恋花》
(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 而潸然泪下)
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年年如新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
周邦彦《满庭芳》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16.水——绵绵的愁思
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 自是人生长 恨水长东。
李煜
离悉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郴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踏莎行》
13.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 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心上秋。纵芭蕉,不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 雨也飕飕。[sōu] 蕉》表凄苦之音。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阴满中 庭,叶叶心心舒卷 有余情。
李清照 吴文英《唐多令》
闲愁几许,梦逐芭 蕉雨。
葛胜仲《点绛唇》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 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 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 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人面桃花 相映红)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竞夸天 下无双绝,独占人间第一 香 皮日休《牡丹》)
芳草:生命力强 生 生不息 希望 荒 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 家的昔盛今衰) 岁寒三友(松、竹、 梅)、菊花:象征 人的高洁的品格
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
鹧鸪鸟——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鹧鸪鸟鸣叫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 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 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诗中的鹧鸪都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燕子——惜春伤秋、渲染离愁、寄托 相思、感伤时事
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意
暴雨:残酷 热情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 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 思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 量 云:游子 漂泊 以浮云比喻 在外漂泊的游子(例:浮云 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把伤心、愁闷一古 脑儿倾吐出来,对 芭蕉甚为怨悱 [fěi] 。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 凄怆的,梦魂逐着芭 蕉叶上的雨声追寻, 更令人觉得凄恻。
14.羌笛、胡笳——凄切之音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的 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曲》)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
李白《静夜思》
月+情思=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
欣赏 秋从绕舍似陶家, 遍绕离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缜《菊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 洁。
2.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 高的气质)
屈原《九歌· 河伯》
柳永《雨霖铃》
南浦春来绿一川, 石桥朱塔两依然。范成大《横塘》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 碧连天。
李叔同《送别》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 显然,在中国古典诗 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 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 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 送别之所。 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 个专名了。
12.芳草——离别与离恨
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 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 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 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 的落空、幻变 小雨:春景 希望生机 活 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 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人 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 中喻离恨
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
《楚辞· 招隐士》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相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
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 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 思妇登楼伫望。 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 离别的愁绪。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 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8.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 秋后的蝉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 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 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 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 蝉,在古人笔下是高洁的象征。 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 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 自属于清高型。
白居易《长恨歌》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凄苦。
7.杜鹃鸟——凄怨哀伤的象征
• 古代神话中,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 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 古诗中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 的神话传说。望帝时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 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 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 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 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 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 “夜人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 如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