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本文围绕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
接着分析了当前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教学改革方向探讨部分,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的实施,如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实践环节等。
结合教学效果评估,对改革进行总结并强调其重要性,同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其未来发展和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现状分析,问题及原因,改革方向,改革措施,教学效果评估,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引言: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更新,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习惯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现行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
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较低,需要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对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需要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方向和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并对改革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研究教学改革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质量和学校教学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当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分析,并结合高职院校教育特点,提出一些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一些建议。
即根据入学形式和学生成绩不同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利用现代科学网络技术进行混合式教学,并对考核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等数学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高等数学作为大学理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其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为各类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和数学方法,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科学思维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思维模式、严谨态度等方面系统地训练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各大高校都在大规模的扩招,出现了学生素质与学习能力相对降低,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统一的教学模式就会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状况,这不仅加大的教学难度,也不利于因材施教。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高等数学要为专业服务,如何与专业结合?这些都是我们每位高数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对高数教学进行改革探索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分析1、高等数学课程的认同度低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目前在高职院校属于公共课程,有些院校领导认为高数课程对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帮助不明显,从而大多数专业都盲目地压缩课时,结果只能删减课程内容,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导致高等数学地位明显下滑。
如我院大多专业的高数课程只有60课时,只能讲解一元函数的微积分,而有些想专转本的学生不得不在校外上补习班去补充二元函数的微积分等知识。
另外,大多数学生不理解学习高等数学的意义,认为上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了来学习技能技巧的,后续发展根本用不到高等数学,高数没有用,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学生基础差异大,基础薄弱随着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造成生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普招生、对口单招生、自主招生等,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质量逐年下降。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论文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随着它的高速发展,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均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育中数学的教学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转变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精神等多种手段推进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数学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从高职院校生源的基本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在高职院校读书的学生普遍存在年龄较小、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弱的现象,还有一部分本来高中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无法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对数学课丧失了兴趣。
因此,整体上来说,预期的教学效果并未实现,出现了老师备课、上课辛苦,学生听课、做作业很无奈的现象,如何提高高职院校中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在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这一系列的问题将成为接下来很多年内高职数学老师的集体困境。
一、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学服务意识高职院校的教务处应该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适应社会需求为终极目标的教学体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将数学这门“工具课”与专业相结合起来。
对于数学课在整个学生课程当中的比重需要加大的特点,考虑到虽然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走向市场后是以技术见长的,但倘若能够将数学这一工具学好、用好,这对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有长远的影响,也将对学校的社会影响起到重要影响。
因此,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将数学与其他专业结合、为专业知识服务的意识是势在必行的,针对教学改革实施时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应及时召开职工大会,组织教职工学习高职教育的前沿理论,引导大家正确地认识数学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
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在学校给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创造良好软环境的条件下,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应当既不一味地追求系统化的教学目标,也不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乱砍滥伐”,无论是对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标都强调“用”字当头,根据专业的不同需要,确定需讲授的内容。
科研课题论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146747 数学论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中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较以往已有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高职教育中所存在的学生所学和社会所需相脱节的现象仍然不容忽视。
而作为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数学教育也存在这一问题,并且由于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而理论考核要求较高,该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真正做到为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我院高等数学教研室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于近期开展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探索。
实践结果表明,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为其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对学生将课堂教学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在专业实训过程中进行实际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课程改革的目的目前,市场上已有很多针对高职教育的数学教材出版,但整体来看课程的设置仍然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是本科教育内容进行删减后的压缩版,主要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个数学学科,内容较多,系统性强,有的与专业课有联系,有的没有联系,忽视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更没有达到为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服务的目的。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很迷茫,一方面迫于考试压力必须要学,一方面又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学后又往往感觉到很多学过的数学知识用不上,而专业课中用到的有些知识又没有学到。
为了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我院高等数学教研室根据管理系对课程安排的想法与建议,以管理系2010级新生为试点,对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作了一些取舍、改革、重组和优化。
新课程的设置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的,以专业体系为依据,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必要的基础知识,对学生掌握数学实用技能较为有利。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1.课程设置的改革。
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以能力培养为根本目的,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整合教材内容,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层次“模块化”的教学模式[1],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将专业学习所需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摘要:经管类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探索在众多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师中有意或无意的进行着,本文结合笔者所执教学院的《高等数学》的改革进程为例,从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各位任教经管类专业的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经管类;高等数学;改革《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由于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应用性,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经营、投资决策等都与数学紧密相关,这其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的侧重点与其它《高等数学》侧重点不同。
目前很多经管类《高等数学》教材教法仍处于磨合和探索阶段,教材教法上体现的是仅重计算而忽视数学的思维方式,这类教学模式使得经管类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觉得数学学习比较枯燥乏味。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经管类《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一直在摸索中前进。
一、学院数学教学改革进程从2007年开始招收经管类专业大专生,在数学的教学中如何让数学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广大数学教师及经管类专业的教师一直在进行改革。
在研究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的2007-2008年度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专项研究课题《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结合的重要性研究》时,课题组对学院各专业对数学知识应用需求进行了相关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
经管类各专业对依赖的数学知识点侧重于概率统计和微积分方面。
那次的调查显得有些粗放,现在我们正在进行2009-2010年山东省教育厅立项项目《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数学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对数学知识中经济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的经管类专业数学模型系统的分析等进行进一步探索。
二、经管类《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数学教育是一种理性花的教育,它可以训练同学们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它能赋予人们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与品质,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经管类专业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数学教学内容庞大繁杂,从而感觉《高等数学》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厌学”情绪。
研究论文:浅谈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134727 数学论文浅谈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教育部职业教育系统“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座谈会讲话中强调: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教育是先导和基石。
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职业教育梦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中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后继课程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理工科学生专升本考试的一门重要课程。
因此,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一、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也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了课堂。
例如把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以课件或flash 等形式展现,使原本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具体。
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方面,对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但是有如下几个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还需完善和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学条件的逐渐改善,现代教育技术也逐渐地被引入课堂教学,但是由于教师队伍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差异,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
另外,高等数学教学有它自身的规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完全丢弃,因此,如何让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实现教学效率最优化,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又一新课题。
(二)学生学习心理还需深入研究高职高专学生是大学院校里较为特殊的一个学习群体,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
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学习自觉性两级分化、认识模式职业化、理想现实化等特点。
很多学生在中学时代对初等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的不好,对数学产生了恐惧,而过早地放弃了努力。
二、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一)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充分体现“必须、够用”的原则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摘要从市场需求与教学培养目标出发,结合高职院校高数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教学内容改革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并结合专业知识,配合新的评价体系,强化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实现高职高数教学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高等数学;高职院校;应用能力;创新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21-0033-02Teaching Content Reform of Higher Mathematics in Technical College//Cui QiongzhenAbstract As the market demand and training target, I propose that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should be choosing content, linking with speciality knowledge, and working in new evaluation system to strengthen students’mathematical practical ability, then we could achieve the reform target.Key words higher mathematic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onAuthor’s address Technical College of Liupanshui, Liupanshui, Guizhou, China 553000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是所有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基础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基本数学素养的教学目的。
高等数学课程论文: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报告

高等数学课程论文: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根底课,在高职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基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案例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展探索,某些做法切合实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开展较快;尽管开展迅速,但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相比,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2006年由教育部备案,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并于当年开场招生,至今已招收五届高职学生。
由2006年招收700名学生,到2021年的3200名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前两年是学院由中职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型时期,后三年学院的中心任务转移到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的改革上来。
在此期间进展了两轮教学改革,2021年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的第一轮教育教学改革,2021年又进展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的第二轮教学改革。
为了配合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学院各个专业、各门课程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改革方案进展实施。
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根底课,也进展了教学改革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学院高数课程的设置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办的比拟早,经过多年实践,课程设置比拟成熟和完善。
根底课程也是这样。
例如,韩国在根底课程设置上,把数学分为公共数学和专业数学两局部,公共数学必修,专业数学根据专业设置内容。
而美国、加拿大是以能力为根底的教育,特点是模块式教学,是较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
我国的高职教育最近几年对根底课〔包括高等数学〕也在进展改革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历,但是改革的成效不明显,还未进展深入的改革,需要花大力气进展探索、研究。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根底课,得到了学院的高度重视。
现在学院有六个系,除了商务外语系的各专业及信息系的艺术设计与装潢专业不开设高等数学外,其余系的各专业高等数学都是必修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2019-01-05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成绩差等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工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它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专业服务功能和素质培育功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重要基础和必备工具,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由于高等数学课程具有容量较大、难度较高、进度较快的特点,不少学生感觉“抽象”“难懂”“没有兴趣”。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两大功能,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工作,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作一简要分析,并对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学生学习方面
基础薄弱,尽力弥补。
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生源总体素质也发生了变化。
由于多数高职学生属于高校招生中的专科录取批次,其数学高考成绩大多在50―100分之间(满分150分),甚至个别学生10多分,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并且参差不齐,接受知识慢,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对高等数学联系紧密如函数、解析几何、三角等内容进行重点复习和补习,以便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不会因为以前的知识没学好而听不懂,尽量弥补基础缺陷,成为高等数学入门教学的当务之急。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大学不同于中学,中学的学习是“填鸭式”,而大学则为“自主式”学习,学生的学习应变被动为主动。
刚刚进入大学,由于刚刚卸下高考重压,不少同学处于解脱后的“失重”状态,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上就容易产生惰性。
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变自主学习为放任自流,每天变得无所事事,反映到学习上,不认真听课的、上课睡觉的、玩手机游戏的、看小说的、抄袭作业的已成为高职院校课堂上的一个较普遍现象。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调动其学习兴趣,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商,采取相应配套的措施加以解决。
学习方法有待改变,重在提高理解能力。
由于高等数学课内容多、信息量大、进度快,当堂课消化每节课所授内容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学生尽快从
高中数学的那种“细嚼慢咽”式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在搞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好课堂笔记,把握重点,解析难点等常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着力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一旦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需要掌握的内容搞清楚了,学习就有了新的动力,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
逐步适应思维方式的改变。
初等数学是常量数学,讨论内容大多是静止的、具体的和不变的,而高等数学是变量数学,研究对象是运动的、抽象的和变化的。
这种研究对象本质的区别就决定了学习思维方式的不同。
这也是不少学生感觉高等数学“抽象”“难懂”的原因所在。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之间的紧密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努力探索与中学数学相联系的教学模式,如以实例引入概念、以直观教学阐明数学思想等。
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适应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思想方式。
二、教师教学方面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突出人才培养对当前社会需求的针对性,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下面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在高等数学课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改革举措。
拓宽知识面,降低理论要求。
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高等数学的主要作用是应用,在内容选择上,知识面宜宽,而每一个知识点要求宜浅。
如在传统的微积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专业再介绍一些工程数学、概率统计、线性规划和离散数学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使用数学时提供尽可能宽厚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主要采用淡化理论推导,强调其中朴素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尽量以直观解释的方式进行讲解。
此外,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对相关教学内容可采取“弹性教学”的方式。
如极限的概念,大部分同学对“ε―δ”的分析定义难以接受,那么就要求他们掌握直观的描述性定义,了解极限思想是贯穿微积分始终的重要思想,体会到概念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方法即可。
而对一些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则不妨将极限的分析定义作为选学内容。
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
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要目的是应用,数学应用的观点是高职高等数学的主导思想和教学重点,而过去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理论和计算技巧,事实上,不少学生在几年后只能隐约记得几个孤零零的数学名词,由于没有真正掌握数学中蕴含的思想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的遗忘,所学知识没有发挥作用,留下数学“没用”的印象。
我的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机会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从概念的引入到定理公式的建立,从例题到习题都多选择一些与专业及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实际问题。
如利用导数求最值时多举一些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如用6米长的型材做成日字型的塑窗如何设计长宽才能使塑窗面积最大,再如靠一面墙盖一长方形小屋,现存砖只够砌20米的墙,如何设计长宽才能使小屋面积最大。
通过示范例题和习题的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到高等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
当然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这些实际问题以简单和浅显为宜,着重让学生体会到高
等数学所含知识点在其中的应用,领悟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分层教学。
以往分层教学是按成绩分班,虽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没有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同。
一个重要原因是,按学业成绩分班,使分层教学变成了分等教学,有失教育公平,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被人歧视的阴影。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对此做法的反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查到问题所在,如何分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的办法。
我的建议是,普高生和三校生应该分开上课,具有不同数学基础和学习动机的学生对数学的需求是不同的,他们希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以及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职业教育是向社会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不可能要求学生将所有数学知识学到手,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有不同的需求,以往按一个目标培养所有专业的学生的做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
为了发挥学生的长处,给学生专业发展提供条件,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赋予“分层教学”以新的内涵以取代过去“分快慢班”的方式,就是由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发展目标自主选择进入哪一层。
总之,《高等数学》虽是高职院校理工科的一门基础课,但它是学好专业课的必要基础,更是开启科学知识宝库的钥匙。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主要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着手,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大家共同交流。
参考文献:
[1]王积建.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2] 冯文丽. 浅淡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
[3] 侯亚红.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4)
[4]钟艳林. 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