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热、热值、中和热和盖斯定律

燃烧热、热值、中和热和盖斯定律
燃烧热、热值、中和热和盖斯定律

1.2燃烧热、热值、中和热和盖斯定律

一、单选题(每题8分,共80分)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S(s)+O2(g)=SO2(g) ΔH= -296.8 kJ/mol(反应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 +57.3 kJ/mol(中和热)

C.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 -1367.0 kJ/mol(燃烧热)

D.2NO2=O2+2NO ΔH= +116.2 kJ/mol(反应热)

2.25 ℃、101 kPa下,一氧化碳、乙炔(C2H2)、乙醇的燃烧热依次是283.0 kJ·mol-1、1 299.6 kJ·mol-1、1 366.8 kJ·mol-1,则下列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O(g)+O2(g)===2CO2(g) ΔH=-566.0 kJ·mol?1

B.C2H2(g)+5/2O2(g)===2CO2(g)+H2O(g) ΔH=+1 299.6 kJ·mol?1

C.C2H6O(g)+3O2(g)===2CO2(g)+3H2O(l) ΔH=-1 366.8 kJ·mol?1

D.C2H6O(l)+3O2(g)===2CO2(g)+3H2O(l) ΔH=-1 366.8 kJ·mol?1

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SO2(g)+O2(g)=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 D.在25℃、101kPa时,已知C(s)+O2(g)=CO2(g) ΔH,则C的燃烧热为-ΔH

4.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A.碳和二氧化碳 B.1mol碳和3mol碳

C.3mol乙炔(C2H2)和1mol苯(C6H6) D.天然气和酒精

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ΔH=-24.8 kJ/mol

Fe2O3(s)+1/3CO(g)=2/3Fe3O4(s)+1/3CO2(g) ΔH=-15.73 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ΔH=+640.4 kJ/mol

则14 g 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单质和CO2气体时对应的ΔH约为( )

A.-218 kJ/mol

B.-109 kJ/mol

C.+109 kJ/mol

D.+218 kJ/mol

6.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1/2H2(g)+1/2Cl2(g)===HCl(g)ΔH=-91.5 kJ/mol

B.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

C.2HCl(g)===H2(g)+Cl2(g) ΔH=+183 kJ/mol

D.1/2H2(g)+1/2Cl2(g)===HCl(g)ΔH=+91.5 kJ/mol

7.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l)= H2(g)+1/2O2(g) ΔH = +286 kJ· mol-1

B.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Ⅱ)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g)=H2(g)+S(s) ΔH

=+20kJ·mol-1

C.若反应H2(g)+1/2O2(g)=H2O(g) ΔH = -a kJ · mol-1,则a>286

D.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热化学硫碘循环硫化氢分解法

8.盖斯是热化学的奠基人,他于1840年提出盖斯定律,对这一定律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C.可以直接测量任意一反应的反应热

D.可以用已经精确测定的反应热效应来计算难于测量或不能测量的反应的热效应

9.在同温、同压下,下列三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a、b、c表示,则a、b、c的关系是( ) 2H2(g)+O2(g)===2H2O(g) ΔH=-a kJ·mol-1 ①

2H2(g)+O2(g)===2H2O(l) ΔH=-b kJ·mol-1②

H2(g)+1/2O2(g)===H2O(g) ΔH=-c kJ·mol-1③

A.a>b,b=2c B.a=b=c C.a<b,c=a/2 D.无法比较

10.不同条件下,物质X可转化为Y,也可转化为Z,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2X→3Y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X、Y、Z三种物质中最不稳定的是Z

C.反应物总键能大于Z物质的总键能

D.若Y可转化为Z,则相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二、填空题

11.(10分,方程式3分,归纳4分)

(1)上图是1 mol 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在25℃、101 kPa下,由稳定的单质生成1 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做该化合物的生成热。如图为氧族元素(O、S、Se、Te除钋外)的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

①你归纳: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生成热(ΔH)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硒化氢在298 K、101 kPa时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最后一空4分,其余每空2分)

(1)①2O2(g)+N2(g)===N2O4(l) ΔH1

②N2(g)+2H2(g)===N2H4(l) ΔH2

③O2(g)+2H2(g)===2H2O(g) ΔH3

④2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 048.9 kJ·mol?1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下列反应:SO2(g)+2OH?(aq)= (aq)+H2O(l) ΔH1,

ClO?(aq)+ (aq)=== (aq)+Cl?(aq) ΔH2

CaSO4(s)===Ca2+(aq)+ (aq) ΔH3。

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

ΔH=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已知25 ℃、101 kPa时:CaO(s)+H2SO4(l)===CaSO4(s)+H2O(l) ΔH=-271 kJ·mol?1

5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 ΔH=-937 kJ·mol?1

则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B 6D 7C 8C 9C 10D

11.(1)NO2(g)+CO(g)=CO2(g)+NO(g)ΔH=-234 kJ/mol

(2)①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ΔH越小,反之亦然

②H2Se(g)=H2(g)+Se(s) ΔH=-81 kJ/mol

12.2ΔH3-2ΔH2-ΔH1;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ΔH1+ΔH2-ΔH3

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 ΔH=-418 kJ·mol?1

详细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其热反应方程式为S(s)+O2(g)=SO2(g) △H=

-296.8kJ·mol-1,A正确;

B、中和热为放热反应,△H<0,B错误;

C、乙醇的燃烧热,水应为液态,C错误;

D、没写出物质的状态,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燃烧热: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应注意稳定的氧化物的理解,一般H变为液态水,C变为CO2,S变为SO2。

2.D

【解析】

【详解】

A、CO的系数不是1,不能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A错误;

B、乙炔燃烧是放热反应,则ΔH<0,B错误;

C、乙醇在常温下是液体,该反应不能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错误;

D、C2H6O(l)+3O2(g)=2CO2(g)+3H2O(l) ΔH=-1366.8 kJ·mol?1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D正确;

答案选D。

3.D

【解析】

【详解】

A.由于2SO2(g)+O2(g)=2SO3(g)是放热反应,说明2mol二氧化硫和1mol氧气能量之和高于2mol三氧化硫的能量,不能确定二氧化硫能量与三氧化硫能量的关系,故A错误;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则石墨的能量小于金刚石,则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故B错误;

C.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kJ,如醋酸是弱酸,没有完全电离,醋酸电离需要吸热,所以1molNaOH与醋酸中和放热小于57.3 kJ,故C错误;D.在25℃、101kPa时,已知C(s)+O2(g)=CO2(g)为放热反应,ΔH<0,则C的燃烧热为-ΔH,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中和热概念的理解,当酸或碱不是强电解质时,或者酸或碱的浓度很大时,中和热都不一定是57.3 kJ·mol-1,如浓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醋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等。

4.B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是稳定的氧化物,不能燃烧,不考虑燃烧热问题,故A错误;

B.燃烧热是指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量的多少无关,可燃物相同,该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故B正确;

C.乙炔和苯是不同的物质,物质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燃烧热不相等,故C错误;D.天然气和酒精是不同的物质,物质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燃烧热不相等,故D错误;故答案为B。

5.B

【解析】

【详解】

①Fe2O3(s)+3CO(g)=2Fe(s)+3CO2(g) ΔH=-24.8 kJ/mol

②Fe2O3(s)+1/3CO(g)=2/3Fe3O4(s)+1/3CO2(g) ΔH=-15.73 kJ/mol

③Fe3O4(s)+CO(g)=3FeO(s)+CO2(g) ΔH=+640.4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得CO(g)+FeO(s)=Fe(s)+CO2(g) ΔH=-218.0kJ/mol,14g CO即0.5mol,对应的焓变为-109kJ/mol。

答案为B;

6.D

【解析】

【详解】

根据反应H2(g)+Cl2(g)==2HCl(g) ΔH=436 kJ/mol +243 kJ/mol -431 kJ/mol 2=-

183kJ/mol,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与计量数成正比,则A、B、C正确;此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小于零,D错误;

答案为D;

7.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盖斯定律可以求得总反应方程式中的焓变。

【详解】

A. 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方程式的加合,①式+②式+③式,得系统(Ⅰ)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

式为:H2O(l)=H2(g)+1

2

O2(g) ΔH = +286 kJ· mol-1,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 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方程式的加合,②式+③式+④式,得系统(Ⅱ)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S(g)=H2(g)+S(s) ΔH =+20kJ·mol-1,B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 若反应H2(g)+1

2

O2(g)=H2O(g) 生成气体水,放出的热量小,故a<286,C不正确,故C

符合题意。

D. 根据系统(Ⅰ)(Ⅱ)总的热化学方程式得出:放出的热量较少的是硫碘循环硫化氢分解法,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睛】

在运用盖斯定律时,注意切入点,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将化学方程式中出现一次的物质进行加合得到总反应方程式。

8.C

【详解】

A、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因此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A正确;

B、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B正确;

C、某些化学反应无法直接测量其反应热,C错误;

D、可以用已经精确测定的反应热效应来计算难于测量或不能测量的反应的热效应,D正确;答案选C。

9.C

【解析】

【详解】

已知①2H2(g)+O2(g)=2H2O(g)△H=-akJ/mol;

②2H2(g)+O2(g)=2H2O(l)△H=-bkJ/mol;

③H2(g)+1

2

O2(g)=H2O(g)△H=-ckJ/mol;

则反应①③的状态相同,①是③的2倍,则a=2c,

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要放热,所以反应①放出的热量小于②,

则a<b;

答案选C。

10.D

【解析】

【详解】

A. 由图象可知,由2X→3Y的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选项A错误;

B. 由图知Z的能量在三种物质中最低,能量越低越稳定,故X、Y、Z三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Z,选项B错误;

C. 3Y的能量高于2X也高于Z,故生成Y的反应是吸热反应,Y生成Z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键能小于Z物质的总键能,选项C错误;

D. 3Y的能量高于2X也高于Z,故生成Y的反应是吸热反应,Y生成Z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D正确。

11.(1)NO2(g)+CO(g)=CO2(g)+NO(g)ΔH=-234 kJ/mol

(2)①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ΔH越小,反之亦然

②H2Se(g)=H2(g)+Se(s) ΔH=-81 kJ/mol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热=134 kJ/mol—368 kJ/mol=—234 kJ/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

CO2(g)+NO(g)ΔH=-234 kJ/mol。

(2)①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越容易化合,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由于能量越低越稳定,则根据图像可知a、b、c、d分别表示H2Te、H2Se、H2S、H2O,所以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生成热(ΔH)之间的关系是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ΔH越小,反之亦然。

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硒化氢在298 K、101 kPa时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H2Se(g)=H2(g)+Se(s) ΔH=-81 kJ/mol。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2.2ΔH3-2ΔH2-ΔH1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ΔH1+ΔH2-ΔH3

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 ΔH=-418 kJ·mol?1

【解析】

【分析】

(1)由盖斯定律可知,2×③—2×②—①=④;联氨有强的还原性,N2O4有强氧化性,二者在一起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的气体;

(2)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可得所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由盖斯定律可知,5×①?②可得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

【详解】

(1)由盖斯定律可知,2×③—2×②—①=④,则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应该是ΔH4=

2ΔH3?2ΔH2?ΔH1;联氨有强的还原性,N2O4有强氧化性,二者在一起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的气体,所以联氨和N2O4可以作为火箭的推进剂,故答案为:2ΔH3-2ΔH2-ΔH1;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

(2)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可得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则ΔH=ΔH1+ΔH2?ΔH3,故答案为:ΔH1+ΔH2?ΔH3;

(3)将已知反应依次编号为①②,由盖斯定律可知,5×①?②可得Ca5(PO4)3F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则ΔH3=5ΔH1?ΔH2=5×(?271 kJ·mol?1)?(?937 kJ·mol?1)=?418 kJ·mol?1,故答案为:Ca5(PO4)3F(s)+5H2SO4(l)=5CaSO4(s)+3H3PO4(l)+HF(g) ΔH=-418 kJ·mol?1。

(技巧)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计算反应热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首先需要熟练掌握盖斯定律,其次,平时积累起来的计算机巧在反应热的计算中基本适用。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盖斯定律。 【方法一】方程式加合法: 根据可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间接计算难以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需要应用盖斯定律来分析问题。解题时,常用已知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相互加合(加、减等数学计算),得到未知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则相应的反应热做相同的加合即为所求的反应热。 例1.已知298K时下列两个反应焓变的实验数据: 反应1:C(s)+O2(g)====CO2(g)ΔH1=-393.5 kJ·mol-1 反应2:CO(g)+1/2 O2(g)====CO2(g)ΔH2=-283.0 kJ·mol-1计算在此温度下反应3: C (s)+1/2 O2(g)====CO(g)的反应焓变ΔH3 解析: 根据反应3找起点:C(s),找终点:CO(g);找出中间产物CO2(g);利用方程组消去中间产物:反应1-反应2=反应3;列式ΔH1-ΔH2=ΔH3=-110.5kJ·mol-1 【方法二】平均值法:平均值法特别适用于缺少数据而不能直接求解的计算。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时,不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总存在一个平均值,解题时只要抓住平均值,就能避繁就简,迅速解题。平均值法有: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法、平均分子式法、平均体积法、平均原子法和平均反应热法等。平均反应热法是利用两种混合物中每摩尔物质在反应中的反应热的平均值推断混合物质组成的解题方法,常用于有两种物质反应热的计算。

例2: 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ΔH =-889.5kJ ·mol -1 C 2H 6(g )+2 7O 2(g )==2CO 2(g )+3H 2O (l )ΔH =-1583.4kJ ·mol -1 C 2H 4(g )+3O 2(g )==2CO 2(g )+2H 2O (l )ΔH =-1409.6kJ ·mol -1 C 2H 2(g )+2 5O 2(g )==2CO 2(g )+H 2O (l )ΔH =-1298.4kJ ·mol -1 C 3H 8(g )+5O 2(g )==3CO 2(g )+4H 2O (l )ΔH =-2217.8kJ ·mol -1 如果1mol 上述烃中的两种混合物完全燃烧后放出1518.8的热量,则下列组合不可能是( ) A. CH 4和C 2H 4 B.CH 4和C 2H 6 C.C 3H 8和C 2H 6 D.C 3H 8和C 2H 2 解析: 混合烃的平均燃烧热为1518.8kJ ,则混合烃中,一种烃的燃烧热必大于1518.8kJ 另一种烃的燃烧热必小于1518.8kJ ,代入各项进行比较,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答案:AC 【方法四】关系式法:对于多步反应,可根据各种关系(主要是化学方程式,守恒等),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量与题目给出物质的数量之间建立定量关系,从而免除了设计中间过程的大量运算,不但节约运算时间,还避免了运算出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例4.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 2.某硫酸厂在进行黄铁矿成分测定时,取0.1000g 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SO 2气体与足量Fe 2(SO 4)3溶液完全反应后,用浓度为0.02000mol ·L -1的K 2Cr 2O 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 2Cr 2O 7溶液25.00ml 。 已知:SO 2+Fe 3++2H 2O==SO 42-+Fe 2++4H +

燃烧热盖斯定律计算练习题

燃烧热盖斯定律计算练 习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Zn(s)+2 1 O 2(g)ZnO(s) ΔH =-351.5 kJ·mol -1; Hg(l)+21O 2(g) HgO(s);ΔH =-90.84 kJ ·mol -1, 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Zn(s)+HgO(s) ZnO(s)+Hg(l)的ΔH 为( ) A.ΔH =+260.7 kJ·mol -1 B.ΔH =-260.7 kJ·mol -1 C.ΔH =-444.2 kJ·mol -1 D.ΔH =+444.2 kJ·mol -1 2、已知: Fe 2O 3 ( s ) + 3/2C ( s ) =3/ 2CO 2 (g )+2Fe(s) ΔH 1 C ( s ) + O 2 ( g ) =CO 2 ( g ) ΔH 2 则4Fe(s) + 3O 2 ( g )=2Fe 2O 3 ( s ) 的△H 是( ) A. 2ΔH 1 +3ΔH 2 B. 3ΔH 2 -2ΔH 1 C. 2ΔH 1 -3ΔH 2 D. 3/2ΔH 2 - ΔH 1 3、钛(Ti )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已知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 ,涉及的步骤为: 已知①C(s)+O 2(g) CO 2(g); ΔH =-393.5 kJ·mol -1 ① 2CO(g)+O 2(g) 2CO 2(g); ΔH =-566 kJ·mol -1 ③TiO 2(s)+2Cl 2(g)==TiCl 4(s)+O 2(g); ΔH =+141 kJ·mol -1 则TiO 2(s)+2Cl 2(g)+2C(s) TiCl 4(s)+2CO(g)的ΔH= 。

盖斯定律 反应热的计算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H 计算步骤 ①根据带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找出可用的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调整可用热化学方程式的方向,同时调整△H 的符合;根据待求解的热化学方程式将调整好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化简或扩大相应的倍数 ③将调整好的热化学方程式和△H 进行加和 ④△H 随热化学方程式的调整而相应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题组训练 1 (2018年全国卷I 28) 已知:2N 2O 5(g) 2N 2O 5(g)+O 2(g) ΔH 1=?4.4 kJ·mol ?1 2NO 2(g) N 2O 4(g) ΔH 2=?55.3 kJ·mol ?1 则反应N 2O 5(g)=2NO 2(g)+ O 2(g)的ΔH =_______ kJ·mol ?1。 2 (2018年全国卷II 27) CH 4-CO 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H 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CH 4-CO 2催化重整反应为:CH 4(g)+ CO 2(g)=2CO(g)+2H 2(g)。 已知:C(s)+2H 2(g)=C (g) ΔH =-75 kJ· mol ?1 ; C(s)+O 2(g)=CO 2(g) ΔH =-394 kJ·mol ?1 C(s)+(g)=CO(g) ΔH =-111 kJ·mol ?1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 ==______ kJ·mol ?1 3 (2018年全国卷III 28)SiHCl 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SiHCl 3(g) SiH 2Cl 2(g)+ SiCl 4(g) ΔH 1=48 kJ·mol ?1 3SiH 2Cl 2(g) SiH 4(g)+2SiHCl 3 (g) ΔH 2=?30 kJ·mol ?1 则反应4SiHCl 3(g) SiH 4(g)+ 3SiCl 4(g)的ΔH =__________ kJ·mol ?1。 21O 2

无师自通四十大考点高考化学学案:燃烧热和中和热

无师自通四十大考点高考化学学案:燃烧热和中和热 【考纲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理解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概念 3.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掌握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反应热: ⑴概念:。 ⑵符号:⑶单位:。 ⑷辨析:一般情况下,物质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物质越不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如果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产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就是反应,此时的 ΔH0;反之,则为反应,此时的ΔH0。因此:ΔH=物的总能量-物的总能量;又知一种物质的键能之和越大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低。则:ΔH=物的键能总和-物的键能总和。 2.热化学方程式: ⑴概念:。 ⑵含义:。 ⑶书写规则:①、②、 ③、④。 ⑷注意点: ①注明在什么温度和压强下进行,若不注明,则代表; ②化学计量数代表,因而可为分数; ③必须在每种物质化学式后的括号内标明; ④在热化学方程式后,注明反应的热效应,即,在热化学方程式和热效应之间用号隔开。 3.燃烧热:

⑴概念:。 ⑵注意点:①燃烧条件、②可燃物的量、 ③完全燃烧的含义、④燃烧产物的状态和化合价。 4.中和热: ⑴概念:。 ⑵注意点:①反应条件、②生成水的量、 ③为何强调强酸强碱和稀溶液、 ④如何测定中和热。 5. 盖斯定律: ⑴概念:。 ⑵含义:。 6.自我练习:⑴已知标准状况下,1升H2S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 a kJ的热量,请写出硫化氢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⑵1g铁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使10毫升的水的温度升高 Δt℃,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 kJ/(g·℃),试写出铁粉燃烧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题解析】 [例1] ⑴已知:2H2(g) + O2(g) = 2H2O(g) ;ΔH=-Q1kJ/mol 2H2(g) + O2(g) = 2H2O(l) ;ΔH=-Q2kJ/mol。则Q1与Q2相对大小为__________。 ⑵已知:2H2O(g) = 2H2(g) + O2(g) ;ΔH=+Q3kJ/mol,则Q3与Q1或Q2关系为___ __。 ⑶已知:Q1= 484,Q2= 572,则蒸发2mol水所需能量为__________。 解题思路:。 易错点:。 [例2] 已知:⑴C(s) + O2(g) = CO2(g) ;ΔH=-394 kJ/mol。 ⑵2CO(g) + O2(g) = 2CO2(g) ;ΔH=-566kJ/mol。则反应: 2C(s) + O2(g) = 2CO(g) 的反应热是多少? 解题思路:。 易错点:。

专题4-盖斯定律的应用及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4 盖斯定律的应用及反应热的计算 学号姓名 1.[2017江苏]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s) + H2O(g)CO(g) + H2 (g) ΔH1 = a kJ·mol?1 ②CO(g) + H2O(g)CO2 (g) + H2 (g) ΔH 2 = b kJ·mol?1 ③CO2 (g) + 3H2 (g)CH3OH(g) + H2O(g) ΔH 3 = c kJ·mol?1 ④2CH3OH(g)CH3OCH3 (g) + H2O(g) ΔH 4 = d kJ·mol?1 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 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 C.反应CH3OH(g)1 2 CH3OCH3 (g) + 1 2 H2O(l)的ΔH = 2 d kJ·mol?1 D.反应2CO(g) + 4H2 (g)CH3OCH3 (g) + H2O(g)的ΔH = ( 2b + 2c + d ) kJ·mol?1 2.[2019新课标Ⅲ节选]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 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2)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CuCl2(s)=CuCl(s)+1 2 Cl2(g) ΔH1=83 kJ·mol? 1 CuCl(s)+1 2 O2(g)=CuO(s)+ 1 2 Cl2(g) ΔH2=? 20 kJ·mol? 1 CuO(s)+2HCl(g)=CuCl2(s)+H2O(g) ΔH3=? 121 kJ·mol? 1 则4HCl(g)+O2(g)=2Cl2(g)+2H2O(g)的ΔH=_________ kJ·mol? 1。 3.(2018年全国I卷28题)①已知:2N2O5(g) = 2N2O5(g) + O2(g) ΔH1= ? 4.4 kJ·mol?1, 2NO2(g)=N2O4(g) ΔH 2 = ?55.3 kJ·mol?1,则反应N2O5(g) = 2NO2(g) + 1 2 O2(g)的ΔH = ______ kJ·mol?1. 4.(2018年全国II卷27题)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 + CO2(g) = 2CO(g) + 2H2(g)。已知: ①C(s) + 2H2(g) = CH4(g) ΔH = -75kJ·mol?1,②C(s) + O2(g) = CO2(g) ΔH = -394 kJ·mol?1,

(完整版)盖斯定律练习(高考题)

提高训练——高考链接 1、【12北京】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 已知:Ⅰ:反应A中,4mol HCI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Ⅱ: ①H2O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断开1 mol H—O 键与断开 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__KJ,H2O中 H—O 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_______________。 2、【天津】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X2M的燃烧热 ?H=-a kJ/mol,写出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新课标27】⑵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 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ΔH)分别为-890.3 kJ·mol-1 、-285.8 kJ·mol-1 和-283.0 kJ·mol-1 ,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_____________; 4、【12江苏】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图 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5、(14分)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l2O3(s)+AlCl3(g)+3C(s)=3AlCl(g)+3CO(g)△H=a kJ·mol-1 3AlCl(g)=2Al(l)+AlCl3(g)△H=b kJ·mol-1 ①反应Al2O3(s)+3C(s)=2Al(l)+3CO(g)的△H=______kJ·mol-1(用含a、b的代 数式表示)。 6、【11北京】10.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 △H= —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 △H= —511kJ/mol 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________________kJ/mol

2020届化学高考一轮复习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

第三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 【考纲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理解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概念 3.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掌握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教与学方案笔记与反思【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反应热: (1)概念:。 (2)符号:(3)单位:。 (4)辨析:一般情况下,物质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物质越不稳 定,具有的能量就越。如果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 产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就是反应,此时的ΔH 0;反之,则为反应,此时的ΔH 0。因此:ΔH= 物的总能量- 物的总能量; 又知一种物质的键能之和越大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低。则: ΔH= 物的键能总和- 物的键能总和。 2.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2)含义:。 (3)书写规则:①、②、 ③、④。 (4)注意点: ①注明在什么温度和压强下进行,若不注明,则代表; ②化学计量数代表,因而可为分数; ③必须在每种物质化学式后的括号内标明; ④在热化学方程式后,注明反应的热效应,即,在热化学方程式 和热效应之间用号隔开。 3.燃烧热: (1)概念:。 (2)注意点:①燃烧条件、②可燃物的量、 ③完全燃烧的含义、④燃烧产物的状态和化合价。 4.中和热: (1)概念:。 (2)注意点: ①反应条件、 ②生成水的量、 ③为何强调强酸强碱和稀溶液、 ④如何测定中和热。 5. 盖斯定律 (1)概念:。 6.自我练习:(1)已知标准状况下,1升H2S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a kJ的热量,请写出硫化氢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 式:。

(2)1g铁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使10毫升的水的温度升高Δt℃,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 kJ/(g?℃),试写出铁粉燃烧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 式:。 【例题解析】 [例1] (1)已知:2H2(g) + O2(g) = 2H2O(g) ;ΔH=- Q1kJ/mol 2H2(g) + O2(g) = 2H2O(l) ;ΔH=- Q2kJ/mol。则Q1与Q2相对大小为__________。(2)已知:2H2O(g) = 2H2(g) + O2(g) ;ΔH=+Q3kJ/mol,则Q3与Q1或Q2关系为___ __。 (3)已知:Q1= 484,Q2= 572,则蒸发2mol水所需能量为__________。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2] 已知:(1)C(s) + O2(g) = CO2(g) ;ΔH=-394 kJ/mol。 (2)2CO(g) + O2(g) = 2CO2(g) ;ΔH=- 566kJ/mol。则反应:2C(s) + O2(g) = 2CO(g) 的反应热是多少?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考题再现】 1.14gFe在Cl2中完全燃烧生成FeCl3固体时,放出101.3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2H2(g)+O2(g)=2H2O(l);ΔH=- 572kJ/mol 2CO(g)+O2(g)=2CO2(g);ΔH=- 565kJ/mol CH4(g)+2O2(g)=CO(g)+2H2O(l);ΔH=- 890kJ/mol 试填空:⑴燃烧等体积(相同状况下)的H2、CO、CH4,放出的热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⑵燃烧等质量的H2、CO、CH4,放出的热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思维方法: 。 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 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⑵双已知H2O(液)=H2O(气)—44KJ,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⑶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思维方法: 。

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专题训练

反应热有关计算专题训练 1.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 ,它所生成的CO 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 g CaCO 3沉淀,则完全燃烧1 mol 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 ) A .0.5Q B .Q C.2Q D .5Q 2.已知:CH 3CH 2CH 2CH 3(g)+6.5 O 2(g)―→4CO 2(g)+5H 2O(l) ΔH =-2 878 kJ (CH 3)2CHCH 3(g)+6.5 O 2(g)―→4CO 2(g)+5H 2O(l) ΔH =-2 869 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 .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3.已知: ①2C(s)+O 2(g)===2CO(g) ΔH =-221.0 kJ·mol -1 ; ②2H 2(g)+O 2(g)===2H 2O(g) ΔH =-483.6 kJ·mol -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 2O(g)===CO(g)+H 2(g)的ΔH 为( ) A .+262.6 kJ·mol -1 B .-131.3 kJ·mol -1 C.-352.3 kJ·mol -1 D .+131.3 kJ·mol -1 4.已知:H 2O(g)===H 2O(l) ΔH =Q 1 kJ·mol -1 C 2H 5OH(g)===C 2H 5OH(l) ΔH =Q 2 kJ·mol -1 C 2H 5OH(g)+3O 2(g)===2CO 2(g)+3H 2O(g) ΔH =Q 3 kJ·mol -1 若使46 g 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 .(Q 1+Q 2+Q 3) kJ B .0.5(Q 1+Q 2+Q 3) kJ C . (0.5Q 1-1.5Q 2+0.5Q 3) kJ D .(3Q 1-Q 2+Q 3) kJ 5.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40 kJ·mol -1 ,当它氧化生成1 g 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 A .26.0 kJ B .51.9 kJ C . 155.8 kJ D .467.3 kJ 6.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H 2、CO 、CH 3OH 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它们的燃烧热依次为285.8 kJ·mol -1 、282.5 kJ·mol -1 、726.7 kJ·mol -1 。已知CO 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CO(g)+2H 2(g)===CH 3OH(l)。则CO 与H 2反应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CO(g)+2H 2(g)===CH 3OH(l) ΔH =-127.4 kJ·mol -1 B.CO(g)+2H 2(g)===CH 3OH(l) ΔH =+127.4 kJ·mol -1 C.CO(g)+2H 2(g)===CH 3OH(g) ΔH =-127.4 kJ·mol -1 D.CO(g)+2H 2(g)===CH 3OH(g) ΔH =+127.4 kJ·mol -1 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1 ,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 2(g)+O 2(g)===2H 2O(l) ΔH =-285.8 kJ·mol -1 C . Ba(OH)2·8H 2O(s)+2NH 4Cl(s)===BaCl 2(s)+2NH 3(g)+10H 2O(l) ΔH < 0 D .稀硫酸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 l mol 水时放热57.3 kJ 8.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1 CO(g)+12 O 2(g)===CO 2(g) ΔH =-282.8 kJ·mol -1 现有CO 、H 2、CO 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 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为710.0 kJ ,并生成18 g 液态水,则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 的体积分数为( ) A .80% B .50% C.60% D .20% 9.已知化学反应A 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2mol AB 吸收b kJ 热量 B .该反应热ΔH =+(a -b ) kJ·mol - 1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 mol A —A 和1 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B 10.肼(N 2H 4)是火箭的燃料,它与N 2O 4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 2(g)+2O 2(g)===N 2O 4(g)ΔH =+8.7 kJ/mol ,N 2H 4(g)+O 2(g)===N 2(g)+2H 2O(g)ΔH =-534.0 kJ/mol ,下列表示肼跟N 2O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N 2H 4(g)+N 2O 4(g)===3N 2(g) +4H 2O(g) ΔH =-542.7 kJ/mol B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1059.3 kJ/mol C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1076.7 kJ/mol D .N 2H 4(g) +12N 2O 4(g)===3 2N 2(g)+2H 2O(g) ΔH =-1076.7 kJ/mol 11.(2011·东城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B .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C .已知:①2H 2(g)+O 2(g)===2H 2O(g) ΔH =-a kJ·mol - 1, ②2H 2(g)+O 2(g)===2H 2O(l) ΔH =-b kJ·mol - 1, 则a >b D .已知:①C(s ,石墨)+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 1,

5盖斯定律的应用

(五)盖斯定律专题 1.在25 ℃、101 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ΔH分别为-393.5 kJ·mol-1、-285.8 kJ·mol-1、-870.3 kJ·mol-1,则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A.-488.3kJ·mol-1 B.+488.3 kJ·mol-1 C.-191 kJ·mol-1D.+191 kJ·mol-1 2.天然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有毒气体CO,又知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 又知由1 mol H2与O2反应生成液态H2O比生成气态H2O多放出44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H4(g)+错误!O2(g)===CO2(g)+CO(g)+4H2O(l)ΔH=-1214kJ·mol-1 B.2CH4(g)+错误!O2(g)===CO2(g)+CO(g)+4H2O(g)ΔH=-1 038 kJ·mol-1 C.3CH4(g)+5O2(g)===CO2(g)+2CO(g)+6H2O(l) ΔH=-1 538 kJ·mol-1 D.3CH4(g)+5O2(g)===CO2(g)+2CO(g)+6H2O(g) ΔH=-1 840kJ·mol-13.已知: ①CH3OH(g)+\f(3,2)O2(g)===CO2(g)+2H2O(g) ΔH=-a kJ·mol-1 ②CH4(g)+2O2(g)===CO2(g)+2H2O(g) ΔH=-b 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l) ΔH=-c kJ·mol-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c B.甲烷的燃烧热为b kJ·mol-1

盖斯定律计算例题

高二化学 选修四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例题(盖斯定律) 【知识要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已知石墨的燃烧热:△H =-393.5kJ/mol 1)写出石墨的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二氧化碳转化为石墨和氧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结论】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效应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强调】“+”不能省去。 【思考1】为什么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通常可不表明反应条件? 原因:热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理论可进行实际难进行的化学反应 【思考2】如何测定如下反应:C(s)+1/2O 2(g)=CO(g)的反应热△H 1 ①能直接测定吗?如何测?不能。因无法控制不生成CO 2 ②若不能直接测,怎么办?可通过计算 【新课】 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 反应热 相同。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 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直观化 △H 1、△H 2、△H 3 三种之间的关系如何? 〖例题1 C(s)+21O 2 (g)=CO(g)的反应焓变? 反应3 C(s)+ O 2 (g)=CO 2(g) △H 1=-393.5 kJ·mol -1 反应1 CO(g)+ 21O 2 (g)=CO 2(g) △H 2=-283.0 kJ·mol -1 反应2

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给出的反应为基准 (1)找起点C(s), (2)终点是CO 2(g), (3)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 2 ;C→CO→CO 2。 (4)也就说C→CO 2的焓变为C→CO ; CO→CO 2之和。 则△H 1=△H 3+△H 2 方法2: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要求的反应为基准 (1) 找起点C(s), (2) 终点是CO(g), (3) 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应 C→CO 2→CO 。 (4) 也就说C→CO 的焓变为C→CO 2; CO 2→CO 之和。 注意:CO→CO 2 焓变就是△H 2 那 CO 2→CO 焓变就是 —△H 2 方法3:利用方程组求解 (1) 找出头尾 同上 (2) 找出中间产物 CO 2 (3) 利用方程组消去中间产物 反应1 + (-反应2)= 反应3 (4) 列式: △H 1—△H 2 = △H 3 ∴△H 3=△H 1 -△H 2=-393.5 kJ/mol -(-283.0 kJ/mol)=-110.5 kJ/mol 〖例题2〗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H 等于 ( D ) C(s) + H 2O(l) === CO(g) + H 2(g) △H 1 =+175.3kJ·mol —1 2CO(g) + O 2(g) == 2CO 2(g) △H 2=—566.0 kJ·mol —1 2H 2(g) + O 2(g) == 2H 2O(l) △H 3=—571.6 kJ·mol —1 A. △H 1 + △H 2 —△H 3 B.2△H 1 + △H 2 + △H 3 C. △H 1 + △H 2/2 + △H 3 D. △H 1 + △H 2/2 + △H 3/2 〖练习1〗已知氟化氢气体中有平衡关系: 2H 3F 33H 2F 2 △H 1= a kJ·mol —1 H 2F 2 2HF △H 2= b kJ·mol —1 已知a 、b 均大于0;则可推测反应:H 3F 33HF 的△H 3为( D ) A.(a + b ) kJ·mol —1 B.(a — b )kJ·mol —1 C.(a + 3b )kJ·mol —1 D.(0.5a + 1.5b )kJ·mol —1 〖练习2〗由金红石(TiO 2)制取单质Ti ,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 2TiCl 4?? ??→?Ar C /800/0镁Ti 已知:① C (s )+O 2(g )=CO 2(g ) ?H 1 =-393.5 kJ·mol -1 ② 2CO (g )+O 2(g )=2CO 2(g ) ?H 2 =-566 kJ·mol -1 ③ TiO 2(s )+2Cl 2(g )=TiCl 4(s )+O 2(g ) ?H 3 =+141 kJ·mol -1 则TiO 2(s )+2Cl 2(g )+2C (s )=TiCl 4(s )+2CO (g )的?H = -80 kJ·mol -1 。 【解析】③+①×2-②就可得TiO 2(s )+2Cl 2(g )+2C (s )=TiCl 4(s )+2CO (g ), 则ΔΗ=ΔΗ3+ΔΗ1×2-ΔΗ2=-80 kJ·mol -1。

高中化学练习-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有关计算_word版含解析

课练21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有关计算 基础练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都可直接测定 B .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 C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化学反应的始态有关,与终态无关 D .一个化学反应中,经过的步骤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2.已知反应CH 3CHO(g)+a O 2(g)===X +b H 2O(l) ΔH ,X 为下列何种物质时ΔH 最小( ) A .CH 3COOH(l) B .CH 3COOH(g) C .CO(g) D .CO 2(g) 3.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铍是高效率的火箭材料,燃烧时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已知1 kg 金属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62700 kJ.则铍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Be +12O 2===BeO ΔH =-564.3 kJ·mol -1 B .Be(s)+12O 2===BeO(s) ΔH =+564.3 kJ·mol -1 C .Be(s)+12O 2===BeO(s) ΔH =-564.3 kJ·mol -1 D .Be(s)+12O 2===BeO(g) ΔH =-564.3 kJ·mol -1 4.X 、Y 、Z 、W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焓变:ΔH =ΔH 1+ΔH 2,则X 、 Y 可能是( ) ①C 、CO ②AlCl 3、Al(OH)3 ③Fe 、Fe(NO 3)2 ④Na 2CO 3、NaHCO 3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C(s)+CO 2(g)===2CO(g) ΔH 1=+172 kJ·mol -1 ① CH 4(g)+H 2O(g)===CO(g)+3H 2(g) ΔH 2=+206 kJ·mol -1 ② CH 4(g)+2H 2O(g)===CO 2(g)+4H 2(g) ΔH 3=+165 kJ·mol -1 ③ 则反应C(s)+H 2O(g)===CO(g)+H 2(g)的ΔH 为( ) A .+131 kJ·mol -1 B .-131 kJ·mol -1 C .+262 kJ·mol -1 D .-262 kJ·mol -1 6.25 ℃、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014届高二化学选修四燃烧热 盖斯定律专项练习

燃烧热与盖斯定律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B.在稀溶液中,1mol酸跟1mol碱发生中和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C.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D.在101kPa,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B.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C.1 mol H2与1 mol Cl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要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来决定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D.在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566.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 5.氢气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已知在25℃、101kPa下,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8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 + O22H2O;△H = – 142.9 kJ/mol B.2H2(g) + O2(g) 2H2O(l);△H = – 142.9 kJ/mol C.2H2(g) + O2(g) 2H2O(l);△H = – 571.6 kJ/mol D.2H2(g) + O2(g) 2H2O(l);△H = + 571.6 kJ/mol 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在25℃、101KPa下)() A.S(s)+O2(g)=SO2(g);△H= —297.23kJ·mol-1

5.盖斯定律的应用

(五)盖斯定律专题 1.在25 ℃、101 kPa 条件下,C(s)、H 2(g)、CH 3COOH(l)的燃烧热ΔH 分别为-393.5 kJ·mol -1 、-285.8 kJ·mol -1、-870.3 kJ·mol -1 ,则 2C(s)+2H 2(g)+O 2(g)===CH 3COOH(l)的反 应热为( ) A .-488.3 kJ·mol -1 B .+488.3 kJ·mol -1 C .-191 kJ·mol -1 D .+191 kJ·mol -1 2.天然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有毒气体CO ,又知CO 和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 -1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mol -1 又知由1 mol H 2与O 2反应生成液态H 2O 比生成气态H 2O 多放出44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CH 4(g)+72O 2(g)===CO 2(g)+CO(g)+4H 2O(l)ΔH =-1 214 kJ·mol -1 B .2CH 4(g)+72O 2(g)===CO 2(g)+CO(g)+4H 2O(g)ΔH =-1 038 kJ·mol -1 C .3CH 4(g)+5O 2(g)===CO 2(g)+2CO(g)+6H 2O(l)ΔH =-1 538 kJ·mol -1 D .3CH 4(g)+5O 2(g)===CO 2(g)+2CO(g)+6H 2O(g)ΔH =-1 840 kJ·mol -1 3.已知: ①CH 3OH(g)+32O 2(g)===CO 2(g)+2H 2O(g) ΔH =-a kJ·mol -1 ②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b kJ·mol -1 ③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c kJ·mol -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 >c B .甲烷的燃烧热为b kJ·mol -1 C .2CH 3OH(g)===2CH 4(g)+O 2(g)ΔH =2(b -a )kJ·mol -1 D .当甲醇和甲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时,放出的热量为 Q kJ ,则该混合物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Q a +2b mol 5.已知:2H 2(g)+O 2(g) 2H 2O(l) ΔH =?571.6 kJ/mol ,CO(g)+1 2 O 2(g) CO 2(g) ΔH =?282.8 kJ/mol ,现有CO 、H 2、N 2的混合气体67.2 L(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放出总热量为710.0 kJ ,并生成18 g 液态水,则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 的体积分数为

盖斯定律及其计算

1.已知化学反应A 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2分子A B 吸收b kJ 热量 B .该反应热ΔH =+(a -b ) kJ·mol -1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断裂1 mol A —A 和1 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B 2.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 2O 4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N 2(g)+2O 2(g)===N 2O 4(g) ΔH =+ kJ/mol ,N 2H 4(g)+O 2(g)===N 2(g)+2H 2O(g)ΔH =- kJ/mol , 下列表示肼跟N 2O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N 2H 4(g)+N 2O 4(g)===3N 2(g) +4H 2O(g) ΔH =- kJ/mol B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 kJ/mol C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 kJ/mol D .N 2H 4(g) +12N 2O 4(g)===32 N 2(g)+2H 2O(g) ΔH =- kJ/mol 3.甲醇是人们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已知: ①2H 2(g)+O 2(g)===2H 2O(l) ΔH 1=- kJ/mol ; 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ΔH 2=- kJ/mol 。 (1)甲醇 蒸气完全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ΔH 2=_____ ___ kJ/mol(用E 1、E 2表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B .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C .已知:①2H 2(g)+O 2(g)===2H 2O(g) ΔH =-a kJ·mol -1, ②2H 2(g)+O 2(g)===2H 2O(l) ΔH =-b kJ·mol -1,则a >b D .已知:①C(s,石墨)+O 2(g)===CO 2(g) ΔH =- kJ·mol -1, ②C(s,金刚石)+O 2(g)===CO 2(g) ΔH =- kJ·mol -1, 则C(s ,石墨)===C(s ,金刚石) ΔH =+ kJ·mol - 1D 5.将1 000 mL mol·L -1 BaCl 2溶液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a kJ 热量;将1 000 mL mol·L -1 HCl 溶液与足量CH 3COONa 溶液充分反应放出b kJ 热量(不考虑醋酸钠水解);将500 mL 1 mol·L -1 H 2SO 4溶液与足量(CH 3COO)2Ba(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 A .(5a -2b ) kJ B .(2b -5a ) kJ C .(5a +2b ) kJ D .(10a +4b ) kJ 6.(15分)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象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甲烷气体燃烧和水汽化的热化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