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伤处置及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讲)

合集下载

医学专题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

医学专题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
➢ 宣传画板
狂犬病防制知识、暴露后预防处置方法程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及相 关收费和价格等。
(三)门诊人员要求
➢ 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医务人员
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根据工作量配备医务人员,原则上应不少于2名。
➢ 门诊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资质
➢ 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经过预防接种、狂犬病防治、外科伤口处置等技能培训,掌握门诊工作规 范、伤口规范处置和疫苗接种技能,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三、工作要求
1、各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对辖区申报或开诊的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组织专家验收,(验 收资料齐全)
2、颁发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资质证书 3、利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 4、原则上每三年验收、发证一次 5、定期开展督导 6、建立接种信息报告制度
➢ 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和报告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人员须掌握常见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技能、技巧,并按免 疫规划异常反应报告要求及时报告。
(五)门诊运行与管理要求(5)
➢ 资料管理
1、生物制品出入库登记账册、测温记录本,知情同意书、门诊登记 表、疫苗批签发证明及各种报表等要记录完整。 2、门诊各种相关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分类建档。 3、接种登记表等患者接种相关重要资料应长期保存,一般要求保存 15年以上。
➢ 门诊设置
按照“合理设点,科学布局,适应群众需要”原则,设置和创建狂犬病 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应保证24小时开诊。
(二)门诊设置的基本要求(1)
➢ 门诊布局
分区设置、布局合理:设置登记(候诊)区、伤口处置区、免疫预防 区和留观区四大区域,伤口处置区和免疫预防区总面积不应小于15平
。 米,伤口处置区与免疫预防区须相对隔离,避免交叉污染 另设资料

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

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
➢ 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和报告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人员须掌握常见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技能、技巧,并按免 疫规划异常反应报告要求及时报告。
(五)门诊运行与管理要求(5)
➢ 资料管理
1、生物制品出入库登记账册、测温记录本,知情同意书、门诊登记 表、疫苗批签发证明及各种报表等要记录完整。 2、门诊各种相关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分类建档。 3、接种登记表等患者接种相关重要资料应长期保存,一般要求保存 15年以上。
➢ 宣传画板
狂犬病防制知识、暴露后预防处置方法程序、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及相 关收费和价格等。
(三)门诊人员要求
➢ 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医务人员
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根据工作量配备医务人员,原则上应不少于2名。
➢ 门诊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资质
➢ 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经过预防接种、狂犬病防治、外科伤口处置等技能培训,掌握门诊工作规 范、伤口规范处置和疫苗接种技能,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五)门诊运行与管理要求(2)
➢ 消毒与医疗废弃物处理
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避免院内感染。要认真 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格按规定对伤口处理、接种疫苗和注射 被动免疫制剂等相关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置,并有记录。
➢ 知情同意制度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接诊医生,负责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预防处置 知识宣传与相应处置措施的解释,同时说明常见的疫苗接种与被动免疫制剂 注射反应以及其他注意事项。无论暴露者是否接受疫苗接种和/或被动免疫 制剂注射,均须暴露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狂 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附件1)上签字确认。
(四)门诊工作职责
➢ 配备相关药械,购买疫苗、被动免疫制剂,保证质量。 ➢ 严格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开展暴露后预

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

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
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 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
连云港市急传科
2012-10-23
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 与工作要求基本内容

门诊设置的基本原则


门诊设置的基本要求
门诊人员要求 门诊工作职责 门诊运行与管理要求
(一)门诊设置的基本原则

资质要求

具备《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资质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单位资质 经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
(五)门诊运行与管理要求(2)

消毒与医疗废弃物处理
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避免院内感染。要认真 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格按规定对伤口处理、接种疫苗和注射
被动免疫制剂等相关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置,并有记录。

知情同意制度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接诊医生,负责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预防处置 知识宣传与相应处置措施的解释,同时说明常见的疫苗接种与被动免疫制剂 注射反应以及其他注意事项。无论暴露者是否接受疫苗接种和/或被动免疫 制剂注射,均须暴露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狂

(四)门诊工作职责
1. 2.
配备相关药械,购买疫苗、被动免疫制剂,保证质量。 严格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开展暴露后预 防处置工作。 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做好狂犬病疫苗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的报告与处理工作。 按照免疫规划接种信息管理要求,做好接种信息报告工作。 遵照免疫规划管理工作要求,加强资料管理,做好包括生物制品进销登 记、门诊处置登记在内的各项资料登记、汇总和档案管理工作。 积极开展狂犬病预防知识健康宣传与咨询活动,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门诊管理,做好优质服务。

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演示文稿

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演示文稿
设备配备
冷链设备
冷藏、保温设备齐全,配置冰箱,用于储存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 人免疫球蛋白,冰箱冷冻室及冷藏室分别配备测温计。接种台配备存放疫 苗的1台小冰箱或冷藏包,以便随时取用。
消毒及抢救器械与药品
---消毒器械与药品:大容量注射器、20%肥皂水,2~3%碘酒或75%酒精用于伤口
清洗及消毒。
第14页,共16页。
第15页,共16页。
第16页,共16页。
---抢救器械与药品:盐酸肾上腺素1ml×5支、盐酸异丙嗪50mg×5支、地塞米 松5mg×5支、西地兰0.4mg×5支、重酒石酸间羟胺1ml×5支、洛贝林3mg×5支 、尼可刹米0.375g×5支、葡萄糖注射液20ml×5支、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5支、5%葡萄糖250ml×3瓶,及听诊器和血压计1套、输液器、体温计、压舌板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单位资质 经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
门诊设置
按照“合理设点,科学布局,适应群众需要”原则,设置和创建狂犬病预防处置 规范化门诊。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应保证24小时开诊。
第3页,共16页。
(二)门诊设置的基本要求(1)
门诊布局
分区设置、布局合理:设置登记(候诊)区、伤口处置区、免疫预防区和留观区四大区域
第9页,共16页。
(五)门诊运行与管理要求(3)
登记报告制度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建立《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表》(附件2)和《狂犬病暴露 人群门诊登记统计报表》(附件3),做好就诊病人的门诊登记,做到登记项目齐全 ,字迹清晰,并每月月初按时上报附表3。
严重犬伤病例处理
建立严重犬伤患者处置制度和严重犬伤患者合作治疗与转诊机制,保证有指定医院和 相应的专科医生收治严重犬伤患者。

犬伤门诊配置建议书

犬伤门诊配置建议书

犬伤门诊配置建议书一、前言在养犬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犬伤的情况,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我向您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您能够配置一个高效、安全、便捷的犬伤门诊。

二、犬伤门诊的重要性犬伤是常见的伤害类型之一,有时还可能导致狂犬病等疾病的传播。

在国内,每年都有大量的患者因犬伤而就医。

因此,配置一个专门的犬伤门诊对于提供及时诊疗和救治显得尤为重要。

三、犬伤门诊配置建议1. 门诊环境为了创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门诊室宜选择较安静的地方,避免过多的噪音和干扰。

门诊室应配备充足的自然光线和舒适的座椅,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此外,应设立专门的接待台和候诊区,为患者提供便捷的登记、候诊和咨询服务。

2. 医务人员门诊应配置一支专业的医务团队,包括有经验的兽医和护士。

兽医应具备对犬伤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有充足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护士应熟悉处理伤口、包扎等基本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此外,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狂犬病的了解和防范能力,以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3. 医疗设备和药品(1) 手术室:门诊室应配备一间符合卫生标准的手术室,以便进行各类简单的手术和伤口处理。

手术室应配备洁净工作台、手术灯、手术器械和抢救设备等,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 检查设备:门诊室应配置一些基本的检查设备,例如X光机、超声波仪等,以便对伤口和骨折等情况进行精确的检查和诊断。

(3) 药品和疫苗:门诊室应储备充足的针剂、消毒液和伤口处理药品,以确保及时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此外,门诊室还应储备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等,以便对有狂犬病感染风险的患者进行紧急预防和救治。

4. 患者教育宣传门诊室应配备相关的宣传资料和教育展板,以便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狂犬病预防知识。

门诊室还应制作一些宣传册和宣传视频,方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进行学习和了解。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定期开展相关的健康宣教活动,提高公众对于狂犬病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

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

狂犬病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及工作要求
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设置标准 与工作要求基本内容
➢求 ➢ 门诊工作职责 ➢ 门诊运行与管理要求
(一)门诊设置的基本原则
➢ 资质要求
具备《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资质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预防接种单位资质 经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
预防接种设施与器材
紫外消毒灯、操作台、操作椅(凳)、冷藏包、体重称、截针器、以 及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及疫苗注射所必备器材等。
(二)门诊设置的基本要求(2)
➢ 设备配备
冷链设备
冷藏、保温设备齐全,配置冰箱,用于储存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或狂 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冰箱冷冻室及冷藏室分别配备测温计。接种台配 备存放疫苗的1台小冰箱或冷藏包,以便随时取用。
三、工作要求
1、各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对辖区申报或开诊的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组织专家验收,(验 收资料齐全)
2、颁发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资质证书 3、利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 4、原则上每三年验收、发证一次 5、定期开展督导 6、建立接种信息报告制度
➢ 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和报告
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人员须掌握常见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技能、技巧,并按免 疫规划异常反应报告要求及时报告。
(五)门诊运行与管理要求(5)
➢ 资料管理
1、生物制品出入库登记账册、测温记录本,知情同意书、门诊登记 表、疫苗批签发证明及各种报表等要记录完整。 2、门诊各种相关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分类建档。 3、接种登记表等患者接种相关重要资料应长期保存,一般要求保存 15年以上。
➢ 门诊设置
按照“合理设点,科学布局,适应群众需要”原则,设置和创建狂犬病 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狂犬病预防处置规范化门诊应保证24小时开诊。
(二)门诊设置的基本要求(1)

犬伤门诊管理制度

犬伤门诊管理制度

犬伤门诊管理制度一、序言犬伤是指狗咬伤人所引起的伤害,是一种常见的外伤。

犬伤的发生往往给人带来痛苦和不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因此,建立规范的犬伤门诊管理制度,对于提高门诊效率、保障医患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门诊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保障患者的权益。

建立规范的犬伤门诊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患者在门诊就诊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关爱,避免延误病情、导致并发症。

2. 提高门诊工作效率。

合理规范的门诊管理制度能够提高门诊的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就诊速度,缩短等待时间。

3. 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

门诊医护人员在处理犬伤患者时需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安全,建立规范的门诊管理制度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风险,保护他们的工作安全。

4. 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犬伤患者可能存在感染宠物犬携带的疾病的风险,规范的门诊管理制度有助于进行有效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门诊管理制度的内容1. 患者就诊流程(1)患者到达门诊后,应及时进行登记,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和病史资料。

(2)患者应按照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遵守医护人员的指引和建议。

(3)患者就诊完毕后,应按规定缴纳门诊费用并领取处方。

如需住院治疗,患者应按照医嘱和规定程序入院。

2. 医护人员行为规范(1)医护人员应熟悉犬伤的治疗流程和操作技术,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确保医疗安全。

(2)医护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尊重患者的权益,维护患者的隐私。

(3)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3. 设备和药品管理(1)门诊应配备必要的犬伤处理设备和药品,如消毒物品、缝合针线等。

(2)门诊应定期对设备和药品进行检查、清洁和消毒,确保其安全有效。

(3)门诊应妥善管理药品库存,定期更新、调整库存量,避免药品过期或过量使用。

4. 感染病的预防控制(1)门诊应建立严格的感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定期进行医护人员的感染病防护培训。

(2)门诊应定期对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与清洁,确保门诊环境清洁卫生。

犬伤处置及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讲)方案

犬伤处置及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讲)方案
背部肌肉群,如斜方肌。疫苗接种于对侧 ❖ 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注射在伤口同侧大腿
外侧肌群 被动制剂可与麻醉剂联用
注射注意事项
❖ 伤口严重或有多处伤口(特别是幼儿),按 常规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伤口周围时,可用 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量, 再进行浸润注射
❖ 需事先根据伤口多少和大小判断被动免疫制 剂量是否足够,预先将被动制剂稀释(最多3 倍稀释)后再进行浸润注射
颈部伤口的清创
❖ 要剃去伤口周围头发 ❖ 注意伤口深部的大血管、神经。在麻醉、应
用被动免疫制剂时不能将药品误入血管里 ❖ 处理伤口时不能误伤神经
四肢伤口的处理
❖ 相对简单 ❖ 特别注意伤口很深时处理要彻底,必要时要
扩创 ❖ 注意保护神经、血管、肌腱
肩背部伤口的处理
❖ 肩背部伤口的处理时特别是 浸润注射时要注意深度控制—气胸
犬伤暴露后疫苗注射 及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
狂犬病
几乎100%死亡
只要严格遵守咬伤后处理原则 狂犬病完全可预防
每年仍然有大量患者死于暴露后的 不治疗或不恰当的治疗
狂犬病病毒的理化特性
❖ 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甲醛、碘制剂以及季胺类 化合物、酸(PH 4以下),碱(PH 10以上)敏感,容易被杀灭
不同部位注射方法和要求
头颅 ❖ 先清创,距伤口0.5-1cm浸润注射免疫球蛋
白,深度达颅骨,尽量将全量免疫球蛋白在伤 口浸润注射 ❖ 视伤口情况间隔2小时后可缝合伤口,以利于 止血需要
不同部位注射方法和要求
❖ 眼: 伤口局部滴注免疫球蛋白,余量行患侧斜方肌 注射
❖ 耳: 行伤口清创,伤口侵润注射免疫球蛋白, 防止损伤颞浅动脉
到全面彻底 20%肥皂水配制:20g肥皂加蒸馏水或自来水至100ml。也 可用普通肥皂清洗伤口,但要避免共用肥皂交叉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ppt
19
分级处置原则
❖ II级暴露 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Ⅱ级暴露者免疫功能低下,或Ⅱ级暴露位于头 面部者,且致伤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时, 建议按III级暴露处置
完整ppt
20
分级处置原则
❖ III级暴露 立即处理伤口 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接种狂犬病疫苗
完整ppt
21
伤口处理
❖ 人被可疑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进行受伤 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
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在难以用肉眼判
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为II级. , 无疼痛为I级.不能够肯定时算II级
完整ppt
17
暴露分级释义
❖ I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贯穿性”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 肉
眼可见出血
2.破损皮肤被舔
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 ❖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
到全面彻底 20%肥皂水配制:20g肥皂加蒸馏水或自来水至100ml。也可 用普通肥皂清洗伤口,但要避免共用肥皂交叉污染
完整ppt
25
伤口处理
消毒处理 ❖ 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 如伤口碎烂坏死组织,应在彻底清除后再进行
❖ 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
❖ 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完整ppt
22
伤口处理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 1.水流冲洗的机械力量能有助于减少伤口的病毒残 留量 2.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 75%酒精、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较为敏感
彻底冲洗和消毒伤口可大大降低暴露者感染的风险
❖ 可疑动物:温血动物,野生动物,啮齿动物 犬,猫,蝙蝠是重点
完整ppt
15
暴露分级释义
❖ WHO和我国均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 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
完整ppt
16
暴露分级释义
❖ 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 对日光、紫外线和热敏感,病毒悬液经56℃ 30~60分钟或100℃ 2分钟 即失去活力,因此也易被巴氏消毒法消毒
❖ 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
❖ 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抗力
完整ppt
3
•儿童易受狂犬的 攻击,且头面部咬 伤居多。
•狂犬病患者中典 型三恐(恐风、恐 水、恐光)病症占 60%
•40%为不典型症 状。
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酌情考虑推迟 注射。
完整ppt
13
二、暴露后处置
规范的伤口处理 正确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按期全程接种合格疫苗
完整ppt
14
什么情况下暴露以后要处理?
❖ 鉴于狂犬病的100%致死性和暴露后处置的安 全性,所有暴露于可疑动物后都应开展预防 处置工作,以求最大限度减少暴露者发生狂 犬病的可能性
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完成基础免疫 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针,以后 每隔3-5年加强1针,可在体内长期维持狂犬病中和抗 体保护水平。 who建议:定期测定抗体水平,低于0.5IU/ml加强。
完整ppt
12
疫苗接种禁忌症
❖ 对该种狂犬病疫苗过敏者禁用 ❖ 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禁用 ❖ 妊娠妇女、发热及各种疾病、过敏性体质、
完整ppt
4
4
2.狂犬病致病机理
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 在唾液中排出病毒
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
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 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
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 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
完整ppt
5
5
3.狂犬病的传染源
19%
4%
77%
狗 猫 其他
n=175
野生动物与家畜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完整ppt
6
6
4.狂犬病毒的特性
•狂犬病毒属负链RNA 病毒。
•对肥皂水、新洁尔灭、 84消毒水等去污剂以及 碘酒、丙酮等脂溶剂敏 感。
•狂犬病毒可诱导机体产 生保护性的抗体。
完整ppt
7
7
子弹状的狂犬病毒
完整ppt
8
8
病毒感染细胞后形成嗜酸性或嗜碱性包涵体
狂犬病毒感染后 在脑细胞的胞浆内出 现嗜酸性圆形或椭圆 形的包涵体,可供辅 助诊断。
完整ppt
9
9
人狂犬病预防原则
❖人狂犬病预防:
暴露前免疫
暴露后处置(预防性治疗)
❖ 暴露的定义:
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动 物抓伤、咬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
完整ppt
10
一、暴露前免疫
❖定义:指未被动物致伤或未接触狂犬病病毒前的疫苗接种 ❖疫苗为细胞培养或鸡培纯化疫苗。且符合2005年国家药典
完整ppt
23
伤口处理
无论暴露者是否自行处理过伤口,均应 由医务人员按照下述步骤规范处理:
❖ 彻底冲 ❖ 彻底洗
反复交替至少15分钟
完整ppt
24
伤口处理
❖ 使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 ❖ 用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
交替至少15分钟 ❖ 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然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
(≥2.5IU/ml)
❖适用人群:
具有暴露于狂犬病风险的人群:
与犬猫等动物接触较多的人员;
狂犬病诊疗、研究、疫苗生产者、狂犬病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护理 病人的医务人员;
前往狂犬病高发地区工作或旅游者及高发地区的儿童。
完整ppt
11
暴露前免疫程序
❖ 基础免疫
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
❖ 加强免疫
消毒处理 ❖ 双氧水应用
完整ppt
26
伤口处理
❖ 如清洗或消毒时疼痛剧烈,可给局部麻醉 ❖ 不适合应用浓碘酒部位可用碘伏替代
犬伤暴露后疫苗注射 及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
完整ppt
1
狂犬病
几乎100%死亡
只要严格遵守咬伤后处理原则 狂犬病完全可预防
每年仍然有大量患者死于暴露后的 不治疗或不恰当的治疗
完整ppt
2
狂犬病病毒的理化特性
❖ 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甲醛、碘制剂以及季胺类 化合物、酸(PH 4以下),碱(PH 10以上)敏感,容易被杀灭
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3.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
常见情况有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以及
其它粘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
完整ppt
18
分级处置原则
❖ I级暴露: 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 “病史”特指“接触史”。如能确认与动物接 触过程中皮肤完好、接触方式没有感染危险, 则不需要进行处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