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文明礼仪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2024文明礼仪教案完整版

2024文明礼仪教案完整版

2024文明礼仪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册第五章《文明礼仪》,具体内容包括:文明礼仪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5章第1节《文明礼仪在我心》和第5章第2节《做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文明礼仪的内涵,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教材、《文明礼仪手册》、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张公共场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不文明现象。

(2)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现象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这些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哪些影响?2. 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文明礼仪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涵。

(2)讲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5. 互动环节(1)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文明礼仪事例,以及自己的感悟。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学生齐读文明礼仪口号,激发践行文明礼仪的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1. 文明礼仪在我心2. 主要内容:(1)文明礼仪的定义(2)文明礼仪的重要性(3)文明礼仪的具体表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在生活中见过的文明礼仪行为。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礼仪的认识。

2. 答案:(1)示例:在公共场所排队、不乱扔垃圾、主动让座等。

四年级文明礼仪教案

四年级文明礼仪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掌握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

3.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和礼貌待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文明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穿衣礼仪。

3.饮食礼仪。

4.交往礼仪。

5.公共场合礼仪。

三、教学过程:学生来到教室,教师和学生互相问候,示范并要求学生回答礼貌用语“老师好”、“同学们好”,并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文明礼仪。

1.教师板书,“文明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并给学生举一些例子,引导学生讨论文明礼仪的好处。

2.穿衣礼仪:教师会投影一个穿衣的图示,让学生看图再说出注意穿衣的常识,然后让学生Group出一些穿衣礼仪的好习惯,并报告出来。

学生报告后,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一些常见的穿衣礼仪,比如在特别场合要穿正式的服装,颜色要搭配适合等。

3.饮食礼仪: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饮食礼仪,如吃饭的时候要坐直,不要嘴巴大张等。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Group出一些饮食礼仪的好习惯,并报告出来。

学生报告后,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一些常见的饮食礼仪,比如餐桌上要有礼貌地使用餐具,不发出吵闹的声音等。

4.交往礼仪:教师用真实案例向学生展示交往礼仪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怎么样的表现。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报告出一些交往礼仪的好习惯。

学生报告后,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一些常见的交往礼仪,比如要注重他人的感受,要耐心倾听等。

5.公共场合礼仪:教师给学生举一些在公共场合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的例子,如排队等候时不能插队等。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Group出一些公共场合礼仪的好习惯,并报告出来。

学生报告后,教师进行点评,并补充一些常见的公共场合礼仪,比如要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不要大声喧哗等。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和礼貌待人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文明礼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相关的规范。

四年级下礼仪教案

四年级下礼仪教案

四年级下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知道在不同场合下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礼仪的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文明礼貌地与人交往。

3. 提高学生对礼仪的认识,使其明白礼仪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课堂礼仪:学生的着装、发型、坐姿、举手发言等。

2. 交往礼仪:如何与同学、老师、家长、陌生人交往,如问候、介绍、道别等。

4. 家庭礼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兄弟姐妹间的相处等。

5. 节日礼仪:了解并传承我国的传统节日礼仪,如春节、中秋节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2.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练习礼仪。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礼仪的理解。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礼仪知识。

四、教学安排第1-2周:课堂礼仪第3-4周:交往礼仪第5-6周:公共场所礼仪第7-8周:家庭礼仪第9-10周:节日礼仪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着装、坐姿、举手发言等,了解其遵守课堂礼仪的情况。

2. 学生交往表现:观察学生在校园内外与同学、老师、家长、陌生人交往时的礼仪表现。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的书写、格式等,了解其对待学习的态度。

4. 学生礼仪知识竞赛:组织一次礼仪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学生礼仪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礼仪实践活动,如文明礼仪宣传、礼仪表演等,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策略1. 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讲解和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礼仪知识。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礼仪话题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角色扮演:设置不同的礼仪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家校合作: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习惯,确保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能做到文明礼仪。

四年级《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

四年级《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

四年级《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到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3.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行为3. 文明礼仪在校园中的应用4. 文明礼仪对个人与集体的影响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文明礼仪故事,引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文明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明礼仪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校园中践行文明礼仪,每个小组提出具体的建议。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讲授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行为。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5. 总结提升法:引导学生反思,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

3. 课后实践:观察学生在校园中的文明礼仪行为,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落实程度。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故事素材和案例。

2. 准备小组讨论的引导问题和活动道具。

3.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动画等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七、教学环境1. 选择一个宽敞的教室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清楚讲解。

2. 设置适当的座位布局,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 确保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道具和材料供学生使用。

八、教学安全1. 在进行小组讨论时,确保学生不会用到危险的物品。

四年级文明礼仪教案(包括上、下学期)

四年级文明礼仪教案(包括上、下学期)

四年级文明礼仪教案(上学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如问候、道歉、感谢、告别等。

3. 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做到文明礼貌。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礼仪知识:a) 问候礼仪:如何向他人问好、回答问候等b) 道歉礼仪:何时道歉、如何道歉、道歉的语言表达等c) 感谢礼仪:何时表达感谢、如何表达感谢、感谢的语言表达等d) 告别礼仪:何时告别、如何告别、告别的语言表达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礼仪,做到文明礼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定义、基本知识及重要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礼仪行为,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所学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2. 讲解基本礼仪知识:分别讲解问候、道歉、感谢、告别等礼仪。

3. 示范与模仿:教师示范正确的礼仪行为,学生跟随模仿。

4. 实践环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将所学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总结所学内容。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所学礼仪知识,做到文明礼貌。

四年级文明礼仪教案(下学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如公共场所礼仪、餐桌礼仪等。

3. 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做到文明礼貌。

二、教学内容:1. 公共场所礼仪:如购物、观影、参观等场合的礼仪要求。

2. 餐桌礼仪:如何正确使用餐具、遵守餐桌规则等。

3. 其他礼仪知识:如交通礼仪、网络礼仪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礼仪,做到文明礼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共场所礼仪、餐桌礼仪等基本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礼仪行为,学生跟随模仿。

3. 实践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将所学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四年级礼仪教育样本课程教案 全册

小学四年级礼仪教育样本课程教案 全册

小学四年级礼仪教育样本课程教案全册第一节礼仪的概念及特点导入新课:为什么要学习礼仪?不懂礼仪的结果会怎样?有一位年轻的学者准备出国访问,一日他去某国驻华领事馆办理出国手续时由于不懂礼仪,该国领事馆认为此人访问条件不足,要求我方换人。

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

学习礼仪是为了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且个人懂不懂得礼仪,会影响到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形象,。

一、礼仪的概念礼:本意为敬神,引申为尊敬。

仪:形式。

“礼”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尊重。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外在表现的行为规则和形式的总和。

(是外在的东西,如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程序和方式等)二、相关概念的辨析礼貌指一个人在待人处事时,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友好,在仪表、仪容、仪态以及语言和动作上谦虚恭敬的表现。

如一个微笑、一声“您好”。

礼节指人们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祝颂、问候、致意、致谢、哀悼、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

如作辑、跪拜、握手、双手合十、拥抱、亲吻等。

礼仪是涵盖了礼貌和礼节,礼仪在层面上高于礼貌、礼节,其内涵更深、更广,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具体的、表现礼貌的礼节所构成,礼貌是礼节的基础,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

礼宾是指按一定的礼节和仪式接待宾客(多用于外交场合)。

三、礼仪的特点共同性、时代性、差异性、公德约束性、延续性、通俗性上世纪70、80年代初期的打招呼,中国人往往见面就问“吃了没有?”时下最新的打招呼用语是:“最近去哪儿旅游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家庭有了电视,人们见面常问“今天看什么节目没有?”中国人吃饭有个习惯,为了对别人表示尊重,就给他夹个菜,但是国际礼仪是绝不允许的,国际礼仪讲让菜不夹菜。

“百年婚姻演变”第二节礼仪的起源和发展一、礼仪的起源:礼仪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起源时期。

二、礼仪的发展奴隶社会:礼仪制度确立,并打上阶级烙印夏商周时期:五礼、九仪、六瑞、六挚、六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汉代:叔孙通、董仲舒—“君权神授”、天子宋代:程颢、程颐和朱熹的“天理论”明朝:礼仪日臻成熟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西礼仪道德大杂烩三、现代礼仪:现代礼仪既继承了传统礼仪,又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明礼仪》课堂活动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明礼仪》课堂活动设计

尊敬的教师们:在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文明礼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分享一些关于《文明礼仪》课堂活动设计的思路,以期帮助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这一内容的教学。

第一环节:直觉印象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视频来让学生对“文明礼仪”有个直观的印象。

例如,可以播放一些关于交通文明的视频,在视频播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互动提问,帮助学生认识到交通中的一些常见文明礼仪,如礼让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等等。

第二环节:“素质”闯关为了检验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程度,我们可以准备一些“素质”闯关的小游戏。

例如,可以设计一张“文明礼仪”地图,让学生用油画棒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在讨论中总结这些地方需要体现哪些礼仪。

第三环节:细节观察这一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周围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并总结出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危害。

例如,在学生集体活动中,有人可能会说脏话、吐痰等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汇总这些现象,引导他们思考:这些不文明现象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如影响环境卫生、引发疾病传播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让学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以维护社会公共环境。

第四环节:礼仪知识答题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通过提供题目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来验证他们对礼仪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在小组讨论的方式中进行比较和交流,以此进一步促进对礼仪的认知和了解。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意义,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到“文明礼仪”的维护和宣传之中。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教师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本文所提出的活动进行适当地改进和完善,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们真正掌握文明礼仪这一重要内容。

四年级文明礼仪教案

四年级文明礼仪教案

第一课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领悟公共生活中的礼貌的重要性;2、使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公共生活中礼貌的重要性;难点: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假设:你在逛街时,迎面走来一位学校的老师,你会怎样想老师表达礼貌?学生回答:微笑、问好、鞠躬、打招呼……假设你是一位大酒店的接待员,大厅里迎面走来一位客人,上述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随便使用吗?学生回答,教师转承:礼貌可以用许多方式表达,但在许多固定场合,对人表达礼貌的时候必须讲究一定的方式,这就是礼仪。

比如,宾馆、酒店的服务人员见到客人微笑,再弯腰说“您好”,而且弯腰还有一定的要求。

二、生活中的礼仪及其作用承上:礼仪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有家庭礼仪、校园礼仪、社交礼仪等。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礼仪,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礼仪。

学生除了要讲究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外,还要懂得社交礼仪。

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礼仪,如尊重长辈,记住父母生日,用自己良好表现作为给父母的生日礼物,出门向家长道别,放学回家自觉向家长打招呼等家庭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校园公共场所等校园礼仪;影剧院、图书馆等社交礼仪,并畅谈礼仪在生活中的作用。

礼仪在生活中的作用:1.美化生活;2.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3.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4.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三、文明交往的技巧交往的主要方式交谈和行为,所以与人交往的时要注意言谈礼仪和行为礼仪,这是主要方式。

提问:讲究言谈礼仪和行为礼仪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回答:是一种修养,体现个人风采和魅力,传递着对他人的尊重。

承转: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不仅需要讲究礼仪,这是肯定的,还要讲究一定的交往技巧。

交往技巧:如:提意见时要把握时机,注意方式;拒绝别人的要求时,可以讲明自己不能这么做的原因,然后向他人推荐可以胜任次要求的人;开玩笑的时候要因时、因环境、因内容而要有“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从我做起-----班级文明礼仪1.《我们是同学》教学设计(一)主备人:莱芜雪野镇胥海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同学之间注意礼仪修养的主要性,并在体验中认识到自己在同学礼仪方面的不足,并能自我改正,同时还要懂得同学间礼仪的最关键的是以诚相待。

2、过程与方法:(1)看小品表演、讨论小品中人物身上礼仪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反思自我、寻找不足。

(2)小品重演,告诉学生,注意礼仪对于解决同学之间各种矛盾,促进同学友谊的作用。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同学间礼仪,树立“心中有他人”同学友爱团结的观念,明白同学之间要真诚待人,相互尊重,做到“礼貌待人为先,真诚宽容为本”。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认识他人不足到发现自身不足,再到从思想上确立在日常中贯彻同学间礼仪。

教学难点:坚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同学间守礼仪,引导学生体会到,礼仪之行,来源于真诚的内心。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1、开场:谈话引入、揭题、质疑。

2、自学《文明礼仪读本》中的《同学礼仪》要求。

3、对照礼仪要求,说一说自己做到了哪些,还有哪些没做到,以后该怎么做?4、、自编自演小品同学之间的一些礼仪。

(以小组为单位)5、上台表演小品6、小品重演7、评价第二环节:1、讲同学间互帮互助方面的故事。

2、朗读文明礼仪歌瑶少先队员要做到,讲文明,讲礼貌。

唱着童谣去学校,路遇老师先问好。

同学相见说声早,礼仪常规最重要。

进校要走人行道,不穿操场和跑道。

上下楼梯不乱跑,遵守规则向右靠。

看见纸屑勤弯腰,爱护环境莫忘了。

上课听讲神不跑,积极发言勤思考。

下课不追不打闹,文明玩耍就是好。

同学不能大欺小,团结友爱校风好。

第三环节1、评一评,说一说(1)请同学评一评身边同学礼仪之星(2)同学之间互相说说不文明的礼仪,觉得该怎么做。

2、总结:礼仪之行,来源于真诚的内心,只有内心的诚信修养,才能把礼仪真正落实到位。

树立“心中有他人”同学友爱团结的观念,明白同学之间要真诚待人,相互尊重,做到“礼貌待人为先,真诚宽容为本”。

教学反思:2.小学生课堂礼仪教案课堂礼仪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课堂礼仪,熟知课堂礼仪,改正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良习惯,争做一名课堂礼仪小先锋。

教学重难点:熟知课堂礼仪,掌握课堂礼仪,坚持课堂礼仪。

教学方法:视频演示法、观察发现法、小组讨论法、教师讲授法教学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新课:(2分钟)导入语:播下榜样的种子,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收获命运。

作为学生,每天都在上课,课堂礼仪就是学生在上课期间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规范的课堂礼仪才能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那如何来规范我们的课堂礼仪呢?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作为学生的我们,需要规范课堂礼仪才能取得好成绩,希望今天我们这一堂“课堂礼仪”课能给大家一个有益的启示。

二、热身运动(7 分钟)创设情境,引入本堂课的主题——“课堂礼仪”,情境一:师生问好,一位学生迟到,站在门口喊报告,教师准许他进教室,回座位,这位学生开始准备课堂用具。

教师提问:××同学迟到了,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引入主题。

教师总结:我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炎黄子孙历来崇尚文明,注重礼仪。

今天的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课堂礼仪”的问题。

三、上课片段(20 分钟)1、情景剧一:上课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A、B 学生把手觉得很高,C、D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举起右手。

老师让 C 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但是 C 学生回答错误,因此遭到 A、B 等学生的嘲笑,老师很严厉的批评了 A、B 等学生,因此 A、B 等学生与老师顶撞。

2、针对不规范的课堂礼仪,全班展开讨论,对他们的课堂礼仪进行点评。

3、规范的课堂礼仪(现场演示)4、情景剧二:一节课 40 分钟,上课到中途时,有些学生的坐姿各种各样,有些学生的坐姿很标准。

上课期间,做好笔记后应该是“背直,手平”。

5、不规范的课堂礼仪,全班展开讨论,对他们的课堂礼仪进行点评。

6、规范的课堂礼仪(现场演示)四、同桌互动、共同进步(5分钟)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课堂礼仪的具体要求,那么我们班上谁可以做课堂礼仪小先锋呢?请你为你的同桌指出他的课堂礼仪的不足之处,并讨论、改正。

五、演演议议,归纳要点,全体学生演示。

(5分钟)课前两分钟,我们应该“##”;“上课”时;上课回答问题时我们应该“##”;上课除了动笔时,我们的眼神应该“##”,坐姿应该“##”;下课时,我们应该“##”。

六、课堂小结:(1分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让我们从自身礼仪着手,从自身的课堂礼仪着手,规范自己的课堂礼仪,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个个能当“礼仪小先锋”,那时我们的集体就是文明班集体了。

我们要用行动说明一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教学反思:3.《我们的班集体》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班集体,建立集体观念,懂得团结合作和规则的重要意义;2、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3、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能够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班集体。

1、播放了《让爱住我家》2、从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快乐的驿站,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现在我们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接下来我们走进这温暖如家的班集体。

板书课题。

二、图景叙事,认识班集体。

播放班集体成长历程和取得的一些荣誉的画面,教师激情解说:这个大家庭里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有相亲相爱的同学,我们一起快乐游戏玩耍,跌倒时是同学把你扶起,遇到困难时是同学给你帮助,受伤时是老师把你扶起,遇到疑问时是老师帮你解答。

赛场上你努力拼搏,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班级争光,终于我们取得了第一名,这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因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而感到幸福快乐。

二、体验活动,感知团结和规则的意义。

1、体验活动——小鸭子送信出示活动规则:每组有一张扑克牌,用鼻子和嘴夹住扑克牌从头传到尾,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最先完成的小组请监督员举手示意。

2、小组活动。

监督员回报情况。

3、开放式对话:在刚才的活动中1)、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2)、你对自己的表现,对小伙伴的表现满意吗?3)、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你还想到了什么?4、教师引领: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团结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合作可以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这一切的前提是遵守规则,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哪些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四、行为引领,集体共同约定。

1、小组任选一话题讨论集体生活中的规则。

2、课件出示:集体生活中我应该这样做:升旗时--------- 做操时--------- 体育活动时--------- 路队放学时---------- 课堂学习中我应该这样做:老师讲课时--------- 小组讨论时--------- 。

3、我们的约定,齐颂:上学校,不迟到,认真早读不能吵;升国旗,要肃立,高唱国歌心中记;铃声响,进课堂,专心听讲认真想;做两操,要到位,跟紧节奏很重要;课活稳,路队齐,牢记安全不乱窜;讲规则,守规范,从小养成好习惯。

五、我和小树共成长,贡献班集体。

1、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一员,团结合作,遵守规则,还要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班级才会蒸蒸日上。

班集体是一颗小树,学生是一片片树叶,只有每人奉献一丝绿,小树才焕发出蓬勃生机,让学生把实际行动写在树叶上,和小树一起成长。

2、学生写树叶,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个别学生展示。

第二单元节日习俗《个人礼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2、让学生了解个人礼仪包括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四个方面。

3、学习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姿。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行姿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

2、播放歌曲《文明在哪里》3、谈话:同学们觉得文明在哪里呢?老师觉得文明就在我们身边,老师希望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名讲文明、懂礼仪的小学生。

谈到礼仪,什么是礼仪呢?(学生回答)4、出示课件,简介礼仪,今天咱们就来上一节礼仪课,学习一下个人礼仪。

二、新课1、谈话:同学们觉得个人礼仪包括哪几方面呢?(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2、仪容仪表(1)什么是仪容仪表呢?课件出示对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

(2)评一评小组内仪容仪表最优秀的同学,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评他?(3)鼓励全体同学向这些同学学习3、仪态举止(1)课件出示对仪态举止的基本要求:站如松挺拔向上坐如钟端正稳重行如风轻快敏捷(2)学习正确的站姿请几名同学到台上站立,同学评议。

学生观看视频,并跟着学习正确的站姿。

教师总结男女生站姿的种类和要求全体学生跟随视频进行展示。

(3)学习正确的坐姿请几名同学到台上坐好,同学评议。

学生观看视频,并跟着学习正确的坐姿。

教师总结男女生站姿的种类和学要求全体学生跟随视频进行展示。

(4)学习正确的行姿请两名同学走一走,同学评议。

出示走的基本要求,按照要求再次练习。

三、欣赏《文明礼仪操》1、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的正确站、坐、行的姿势,大家学的很认真,做的也很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播放一段《文明礼仪操》,让大家放松一下。

2、播放视频《文明礼仪操》四、学生演讲《讲文明,懂礼仪,争做优秀小学生》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只学习的只是文明礼仪其中的很少一部分,文明礼仪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那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呢?2、学生陈诗琪演讲《讲文明,懂礼仪,争做优秀小学生》3、要成为一名讲文明,懂礼仪的优秀的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呢?五、全体诗朗诵《手拉手,为文明歌唱》六、结束语: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它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发芽、开花、结果,指导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文明礼仪之花播撒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吧!教学反思;4.三八妇女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三八妇女节2、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对妈妈的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过程与方法: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三八妇女节的历史故事,学生说学习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三八妇女节的知识,培养学生尊重自己的母亲,爱自己的母亲,感受伟大的母亲。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三八妇女节教学难点: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视频、谈话导入并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三八妇女节)同学们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你想要说些什么吗?或是你想向老师问一些问题吗?心中有疑问吗?(学生举手提问,教师解答)可能存在的问题:1、为什么三八妇女节是在今天?2、三八妇女节是怎么来的?3、三八妇女节我们要做些什么?4、我们应该向谁给出祝福?二、了解三八妇女节的来历三、观看三八妇女节来历视频“三八”妇女节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为了纪念女性同胞为自己取得了胜利,取得了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