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合集下载

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PPT课件

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PPT课件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首选检查方法,可观察盆腔内器 官的形态、大小和回声情况,判 断有无脓肿形成。
CT或MRI检查
对于复杂病例或超声诊断不明确 的患者,可进行CT或MRI检查, 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信息。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 。具体标准可参考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开发新的诊疗技术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加敏感、特异的诊疗技术,提高盆腔炎症 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盆腔炎症性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未来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相关研 究和诊疗技术的进步。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鉴别诊断
盆腔炎症性疾病需与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进行鉴 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作出正确的鉴别 诊断。
03
治疗规范
一般治疗
休息与营养
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 陷凹而使炎症局限。同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 食或半流食,补充液体,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中医治中 药内服、外敷、灌肠等方法进行治疗 ,以缓解症状、促进炎症吸收。
辅助治疗
可采用物理疗法如超短波、微波等辅 助治疗,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 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 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04
并发症处理与预防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输卵管卵巢脓肿
手术治疗
80%
手术指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脓肿持续存 在或脓肿破裂的患者,应及时进 行手术治疗。
100%

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筹划一.罕有证候要点(一)湿热瘀结证:下腹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舌质红,苔黄腻.(二)气滞血瘀证:下腹刺痛,带下量多,经行不畅.有块,情志不畅.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三)寒湿瘀滞证:腰腹冷痛,带下色白质稀伴月经量少或后期痛经.舌质黯,苔白腻.(四)肾虚血瘀证:下腹绵绵作痛,腰骶酸痛,带下色白质清稀,头晕耳鸣.舌质暗淡,苔白.(五)气虚血瘀证:下腹坠痛,带下量多,色白,经期延伸或月经量多.舌淡黯,苔白.二.罕有症状/证候施护(一)痛苦悲伤1.不雅察患者痛苦悲伤的部位.性质,中断时光,做好痛苦悲伤评分,可运用痛苦悲伤自评对象“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载具体分值.2.卧床歇息,可取半卧位,防止久站.久走,制止重体力劳动.3.留意腹部或腰骶保暖,湿热瘀结证者慎用热敷.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5.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等穴.6.遵医嘱中药保存灌肠,留意经期不宜操纵.7.遵医嘱中药湿敷,取小腹.腰骶部;留意经期不宜操纵.8.遵医嘱药熨法,取下腹部和腰骶部,留意经期不宜操纵.9.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留意经期不宜操纵.10.遵医嘱中药熏洗,留意经期不宜操纵.(二)带下平常1.不雅察带下量.色.味的变更.2.保持会阴干净.3.遵医嘱中药外洗.(三)月经平常1.不雅察月经的量.色.质,月经周期及陪同症状,病情变更实时陈述医师.2.留意经期卫生,选择宽松透气的衣裤,不运用不洁卫生用品.3.教会患者经由过程自查基本体温等简略方法监测月经周期.4.遵医嘱耳穴贴压,痛经者取神门.交感.内排泄.子宫等穴.5.遵医嘱中药外敷.6.遵医嘱药熨法,取下腹部和腰骶部,留意经期不宜操纵.7.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关元.血海.三阴交等穴.三.中医特点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2.打针给药(详见附录1).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二)特点技巧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2.中药保存灌肠(详见附录2).3.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4.药熨法(详见附录2).5.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6.中药湿敷(详见附录2).7.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8.艾灸(详见附录2).9.中药外洗(详见附录2).10.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四.健康指点(一)生涯起居1留意小我卫生,重视经期.孕期.产褥期保健,卫生用品要干净.2.治疗时代防止性生涯.经期及月经干净3天内禁房事.盆浴.泅水.3.防止不洁性交,性伴侣有性病者需一同治疗.4.做好筹划生育措施,尽量防止行人流.上环等手术.5.增强体育锤炼,可练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盆腔康复操(详见附件)等.(二)饮食指点饮食以清热利湿的食物为宜,忌食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1.湿热瘀结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苦瓜.冬瓜等.食疗方:冬瓜赤小豆汤.2.气滞血瘀证:宜食疏肝行气.化瘀止痛的食物,如乌梅.柠檬等.食疗方:佛手玫瑰花汤.3.寒湿瘀滞证:宜食祛寒除湿.化瘀止痛的食物,如桃仁.荔枝等.食疗方:桃仁粥.4.肾虚血瘀型:宜食补肾化瘀的食物,如黑豆.玫瑰花等.食疗方:黑豆粥.5.气虚血瘀型:宜食益气健脾化瘀的食物,如桃仁.山药等.食疗方:山药桃仁粥.(三)情志疗养1.护士自动介绍疾病相干常识,勉励患者保持治疗,削减复发的机率.2.勉励家眷多陪同患者,赐与情感支撑.3.勉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换,清除患者不安重要情感.4.依据患者的辨证,赐与音乐疗法.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肝.神门.交感.脾等穴.五.护理后果评价附: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后果评价表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后果评价表病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别:年纪: 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瘀滞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其他:5二.护理依从性及满足度评价改良看法:四.评价人(义务护士)姓名:技巧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6附件:盆腔康复操一.盆腔康复操步调1.第一节腹肌练习操:采纳平躺.脸朝上的姿态,双腿并拢,保持双腿伸直并迟缓向上抬起,当脚抬至20~30厘米高度时,再将双腿迟缓放下.以上动作,每次中断5~10秒,反复进行3~5次.2.第二节臂髋合营操:脸朝上,平躺在床或垫子上,先抬左臂,同时曲折右侧髋部和膝关节,使右侧大腿尽量接近腹部;做完后恢回复复兴位.再换成右臂和左侧髋关节及膝关节,进行雷同的动作.反复3~5次后恢回复复兴位.3.第三节:抬足跟收肛操:采纳脸朝上平躺的姿态,双脚脚跟同时迟缓抬起,分开所躺平面的同时吸气做提肛活动,保持5秒后,迟缓放下双腿同时呼气.反复3~5次.4.第四节屈腿压腹操:脸朝上,平躺,双臂侧平举,手心向上,曲折双膝,同时将双腿迟缓抬起.使大腿部位逐渐接近腹部,此时双臂抱膝压腹,借助腿部用力挤压小腹部,臀手下方分开床平面.然后将双手摊开.双腿迟缓伸直,恢复到平躺的原位.反复做这些动作3~5次.:脸朝上,平躺,双手在身材两侧,手心朝下,慢慢吸气,压缩腹部,双手按压所躺的床面,借助按压的力气让上体迟缓坐起同时压缩肛门,然后再将上体迟缓地躺下恢回复复兴位.将这些动作反复做3~5次.6.第六节分膝操:脸朝上,平躺,膝部迟缓曲折.让双膝迟缓地向外侧分开,并努力使双膝分开到最大程度,然后再向内闭合,迟缓恢复至原位.将这些动作反复做3~5次.二.盆腔康复操留意事项1.练盆腔活动操时要保持天然舒畅的呼吸节拍.2.活动时要量力而行,次数可以依据自身情形从少到多,逐渐增长.3.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女性,更要循序渐进.4.有急性盆腔炎.腹腔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宜在家自行锤炼.。

盆腔炎性疾病(培训课件)(共44张PPT)

盆腔炎性疾病(培训课件)(共44张PPT)
痛的疾病; 为性活泼的年轻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
STD〕的高危人群; 可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PID的诊断
2.附加标准
〔1〕口表温度超过38.3oC;
〔2〕 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
〔3〕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见到大量白细胞
〔4〕血沉加快;
〔5〕C反响蛋白水平升高;
〔6〕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
PID的诊断
2006年美国CDC〔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推荐PID诊断标准如下:
1.最低诊断标准 〔1〕宫颈触痛或 (2) 子宫压痛或 〔3〕附件区压痛
PID的诊断
假设符合三项最低诊断标准中的一项 同时有下生殖道感染的征象 那么诊断PID的特异性明显增加
PID的诊断
可根据最低诊断标准进行治疗: 患者出现下腹痛,并可以排除其他引起下腹
PID的治疗
PID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 要时手术治疗。
关键是通过联合用药及时治疗多种病原微 生物。
所有的治疗方案必须对淋病奈瑟菌、沙眼 衣原体及厌氧菌有效。
PID的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
经验 广谱
及时 个体化
PID的治疗
经验用药
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较为合理。
但通常需在获得实验室结果前即给予抗生素治疗。
此方案对以厌氧菌为主的感染疗效较好,常用于 治疗输卵管卵巢脓肿。
静脉给药注意
临床病症改善后继续静脉给药至少24h,继续口服
克林霉素450mg,4次/日 , ×14 或;
多西环素100mg,口服,1次/12h ×14。
对输卵管卵巢脓肿的患者:
用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加甲硝唑或多西环 素〔或米诺环素〕加克林霉素。
PID的治疗

盆腔炎健康讲座(共11张PPT)

盆腔炎健康讲座(共11张PPT)
女性(nǚxìng)盆腔 炎性疾病
第一页,共11页。
盆腔炎是一种(yī zhǒnɡ)什么样的疾 病?
❖ 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 。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 脓肿、盆腔腹膜炎。
❖ 最常见(chánɡ jiàn)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 巢炎。也就是习称的附件炎。
第二页,共11页。
❖ 下腹痛。 ❖ 发热(fā rè)。 ❖ 阴道分泌物增多。 ❖ 腰酸。 ❖ 小便不适:尿频尿急尿痛。 ❖ 大便异常:便秘或腹泻。
第五页,共11页。
盆腔炎会造成(zào chénɡ)什么后果?
❖ 生活质量下降:恐惧性生活,影响工作。 ❖ 不孕:输卵管阻塞可导致不孕。 ❖ 盆腔(pénqiāng)痛、月经异常。
❖ 注意会阴清洁,不宜自行冲洗(chōngxǐ)阴道 。
❖ 不宜长期用药物塞阴道。 ❖ 不宜长期用护垫。 ❖ 不穿丁字裤、紧身裤及厚牛仔裤。 ❖ 不宜长久站立或久坐不动。
第十页,共11页。
第十一页,共11页。
❖ 育龄期女性:高发年龄为15~25岁。 ❖ 性活动: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性交频繁、伴
侣患性病。 ❖ 下生殖道感染:性病、阴道炎。 ❖ 堕胎:反复人流药流等等。 ❖ 其他炎症(yánzhèng):阑尾炎、腹膜炎蔓延引起盆
腔炎。 ❖ 不注意卫生以及有不良卫生习惯者。
第四页,共11页。
盆腔炎有什么(shén me)表现?
第六页,共11页。
得了盆腔炎该怎么办?
❖ 充分休息。 ❖ 及时治疗,配合治疗。 ❖ 注意性卫生。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起居饮食有宜忌。 ❖ 积极锻炼身体,正确选用锻炼方法。 ❖ 注意调节情志。 ❖ 掌握(zhǎngwò)一些有关盆腔炎性疾病的知识。

13第十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

13第十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外阴炎症
(二)护理要点 ①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保持局部清洁。 ②选择有效抗生素。也可选用清热、解毒中药局部热敷 或坐浴。 ③脓肿形成,行切开引流及造口术。
三、前庭大腺囊肿
因前庭大腺腺管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 亦称巴氏腺囊肿。
第一节 外阴炎症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①前庭大腺脓肿消退后,腺管阻塞,脓液吸收后由黏液 分泌物代替。 ②先天性腺管狭窄或腺腔内黏液浓稠。 ③前庭大腺管损伤。 2、身体状况 (1)症状:多为单侧。囊肿小则无自觉症状。囊肿大则 有外阴肿胀感或性交不适。 (2)体征:检查见囊肿呈椭圆形,位于外阴部后下方, 大阴唇外侧突起。
第四节 盆腔炎性疾病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①年龄:盆腔炎性疾病高发年龄为15~25岁。 ②性活动:性交频繁、多个性伴侣。 ③性卫生不良。 ④下生殖道感染。 ⑤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⑥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⑦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
第四节 盆腔炎性疾病
2、身体状况 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妇科检查 仅发现宫颈举痛或宫体压痛或附件区压痛。严重病例症 状加重。
第三节 宫颈炎症
3、辅助检查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除早期宫颈癌。 (2)TCT检查: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 胞,并进行TBS细胞学分类诊断,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 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
(三)护理诊断及目标
1.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宫颈糜烂、炎性刺激有关。 2.舒适改变 与白带增多有关。 3. 焦虑 与接触性出血、担心癌变有关。
第三节 宫颈炎症
(二)护理措施 ➢执行医嘱 遵医嘱有性传播疾病高危因素的病人,未获得病原体检 测结果即可给予治疗,方案为阿奇霉素1g单次顿服;或 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连服7日。检测到病原 体者,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

盆腔炎ppt课件

盆腔炎ppt课件
后感染
盆腔炎性疾病
• 性卫生不良 •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 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
发作
12
病理变化
盆腔炎性疾病
• 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 • 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 • 盆腔腹膜炎 • 盆腔结缔组织炎 • 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 Fitz-Hugh-Curtis 综合征
13
• 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首先引起输卵管粘膜炎,输卵 管粘膜肿胀、间质水肿及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侵润,严 重者输卵管上皮发生退行性变或成片脱离,引起输卵管粘 连导致输卵管管腔及伞端闭锁,若有脓液积聚于管腔内则 形成输卵管积脓。淋病奈瑟菌及大肠埃希菌、类杆菌以及 普雷沃菌,除直接引起输卵管上皮损伤外,其细胞壁脂多 糖等内毒素引起输卵管纤毛大量脱落,导致输卵管运输功 能减退、丧失。因衣原体的热休克蛋白与输卵管热休克蛋 白有相似性,感染后引起的交叉免疫反应可损伤输卵管, 导致严重的输卵管粘膜结构及功能破坏,引起广泛的粘连
14
• 病原体通过宫颈的淋巴播散,通过宫旁结缔组织,首先侵及浆膜层 ,病变以输卵管间质炎为主,其管腔常可因肌壁增厚受压变窄,但 仍能保持通畅,轻者输卵管仅有轻度充血、肿胀、略增粗;严重者 输卵管明显增粗、弯曲,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增多,造与成周围粘 连
• 卵巢很少单独发炎,白膜是良好的防御屏障,卵巢常与发炎的输卵 管伞端粘连而发生卵巢周围炎,习称附件炎,炎症可通过卵巢排卵 的破坏侵入卵巢实质形成卵巢脓肿,脓肿壁与输卵管积脓粘连并穿 通,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输卵管脓肿可为一侧或两侧,约半数是 在可识别的急性盆腔炎初次发病后形成,另一部分是屡次急性发作 或重复感染而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多位于子宫后方或子宫、阔韧 带后叶及肠管间粘连处,可破入直肠或阴道。
31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PPT

03
组织疗法
如胎盘组织液、胎盘球蛋白,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
程。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术
当盆腔腹膜炎有脓肿形成且脓肿位置较低时,可作后穹窿穿刺,明确诊断,在局 麻下切开引流。
附件切除术
发生输卵管卵巢脓肿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手术时腹部宜做 下切口,以减少盆腔粘连的机会。
其他治疗方式
避免不重视治疗
确诊后应遵医嘱治疗,并按时复查,以免病 情恶化。
04
盆腔炎性疾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年轻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治
01
02
03
04
患者情况
一位28岁的女性,因急性下 腹痛和发热就诊。
诊断过程
通过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医 生诊断为急性盆腔炎性疾病。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和必要 的手术治疗,同时进行了健康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其中,妇科检查发现盆腔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如子 宫压痛、附件区增厚或形成肿块等。实验室检查可检测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
02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急性盆腔炎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使用抗生素(一定是广谱抗生素),包括静脉 输液、肌肉注射、口服给药途径。并且联合抗厌氧菌的药物,会取得更好的疗 效。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 时发现并治疗妇科疾病。
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减少意外怀孕和人工流
产的次数。
保健知识
合理饮食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
力。
加强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提高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妇产科常见病 妇科常见疾病 盆腔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临床诊疗课件)

妇产科常见病 妇科常见疾病 盆腔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临床诊疗课件)
腹膜外,可行腹膜外切开引流。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PID——治疗 中医药治疗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如银翘解毒汤等。
尤其对抗生素治疗后、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包块等患者
性伴侣治疗
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交,对性伴侣进行检查和治疗
随访
对于抗生素治疗的患者72小时内随诊,明确有无临床症状改善, 如无症状好转,建议住院治疗,进一步评估治疗方案。
PID——治疗
住院治疗方案:抗菌药物治疗
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 但结果未出来以前,可根据感染情况判断可能的病原体,联合 用药。
♥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甲硝唑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甲硝唑
♥ 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 ♥ 喹诺酮类+甲硝唑 ♥ 青霉素+四环素类
第十六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PID——治疗
住院治疗方案: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 药物治疗无效:盆腔脓肿形成,(48~72h,体温持续不降),患者中
毒症状加重或包块增大
• 脓肿持续存在: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TOA),经积极治疗肿
块未消失(2~3周),但已局限化
• 脓肿破裂:突然出现腹痛加剧、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中毒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PID——治疗
原则 •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保护输卵管功能。 • 针对易感病原体,联合选用最有效的抗菌素。 • 剂量和疗程要足。 抗生素治疗原则:经验性、广谱、及时及个体化。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PID——治疗
门诊治疗指征及方案
患者一般情况好,症状轻,能耐受口服抗生素,并有随访条 件者 ➢ 常用方案: • 氧氟沙星400mg bid(或左氧氟沙星500mg qd),po+甲硝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

盆腔炎性疾病未能彻底治愈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

以往将PID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慢性盆腔炎大致相当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古籍无盆腔炎性疾病之名。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散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月经不调”、“妇人腹痛”、“癥瘕”、“不孕”、“产后发热”等病症中。

一、急性盆腔炎【病因病机】本病多因经期、产后、流产后及宫腔内手术后,摄身不慎,湿热毒邪乘虚内侵,客于冲任胞宫,与气血相搏结,邪正交争所致。

常见病因病机分型有热毒壅盛、湿热瘀结。

(一)热毒壅盛经期、产后、流产后或手术损伤,体弱胞虚,房室不洁,邪毒内侵,客于胞宫,滞于冲任,化热酿毒,致高热腹痛。

(二)湿热瘀结经行产后,余血未净,湿热内侵,与余血相搏,冲任脉络阻滞,瘀结不畅,则瘀血与湿热内结胞宫、胞脉,滞于少腹,则腹痛带下,缠绵难愈。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病史分娩、流产、经期及宫腔内手术等期间有感染史。

2.症状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带下增多。

严重者可有寒战、高热、头痛。

若有腹膜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若有脓肿形成,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或腹泻、里急后重和排便困难。

3.检查(1)妇科检查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阴道充血,大量脓性分泌物,穹窿触痛明显,饱满;宫颈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举痛明显;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可触及包块,压痛明显;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扪及后穹窿或侧穹窿饱满且有波动感。

(2)辅助检查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血沉加快,>20mm /h。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查见病原体。

②B超检查提示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或有炎性包块。

③后穹窿穿刺子宫直肠陷凹积脓时,可穿刺抽出脓液,经培养可查找病原体。

(二)鉴别诊断1.急性阑尾炎右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多由上腹部转移而至,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盆腔炎性疾病疼痛多在下腹部两侧,常伴有月经或带下异常。

妇科检查、后穹窿穿刺术及B 超检查有助鉴别。

2.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临床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甚至晕厥。

妇科检查、妊娠试验、后穹窿穿刺术及B超检查有助鉴别。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腹腔内出血,HCG(+),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固的积血,盆腔炎性疾病者高热,白细胞明显升高,后穹窿穿刺可抽出脓液。

3.卵巢囊肿蒂扭转突发腹痛,渐进加重,甚至伴有恶心呕吐,一般体温不甚高。

B 超检查或妇科盆腔检查可资鉴别。

【辨证论治】急性盆腔炎发病急、病情重,治疗必须及时、彻底,以达到迅速控制症状、改善体征、防止发生后遗症的目的。

治法以清热解毒为主,利湿化瘀为辅。

(一)热毒壅盛证主要证候发热,恶寒或寒战,无汗或有汗,头重痛,下腹胀痛,拒按,腰胀坠痛;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或如脓血、臭秽;伴烦躁,口干渴,尿黄或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而弦。

证候分析热毒内侵,与冲任胞宫气血相搏结,邪正交争,营卫不和,故高热寒战,腹痛拒按;任脉带脉损伤,则带下量多;热毒上扰心神,则感烦躁,灼伤津液,则口干渴,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亦为热毒壅盛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解毒,行气止痛。

方药举例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合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恶寒加荆芥、牛蒡子;身热不退加青蒿、白薇;月经量多加地榆、蒲黄;脓肿形成加皂角刺、白芷;腹痛加延胡索、川楝子;腹胀加木香、大腹皮;尿痛加滑石、甘草;带下量多加椿根皮,若气营同病,见高热不退,口渴欲饮,汗多烦躁,甚则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宜选白虎汤(《伤寒论》)合清营汤(《温病条辨》)加减以清热凉营,解毒活血。

石膏知母粳米甘草水牛角生地玄参麦冬金银花丹参连翘黄连竹叶心(二)湿热瘀结证主要证候发热恶寒,或高热虽减,低热起伏,下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口干,大便溏或秘结,胸闷泛恶;舌红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邪热侵袭冲任胞宫,与气血相搏,下焦气机阻滞,血行不畅,邪热瘀结,则身热腹痛;邪正交争,互有进退,则热势起伏,寒热往来;湿热下注则带下量多,大便溏泻;热伤津液则便结,小便短赤;舌红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数亦为湿热瘀结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方药举例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加冬瓜仁、薏苡仁。

金银花甘草穿山甲皂角刺当归赤芍乳香没药天花粉陈皮防风贝母白芷肿块形成加三棱、莪术;大便干结加芒硝、大黄;腹胀加柴胡、枳实;痛甚加红藤、川楝子;带下量多加黄柏、椿根皮。

【转归及预后】急性盆腔炎经及时、彻底的治疗,多可在短期内治愈。

失治误治,病势加重,可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未能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生殖健康。

【预防及调摄】1.作好经期、产褥期的卫生保健。

2.严格掌握妇产科手术指征,术前认真消毒,术时无菌操作,术后作好护理,预防感染。

3.卧床休息,半坐卧位;注意加强营养。

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因病机】本病多因经期产后,胞门未闭,寒湿热毒之邪乘虚内侵,余毒未清,客于冲任胞宫,与气血相搏结,冲任阻滞,血行不畅,瘀血停聚,或久病不愈,耗伤正气,虚实错杂,缠绵难愈。

常见病因病机分型有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

(一)湿热瘀结湿热内侵,余邪未尽,正气未复,气血阻滞,湿热瘀血内结胞宫、胞脉,缠绵日久。

(二)气滞血瘀七情内伤,脏气不宣,肝气郁结,脉络不通;或湿热余毒未清,滞于冲任胞宫,气机不畅,瘀血内停胞宫、胞脉。

(三)寒湿凝滞素体阳虚,下焦失于温煦,水湿不化,寒湿内结;或寒湿之邪乘虚侵袭,与胞宫内余血浊液相结,凝滞胞宫、胞脉。

(四)气虚血瘀素体虚弱,或正气内伤,邪伏冲任,血行不畅,瘀血停聚;或久病不愈,瘀血内结,耗伤正气,以致气虚血瘀。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病史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2.症状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

可伴有低热、月经失调、不孕等。

3.检查(1)妇科检查子宫后位、压痛、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囊性包块、压痛、活动受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2)辅助检查①B超检查可显示盆腔一侧或两侧附件液性包块。

②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可提示输卵管迂曲、阻塞或通而不畅。

③腹腔镜检查可见盆腔粘连,输卵管积水、伞端闭锁。

(二)鉴别诊断1.子宫内膜异位症以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为特征。

腹腔镜检查有助于确诊。

2.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相鉴别。

卵巢囊肿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常无明显自觉不适。

B超可资鉴别。

【辨证论治】本病多为邪热余毒残留于冲任、胞宫,与气血相搏结,凝聚成瘀,日久难愈,耗伤气血,虚实错杂。

临床以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虚血瘀证多见。

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大法,以综合治疗为宜。

(一)湿热瘀结证主要证候下腹坠胀,一侧或两侧隐痛,低热起伏,经期、劳累后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胸闷泛恶,大便溏或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或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之余邪与气血搏结于冲任、胞宫,则少腹部疼痛;邪正交争,病势进退,则低热起伏,经行、劳累耗伤气血,正气虚衰,则病势加重;湿热下注则带下量多色黄;湿热瘀结内伤,则胸闷泛恶,大便溏或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或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亦为湿热瘀结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举例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

金银花鳖甲连翘升麻红藤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椿根皮大青叶茵陈琥珀末桔梗肿块形成加贝母、桃仁;便溏加白术、藿香;痛甚加延胡索、香附。

(二)气滞血瘀证主要证候下腹或少腹胀痛或刺痛,经行乳房胀痛、腰腹疼痛加重,经色黯红有块,带下色白或黄,质粘稠;平时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喜太息,或有嗳气,胃纳欠佳;舌黯红,苔薄,脉弦涩。

证候分析肝气内伤,气行不畅,血行瘀阻,滞于冲任胞脉,则少腹部疼痛,经期加重;瘀血下行则经色黯红有块;气血瘀结,带脉失约则带下量多;肝气不疏,肝经阻滞,则胸胁胀满;舌黯红,苔薄,脉弦涩亦为气滞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举例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乌药赤芍桃仁枳壳延胡索丹皮香附五灵脂川芎当归甘草素体阳盛且经量多者,去当归,易丹参;大便不畅,枳壳改为枳实或槟榔;乳房胀痛,加郁金、香附、川楝子;乏力纳差,加白术、焦山楂、鸡内金;有癥块,加皂角刺、三棱、莪术。

(三)寒湿凝滞证主要证候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得热则舒,经行加重,月经延后,量少色黯,带下淋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骶冷痛;舌黯红,苔白腻,脉沉迟。

证候分析寒湿之邪侵袭冲任、胞宫,与气血相结,血行不畅,则小腹冷痛,经行加重;寒性凝滞故经行错后量少;湿邪下注则带下淋沥;寒伤阳气,阳气不振,脏腑失温,则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骶冷痛;舌黯红,苔白腻,脉沉迟亦为寒湿凝滞之征。

治疗法则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方药举例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当归川芎赤芍延胡索没药小茴香干姜肉桂蒲黄五灵脂带下量多加茯苓、苍术、椿根皮;腹中结块加鸡内金、桃仁、莪术。

(四)气虚血瘀证主要证候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血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黯红,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无力。

证候分析瘀血内结,留著于冲任、胞宫,则下腹部疼痛结块,痛连腰骶;经期胞宫血蓄满溢,瘀血随下,则疼痛加重,经血量多有块;气虚津液不化,水湿下注,则带下量多;病久气血耗伤,中气不足则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黯红,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无力亦为气虚血瘀之征。

治疗法则益气活血,化瘀散结。

方药举例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生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天花粉知母三棱莪术鸡内金纳呆便溏去知母加佛手、藿香;身热加生地、黄芩;腰酸加桑寄生、牛膝;小便频数加覆盆子、益智仁。

【转归及预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大多可好转或治愈。

因本病常反复缠绵,故治疗周期较长。

未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月经不调、不孕、输卵管妊娠、癥瘕以及炎症反复发作。

【预防及调摄】1.注意个人卫生。

2.急性盆腔炎应彻底治愈。

3.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文献摘录】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类》:妇人伤寒,或劳役,或怒气发热,适遇经行,以致热入血室,或血不止,或血不行,令人昼则明了安静,夜则澹语如见鬼状者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