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 -(只读)
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

非相干散射示意图
(3) 荧光辐射
当X射线光量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时,可以将被 照射物质原子中的内层电子激发出来,使原子处于激 发状态,通过原子中壳层上的电子跃迁辐射出X射线特 征谱线。这种利用X射线激发作用而产生的新特征谱线 称为二次特征辐射也称为荧光辐射。
入射X射线光量子的能量加必须等于或大于特此原 子某一壳层的电子激发出所需要的脱出功。即:
2dsin =n
上式是X射线在晶体中产生衍射必 须满足的基本条件,它反映了衍射线方 向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式 首先由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于1912 年导出,故称为布拉格方程。
布拉格反射
(二) 布拉格方程的讨论
(1) 选择性反射
X射线在晶体中的衔射实质上是晶体中各原子散 射波之间的干涉结果。只是由于衍射线的方向恰好相 当于原子面对入射线的反射,所以才借用镜面反射规 律来描述X射线的衍射几何。但原子面对X射线的反射
电子的数值,而被吸收并引起
二次特征辐射。
铂的质量系数系数与波 长的关系
当X射线透过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时,X射线的衰
减情况受到组成该物质的所有元素的共同影响,由被
照射物质原子本身的性质决定,而与这些原子间的结
合方式无关。多种元素组成物质的质量吸收系数由下
式表示:
N
m (m)i wi
i1
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当、 和d 三者之间满足布位格
方程时才能发生反射。所以把X射线的这种反射称为选 择反射。
(2) 产生衍射的极限条件
在晶体中产生衍射的波长是有限度的。在电磁波 的宽阔波长范围里,只有在X射线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 才适合探测晶体结构。这个结论可以从布拉格方程中 得出。
由于sin不能大于1,因此, n/2d=sin<1,即n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及应用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及应用一、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是当X射线入射到晶体表面时,由于晶体具有定向排列的原子或离子,X射线与晶体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并散射,形成不同方向上的干涉条纹,通过测量和分析这些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强度可以推断出晶体的结构特征。
具体来说,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布拉格法则:当入射角θ和出射角θ'满足布拉格方程nλ = 2d·sinθ,即入射的X射线与晶体晶面的倾角和衍射角满足特定的关系时,会发生衍射。
2.动态散射:在晶体中,入射的X射线会与晶格中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散射成各个方向上的次级波,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方向。
3.干涉:次级波在不同晶面的散射电子之间发生干涉,产生特定的干涉条纹。
4.衍射图样: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状与晶体的晶胞结构、晶面间距以及晶体取向有关,通过测量和分析衍射图样可以确定这些信息。
二、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1.晶体结构分析:通过在不同角度下测量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样,可以推断出材料的晶体结构,包括晶胞参数、晶面间距、原子位置等信息。
这对于理解材料的物理、化学以及电子结构等性质非常重要。
2.晶体取向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用来确定晶体中不同晶向的取向分布,即晶体中晶面的取向。
这对于材料工艺和性能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金属的冷轧、挤压等过程中,晶体的取向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
3.晶体缺陷分析:晶体中存在着各种缺陷,如位错、晶界、析出相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X射线衍射图样中的峰形和峰宽等信息,可以确定晶体的缺陷类型和含量,进而了解材料的机械、电学以及热学性质。
4.应力分析:在材料的变形过程中,晶体中会引入应力场。
应力会引起晶格的畸变,从而导致X射线衍射图样的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变化可以得到材料中的应力分布和大小,对于材料的力学性能的评估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表征方法,可以提供丰富的关于晶体结构、晶胞参数、晶体取向以及晶体缺陷等信息。
01-X射线衍射基本原理

2 2 λ ( CuKα ) = λ ( CuKα 1 ) + λ ( CuKα 2 ) 3 3 = 1.54184 Ǻ
X射线单色化 射线单色化
滤波片:选择吸收限在Kα、Kβ之间的一种 金属薄片,吸收连续谱线及Kβ谱线。Ni片可作 为Cu靶的滤波片。 石墨弯晶单色器:利用弯曲晶体 的反射,使满足衍射几何的Kα谱线 通过,不满足衍射几何的Kβ被除去。
2、X射线的性质 、 射线的性质
与可见光(波长范围390~780nm)一样,X射 线也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由于本 质相同,两者都会产生干涉、衍射、吸收和光 电效应等现象,但由于波长相差很大,两者表 现截然不同: 1、可见光可以在固体表面发生 反射,X射线不能发生反射,因此不 能用镜面聚焦和变向。 2、 X射线在两种介质间传播时 的折射率稍小于1(约等于1),可近似 认为是直线传播,不能象可见光那样 用透镜聚焦、发散,也不能用棱镜分光、变向。
O
当入射X射线照射到晶体(S)上,在入射线方 向上找一点O(使OS = 1/λ)为倒易点阵的原点, 以S为圆心、以1/λ为半径做圆,当倒易点阵点 倒易点阵点P 倒易点阵点 与圆周相遇时, 的方向即为衍射的方向 的方向即为衍射的方向。 与圆周相遇时,SP的方向即为衍射的方向 如果以S为球心,以1/λ为半径做球,则这 反射球,同样,当倒易点阵点 与球面 当倒易点阵点P与球面 种球称为反射球 反射球 当倒易点阵点 相遇时, 的方向即为衍射的方向 的方向即为衍射的方向。 相遇时,SP的方向即为衍射的方向 因此,倒易点阵可以用来描述 衍射空间,衍射点相应于倒易空间 衍射点相应于倒易空间 的点阵点 。 各种衍射数据的收集方法的基本 原理,都是根据反射球与倒易点阵的 关系设计的 。
3)、 0.05< λ <0.25nm, 该波长范围与晶 体结构中晶面间距相当,通过晶体时会发生衍 射现象, 用于晶体结构分析和研究。→X射线 射线 晶体学
一文看懂X射线衍射仪XRD基本原理

一文看懂X射线衍射仪XRD基本原理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是一种用于研究物质结构的仪器。
它基于X射线和物质晶体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晶体对入射X射线的衍射现象,可以推断出晶体结构的信息。
XRD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X射线的产生:X射线是由高速运动的电子通过高能电压加速器加速而产生的。
当电子的速度足够高时,电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特定能量的X射线。
2.X射线的衍射:当入射X射线与晶体相互作用时,X射线会发生衍射现象。
晶体的晶格结构决定了入射X射线的衍射角度和强度分布,衍射实验可以通过观察衍射图样来分析晶体的结构信息。
3. 布拉格方程:布拉格方程是描述衍射现象的数学关系。
它可以表示为2dsinθ = nλ,其中d为晶胞间距,θ为衍射角度,n为衍射级数,λ为入射X射线的波长。
根据布拉格方程,通过测量衍射角度和已知入射X射线的波长,可以确定晶胞间距d。
4.衍射图样解析:通过观察衍射图样,可以得到衍射峰的位置和强度信息。
每个衍射峰对应一个特定的晶面族,通过解析衍射峰的位置和强度分布,可以确定晶格参数和晶体的结构。
5.数据处理:XRD实验通常会得到一系列衍射峰的位置和对应的强度数据。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晶体结构信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平滑、背景减除、衍射峰拟合等。
XRD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通过分析物质的晶体结构,可以了解材料的晶格参数、晶体缺陷、晶体取向和结晶度等重要信息。
同时,XRD还可以用于粉末衍射、薄膜衍射、单晶衍射等不同类型的实验,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
总之,X射线衍射仪是一种基于X射线的仪器,通过测量晶体对入射X射线的衍射现象来研究物质的结构。
它的基本原理包括X射线的产生、X射线的衍射、布拉格方程、衍射图样解析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XRD在材料科学和相关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2 X射线的衍射原理

3.2.2 Bragg方程
布拉格反射
入射波 散射波 Bragg方程将空间点阵看
成是有一组相互平行的平
面或称晶面所组成。同一 晶体不同指标的晶面在空 间的取向不同,晶面间距 d(hkl)也不同。下面讨论晶
o
C
B
d A
面族产生衍射的条件。
齐齐哈尔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d100 a
齐齐哈尔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波的合成示意 图
• 图示的两个波,波前为圆形,随着传播距离增加,波前变成近似垂直于 传播方向的平面波。现在只考虑A方向的波,两个波在出发点位相相同, 到达S处以后互相之间有Δ A的波程差,也就是第二个波多走了Δ A的距 离,如图(a)所示。当: A n (n 0,1,2,3,...) • • 时,两个波的位相完全一致,所以在这个方向上两个波相互加强,即两 个波的合成振幅等于两个波原振幅的叠加。显然,上述波程差随方向不 同而不同。 1 B ( n ) ( n 0,1,2,3,...) • 比如在B方向上,如图(b)所示,由于波程差 2 • 所以在远处第一个波的波峰和第二波的波谷相重叠,合成振幅为零。也 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由于两个波的位相不同而相互抵消。 • 自然在A和B的中间方向上可以得到如图 (c)所示的合成波,其振幅大小 介于A方向和B方向合成波振幅的中间值。
a 2 2 a 3 d111 3 d110 a 2 a 3
图 (100) (110) (111) 在点阵中的取向
齐齐哈尔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系
1.一组晶面族产生衍射的条件
• 设有一组晶面族,间距为d(hkl) ,当波长为λ的单色X光照射 到这族平面点阵上时,每个平面点阵都散射X射线。 • 同一点阵面上各点阵之间散射线互相加强的条件是:入射角 和反射角相等,且入射线、反射线和平面法线三者在同一平 面内(同镜面对可见光的反射条件一样),如图a所示。
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X射线由高能电子束轰击金属靶产生,通过一个几何配置合适的装置,在样品上产生干涉,再通过检测器测量出样品的衍射图样。
这些衍射数据
可以通过逆向算法来重建晶体结构。
X射线与晶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电子的散射和光的吸收。
X射线衍射的实质是由于X射线与晶体中的电子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波动现象。
具体来说,X射线通过晶体时,一部分X射线会被晶体中的原子核和
电子所散射,这就是散射现象。
当入射X射线的波长与晶体的晶格常数相
当或者接近时,这些散射波的相长干涉效应就会导致衍射。
在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时,通常使用单晶或多晶样品。
对于单晶样品,其晶格排列非常规则,因此可以在特定的衍射角度下观察到清晰的衍射斑点。
多晶样品则由许多晶粒组成,由于晶粒的排列并不规则,因此观察到
的衍射斑点会呈现出连续的圆环状分布。
通过测量衍射斑点的位置和强度,可以确定晶体中的原子排列和间距。
这是因为每个晶体平面的散射干涉波的波程差会决定衍射斑的位置,而每
个晶体平面上的原子分布会决定衍射斑的强度。
因此,通过解析衍射图样,可以得到晶体的结构信息。
总之,X射线衍射是一种重要的材料表征技术,它基于X射线与晶体
的相互作用来研究晶体结构和材料的晶体学性质。
通过测量衍射斑点的位
置和强度,可以获得样品的晶体结构信息,进而深入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
学性质。
第三章X射线衍射原理

一、布拉格定律 1. 布拉格方程的导出:
根据图示,干涉加强的条件:
2dSin n
式中:n为整数,称为反射级数; 为入射线或反射线与反射面的夹 角,称为掠射角或布拉格角,由 于它等于入射线与衍射线夹角的 一半,故又称为半衍射角,把2 称为衍射角。
一方面是衍射线在空间的分布规律,(称之为衍射几 何),衍射线的分布规律是晶胞的大小、形状和位向决 定.另一方面是衍射线束的强度,衍射线的强度则取决于 原子的种类和它们在晶胞中的位置。
X射线衍射理论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在衍射现 象与晶体结构之间建立起定性和定量的关系。
3.1 x射线衍射的几何原理
s - s0
g HKL
在设计实验方法时,一定要保证反射面有充分的机会 与倒易结点相交,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衍射现象。 目前的实验方法有: 转动晶体法 劳埃法 多晶体衍射法 参见教材231页
三、X射线仪的基本组成
1.X射线发生器; 2.衍射测角仪; 3.辐射探测器; 4.测量电路; 5.控制操作和运行软件的电子计算机系统。
如图3-1,设晶胞中有两个阵点O、A,取O为坐标原点, A点的位置矢量r=xa+yb+zc,即空间坐标为(x,y,z), S0和S分别为入射线和散射线的单位矢量,散射波之间 的光程差为:
ON - MA r S - r S0 r(S - S0 )
……(3-1)
其位相差为:
0,2,2 2,0,2 2,2,0 0,11,,03,3
0,3,1,3,0 3,03,1,0
55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与应用

X射线旳强度
X射线衍射理论能将晶体构造与衍射把戏有机地联络起来, 它涉及衍射线束旳方向、强度和形状。
衍射线束旳方向由晶胞旳形状大小决定 衍射线束旳强度由晶胞中原子旳位置和种类决定, 衍射线束旳形状大小与晶体旳形状大小有关。
下面我们将从一种电子、一种原子、一种晶胞、一种晶体、 粉末多晶循序渐进地简介它们对X射线旳散射,讨论散射 波旳合成振幅与强度
根据样品成份选择靶材旳原则是: Z靶≤Z样-1;或Z靶>>Z样。
对于多元素旳样品,原则上是以含量较多旳几种 元素中最轻旳元素为基准来选择靶材。
X射线衍射
1895年伦琴发觉X射线后,以为是一种波, 但无法证明。
当初晶体学家对晶体构造(周期性)也 没有得到证明。
1923年劳厄将X射线用于CuSO4晶体衍射 同步证明了这两个问题,从此诞生了X射线晶 体衍射学
X射线谱-------- 连续X射线谱
X射线强度与波长旳关系 曲线,称之X射线谱。
在管压很低时,不大于 20kv旳曲线是连续变化旳, 故称之连续X射线谱,即 连续谱。
X射线谱-------- 特征X射线谱
当管电压超出某临界值时,特征 谱才会出现,该临界电压称激发 电压。当管电压增长时,连续谱 和特征谱强度都增长,而特征谱 相应旳波长保持不变。
一种原子对X射线旳衍射
当一束x射线与一种原子相遇,原
子核旳散射能够忽视不计。原子
序数为Z旳原子周围旳Z个电子能
够看成集中在一点,它们旳总质
量为Zm,总电量为Ze,衍射强
度为:
Ia I0
Ze 4 Zm 2 R2c4
Z 2Ie
原子中全部电子并不集中在一点, 他们旳散射波之间有一定旳位相 差。则衍射强度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ragg方程是X射线在晶体中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它反映了衍射线方
向(用θ 描述)与晶体结构(用d表示)之间的关系。
衍射的本质是晶体中大量原子的散射线之间干涉的结果。
产生衍射的两个基本条件:必须有能够产生干涉的波动即要有X射线;
必须有周期性的散射中心即晶体中相对位置固定的原子。
1.5 X射线衍射与可见光反射的区别
峰位 面间距d 可用于物相 定性分析以及点阵参数的 测定; d漂移又能用于测定 残余应力以及固溶体的分 析。 有无谱峰 判定物相属于晶态还是 非晶态。 样品方位与强度变化可用于 分析单晶定向、多晶择优取 向。
半高宽 半高宽可 用于判断和测 定物相的结晶 性、微晶尺寸、 晶格点阵参数。
衍 射 强 度 ( )
如欲用衍射仪精确测定点阵常数:
应选用合适辐射,使在高角度有一定
数量的衍射峰;
尽量减少各峰取出值的误差; 通过数据处理,使测算结果的误差进
一步减小。
结晶度的测定
依据:总衍射强度=晶相与非晶相衍射强度之和
式中:Xc—质量结晶度;Ic—晶态部分衍射强度; Ia—非晶态部分衍 射强度;k—单位质量非晶态与单位质量晶态的相对散射系数。 Ic由各衍射峰面积分别经校正后代入,Ia由弥撒隆峰面积经校正后代 入。理论上k≈1,实际中有时近似为1。 通常直接以各衍射峰面积之和Sc及弥散隆峰面积Sa代入上式右端,得 出近似结晶度(Xc)。
入射线 掠角 衍射角 记录装置 反射面法线
2dhkl sin =
θ
式中dhkl=d/n 它是干涉面的面间距,任何一组 的晶面的n级衍射都有一组干涉面的一级衍射 与之对应。
布拉格实验装置示意图
产生衍射的极限条件:
2d sin =n
(n=1,2,3……)
对于衍射而言,衍射级数n的最小值为1,所以在任何可观测的衍射角 下,产生衍射的条件为:λ<2d。 又因为若n=1。所以要产生衍射,必须有 d > λ /2 X衍射分析的下限 即只有晶面间距大于λ /2的晶面才能发生衍射,对于晶面距d<λ /2的晶面, 即使衍射角增大到90°,相邻两个界面的光程差扔不到一个波长,从而不 能发生衍射。如果λ /2d趋近于1时,由于半衍射角太小不易观察,因此, 实际使用的入射线波长通常是与晶面间距相近的即λ ≈d。 ※( 值得注意的是,布拉格方程是X射线在晶体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 分条件。)
晶体尺寸的测定
D—所规定晶面族法线方向的晶粒尺寸; θ—入射线与该晶面族之间的夹角(半衍射角);
β—因晶粒尺寸减小造成的衍射峰增宽量;
λ—单色入射X射线波长 当β为衍射峰半高宽增宽量时,k=0.9。 当β为积分宽度时,k=1。积分宽度是指与实际线形有样面积同样峰高 的矩形的宽度。
1.7 晶系类型对X射线衍射方向的影响
从布拉格方程可以看出,在波长一定的情况下,衍射线方向是 晶面间距d的函数。对于不同的晶系有:
立方系: sin
2
2
2
L2 2 正方系:sin 4 a2 c 2 2 2 2 H K L 斜方系:sin 2 2 2 2 4 a b c 2 2 4 H HK K 2 L2 2 2 六方系:sin 2 4 3 a c
布拉格方程的推导是基于以下几个合理假设: • 晶体是理想的完整的,不考虑缺陷和热振动; • 忽略X射线通过界面时的折射; • 透过晶体内的X射线只经过一个原子的散射; • 入射线是波长一定的平行光,从光源到晶体表面的距离以及晶体表 面到探测器的距离相对于X射线的波长和晶体的点阵常数是无穷大, 而且被照射的晶体的体积也是相对无穷大。
干涉的波程差
=
k
明纹 K为整数 暗纹
1 2
X射线衍射波的形成模型
原子或离子中的电 子——受迫振动。 入射X射线
振动着的电
子成为次生X 射线的波源,
向外辐射与
入射 X 射线 同频率的电 磁波,称为 散射波。
1.2 X射线衍射基本特征
X射线学是以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为基础的,衍射波具有两个 基本特征:衍射方向和衍射强度。 衍射方向、强度、线型包含了大量的物质结构信息。 衍射方向—— 决定于晶体的点阵类型、点阵常数、晶面指数和X射 线 波长。 衍射强度—— 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决定于构成晶体各元素的性质和 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 衍射线型—— 反映了晶体内部的缺陷。
2 H 2 K 2
4a 2
(H 2 K 2 L2 )
由此可见,不同晶系的晶体或者同一晶系而晶胞大小不同的晶 体,其衍射花样是不相同的。因此,布拉格方程可以反映出晶体结 构中品胞大小及形状的变化。
1.8 X射线的衍射强度
概念:X射线衍射强渡,在衍射仪上反映的是衍射峰的高低(或积分强 度),在照片底片上则反应为黑度。严格定义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与衍 射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X射线光量子数目。鉴于它的绝对值的测量既 困难又无实际意义,所以,衍射强度往往用同一衍射图中各衍射线强度 (积分强度或峰高)的相对比值,即相对强度来表示。 多晶体的X射线衍射强度公式如下:
1.4 Bragg 方程的讨论
Bragg方程描述了“选择反射”的规律,其方向是各原子面反射线一致 加强的方向即满足Bragg方程的方向。
“衍射”的概念:晶体的原子在X射线波场的激发下向四周发出相干散
射波,这些散射波在多数方向上因位向不同而相消,在某些方向上因位 向相同而相长。这种相消相长的干涉现象就叫衍射。
•
一张衍射图谱上衍射线 的位置仅和原子排列周 期性有关
CPS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
强度则决定于原子种类、
数量、相对位置等性质
•
衍射线的位置和强度就
完整地反映了晶体结构
的二个特征,从而成为 辨别物相的依据
40
50
60
70
80
90
100
2
2.6 X射线衍射谱图谱能告诉我们什么?
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
X射线测定点阵常数是一种间接方法,它直接测量的是某一衍射线
条对应的θ角,然后通过晶面间距公式、布拉格方程计算出点阵常数。以 立方晶体为例,其晶面间距公式为:
根据布拉格方程2dsinθ=λ,则有:
在式中,λ是入射特征X射线的波长,是经过精确测定的,有效数字
可达7位数,对于一般分析测定工作精度已经足够了。干涉指数是整数无 所谓误差。所以影响点阵常数精度的关键因素是sinθ。
控制驱动装置
显示器
送水装置
水冷
测角仪
样品
角度扫描 X线管
高压电缆 高压
数据输出
计数管
发生器
X线发生器(XG)
HV
计数存储装置(ECP)
2.4 X射线测角仪
常用粉末衍射仪主要由X射线发生系统、测角及探测控制系统、记数 据处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核心部件是测角仪
X 光管 固定
2.5 X射线衍射图谱长啥样?
得:Rl ·( k-k0 )= 2
2. Bragg方程
A S A’ T d (hkl)
入射线与反射线之间的光程差如下: =SA’+A’T=2d sin 满足衍射条件的方程:2d sin =n (n=1,2,3….)
2d sin =n
式中:n——任意整数,称为衍射级数 ; d——为(hkl)晶面的晶面间距; λ——特征X射线的波长; θ——半衍射角(2 θ叫衍射角), 也叫Bragg角。 变形式:
2.1 X射线衍射方法
衍射方法 粉末多晶法 劳厄法 周转晶体法
照相法
衍射仪法
德拜法
聚焦法
平板底片法
2.2 X射线衍射仪
X射线衍射仪是广泛使用的X射线衍射装置。1913年布拉格父子设计的X射 线衍射装置是衍射仪的早期雏形,经过了近百年的演变发展,今天的衍射 仪如下图所示。
2.3 X射线衍射仪的组成示意图
1.3 X射线衍射方向基本方程
1. Laue方程
入射线单位基矢S0 前提条件: • X射线源、观测 A C O CO= -Rl ·S0 衍射加强条件: 有:ko=(2/ ) S0 Rl D OD= Rl ·S Rl · ( S-S0 )= k=(2/ ) S 点与晶体的距离 都比晶体的线度 衍射线单位基矢S 大的多, • 入射线和衍射线 可看成平行光线; • 散射前后的波长 不变,且为单色。
2)物相定量分析
基本原理 前面我们提到的在多相物质的X射线对称衍射实验中,各项衍射线的 强度随其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公式如下:
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就是将待测物的一根衍射线的强度与一根作为参 考线的强度相对比,以便能使用相对累积强度公式来计算某一相的相对含 量。常用的定量相分析方法有:直接对比法、内标法、外标法和无标样法。 其中,内标法是最为经典的物相定量分析方法,具体做法是在被测 的粉末试样中加入一种含量恒定的标准物质制成复合试样。【标准物质 一般可用刚玉 (α—Al2O3)】 。通过测定复合试样中待测相的某一衍射 线强度与内标物质某一衍射线强度之比,测定待测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