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归纳
病句类型及例句大全

病句类型及例句大全一、文章简述作为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语句在书面表达中非常关键。
然而,我们在写作时可能会出现病句,即语法上存在问题,导致句子表达不准确或者理解困难。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病句类型,并提供相应的例句,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避免这些错误。
二、病句类型及例句1.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单复数或者时态上不一致,造成句子结构错误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例句:- The dog barks loudly every morning.(错误)- The dog bark loudly every morning.(正确)2. 助动词错误助动词错误通常出现在疑问句或者否定句中,主要是助动词的选择或位置不当,导致句子语法错误。
以下是一些例句:- Does he don't like ice cream?(错误)- Doesn't he like ice cream?(正确)3. 宾语与谓语不一致宾语与谓语不一致是指宾语与谓语在单复数或者时态上不一致,造成句子结构错误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例句:- I like to eat oranges.(错误)- I likes to eat oranges.(正确)4. 介词错误介词错误指的是在介词的使用上出现问题,包括使用错误的介词、介词位置不当或者遗漏介词等。
以下是一些例句:- I'm going cinema with my friends.(错误)- I'm going to the cinema with my friends.(正确)5. 律诗屈折错误律诗屈折错误通常出现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指在表达形式、音律等方面有错误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例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
(错误)- 秦时明月汉时关山。
(正确)6. 代词引用错误代词引用错误是指在句子中引用代词时没有明确指代的对象或者与先行词不一致,导致句子意义模糊或者缺乏逻辑关联。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精心整理)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高考病句题怎么做语感好的同学, 继续保持阅读, 保持语感就可以了, 没语感的同学, 就来看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吧!(一)搭配不当主要有动宾不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一面和两面不搭配、介宾搭配不当等情况。
①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 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②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 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③说实话, 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 没抱太大的希望, 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④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 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⑤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⑥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 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与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⑦六年间, 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 从无人到有人, 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⑧漫步桃园, 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 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⑨看完那部电视剧后, 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 我仿佛还感到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 那就是作者自己。
⑩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 要做到心中有数, 全盘考虑, 周密安排。
⑾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 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 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⑿人们认为, 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 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⒀地铁紧张施工时, 隧道突然发生塌方, 工段长俞秀华奋不顾身, 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 自己却负了重伤。
⒁采取各种办法, 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 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语文病句类型归纳总结

病句类型归纳总结:一、语序不当1.句中有关联词语,应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2.修饰语长的句子,即有多重状语或多重定语,应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
3.望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
4.分句较多的复句,应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二、搭配不当1.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搭配不当症。
2.句中有数量词,检查是否患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症。
3.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彼此失应症。
4.句中有双面词语,检查是否患前后失应症。
5.“是”字句,检查是否患动宾搭配不当症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介词打头的句子,检查是否患主语残缺症。
2.定语过长的句子,检查动词是否带有宾语。
有些谓语动词具有带长宾语的功能,命题者故意丢掉宾语部分的中心词。
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有“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进行、进入、证明、讲述、发现、希望、要求”等。
3.句中有“否则”,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4.有隐性词语出现,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5.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意义包容症。
6.句中有虚词出现,检查是否患虚词多余症。
四、结构混乱1.见到宾语过长的句子,检查是否患有句式杂糅症。
2.识记常见的杂糅句式(括号内的为正确的表达形式,二者任选一种)(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2)以……即可(以……为宜,……即可)(3)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4)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5)由于……下(由于……,在……下)(6)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7)经过……下(经过……,在……下)(8)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9)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10)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11)有……组成(有……,由……组成)(12)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13)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14)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15)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16)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17)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五、表意不明1.数量词+名词时,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
病句类型归纳

常见的病句类型归纳如下:
1.成分残缺:句子不完整,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
2.搭配不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与中心词不搭配,或前后矛盾。
3.语序不当:词语的顺序不合理,不符合语法或习惯。
4.重复啰嗦:句子中出现了重复的词语或表述,使句子显得啰嗦。
5.矛盾冲突:句子中的信息相互矛盾,或前后表述不一致。
6.用词不当:使用了不恰当或不准确的词语,导致句子意义不明或产生歧义。
7.句式杂糅:将两个或多个句式混合在一起,使句子结构混乱。
8.语义不明:句子表达的意思含糊不清,使人难以理解。
9.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或位置不当。
10.前后文不连贯:句子前后文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使人感到突兀或跳跃。
以上是对病句类型的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写作时,要认真检查自己的句子,尽量避免出现这些错误。
语文高考必备-病句类型归纳

咬文嚼字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湖北卷) 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C.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宽广
50万朵
修饰语和中心词不能搭配
内涵
花粉
1
2
3
4
5
6
例1.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004青海卷)
两面同一面不搭配
好坏”“优劣”“高低”都是两方面,后文如果仅仅是“发展”的话,尚有快慢之分,而句中是“健康发展”,只能是一方面,显然无法同前面对应。
B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辽宁卷) A.“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B.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C.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水平和技术队伍的素质通过神舟飞船上的一块块仪表板充分体现出来。 D.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①否定失当
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94`)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
病句类型与辨析

病句类型一、常见病句类型1.用词不当(1)词性使用不当。
例:这次考试能否通过,还是一个怀疑。
(“怀疑”是动词,“一个”应该修饰的是名词,应改为“疑问”。
)(2)词义使用不当。
例:天上挂着什么云,就应当出现什么样的气候。
(“气候"改为“天气”。
)(3)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例:爸妈为了我的成长,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处心积虑”为贬义词,应改为“呕心沥血”)2.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例:许多劳动模范的事迹,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事迹”不能成为“榜样”,可改为“许多劳动模范,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水浒传》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的英雄事迹。
(动词“塑造”与宾语中心语“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将“事迹,,改为“形象”。
(3)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夏天的衡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衡山”与“季节”搭配不当,应把“季节"改成“地方”或把“夏天的衡山”改成“衡山的夏天”。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抵达大陆后,受到了大陆人民的亲切欢迎。
(“亲切”与“欢迎”搭配不当,应改为“热烈欢迎”。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主要有错用或滥用关联词语、缺少关联词语等。
例:只要我们中国人不缺乏探索精神,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新时代的要求。
虽都是表示条件关系,但还应将“只有……才”(必要条件)和“只要……就”(充分条件)区分开来。
此句中应将“才”改为“就"。
3.语序不当(1)并列词语语序不当。
并列词语有先后逻辑顺序的要按照行为的先后排列,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如:我们在株洲西郊山里挖掘、发现、冶炼铁矿。
(应该是先“发现”,后“挖掘”,再到“冶炼”。
(2)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我国大豆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大豆的生产”应该为“生产的大豆”)(3)把定语放在了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中青年教师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病句类型归纳大全

病句类型归纳大全
病句是指在语法、词法、标点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当使用的句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它们的归纳:
1. 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方面不匹配。
- 例子:他们每天都很努力工作,但我总是感到疲倦。
2. 时态错误:句子中的动词时态与上下文不符。
- 例子:昨天他告诉我他今天要来。
3. 语态错误: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混用。
- 例子: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4. 缺少主谓宾:句子中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的一个或多个成分。
- 例子:在公园散步。
5. 主次不分:句子中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没有清晰的分隔。
- 例子:尽管很忙,但他还是去了。
6. 并列结构不对称:两个或多个并列结构在形式或内容上不平衡。
- 例子:她喜欢游泳和跑步更多。
7. 句子成分不匹配:句子中的成分在结构上不匹配。
- 例子:他努力工作,为了养家糊口。
8. 重复冗余:句子中出现了不必要的重复信息。
- 例子:这是一个新的创新产品。
9. 代词不明确:使用的代词没有明确的先行词。
- 例子:他给了她一本书,她很喜欢它。
10. 连词错误:连词使用不当,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 例子:我爱学习,而我的朋友喜欢玩。
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实际上,病句可能有很多种。
在写作和编辑过程中,注意审查这些常见错误类型,有助于提高句子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语文病句十大类型归纳

语文病句十大类型归纳病句就像调皮捣蛋的小怪兽,时不时地闯进语文的世界搞破坏。
今天咱就来唠唠病句的十大类型。
有一种病句像个马虎的厨师,成分残缺。
就好比做蛋糕,该放面粉、鸡蛋这些主料的,结果少放了一样,句子里该有的主语、谓语或者宾语没了。
比如说“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这里“通过……使”就把主语给弄丢了,就像厨师把蛋糕的主料搞丢了一样,这蛋糕还能成型吗?搭配不当这个类型呢,就像是乱点鸳鸯谱。
形容词和名词、动词和宾语搭配得乱七八糟。
比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水平”和“改进”就像两个完全不合适的人被硬凑在一起,“水平”应该和“提高”才是一对呀,这搭配起来就像让大象和蚂蚁结婚,怎么看怎么别扭。
语序不当就像是把衣服穿反了。
正常的句子顺序被打乱了,“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这就像先穿了外套再穿内衣一样奇怪,应该是先“听取”再“讨论”才对嘛。
句式杂糅像是一个人有两张脸。
把两种不同的句式揉在一起,就像把猫和狗的脸拼凑到一个身体上。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出自一位青年作家之手”,“作者是……”和“出自……之手”这两种句式混在一起,就变得不伦不类啦。
表意不明就像是在雾里看花。
让人搞不清楚句子到底想说啥。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银行”,这到底是背着总经理一个人,还是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呢?就像在浓雾里找路,完全迷失方向。
不合逻辑就像是白日做梦。
句子里的内容违背了常理。
“他种的甜瓜基本上全都成熟了”,“基本上”和“全都”就像水火不容的两个东西,既然是“基本上”就不可能是“全都”,这就像说一个人既在北极又在南极一样荒谬。
还有像重复啰嗦,就像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他大约三十岁左右”,“大约”和“左右”重复了,就像一个人不停地说同一句话,听得人耳朵都起茧子了。
还有用词不当,这就像是给人穿错了鞋子。
本来应该穿运动鞋的,结果给穿上了高跟鞋。
“他在大家的鄙视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里“鄙视”用词就太重了,应该用“轻视”之类的词才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话好好说——辨析与修改病句(一)病句类型归纳(一)语序不当1.多层定语排列不当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②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定语之前)。
如:例1.她是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数学(名词)女(名词)教师。
例2.我们学校(表领属)花园里的(表处所)那(表指称)几朵(表数量)刚刚开放的(动词短语)美丽的(形容词)玫瑰花被人摘走了。
例3、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应改为“附近的许多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例4、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180多家”应移至“等”和“单位”之间,否则可造成歧义。
2.多层状语排列不当多层状语排列的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围或频率)⑤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如:例5.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时间)在电视台(处所)又(副词)诚挚地(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例6.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副词)热情地(形容词)同他(表对象)交谈。
例7.李老师呼哧呼哧累得直喘粗气。
多项修饰语的位置还有一条原则,就是“修饰语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
句中“呼哧呼哧”是为了修饰“直喘粗气”的样子,而不是修饰“累得”,不要弄错了修饰对象,应放在“直喘粗气”的前面。
例8.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倍受”应置于“新老顾客”前面。
3.虚词位置不当。
有时,否定副词位置不当,如:例9.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否定词“没有”应置于“把”字短语前面。
有时,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如果两个分句共用一个主语,关联词语应在主语的后边;如果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则关联词语应在主语的前边。
如:例10.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后面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故而“不是”应置于“质量”之前。
例11.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后面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故而“即使”应置于“文字”之前。
4、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
并列词语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如:例12.SARS的可怕在于其传染性强且无特效药,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和科学的预防制度并实施有效的治疗。
应该先“预防”后“隔离”,故而“严格的隔离制度”应和“科学的预防制度”换位。
例13.各地各部门都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按照常理,应该先“重视”,再“保障”,然后才能“改善”,故而应改为“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例14.上次讨论后,大家纷纷提出并制订了许多切实具体的措施和积极可行的办法,使我们内心十分感动。
“提出”对应“办法”,“制订”对应“措施”,故应改为“许多积极可行的办法和切实具体的措施”。
5、定语和状语混淆,位置不当。
如:例15.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广泛”应该做“议论”的定语,故而应移至“议论”前,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例16.这是一个无疑的英明决策。
“无疑的”应该是“是”的状语,不能作“决策”的定语,故而应改为“这无疑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6.分句间次序不当。
在承接复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和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
如:例17.在中国组装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中客车”,这不仅会改变世界客运飞机制造的市场格局,而且也将提高中国民族飞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后两个分句显然是递进关系,但后一分句意义轻,前一分句意义重,故而两个分句应调换顺序,改为“这不仅会提高……,而且会改变……”。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如:例18.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12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主语“消防车”不能“放弃休假”,也不能“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造成了主谓搭配不当。
例19.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早餐营养”无法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谓搭配不当。
应去掉“营养”二字。
例20.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
“行政村”无法“辛勤耕作”,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如:例21.在京的几十位东北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建言献策,纷纷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灵丹妙药。
“提出”与“灵丹妙药”不能搭配,可将“提出”改为“开出”,或将“灵丹妙药”改为“好的建议”。
例22.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掩护”与“安全”不能搭配,应去掉“的安全”。
例23.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完成”与“进步”不能搭配,可将“完成”改为“取得”。
例24.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之一是扩大了词的内容,并且为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准备了条件。
“扩大”与“内容”不能搭配,可将“扩大”改为“丰富”。
3.主宾搭配不当。
如:例25.三枪集团的内衣产品,是1994年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突破十亿元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产品”怎能是“品牌”?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26.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本句主语是“工厂”,宾语却是“优质产品称号”,显然不能搭配。
例27.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去民工钱财之时。
主宾搭配不当,“民工大量进城”与“之时”不搭配。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如:例28.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花粉”怎能是“50万朵”呢?这是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应在“朵”后加“花”字。
例29.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不能说“一台剧本”应把“一台”改为“一部”。
例30.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可以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但岂能“整整齐齐”?谓语和补语搭配不当。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如:例31.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两面性的,而“国家富强”则是一面性的,二者不能搭配。
例32.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一项与两面搭配不当,“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一致。
例33.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据语境意义应当删除“能否”。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主语残缺。
如:例34.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由于滥用介词“在”,导致本句缺少主语,应去掉“在”。
例35.他是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并安排他担任了县长的职务。
偷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
前面的主语是“他”,后面“他”却成了宾语。
应将“并安排他”改为“并受命”。
例36.转基因水稻可能很快在中国进行商业化生产,将成为第一个批准商业化生产转基因水稻的国家,转基因大米很快就能端上中国的饭桌。
滥用省略导致主语残缺,“转基因水稻”不能作“成为……的国家”的主语。
2.谓语动词残缺。
如:例37.据了解,有的党组织至今不敢发展那些本人表现很好只是出身不好的党员,怕人说“阶级路线不清”。
“发展”“党员”难以理解,应是“党员”前缺少了动词谓语“成为”,可改为“发展那些本人表现很好只是出身不好的人成为党员”。
例38.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和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运动中一系列的工作”难以理解,应在“建立”前加“做好”这一动词。
例39.长江水文局最新发布的水情分析指出,2006年长江流域出现的来水量严重偏少的情况,不过这主要是天气因素所致,与三峡工程蓄水无直接关系。
中间分句缺少谓语动词,应把“出现的”中的“的”改为“了”。
3.宾语残缺,一般指中心词残缺。
如:例40.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具有”后缺宾语,应在“胃肠病”后加“功效”等词语。
例41.这篇文章其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缺少宾语,应在“各种关系”后加“的问题”。
例42、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介词后面一定要跟名词作宾语,本句中介词“以”后缺少了“的态度”。
4、必要介词残缺。
由于句中有多个名词性结构而导致必要的介词残缺。
可判断名词性结构的成分(做谁的宾语)来判断。
例43.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
介词“和”的宾语是“自己”,而“同行”前亦需一介词,故应在“和”前加介词“与”。
例44.为了解决电脑使用者经常忘记密码的问题,科学家推出操作者皮下植入射频识别芯片的方法,这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缺少必要的介词,应在“操作者”后面加“在”。
例45.由于美国政府已经取消了部分钢铁产品征收的进口附加税,欧盟投桃报李,也将取消原定对美国产品征收的总值约二十二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
必要介词残缺,应在“部分钢铁产品”前加上“对”。
5、成分赘余。
这是成分累赘多余,造成了重复啰嗦,影响了表达的简明效果。
如:例46、刘翔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并夺得金牌,的确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
“可喜可贺”的“可”意即“值得”,前面再用“值得”就重复了,应删去“值得”。
例47、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重复累赘,应删除“毫无例外地”或“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