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MYT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与利用研究
含CIMMYT种质的半外来玉米群体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

含CIMMYT种质的半外来玉米群体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董玲;王庆祥;金益;于天江;罗娜;高明波;刘红军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10(26)3
【摘要】为了研究在高纬度地区引进和利用CIMMYT玉米种质对丝黑穗病抗性的影响,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方法测定了部分用CIMMYT种质Pob45和Pob46与黑龙江省骨干自交系杂交构建的半外来群体的选系对丝黑穗病的抗性。
结果表明在这些含CIMMYT玉米种质的半外来群体的选系中,对丝黑穗病表现中抗及以上的占一半以上,其中高抗占35.9%。
CIMMYT种质的引进总体上有利于提高黑龙江省种质资源对丝黑穗病的抗性。
【总页数】5页(P121-125)
【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种质资源;CIMMYT
【作者】董玲;王庆祥;金益;于天江;罗娜;高明波;刘红军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03
【相关文献】
1.两个含CIMMYT和Reid种质的玉米半外来群体的杂种优势研究 [J], 董玲;王庆祥;郭然;金益
2.三个用CIMMYT种质构建的玉米半外来群体的改良和利用 [J], 李严;董玲;金益;
于天江;郭然
3.不同温热比例的半外来群体选系的丝黑穗病抗性鉴定 [J], 董玲;王庆祥;金益
4.2个外来玉米种质农艺性状及对丝黑穗病抗性的比较分析 [J], 叶雨盛;邱洪波;李哲;王延波;刘欣芳
5.部分CIMMYT玉米种质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 [J], 罗娜;金益;董玲;于天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焦仁海仲义刘俊蔡鑫茹吴凤新刘兴二夏远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公主岭 136100)玉米是全国第1大粮食作物[1,2],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发展、开发诸如工业乙醇等新能源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及自身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起到了不可代替的支撑作用,成为农业科技战略的核心。
据美国学者预测,未来粮食增产潜力70%依靠新品种持续不断更新换代,而品种的更新换代进展决定于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水平。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 1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驱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发展现代种业的芯片。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等显著特点。
种质资源是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经过上千年的自然演变形成的,蕴藏着各种潜在有益基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有价值的宝贵财富,是作物育种、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举世闻名的“绿色革命”和杂交水稻的成功均源于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鉴于种质资源在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世界范围内的种质资源竞争愈演愈烈,资源的争夺和发掘已成为竞争焦点,常规技术和现代分子技术相结合对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精准鉴定评价、发掘、创新的研究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共识。
从种质资源中获取“基因主权”,带来巨额财富,已成为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控制别国经济的一种新的战略手段。
种质资源不被专利保护,但从种质资源中获取的优异基因序列却可以实施专利保护,不仅可以使窃取别国基因资源的“生物海盗”合法化,而且将致使种质资源拥有国应用本国种质资源时变成非法化。
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有可能对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带来重大影响。
“种中国大豆侵美国权”等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充分说明了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实力、提升总体研究水平的重要性。
玉米种植调查报告

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1玉米产业现状及问题浅析玉米产业:围绕玉米生产形成的产业链,包括玉米生产前的种子、及产出后在产品消费过程中涉及的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化工工业、医药工业、生物燃料等。
一、玉米产业概况1.玉米生产概况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玉米居第2位,仅次于小麦。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拉美、非洲把玉米生产放在首位;而亚洲则放在水稻、小麦后的第3位。
玉米是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包括53个发展中国家种植玉米。
未来10~20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平均产量持续提高,总产量不断增长;玉米的用途将更加广泛,加工更精细;饲用玉米的数量将占有更大的比例;玉米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目前,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这五国的产量之和达到世界玉米总产量的70%以上。
从数据来看,五国的总产量仍在不断的上升当中。
20xx/11年度(7月到次年6月)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8.253亿吨。
其中,美国玉米产量为3.302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3.363亿吨,上年为3.33亿吨。
预计中国20xx年玉米产量为1.68亿吨,较上年增长2.5%或403万吨。
欧盟27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556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的5770万吨,上年为5580万吨。
美国和中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总产的60%以上。
预计到20xx/2013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38亿至1.39亿公顷之间,单产将由4.56吨/公顷稳定增加到5.12公顷。
因单产的增加,总产量也稳定增加到8.2亿吨。
年平均增长1.34%。
20xx 年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98万公顷,较20xx年增加18万公顷。
预计20xx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5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万公顷,增幅为0.3%。
2.玉米消费情况自1999年起全球玉米总需求一直保持在6亿吨以上,并且呈刚性增长态势。
世界玉米消费主要有三个方面。
70份外引改良玉米种质对广西主要病害抗性鉴定

70份外引改良玉米种质对广西主要病害抗性鉴定蒙成;梁庆平;蒋益敏;吴地;吴烈【摘要】[目的]对70份外引改良玉米种质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病材料,为抗病玉米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同时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和自然发病两种方法,对70份外引改良玉米种质材料进行南方锈病、纹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抗性鉴定.[结果]通过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筛选出高抗南方玉米锈病材料5份、纹枯病材料11份、大斑病材料4份和小斑病材料6份,中抗4种病害材料1份,高抗大、小斑病和纹枯病材料2份以及兼抗3种病害材料22份.[结论]参试的种质材料对广西玉米主要病害的抗性较丰富,其中一些材料具有多抗性.这些多抗性种质材料的筛选对广西玉米抗病育种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可拓宽抗性基因遗传基础,是今后开展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9(032)004【总页数】8页(P720-727)【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作者】蒙成;梁庆平;蒋益敏;吴地;吴烈【作者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研究意义】玉米南方锈病,大、小斑病和玉米纹枯病是我国玉米主产区的重要病害,也是广西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其中,玉米南方锈病对我国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和南方玉米生产区危害较大[1];玉米大、小斑病是我国温暖潮湿玉米产区的重要叶部病害[2];玉米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和危害报道,我国南方玉米产区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尤为严重[3-6]。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温度适中、湿度大,比较适宜这些病害的发生流行[7]。
在玉米育种工作中,新种质、新材料的应用是培育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的基础,而新材料的抗病性与其所组配出的杂交种的抗病性有着密切关联[8]。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农作物之首。
玉米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物技术和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与评价越来越重视。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一、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种质资源是指用于生产、育种和研究的动植物物种和品种的各种遗传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工培育资源。
而遗传多样性则指一个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和种间之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程度。
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即指玉米的遗传表现在品种水平、族群水平和种间水平上的多样性。
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农业和经济意义。
首先,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质资源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水平和食品安全。
其次,玉米的遗传多样性与抗病性、适应性和耐旱性等重要农业性状密切相关,对于玉米的育种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最后,玉米是我国的战略性产业之一,玉米种业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方法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形态学性状分析、生物化学性状分析、分子标记分析等。
这些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具体情况综合应用。
1. 形态学性状分析形态学性状是指生物个体的形态特征,如株型、叶形、花形、果实形态等。
这些性状可以通过对实验材料的观察和测量进行分析。
形态学性状分析是一种简单易行、直观直觉、经济实用的评估方法,其缺点是测量的精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无法反映种间和基因水平上的分化。
2. 生物化学性状分析生物化学性状是指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代谢产物,如蛋白质、酶、糖类、维生素、花色素等。
这些性状可以通过生化分析技术进行测定。
生物化学性状分析可以反映品种间和基因水平上的差异,但其缺点是分析过程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耗时较长的实验周期。
我国玉米南方锈病的抗病育种进展和防治策略

2023年第11期专题论述21基金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22010201)通信作者:王启磊我国玉米南方锈病的抗病育种进展和防治策略任雅琨1,2 韩 托2 朱胜男2 计怀春2 王启磊1,2(1农业农村部玉米小麦等作物优质抗逆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1;2河南金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450001)摘要:玉米南方锈病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气传性叶部病害,近几年来在我国玉米主产区不断蔓延。
玉米南方锈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在后期影响玉米灌浆,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培育并推广抗南方锈病的玉米品种,利用多种方法综合防治仍是抑制南方锈病蔓延和爆发的主要手段。
阐述了我国玉米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了国内外抗南方锈病的种质资源,探究了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功能基因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抗病育种、加强病害的监测和预警、适期进行化学防控、加强菌源小种的鉴定等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我国南方锈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南方锈病;品种评价;种质鉴定;抗病基因;防治策略Progress of Resistance Breeding and Control Strategy ofSouthern Corn Rust in ChinaREN Yakun 1,2,HAN Tuo 2,ZHU Shengnan 2,JI Huaichun 2,WANG Qilei 1,2(1Key Laboratory of Maize ,Wheat and Other Crops High-Quality Stress-Resistant Precision Breed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Zhengzhou 450001;2Henan Jinyuan Seed Industry Co.,Ltd.,Zhengzhou 450001)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引起的一种气流性传播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鞘。
玉米种质资源抗南方锈病鉴定与评价

玉米种质资源抗南方锈病鉴定与评价杜青;唐照磊;李石初;农倩;覃兰秋【摘要】[Objective]Relevant information of maize germplasm resources against southern corn rust was complement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ontinual resistant breeding and maize production.[Method]Qi 319 and Huangzaosi were used as high resistant control and high susceptible control,respectively.The artificial supplementary inoculation was used to evaluate resistance level of 379 maize germplasm resources to southern corn rust.[Result]Among 352 germplasm resources from 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 (CIMMYT),the numbers of inbred lines identified as HR,R,MR,S,HS were 139,104,38,40 and 31,accounting for 39.49%,29.55%,10.80%,11.36% and 8.80% of the total germplasm resources,respectively.Among 12 Chinese temperate maize inbred lines,two were identified as HR or R and 10 were identified as S orHS.Among 15 maize hybrids,10 were identified R or HR and five were identified as S or HS.[Conclusion]Most common maize varieties in Guangxi presented good resistance to SCR in this research.A lot of CIMMYT maize inbred lines were resistant gerplasm resources to SCR.%[目的]完善玉米种质资源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信息,为可持续性抗病育种和玉米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齐319和黄早四为高抗(HR)和高感(HS)对照,采用人工辅助接种法对379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抗南方锈病鉴定.[结果]352份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CIMMYT)的玉米自交系中,表现HR(高抗)、R(抗)、MR(中抗)、S(感)、HS(高感)的份数依次为139、104、38、40和31份,所占比率分别为39.49%、29.55%、10.80%、11.36%和8.80%;12份温带玉米自交系中,两份表现为HR或R,10份表现为S 或HS;15份玉米杂交种中,10份表现为R或MR,5份表现为S或HS.[结论]目前广西主推的普通玉米品种大部分对玉米南方锈病有较好的抗性;CIMMYT的玉米自交系中存在丰富的抗锈病资源.【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3(044)005【总页数】4页(P765-768)【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南方锈病;抗病性;抗性鉴定【作者】杜青;唐照磊;李石初;农倩;覃兰秋【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南宁530227;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南宁530227;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南宁530227;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南宁530227;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南宁5302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31.40 引言【研究意义】玉米南方锈病(Puccinia polusora Underw.)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的病害,对我国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CIMMYT玉米种质在广西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mae a s e e f maz a ei s s i b e fr p a t g i u n x r r d T e e i cu e Yu i u 1 2 tr l,a s r s o ie v r t u t l o l n i n G a g iwe e b e . h s n l d me t 0 ,Yu i u i i i e a n o me t o 1 8 a it s f Gu d n n Gu dn e e ,y l w r i p p l t n e e Mo e mp a i ,v rei o i a a d 6 e i i g s r s el g an o u ai , r. i o o r e h s wo l b i e o t e s ud e gv n n h i t d c in n a p ia in o xe n l g r ls i h f t r .B k e ig t e rgn l c a a trs c o xe n l nr u t a d p l t f e tr a e mp a m n t e uu e y e p n h o i a h r ce t s f e t r a o o c o i i i
( 西 玉米 研 究 所 ,南 宁 广 50 2) 32 7
摘要: 0 自2 世纪7 年代 以来 , 0 广西从 国际小麦玉米改 良中心 ( I Y ) I CMM T  ̄ 进大量玉米种质资源 , 通过对这些种质 资源进行筛选鉴定 , 筛选 出表现较好的墨 白l T x eo ) 号( up n 1和墨 1 4 T xe o ..1 )墨黄9 ( m rl D n d一  ̄9 ( upn l BC 5 、 P 号 A aio et o l a 2 、 ML 6 、ML 8 、ML 6 等 ; 改 良利用 , )C 1 1C 2 5 C 2 8 经 选育 出一 系列适 宜广西种植 的玉米 品种 如玉美头 12 玉美 头 18 桂 0、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3 ・ 3
CM Y 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鉴定与利用研究 IM T
陈天渊 , 卢森权 , 李彦青 , 咏梅 , 翠荣 , 黄 吴 李慧峰 , 李石初 , 琳 马
ln s Afe p a i an i e tfc to pr e s f wo e r. m o t f h i tod ce g r p a m m ae il s we ie . tr l nt ng d d n i ai n i oc s o t y a s s o te n r u d em l s tra s ho d
f o M M YT r m CI
CHEN a - u n,LU e - u n,L n q n Tin y a Sn q a IYa — i g,HUANG n -me ,W U i r n Yo g i Cu — o g, LIHu - e g,L h —c u,MA i i fn IS i h Ln
(unx i eerhIstt N n ig5 0 2 , hn) G agi z R sac tue a n 3 2 7 C i Ma e ni , n a
Ab t a t 1 2 sr c : ma z g r ls 3 ie e mpa m mae as tr l i wee n r d c d r m CI r i t u e f o o MMYT i 2 0 .whc icu e 5 lc l n 0 8 ih n l d d 0 o a g r ls c l cin . 1 h b d n 4 mo e a e mae asfo g n t r v me t u s r f MMYT a d 2 n r d e mp a m ol t s 2 y r sa d 3 d r t tr l r m e e i i o e n re y o e o i i c mp n CI . n 7 ibe
一
南6 — ” 其籽粒 品质 明显提高 , 与C L 6 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对引进 的 自交系 、 01, 且 M 28 特别 是白粒 自交 系直接 和广西 的骨干系组配 , 获得 了较强 的杂交优势组合 。对 引进 的地方种质 、 杂交种及基 因圃中间材料进行人工套袋 自交 , 获得 了 18 6 份趋于稳定的高代材料 , 大部分高代材料的产量 、 长势及雌雄花协调性 表现很好 ; 采用广西骨干系进行测配 , 获 得60 0 多个组合。此外 , 将部分材料和广西 自交系杂交 , 可明显改善广西玉米籽粒品质。因此 , 引进 的玉米种质材料 丰 富 了广西玉米种质资源 , 拓宽 了玉米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 , 利于加快我 区玉米新品种 的育种进程 。 关键词 : 玉米 ; 种质资源 ; 引进 ; 鉴定 ; 利用 ;CMM T I Y
米两季种植模式 、 生育期适 中、 茎秆粗壮及籽粒品质优等特点。其中 , 黄粒C 2 5 ML 8 表现特优 , 适应广西气候 , 产量高 , 般配合力高 ; 白粒C 2 8 ML 6 也表现很好 , 产量高 , 穗部性状遗传力 高。利用C _0 改 良玉米 自交系南6 — 获得“ 良 MI 4 2 01 改
中 图分 类号 :5 304 s1.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2 8 6 (0 0 0 — 6 3 0 10 — 1 12 1 )7 0 3 —4
I ntfc to n i z to o a z e m pl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 o de i a i n a d utl a i n fm i e g r i i a m i r duc d e
mo p oo ia n o a h r ce s c i lr t I r h l gc a d f r lc a a tr t s smi o C MMY l l i i a T.T e e g r ls maei l r h r ce z d b d r t h s e mp a m tr s wee c a a t r e y mo e ae a i g o t e o , t u tl , o d g a n q a i n d p i n t ln i g mo e f o b e c o pn n Gu n x . r w h p r d so tsak g o r i u l y a d a o t o p a t d lo u l — r p i g i a g i Amo g t e i t o n d n m, h y l w g an t p t r l C el r i y e ma e a ML 8 h we x e ln i h ye d a d g n r lc mb nn bl y n o l e a a td t o i 2 5 s o d e c l th g il n e e a o i i g a i t ,a d c u d b d p e o e i
( 西 玉 米研 究 所 , 南 宁 广 5 0 2) 3 2 7
摘 要 :0 8 20 年从 C MM T l 玉 米 种 质 资 源 12 , 中地 方 种 质 5份 、 交 种 2份 、 因 改 良 圃 中间 材 料 3 份 、 I Y 弓进 3份 其 O 杂 1 基 4 自 交 系2 份 。 过两 年 种 植 鉴 定 , 7 经 大部 分 材 料 的 株 高 及雌 雄 花 协 调 性 基 本 和 引种 地 一 致 , 些 种质 材 料 具 有 适应 广西 玉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