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质资源的背景与利用现状的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焦仁海仲义刘俊蔡鑫茹吴凤新刘兴二夏远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公主岭 136100)玉米是全国第1大粮食作物[1,2],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畜牧业发展、开发诸如工业乙醇等新能源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
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及自身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起到了不可代替的支撑作用,成为农业科技战略的核心。
据美国学者预测,未来粮食增产潜力70%依靠新品种持续不断更新换代,而品种的更新换代进展决定于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水平。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现状及创新途径 1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与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驱动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发展现代种业的芯片。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等显著特点。
种质资源是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经过上千年的自然演变形成的,蕴藏着各种潜在有益基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有价值的宝贵财富,是作物育种、生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举世闻名的“绿色革命”和杂交水稻的成功均源于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鉴于种质资源在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世界范围内的种质资源竞争愈演愈烈,资源的争夺和发掘已成为竞争焦点,常规技术和现代分子技术相结合对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精准鉴定评价、发掘、创新的研究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共识。
从种质资源中获取“基因主权”,带来巨额财富,已成为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控制别国经济的一种新的战略手段。
种质资源不被专利保护,但从种质资源中获取的优异基因序列却可以实施专利保护,不仅可以使窃取别国基因资源的“生物海盗”合法化,而且将致使种质资源拥有国应用本国种质资源时变成非法化。
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有可能对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带来重大影响。
“种中国大豆侵美国权”等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充分说明了加强种质资源研究实力、提升总体研究水平的重要性。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高,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放在了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保护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必要性玉米种质资源作为重要的农业遗传资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但是,随着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在不断减少,玉米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面临着严峻挑战。
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的减少和乡村经济的萎缩,玉米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也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
保护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科学研究上。
玉米是一种复杂的生物体,其性状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但同时还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为了深入了解玉米种质资源的基本性状以及其地理分布和遗传多样性,必须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其次,保护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还有助于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挑战之一。
玉米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保护和利用好玉米种质资源对于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为了保护和利用好玉米种质资源,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1.建立玉米种质资源库建立玉米种质资源库是保护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建立综合性、较完整的玉米种质资源库,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
因此,在不同地区建立一些种质资源库以保护和利用好玉米种质资源已成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管理的一项必要措施。
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种质资源库,进一步加强了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2.进行玉米种质资源的多样性研究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能离开科学研究。
通过对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机制和优良基因型筛选,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玉米种质资源。
玉米种植调查报告

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玉米种植调查报告1玉米产业现状及问题浅析玉米产业:围绕玉米生产形成的产业链,包括玉米生产前的种子、及产出后在产品消费过程中涉及的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化工工业、医药工业、生物燃料等。
一、玉米产业概况1.玉米生产概况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玉米居第2位,仅次于小麦。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拉美、非洲把玉米生产放在首位;而亚洲则放在水稻、小麦后的第3位。
玉米是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包括53个发展中国家种植玉米。
未来10~20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平均产量持续提高,总产量不断增长;玉米的用途将更加广泛,加工更精细;饲用玉米的数量将占有更大的比例;玉米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目前,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这五国的产量之和达到世界玉米总产量的70%以上。
从数据来看,五国的总产量仍在不断的上升当中。
20xx/11年度(7月到次年6月)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8.253亿吨。
其中,美国玉米产量为3.302亿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3.363亿吨,上年为3.33亿吨。
预计中国20xx年玉米产量为1.68亿吨,较上年增长2.5%或403万吨。
欧盟27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556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的5770万吨,上年为5580万吨。
美国和中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总产的60%以上。
预计到20xx/2013年度,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38亿至1.39亿公顷之间,单产将由4.56吨/公顷稳定增加到5.12公顷。
因单产的增加,总产量也稳定增加到8.2亿吨。
年平均增长1.34%。
20xx 年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98万公顷,较20xx年增加18万公顷。
预计20xx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056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万公顷,增幅为0.3%。
2.玉米消费情况自1999年起全球玉米总需求一直保持在6亿吨以上,并且呈刚性增长态势。
世界玉米消费主要有三个方面。
玉米品种选育调研报告总结

玉米品种选育调研报告总结玉米品种选育调研报告总结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满足人们对玉米的需求,玉米的品种选育一直是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玉米品种选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玉米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各相关机构和农田进行调研,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下面对调研结果进行总结。
首先,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的玉米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近年来,通过极大地丰富玉米种质资源、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开展杂交育种等措施,国内出现了一批早熟、耐旱、抗病虫害等特点的优良品种,并且不断有新品种被选出。
这些优良品种在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适应我国各地气候条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我们了解到,目前玉米品种选育的重点正在发生转变。
过去,我国的玉米品种选育主要关注产量的提高,但现在更加注重品质和多样化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要求的不断增加,对玉米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目前玉米品种选育不仅注重提高玉米产量,还要注重改善玉米的口感、耐煮性等品质特点。
此外,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选育耐旱、耐热、耐盐碱等抗逆能力强的玉米品种也成为选育的重要方向。
最后,我们还了解到,玉米品种选育的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杂交育种在玉米品种选育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玉米品种选育中。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快选育进程,提高选育效率,为选育出优质品种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玉米品种选育调研,我们对我国玉米品种选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玉米品种选育的标准还有待统一,研究方法还有待改进等。
因此,我们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加大对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加强国内外合作,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种质资源库在玉米种植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种质资源库在玉米种植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
搜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鉴定、创新和利用,在玉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而开展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还需要借助专业的种质资源库。
虽然说玉米的种质资源比较丰富,玉米无论在表型水平还是在分子水平上都是遗传差异较大的物种。
但是由于当前育种技术的局限性,导致目前所利用的玉米种质资源量还是普遍不高,而随着人类生命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也导致一些优质的玉米种质资源正在消失,随着这些种质资源现阶段还不能够加以利用,但是如果使用种质资源库将这些优质、抗逆、高配合力和适应性广的种质资源保存下来,那么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将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促进玉米育种快速发展,因此玉米种植资源保护和保存是十分关键的。
目前,我国利用种质资源库保存了玉米种质资源材料15900余份(其中国外材料近2 000份)。
经过长期以来的搜集、保存和鉴定,不仅对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而且对5000多份材料同步进行了主要病害、抗性鉴定和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对几百份材料进行了抗逆性鉴定和配合力的测定研究。
而为了进一步发挥玉米种质资源在玉米杂交种选育中的作用,还需要利用种质资源库来进一步加大对玉米种植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加强优良种质的筛选、鉴定,应用新技术进行研究和有针对性的种质综合构建,构建含有热带、亚热带种质,适于我国大部分玉米生产区,对光温钝化的优良群体或自交系,创造出具有中国特点的玉米新杂交模式。
一、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库主控系统功能:1.全新动态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响应快,精度高。
2.任意设定的温度、湿度控制参数,自动构成局部的微气候环境。
触摸屏尺寸不小于5.7英寸,所有的参数显示和设定均可在触摸屏上进行,在全彩色触摸屏上进行参数设置等操作的功能,可根据种子种类的不同选择最佳制冷或除湿的运行模式,可在触摸屏上直接设置温度,湿度,时间,模式等参数,具有实时温湿度,历史温湿度数据曲线,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故障图形代码显示等专用功能。
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种质资源调查报告种质资源调查报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环境的变化,农作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地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情况,并评估其保护和利用的现状。
我们选择了几个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作为调查样本,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与农民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和样本。
二、调查结果1. 种质资源多样性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多样性。
在水稻种植区域,我们发现了多个优良品种,包括早熟、耐旱和耐病的品种。
在小麦、玉米和大豆种植区域,我们也发现了多个适应不同环境的品种。
这些多样性的种质资源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有助于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2. 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尽管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较高,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许多农民缺乏对种质资源的保护意识,他们倾向于使用商业化的杂交种而忽视传统的本地品种。
这可能会导致本地品种的丧失和种质资源的减少。
其次,由于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一些重要的种质资源正面临着丧失的风险。
最后,种质资源的利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有效的利用途径和技术。
三、建议和展望为了促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农民对种质资源保护的意识。
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加强农民对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的了解,引导他们重视和使用本地品种。
2. 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重要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管理,确保其长期保存和可持续利用。
3. 推广种质资源的利用技术。
通过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掌握种质资源的利用技术,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野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sp priu s ] 玉 米 亚 种) s .avg mi/ 颖 l ( ̄
在所有 的种和亚 种中 , Z a e n i染 色体数 目2
染色体数 目均为 2 = 0 n2 。 关 于玉米 起源 的假说 主要 有 : 1Magl of R ee ( ) n e dr 和 evs人提 出的 s tprt假说 。该假说认 为玉米 由一些野生玉米驯化而成 ; r ate i i 这些野生玉
资 源 的利 用和 开 发进 行 了综述 。
[ 关键词 ] 玉米 起源 类玉米 野 生种质资源 研 究 玉米是重要 的粮饲兼用作物 ,存整个 国民经济 中起着举足轻重 的 作用。种质扩增 、 良与创新成为玉米育种研究最重要的发展方 向, 改 其 中开发和利用野生种质资源是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近年来玉米野生 种质研究和利用现况加以总结 , 以供研究者参考 。 1玉 米 的 分 类 与起 源 .
Zaprn i多 年 生 玉 米 种 ) e e ns e (
Zadpoee ns e il rn i ̄倍体多年生玉米种) p (
Zancrg ess尼 加 拉 瓜 类 玉 米 种 ) e i auni( a Sci e( 蜀黍 亚 属 ) etnZ a o  ̄
许 多修饰( df r moie) i 基因对于完成 由类玉米 向玉米的转化是必需 的, 可能有成 百上千个基因参与 了玉米果穗 的增大 、籽粒营养 成份 的变化 和对各种不 同的农业环境的适 应, 系统 的研究工作未见报道 。 但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一、引言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几个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种植,包括自然种植和基因改良的种植方式。
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对维持全球粮食安全、发展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方法1.建立玉米种质资源收集体系种质资源收集是种质资源保护成功的关键一步。
各国建立了自己的玉米种质资源收集体系,如中国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与美国种植所密切合作,建立了中国现代玉米种质资源收集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收集工作。
2.建立种质资源众包平台众包平台是建设玉米种质资源保护的好方法,它可以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加速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进展。
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玉米种质资源的物种分布、数量、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玉米种质资源保护生态玉米种质资源保护生态是保护玉米种质资源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在人工种植过程中还能够维持其天然的遗传规律,保持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此外,采用综合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种质资源保护,确保种子质量和产量,减少资源浪费。
三、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方法1.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资源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资源利用是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基础,玉米遗传学研究的发展已经推动了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
对于公民来说,在国内成立玉米生态与发展协会,为广大农户提供玉米种子、企业开发玉米生意等,这些的成立可以充分保护玉米种质资源,并加速玉米的繁衍和保护。
国家可以对于企业或组织进行创新券或种子基金的资金支持等手段,将玉米梗、玉米皮等资源进行利用,增加经济价值。
2.玉米种质资源的现代种植技术玉米种质资源的现代种植技术能够改良其品质,提高其经济价值,将种质资源转化为实际产出。
通过现代化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快速、精准地进行玉米种植,增加玉米种子的产量。
四、结论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