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心电图血压

合集下载

体检结果单模版(完整版)

体检结果单模版(完整版)

体检结果单模版(完整版)概述本文档是一个体检结果单的模版,用于记录个人体检结果。

包含了个人信息、体检项目、结果、医生建议等内容。

在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填写相应信息。

个人信息姓名:[填写姓名]性别:[填写性别]年龄:[填写年龄]联系[填写联系电话]体检日期:[填写体检日期]体检项目和结果一、身高和体重身高:[填写身高]体重:[填写体重]二、血压收缩压:[填写收缩压]舒张压:[填写舒张压]三、心电图[填写心电图结果]四、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填写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填写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浓度:[填写血红蛋白浓度] - 血小板计数:[填写血小板计数]- 其他项目:[填写其他项目]五、尿常规- 尿蛋白:[填写尿蛋白]- 尿糖:[填写尿糖]- 酸碱度:[填写酸碱度]- 其他项目:[填写其他项目]六、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填写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填写谷草转氨酶]- 总胆红素:[填写总胆红素]- 甘油三酯:[填写甘油三酯]- 胆固醇:[填写胆固醇]七、肾功能- 尿素氮:[填写尿素氮]- 肌酐:[填写肌酐]- 尿酸:[填写尿酸]- 血尿素氮:[填写血尿素氮]- 血肌酐:[填写血肌酐]医生建议[填写医生的建议和所需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请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检查项目。

- 保持良好的饮食惯和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联系方式如有问题请联系:[填写联系人姓名],[填写联系电话]。

以上是本次体检的结果,仅供参考,具体解读请咨询医生。

---END---希望上述模版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请根据具体情况填写相关信息并进行调整。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

ecg 标准

ecg 标准

ecg 标准
ECG(心电图)的标准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标准:
心率:正常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

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可能心率略低,但一般不低于50次/分钟。

心律:正常心电图应该显示出规律的心律,即每次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大致相等。

心律不齐可能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P波:P波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形态通常圆滑,有个别呈双峰或锯齿状,但P波时限通常不超过0.11秒,高度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在胸导联不超过0.2mV。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其形态和时限较为稳定,正常情况下QRS波群时限不超过0.12秒。

ST段:ST段是指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一般与等电位线在同一水平上。

ST段压低可能提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ST段抬高可能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心肌肥厚等。

T波: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正常情况下T 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QT间期:QT间期是指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
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正常范围是0.32-0.44秒。

QT间期延长可能提示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QT间期缩短可能提示高钾血症、洋地黄中毒等。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机构以获取准确信息。

同时请注意,心电图的解读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血压与心电图(10医本)

血压与心电图(10医本)

L LF
肢体导联
心电图导联
(1)标准导联:Ⅰ导联、Ⅱ导联、Ⅲ导联
(2)单极肢体加压导联:aVR、aVL、aVF
胸导联:V1~ V6(不做)
要求: 1.Ⅱ导联做30个(每个同学6个心动周期); 2.aVR做10个(每个同学2个心动周期); 3.其他导联做2-3个.
作业
一、测量血压 测得_____ 同学(男/女,年龄_____岁)的动脉血 压为 / mmHg,判断是否正常。
R 作业1:标记ECG各波、段
P
S-T 段
T
Q
P-Q间期
(P-R间期) S
Q-T间期
作业2:计算心率
心率 =
60 (次/分钟)
P-P或R-R平均间隔时间 (连续5个心电周期)
1 R9
1 8
P
T
QS
1
20.3
18.5
8
Ⅱ导联
作业3.1:主导节律的判定: 是否为窦性节律?

aVR
P P
P-Q间期 (P-R间期)
收缩压
Korotkoff 听诊法的原理
收缩压
Korotkoff 听诊法的原理
收缩压
Korotkoff 听诊法的原理
收缩压
Korotkoff 听诊法的原理
收缩压
Korotkoff 听诊法的原理
收缩压 舒张压
Korotkoff 听诊法的原理
收缩压 舒张压
作业
测得______ 同学(男/女,年龄_____岁)的动脉血 压为 / mmHg,判断是否正常。
实验项目
一、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二、人体心电图(ECG)的描记
一、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心电图血压

实验心电图血压

(2)受试者前臂平放,手掌向上,前臂与心脏位 置等高,将袖带缠于上臂,袖带下缘位于肘关节 上2cm处。
(3)检查者戴好听诊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 轻持听诊器头。在肘窝内侧触及肱动脉搏动,将 听诊器头放上。
3.观察项目:
▪ 1)测量正常动脉血压
▪ (1)向袖带内打气加压,使血压计水银柱逐渐上 升,一般到24kpa(180mmHg,听不到脉搏音), 随即松开气球螺丝,徐徐放气,同时仔细听诊, 当听到的第一声脉搏音时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
▪ 5)观察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 ①测定安静坐位状态下的心率、血压。 ▪ ②做快速下蹲运动1min,
速度可控制在男:40次/分;女:30次/分。 ▪ ③测定运动后即刻、3min、5min及10min的心
率和血压。
4 .关闭血压计:
测量结束后,将血压计右倾30° (使水银完 全回落到水银槽中) ,关闭开关。
▪ 这些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 传导到全身,在一定体表部位出现有规律的 电变化。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 部位记录到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就是临床上 常规记录的心电图(ECG)。
实验原理
▪ 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 程中的生物电变化的反映,与心脏的机械 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2)时间:
心电图纸的走纸速度 一般分为 25 mm/s和50 mm/s两档,常用的是 25mm/s。这时心电图 纸上横坐标的每一小 格(lmm)代表 0.04 s。
时间的测量
▪ 各波段的时间应从波形起始点的内缘测至波 形终止点的内缘。
(2)波形的辨认和分析
1)心电图各波形的分析:
在心电图记录纸上辨认出P波、QRS波群 和T波,并确定P-R间期和Q-T间期。

心电及血压指标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中的应用进展(完整版)

心电及血压指标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中的应用进展(完整版)

心电及血压指标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中的应用进展(完整版)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其常见的并发症。

心电及血压指标是临床上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指标。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它们在评价LVH方面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综述心电及血压指标在LVH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亿。

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心脏质量及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常见病,而高血压是导致LVH的主要病因之一。

一项针对基层社区人群的横断面调查结果表明,42.7%的高血压患者伴有LVH,高血压和LVH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会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

高血压导致LVH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长期的血压升高会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心肌细胞出现代偿性肥大,左心室肌壁逐渐增厚、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心室几何结构的重塑,并进一步出现心电信号在心室内传导不规则、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

另一个重要的机制是神经体液因素,即交感神经系统的慢性激活。

研究表明,交感神经与心脏肥大和纤维化相关,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行交感神经切除术,可导致其血压降低、左心质量恢复正常。

LVH的进展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进展期,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伴有舒张功能障碍1级;②代偿期,心肌细胞进行左心室重塑,左心室射血分数保持正常,舒张功能障碍发展到2—3级;③失代偿期,出现心力衰竭。

LVH患者的预后与全因死亡率、充血性心力衰竭、舒张功能障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少、脑卒中、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等密切相关。

对高血压患者尽早开展积极管理,可以有效预防或逆转LVH,并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正常心电图报告

正常心电图报告

正常心电图报告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正常心电图是指在安静状态下记录的心电图,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波形和心律失常的情况。

下面将对正常心电图的报告进行详细介绍。

1. 心电图波形。

正常心电图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

P波代表心房除极,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T波代表心室复极。

这三个波形在正常心电图中应当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形态,反映心脏的正常电活动。

2. 心率。

正常成年人的静息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之间,心电图上的R-R间期可以用来计算心率。

心率过缓或过快都可能是心脏功能异常的表现,因此心率的测量对于评估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3. 心律。

正常心电图应当呈现出规律的心律,即R-R间期基本一致,没有出现明显的心律失常。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速、心房扑动等,这些异常心律在心电图上会有明显的表现。

4. ST段和QT间期。

ST段和QT间期的改变可以反映心肌缺血和心室肌电活动的延长情况。

正常心电图中的ST段应当是平坦的,而QT间期在不同年龄和性别有一定的正常范围。

ST段和QT间期的异常可能提示心脏疾病的存在。

5. 波形的振幅。

除了波形的形态,波形的振幅也是评估心电图的重要指标。

正常心电图中的波形振幅应当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振幅可能提示心脏肥大或心肌损伤等情况。

综上所述,正常心电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通过对心电图波形、心率、心律、ST段和QT间期、波形振幅等指标的分析,可以全面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熟练掌握正常心电图的特点和判断标准,对于诊断心脏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对正常心电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引起大家对心脏健康的重视,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1、高血压胸片报告单(左心增大)、心电图报告单(左

1、高血压胸片报告单(左心增大)、心电图报告单(左

1、高血压:胸片报告单(左心增大)、心电图报告单(左心室肥厚,左室高电压,ST段改变)2、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心脏彩超(左右心室增大,心瓣脏瓣膜狭窄及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心电图报告单(心率失常、肺淤血)3、冠心病(心肌梗塞):冠脉CT报告单/冠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肌钙蛋白检验报告单(肌钙值升高)4、脑出血及脑梗塞恢复期:脑部CT报告单(报告单直接认定)5、慢阻肺及肺心病:肺通气功能报告单(通气功能中度障碍以上直接认定为肺气肿)、胸部平片(右下肺动脉扩张)、心电图(右心室增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或动态心电图(测定右心室内径,前壁的厚度,左右心径比值等)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报告单(报告单直接认定)7、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反复异常,浊度和絮状实验持续升高,血浆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蛋白比值异常,血沉加快),肝两对半(1,3,5三项为阳性)两次,间隔半个月。

8、肝硬化失代偿:肝脏彩超(腹水),生化全套(低蛋白血症)9、乙肝后肝硬化:乙肝两对半1次或肝炎病毒核定报告单,腹部B超(肝硬化)。

10、慢性肾炎:血常规、尿常规(蛋白尿“+”或“++”)11、肾病综合征:血常规、尿常规各2次、生化全套(报告单直接认定)12、饮食控制无效的糖尿病:血糖报告单2次(空腹血糖6.5mmol/L以上,升高),门诊病历记录三次13、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T3/T4报告单2次(升高或减低),门诊病历记录三次。

14、癫痫:脑电图或脑CT或脑核磁共振(MRI)报告单(提示异常放电现象)。

15、肝豆状核变性:肝脏B超(光点闪烁型,岩层征型,树枝状尖带型和结节型),酮含量测定(酮生化提示:酮含量显著降低),)、脑磁共振(提示脑萎缩)。

16、帕金森氏病:脑电图或脑CT,详细门诊病历记录(神经系统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姿势步态障碍,肌肉发硬)17、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四项报告单(四项指标升高),关节平片报告单(显示结果异常)。

心电图示大全

心电图示大全

(四)心脏循长轴转位
❖ 自心尖朝心底部方向观察 ❖ 顺钟向转位:
V3、V4波形出现在V5、V6导联
❖ 逆钟向转位:
V3、V4波形出现在V1、V2导联
心脏循长轴转位
心脏循长轴转位的临床意义
顺钟向转位:可见于右心室肥大 逆钟向转位:可见于左心室肥大 钟向转位也可见于正常人
二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与正常值
(二)右室肥厚
❖ QRS波群电压的改变
RV1 ≥ 1.0mV; RV1+SV5 ≥1.2mV; V1呈qR形 RaVR ≥ 0.5mV; aVR导联R/S >1 V1 R/S>1,V5 R/S <1 显著顺钟向转位,V1至V4甚至V6均呈rS波形
❖ QRS间期及R峰时间的变化
QRS间期多正常 右室壁显著肥厚者,QRS间期>0.10秒 V1 R峰时间>0.03秒
左心室肥大2
v ST-T改变---继发改变,或劳损
V5、V6、aVL或aVF导联ST段下移≥0.05mV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TV5或TV6低于同导联中R波电压的1/10 V1导联ST段上移,T波多高耸或直立
v 电轴偏转
常电轴左偏,大多在-10º以上 逆钟转向
*左心室肥大1*
*左心室肥大2*
V1至V6 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 Q波小于 0.04秒,振幅<1/4同导联R波
QRS波群2
电压:
❖至少一个肢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5mV ❖至少一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和≥0.8mV ❖Rv5<2.5mv,RavL<1.2mV,RavF<2.0mV RI<1.5mV,Rv5+Sv1<3.5(女) Rv5+Sv1< 4.0mV(男) ❖Rv1<1.0mV,Rv1+Sv5<1.2mV RavR<0.5mV ❖Q波 < ¼ R波(同导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目的
1. 学习袖带法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 2. 测定人体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
相关概念
• 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 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主动脉压在心室收缩中期所 达到的最高值(90-139mmHg)
带下方肱动脉搏动位置 • 如血压超出正常范围,休息10min后复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Electrocardiogram ECG
目的
1. 学习心电图机的使用和心电图波形的测 量方法
2. 了解人体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及其生 理意义
心电图的原理
心电图:将心电图机的测量电极置于体表的一定 部位所记录到的心肌周期性的电变化波 形。
增加20mmHg(一般至150~180mmHg) • 缓慢放气,仔细听诊 • 听到第一声动脉音时,血压表上的水银柱刻度为
收缩压 • 继续缓慢放气,声音突然消失时的水银柱刻度为
舒张压
注意事项
• 袖带不应太紧或太松 • 上臂位置与心脏等高 • 袖带位于肘窝以上2-3cm • 听诊器胸件不能置于袖带下,应置于袖
Waller 偶极学说(1889)
心电向量的基本概念
• 1.产生的电力:心肌细胞除极或复极过程中产生的
电力(电偶),具有一定的方向、大小和极性,可用 向量来表示。通常用一带箭头的线段示意,箭矢的• 2.前正后负:箭矢前端代表正电荷(电源在前),箭
<80
<80
有搏动音 减弱/消失
实验步骤
1. 测量方法 • 松开橡皮球的螺丝帽,驱
出残留气体,拧紧螺丝帽; • 受试者左前臂平放于桌上,
与心脏位置等高; • 缠上袖帯,袖帯下缘至少
位于肘关节上2cm; • 将听诊胸器置于肱动脉搏
动所在处。
实验步骤
2. 观察 • 充气至动脉搏动音消失后,继续充气使气囊内压
心电图反映了心脏中兴奋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 中电变化的综合波形,不同于单个心肌细胞的动作电 位,与心脏的泵血功能无直接关系。
体表心电图---- 容积导电
•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体表心电图 • 习惯认为:体液中充满电解质,具有导
电性能,心脏电激动过程产生的微弱电 流可通过体液传至身体表面,应用电极 和心电图机,在体表加以记录即为体表 心电图。
标准ⅠⅡⅢ导联图示
ⅠⅠ
ⅡⅡ
ⅢⅢ
单极加压肢体导联
aVF
aVL
aVR
图Einthoven三角与六轴导联
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及Bailey额面六轴系统
胸导联图示
横面心电向量环向V1-6的投影
V1-- V6定位
• V1导联 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 • V2导联 电极置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 • V3导联 电极置于V2与V4导联之间 • V4导联 电极置于第5肋间锁骨中线 • V5导联 电极置于V4导联同一水平腋前线处 • V6导联 电极置于V4导联同一水平腋中线处
T波: 心室复极化
P-R间期: 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 开始兴奋之间的兴奋传导时间
Q—T间期: 从心室去极化开始到 复极化结束的时间 S — T段: 从QRS波终点到T波起 点的一段
QRS波群命名的法则
除极与复极
应用电偶学说解释心肌细胞除极
电极对电源,波折向上 电极下电源,最大正向波 电极下电穴,最大负向波 电穴远电极,负波回基线
•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的最 低值( 60-89mmHg )
• 影响因素:心脏、血管张力、血容量
血压测量原理
• 血液流经狭窄处,形成涡流,可发出声音
近心端 120/80
袖带压力 >120 >120
远心端
无搏动音
120/80 120/80
119~81 119~81
胸导联系统
导联与心脏对应部位
前间壁: V 1 、V 2 (V 3 ) 前壁:(V 2 ) V 3 、V 4 (V 5 ) 广泛前壁:V 1 -V 6 前侧壁:( V 2 )V 3、 V 4、 V 5、 V 6、Ⅰ、 aVL 下壁:Ⅱ、Ⅲ、aVF 侧壁:( V 5 )V 6、 Ⅰ、 aVL 后壁:V 7 、V 8 、V 9
矢尾端代表负电荷(电穴在后),电流的方向由正到负 。
心电向量的基本概念
• 3.无数向量:心房、心室的心肌细胞,除极或
复极的每一瞬间产生无数的心电向量。
• 4.相互抵消:心肌细胞排列各不相同,产生的
心电向量朝向四面八方。方向不同的心电向量通 过物理学合力的原则,可形成一个净电力或瞬时 综合心电向量。大约90%以上的电力由于方向相 反而被抵消。心室内除极或复极按一定的顺序进 行。
心电向量的基本概念
• 瞬间综合向量:心房、心室内除极或复极过程
中,产生许多方向、大小不同的瞬间综合向量。
• 平均综合心电向量:这些瞬时综合心电向量可
以综合成一个总的向量(平均综合心电向量)。 分别称为 • 心房除极向量(P向量) • 心室除极向量(QRS向量) • 心室复极向量(T向量)
立体心电向量环二次投影学说
• 额面导联---肢体导联,反映上下和左右 方位的心电变化;
• 肢体导联进一步又分为双极肢体导联 (标准导联)和单极加压肢体导联。
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额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横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窦房结
希氏束
结间束及 Backman束
右束支
左右心房肌(产生P波)
左束支 左前 左后 分支 分支 间隔支
房室结
浦肯野纤维
双侧心室肌(产生QRS波群)
心脏兴奋与搏动正常传导顺序
AP, Permeability and Ion movement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P波: 心房去极化
QRS复合波: 心室去极化
电极和导联
• 导联:习惯认为:将电极置于体表任何2点,
再用导线与心电图机的正负两极,就可构成电 路,此种连接方式和装置称为导联。临床对电 极安放部位及连接方式作了统一规定,这样才 能判断各个图形是否正常及进行对比。 • (实际应用市售心电仪测试中,还得一条导线 与地电极相连)
额面导联与横面导联
• 横面导联---胸导联,反映前后及左右方 位的心电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