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分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一、选择题1.在下列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荷花飘香B.柳絮飘舞C.雪花飞扬D.落叶纷飞2.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D.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3.下列现象中,利用或说明了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4.有关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时分子间只有引力,有时分子间只有斥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两磁体相互排斥,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一根铁棒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5.2018·常州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6.2018·滨州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7.2018·随州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8.图K-19-1形象地反映了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19-1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二、填空题9.某市已开展对空气中的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题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1.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糖在水中自然溶解成为糖水B.打开香水瓶,能够闻到香味C.湿衣服在阳光下晾干D.显微镜下看到细胞不停地运动2 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A.分子之间有空隙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4.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B.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分子不停地运动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5.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隙B.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C.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D.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6.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_______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______,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_______.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_______.7.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有关.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古诗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前一诗句是指分子_______加快,说明周围的气温突然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9.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1)图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______;(2)图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A、糖在水中自然溶解为糖水,是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B、打开香水瓶,能够闻到香味,说明了香水中的芳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湿衣服在阳光下晾干,是汽化现象,是水分子进入空气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D、微生物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微粒的运动情况,故D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D【解析】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隙太大已经失去了相互的作用力,故不符合题意.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在固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强,用手捏大馍,体积变小,是因为压强增大导致体积变小的,故不符合题意.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不符合题意.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温度高分子内能大,分子运动剧烈.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答案】 A【解析】分子之间有间隔,将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在一起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渗透对方的空隙之中,从而使混合后的总体积体积小于20mL.故选A4.【答案】 B【解析】A、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空隙,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故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小于20mL,故A正确;B、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属于机械运动,故B错误;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正确;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故选:B.5.【答案】 D【解析】A、氧气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由于玻璃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无法复原;不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扩散;无规则运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解析】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扩散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空隙.故答案为:扩散;无规则运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7.【答案】温度.【解析】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故答案为:温度.8.【答案】无规则运动;升高.【解析】春晴天暖,气温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9.【答案】(1)ad;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2)be;分子间存在引力.【解析】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1分子动理论初步认识 练习题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分子动理论初步认识练习题一、单选题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观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2.下列有关扩散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运动B.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一种宏观表现C.热水与冷水混合变成温水是扩散D.扩散快慢与物质温度、状态有关3.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4.下列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深圳湾公园散步,闻到植物的芳香B.放学回家,厨房里飘出饭菜的香味C.漂浮在空气中的雾霾D.用盐腌制泡菜,菜变咸了5.做完“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实验,强强对实验的结果感到非常吃惊,同时对决定放入回形针多少的因素进行了猜想。
指出列出的猜想中,肯定不合理的是()A.杯子的组成材料B.杯口的大小C.杯里所盛的液体D.杯子的价格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校园里花香四溢B.湖面上柳絮飘扬C.公路上大雾弥漫D.工地上尘土飞扬7.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分子之间有引力时无斥力,有斥力时无引力二、多选题8.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与相互作用情况有关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9.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几年后松开,切面互相渗透,属于扩散现象B.固体分子结构紧密,分子间无间隙C.用力拉铅笔没有拉成两半,说明物质的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三、填空题10.空气清新剂能把香味散发到教室内的各个地方,这是________现象;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11.铁棒不易拉长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而“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大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微乎其微.12.如图所示,有两个瓶子,其中一个空瓶子,另一个瓶子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使这两个瓶子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叫________,在实验开始前,________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13.在房间里喷洒空气清新剂,室内很快能闻到香味,这种现象叫________.夏天香味散发得更快,这说明__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四、解答题14.小明通过学习养成了善于观察的习惯,他在家中发现:妈妈在腌萝卜时,萝卜片过较长一段时间才会变咸,而把同样大的萝卜片放在锅中炒,放上盐.只要很短时间萝卜片就咸了.你认为小明所观察到的现象有道理吗?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五、实验探究题15.填空(1)用如图1所示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填“A”或“B”)瓶.在干燥的天气梳头时,会发出噼啪声,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现象.(2)如图2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和乙分别放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并分别用相同的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实验步骤如下:(A)经过一段时间加热后,观察甲、乙两杯中的温度计,发现甲杯中水的温度比乙杯煤油的温度________;(填“高”或“低”)(B)若要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的相同,要停止对________杯加热,对另一杯继续加热;(填“甲”或“乙”)(C)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D)为了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中引入________这个物理量.六、综合题16.如图1所示,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花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1)抽调中间的玻璃片,仔细观察,你会看到上面的瓶子中________.这表明气体的分子在________着.(2)如图2,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可以看到:墨水在热水中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17.根据图中实验回答问题:(1)如图1所示,在热水和冷水中分别滴入两滴墨水,不要搅动杯中的水,________杯中的墨水变色快,说明________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热运动越剧烈.(2)如图2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跳起时,有白雾产生,白雾是水蒸气________而成的,这说明气体对外做功时,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3)如图3是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面放有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棉花会燃起来.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使空气内能________,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着火点.(4)如图4所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当软木塞被冲出时是________转化为机械能.(5)如图5的实验说明: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C3.【答案】A4.【答案】C5.【答案】D6.【答案】A7.【答案】D二、多选题8.【答案】B,C9.【答案】ACD三、填空题10.【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11.【答案】引力;大于12.【答案】扩散;B13.【答案】扩散现象;温度四、解答题14.【答案】答:有道理.炒萝卜时往萝卜里加盐,萝卜很快就咸了,而腌萝卜时,很长时间萝卜才会变咸,这是因为炒萝卜时萝卜的温度比较高,使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了,即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五、实验探究题15.【答案】(1)B;放电(2)低;乙;不相等;比热容六、综合题16.【答案】(1)也变成红棕色了;不停地运动(2)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17.【答案】(1)热水;温度(2)液化;减小;降低(3)做功;增加(4)内;内能(5)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物理 八年级下册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习题课件(共16张PPT)

7.木工师傅用木胶粘木质构件,能闻到胶的味道,这是___扩__散____现象;当木胶 干了(凝固)才粘牢,这是因为液体变成固体后,分子间距离___减__小____,而分子 间引力___增__大____的缘故。(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固体很难被压缩或拉伸,而且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这是因为当固体被压 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___斥__力____,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 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___引__力____。
11.如图,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 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 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此现象说明__气__体__分__子__在__不__停__地__做__无__规__则__运__动___。 颜色变得相同后,原来装空气的瓶中气体密度___变__大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 变”),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甲、乙、丙),你认为图__乙_____放置最不合 理。
能力提升练
9.(2021·桂林模拟)如图所示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新冠病毒的照片,该病 毒主要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病毒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B.病毒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C.温度越高,病毒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10.(2021·益阳中考)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 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 是( D ) 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题3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1.(1分)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C.用丝绸摩擦玻璃杯,有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带正电荷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2.下面是一首古诗,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映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液体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C.固体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4.2013年5月31日是第26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每年因直接或者间接吸烟患癌导致近600万人失去生命,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A.烟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烟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烟分子间有空隙 D.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煤油吸收的热量越多,其比热容和热值就越大6.冬去春来,沂河岸边繁花盛开。
人们能在各个方向看见花园里盛开的花朵,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了,我们能够看到红色的花朵,是因为红花反射了太阳光中的色光。
到处都弥漫着花儿的芬芳,说明花香分子是。
7.很多化学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加热是通过的方式增大反应物的内能,反应物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选填“快”或“慢”). 8.星期天小星帮妈妈包馄饨.拌馅时闻到了阵阵香味,这是__________现象,煮馄饨时,馄饨的内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水面上漂着油花,这是因为油的______比水小。
9.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实验过程】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有答案 )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知识点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1.量筒中装一半清水,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所示)。
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这种现象叫做,说明。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 1 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现象。
2.某小组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如图所示),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你认为图[选填“(a)”或“(b)”]最合理;抽掉玻璃板后,通过观察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
3.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 ℃的热水,另一杯是 5 ℃的冷水,它们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4.图展示了两个物理实验,写出它们所反映的物理原理或规律。
图甲:。
图乙:。
5.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尽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口,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
这一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选填“引力”或“斥力”)。
知识点2物质的三态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幅图形象地描述了固体分子、液体分子和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请问:甲表示体分子的排列方式,它像体育课操场上活动的学生;乙表示体分子的排列方式,它像上课时教室里听讲的学生;丙表示体分子的排列方式,它像课间教室里的学生。
7.(2020仙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C.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D.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8.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它具有同样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炒菜时盐多一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D.以上说法都不对9.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2022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分子和分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考点一.分子的热运动1.〔2021秋•新都区期末〕有关分子热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那么运动B.“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D.将两块外表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2.〔2021秋•大洼区期末〕以下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A.翻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B.擦黑板时粉尘飞扬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3.〔2021秋•福田区校级期中〕有关分子热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数目变多了B.温度为0℃的冰,其内部的分子已停止热运动C.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剥开香橙后满屋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那么运动4.〔2021秋•龙华区期中〕以下有关分了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D.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5.〔2021•怀化〕以下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考点二.分子动理论的根本观点6.〔2021秋•龙岗区期末〕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以下判断错误的选项是〔〕A.用酒精和水混合成消毒液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B.在教室喷洒酒精消毒液后一段时间,到处闻到酒精的味道,说明分子在做无规那么运动C.消毒液喷在手腕上比喷在衣服上更快消失,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D.酒精消毒液很难被压缩,是由于酒精分子间存在引力7.〔2021秋•顺德区期末〕有关分子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工地附近灰尘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B.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热运动停止C.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液体分子紧密排列,分子间没有间隙8.〔2021秋•花都区期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分子间的引力一定大于斥力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其分子运动也停止C.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之间D.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大,比固体的小9.〔2021秋•南山区校级期末〕以下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走进家门闻到香喷喷的菜香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红墨水在水中扩散D.看到烟雾在空中10.〔2021春•盐田区校级月考〕以下几条摘录的是小梦同学在学习“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C.两个外表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玉兰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考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1.〔2021秋•金平区期末〕如下图,该实验说明了〔〕A.分子在做无规那么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12.〔2021春•赣榆区校级月考〕如下图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外表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那么运动D.油分子间的引力使纸面上的油聚集成小油珠13.〔2021秋•海珠区校级月考〕如下图,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浸过肥皂水后,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测试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 认识分子动理论1.春天,百花盛开,在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花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煮茶叶蛋时,蛋壳能较快染上茶色,而把鸡蛋放入凉茶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茶色,这一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表明(C)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间存在引力4.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将它们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在下面悬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A)A.两铅柱分子之间有引力B.两铅柱分子之间有空隙C.两铅柱分子之间有斥力D.两铅柱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知识点2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5.关于物质的状态及分子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B.液态物质中,分子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气态的小C.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D.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6.如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综合能力提升练7.写作业时出现书写错误,同学们常会用透明胶带把书写错误的笔迹揭去,从分子动理论角度分析,这是利用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8.交警在检查酒驾时,首先通过嗅觉感知被检查者是否饮酒,交警能闻到酒精味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然后通过酒精检测仪定量检测。
9.如图所示为植物嫩茎上晶莹欲滴的小水滴。
小水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而小水滴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10.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
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中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
11.高档红木家具加工场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檀香,这是扩散现象,是红木分泌出的芳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认识一、单选题1.小明把一瓶酸奶、一个粽子放在冰箱里,过了一晚,他闻到从冰箱拿出的酸奶瓶有股粽叶的清香.此现象说明()A.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酸奶瓶对粽叶分子有引力C. 粽叶的内能大于酸奶瓶的内能 D. 粽叶的温度高于酸奶瓶的温度2.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这个现象说明()A. 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C. 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 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3. 小明妈妈正在厨房忙着晚餐,小明刚进门就闻到了糖醋的味道,这是因为()A. 糖醋分子之间有引力 B.糖醋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糖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 糖醋由分子组成4.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B. 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C.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5. 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A. 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 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C. 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 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6.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是因为()A. 大气压的作用B.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C. 铅块间正负电荷相互吸引 D. 铅块分子间存在引力7.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可以说明物理原理,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B.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8.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实验是()A. B.C. D.9.有关分子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的水中水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0℃的冰中,水分子没有运动B. 秋天的早晨,茫茫群山,白雾缭绕,是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走进葡萄园,果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早晨,小洋起床开门,见满天雪花飞舞,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A. 分子间没有间隙B.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 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1.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台成一滴.表明________.12.不法商贩出售含有有毒物质的橡皮擦、涂改液.若学生在考试时使用了这种有毒橡皮擦或涂改液,则这些有毒物质会在教室内慢慢________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1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
鸡蛋“散黄”是________现象,为什么夏天的鸡蛋比冬天的鸡蛋容易“散黄”?是因为________。
三、解答题14.烧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凉了以后,香味渐渐减小,这是为什么?四、实验探究题15.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1)如图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________,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________.(2)图2是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温度越________,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________离开水面后变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________.16.19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年,这一年,26岁的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论文,其中一篇是关于布朗运动的.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肉眼看不见的花粉颗粒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1)做布朗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小颗粒”);(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 分子的运动(选填“固体”或“液体”);(3)在阳光下看到的尘埃的运动________布朗运动(选填“是”或“不是”);(4)写出一种加快布朗运动的方法: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A【解析】【解答】解:把一瓶酸奶、一个粽子放在冰箱里,由于它们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会有部分分子彼此进入对方,这就形成了闻到从冰箱拿出的酸奶具有股粽叶的清香.这是分子发生扩散的结果.故选A.【分析】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结合这一现象可做出判断.2.【答案】 A【解析】【解答】A.5年的时间内,两种金属分子(原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会相互渗入1mm.故A 符合题意.B.在室温下放置,不能说明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不符合题意.C.相互渗入约1mm深,不能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故C不符合题意.D.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动理论中提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种金属分子(原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看到相互渗入的现象.3.【答案】 B【解析】【解答】解:小明妈妈正在厨房忙着晚餐,炒菜时锅内温度很高,糖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剧,很快扩散到了空气中,所以小明刚进门就闻到了糖醋的味道.这与糖醋分子的组成及分子间的作用力无关.故选B.【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就越快.4.【答案】 C【解析】【解答】解:A、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故A错误;B、水结冰后,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错误;C、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通过扩散空气中充满酒精分子,“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正确;D、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沙尘与尘土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故D错误;故选C.【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分子很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5.【答案】 C【解析】【解答】解: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与分子动理论无关,故A错误.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与分子动理论无关,故B错误.C、荷花飘香,是芳香油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C符合题意;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与分子动理论无关,故D错误.故选C.【分析】(1)泉水清澈见底,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2)暮鼓晨钟是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3)分子不停地做规则运动;6.【答案】 D【解析】【解答】解: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由于铅块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使两个铅块连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可以让台灯悬挂在下边.故选:D.【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间隙.7.【答案】 D【解析】【解答】解:A、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不是一个铁分子,铁分子是用肉眼看不见的,故A错误;B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BC错误;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正确.故选:D.【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以及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8.【答案】 C【解析】【解答】解:A、抽取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磁铁具有磁性,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由于分子引力两个铅棒粘在了一起,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硫酸铜溶液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说明温度不同,分子运动的快慢不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1)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运动;(2)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3)分子间存在间隙,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9.【答案】 C【解析】【解答】解:A、0℃水中水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0℃的冰中分子运动不会停止,故A错误;B、白雾缭绕,是水的运动,不是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果香四溢,果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D、满天雪花飞舞,是雪花在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D错误.故选C.【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用的引力和斥力.10.【答案】 C【解析】【解答】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选C.【分析】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二、填空题11.【答案】扩散;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引力【解析】【解答】(1)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故答案为: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力的作用效果.(1)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力.12.【答案】扩散【解析】【解答】解: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学生在考试时使用了这种有毒橡皮擦或涂改液,则这些有毒物质会在教室内慢慢扩散,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故答案为:扩散.【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以及温度对分子热运动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13.【答案】升高;扩散;夏天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解析】【解答】花香如果很浓,说明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说明温度越高,我们就知道天气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