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居住区园林植物景观地域特色分析

合集下载

深圳景观调研报告

深圳景观调研报告

深圳景观调研报告深圳是中国的特区城市,也是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由于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初得到了特殊的政策扶持,城市的发展迅速。

如今,深圳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景观和旅游景点。

在深圳的景观调研中,我发现深圳的城市规划非常先进。

深圳的城市建设注重绿化和生态保护,街道两旁常见的是茂盛的树木和绿色的草坪。

这些绿色植物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休闲空间。

此外,深圳还修建了许多公园和植物园,如深圳公园、世界之窗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

在深圳的景观中,最吸引人的是深圳湾。

深圳湾是一个宽阔的海湾,位于深圳市中心的西南部。

这个湾区拥有美丽的海滩和清澈的海水,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沿着深圳湾畔,建有一条长约20公里的海滨栈道,供市民散步、跑步和骑车。

沿途的公园和公共设施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选择。

深圳还有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和地标性建筑。

例如深圳市民广场是深圳最大的城市广场,也是一个商业中心。

这个广场地处市中心,周围围绕着高楼大厦,中央还有一座高大的喷泉。

此外,深圳塔也是深圳的地标之一,是一座通信塔,高度达到了599米。

登上深圳塔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是游客拍摄城市照片的好地方。

除了现代化的建筑,深圳还保留了一些历史文化的景观。

例如大梅沙村是深圳地区保存最完好的百年古村落之一,保留了传统的农村建筑和风貌,是了解深圳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另外,还有一些寺庙、古迹等,如关帝庙、纯阳宫等。

总的来说,深圳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景观和旅游资源。

深圳的城市规划先进,注重绿化和生态保护,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居住和旅游环境。

深圳湾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休闲胜地,深圳的现代化建筑和地标性建筑也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同时,深圳还保留了一些历史文化的景观,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总之,深圳的景观丰富多样,值得一游。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

基于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植物造景分析岭南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地域性概念,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岭南园林文化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园林艺术,其造园文化与岭南的地理、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意蕴丰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岭南园林文化中,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园林艺术,它体现了岭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秀的园林传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一、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由于岭南地区的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植物的生长,因此岭南园林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多样。

著名的岭南园林如广州的光孝寺、清晖园、深圳的华侨城、香港的昂船洲等处,植物种类以大叶榕、凤仙花、百合、文竹、凤尾兰等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园林植物造景。

2.植物布局合理:岭南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布局十分讲究,它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和变化性,通过精心设计和合理搭配,形成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使人们在游园观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景致和情趣。

3.注重季节性景观: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还注重季节性景观的营造,通过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布局方式,使得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景致,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季节变化,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1. 山水相映: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树木、花卉与水池、河流相结合,营造出山水交融的景致。

通过山水的设置和植物的布置,构成了一幅幅山水画,使其具有江南园林的悠远感和水乡的宁静韵味,将山水画融入园林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

2. 花木妍姿:岭南园林植物造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搭配,将美丽的花卉和高大挺拔的树木融为一体,营造出花木妍姿的景致。

这种景观使人们在园中游赏时,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惬意的氛围,使人心情愉悦。

3. 果香飘溢:岭南园林植物造景将果树和花卉结合在一起,使其在果香飘溢的还能欣赏花卉的绚丽色彩。

这种景观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果实成熟的喜悦,还能欣赏到花卉的美丽,使得园林的气氛更加浓厚。

深圳园博园植物景观配置及造景分析

深圳园博园植物景观配置及造景分析
地 面一 般采 用嵌 草砖 植 草 的形 式 , 这样 可 以减 少夏 天 地面 的
物组合成多种植物的多层次群落结构 ,棕榈科的大王椰子 、
狐 尾棕 、 蒲葵 、 皇后 葵都 是 高大笔 直 热带 风 味较浓 厚 的植 物 , 金 缕梅科 的枫香 , 挺 拔 高大 , 待 到秋天 , 枫 叶迷 人 。
蕉— —小 灌木 丛—— 地 被 。 2 . 1 . 3 停 车场 。 停车 场 的植 物绿 化起 到分 隔停 车 位和遮 荫 的效 果 , 因此 , 常 常用 各 种整 齐 的灌木 球 、 绿 篱或 者 常绿 地 被 植 物来 分 隔车位 , 遮荫 效果 则 多用 高大 的乔 木 列植 。停 车 场
市 花三 角梅 在 园 中使 用 的频率 也很 高 。
结合 , 植物景观不单指路旁的行道树 , 还包括不 同植物组成 的景 观环 境 。园路 植物 的设 计根 据 园路 的特点 和遮 荫 、 分散 人流 、 引 导等 功 能 而 定 , 并且与周边环境 ( 建筑 、 水体 、 山石
等) 相互 联 系 , 将周 围元素 融人 到道 路 空 间来 , 用 不 同 的艺术 手法 , 采 用不 同 的物种 , 配 置 出丰富 的植 物景 观 。
关键 词 : 深圳 园博 园; 植物配置 ; 造景 ; 园路 ; 建筑 小品
1 深 圳 园博 园植 物 造景特 色分 析
深圳 园博 园的前 身是 园林 花 卉博 览 园 , 不仅 具有 怡 人 的 园林 山水景 致 , 更 重要 的是 以植 物 景观 取胜 。园博 园 内植物 造 景遵 循 自然规 律 , 并且 以 当地 特 有 的群落 模式 和 发展 特 点 来 配置植 物 , 遵 照 因地 制 宜原则 , 符合 环境 的生态 性 、 造 景 的 科学 性和 艺术 性 以及 为游客 着想 的人 性化设 计 等要求 。 具体 而言, 园博 园 的植 物造 景 有 以下 特点 :

居住区植物造景特点

居住区植物造景特点

居住区植物造景特点:(1)小区绿地必需依据小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因素,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具有肯定欣赏价值和爱护作用的植物进行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考虑植物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

树种和植物种类选择在基调和特色的基础上,力求变化。

(2 )以植物群落为主,乔、灌、草合理结合,常绿和落叶植物比例适当,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

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丰富了植物种类,又能使绿量达到最大化,达到肯定的绿化掩盖率。

居住区植物景观应削减草坪、花坛面积,不宜大量整形色带和冷季型欣赏草坪,而多采纳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可以使景观更具立体性。

(3 )植物配置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适当配置和点缀时令花卉,制造出丰富的季相变换。

在种植设计中、充分采用植物的欣赏特性,进行颜色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颜色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

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秋季景观;由蜡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冬季景观。

(4 )居住区植物景观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建筑增加一点绿色的点缀作用,而是应从植物景观与建筑的关系上去讨论绿化与居住者的关系,尤其在绿化与采、通风、防西晒太阳及挡西北风的侵入等方面为居民制造更具科学性、更为人性化、富有舒适感的室外景观。

要依据建筑物的不同方向、不同立面,选择不同形态、不同颜色、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加以配置,使植物景观与建筑融合在一起,周边环境协调,营造较为完整的景观效果。

要符合居住卫生条件。

适当选择落果少、少飞絮、无刺、无味、无毒、无污染物的植物,以保持居住区内的清洁卫生和居民平安。

(5 )居住区植物景观应充分采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对原有树木,特殊是古树名木、珍稀植物应加以爱护和采用,并规划到绿地设计中,以节省建设资金,早日形成景观效果。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发表时间:2017-01-16T11:18:09.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0期作者:熊雨晨[导读] 如何建设环境优美的居住社区,平衡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已成为我们探索的重要问题。

身份证号码:61011219880710xxxx摘要: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对于居住质量要求也更高。

因此,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成为当代居住区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如何建设环境优美的居住社区,平衡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已成为我们探索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一、工程概况某项目为居住社区建设用地,总建筑面积约为 14.3 公顷,该区域是城市的繁华区域,周边有自然森林公园,交通便利。

整个景观经过一些时间的打磨,以建筑融于自然、人与建筑相呼应的原则,建设成园林式高档社区。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1)人性化的景观设计项目的景观设计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居住特色,将项目景观设计为大围合形式,保留了原有节奏感好、韵律强的特色。

使景观更加整体、均衡。

整个居住区以高层住宅为主,绝大多数住户遵从南北朝向,符合居民生活习惯,景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融合一致,空间分割合理,组团之间联系紧密,邻里关系和睦,创建安静舒服的人文环境和健康向上的居住氛围。

在道路设计上也十分人性化,以贯穿居住区的主道路为车行道,将居住区分为两侧,车辆由主干道直接进入地下车库,而居住区只可步行,将人与车完全分流,使得居住区环境更加安静舒适,如图1:(2)居住区周边环境的改造居住区不仅是为了社区内园林式景观而建,也是为了城市建设而营造的生态景观,项目对于周边环境的大量投入,将居住区周边环境大大改善。

首先将整个居住区外部沿街的建筑进行粉刷,并种植了接近 100 棵法桐,道路铺装也一并整改,铺装风格统一。

其次将项目东侧的公园,并进行景观整改等。

在细部设计上,每一条道路的交叉口处,都向四周拓宽道路,建立超过 8 个样式多样的喷泉或者跌水水池,形成优美的居住区道路节点景观,如图 2 所示。

深圳常见结果树种植

深圳常见结果树种植

深圳常见结果树种植深圳是中国南方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质的气候条件,因此常见的树种植物也很多。

下面是一些在深圳常见的树种植物:1. 银杏树:银杏树是常见的一种树种,它具有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快等特点。

在深圳,我们可以见到许多公园、街道两旁种植了银杏树,它们树形挺拔,叶片呈现出金黄色,非常美观。

银杏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修剪成各种形态,比如球形、锥形等,非常适合城市造园。

2. 桂花树:深圳是一个四季如春的城市,其中以深复合金子山、水围山等山区,种植有大量的桂花树。

桂花树开花的季节在10月份,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欣赏。

此外,桂花还用于制作桂花糕、桂花酒等食品和饮品,是深圳地区很受欢迎的特色产品。

3. 桃花树:深圳的桃花树主要分布在南山区和宝安区等地,在春天开花的时候非常美丽。

桃花树一般会同时开放白色和粉色的花朵,花朵盛开的时候整个树林都会变成一片粉红色,非常壮观。

深圳的桃花树种植得比较多,可以在多个地方见到,比如公园、街道两旁等。

4. 木棉树:木棉树是深圳常见的一种树种,它们高耸入云,树冠茂密,非常壮观。

木棉树的花朵大而美丽,一般为红色或粉色,花期在春末夏初。

木棉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其种子成熟后能自动脱落,裸露的红色种子挂在树枝上非常显眼,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欣赏和拍照的机会。

5. 椰子树:深圳是一个沿海城市,因此椰子树种植非常常见。

椰子树是具有热带气候喜好的一种树种,适应能力强,对于丰富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应。

椰子树一般树高较高,树冠茂密,是沙滩和海岸边常见的景观树种。

除了以上提到的树种,深圳还有很多其他常见的树种,比如杜鹃、紫荆、千层塔、楠木等等。

这些树种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为深圳的城市风景增添了不少绿色与生机。

这些树木在城市中起到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作用,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深圳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种植了许多常见的树种来美化城市环境。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报告内容:
1. 概述:红树林位于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附近,是中国南方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本次考察对红树林的植被进行了实地调查。

2. 调查方法:通过随机取样的方式,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了植被调查。

使用植物学手
册和测量工具,记录并测量了各种植物的物种、数量、高度、覆盖度等参数。

3. 植被分布:根据调查结果,红树林主要分布在七娘山附近的河口湿地和沿海地区。

各种植物以红树为主,还有一些湿地植物,如葫芦藤、芦苇等。

4. 物种多样性:红树林拥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主要包括红树、海葵、石韦等。

红树
的种类较多,包括红树林、白红树、黄红树等。

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呈现出一定的
差异,需进一步研究。

5. 植被生态功能:红树林的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它们能够保护海岸线,固定沙丘,减少风沙侵蚀。

红树还可为鱼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6. 环境问题:红树林面临着人类活动带来的威胁,如填海造地、水污染、乱砍滥伐等。

这对红树林的生态系统稳定和物种多样性保护造成了危害。

7.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红树林,应加强对其的管理和监测。

控制填海造地的规模,加
强水污染治理,设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并加大对红树林保护宣传的力度。

结论: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的植被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
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红树林正面临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红树林,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深圳植物物候调查报告

深圳植物物候调查报告

深圳植物物候调查报告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114°37′,北纬22°27′~22°52′。

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

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平均气温22.5 ℃,极端气温最高38.7 ℃,最低-2 ℃。

无霜期355 d,年均降雨量1924.3mm,日照2120.5h。

适合常年开展旅游。

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的福田区和罗湖区是深圳城区。

福田区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深圳市重点开发和建设的中心城区,将建设成为深圳市的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和商务中心;罗湖区是是深圳市开发较早的商业中心区。

两区建设充满现代气息,高楼耸立,定位为文明城市、金融中心、时尚之都、国际化城市等等。

深圳市城市绿化系统中常用的园林观赏植物约有80余科500余种,还有外来植物1042种,是目前国内发现外来植物最多的地区[10] ,如加拿利海枣、南洋楹、鸡冠刺桐、大花紫薇等。

在城区,主要由榕树、木棉、凤凰木、阴香、白兰、棕榈类等乔木,叶子花、金凤花、朱樱花、九里香、大红花、海桐等灌木以及文殊兰、葱兰、韭兰等地被植物及草坪草组成城市园林生态系统。

公园作为城区内主要绿化环境,植被类型多样,且物种丰富,但仍有部分植物景观存在植被结构不合理,景观效果不佳,造成土壤裸露或景观单调等问题。

植物的生长随季节的变化在外貌上表现出一定的季相变化。

季相的变化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流动,以产生不同的感悟。

春天的萌芽和花朵的绽放,让人看到生命的灵动和鲜活;夏日的浓荫,给人在炎热中寻得一处荫凉和惬意;秋日的果实累累和纷飞落叶,是生命的交替,让人有丰收的喜悦,也有落叶归根的感叹;冬日,那光秃的枝丫虽然显得有些萧条,但也正向人们展示其美姿,那种宁静却是任何季节都不能赋予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设计风格 。“欧陆风 ”等异国情调和崇尚中国传统
建筑文明和浓郁地方色彩的楼盘并存 。其环境总体
特点详见表 3。
表 3 多元整合期 ———生态 、绿色住区园林环境特点
住区环境设计 现状分析
特点
彻底打破了行列式布局 ,出现多 注重 人 文 氛 围 、
总体规划布局 以组团 、围合式 、半围合式为主的 交往空间及生态
种植 形 式 简 单 、 植物品种少
小区代表
通心岭 、园岭 、滨河小区等
以政府福利房 为主
1. 3 初步成熟期 ———花园式小区 (1988~1999年 ) 1987年 12 月 ,深圳市政府率先采用协议 、招标
和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使用权的 尝试 ,改革了土地使用制度 ,开创了建国后土地使用 进入市场的先河 ,标志着深圳房地产市场的形成 。在 园林绿地建设方面 ,市政府制订了《深圳经济特区园
表 1 起步阶段 ———花园街坊园林环境特点
住区环境设计 现状分析
特点
主要为传统行列式布局 ,多以层 总体规划布局 条式 、点式 为 主 。注重 朝 向 、通 以实用为前提
风 、采光等实用性布局
建筑风格
造型简单 ,多层以传统的火柴盒 式的设计为主 ,高层以港式化的 设计风格为主如“井 ”字形塔楼
对风格鉴赏停留 在较低层次
欧陆风格
园林设计
出现了中心绿地的做法 ,但园林 景观设计手法简单 ,小品设计从 粗到精 ,植物景观较丰富
室外环境逐渐成 为买点
复层结构的植物
植物空间类型
以乔 +草 、灌 +草为主 ,乔 +灌 +
植物材料选择
以棕榈 科 植 物 为 主 , 遗 弃 乡 土 树种
深圳建市之前称宝安县 , 1979年建市 , 1980年成 为经济特区 。深圳建市之前 ,居住区绿化建设和全国 大多数城市一样 ,沿袭了“经济节约型 ”住宅的总体 特征 。从建国初期起 ,城镇住宅大体有 3 种情况 :一 是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和民国期间富贾的西式洋房 ; 二是传统民居 ,多为清朝晚期至民国年间建造的老式 砖瓦平房 ;三是自行搭建的简易房屋和棚屋 。相对而 言 ,大院与洋房的绿化环境布局比较讲究 、管理精细 , 整洁有序 ;传统民居亦有良好的绿化传统 ,在院落里 多植有树木花卉 ,并常配置有精制的盆景 ,街巷中也 有一些零星树木 ,间或果树 。但就总体来看 ,城镇绿 化环境仍较差 ;棚户区住宅基本无绿化 。此时的深圳 居住区绿地基本谈不上有什么像样的植物配置 ,只是 在住宅附近零星种植若干大树或灌木而已 ,多以乡土 树种为主 ,景观较为凌乱 ,也没有成片的居住绿地 ,管
本研究以深圳市区近 20年的新建居住区为研究对 象 ,选取风格与建设时间不同的 24个居住区作为样点 进行详细调查 ,包括市区政府福利房和商品房中的居住 小区 、高尚住区 。了解居住区绿地园林植物造景的现状 与存在问题 ,探讨深圳居住区绿地园林植物景观地域特 色 ,并为今后的建设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与对策。 1 发展历程
兴起棕榈热 、草 坪热
小区代表
莲花二村 、百仕达一二期 、东海花 以安居房 、商品
园一期等
房建设为主
1. 4 多元整合期 ———绿色生态住区 (2000年 ~至今 ) 绿色住区环境是一种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
导 ,规划 、建设 、经营 、管理的城镇人居环境 。绿色住 区环境的意义就可以理解为具有生命与活力的城镇 住区环境 ,它们是具有优化的生存条件和使人们能够 在住区环境中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活空间 [ 3 ] 。除此 之外 ,绿色住区环境还可理解为是自然资源消耗少 、 能源消耗少 、无污染 、无公害 、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居住 质量 、高性能 、高生活品位及具有文化意韵的住区环 境空间场所 [ 4 ] 。在良好的经济形势下 ,深圳房地产 业越趋成熟 ,住区建筑与园林景观风格朝着多元化发 展 。2000年 ,深圳市荣获 “国际花园城市 ”称号 ,并 将 2001年定位于“安家在国际花园城市 ———中国深 圳购房年 ”。消费者对居住的要求开始以“环境至上 型 ”为特点 ,更注重小区的居住品味 、人文气氛 、生态
在人类由原始社会阶段进入农耕文化阶段时 ,栽 培植物就成为主要劳作 。而把园林植物作为一种配 置艺术则体现了人类的文明 。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 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也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 平的直接体现 。居住区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 ,历 史变迁自然也会为之打上深深的印记 。深圳作为一 个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 ,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山水城 林相互辉映 ,易于接受外来信息 ,融合东西文化 ,且邻 近香港 ,造就了如今或依山 、或傍水 、或闹市取静 、风 格各异的居住区园林景观 。
到重视 ,并且开始重视园林景观设计 。由于这个时期
的居住区开发建设受外国风的影响很大 ,无论其建筑
风格还是植物景观风 格 , 都打 破了 传统 的形 式 [ 2 ] 。
建筑设计以所谓的“欧陆风格 ”为主 ,植物景观方面
一改传统的大乔木种植 ,以棕榈科植物加大草坪为
主 ,兴起一股模拟外国园林风格的造园倾向 。此期环
深圳居住区园林植物景观地域特色分析
曾丽娟 1 李敏 2
(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2华南农业大学热带园林研究中心 )
摘 要 :通过对不同建设时期居住区的调查以及发展历程的论述 ,分析总结了各个时期深圳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 特点 。以此了解深圳居住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探讨深圳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特色 ,并为其今 后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 关键词 :居住区 ;园林植物配置 ; 地域特色 ; 发展 ; 深圳
- 20. [ 9 ]李静 ,张浪 ,陶务安. 景观外貌 生态内涵 ———合肥瑶海公园植物景
观规划构思剖析 [ J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6 (7) : 65- 67. [ 10 ]储亦婷 ,杨学军 ,唐东芹. 从群落生活型结构探讨近自然植物景观
设计 [ J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2004, 22 (2) : 176- 180. (通讯地址 : 230036,合肥市长江西路 130号 )
109
风 景 园 林
理不到位 ,总体园林绿化的环境较差 。 1. 2 起步阶段 ———花园式街坊绿化 (1980~1987年 )
1979年 3 月 ,广东省委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 市 ; 1980年 8 月 ,国务院又划定了 32715 km2 兴办经 济特区 ,深圳成为我国首批最大的经济特区 。 1980 年前 ,深圳房地产业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 。国民 经济水平低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房制度大量存 在 ,普遍实行福利分房制 ,商品房的市场狭小 ,开发商 的实力有限 ,房地产这个新的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
布局 。大型住宅区大量出现
环境的营造
建筑风格
欧陆风格趋于消退 ,出现了现代 主义 、新古典主义 、岭南风格等多 种风格 ,向多元化 、个性化发展
以明亮 、淡雅 、柔 和为主 ,追求异 国风格或中西合 璧 、彼此渗透
园林设计
普遍引进国际知名环境景观设计
公司 ,园林景观设计手法多样且 越趋专业 ,注重小区环境艺术品 的设计 ,植物景观丰富
境总体特点详见表 2。
表 2 初步成熟期 ———花园式居住区园林环境特点
住区环境设计 现状分析
特点
打破了单纯的行列式布局 ,出现
总体规划布局
了围合式布局 ,并逐渐以此为主 。 开始注重室外环 单元组合方式增多 ,朝向变化较 境景观
多 ,整体规划比较活泼
建筑风格
住宅建筑造型灵活 ,出现了弧形 居住建筑 、仿欧式建筑
园林设计
单纯的绿化 ,环境小品也较为粗 注重室内环境设
糙 ,景观整体性未体现出来

植物空间类型
以乔木孤植 、列植和群植为主 ,乔 空间简单 、景 观
-草或灌 -草较少
类型单调
植物材料选择
榕属植物、红花羊蹄甲 (B auhinia blakeana Dunn) 、秋风 (B ischofia ja2 vanica BL. )等 ,以乡土树种为主
110
林绿化规划和实施方案 》,提出要实现绿化 、净化 、美
化 。按照上述总体规划要求 ,明确规定居住区绿地率
指标为 40%。由此 ,深圳的园林环境发生了巨大变
化 : 1992年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 (住房 ) , 1994 年被
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在此阶段里 ,居住区建设从
室内转向室外 ,服务配套设施和绿地植物景观开始受
- 64. [ 4 ]张庆费 ,夏檑 ,乔平 ,等. 上海公园的发展动态 、分布格局与规模特
征分析 [ J ]. 中国园林 , 2001 (1) : 58- 61. [ 5 ]闫淑君 ,洪伟 ,吴承祯.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 J ]. 福建林业科技 , 2003, 30 ( 1) : 63- 66. [ 6 ]张浪 ,陶务安 ,李明胜. 营造生态园林 ,注重群落景观 ———上海市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 21卷第 4期
划分为“五代 ”———“经济节约型 ”、“适用经济型 ”、 “发展转变型 ”、“景观舒适型 ”和“环境至上型 ”[ 1 ] 。 在这种情况下 ,居住区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同样是相 辅相成的 。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 、经济水平和文 化的影响 ,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及消费者审美观念的状 况 ,可将深圳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大致分 为以下 4个阶段 。 1. 1 早期 ———节简型街坊绿化 (1950~1979年 )
居住区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不同时期的 居住区环境状况 ,是反映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 平的重要标志 ,深圳著名建筑师陈世民曾将住宅发展
收稿日期 : 2007- 03- 19 修回日期 : 2007- 05- 06 第一作者简介 :曾丽娟 (1979 - ) ,女 ,硕士 ,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与 研究工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