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平面直角坐标知识点总结

平面直角坐标知识点总结

平面直角坐标知识点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坐标系统,用于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

它由横轴和纵轴组成,分别称为x轴和y轴。

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坐标表示、点的位置关系、距离计算和直角坐标系的应用等方面,逐步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的相关知识点。

一、基础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互垂直的坐标轴所构成,通常将横轴表示为x轴,纵轴表示为y轴。

坐标原点是两条轴的交点,记作O。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x, y)来表示,其中x表示横坐标,y表示纵坐标。

二、坐标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如下: - 如果点在x轴上,纵坐标为0,横坐标为实数x; - 如果点在y轴上,横坐标为0,纵坐标为实数y; - 如果点在第一象限,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正数; - 如果点在第二象限,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 - 如果点在第三象限,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负数;- 如果点在第四象限,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

三、点的位置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通过坐标的比较来判断点的位置关系。

常见的点的位置关系有: - 如果两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相等,那么这两个点重合; - 如果两个点的纵坐标相等但横坐标不等,那么这两个点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 - 如果两个点的横坐标相等但纵坐标不等,那么这两个点在同一条垂直直线上; - 如果一个点的横坐标大于另一个点的横坐标,且纵坐标大于另一个点的纵坐标,那么前者在后者的右上方; - 如果一个点的横坐标大于另一个点的横坐标,且纵坐标小于另一个点的纵坐标,那么前者在后者的右下方; - 如果一个点的横坐标小于另一个点的横坐标,且纵坐标大于另一个点的纵坐标,那么前者在后者的左上方; - 如果一个点的横坐标小于另一个点的横坐标,且纵坐标小于另一个点的纵坐标,那么前者在后者的左下方。

四、距离计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通过坐标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设A(x1, y1)和B(x2, y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公式为: d = √[(x2 - x1)² + (y2 - y1)²]五、直角坐标系的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几何学、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归纳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归纳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归纳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分析平面上点的位置和运动的基本工具之一、它由两条相互垂直的数轴(通常称为x轴和y轴)组成,在规定的单位长度上构成一个矩形坐标系。

该坐标系可以用来描述平面内的点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坐标轴:平面直角坐标系包括两条垂直于彼此的直线,称为坐标轴。

其中一条被标记为x轴,另一条被标记为y轴。

2.原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交点称为原点,通常标记为O。

3.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个点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x,y)来表示,其中x表示在x轴上的位置,y表示在y轴上的位置。

这对实数称为坐标。

例如,点(3,4)表示位于x轴上3个单位和y轴上4个单位的点。

4.象限: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平面分为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位于x轴和y轴的正方向上,第二象限位于x轴的负方向和y轴的正方向,第三象限位于x轴和y轴的负方向上,第四象限位于x轴的正方向和y轴的负方向。

象限用于确定坐标点的相对位置和符号。

5.距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使用勾股定理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x2-x1)^2+(y2-y1)^2),其中(x1,y1)和(x2,y2)是两点的坐标。

6.斜率:斜率用于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使用两点间的坐标来计算斜率。

斜率公式为:m=(y2-y1)/(x2-x1),其中(x1,y1)和(x2,y2)是直线上的两点。

7. 截距:截距是指直线与y轴的交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斜率截距公式为:y = mx + b,其中m是斜率,b是截距。

8.正交性: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相互垂直,也就是说它们的夹角为90度。

这种相互垂直的性质被称为正交性。

9.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可以通过平移来改变它们的位置。

平移是指沿着x轴和y轴移动一定的距离,而不改变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10.缩放:可以通过缩放来改变坐标系的单位长度。

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点及考点归纳

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点及考点归纳

数学篇数苑纵横坐标系与其它数学知识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许多知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研究会更加直观易懂.所以只有牢固掌握了与直角坐标系有关的知识点与考点,才能更好地学习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等相关知识.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知识点归纳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 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坐标在四个象限的特点:点P (x ,y )在第一象限则x >0,y >0;在第二象限则x <0,y >0;在第三象限则x <0,y <0;在第四象限则x >0,y <0.3.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点P (x ,y )到x 轴的距离为|y |,到y 轴的距离为|x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x 2+y 2.4.点的对称:点P (m ,n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 ,-n ),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 ,n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m ,-n ).5.平行线: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特征:纵坐标相等,如直线PQ ,P (m ,n )Q (p ,n );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特征:横坐标相等,如直线PQ 、P (m ,n )、Q (m ,p ).6.象限角的平分线: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可记作:P (m ,m );点P (a ,b )关于第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的对称点坐标是(b ,a );第二、四象限角P (m ,-m );点P (a ,b )关于第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的对称点坐标是(-b ,-a ).7.点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 ,y )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a ,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a ,y );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考点归纳1.求坐标求点的坐标的方法是过这个点向x 轴作垂线,则垂足对应的数就是该点的横坐标;过这个点向y 轴作垂线,则垂足对应的数就是该点的纵坐标.确定了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就知道这个点的坐标.例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3,4),将OA 绕坐标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至OA ′,则点A ′的坐标是.解:如图2,过点A 作AB ⊥x 轴于B ,过点A ′作A ′B ′⊥x 轴于B ′,∵OA 绕坐标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至OA ′,∴OA =OA ′,∠AOA ′=90°,∵∠A ′OB ′+∠AOB =90°,∠AOB +∠OAB =90°,∴∠OAB =∠A ′OB ′.在△AOB 和△OA ′B ′中,ìíîïï∠OAB =∠A ′OB ′,∠ABO =∠OB ′A ′,OA =OA ′,∴△AOB ≌△OA ′B ′(AAS ),∴OB ′=AB =4,A ′B ′=OB =3,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点及考点归纳湖南怀化顾建明图123数学篇数苑纵横图2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5,0),B(3,0),点C在y轴上,△ABC的面积为12,求点C的坐标.解:∵点A(-5,0),B(3,0),都在x轴上,∴AB=8.∵△ABC的面积为12,点C在y轴上,∴△ABC的面积=12AB⋅OC=12.解得OC=3,若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为(0,3),若点C在y轴的负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为(0,-3),综上所述,点C的坐标为(0,3)或(0,-3).2.求象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点的符号特点是:第一象限内的点,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正;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第三象限内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为负;第四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确定了点横坐标及纵坐标的正负,就确定了象限.例3若点M(x,y)满足(x+y)2=x2+y2-2,则点M所在象限是().A.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B.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C.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D.不能确定解:∵(x+y)2=x2+y2+2xy,∴原式可化为xy=-1,∴x、y异号,∴点M(x,y)在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故选B项.例4已知点P(x,y)在函数y=1x2+-x的图象上,那么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由题意x2≠0且-x≥0,∴x<0,∴1x2>0,x>0,∴y>0.∴点P(x,y)在第二象限.故选B项.3.求面积当三角形有一边在x轴上时,则以x轴上的边为底边,其长等于x轴上两个顶点横坐标差的绝对值,此边上的高就等于另一个顶点纵坐标的绝对值;当三角形的一边在y 轴上时,则以y轴上的边为底边,其长等于y 轴上两个顶点纵坐标差的绝对值,此边上的高就等于另一个顶点横坐标的绝对值.确定了三角形的底边和高就能求出面积.例5如图3,△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2,4),B(-2,0),C(3,0),求△ABC的面积.图3解:过A作AD⊥x轴,垂足为D,∵A的坐标是(2,4),∴AD=4,24数学篇∵B (-2,0),C (3,0),∴BC =5,∴S △ABC =12BC ∙AD =12×5×4=10.例6如图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1),B (1,3),C (2,-3),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图4分析:由于三边均不平行于坐标轴,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求边长,也无法求高,因此得另想办法.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点,可以将三角形围在一个梯形或长方形中,这个梯形(长方形)的上下底(长)与其中一个坐标轴平行,高(宽)与另一个坐标轴平行.这样,梯形(长方形)的面积就容易求出,然后再减去围在梯形(长方形)内边缘部分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得原三角形的面积.解:如图5,过点A 、C 分别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与过点B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于点D 、E ,则四边形ADEC 为梯形.图5因为A (-3,-1),B (1,3),C (2,-3),所以AD =4,CE =6,DB =4,BE =1,DE =5.所以S △ABC =12(AD +CE )×DE -12×AD ×DB-12×CE ×BE =12×(4+6)×5-12×4×4-12×6×1=14.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图形与数量间的联系,并为几何问题和代数问题的相互转化提供条件.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点与考点,从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上期《<实数>巩固练习》参考答案1.D ;2.C ;3.D ;4.A ;5.B ;6.5;7.-1;8.4;9.14或22;10.-3;11.解:(1)3,14-3;(2)∵2<6<3,4<21<5,∴m =6-2,n =4,∴2m +n -26=2(6-2)+4-26=0;(3)a =15,b =32-5.12.解:(1)原来正方形场地的周长为80m;(2)设长方形场地宽为3a m ,则长为5a m.由题意有:3a ×5a =315,解得:a =±21,∵3a 表示长度,∴a >0,∴a =21,∴这个长方形场地的周长为2(3a +5a )=16a =1621(m ),∵80=16×5=16×25>1621,∴这些铁栅栏够用.答:这些铁栅栏够用.数苑纵横25。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13个知识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13个知识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13个核心知识点哎,说起平面直角坐标系,那可是数学里头相当重要的一个板块儿。

咱们今天就来摆一摆它的13个核心知识点。

首先呢,平面直角坐标系就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组成,水平方向的叫x轴,垂直方向的叫y轴,它们交在一块儿的那个点叫原点。

然后啊,平面上的每个点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比如(x,y),x就是横坐标,y就是纵坐标。

再说说象限,根据点的坐标的正负,平面被分成了四个部分,叫象限。

第一象限的点坐标都是正数,第二象限的x坐标为负,y坐标为正,第三象限的点坐标都是负数,第四象限的x坐标为正,y坐标为负。

还有啊,关于x轴、y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都是有规律的。

比如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相反数。

另外,平面直角坐标系里头还可以搞平移、缩放这些变换。

平移的时候,点的坐标会跟着变,比如向右平移,横坐标就变大,向左平移,横坐标就变小。

缩放的时候,比如横坐标变为原来的k倍,那图形就跟着放大或缩小了。

再来说说直线、圆这些图形,它们都可以用方程来表示。

比如直线y=2x+3,圆的方程是(x-h)^2+(y-k)^2=r^2。

最后啊,还有中点公式、斜率公式、距离公式这些工具,它们可以用来求线段的中点、直线的斜率和两点间的距离。

总之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点虽然多,但只要掌握了规律,学起来也就不那么难了。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有序数对有序数对: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有序数对,记作()。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横轴: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

纵轴:的数轴称为y 轴或纵轴。

坐标轴:和统称为坐标轴。

原点:两坐标轴的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坐标: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来表示了,这个叫做点的坐标,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是一一对应的。

象限: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坐标平面就被两坐标轴分分四个部分,分别叫做象限、象限、象限、象限。

知识点三、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特征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四个象限内的点:设P(x,y)P在第一象限:x 0, y 0P在第二象限:x 0, y 0P在第三象限:x 0, y 0P在第四象限:x 0, y 0平行于x轴的点:坐标相等平行于y轴的点:坐标相等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相同;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相反。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相同, 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相同, 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点拨:点的位置决定占的坐标的范围,反之亦然。

知识点四: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的一些地点分布情况的平面图过程如下:(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确定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各个地点的。

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平面内物体的位置确定平面内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要选择一个参照物。

知识点五、用坐标表示平移1、用坐标表示点的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将点将点(x,y)向石成上(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 )[或]。

简记:左右平移,变不变,右左;上下平移,变不变,上下。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可编辑修改word版)

温馨提示(a , b )与(b , a )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

例如:用(3 , 5) 表示第 3 列的第 5 位同学,那么(5 , 3) 就表示第 5 列的第 3 位同学。

夯实基础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一.有序数对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有序数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这样可以用含有两个数的组合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 a 与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 , b )。

例 1:(1)在一层的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2)在电影票上, 如果把“5 排 8 号”简记为(5,8),那么“4 排 9 号”如何表示?(8,3)表示什么含义?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概念具体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原点重合的数轴,这样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两轴水平的数轴叫做 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垂直的数轴叫做 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原点 两轴的交点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坐标平面坐标系所在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三.象限x 轴和 y 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部分,称为四个象限,按逆时针顺序依次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如图。

y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一象限Ox第四象限y b • Oax例 2:设M (a , b )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1) 当a > 0, b < 0 时,点M 位于第几象限?(2) 当ab > 0 时,点M 位于第几象限?四.点的坐标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 A ,过点 A 分别向 x 轴、 y 轴作垂线,垂足在 x 轴、 y 轴上对应的数 a 、b 分别叫做点 A 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有序数对(a , b )叫做点 A 的坐标,记作A (a , b ) ,如图。

1. 已知坐标平面内的点,确定点的坐标先由已知点 P 分别向 x 轴、 y 轴作垂线,设垂足分别为 A 、 B ,再求出垂足 A 在 x 轴上的坐标 a 与垂足 B 在 y 轴上的坐标b ,最后按顺序写成(a , b )即可。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

X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2、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一点 P 的坐标,都和惟一的一对有序实数对(a,b )一一对应;其中,a 为横坐标,b 为纵坐标坐标;3、 x 轴上的点,纵坐标等于 0; y 轴上的点,横坐标等于 0; 坐标轴上的点 不属于任何象限;4、 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具有如下特征:小结:(1 )点P ( x, y )所在的象限 —►横、纵坐标X 、y 的取值的正负性;(2 )点P ( X, y )所在的数轴 —*■横、纵坐标X 、y 中必有一数为零;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a,b ),则(1) 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b ;( 2 )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 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为PO = .a 2 b 26、 平行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a )在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相等;b )在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相等;d bJ_____ P(a,b) 1____________ 1-3 -2 -1 0 -1-2 -31a X点A 、B 的纵坐标都等于m ;象限 横坐标X 纵坐标y 第一象限 正 正 第二象限 负 正 第三象限负 负 第四象限正负b YC点C、D的横坐标都等于n ;,nD 'XX7、对称点的坐标特征:8、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a)若点P ( m,n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 b)若点P ( m,n )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贝Um基本练习:练习 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P ( m 5,m2 )在x 轴上,贝U P 点坐标为 _________2练习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 m 2, 4 ) 一定在 _____________ 象限;2练习3 :已知点P ( a 1, a 9)在x 轴的负半轴上,则 P 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4 :已知X 轴上一点A (3 , 0) , y 轴上一点B ( 0 , b ),且AB=5,则b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 ; 练习5 :点M (2 , - 3)关于x 轴的对称点N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 ;关于y 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 ________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Q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 。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总结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一节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的坐标:
(1)我们把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
①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有公共原点且垂直的数轴.
②各部分名称:水平数轴叫x轴(横轴),竖直数轴叫y轴(纵轴),x轴一般取向右为正方向,y轴一般取
象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叫坐标系的原点.它既属于x轴,又属于y轴.
(3)坐标平面的划分
建立了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两轴把此平面分成四部分,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4)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二节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坐标确定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有序数对
比如教室中座位的位置,常用“几排几列”来表示,而排数和列数的先后顺序影响座位的位置,因此用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有序数时,记作(a,b),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

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a,b).
要点诠释:
对“有序”要准确理解,即两个数的位置不能随意交换,(a,b)与(b,a)顺序不同,含义就不同,表示不同位置。

知识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坐标的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就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 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如图1)。

注:我们在画直角坐标系时,要注意两坐标轴是互相垂直的,且有公共原点,通常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坐标轴的正方向。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的。

2.点的坐标
点的坐标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的主要表示方法,是今后研究函数的基础。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想表示一个点的具体位置,就要用它的坐标来表示,要想写出一个点的坐标,应过这个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a,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b,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b,那么有序数对(a,b)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a,b).用(a,b)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前面,所以这是一对有序数。

注:①写点的坐标时,横坐标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

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②由点的坐标的意义可知:点P(a,b)中,|a|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b|表示点到x轴的距离。

知识点三:点坐标的特征
l.四个象限内点坐标的特征:
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叫做第一、二、三、四象限,如图2.这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符号分别是(+,+),(-,+),(-,-),(+,-).
2.数轴上点坐标的特征: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表示为(a,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可表示为(0,b).
注意:x轴,y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个点,不在这四个象限内,就在坐标轴上。

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3.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坐标的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可表示为(a,a);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表示为(a,-a).
注:若点P(a,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
若点P(a,b)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b。

4.对称点坐标的特征:
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
P(a,b)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
P(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b).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
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象限 横纵坐标符号(a ,b)
图象
第一象限 (+,+)a >0,b >0
第二象限 (-,+)a <0,b >0 第三象限 (-,-)a <0,b <0 第四象限 (+,-)a >0,b <0 x 轴上
正半轴(+,0) 负半轴(-,0)
y 轴上
正半轴(0,+) 负半轴(0,-)
原点
(0,0)
五、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知识点四:简单应用
l.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确定点的位置的必经过程,一般地只有建立了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点的位置才能得以确定,才能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也就是绘制平面图的过程: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 轴,y 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要点诠释:
坐标轴上 点P (x ,y ) 连线平行于 坐标轴的点 点P (x ,y )在各象限 的坐标特点 象限角平分线上 的点 X 轴
Y 轴
原点
平行X 轴
平行Y 轴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第一、 三象限
第二、四象限 (x,0)
(0,y)
(0,0)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不同
x >0 y >0 x <0 y >0 x <0 y <0 x >0 y <0
(m,m) (m,-m)
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们一般选择那些使点的位置比较容易确定的方法,例如借助于图形的某边所在直线为坐标轴等。

在具体问题中要注意分析题目,灵活运用。

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是不唯一的。

2. 用坐标表示平移
(1)点的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a,y)或(x-a,y);将点(x,y)向上或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由上可归纳为:
①在坐标系内,左右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右加左减;
②在坐标系内,上下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上加下减;
③在坐标系内,平移的点的坐标规律:沿x轴平移纵坐标不变,沿y轴平移横坐标不变.
(2)图形的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了a个单位长度。

注:平移是图形的整体位置的移动,图形上各点都发生相同性质的变化,因此图形的平移问题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问题来解决。

注意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
三、规律方法指导
学习本章首先要理解好有序数对的概念,也就是在这里的数不但表示大小,还表示方向.并且它的位置也是不能改变的.其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它是帮助我们研究事物的位置关系的一个工具,那么,对于点坐标的特征要熟练掌握,这样对于解题和应用都有很大帮助.最后就是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平移图形,这里学生一定要画平面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在数学中的作用,这是利用左右脑学习的最好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