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 祠1
山西太原晋祠

山西太原晋祠篇一:晋祠简介晋祠,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其文化遗产价值独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
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汉文化特色。
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1961年3月公布晋祠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第一批国家AAAA级别旅游景区。
[1篇二:太原晋祠太原晋祠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
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
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
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中文名:晋祠原名:唐叔虞祠地点:山西太原难老泉、侍女像、圣母文物:唐太宗御碑、《晋祠之铭并序》晋祠三绝:像目录概述简介晋祠由来历代修造建筑景观神话般的创造祠祀的形成功能与形式水镜台环境与选址空间与布局艺术特征造型风格圣母殿侍女群雕晋祠三绝晋祠侍女旅游信息开放时间及门票价格交通提示住宿美食简介刀削面拉面孟封饼羊杂割特产相临景点梁衡《晋祠》写在晋祠石壁上的诗晋祠博物馆晋祠邮票展开概述简介晋祠由来历代修造建筑景观神话般的创造祠祀的形成功能与形式水镜台环境与选址空间与布局艺术特征造型风格圣母殿侍女群雕晋祠三绝晋祠侍女旅游信息开放时间及门票价格交通提示住宿美食简介刀削面拉面孟封饼羊杂割特产相临景点梁衡《晋祠》写在晋祠石壁上的诗晋祠博物馆晋祠邮票展开编辑本段概述“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有晋祠远景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
晋祠讲解

重檐十字脊
献殿
晋祠三宝之一
建于金大定8年, 明万历年间修葺。 祭祀圣母摆放贡 品的场所,单檐 歇山顶,琉璃雕 花脊。是我国唯 一一座殿和亭相 结合的建筑。
特点:结构轻巧坚固,梁 柱无钉,墙为栅栏,斗棋 简洁,出檐深远,前后明 间敞门。
鱼沼飞梁
北魏之前,距今1500多 年历史。梁思成称: “此石柱桥,在古画中 偶见,实物仅此孤例, 询属可贵。”是中国古 建桥梁中独一无二的十 字形桥,桥面作十字形, 东西宽广,南北下斜如 翼,于地面相平,犹如 一只展翅飞舞的大鸟, 故称飞梁。古时称“圆 形为池,方形为沼”, 又因沼中多鱼故叫鱼沼。
木雕
宋代遗物
我国最早的木构盘龙柱,8条蜿蜒欲动的 木龙豪放健美,形态各异。
周柏
晋祠三绝之二
西周所植
茂盛苍劲,枝干挺拔,距今2990年。
难老泉
晋祠三绝之三 俗称“南海眼”是晋水的源头
八角攒尖顶 斗拱昂嘴为明代手法,间架 结构依然是北齐建筑风格。
晋祠三大名匾之三
《诗经· 鲁颂》中的“永锡难老”锦句为其命名 “难老泉”,取生生不息,青春永驻之意。 傅山先生题写
晋祠三宝之二
充 分 发 挥 材 质 在 不 同 环 境 中 的 特 长 34根莲花石基水中耐腐 木质斗拱梁坊 可塑有韧性 石桥板耐磨防火
圣母殿
宋代建筑 晋祠三宝之三
核心建筑,殿高19米, 面阔7间,进深6间, 平面布置近似方形。 殿顶筒板瓦覆盖,黄 绿琉璃剪边,琉璃花 脊兽装饰,斗拱粗大, 形制多样,出檐深远。
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清代晋祠书法家杨二酉所题
花 罩 垂 柱 雀 替
雕
梁 画 栋
会仙桥于智伯渠
是通往圣母殿,献殿之要道。桥为石制,拱形,东西各有台 阶数级,南北有石栏护围。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晋祠》课件3 级上册语文课件

漂着的吧。眼,有神奇的中流砥柱、张郎塔、。宋代泥塑的圣母及四十二尊侍女,是我国现存宋塑中 的珍品。“二绝”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光义于此灭北汉
Image
12/10/2021
第四十页,共四十页。
锡
不系舟、人字堰、洗耳洞、真趣
亭,还有“南海(nán hǎi)眼”的难老泉亭,
难 老
然后是水母楼。难老泉水从源于
一丈深的石岩中流出,泉水常年
恒温17℃。水的流势不大,清澈
如玉,常年不息。
2021/12/10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
难老泉亭
俗称(sú chēnɡ)“南海眼”是晋水的源头
2021/12/10
《诗经(shī jīnɡ)·鲁颂》中的“永锡难老”锦句为
其命名“难老泉”,取生生不息,青春永驻之意。
傅山先生(xiān sheng)题写
2021/12/10
第十五页,共四十页。
难老泉的泉眼 (quányǎn)
晋水由智伯渠溯流而上,即
难老泉。整个泉系,形成一组的
建筑组合。其中有七孔八眼的泉
永
眼,有神奇的中流砥柱、张郎塔、
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
(qítè)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
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
(夸张(kuāzhāng)——展现这棵古柏的绰约风姿)
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其余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
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
不是(bù shi)藏在殿下,就是隐于亭后。
晋祠导游词(10篇)

晋祠导游词(10篇)晋祠导游词1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著名中外。
尤其是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景点是晋祠风景区的精华。
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晋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晋祠旅游景区距太原市较近,气候条件与市区接近,加上依水傍山,风景优美,是游客避暑、观光地。
太原市通往晋祠的8路无人售票公共汽车、8路小公共汽车,昼夜持续时间长(早6:00--晚23:00),行车间隔时间短(15--20分钟),乘车环境舒适。
晋祠风景区食宿方便,饭店、旅馆坐落周围,数十家饭店、餐馆、酒家,均具有上乘的效劳和可口的饭菜,且具有本地特色。
尤其是“晋祠大米〞以其明晶透亮、味道纯香而饮誉天下。
紧靠景区的晋祠镇政府近几年下工夫抓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公用设施及三业(效劳、餐饮、娱乐)建设,面貌大为改观,尤其是景区的住宿条件、通信业务、医疗保障、娱乐场所、购物环境越来越受到中外游人的青睐。
晋祠导游词2古建荟萃、名木杂布、风景绮丽、闻名遐迩的太原晋祠,地处市区西南的悬瓮山下,晋水源头,是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中国古建园林明珠。
其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无考,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一书已有记载,说明晋祠在一千五百余年前,已有一定规模了。
晋祠即晋侯之祠,原是祭祀西周初年唐方国开国诸侯姬虞(即唐叔虞)的祠堂。
后因晋水发源于此,改国号为晋,故名晋祠。
晋祠占地4万多平方米,祠内林木荫翳,业经千余年的补葺修扩、开发建设,已由最初祭祀春秋晋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而开展成为包括各类寺庙在内的奉祀诸多人、神、佛、道的庙宇群落,有宋、金、元、明、清历代兴建的各种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百余座,是一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并且有着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园林,在海内外久负胜名。
晋祠之谜

/
晋祠牌 楼
晋祠之谜
文/任丽娜
晋祠是我 国三大古典建 筑群之一。I :t :l t 京故宫 ,晋 祠的周柏隋槐宋大殿有更长久的历史:比曲阜孔庙,晋 祠见证了更为惊心动魄的中国历史。几乎历次改朝换代, 都在晋祠留下印记。中华文化传承与自然演变,都在晋 祠留有磨痕。从这座唐宋之际已经繁荣鼎盛的园林考察 三晋历史文化。是一般园林旅游远远不能比拟的文化探 索。那么,晋祠到底隐藏了什么文化信息呢?
宋代大殿有一圈檐下周围廊,古称副阶周匝。它正 面檐下的部分是传统的祭祀场所,极为宽畅,面积不下 于一个篮球场,现代建筑师难出如此创意。
宋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与唐朝不同,唐朝建筑宏伟壮 丽,展示着唐朝繁荣鼎盛的时代风貌。宋代建筑的屋檐 和屋脊都是微微翘起的曲线,建筑上蕴涵了柔和绚丽的 婉约风格。为此,宋代屋檐的角都伸出去很远,要靠一 个角梁来承托。
东门口的地名是“大泊堰”,即湖泊的边沿。晋祠泉水从 悬瓮 山喷涌 而出,注 入晋阳 湖,滔 滔汾水 与晋泽擦 肩而过 , 洪水频频发生,故有汾神台骀,他是三皇五帝时代太原 地区 的治水 领袖。《 左传》 记载: “金天 氏有裔, 子日味 , 为元冥师,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 帝用嘉之,封诸汾川”。其祭祀场所就是圣母殿南的台骀 神庙。因此,晋祠山水园林, 非苏州园林小巧精致的雕 琢风格,它是 燕赵之风所以产生之雄浑壮 阔的北国疆域 所特 有的名 山大河 之造化 。
圣母殿前廊柱子上的盘龙,是我国古代惟一保留下来 的木雕盘龙,是完全的立体造型,八条盘龙各有名称,中 间两条展翅欲飞的是应龙,两边分别是蟠龙、没有鳞的蛟 龙和没有角的螭龙。龙的雕刻如此讲究,完全保留古老中 华文化的印记。《营造法式》里规范的木雕盘龙,又是仅 存晋祠圣母殿一处。
课文晋祠原文

课文晋祠原文晋祠,汉朝黄初二年,手工艺人民为祀诸侯伯,以诸侯侯伯为祠主,祀于南郊,旧为黄台之址。
及祠主改易,祠于石门之东。
自汉以来,数遭毁损,唐时置守祠使,后改为晋祠监,经营不缀,徐渐复旧。
晋祠分为前、中、后三部,以前部为主祀之处。
前部中央,设有用鼎伯,是为晋国之祖;两侧列有十一位与用鼎伯祭祀同时期的贤臣,共十二位代表古代晋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前殿两侧,与两偏殿各三间,列有宋祁、司马光、苏轼、三苏、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陆游、文天祥、辛文、金农等文人墨客的书画像,共十一位;前殿中央,设有长眉仙翁像,两旁分列天官之分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清代名臣像。
中部在前部南面,全是正殿;后部是惠泉书院,书院共有三进,中有于右任、郭沫若等先生题字,右有书院教士姓名匾额,左有倪健华《禁毁古迹大全》条幅,书院内设有讲堂和图书馆。
在晋祠中,还有古井,名为殷墟井,相传为殷商之时的井。
井边有篆刻不同时期的墨迹遗迹,是为文化瑰宝。
前殿墙上悬挂着《晋侯之墓》、《联元图》、《廿四孝图》等,都是文化珍品。
此外,馆内馆外还有《玄中寓言》、《老子》、《周易》、《国史》等碑刻、器物、字画、巨目雕刻等价值极高的珍品。
晋祠极大地丰富了晋城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旅游景点。
一、晋祠的历史渊源1. 晋祠建立的时间和原因2. 晋祠的主要建筑分布及其用途二、晋祠所呈现的文化宝藏1. 晋祠中的书画像和名臣伟人2. 晋祠中的古井和摩崖石刻3. 晋祠所收藏的文物珍品三、晋祠对文化底蕴的丰富贡献1. 晋祠为晋城的文化底蕴注入了新的活力2. 晋祠成为了旅游景点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晋祠》阅读答案

《晋祠》阅读答案《晋祠》阅读答案1晋祠阅读答案①太原之西南八里许,有周叔虞祠。
祠西为悬瓮山,出之东麓有圣母庙。
其南又有台骀祠,子产所谓汾神也。
有泉自圣母神座之下东出,分左右二道。
居人就泉凿二井,井上为亭,槛以覆之。
今左井已淹,泉伏流地中,自井又东,沮洳②隐见,可十余步乃出流为溪。
浸水洄洑绕祠南,初甚微,既远乃益大,溉田殆千顷。
水碧色,清冷见底,其下小石罗布,视之如碧玉,游鱼依石罅往来甚适。
水上有石桥,好事者夹溪流曲折为室如舟。
大石乔木交荫,老柏数十株,大皆十围,其中厕③以亭台佛屋,彩色相辉映,月出照水尤可爱。
溪中石大者如马,如羊,如棋局可坐。
予与二三子摄衣而登,有童子数人咏而至,不知其姓名,与并坐久之。
②山之半有寺,凿土为室,缭曲宏丽,累石级而上,望之墟烟远树映带田塍如画,《山海经》云:“悬瓮之山,晋水出焉。
”周成王封弱弟于唐地,在晋水之阳,后遂名国为晋。
既入赵氏,称晋阳。
昔智伯决此水以灌赵城,而宋太祖复因其故智以平北汉。
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唐高祖盖以唐公兴,尝祷于晋祠。
既定天下,太宗亲为铭而书之,立石以祟叔虞之德。
今其石在祠东,又其东为宋太平兴国之碑。
③是来也,余兄奉之官徐沟,余偶至其署,因得纵观焉。
念余之去太平兴国远矣,去唐之贞观益远矣,溯而上之,以及智伯及叔虞,又上之,至于台骀金天氏之裔,茫然不知在何代。
太原之去吾乡三千余里,久立祠下,又茫然不知身之在何境。
山川常在,而昔之人皆已泯灭其无存。
浮生之飘转无定,而余之幸游于此,无异鸟迹之在太空。
然则士之生于斯世,虽能立振俗之殊勋,赫然惊人,与今日之游一视④焉可也,其孰能判忧喜于其间哉!于是为之记。
【注】①刘大櫆:清代,桐城派创始人之一;早年以布衣游京师,晚年归故里,一生很不得志。
②沮洳(jùrù):潮湿。
③厕:置。
④一视:等量齐观。
22.第①段从哪些方面介绍晋祠的?(2分)23.对第②段画线句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伯灌赵城,宋太祖平北汉都是晋水的大功绩。
晋祠的游览顺序

晋祠的游览顺序
晋祠是一座历史文化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东南部,是
中国现存较大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晋祠可以按照以下游览顺序来参观:
1. 登泮池。
晋祠的正门就在泮池前面。
泮池是古代祭祀活动中用
来沐浴仪式中的大水池,景色优美,宜人宜游。
2. 观大殿。
大殿是晋祠的主要建筑,由前殿、中殿和后殿组成,
其规模和结构处处彰显出古代中国传统建筑的气魄与风范。
大殿中供
奉着晋祠的主神晋侯祠主,这是古代晋国的祖先,也是晋祠的灵魂所在。
3. 参拜祖庙。
晋祠墙内还有祖庙、太庙和神庙等建筑,这些建筑
是晋祠作为古代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祖庙供奉的是晋侯祠主的
祖先,其中最古老的建筑是大殿,而其他建筑的年代相对较晚,但也
有着很高的历史及文化价值。
4. 踏望道。
晋祠建筑群内还有一座长廊,称为“踏望道”,是游
客参观晋祠的主要路线之一,展现了晋祠多彩的历史文化,包括木雕、石雕、彩画和铜器等陈设,同时也是欣赏建筑美景的好地方。
5. 其他辅助建筑。
晋祠建筑群内还有一些辅助建筑,例如钟楼、
鼓楼、晋书馆、文庙等,其中鼓楼和钟楼是传统建筑中的常见元素,
晋书馆是收藏晋国文献及相关文物的地方,文庙则是晋祠的学术中心。
以上是参观晋祠时的推荐路线顺序。
通过按照这一顺序游览,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体验晋祠的历史和文化,同时欣赏晋祠建筑的特点和美丽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祠①
梁衡
堂楼阁和亭台桥榭。
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②,天高水清。
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
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
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春的疏枝,偃卧③在石阶旁。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
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
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④写的“难老泉”三个字。
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
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
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
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
”⑤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
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元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
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
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
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
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
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
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四十二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
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
这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的盘龙殿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
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
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
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
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
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
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胜瀛⑥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荫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
比如有一座假山,山上一挂细泉垂下,就在下面立着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接水。
那水注在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总不能盛满碗。
再如清清的小溪旁,有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没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吸尽百川似的。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注释:①选自1982年4月14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②萧疏:冷落,稀稀落落。
③偃(yǎn)卧:躺卧。
④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思想家。
字青主,山西阳曲(今太原)人。
精通经
史诸子,兼工诗文书画,又精医学。
著有《霜红龛集》等。
⑤晋祠流水似碧玉:唐代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中的句子。
⑥瀛:念yíng。
五步点击:
认识一个字:
掌握一个词:璀璨:cuǐ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夺目,有光泽,在这里是形容晋祠像明珠一样发出亮光。
品味一句话: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这句话中的“漂”字说明晋祠的水流势不大,波平浪静,而“几百间”又突出了晋祠的水“多”。
这句话以形象可感的语言总结了晋祠的水多、静、柔的特点。
揣摩一个点:本文以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手法,用清丽隽秀的语言,按总分总的顺序有条理有详略地介绍晋祠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
在表达上,于说明中穿插生动形象的描写,使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体现了文艺性说明文语言优美传神的特点,使人们在获得有关晋祠的知识中得到艺术享受。
背诵一联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诗句出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光:草木岩石上折射的太阳光。
悦:使……愉悦。
潭影:山景天色在潭中的倒影。
这两句的意思是:阳光灿烂,山峦青翠,鸟儿鸣叫着飞来飞去,怡然自得;潭水清澈,倒映着山景天色,让游人一洗尘世杂念,流连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