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忆萧红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小幼萧红的故事——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中小幼萧红的故事——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萧红的故事——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一)一生飘零,一生颠沛萧红和张爱玲,同列“民国四大才女”,号称民国最有才华的两大女作家。

萧红一生,命运坎坷,逃婚、被家族开除族籍、被男人遗弃、两次怀着前一个男人的孩子跟了后一个男人,两个孩子,一个送了人,一个夭折,在战乱年代颠沛流离,一身才学还没尽数施展,就因庸医误诊而凄凉死去。

然而导演许鞍华说:“40年前我觉得萧红经历很惨,那么早就死了,男人对她都不好,有很多故事可讲。

现在再细细读她的生平,却能感觉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她忍受着生活中所有的苦难,却也留下了近百万字力透纸背的作品。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乱世中芸芸众生,都在悲凉中麻木沉沦,而只有这个弱女子,活出了自己的倔强。

(二)“快快长大吧!长大就好了!”萧红,原名张廼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旧时代的秩序正在崩溃,但张家大院内,依然死气沉沉。

家里的大人们,大都仍是封建家长式的专横冷酷。

小时候的萧红,有点调皮捣蛋,为了惩治她,祖母曾用大针狠扎萧红的手指,痛得她哇哇大叫。

她把家中好吃的偷出去给穷人孩子吃,被母亲发现,拿着大铁叉追打她的腿,吓得她爬到树上不敢下来。

她的父亲张廷举,更是性格乖戾、贪婪无情。

萧红回忆说:“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人性。

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九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的性情更是大变,“偶然打碎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

父亲新娶进门的后妈,倒是对萧红很客气,不打她,只是指着桌子或椅子来骂她。

她们的关系冷淡疏远,就像是陌生人一样。

唯有祖父,“眼睛永远是笑盈盈的”,给予了萧红仅有的爱和温暖。

他们一起在后花园中玩耍,栽花、拔草、摘黄瓜。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萧红就给他头上戴花。

祖父脾气好,从来不生气,还经常讲笑话逗小萧红开心,常让萧红笑得直不起腰来。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风雨吟》课件(共13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风雨吟》课件(共13张PPT)
征意义。整首诗作,体现出由“自然界”到“人生”再到“社 会”“民族”的多层意蕴,由实而虚,给读者留下了基于自身阅 历可以解读、想象的空间。 3、音乐美和形式美
押“来”“海” 韵 。此外,每节的句式十分规整,前两节更 是以对句的形式出现,节奏整齐。
整体感知 划分朗读节奏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duò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
舵手:掌舵的人,常用以比喻领导者。
同学们,先来给 文章划分一下朗 读节奏吧。
细读感悟
你读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呢?如何读出的呢?结合诗句内容具体谈谈。
1、“卷”“奔”二字写出了怎样的场景?
4、诗中的大地和风雨分别指什么?
“大地”指的是风雨如晦的中 国,“风雨”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 又指社会上的风雨(社会的灾难)、 人生的风雨(人生面临的坎坷与困 难)。结合时代背景,也可以将其 理解为中华大地上的腥风血雨。
5、诗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我”作为一个有志向、敢于像 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 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 使命感和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文章主旨
这首诗描绘了狂风席卷一切、暴雨铺天盖地的画面,在颇有象 征意味的“风雨”中,作者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表现出其面 对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中国社会前途、民 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写作特色
1、用富有表现力的意象勾勒画面,意境雄浑 诗歌对“风”的描写是“从大地卷来”,对“雨”的描写是
“从大地奔来”,“卷”和“奔”体现出自然的伟力,有一种强大 的冲击力。风雨之后,“郊原”化作“海”,“房舍”如“舟”, 通过对风、雨、郊原和房舍的描绘,写出了风的奔腾呼啸、摧枯拉 朽,雨的滂沱如注的场景,营造出极具气势的雄浑意境。

萧红的一生PPT课件

萧红的一生PPT课件

-
12
❖ 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历朝历代的“女文青”大
多如此:爱折腾,不愿守本分。这是一般文艺女性的通病或
许是所有人的通病,那些有才华的去折腾文艺,没才华的去
折腾异性,世间人莫不如此吧?也有一些人,是连带文艺、
异性一块折腾的,并且都弄出了很大动静的,大概算得上是
人间极品了:非有巨大生命能量的人不能为,譬如毕加索,
1932年8月7日夜,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由于萧红 欠旅馆的钱太多,旅馆仍然不让萧红离开。萧军趁夜租了一条 小船,用绳子把萧红救下来,萧红得以摆脱困境,到裴馨园家 暂住。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 后夭折。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住进道里新城大街(今道里尚志 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 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苦。
8
情感破裂
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
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萧军对待感情的
态度,还有他的大男子主义,虽然他认为萧红有一定才华,但比不上自己,算
是自己的附属、陪衬。当越来越多人认为萧红才华在萧军之上时,二人的矛盾
就变得尖锐。两人的感情纠葛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
去世于香港
-
4
求学经历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 学(现为哈尔滨市萧红中学)。现为哈尔滨市萧红中学。
❖ 在“东特女一中”,萧红除喜欢绘画外,还广泛阅读中外文 学作品,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1927年冬, 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学 生们情绪高昂,纷纷请愿。萧红在这一抗日爱国运动中表现 得坚定勇敢,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面。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ppt优秀课件3 鲁教版PPT课件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ppt优秀课件3 鲁教版PPT课件
之间 10、困难落到自己的头上时 A:厌恶之极 B:欣然努力克服C:两者
之间
挫折承受力测试评分标准
• A=0分;B=2分;C=1分
• 总分在17分以上说明受挫能力很强; 在10--16分之间,说明对某些 特定的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弱;在9分 以下的,说明承受能力比较弱。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苦、压力和打击,

使人们的愿望难以

实现,使人急躁、 烦闷、不安。
弱 者
挫折会消磨人的 斗志,使人一蹶 不振,甚至失去 生活的信心

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 消极态度(向挫折 屈服) :因挫折而
陷入焦虑、悲观失望 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甚至自暴自弃。
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积极态度(勇敢 战胜挫折):面 对挫折冷静思考, 分析原因,寻找 解决办法,不屈 不挠,走出困境 成为强者。
讨论: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会遇到 挫折呢?举例说明。
人为什么会经历挫折? 为什么不可能避免挫折?
造成挫折的自然因素
造成挫折的社会因素
造成挫折的家庭因素
失去亲人
家庭学校等人为因素
造成挫折的个人因素

普通人 成有挫折 挫来自折伟人名人 的
有挫折
因 素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学校因素 无法完 难 全避免 免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萧红墓畔口占》说课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萧红墓畔口占》说课教学PPT课件

合作探究
➢1、“等待着,长夜漫漫”诗中写“我等待着”, “我”等待的究竟是什么?
➢解析:“我”等待的是革命的曙光涌现,民族解 放斗争取得胜利。
合作探究
➢2、结尾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包含着诗人对萧红怎样的感情? ➢解析: ➢①伤悼萧红的不幸早逝; ➢②惋惜萧红因早逝而不能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不能创造更多更出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二 整体感知——写作背景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 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 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 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 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 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 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 这是随口吟成。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三 深入探究
2. 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 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 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 杂的感情。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文题解读
➢“萧红墓畔”点明了诗歌创作的地点,表明 这是一首悼念萧红的诗。“口占”,指即兴 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表明这 首诗是诗人即兴而作的。
写作背景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 晤面,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 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 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 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 又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 口吟成。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ppt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ppt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 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 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萧红(1911—1942)
代表作:《生死场》、《马伯 乐》、《呼兰河传》、《小城三 月》。
思考:
▲文中描写了鲁迅的哪些生活片段?
▲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可以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谈)
鲁迅先生
回 忆 鲁 迅 先 萧生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血荐轩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 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 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 道合的伴侣。
爱护青年、
童心未泯、
1914年在北京与全国儿童展 览会会员合影
体恤他人、
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
博学广识、
幽默风趣
······
1933年在上海和宋庆龄蔡元培 1936年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
在一起
和青年在一起
1936年10月19日鲁 迅在上海逝世。广大群 众争相奔赴万国殡仪馆 瞻仰遗容,中共中央也 来电吊唁。22日,送葬 群众多达数万人。鲁迅 遗体覆盖着上海民众所 献"民族魂"的旗子,安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墓迁到上 海虹口公园,由毛泽东 题署墓碑。
鲁迅遗容 上海鲁迅公园墓
思考:
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 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活动建议:
查找有关资料,以《鲁迅真君子》为题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推荐作品: 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 林语堂《悼鲁迅》 孙伏园《忆鲁迅先生》 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 周作人《关于鲁迅》 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 唐弢《琐忆》

风雨中忆萧红

风雨中忆萧红
▪ 1.“风雨”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 指社会风雨,自然的晴天,同时象征着社会、 政治的光明与美好,表达了“我”对革命胜 利的美好希望与期盼文。本研读不透彻,背景理解错误。
▪ 2.外面的风雨停了,明天会是个晴天,时代 的风雨也将停止,美好的未来即将来临,表 达对动荡局势即将过去的信念。
缺少手法分析,分析宽泛,未真正读懂文本。
▪ ③分手以后,作者将其与一般女性对比,突 出了萧红能耐苦,独立,有才智,有气节的 特点(2分)。(只有性格概时
考纲解读
▪ 鉴赏评价D
▪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 的艺术魅力
▪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 “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 一体现。
⑨只要我活着,朋友的噩耗一定将陆续地压住我 沉闷的呼吸。尤其是在这风雨的日子里,我会更 感到我的重荷,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特 压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 哪怕就仅仅为着你们也好,因为你们是受苦难的 劳动者,你们的理想就是真理。
复习知识点
3、品味精彩语句(赏析句子内涵):
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情感)
(1)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 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
(1)该句用运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俯仰 之间难以自释,形象地写出了得知萧红去世后 内心深处时刻无法排遣的悲哀。(2分)
(2)风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 天将有一个晴天。(2分)
▪ 学生答案:
答案属于同一层面的可以整合。 ▪ ①对萧红逝去的悲痛和叹惋; ②对同处于乱世中的饱
受痛苦的作家朋友的同情与思念; ③坚守自己及朋友 们为保卫国家而创作的信念; ④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念 及无限期盼。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ppt课件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ppt课件

鲁迅(1881—1936),20世纪中国伟大的 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 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 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 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 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 妥协性。
的事情(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 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10
给加点字注音:
• 咳嗽(késou) • 筵(yán)会 • 阖(hé)
混(hùn)浊 窘(jiǒng) 踌躇(chóu chú)
解剖(pōu)
遭殃(yāng)
• 规矩(guī ju) 噢(ō )的一声
11
课文写的事情,小标题可以概括为: 1.鲁迅的笑; 2.走路的姿态; 3.待人接物; 4.休息; 5.请客人吃饭; 6.看电影; 7.昼陪客人夜加班; 8.鲁迅的细致; 9.忘我的工作。
14
鲁迅先生的笑: 明朗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鲁迅先生的走路姿态: 轻捷 ----敏捷果断,一往无前,义无 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鲁迅先生的休息: 惜时,勤奋
1、工作时间:深夜12点至第二天
〔 鲁迅先生的待客和工作:
早晨8点。 2、工作方式:别人休息,鲁迅
工作;别人活动,鲁迅休息。
从鲁迅先生陪客上看,反映了他对客人什么态度?
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
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
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
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

8
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 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 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 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 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 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 花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 “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 一体现。
2020/12/11
6
(1)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 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去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
(1)该句用运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俯仰 之间难以自释,形象地写出了得知萧红去世后 内心深处时刻无法排遣的悲哀。(2分)
2020/12/11
11
▪ 探究F
考纲解读
▪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 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 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作品影 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失。因为这世界上有的是戮尸的遗法,从此你的
话语和文学将更被歪曲,被侮辱:听说连未死的
胡风都有人证明他是汉奸,那么对于已死的人,
当然更不必贿买这种无耻的人证了。鲁迅先生的
“阿Q”曾被那批御用文人歪曲地诠释。那么《生
死场》的命运也就难免于这种灾难。
⑨只要我活着,朋友的噩耗一定将陆续地压住我
沉闷的呼吸。尤其是在这风雨的日子里,我会更
2020/12/11
2
作用型
链接《活着的祖先》
《活着的祖先》11.开头一节,对文章内容的表
达有什么作用?(6分)
▪ 11.(6分)精选坟地典型景物细加描绘,以欢乐 之景衬托(反衬)伤惋之情,烘托祖先们的寂寞 (4分);为下文写祖先们的复活、不再寂寞作 铺垫(2分)。
2020/12/11
3
11.文章第一段中有关“风雨”的描写有何作 用?(4分)
研读文本 深入分析
《风雨中忆萧红》练习讲评
2020/12/11
1
作用型
链接《最后的》
13.文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4分)
正前方,几哩林地外,我又看见了一座山,一座更 高、更长的山;牛群在砍伐过的山坡上悠然地吃草, 山顶上树木葱茏。
13.描写远方更有吸引力的一座山,与前文形成 突转,为下文顿悟人生没有最后的山作铺垫。(4 分,前两点各1分,最后一点2分
2020/12/11
13
14.结合文章对萧红的回忆,探究作者蕴含其中的丰 富的思想感情。(6分)
▪ ①回忆与萧红的交往过程,表达了对萧红的 赞美、惋惜与怀念之情;
▪ ②面对萧红死后遭遇不公,表达了对被御用 文人歪曲的不满与愤慨;
▪ ③展望未来,表达了为朋友、为真理坚持到 底的决心,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每点 2分)
2020/12/11
7
(2)风雨已停,朦朦的月亮浮在西边的山头上,明 天将有一个晴天。(2分)
▪ 学生答案:
▪ 1.“风雨”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 指社会风雨,自然的晴天,同时象征着社会、 政治的光明与美好,表达了“我”对革命胜 利的美好希望与期盼文。本研读不透彻,背景理解错误。
▪ 2.外面的风雨停了,明天会是个晴天,时代 的风雨也将停止,美好的未来即将来临,表 达对动荡局势即将过去的信念。
2020/12/11
14
错因归纳
▪ 研读文本不细致,答题不立足文本 ▪ 答题方法掌握不熟练,答案缺少整合
2020/12/11
15
《链接高考》P141
▪ 挖掘文本意蕴成功的基石是:紧扣文本, 尊重文本,在文本中寻找依据,提取有效 信息,通过联想把文本信息、试题要求与 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研究文本,从人物经历、所处时代、情感变 化、人物形象、创作动机、环境氛围、细节 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 ②写与作者相处的过程,突出了萧红真实、 亲切、包容、容易相处的特点(2分);
▪ ③分手以后,作者将其与一般女性对比,突 出了萧红能耐苦,独立,有才智,有气节的 特点(2分)。(只有性格概括,没有分析, 最多不超过3分)
2020/12/11
5
《风雨中忆萧红》讲评 第二课时
考纲解读
▪ 鉴赏评价D
▪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 的艺术魅力
2020/12/11
16
PPT教学课件
▪ 11.内容上点题,营造寂寞苦闷的氛围, 奠定伤感的感情基调;
▪ 结构上引起下文,与下文中的“风雨” 相呼应。(内容、结构各2分)
2020/12/11
4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萧红的性格特点。
▪ ①初次见面,作者从外貌、动作、笑声、交 谈等方面来写萧红,写出了萧红自然而真率、 少于世故、纯洁爱幻想特点(2分);
缺少手法分析,分析宽泛,未真正读懂文本。
2020/12/11
8
链接高考《邮差先生》(2012)
作品写于1942年
▪ 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侵华战争)下没有 硝烟只有祥和宁静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平和 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 打破的意愿。
2020/12/11
9
⑧生在现在的世界上,死对于自己也是莫大的损
答案属于同一层面的可以整合。 ▪ ①对萧红逝去的悲痛和叹惋; ②对同处于乱世中的饱
受痛苦的作家朋友的同情与思念; ③坚守自己及朋友 们为保卫国家而创作的信念; ④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念 及无限期盼。
断章取义,未研读重点段落,主观臆断。 ▪ ①对萧红逝去的惋惜与伤心; ②对动荡的时代扼杀了
人才的悲愤与批评; ③表达了作者将承载友人的志向, 不断前进,未真理而奋斗的决心。
感到我的重荷,但我一定可以支持下去的。我特
压榨我生命所有的余剩,为着你们的安慰和光荣。
哪怕就仅仅为着你们也好,因为你们是受苦难的
劳动者,你们的理想就是真理。
2020/12/11
10
复习知识点
3、品味精彩语句(赏析句子内涵):
手法+分析+表达效果(情感)
▪ 这是象征的手法。作者告诉人们阴霾 终将散去,历史必将还萧红一个清白, 给萧红一个公正。(2分)
➢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
表看法。
2020/12/11
12
▪ 学生答案: ▪ ①作者回忆了萧红的坦率、吃苦耐劳,表达了对她的美
好品质的赞扬和敬仰;②作者回忆了与萧红的融洽相处, 表达了对她离世的不舍与怀念;③作者为她的死感到惋 惜,感慨那个时代缺少这样高尚的人;④作者对她的死 感到压抑,批判当时社会那侮辱文人的现象和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