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金品位测定的实用方法
化验金矿最简单的方法

化验金矿最简单的方法
首先,准备好金矿样品和化验设备。
金矿样品可以通过采矿或者购买获得,需
要保证样品的纯度和代表性。
化验设备包括天平、熔融炉、化学试剂等。
其次,进行金矿样品的准备工作。
首先,将金矿样品研磨成粉末状,然后取样。
取样时要保证取得的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样品不均匀导致化验结果的误差。
接着,进行金矿样品的化验。
首先,将取得的金矿样品放入熔融炉中进行熔融,将金矿中的金属矿物分离出来。
然后,将分离得到的金属矿物进行化学处理,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反应,得到金的化合物。
最后,通过计算化合物中金的含量,确定金矿的品位和含金量。
最后,对化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
根据化验结果,可以判断金矿的品位和含
金量,为后续的开采和加工提供重要的参考。
同时,也可以根据化验结果对矿区进行评估,指导后续的勘探工作。
通过以上简单的化验方法,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金矿的品位和含金量,为
矿产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化验金矿最简单的方法

化验金矿最简单的方法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化验金矿所需的工具和试剂。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准备称量器、研钵、研钵钵钳、坩埚、坩埚钳、砝码、酸、碱等化验设备和试剂。
这些工具和试剂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化验要求进行,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取样金矿。
取样是化验工作的第一步,它的质量和精确度直接影响到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取样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取得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然后,我们需要对金矿样品进行破碎和混匀。
这一步是为了使金矿样品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化验容器中,从而提高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破碎和混匀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不受外界污染。
接着,我们可以进行金矿样品的称重。
在称重过程中,需要使用准确的称量器,并严格控制称重的环境条件,确保称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金矿样品的研磨。
研磨是为了将金矿样品研磨成粉末状,以便后续的化验操作。
在研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研磨的时间和力度,确保研磨后的样品细度和均匀度。
然后,我们可以进行金矿样品的化验操作。
在化验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化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方法,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化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化验条件,避免外界因素对化验结果的影响。
最后,我们需要对化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读。
在分析和判读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化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简单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完成金矿的化验工作。
当然,化验金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循化验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化验金矿的方法和步骤,为矿产勘探工作提供帮助。
金的测定

獨嶺倚雲‰寒本空间文章均来自于网络或书籍,只用于传阅、学习、参考,“不确保其实用性”。
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告之,我会尽快删除!如你在浏览过程中发现错误或不足之处,请在评论框中标明,谢谢!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好友|i贴吧查看文章金矿金品位测定的实用方法简谈测定金矿品位的方:2.湿法—酸溶解法试金法简谈:2011-01-03 17:36本文转自:/?32716金矿金品位测定的实用方法简谈(二)测定金矿品位的方法简谈:2.湿法—酸溶解法试金(一)金和银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存在形式、金和银的矿石工业品位、金银用途、金和银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提炼方法:金和银在自然界含量极少金在地壳中含量为5×10-7%,银多些也只有1×10-5%,但分布极广,金在各种岩石或矿石中金约含6×10-7%~10-7%银6×10-6%~10-7%不等。
海水中含金浓度平均0.000004mg/L含银浓度平均0.0003mg/L。
海水中的金和银是以卤化物的形式存在金为AuCl43+银为AgCl2-、AgCl32-的形式。
所以有人在海边用泡沫塑料吸附提取海水里的金。
和海水不同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石或沙砾中的金绝大多数是单质金形式存在,它常常与各种矿物或矿石伴生,既是以金为主的矿石也常常伴生着银、铜、铅、锌、锑、钼、铋、铁、锰、砷、碲、硫和钇等。
在沙矿床中常伴生着有金红石、钛铁矿、磁铁矿、镜铁矿、白钨矿、独居石、刚玉等重矿物。
金矿的工业要求:原生金矿边界品位1×10-6(1g/t),沙矿边界品位0。
07g/m3。
银亦有单质形式存在的,但量很少,绝大多数以氯化物及硫化物形式存在,银矿大多和铜矿、铜铅锌多金属矿、铜镍矿、或金矿伴生。
单独存在的银矿少见例辉银矿(Ag2S)等成大矿的少见。
银边界品位50×10-6(50g/t),综合利用为5×10-6(5 g/t)。
金、银的主要用途是制造货币和装饰品,电子工业中做高导电材料,做实验室有特殊用途的容器,高纯度金银很软、少有单独使用的。
化验金矿最简单的方法

化验金矿最简单的方法在进行金矿化验时,我们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来确定金矿的含金量和品质。
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行金矿的化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一些基本的化验设备,包括玻璃瓶、试剂瓶、酸、碱等。
接着,我们将采集到的金矿样品放入玻璃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酸液。
在加入酸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酸液溅到皮肤或眼睛造成伤害。
接下来,我们将待测样品与酸液充分混合,并加热反应。
在加热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确保反应能够充分进行。
待反应结束后,我们将样品溶液进行过滤,得到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
然后,我们需要利用试剂进行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
通过逐步加入适量的试剂,可以将金属离子逐渐沉淀下来。
在沉淀反应结束后,我们将沉淀物进行过滤,得到含有金属沉淀的固体物质。
最后,我们将得到的固体物质进行干燥和称重,计算出金矿的含金量。
通过这种简单的化验方法,我们可以快速地确定金矿样品的含金量和品质,为后续的加工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化验金矿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利用酸溶、沉淀和干燥称重的步骤来进行。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适合于初步的金矿化验工作。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安全防护和化验操作的准确性,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了解化验金矿的最简单方法,同时也希望大家在进行化验操作时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祝大家工作顺利!。
金矿石中金的测定方法

活性炭吸附原子吸收法测定金1.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视样品的均匀性而定)的样品。
用HNO3-KClO3硝化除炭、硫以及有机物。
最后用王水溶解;动物胶凝聚沉淀硅酸后,在稀王水介质中,用布氏漏斗过滤分离残渣。
AuCl4-被装有活性炭-纸浆吸附柱动态吸附,与绝大部分基体组分分离。
活性炭经灰化后,用王水溶解,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中的金。
本法适用于一般试样中ω(Au)/10-6=0.01~100的测定。
2.试剂2.1.氯酸钾,分析纯。
2.2.盐酸(p1.19g/mL),分析纯。
2.3.硝酸(p1.42g/mL),分析纯。
2.4.氟化氢铵,分析纯。
2.5.动物胶溶液:称取5g动物胶于1000mL水中,加热溶解氢钾;2.6.活性炭-纸浆:将粒径为0.074mm的活性炭在20g/LNH4HF2溶液中浸泡3天,过滤,用HCl(2+98)及热水各洗涤7~8次。
将处理后的活性炭与纸浆以干时的质量比按比1+2混匀。
2.7.活性炭-纸浆吸附柱的制备:将吸附柱紧密装在抽滤筒的圆孔中,在吸附柱内加入纸浆,开动真空泵,抽干压紧,纸浆约为4~5mm厚,在加少许稀纸浆,抽干,加入活性炭-纸浆混合物(绝对防止活性炭渗漏),上面覆盖一层纸浆。
装上布氏漏斗,铺上滤纸即可过滤。
2.8.金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 99.99%的金粉于250mL烧杯中,加50mL王水,用水浴溶解,转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含金为1000ug/mL。
2.9.金标准溶液:移取50.00mL金标准贮存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 加50mL王水,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含金为100ug/mL。
2.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空心阴极灯。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灵敏度:在与测量样品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金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0.10ug/mL。
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0%;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金矿现场金品位测定的实用方法

(c)错误地将掩蔽剂EDTA、(NH4)HF2和还原剂KI一起加、更有甚者先加还原剂KI后加掩蔽剂,造成掩蔽剂失去效力,导致试验基本失败分析数据错误。建议加强分析人员素质教育,提高操作技巧加强责任心,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分析实验。
优点:㈠测定允许酸度范围较宽,pH = 0~3.8
㈡选择性好,少量铜、银、镍、铅、锌、镉不影响测定,1mg以上的锑使联苯胺变红干扰测定,一般金矿中少见锑可不于考虑(经灼烧的试样在灼烧时锑、砷、硒、碲、汞已除去),如含量高时应除去。钯和联苯胺生成红色络合物影响测定,但金矿中一般含量甚微,一般可不于考虑。
㈡氢醌标准工作溶液极不稳定,易氧化为对苯醌,浓度为3.8×10-4mol/l的氢醌溶液在避光、密封和15℃室温只能稳定2~3天。室温高于20℃更不稳定。所以每次使用时必须重新标定。加入乙醇可以稳定氢醌标准工作溶液,如含05~2.5%乙醇可稳定15天,如含5%乙醇可稳定4个月,加入>10%乙醇滴定终点略带蓝色。乙醇的加入不仅不影响氢醌滴定,相反使终点更敏锐。
㈢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终点变化敏锐微克量的Au3+也可见明显的黄色,但还原的单质金也是黄色,所以金量多时也会影响终点的判定,一般滴定金量不超过4mg。另外指示剂可被大量金破坏影响终点,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指示剂。金含量在0.5~0.xx 10-6范围可得到准确测定结果。
缺点:㈠氢醌和联苯胺同Au3+的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缓慢,常有回头现象,易出现滴定误差,所以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指示剂褪色后,应放置数分钟不再出现黄色为终点。这是因为金和氢醌的反应是分为两步:
矿石中金检测方法

矿石中金检测方法矿石中金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最传统、最常用的金矿石检测方法之一、它通过分析金矿石中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金。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湿法和干法。
1.湿法化学分析法:湿法化学分析法是将金矿石样品溶解在一定的化学试剂中,然后通过溶液的化学反应来检测其中是否含有金。
常用的湿法化学分析方法有火法和氰化物法。
-火法:将金矿石和一定量的助熔剂一起加热,使其熔融,然后将熔融物溶解在酸性溶液中。
根据金在酸性介质中的溶解性,可以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金的含量。
-氰化物法:将金矿石样品溶解在含有氰化物的碱性溶液中,形成金的氰化物溶液。
然后通过电化学法等方法,测定溶液中金的含量。
2.干法化学分析法:干法化学分析法是将金矿石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通过反应中的气体生成和固体残渣的性质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金。
常用的干法化学分析方法有铅按钮法和硫化法。
-铅按钮法:将金矿石样品和一定量的铅一起加热,使其反应生成金铅合金。
然后通过溶解铅,从中得到金,并通过称重分析等方法,测定金的含量。
-硫化法:将金矿石加热到高温,使其与硫化剂反应生成硫化物,然后通过测定硫化物中金的含量来确定金的含量。
二、物理分析法物理分析法是通过测定金矿石的物理属性,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金。
常用的物理分析方法有密度法和磁性法。
1.密度法:测定金矿石的密度,通常使用比重瓶或密度计进行测量。
因为金的密度相对较高,所以含有金的矿石比重一般会比较大,通过测定比重来初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金。
2.磁性法:通过测定金矿石的磁性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金。
金的磁性非常低,几乎不被磁化,在磁场中不会显示明显的磁性。
因此,通过磁性测定可以初步判断金矿石中是否含有金。
三、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测定金矿石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等光谱特性来确定其中是否含有金。
金银铂矿石化验方法

金银铂矿石化验方法一、金的化验方法:1.酸浸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金化验方法。
先将金矿石细碎,然后将其与硝酸和盐酸混合,加热反应。
金矿石中的金会被氧化为氯金酸溶液,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气。
然后,将溶液过滤,得到氯金酸溶液。
最后,通过添加硫酸还原金离子,产生金粉,并用称量器称量金粉的质量,从而计算金矿石中金的含量。
2.火焰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测定金矿石中金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金矿石细碎,然后通过高温加热,使矿石中的金熔化。
熔融金通过冷却形成金珠,并称重。
然后,通过测定金珠的质量和密度,计算金矿石中金的含量。
二、银的化验方法:1.碘溶液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银化验方法。
将银矿石细碎,与稀硝酸和盐酸混合,加热反应。
这样可以将银矿石中的银氧化为溶于水的银盐。
然后,将溶液滴加含碘的溶液,产生黄色的沉淀。
通过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银矿石中银的含量。
2.氨水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银化验方法。
将银矿石细碎,与硝酸和盐酸混合,加热反应。
这样可以将银矿石中的银氧化为溶于水的银盐。
然后,将溶液滴加含氨的溶液,产生白色的沉淀。
通过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银矿石中银的含量。
三、铂的化验方法:1.溴化铂:这是一种常用的铂化验方法。
将铂矿石细碎,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反应。
这样可以将铂矿石中的铂氧化为溶于水的铂酸。
然后,将溶液滴加溴化铵溶液,产生棕色的沉淀。
通过连续滴定的过程,可以确定铂矿石中铂的含量。
2.气相色谱法:这是一种高效的铂化验方法。
将铂矿石细碎,并与盐酸混合。
然后,将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铂矿石中的铂会被分离和检测出来。
通过仪器分析,可以确定铂矿石中铂的含量。
以上是金、银、铂矿石的常用化验方法。
这些方法可根据矿石性质和所需的精度来选择。
无论是通过酸浸法、火焰法、碘溶液法、氨水法、溴化铂法还是气相色谱法,都旨在准确测定金、银、铂矿石中金、银、铂的含量,为后续加工和使用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矿金品位测定的实用方法简谈金矿金品位测定的实用方法简谈1. 干法—火试金法简介:干法—火试金法—铅试金的操作规程、试剂的作用、操作规程应注意的事项、操作规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克服的方法。
介绍一个笔者多年使用的成熟的铅试金方法。
(二)测定金矿品位的方法简谈:实践证明取样代表性的问题在金矿测定中很重要,在(一)中简谈了制备具有代表性的化验样品的问题。
既是制备好的化验样,在测定时取样代表性也是不能忽略的,由于金矿中金的不均匀的特点,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大取样量。
一般湿法试金取样量在10~30g,(当品位为Au≥0.5×10-6时,取样量≥25g,只有当品位Au≥10×10-6时才可以减少,但最少也不能低于10g,分散流化学探矿样品在5~10g)。
火试金取样量为30~50g。
众所周知,不同含量的样品,由于方法的灵敏度不同,需用不同的测定手段。
金矿测定更应重视测定手段的选择,需适当,否则会造成偏差或失败。
举例见表3金的品位与常选用的分析手段表3含金量的范围(单位10-6)常选用的分析手段0.0005~2。
0分光光度法.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2。
0~30。
0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滴定(碘量)法、火试金称量法>30。
0~100。
0原子吸收光谱法、滴定(碘量)法、火试金称量法>100。
0滴定(碘量)法、火试金重量法金矿测定时,试样的分解方法目前大体分为两种:一是干法即火法试金法;另一是湿法试金,下面分别简谈一下:1.干法—火试金法火试金法是一种液—液高温萃取浓聚法,既是样品熔解也是富集的方法。
火试金虽然因一般实验室条件达不到,在我国使用并不普遍。
但它是一个测定金品位的很好的、经典的、很成熟的、很准确的、速度快的方法,也是国标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标准方法, 世界各国在商品交易时都确信火试金测定的结果,它不仅适用于金矿的测定,也适用于需要测定金的各种其它原材料和产品.用火试金测定矿石中金的含量,一般含量高的较准确,低含量误差较大.许多规程提到>1g/t的样品都可用火试金准确测定品位。
火试金在我国不易普遍主要障碍是设备投入的费用高,实际上火试金所必须的两个设备:①高温炉(要求最高使用温度为1350℃)②感量十万分之一的精密天平。
现已有很好的国产货供应,价格一般化验室也可接受,建议中型以上的专业金矿化验室,应该具有火试金测定金的能力。
含金量>2×10-6时,一般火试金都可得到准确测定结果。
火试金有铅试金、锍试金、锑试金、铋试金等方法,常用铅试金和锑试金。
一.铅试金:一般操作过程主要分为1.配料2.高温熔融熔炼3.灰吹4.分金及称量等几步操作,下面分别简述:1. 配料:⑴配料有关名词:①硅酸度:硅酸度是指炉渣中酸组分(SiO2)氧与碱组分氧(2RO…)之比,称硅酸度或硅度.硅酸度=炉渣中酸组分氧/炉渣中碱组分氧... 硅酸盐的硅酸度表4岩石名称(以SiO2与RO比值命名) 硅酸度岩石的化学组成(R-二价碱金属素)碱式硅酸盐(亚硅酸盐) 0.5 4RO·SiO2中性硅酸盐 1.0 2RO·SiO2被半硅酸盐 1.5 RO·SiO2两倍硅酸盐 2.0 2RO·2SiO2三倍硅酸盐 3.0 2RO·3SiO2②还原力:还原力是通过还原力试验得到的,试验:称取10g碳酸钠+60g氧化铅+5g硼砂+4g二氧化硅+ 5g试样于粘土坩埚中混匀,加7~10g覆盖剂(硼砂)熔融(1000℃~1100℃),倒入铁模中取出铅扣,捶去熔渣,秤铅扣量,代入还原力公式计算得还原力.铅扣质量(g)F( 还原力)=试样质量(g)③氧化力:氧化力是通过氧化力试验得到的,试验:称取15g碳酸钠+50g氧化铅+7g硼砂+5g二氧化硅+2g淀粉+10g试样混匀,加7~10g覆盖剂熔融(条件同还原力试验),熔体倒入铁模中,取出铅扣,捶去熔渣称量,代入氧化力公式计算得氧化力.铅扣质量(g)氧化力=试样质量(g)④氧化铅空白值:新使用的氧化铅要测定它的含金量(空白值),取三份测定金取平均值。
以上提到的目的是为了合理配料,熔融时能生成流动性好,能与铅很好分离,能使金完全为铅捕⑵计算:可根据试样量和化学组成按下面的方法计算所需试剂的加入量。
①碳酸钠(加入量)=G×(1.5~2.0) 式中G—试样量(g)②氧化铅(加入量)=F×G×1.1+30 F—还原力还原力低时氧化铅的加入量不应少于80g,含铜量高时除生成30g铅扣需要的氧化铅量外,还要补加30—50倍铜量的氧化铅。
③玻璃粉(二氧化硅)(加入量):先计算熔融过程中生成金属氧化物及加入的碱性熔剂,在0.5—1硅酸度所需的二氧化硅总量,减去试样中所含二氧化硅量,即为需加入的二氧化硅量。
次量的1/3用硼砂代替,另外2/3按0.4g二氧化硅相当于1g玻璃粉还算出玻璃粉加入量(石英砂不用换算以二氧化硅计)。
④硼砂加入量=需加入的二氧化硅量×1/3÷0. 39,但不能少于5g.⑤硝酸钾(加入量)=G×F—30 式中G—试样量(g)4 F—还原力⑥加入银的量:一般加入mg量的银,即加入含银5mg/ml的硝酸银1ml.实际上试样含银高时可不加.为了金捕集的完全,除了加够氧化铅生成所希望大小的铅扣外,加银量的多少也是非常重要的,试验证明Ag/Au>3,最少不能<2.5,如果银量比金量的三倍少,则会生成金包银,在分金操作中银分不净,影响金的测定结果偏高,多加银有利于生成较大的金银合粒,方便后面操作.⑵混匀:可将试样和熔剂(配料)放在约一克,长×宽为30×30cm的聚乙烯袋中,缚紧袋口,剧烈摇晃5分钟即可均匀,,然后连袋防入试金坩埚中熔融,袋的还原能力算在内。
⑶应用实例:下面简述硅酸度在铅试金富集金配料中的运用例子见表5:2.高温熔融熔炼过程:火试金实际上是一种液-液高温熔融萃取浓聚法,所以关键在于熔融能否使熔渣与金属分离彻底,并且使铅完全捕集金.在具体操作中注意以下几点:熔融熔炼过程:掌握和控制好熔融温度是熔炼过程的关键,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①预熔和造渣:有几种说法,400℃逐步升温到800℃~900℃保持0.5h;800℃~850℃或600℃~800℃保持40min~~80min,②熔融最终温度也有几种说法:有1050℃~1100℃;有1060℃~1100℃;还有1160℃.熔融时间一般为10min~15min.大多数人不用400℃预热,直接升温至800℃~900℃开始保温1h,继续升温至1050℃~1160℃保温10min~15min.整个熔融过程在两小时内完成即可.③铅扣与熔渣分离:熔炼出炉,将坩锅平稳地旋动几次,并在铁板上轻轻地敲2—3下,使粘在坩锅壁上的铅珠下沉,接着小心仔细地将熔融物全部倒入事先预热的铸铁模中,冷却后,将铅扣与熔渣分离并将铅扣锤成正立方体并称量(应为25~40g)(有时还需要保留熔渣备查)。
硅酸度在铅试金富集金配料中的运用实例表5岩石名硅酸盐矿氧化矿金矿铜矿铅矿硅酸度 1.5~3.0 1.2~1.5 0.5~0.7 0.7~1.0 0.7~1.0碳酸钠试样量×1.5~试样量×1.3~试样量×1~试样量×1~试样量1~2倍1.5 倍1.5倍2倍 1.5倍氧铅扣27g,另加铅扣27g,加1/2或还原力<3时为铅扣27g,另加同金矿化二氧化硅或其与试样相同量还原力×1.4×含银量的30~铅它杂质所需的试样量.还原力> 50倍熔融造渣的量3时为还原力×1.2×试样量硼试样量×1/3 同左同左试样量×1/2~(不含水) 1/3,铜含量高时试样量1/2砂少加(干量)二不加碱性熔剂和试样中氧碱性成分造渣时用同左同左同左化量减去试料中二氧硅化硅含量淀粉或试样量×2~淀粉量=(氧化力×硝石量=(还原力3.5(淀粉) 试样量+铅扣量) ×试样量-铅扣同左同左硝石÷12 量)÷43.灰吹:⑴灰吹前的准备工作①灰皿的制作及预热:灰皿的大小可根据需要制作,一般如图:制灰皿的原料使用骨灰和水泥做成(-80目骨灰;500#水泥等量混合加12%~15%的水压成形;纯水泥的灰皿不好用,最好使用纯-200目镁砂和500#水泥(855+15)混合制作灰皿.压成型的灰皿于荫凉通风处(避免日晒及烘烤)阴干(约三个月至半年).是用时于马弗炉1000℃预热30min后检查无裂纹才能使用②铅扣的制作及清理:经熔融的样品倒入预先摸了油的铁模中,冷却至室温,脱模,捶去粘在金属铅(扣)上的熔渣并刷去残留物(必要时需称量铅扣用于检查熔融过程及配料是否正确),用小锤将铅扣捶成正方体形.并将粘复在铅扣上的残渣清理干净。
⑵灰吹:将清理干净的立方体铅扣放入预热的灰皿中,将灰皿移入马弗炉里,关炉门于850℃~900℃保温,待铅扣全部熔融脱模熔化完全,隙开炉门供给充分氧气进行灰吹,灰吹的整个过程应保持800℃~850℃(温度过高会增大损失,温度过低反而会生成“铅包金”即所谓“冻结”现象,对分金不利需重新灰吹),当氧化铅生成并且被灰皿完全吸收后,会在灰皿表面出现金银合粒的“闪光,这时应立即将灰皿移至炉门口,冷却”,取出金银合粒.⑶金银合粒的清理及称量: 取出金银合粒后,用毛刷清理干净粘在上面的残渣,于感量十万分之一的精密天平称量得金银合量.4.分金:望文生意分金就是把金从合粒中分出来.(1)分金的原理和方法:分金的原理很简单:利用金不溶于硝酸,银铜等杂质很易为硝酸溶解的化学性质. 普遍使用稀硝酸分金,用硝酸处理合粒,银及其它一些杂质溶解而金不溶,金银得以分开.一般使用一次或二次分金,分金前将清洁的合粒置于不锈钢砧上, 用不锈钢小锤,捶成0.2~0.3mm的薄片,然后就可以进行分金了.35mm30mm13mΦ40mm灰皿图例:一次分金:于400ml烧杯中加20ml硝酸预热至90℃,放入合粒薄片,沸水加热30mi溶液,无13mm Cl2蒸馏水清洗金片3~5次,转入瓷坩埚中,烘干灼烧后,冷却, 二次分金法: 其实与一次分金法没有原则的区别,方法之间不过是硝酸的浓度不一样或用硝酸处理的次数不同.二次分金用多一些硝酸,方法也有一些, 但多大同小异,举一例简述如下:于50ml瓷坩埚中,加20ml硝酸(1+7)加热至近沸,将合粒薄片放入坩埚中,在蒸汽浴上加热至银分解完全(待氮的棕色氧化物基本停止逸出,再继续20min)金呈黑色残渣,用少量水稀释,小心将坩埚中液体倾出(勿将黑色残渣倒出).再加10ml硝酸(1+1),于电炉上加热至近沸15min后,再用少量水稀释,倾出溶液再用热水洗涤残渣4~5次,将坩埚烘干,放入500℃~600℃马弗炉中灼烧10min,此时金片呈金黄色.冷却.称量为金量.合粒量减去金量为银含量和银加入量之和.(2)影响分金的准确与否的因素:①熔融时银的加入量:一般为金量的3倍以上即可,但实际上为了操作的方便和金不损失按下面量加入的:含金量<0.1mg~0.2mg >0.2mg~1mg >1mg~10mg >10mg~50mg >50mg 银+金(银加入比例) 20+1或30+1 10+1 6+1 4+1 3+1②在分金操作中,各种方法都使用硝酸只是各方法使用的浓度不同或一次两次的区别,. 当分金时出现合质金薄片不溶解并呈黑色整块或分金后留下来的金薄片不是黑色残渣,而是带黄色的整块时,说明分金失败或分金不完全.这时应取出合质金块(薄片),加适量银用铅皮包裹,重新进行灰吹和分金.③补正试验:遇高含量金矿,分金后称量的结果偏低,往往误认为是分金失误或分金损失,实际上有时高含量金矿在熔融过程中会损失,这只有发生在金含量大于10×10-6时才会有.遇这种情况需做补正试验,所谓补正试验就是将熔渣和灰皿中吸收氧化铅部分带走的金回收加以补正.就是将脱铅后的熔渣及灰皿中吸收氧化铅部分的灰皿捣碎,倒入粘土坩埚中加40g氧化铅;50g硼砂;3~4g淀粉搅拌均匀,加0.2ml硝酸银溶液(15g/L),覆盖一层覆盖剂,重新进行熔融、灰吹、分金.将回收的金加在被补正样品的结果中.金含量大于10×10-6的样品不一定都需做补正试验,实际上许多含金量高的样品不需要做补正试验,只要铅扣的量够,银量加的充分一般不会偏低,只有很少数样品才需要做补正试验.5.以下就铅试金为例谈谈在火试金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因素:⑴金的损失及防止:(一)配料不均匀时损失(飞散)及克服:可将试样和熔剂(配料)放在约一克,长×宽为30×30cm的聚乙烯袋中,缚紧袋口,剧烈摇晃5分钟即可均匀,,然后连袋防入坩埚中熔融,袋的还原能力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