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要籍笔记

中国历史要籍笔记
中国历史要籍笔记

中国历史要籍

《隋书》及《牛弘传》

一.作者

《隋书》,由魏征、长孙无忌等人共同编撰,参加修撰的有颜师古、孔颖达、于志宁、李淳风等人,由魏征“总知其务”。

《隋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纪传,由魏征主编;二为史志,是由长孙无忌监修的,前后共历时三十五年而成。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四史中写的较好的一部。

史书修撰质量高的原因:

(1)集中当时有才之士:如孔颖达、许敬宗、于志宁、颜师古、李淳风等。(2)修史离隋亡时间较近,史料尚可资证。如王劭《隋书》、《开皇起居注》等。(3)魏征号为“良史”,修史据事直书。

二.内容与体例

《隋书》记事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到隋恭帝义宁二年(隋亡)(618年),记载了隋朝三十八年历史。

《隋书》包括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共85卷。

三.修撰特点

1.弘扬秉笔直书的史学传统。

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这是《隋书》胜于其它史书的地方。

2.以史为鉴,注重总结兴亡教训。对隋帝禅代则采取隐讳书法,以掩饰唐篡夺事实。

3.保存了大量丰富的史料。

(1)东夷、南蛮、西域、北狄为民族史传,记载了外族及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物产风俗及与隋朝的关系,为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2)十志多达三十卷,以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五种最重要,史料价值很高,向为学者所推重。

(3)其中,《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后的一部十分重要的史志目录,是对我国古代书籍和学术史的第二次总结,是研究汉唐间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献。

《隋书?经籍志》在中国历史上首创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著录书籍,四部分类法在目录学上价值很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新旧两《唐书》

《旧唐书》

一.作者与成书

《旧唐书》原名《唐书》,自北宋欧阳修、宋祁所撰的唐书问世后,为区别方改

称《旧唐书》。

《旧唐书》,五代后晋官修,题刘昫撰,作者实为赵莹、张昭远、贾纬等人。

后晋石敬瑭天福六年(941年)下诏:有唐远自高祖,下暨明宗,纪、传未分,书、志咸阙。今耳目相接,尚可询求,若岁月寝深,何由寻访?

石敬瑭即诏令张昭远、贾纬等人编修唐史,以宰相赵莹监修。

二.内容及体例

《旧唐书》所记,起自武德元年(618年),终于907年朱温灭唐,记载了唐代290年的历史。

有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共200卷。

本纪:共记载了21个皇帝的事迹,包括《则天皇后本纪》,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志:有11种名目,有关当时的典章制度,均有记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礼仪志》、《职官志》、《五行志》、《地理志》、《食货志》、《天文志》、《经籍志》

列传:记载了唐代1100多个历史人物的事迹,保存了珍贵的史料。还有不少“专传”、“类传”,而且内容很丰富。

三.优缺点

《旧唐书》全书前后很不平衡。前半部分写的较好;后半部分缺少事实,还有不少重复缺漏。

《旧唐书》的优点:

(1)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资治通鉴》就采用了《旧唐书》的许多资料。

(2)条理清晰,列传文笔也较简净。

“本纪惟书大事,简而有体;列传叙述详明,赡而不秽。”(《总目提要》)

《新唐书》

一.作者及成书

《新唐书》是北宋的一部官修史书,欧阳修、宋祁撰。

北宋仁宗时,人们对《唐书》很不满意。遂下令设立书局,诏欧阳修、宋祁等重撰《唐书》,由曾公亮监修。参加编修的还有范镇、宋敏求等人。

二.体例

《新唐书》共225卷,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本纪:比《旧唐书》要简省得多,但也增加了一些重要和有意义的资料。

志:多因袭前史,有志五十卷,目十三,而《仪卫志》、《兵志》、《选举志》是其首创,为后世所取法。

表:设有四种,《宰相表》、《方镇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

列传:大多因袭前史,多为合传、类传。新创《奸臣》、《藩镇》、《藩将》、《公主》等。

三.优缺点

优点:

1.体例更完整。《新唐书》有表四种;新创三志;新创四种类传。

2.“事增于前”。志传部分增加了史实,特别是许多名人的文章。

3.文省于“旧”。《新唐书》比较简洁,文字较为严谨简明,重复现象很少。

缺点:

本纪过于简略,很多史实被删掉。有时不载年月,看不出史实的时间关系。

《新唐书》没能取代《旧唐书》,两《唐书》各有所长,都被皇家钦定为正史。

史评体及《史通》

史评体介绍

一.什么是史评

史评体,是指就史事、史书或史家进行评论的史学理论著作。

二.史评的源流

先秦时期已经萌芽,散见于史书篇章,只言片语,就事论事。

两汉以后发展有限。

南北朝以来,史籍大增,为史评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唐代,史学得到空前的发展,史家多,史籍多,问题也多。这就需要对前代史学进行深入研究,史评体就出现了。

《史通》的出现,标志着史评体产生。刘知几是我国史学史上全面总结和系统评论古代史学的第一人。

“史评”作为史部的一个类目,最早出现在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总目提要》史部分类中有了“史评类”。

三.史评的分类

史评体史籍,又分为三类:

1.评史事。最早出现的一种史评形式是评史事。《十代兴亡论》、《唐鉴》、《读通鉴论》及《宋论》等。

2.评史书。

3.评史学。

评史书和评史学,比较有名的有:《史通》、《新唐书纠缪》、《文史通义》(清代三大考史名著)。

《史通》

一.作者及成书

《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刘知几。

刘知几(661—721),字子玄,彭城人,唐朝有名的史学家。曾入史馆修史,后“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史通?自叙》)

除《史通》,还有《刘氏家乘》15卷,《刘氏谱考》3卷,《睿宗实录》10卷,《刘子玄集》30卷。

与人合修的有:《唐书》80卷,《高宗实录》20卷,《中宗实录》20卷,《则天实录》30卷,《姓族系录》200卷,《三教珠英》1313卷。

关于《史通》的命名:“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且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已久。博采众议,爰定兹名。”

刘知几对《史通》的期许甚高:“虽以史为主,而余波所及,上穷天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反映了司马迁以来“自得之学”的传统。

二.内容

《史通》共20卷,内、外篇各10卷。内篇36卷,专门讨论历史编纂学。外篇13卷,叙述史籍源流,杂评古人得失。

1.论述了史学的源流及史官制度

《六家》、《二体》;《史官建置》、《古今正史》

2.论述了史书的编纂体例、编纂方法、史料搜集等,这是《史通》的主要部分。3.论述了史学态度及优秀史家必备的条件。史家应有“三长”(才、学、识)。必须有“仗气直书,不避强御”的精神。

三.史学理论

1.“六家二体说”。认为纪传、编年各有优缺点,不能偏废。

2.“记述分合说”。认为史料搜集和史书编纂有一定的程序,故提出了分工合作之说。

3.“书法直笔说”。主张历史编纂贵在实录,据实直书,反对曲笔。

4.“史才三长说”。认为“史才须有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

5.“史家独断说”。提倡自得之学,提倡史家独断,批评设馆修史,主张私家修史。

6.“文史分离说”。反对文人修史,提出“文之与史较然异辙”。

四.思想及历史观

1.天人观方面。反对历史的宿命论,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倾向。

2.英雄史观方面。反对以成败论英雄之正统史观。

3.古今关系上。主张疑古,对儒家经典敢于表示怀疑。

4.华夷问题上。不主张“内中国而外夷狄”的大汉族主义的历史观。

五.意义及局限

《史通》是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第一次对我国史学作了系统的批评性的总结,为后人指出了一条史学会通的新途径,推动了“一家独断”之学。

局限:仍受六朝文风的影响,用骈体文写作;轻视史书的表、志,失之片面。

政书体及《通典》

一.政书的概念

又称典制体,是分类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史书体裁。

特点:分门别类、叙述沿革、系统完整,便于研究典章制度的发展史。

二.源流

以政书作为类目,是从清代开始的。

《总目提要》:“以国政朝章六官所职者,入于斯类。”

先秦,有关典制的内容已经出现。如:《尚书》、《周礼》、《礼记》等。

秦以后,史书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更多。一般附于正史之内。如:《史记》的“八书”。

开元末,刘秩撰成了《政典》三十五卷。而《通典》的出现,标志着政书体的正式产生。

三.种类

1.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通史。即历述各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如《通典》等。

(2)断代史。即分类记载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专书,即“会要”,别

名“会典”。如《唐会要》等。

2.比较重要的政书,主要有:

通史类:

“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九通”,“三通”加《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

“十通”,“九通”加《清朝续文献通考》

断代史类:

清·姚彥渠《春秋會要》4卷

明·董說《七國考》26卷

宋·徐天麟《兩漢會要》70卷

清·楊晨《三國會要》22卷

唐·李林甫《唐六典》30卷

宋·王溥《唐會要》100卷

宋·王溥《五代會要》30卷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366卷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40卷

元官修《元典章》60卷

元官修《元經世大典》880卷

明官修《明會典》228卷

清龍文彬《明會要》80卷

《通典》

一.作者及成书

《通典》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专记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典章制度沿革的专史,唐杜佑撰。

杜佑(735—812),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人。唐朝重要的政治家和著名的史学家。杜佑在《政典》的基础上,参考《大唐开元礼》,撰成《通典》。

《通典》的出现不是偶然

1.出于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研究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得失,总结统治经验,为封建统治服务。

2.基于史学发展的需要

《政典》、《唐六典》等书不能较为全面反映历代典制的损益变迁。

另外,杜佑又用问答体的形式作了摘要,名《理道要诀》,共10卷,33篇。“非古是今之书”。

二.内容及体例

《通典》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全书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制度详加记载,而唐代制度尤其详尽。

《通典》共200卷,分九门:《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刑》、《兵》、《州郡》、《边防》

三.成就

“纲领宏大,包罗丰富,义例严整,考订该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

“虽三通并称,终非《通志》、《通考》所能及其核也。”

1.创立典制体通史,为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后来出现了各种典志体通史及会要,形成了一套贯通古今的政书系列。

2.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通典》记录了历代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废置,对于唐代典章制度的记载尤为详细。3.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侧重记述唐代的典章制度,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食货序》)。

4.篇目的安排次序和正史不同,《通典》是以《食货》为首,《食货》又以《田制》为先。这是杜佑的首创。

5.编纂方法上很有特色,大量使用了“自注法”:

(1)注释字音、字义

(2)列举典故、补充史实

(3)前史所载,认真考证

四.不足

典制体的体例首创,因此从编纂形式上看,不免详略失当。“节目之间,未为明确;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文献通考?自序》)

《唐会要》

一.作者及成书

《唐会要》,宋王溥撰。另撰有《五代会要》,三十卷。

唐德宗时,苏冕撰成《会要》四十卷。这是会要体史书的开始。

唐宣宗时,杨绍复等撰《续会要》四十卷。

北宋初,王溥重新整理,并进行补录,遂撰《新编唐会要》,省称《唐会要》(内容=《会要》+《续会要》+唐末事迹)

二.内容

《唐会要》100卷,大体分帝系、礼、乐、学校、选举、宗教、职官、刑法、食货、灾异等十几类,详细记述了唐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

三.史料价值

书中所记多为两《唐书》所没有,特别是唐天宝以后的典制,以本书记载最早,史料价值很高。

《新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原名《梁唐晋汉周书》,或《五代史》。现行本为清邵晋涵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一.作者及编修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奉敕撰。薛居正(912—981),字子平,北宋开封人,宋初官至宰相,监修国史。

《旧五代史》是以范质的《五代通录》为蓝本,依据五代各朝实录写成的。二.内容及体例

《旧五代史》记事起自梁开平元年,至后周显德七年,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54年的历史。

《旧五代史》以五代为序,断代为书,是纪传体的断代史,各书都有纪、传。

本纪:共61卷,记载了五代时期十三位帝王在位的大事。其记事是从唐僖宗乾符年间开始的。

列传:77卷,五类传名目。向五代称臣诸国或入《世袭传》,或入《僭伪传》;契丹、吐蕃入《外国传》。

志:有天文、礼、食货、刑法等十个名目。各志记载均较简略,有的志记录较为详细,但也有不少重大遗漏。

三.优点

叙事比较翔实,保存了相当丰富的史料。

《旧五代史》是根据五代《实录》及范质《五代通录》编成的。各朝《实录》的编撰者,都是五代著名的史官,对于五代的史事,多为亲历者。

就本纪而言,《旧五代史》保存了大量原始材料,且材料都较为充实。

就列传而言,对于五代时期战乱频仍、统治者的残暴、人民的灾难多有反映。

《新五代史》

一、作者及编修

《新五代史》,欧阳修撰。

欧阳修,号醉翁,庐陵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著有《集古录》10卷,及《新唐书》225卷。

《新五代史》是唐代设馆修史之后,历代正史中唯一的一部私人著作。

《新五代史》的编著,主要是依据薛居正《旧五代史》以及北宋关于五代十国的史料杂著。

欧阳修有意仿效《春秋》笔法,寓褒贬,别善恶,借以发挥自己的政治观点。发论每每以“呜呼”发端,突出尊王思想。

二.体例

《新五代史》共74卷。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11卷,附录3卷。从体例来看,《旧五代史》仿效《三国志》,断代为书;《新五代史》仿效《史记》,贯通为史。

本纪部分,《新五代史》将各朝本纪综合在一起,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颇有通史的某些因素。

列传部分,将各朝的传合并在一起,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并采用类传的形式。如:《家人传》《大臣传》《杂传》《唐六臣传》。又以《世家》分记十国之事;关于典章制度有《司天》《职方》二考;少数民族的传记为《附录》。

三.优点

1.体例完整而严谨。体例上多所创新,许多类传名目为此书所创。

2.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如,本纪中增加了边疆各族与五代的贡使关系;有些传比旧史记事更为详细;记十国史事,也比旧史丰富。

3.文笔简洁。新五代史》较为简明,全书篇幅大约相当于旧史的一半。

四.缺点

1.没有志,仅有二考。食货、选举、兵、刑等志皆无,这是一大缺点。

2.不重视史实,史料价值不及旧史。刻意仿效《春秋》书法,把旧史中大量诏令之类原始史料删去。

《宋史》

一.作者及编修

《宋史》,元脱脱等奉敕撰。脱脱只是监修,起主要作用的是欧阳玄、张起岩等。《宋史》是元末的一部官修史书。元初下令撰修,后来也曾下诏修史,因朝廷内部对修史体例意见不一,有的主张以宋为正统,有的主张宋、辽、金各为正统。直至元末,元顺帝至正三年,决定三国各为正统,宋、辽、金各修一史,由丞相脱脱任都总裁,主待修史事宜。

《宋史》编修所依据的主要材料,是宋史馆所保存的国史、实录等。

二.内容及体例

《宋史》记事起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终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共320年的历史。

《宋史》496卷,约500万字。《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

本纪:47卷,从《太祖纪》到《钦宗纪》共23卷,记载了北宋时期的大事;从《高宗纪》开始之24卷,记载了南宋时期的大事。

表:32卷,只有《宗室世系表》、《宰辅表》两种,但篇幅占全书的五分之一。志:162卷,篇幅很大,为史书所仅见。以地理、河渠、职官、兵、食货、艺文等最重要。

列传:255卷,记载两宋时期2800余人的事迹。类传22种,有的是独创,如道学、忠义、孝义、奸臣等。

三.优点

1.体例比较完备

2.材料可靠而丰富,是唯一比较系统、全面地记录宋代历史的史籍。

四.缺点

1.存在前后矛盾、重复立传等问题。

2.前详后略,虎头蛇尾。

《资治通鉴》

一.作者及成书

《通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主编。

司马光,进士出身,死后追赠温国公。著作除《通鉴》外,还有《稽古录》,着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司马光仿效《左传》的体裁,将战国至秦二世的历史编成八卷,定名《通志》,是《通鉴》最初的样本。

司马光从英宗治平三年奉敕编写,到神宗元丰七年完成,共历时十九年。“平生精力尽于此书”。

编纂动机:“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便,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其要,专取关国家盛衰,

系生民休戚,善为可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神宗以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赐名《资治通鉴》,并亲写序文,这是《通鉴》得名之由来。

《通鉴》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由司马光总其成,协修是刘攽、刘恕、范祖禹。

司马光又附编《资治通鉴目录》30卷。此外,又编了《资治通鉴考异》30卷,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作为《通鉴》的补充,刘恕又撰有《通鉴外纪》10卷,《目录》5卷,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前的史事,以与《通鉴》相衔接。

二.内容及体例

《通鉴》共294卷,300多万字,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记载了1362年间错综复杂的历史。

以时间为序,年经事纬,叙述历史事件。包括十六纪。

三.编纂方法

《通鉴》采用了一套非常科学的编纂方法:长历—丛目—长编—定稿

1.先按每年的节气、星象、朔闰等,按年、月、日编成长历;

2.由参加编撰诸人分别仔细搜集资料,编成丛目,隶于各年之下;

3.就已有的材料考证异同,删汰重复,编为长编;

4.由司马光总其成,斟酌取舍,删繁就简,校订史实,润色文字。

四.编纂特点

1.贯通古今,突破断代史的限制。每遇重大历史事件,必交待其前因后果,又扼要地叙述制度沿革和运用。

2.取材严谨,考证精详。征引史料极为丰富,而且比较真实可靠。所采辑的许多著作后来已经散佚,赖《通鉴》才得保存大概。

3.融会多种史体。广泛吸收纪传体写人物传记的经验,充分运用了追叙及并叙的方法。

4.略古详今,繁简适当。周纪、秦纪较简略,两汉以后逐渐详细,唐五代部分最详细。乱世多,治世少。

5.文字优美,叙事生动。《通鉴》擅长写战争。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6.着重记录治乱兴衰。主要是一部政治史,以政治、军事为主,对经济、文化等方面极少记载。

五.史学思想与历史观

《资治通鉴》就是为封建帝王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著书宗旨:“叙国家之兴衰,着民生之休戚”。

1.鲜明的取鉴思想。以大量篇幅记叙了历代农民战争,原则上不记符瑞、图谶、占卜、鬼怪之事。

2.传统的封建礼教观念。主张历史著述必须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进行,极力宣扬封建伦理纲常。

3.突出的英雄史观。“国之治乱,尽在人君”。“天下安危治乱不在于他,在于人主方寸之治而已矣”。

4.否定封建的正统论。能较客观地叙述历史,但没有蜀、吴、后魏、北齐、北周及十国诸纪。

5.保守的政治思想。强调维持纲纪名分,主张维持现状,反对变法,反映了保

守落后的思想。

六.影响及续作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毕沅《续资治通鉴》

陈鹤《明纪》

夏燮《明通鉴》

七.注本及参考书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

纪事本末体及通鉴纪事本末

纪事本末体

一.什么是纪事本末体

就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完整叙事的史书体裁。

纪事本末体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

二.纪事本末体的产生

先秦时期萌芽,多以单篇形式散见于某些史书之中,如《尚书》、《左传》。

汉代以后,从形式上开始由散见的单篇向专著过渡,如《越绝书》和《吴越春秋》。隋唐时期,专著开始出现,隋王邵《隋书》、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等。

宋代,大发展的时期。《通鉴纪事本末》是纪事本末体确立史学地位的标志。三.纪事本末体的种类

1.通史类纪事本末。如《通鉴纪事本末》、《绎史》等。

2.断代纪事本末。如《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等。

3.专史纪事本末。也称方略,多以政治领域某一重大事件为题材。如《台湾纪略》、《亲征平定朔漠方略》等。

四.优缺点

1.以事件为中心,大大简化了复杂的历史现象。如生乎其时,亲见乎其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未既,而继之以叹且泣也。(《通鉴纪事本末》序)。本末之为体,因事命篇,不为常格,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章学诚《文史通义》)。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晰,节目详具,一览了然,遂使纪传编年贯通为一,实前古之所未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彼此孤立,割断联系。往往只记某事的发展原委,而不记与其他事件的联系,不能为读者勾勒出整个历史发展线索。

3.只能侧重“治乱之迹”。一般侧重于政治,于经济、文化典制很少涉及。

《通鉴纪事本末》

一.作者及成书

《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著作。南宋袁枢撰。

袁枢(1131—1205),字机仲,南宋建州建安人。历任温州判官、礼部试官、严州教授、国史院编修、工部侍郎、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等官。

袁枢将《通鉴》的主要内容归纳为239个重要事目,每事标一个题目,详其本末,纪事本末体便别开生面地创制出来。

袁枢编写《本末》,是为了给统治者提供有关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本书基本保留了《通鉴》的“资治”的作用。

二.内容

《通鉴纪事本末》42卷,上起三家分晋,下迄周世宗征淮南,记载1300多年间的史事。

秦以前立目较少,汉唐治世立目不足一半,乱世立目则超过一半。全书侧重于政治、军事。

三、优缺点

1.优点

《本末》按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编排史料,使历史过程一目了然,富于故事性。“国之有史,史之有《通鉴》,《通鉴》之有《纪事本末》,三者不可一缺也。国史因人,《通鉴》因年,《本末》因事。人非纪传不显,年非《通鉴》不序,事非本末不明。”(明张溥)

2.缺点

(1)史料价值有很大局限。内容局限于政治和军事。

(2)事件缺乏联系,无法勾勒出历史发展的线索。

《本末》叙事清晰完整,但难以描绘出整个历史发展的面貌。

(3)体现了封建正统史观。书中充满维护封建统治、敌视农民起义的观点。标题遣词造句,也刻意模拟《春秋》笔法。

四.影响

《通志》

一.作者

《通志》,宋郑樵撰,是一部私修的网罗宏富的纪传体通史。

郑樵(1104—1162),字渔仲,宋福建路兴化县人。南宋初年著名的史学家,人称夹漈先生。

郑樵著述有八十多种,除《通志》外,还有《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郑樵编纂《通志》的目的在于矫正断代为史之弊,恢复史迁良法。

二.内容及体例

《通志》大体上本纪(三皇到隋),列传(周到隋),略(远古到唐)。

《通志》200卷,由纪、传、年谱、略、世家、载记组成。

纪、传:是自上古至隋的人物传记。它将人物按朝代先后排列,一律采用分传,所属朝代明确,史迹突出。

年谱:相当于正史的表,补正了各朝的谱系,使历朝纪年有序,世系不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略:记载了从上古至唐代的典章制度和学术文化,有的涉及北宋。共有二十个门类,称“二十略”。

“二十略”,相当于正史中的书志,是《通志》的精华部分。“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六书》、《七音》、《氏族》、《都邑》、《昆虫草木》等,为郑樵所首创。《六书略》《七音略》开拓了文字学、音韵学的新途径;《氏族略》记述姓氏来源;《都邑略》记述上古至隋历代建都的地点、位置形胜、建都原因等;《昆虫草木略》记述了各种动植物的名称、形态、生长特点及医药用途等。由于二十略的突出成就,人们常把《通志》、《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并归人政书,其实这是不妥的。

三.影响

1.贯通古今,无所不包,充分体现了“会通”的思想,恢复了纪传体通史的地位。

2.二十略取材广泛,分类详细,扩大了史志记事的范围,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史料。

3.《通志》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不足

1.在史料上没下功夫考核发掘,考证有舛误,对于宋代典制不敢论及,影响了它的价值。

2.它虽然卷帙浩繁,但除二十略外,在编写形式上几乎没有太多的创新。

《文献通考》

一.作者及成书

《文献通考》是一部专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专著,宋末元初马端临撰。

马端临(1254—1323),字贵与,号竹洲,元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早年师从曹泾,受其影响颇大。

他着眼于会通,认为着史应有会通因仍之道,典章制度实相因袭,有沿有革,必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马端临编撰该书的目的:(1)补充《通典》的不足,(2)详于典章,以便与《通鉴》相表里。

二.内容及体例

《文献通考》全书348卷,记事上起三代,下至宁宗嘉定末年。不仅门类齐全,内容也更广泛。

全书共二十四门,每门有小序,下分若干子目,每一目的内容按时间排列,分成文、献、考三个层次。

顶格写的是正文,即所谓“文”,是叙事部分,内容本之经史,参之历代会要、百家传记之书;

低一格排列者,是论事部分,即所谓“献”,是前人的议论,内容取之臣僚奏疏、近代诸儒评论、名流燕谈、稗官记录;

低两格排列的,即所谓“考”,是作者自己的考证,多有经过审慎思虑的精当结论和真知灼见。

三.成就

1.继承并发展了会通的思想。不仅注意历代典章制度的相互关系,且发现各种制度发展的阶段性。

2.分类详细,进一步完善了政书体的体例。共二十四门,多承袭《通典》,但内

容上有很大增补。《经籍》等五门,是马端临的独创。

《经籍》录历代书名,并有解题;

《帝系》叙历代帝王姓氏出处;

《封建》叙历代封爵建国事略;

《象纬》叙历代天象情况;

《物异》叙历代灾异变化。

“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总目提要》)。

3.材料丰富,史料价值很高。有关宋代的内容,约占全书一半以上。且所载多为《宋史》诸志所未备。

4.编纂方法比较科学广搜史料,详加考证,分成类目,按时代排列;夹录前人及宋儒议论;附按语阐述自己的见解。这种编纂方法并非独其出心裁,是随科举制度的发展而出现的,实开后世历史考证学的先河。

四.不足

书中史料有疏漏,对于史料的搜集和剪裁,不免顾此失彼,疏于审核。

五.续作

王圻《续文献通考》

清官修《清朝文献通考》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元史》

一.作者及成书

《元史》,元末明初宋濂奉敕撰。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元末明初著名学者,著有《宋学士文集》。

《元史》经前后两次才修成

第一次是洪武二年,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仅半年时间,写出《元史》159卷。

第二次是洪武三年,征召各方名士十三人编撰,不到五个月就完成了。

二.内容及体例

《元史》记事自蒙古兴起到元朝灭亡共165年的历史。全书210卷,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

三.优点

1.体例整齐。复“史汉”之传统,纪传体例俱全。

2.通俗易懂。文字通俗是撰修《元史》的原则之一。《元史》行文如话,甚至方言口语并出。

3.珍贵的史料价值。本纪部分除顺帝一朝事迹外,其余史料皆出自《元实录》和《经世大典》,保存了大量的原始史料。志也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以《天文志》、《地理志》、《河渠志》、《食货志》最为突出。

四.缺点

1.史料收集不全。取材限于实录和《经世大典》,《元朝秘史》、《西游录》等都未征引。

2.史料缺乏剪裁考订。疏漏之处很多,有的内容有重复,有的内容有缺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缺点?

(1)仓促成书。

(2)史料内容缺乏,增加了修史者的困难。

五.续编

邵远平《元史类编》

魏源《元史新编》

柯绍忞《新元史》

六.《新元史》

《新元史》,257卷,柯绍忞撰,记事上起元太祖元年,下迄顺帝子昭宗八年共173的历史。

《新元史》有两大特点:

1.补充了新史料。补充了明清学者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元史。

2.纠正了《元史》的不少错误。如同名异人,一人两传、前后失序等情况。

《日知录》与《文史通义》

《日知录》

一.作者

《日知录》是一部著名的读书笔记,是包含学术思想、政治见解在内的重要著作,顾炎武著,(顾炎武(1613-1682),名绛,字忠清,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明亡后为敬仰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改名炎武,号亭林,人称“亭林先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

“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虽未敢必其垂后,而近代二百年来未有此书,则确乎可信也。”

写作目的: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

取名源于《论语》: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现在,人们常常用顾炎武“采铜于山”的比喻,说明历史研究要重视第一手资料。二.内容

《日知录》32卷,是笔记形式的著作,共有条目1020条。各条写法不一样,字数也没有限制。

《日知录》又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文。可谓内容宏富,贯通古今。

三.学术思想

1.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的学风。认为写文章、做学问,都不能脱离现实。“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亭林文集》卷4)。

他认为史学研究也要做到“鉴往训今”。《天下郡国利病书》是一部社会、经济、人文地理书,治史思想也很明确。

2.旁征博引,考竟源流,发展了考据的方法。顾炎武将考据发展成为一种治史的主要方法并开一代之风气,对乾嘉考据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顾氏的考据是为经世致用史学思想服务的,在考据中重视社会实践;乾嘉考据学

则是为考据而考据。

3.在历史文献学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见解。

《文史通义》

一.作者与成书

《文史通义》是一部著名的史学理论专著,清章学诚撰。因为全书内容包罗广泛,不专谈史,故名。

章学诚(1738—1801),清代著名史学家,字实斋,浙江会稽人。

章学诚著作很多,《史籍考》325卷,还有《校雠通义》、《文史通义》等。

章学诚对当时的考据学的学风不满,“专为着作之林校雠得失”,从乾隆三十七年开始撰著《文史通义》。

关于撰述动机:“郑樵有史识而无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义》之所为作也。”

目的:一.阐明史学的意义

二.评论文史著作编纂等方面的得失

三.是评论当时学风流弊、世教民俗。

二.内容

《文史通义》共9卷,分内、外篇。内篇6卷,49篇。主要是论史学,兼及经学、文学理论探讨。

三.史学思想

1.主张史学要经世致用,提出六经皆史学。认为古代无经、史之别。“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

“六经皆史说”就是强调经世致用。它打破了尊经抑史传统思想的束缚,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

2.主张要有“别识心裁”。主张修史要有卓识心裁,有独创的见解,要“成一家之言”。

章学诚对自己的史学理论很自负。“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多为后世开山。”

3.主张史家须有“史德”。发挥了刘知几的“史才三长”理论,认为还必须有“史德”。“史德”即“著述者之心术”。

4.创立了“方志学”理论。章学诚编撰了《永清县志》、《湖北通志》。他主张州县设立志科,专管记录史事,采集史料。把方志提高到与“正史”等同的地位,使方志成为方志学,这是章学诚对史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新版淮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 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 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淮北师范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640)历史学基础(自命题)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 ,朱绍侯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主编,中华书局; 《中国现代史》(上下册) 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中国历史》共六卷,张岂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英语复习经验。 ⑴单词: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够了。也可以用app软件。但是这样就会导致玩手机(如果你自制力超强),单词的话到考前也不能停止的。我的单词并没有背好,导致英语后来只有60+,很难过… ⑵阅读:阅读分数很高,所以一定要注重,可以听木糖英语的名师讲解,或者木糖英语的课程,阅读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自己的方法,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做题方法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如果初次做题还没有什么思路,那就可以多看看真题里面的答案解析考研英语很难,和四六级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所以阅读暑假就可以开始做了,真题反复摸索,自己安排好时间。 ⑶作文:谨记踏踏实实写作文,不要到头来依靠模板,模板自己可以整理出来,但也请高大上一点,语法什么不要错误。字体也要写的好看一点,一定有帮助的。 ⑷完型:不要看分值少,就不去理会,做题时可以放在最后做,也可以放在第一题去做,但一定要做,因为完型的做题套路其实并不深,只要做几年真题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的简单之处。 ⑸新题型:新题型今年超级简单,但是有时候会难,大家平时也要多加练习。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近期大概读完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它是属于史学理 论方面的著作,由于自己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史学理论方面的著作普遍都理论 性很强,相对难懂,读起来显得总是枯燥、乏味,但是自己还是坚持大概读完 了这本书。虽然读完了此书,但是自己感觉距离真正读懂还相差甚远,似乎处 于似懂非懂的状况。不过通过读这本书,还是产生了许多属于自己个人的体会 和理解,许多地方还是给自己以比较深的影响。由于全书内容比较多,下面就 自己在看书过程中感触比较深的方面大概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也 许有它一定的合理之处,也一定有不合理的地方,甚至某些看法也许是错误的,仅属于个人的一些见解罢了。 首先对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做一简单的介绍。这本书全 书分为通史、政治、社会、经济、学术史、历史人物、地理、中国文化八个部 分的研究方法分别进行讲解,并且对历史教育的流行误解做了叙述。钱先生在 序言中就说到:“我此所讲,语语有本源来处,亦语语有归宿去处。”这就很 好的说明了研究历史一定要以证据说话,要有充足的史料或实物等作为自己说 话的凭证,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进行人为的加工、装饰。同时也说明了钱先生作为一个史学家的强烈责任感,说的每句话都不是自己凭 空编造的,一定有它的来源,一定有它的充足的证据。我认为这就充分体现了 史学它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而不能像小说家一样进行人为的加工润色。 钱先生在本书中就如何研究中国通史时指出:“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 和传统性,我们要研究历史首先就当知道历史的三种特性。”通过这么多年对 历史的学习,自己对历史的三种特性感觉也深有体会,也就是说在内心里面还 是对这三种特性是理解的。就其特殊性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历史有它的特 殊之处;不同国家的历史也一定有不同之处;就是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也 有不同之处等等。正如哲学家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就是它的特殊性。所以我认为不管学习历史还是研究历史,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就能避免我们少犯许多错误。变异性则 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一个“变”字。钱先生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说:“其实历史本身即是一个变,治史所以明变。”所以我认为在学习和研究 历史的过程中,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历史,因为事物都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和 发展的过程中,绝对静止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对于初学历史的人自己感 觉格外重要,他们往往会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东西,所以是一成不变的,其实这 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于历史的传统型,钱先生说道:“特殊性与变异性加在 一起便成为历史之传统性。”我认为所谓历史的传统型,就是历史上所创造的 精华它的继承与发展。如元朝的行省制度,被后世继承与发展,使之进一步完善。精华的文化具有传承性,并且这种文化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程度的 稳定性,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当然钱先生所 说的历史的传统性有它更深刻的内涵。 在如何研究中国文化史中,钱先生认为:“文化乃历史之真实表现,亦是 历史之真实成果;舍却历史,即无文化。”所以从某方面来看,研究历史的方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上册A卷) 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甲骨文第一部著录性著作是清末刘锷的《铁云藏龟》,第一部研究性著作是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2、《世本》内容有七部分,其中作篇记载了上古的技术发明和礼乐初制,氏姓篇是先秦大小贵族的起源和宗支分化状况的族谱。 3、《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宓宫,《国风》中的第一长篇是七月。 4、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吴人韦昭作的《国语集》,近人徐元诰撰有国语集解。 5、《汉书》对《史记》的体例有所变更,将“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二、解释下列史文中带点的字词(每个字词0.5分,本题共10分) 1、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通慈; 大 4 2、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叫鸣; 灭亡9 3、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修理; 足趾18 4、国老 ..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国内退休的老臣; 38 5、晋师三日馆.、谷.,及葵酉而还。住下来休息; 吃楚国的粮食; 41 6、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羞辱; 步入正轨49 7、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抄小路; 借着68 8、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快; 把.做成肉干 9、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编排; 起点,头绪; 104 10、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受苦于原因是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分,本题共20分) 1、一条完整卜辞的组成形式。 2、汉初传《诗》有哪四家。 3、越王勾践灭吴的具体措施。 4、《史记》三家注。 5、《诗经》的体例及内容。 四、标点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世界历史双学位招生简章 一、培养要求、目标 历史学本科双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的史学素质教育,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要求学生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一定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今后各项工作的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搜集、考订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现象和材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报名条件: 1、在校2004级和2005级本科生(专科起点本科 除外),没有不及格课程且全部课程的GPA绩 点在2.0以上,学有余力者; 2、每人只能选修一个辅修或者双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如有疑问,请咨询62757444) 总学分:38学分,其中:

修满15学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世界历史辅修 一、培养要求、目标 历史学本科辅修课程位的培养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的史学素质教育,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素养的人才的广泛需求。要求学生通过较为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一定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今后各项工作的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搜集、考订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现象和材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28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16或18学分 方案①中国古代史8学分 中国近代史4学分 中国现代史2学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学分 共16学分 方案②世界上古史3学分 世界中古史3学分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国历史要籍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代史的能力;初步具备运用一手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 二、授课对象 大学本科一年纪师范班、文科基地班、世界史班和城市文化管理班,周三学时,一学期,总60学时,3学分。 三、教学环节、学时安排 1、课堂教学:40学时以上。 2、课堂讨论:经常化、随时进行。 3、课外作业:3次,占总成绩30%左右。 4、期末复习考试:4学时。占总成绩70%左右。 5、其他教学环节:参观图书馆古籍部。 四、教学手法与教学方法 1、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2、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重要史籍重点讲授。 3、向学生多展示历史要籍,多提问,多作古文今译练习。 五、教学内容 导言(1课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的一般情况,课程特点、教学目的、课程要求、学习方法等,提高对该课程学习的自觉性。 二、大纲细目: 1、历史、历史学和历史要籍 2、课程建设与教材简介 3、学习目的与方法 三、复习题: 1、何谓历史、历史学和历史要籍? 2、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何在? 第一讲《尚书》(2课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最早的史书的同时也是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成书经过,体例与内容,价值与问题以及重要注释本,并通过《牧誓》篇的选读加深对该书的认识。 二、大纲细目: 1、成书及流传经过 2、体例与内容 3、价值与问题 4、重要注释 5、《牧誓》讲解 三、复习题 1、简答《尚书》的成书经过及流传经过。 2、《尚书》内容、价值简介。 3、《牧誓》今译。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书评

“设异明通·通中求异” ——读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9级 1044409122 马丹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历史的尺度;我们重视史料的编纂整理而不重视理论思维的创建;我们习惯了历史研究的静止观,总在试图寻找“总体发展规律”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读罢《中国历史研究法》,笔者认为中国的历史有其发展的特色,中国历史的每一个分期有其的特色,中国历史的每一个侧面有其特色,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我们要注意在“通中求异”。 【关键字】历史研究、中国历史、通、异 《中国历史研究方法》这本书,是汇集钱穆先生在香港某大学八次讲演而成,依次以中国通史、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地理史、文化史为研究对象,对于如何研究中国历史提出了自己观点。通读全书,对比梁启超的《中国国历史研究方法》,笔者认为钱穆先生此本书有两大亮点:一、在篇章结构上“设异明通”;二、在讲解内容上“通中求异”。 一、设异明通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主要论述了史学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旧史的改造,历史的因果和动力,史料的搜集和整理等内容,其侧重的是关于史学研究方法工具性,针对性强但略显分散。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从中国历史的八个侧面论述讲解,其中前七讲均可属于为第八讲蓄势,所有的这些都包含在了中国历史文化大义这一大系中,“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最后是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其主要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其主要内容,而以文化为其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1】。并提出“文化整全体”“文化即人生”(此所谓人生,非指个人之分别人生,乃指大群体之全人生,即由大群所共同集合而成的人生【2】)概念。 在每个章节内,都基本上遵循“提出问题——解释问题——阐明观点——中西对比立论观点——阐明方法——呼应中心论点”这样一条思路,条理清晰,娓娓道来,让读者如醍醐灌顶。如:《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这一章,首先阐明本章要讲的内容——“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继而解释为什么讲这一编;其次提出政治与政事的不同,进而阐明研究政治制度的方向与必要性;再次,通过中西对比,传统与沿革对比,阐明作者自己关于中国封建制度内涵与特色的理解;最后,提出具体研究政治史的方法,再解释方法运用时,时时注意呼应中心论点。

中国历史文选上5

十三、《晋书》 重点:选文的翻译,重点词汇的掌握。 难点:胼文的特点以及胼文的翻译。 解题: 《晋书》是记载晋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唐朝以前的正史,虽然大多由史官撰成,但绝大多数成于一人之子,作者的史学观点贯穿到全书。从唐朝官府修撰《晋书》、五代史起,绝大部分正史几乎都是由封建王朝设立史馆,任命宰相检修,遴选许多史官担任篡修官,集体分工编篡而成。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撰写了《宣帝纪》、《武帝纪》和陆机、王羲之的传论,所以题名“御撰”。 唐代贞观20年(646),唐太宗下达了《修晋书诏》,“令修国史所更撰《晋书》”。诏书对《史记》、《汉书》以下以至“五代史”历代正史,但是对唐朝以前的晋史都不满意。两晋南朝时期出现了26种晋史,到了唐朝初年还存有18种。这些书,只有一、二种兼具两晋历史,大多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晋史。《修晋书诏》批评它们“烦而寡要”、“劳而少功”,或者“滋味同于画饼”、“略记帝王”,所以下令重新修撰《晋史》。 重新修撰《晋史》以房玄龄、褚遂良为监修,参与撰述的有许敬宗、令狐德棻、敬播、李淳风、李延寿等21人。其中令狐德棻为首,他和敬播在制订《晋书》的体例上起了重要作用。《晋书》的重修以臧荣绪的《晋书》为蓝本,参酌其它众多的晋史以及晋人的文集予以补充,重新修撰。《晋书》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叙例、目录各1卷。叙、目已经佚失,今存130卷。 《晋书》的记事,起于泰始元年(265),迄于元熙二年(420),包含西晋4帝、东晋ll帝一共156年的历史,并追叙了晋朝先世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在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活动,还包括了与东晋同时并存的北方十六国的历史。《晋书》对于这样的纷繁的历史格局,能从容的表述出来,显示了当时史学家的组织力量和创造才能。 《晋书》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写出了两晋历史的全貌,弥补了以前史学著作的不足。内容也很充实。因此,《晋书》问世以后,其它的晋史都亡佚了。《晋书》的另一成就就是还突出地表现了他对民族关系以及其它割据政权的历史的撰写。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勘误 一、上册74~110页《史记》节选,参考本:岳麓书社出版的《史记》2001年9月第二版。 ①《秦始皇本纪节选》原文: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 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①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改正:下划线上的双引号应去掉。 ②廷尉李斯议曰:?②周文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 疏远,相攻击如……,周天子弗能禁止。改正:下划线上的“文武”之间应加顿号,即为“周文、武王”。 ③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③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 功臣,自为枝辅。改正:下划线上殷周之间加顿号即为“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 ④《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原文: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 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臵百官,④宫观僭於天子。

改正:下划线上的应该为“置百官,宫观,僭於天子。” ⑤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谪削地,⑤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 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馀汉。改正:下划线上应为“是以燕、代无北边郡,” 二、下册162~180页《资治通鉴》节选,参考本:岳麓书社出版的《资治通鉴一》。 原文:《党锢之祸》[延熹九年秋七月],初,帝为蠡吾侯,受学於甘陵周福,及即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①因师獲印周仲进。?②譏二家宾客,互相譏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③党人之议,自此始矣。 汝南太守宗资以范滂为攻曹,南阳太守成以岑为功曹,皆委心听任,使之褒善纠违,肃清朝府。滂尤刚劲,疾恶如雠。④滂甥李颂素无行,中常侍唐衡以属资,⑤资用为吏,滂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今日宁受笞而死,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怨之。 于是二郡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但坐啸。? 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泰及颍川贾彪为其冠,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语曰:?⑥天下模楷李元礼;⑦不

中国历史文选精编

中国历史文选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一、名词解释 1、刘知几:字子玄,唐代着名的史学家,在经学上偏向“古文”。《史通》是他一生精力所萃的名着,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很高地位;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实的“三长”论点,并坚持直书,反对曲笔。 2、《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着,唐刘知几撰,共二十卷,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 3、纪传体:史书体裁之一,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更好表现人物性格,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用“本纪”叙述帝王事迹,“世家”记述王侯封国,“表”排比大事,“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列传”记人物。 4、编年体:史书体裁之一,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的特点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但即使前后分隔,首尾难以连贯。《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编年体史书。 5、《大唐西域记》:我国古代历史地理、中外交通和宗教史的名着,十二卷,唐玄奘述,辩机编。本书是游记

体,对于研究我国古代西域边疆历史、南亚古代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6、《文献统考》:是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专着,可与《通志》《通典》相媲美,宋末元初马端林撰,共三百四十八卷,分为二十四门,后世学者对此颇多贬词,但其不仅史料丰富,分类详细,体例多所创新,保存了大量史料,而且在历史认识上也颇有可取。 7、典制体:政书的体例之一,以典制为中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它以分门别类为表述的特点,曾被称为分类书;中国史学上第一部有影响的典制体政书是唐代杜佑的《通典》。 8、“三通”:包括唐代杜佑的《通典》,元初马端林的《文献统考》,南宋郑樵的《通志》,《通典》和《文献通考》都是典制体政书,《通志》是纪传体政书。9、“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十通”是这十部政书的总称。 10、郑樵:字渔仲,宋代人,人称夹漈先生,撰《通志》《尔雅注》等书;他学识渊博,对经学、礼乐、天文、地理、文字、虫鱼草木各方面都有研究。

点评北大历史系诸先生

点评北大历史系诸先生 范美忠 北大让我失望是一步步的,是随着自己看书的增多,眼界的扩大和对它了解的加深而最终彻底失望并放弃读研究生的想法的。首先让我失望的是本系的教授。应该说我第一次坐在教室里边听北大老师讲课,真的有种很异样的感觉,首先开一大堆书的书目让人觉得很新鲜,有否定了好多中学时当作绝对真理记住的结论,的确有些新鲜感。后来看书渐多,涉猎了一些西方史学的理论,比如兰克的客观主义学派,柯林伍德的新历史学派,布罗代尔和布洛赫的年鉴学派的理论等等,总之,西方的理论虽不完美(哪有完美的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不完美呢?),但就象西方人在文学绘画等领域一样新见迭出,,令人大开眼界。而我们那帮老师还在讲乾嘉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死抱着制度史不放,毫无新意可言,既无独到的理论又缺乏趣味,所以他们的讲课就成了最好的催眠曲了,尤其是大一时我上朱龙华和张衍田先生的课是肯定要睡觉的,别误会我是一个混日子的学生,我泡图书馆看的书真不少。后来我看了《史记》和《剑桥中国史》和《万历十五年》这些书,则从实践上否定了他们的水平。因为他们写的书我是从来提不起兴趣看的。下面点评诸位先生,我在看历史书时一直为中国从古至今虚假的历史书写感到头痛,所以这里我也就不为尊者讳了。 中国先秦史,吴荣曾先生,他总是在校园里骑着一辆破烂的过时的加重自行车。应该承认,如果不以大师的标准衡量,他的学问还是扎实的,他是翦伯赞的学生。但问题不在这里,北大老师里面可能有三分之一是混混,但一般大学混混的比例可能是三分之二,所以比较而言,北大文科老师的功底还是扎实的,态度还是严谨的。但问题不在这里,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是除了真实的史料之外,关键是看你如何去诠释它,要说功底的扎实的话,清代人谁比得过,可是所谓三大考史名著有什么价值?钱穆的〈国学大纲〉有何价值?先是他给我们讲封建社会始于何时的争论,当时倒也略具新鲜感,后来一想,够糟糕,中国传统的王朝史学固然乱七八糟,但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之说也根本不应该适用于中国社会,就是用封建社会来命名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是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 (二)教学目的: 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历史文献方面的基础知识; ②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献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从专业角度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和选文。 (四)教学时数:全部课程的教学总时数约54个课时(一学期,周3课时) (五)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2、展示图书,多作阅读、检索、翻译等练习。 3、课上增加学生发言、参与讨论的机会,应占总课时数的20%以上。 二、课程内容 第三编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第八章纪传史的大量编修 教学要点: 隋唐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史籍编修概况、对后世的影响。唐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牛弘传》、《刘毅传》、五代、宋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通志总序》、元修纪传史举要及选文《王安石传》。 教学时数: 10学时 教学内容: 1.1 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1) 1.2 唐修纪传史举要(4) 1.3 五代、宋修纪传史举要(3) 1.4元修纪传史举要(2) 第九章编年体的发展 教学要点: 《资治通鉴》介绍及选文、《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资治通鉴》介绍(1) 1.2 选文《魏孝文帝迁都》(2) 1.3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1)

第十章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 教学要点: 政书体的概念及发展源流,《通典》及续编、《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会要体概念及《唐会要》、《五代会要》等介绍,选文《文献通考总序》、《朱敬则请择史官》。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1.1 《通典》及续编介绍、选文(2) 1.2 《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选文(2) 1.3 《唐会要》、《五代会要》及其他会要介绍、选文(2) 第十一章纪事本末体的创始 教学要点: 纪事本末体的概念,纪事本末体的发展过程,代表性著作,优缺点,纪事本末体的续编和仿作,选文。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1 《通鉴纪事本末》及续编和仿作(2) 1.2 选文《杨氏之宠》(1) 第十二章唐宋时期方志地理名著 教学要点: 方志地理书的发展源流,唐宋时期方志地理书的体例特征和编修状况。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元和郡县图志》介绍(2) 1.2 《太平寰宇记》介绍唐(1) 1.3 《元丰九域志》介绍(1) 第十三章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史通》的产生 教学要点: 史学评论的概念及发展过程,《史通》的内容及影响,选文《二体》、《曲笔》。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1 史学评论及《史通》介绍(1) 1.2 选文《二体》、《曲笔》(2) 第四编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第十四章纪传史的续修 教学要点: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1、金文:又称“钟鼎文”或“吉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 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多为西周和春秋时的铭文,是研究西周春秋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其代表有西周的大盂鼎上的铭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有,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的《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2、《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国别体史书。 3、先秦史籍对后市的影响:第一、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第二、形成了比较科学、完整的史书编写体 例;第三、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如孔子《春秋》);第四、“直笔与曲笔”的写作思想,为后世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 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一统思想的根源。 5、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顺序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其优点是便于比较、了解各史事之间的 关系,使读者对史事发生经过的时间十分清晰;缺点是同一事件发生和延续的时间过长,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典志等史事,也无从详其原委。如起居注、实录体等。我国第一部正规的编年体史书是孔子编修的《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完善的编年体通史。 6、孔子编《春秋》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并运用“寓褒贬、别善恶、以定名”的春秋笔法。 7、《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杰出的编年通史。其记事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止于后周世宗显德 六年,共1362年。全书采用编年体形式,用翔实的史料完善了编年叙事法,还通过史论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对礼乐、文学、地理也有较详记录,对经济文化等典制基本未涉及。其目的是从政治上总结历代统治经验教训,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一部教科书。后世多有仿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字君实,宋陕州夏县人,谥号“文正”。司马光自幼好学, 二十岁考中进士,他曾立志要编一部编年体史书,总结历代统治经验,于是博览众史书,删削冗长,举辑机要,到宋英宗时,司马光写成战国秦历史共八卷,宋英宗看后十分赞赏,并命他继续写下去。 后来王安石为相,推行变法,司马光反对,受到排挤,遂退居洛阳潜心编史,前后共用19年,《资治通鉴》全书告成。司马光集前世史学之大成,无愧“文正”这一称号。 9、纪传体:即由纪、传(世家)、表、志(书)组成,已记录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创始于西汉司马迁 著《史记》。其优点是有大量人物,言事结合,结构完整,典章制度记录全面。缺点是以人物为中心,记事不完整,不便了解人物在事件中起的作用。纪传体被后世历代政府定为正史的主体,二十四史包含了丰富的史料,由于官方编写,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纪传体的创立,对后世记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0、《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了上起 黄帝、下讫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诸多方面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堪称为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让历代学习。其记录的时间、范围广泛,事迹全面,人物丰富,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人。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其父任太 史令多年,他幼年师从董仲舒、孔安国等名师,二十岁开始壮游全国,此间探访历史遗迹,考察风土民情收集了史料。元封三年,司马迁升任太史令,他秉承父亲遗愿,开始准备撰写《史记》。天汉三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被捕下狱,处以腐刑。出狱后他任中书令,忍辱负重,发奋撰写《史记》,前后有15年以上时间才写定成书。《史记》成书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司马迁注定名留青史。 1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沿用《史记》的纪传体例,并改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取消 世家,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共一百篇。它为断代史,记载了西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

南开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

南开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 关于南开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列举如下,同学们可以参考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古代史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现代史 《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博仁教育:近几年来,参加历史学考研统考的同学会发现,在历史学基础试卷上有的题目根本就没有见过,或者是在推荐的参考书上根本没有,很多同学都在抱怨,这个考试大纲也不管用了,要大纲有什么用,还不是有超纲的吗?在这里,我想和同学们说,研究生考试以不再是小学生考试,学什么考什么,硕士研究生考试需要有一个比较广泛的阅读量,出现一些超纲的试题很正常,多读一些历史学方面的教材,对我们备考有很大的帮助,对以后写研究生论文也有益处。 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读下面参考书目: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上海古籍出版社 《史学概论》庞卓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史学史》白寿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献学》杨燕起、高国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西方史学史》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更多信息可以联系QQ:4006262918 博仁2016年历史学考研经验交流会将于4月中旬举办,活动现场可以跟成功学姐学长取经,面对面交流:历史学考研笔记如何记、参考书如何看才有好效果、院校的备考情况如何、复试经验等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中华书局2009年5月版。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梁启超,中华书局2010年1月版。 《历史研究法历史教授法》,何炳松,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三联出版社2001年6月版。 《史学方法导论》,傅斯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史料与史学》,翦伯赞,北京出版社2011年6月版。 《治史三书》,严耕望,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版。 《中国文学史料学》,潘树广、涂小马、黄镇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新文学资料引论》,朱金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谢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刘增杰,中西书局2012年3月版。 《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何成刚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徐林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 《语文教育评价》,魏本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 《语文学科教育前沿》,李子健、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版。 《新文学考据举隅》,朱金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发现的愉悦》,陈子善,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版。 《新文学资料丛话》,朱金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考文叙事录: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校读论丛》,解志熙,中华书局2009年4月版。 《春明读书记》,赵国忠,花城出版社2011年1月版。 《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刘涛,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 《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与创作考释》,陈子善,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3月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甲、乙、丙),陈荒煤任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等十余家出版社出版。知 1

中国历史文选考点总结

中国历史文选考点总结 一、甲骨文 前言简述部分:定义: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又称为契文(刀刻 文字)。内容主要是商代后期王室占卜的记录,故又称卜辞。最初在河南安阳的殷都废墟中出土,故又称殷墟文字。甲骨文已经脱离图画文字形态,文字构型以象形为基础,辅以形声 和假借字,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汉字,证明了汉字产生在此之前,并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溯到商代。 填空重点: 1、甲骨总数在十五万片以上。 2、单个文字大约在五千左右,已被认知的尚不足两千字。 3、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应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4、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王考》 5、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中科院出版社)为总结性著作。 课外补充: 1 、1899 (光绪25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甲骨,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2、甲骨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导致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 3、甲骨四堂:罗振玉(雪堂)、郭沫若(鼎堂)、王国维(观堂)、董作宾(砚堂)。 4、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二、金文 前言概述部分: 定义: “金文”现代涵义有二,一是指商周(或含秦汉)时期刻铸在铜器上的整篇铭文文献,此义约始于清吴式芬的《捃古录金文》;一是指甲骨文之后的一种字体或书体,此义约始于 容庚的《金文编》。 填空重点: 1、金文内容多反映战争、社会动乱等重大历史事件。 2、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金文编》。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 4、金文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为古文字学研究和先秦史中周代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诗经 前言概述部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删订。原本称《诗》经博士后,始称 ,汉武帝立五《诗经》,为儒家经典之一。

历史学考研复习(最全)

历史学考研复习(最全) (博仁教育:https://www.360docs.net/doc/5214641223.html,)(历史学考研:https://www.360docs.net/doc/5214641223.html,) 打算参加2013年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备战,在备考初期,很多同学都处于一个迷茫期,或者说处于一个不知道该如何复习的阶段,不知道怎么规划自己的复习、不知道该如何看书?根据我们多年的辅导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备考2013年历史学研究生考试 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为:政治、外国语、历史学基础三门。 思想政治理论(上午8:30——11:30)满分100分 外国语(下午14:00——17:00)满分100分 历史学基础(上午8:30——11:30)满分300分 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初试为笔试。 二、历史学基础参考书 历史学基础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虽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教材,现在考研市场上有很多历史学考研推荐参考教材,鱼龙混杂,让很多考生很难选择,如何选择一套权威的历史学基础参考教材成为备考的第一步。 博仁教育历史学考研辅导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并结合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命题特点,特向广大考生推荐以下历史学考研参考教材: 1、必备参考书:中国史:书名作者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史:书名作者出版社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先後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该书略有残缺,尚保留一万六千多字。其纪年依据鲁国,但记述范围却遍布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但其记述事件简约。 《今文尚书》: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我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古《尚书》经秦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其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尚书》,故称今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内容涉及原始公社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的史实。 《古文尚书》:西汉武帝时鲁共王从孔壁中发现,因其由古字写成,故称《古文尚书》。相传有二十九篇,其中包含《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滕》等诸书。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5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6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7 《史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8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 9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

读《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

读《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 梁启超是近代新史学的创始人,这一时代是学术古今变迁,中西文化开始大交流、大碰撞的时代,新史学在此时代应运而生,而每一个学科的成立都要求其方法论体系的建立。梁氏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是近代史学转型期的一部名著,自它以后,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著述层出不穷,可见梁氏此书对于近代新史学的深远影响。 我国传统史学有重视“考信”的传统。至清代朴学盛行,学者对于如休搜集材料、考订歧误、辨别真伪这套学问尤其致力,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料。《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开辟了专章论述史料的盾集和鉴别,就是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运用近代学术眼光加以总结和发展。因此他申明:论述搜集和考证史料,目的是达到“求真”,而“求真”乃是传统学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方法发展辐来。求得史实的准确是史学发展的前提,否则,“其思想将为枉用,其批评将为虚发”,这就是注重史料如何搜集与鉴别的意义所在。 梁启超认为过去人类思想行为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均可视为史料。可见,他对史料的理解比传统史家更为宽泛。 梁启超关于旧史的看法,对后人学旧史、治新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史之改造》一节里,他指出“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不离贵族性,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智识阶级。故其效果,亦一如其所期,助成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此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一语道出了我国旧制度下的旧史的弊病,给后人学史一种重要启示:对于旧史,尤其是正史,不能盲目的信任;对于杂史

等,也不能盲目的否定。同时,他还给后人改造旧史,治新史指出新的方法:“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替死人本位的历史”、“重新规定史学范围,以收缩为扩充”等。 梁先生还指出:“史料有为旧史家故意湮灭或错乱其证据者”,“遇此等事,治史者亦别搜索证据以补之或正之。”在此梁先生举明陈霆考出“唐僖宗之崩以马践”、“宋太宗之崩以箭创发”,二事史册皆秘之不言。又以《宋神宗实录》为例,其“有日录及朱墨本之两种,因廷臣争党见,各自任意篡改,致同记一事,两本或至相反。”至清代尤甚,“清廷讳其开国时之秽德,数次自改《实录》”。梁先生由此而叹曰:“夫史料之偶尔散失者,其搜补也尚较易,故意湮乱者,其治理也亦极难,此视学者侦察之能力何如耳。”所以,“今日史家之最大责任,乃在搜集本章所言之诸项特别史料。” 总的来说,从《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梁启超忠实于历史,认真治史的人格魅力,能够学习到治史的各种实用方法。除了本书之外,他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先秦政治思想史》等,都是极出色的论著,他确实是做到了“史之意义与及其范围”里所讲的,站在民族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在人类中的发展的高度来治史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