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11号秦墓竹简反映的时代

合集下载

云梦睡虎地秦简(共9篇)

云梦睡虎地秦简(共9篇)

云梦睡虎地秦简(共9篇)云梦睡虎地秦简(一): - 中译英睡虎地秦简,也称云梦秦简,是1975年12月在中国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记载了当时的法律和公文,经过整理竹简的内容被收集进《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这批竹简是研究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的珍贵史料.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睡虎地秦简,也称云梦秦简,是1975年12月在中国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秦代竹简,记载了当时的法律和公文,经过整理竹简的内容被收集进《睡虎地秦墓竹简》一书.这批竹简是研究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的珍贵史料.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 Rests tiger Qin Jan, also said that Yunmeng Qin Jan, was in December, 1975 rests the tiger 11th grave unearthed Qin bamboo slip in the Chinese Hubei Province Yunmeng County area just outside the city gate, has recorded law and the archives then, the process reorganizes bamboo slip"s content to collect "Rests Tiger Qin Bamboo slip" a book. This batch of bamboo slips are study Warring States later period to the Chin Shihhuang time politics, the economical, cultural, legal, the military precious historical data. Rests tiger Qin bamboo slip altogether 1155, butt 80.这样就可以了.云梦睡虎地秦简(二):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行书律》有这样的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首发)田雪梅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睡虎地秦简《日书》(以下简称睡简《日书》)于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

《日书》是战国秦汉时期日者选择时日、趋吉避凶的一种数术书籍,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价值不容忽视。

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发现18种《日书》写本(包括残简),睡简《日书》是现已公布的内容较为完整、保存较为完好的写本,其图版和释文公布后引起了学界强烈的关注。

截至目前,睡简《日书》的研究论文发表约有270多篇,研究专著1共4部。

此外,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2和[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3等作品设有专题对其进行研究。

学界的具体研究成果如下:一文本整理文本整理是出土简帛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到释文整理、文字考释等方面。

学界对睡简《日书》的释文整理目前已经取得丰富成果。

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云梦睡虎地秦墓》4首次公布了甲、乙两种《日书》的图版和释文;1990年又推出《睡虎地秦墓竹简》精装本5,无论图版、释文都较旧版为佳。

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对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一些印刷错误和标点断句进行了修正,但吴书中有些注释牵强附会。

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对《日书》的分篇、句读、注释做了精心研究,对整理小组的释文做了订正和补充,提供了较为可信的注释版本。

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是目前《日书》释文的集大成之作,对各版本释文作了深入评析,并补充了大量材料。

除通篇考订外,还有不少单篇作品对《日书》中部分字词进行考订。

刘信芳对《日书·马》篇的句读、释文作了考释6。

林剑鸣对文物版和台湾版《日书》的释文误、漏之处加以校补7。

另外,还有黄文杰《睡虎地秦简疑难字试释》8、刘乐贤9《睡虎地秦简日书注释商榷》、《睡虎地秦简〈日书〉释读札记》、刘钊10《说秦简中“女笔”之“笔”》、《读秦简字词札记》、《谈睡虎地秦简中的“濆”字》等文章对《日书》的个别文字做了细致的考证。

略论《睡虎地秦墓竹简》

略论《睡虎地秦墓竹简》

略论《睡虎地秦墓竹简》作者:夏诗荷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6期摘要:1975年12月至1976年初,湖北省博物馆等考古人员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末年到秦朝安陆大小官吏的墓葬,出土了木器、竹器等387件古代器物,其中第11号秦墓出土了竹简,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秦简,经安作璋、李学勤等10多位学者的拼接整理,排印成《睡虎地秦墓竹简》,该书内容丰富,是我国出土整理的最古老的法律条文,对研究秦朝的政治、经济、法律、兵制、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睡虎地;秦墓;竹简;发现;价值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48-02一、《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发现我国秦律早已失传,1975年12月至1976年初,湖北省博物馆等考古人员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末年到秦朝安陆大小官吏的墓葬,出土了木器、竹器等387件古代器物,其中第11号秦墓出土了竹简,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秦简。

第11号秦墓主人是喜,生于秦昭襄王45年(前262年),他在秦始皇时历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鄢狱史等与司法有关的职务,卒于秦始皇30年(前217年),享年46岁。

第11号秦墓出土了竹简,竹简原藏棺内,保存较好,字迹清楚,只有少量残断。

第11号秦墓出土了竹简1155枚,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墨书秦隶,一般写在蔑黄上,近4万字,简的上、中、下有三道残存的绳痕,可知当时是以细绳分三道将一枚枚竹简编联成册的,出土时绳索已经腐烂,竹简散乱成堆,不见原来的编撰顺序。

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主要内容1975年12月至1976年初,经安作璋、李均明、张政烺、裘锡圭、李学勤等10多位学者的拼接整理,排印成书,即《睡虎地秦墓竹简》,该书内容极其丰富,有《编年纪》、《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种乙种等九部分(《语书》、《效律》、《封诊式》和《日书》乙种是原有标题,其余各书书名是秦墓竹简整理小组专家根据内容拟定的)。

秦系简牍文字研究综述

秦系简牍文字研究综述

秦系简牍文字研究综述[ 录入者:章草 | 时间:2010-02-04 10:14:59 | 作者:赵立伟 | 来源: | 浏览:0次 ]一、秦系简牍的出土与著录1. 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 年12 月, 湖北云梦睡虎地11 号墓出土竹简1, 155 枚, 包括《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及甲、乙种《日书》, 多为法律文献。

竹简书写于战国末年到秦代初年, 用秦隶写成。

目前可资利用的最好版本当属文物出版社1990 年版《睡虎地秦墓竹简》。

同时在4 号墓中发现秦隶书写的木牍2 件, 内容均为家信, 文字清晰可识者520 余字。

木牍的图版和释文均收录于发掘报告专集《云梦睡虎地秦墓》中。

2. 青川木牍1979 年2 月出土于四川青川县郝家坪50 号秦墓, 内容是田律, 据考木牍书写于秦武王二年即公元前309 年。

图版及相关材料公布于《文物》1982 年第1 期。

3. 天水放马滩秦简1986 年4 月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1 号秦墓,共出土秦简460 枚。

包括甲、乙种《日书》和《墓主记》, 竹简书写于战国末年, 字体为秦隶。

放马滩秦简出土后,《文物》1989 年第2 期曾附载《墓主记》和部分甲、乙种《日书》共58 枚竹简的照片;《书法》1990 年第4 期公布了部分图版, 为甲、乙种《日书》的片断。

两次公布的材料仅为放马滩秦简的一小部分, 这批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竹简经过10 多年之久仍没有全部公布, 实为简牍研究界的一大憾事。

4. 江陵岳山秦牍1986 年初, 江陵岳山岗地以北44 号墓出土木牍2 方, 均两面墨书, 内容为日书, 其年代大致与睡虎地秦简同时。

相关材料见《考古学报》2000 年第4期:《江陵岳山秦墓》。

5. 云梦龙岗秦简1989 年10212 月, 湖北云梦县龙岗6 号秦墓出土, 计有竹简150 余枚及木牍1 方。

竹简写于战国末年, 为法律文书。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曲爹蘑砖如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口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王景星一,云梦睡虎地秦简情况概述1.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情况.1975年l2月,湖北省博物馆,孝感地区亦工亦农考古训练班,孝感地区和云梦县文化局在孝感地区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代的墓葬.睡虎地l1号墓的墓主,根据墓中出土的《编年记》所载,墓主名喜,秦始皇时期历任安陆御史,令史,鄢狱吏等与司法有关的职务,或卒于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墓中出土的竹简应该是他生前使用的文籍.全部共有1155枚(另有残简80片),出土时分为八组,分别堆放在棺内人骨架的头部,右侧,足部与腹部.置于足部的竹简残片较多,除少数由于水浮动而造成的散乱外,其余均保存完好.这些竹简的长度为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简文为墨书,书体属于秦代隶书,一般写在篾黄上,少数简为两面书写,字迹大部分可辨.竹简上有两道丝绳编连的痕迹,从残存原简上为上,中,下三道的编绳痕迹判断,编绳.出土时,编绳因年久腐朽,竹简顺序多为散乱fl1.2.云梦睡虎地秦简所载内容.孝感地区云梦睡虎地发掘出的12座战国至秦代的墓葬中,”11号墓中出土了1155枚竹简,另有8O枚残片,保存情况尚好”.经过专家学者的分析,已经根据其内容将这些竹简大致分为十种文书.即《编年记》,《语书》,《秦律t-.,k种》,《效律》,《秦律杂抄》, 《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种和《日书》乙种.这十种题目名称,只有《语书》,《效律》,《封诊式》,《日书》乙种四种简上原有书题,其中《语书》,《封诊式》,《日书》乙种三书的书名”语书”,”封诊式”,”日书”分别书于书末一简的正面,背面,正面;《效律》原名为”效”,书于开篇第一简背面;其余六种书题是有关整理小组后继拟定的『31.3.云梦睡虎地秦简具有的历史意义.云梦睡虎地秦简的问世揭开了我国对秦简发掘的序幕.它与后来相继出土的”青川郝家坪木牍”,”云梦龙岗秦墓竹简”,”江陵周家太台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江陵王家台秦简”,”江陵岳山秦简”,”江陵杨家山秦简”,”沙市周家台秦简”相比,是数量最大的一批秦简,是中国最古的法律条文,是珍贵的秦代历史文献.”睡虎地秦简”的出土填补了秦代法律文书记载的空白,对考证现存古文献真伪有着积极作用,在研究秦汉法律制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睡虎地秦简”带领我们穿梭时空,为我们展开一副精彩的秦代历史画卷.二,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1.历史学研究价值.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无疑是史学界收获最大,丰富的文献史料能够为历史学者们开辟一片新的研究领域.(1)对传世古文献的考证和校对研究.《编年记》中记述了秦昭王时期的部分史实,辑补了史籍记载之缺,同时引来了历史学界新一轮的对考证古文献真伪的探讨.(2)制度史方面的研究.在对云梦睡虎地秦简文字释义工作结束之后,史学界展开了对秦的官制,土地制度,徭役制度,赐爵制度,租税制度,官吏考核制度,罪犯审讯制度,工匠培训制度,户籍制度,上计制度,仕进制度以及仓库的类型,结构,设置, 封堤,管理制度,由官府禀衣,廪食,传食等制度和管理,财经出纳的预算,决算制度的深人研究.2.法律研究价值.秦代法律形式多种多样,法网严密,经修缮后常被后世沿承.时至今El,秦律中还有许多制度对现代法制颇具影响,秦律开创了中华法制之先河, 为中华法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其法律研究价值很大.(1)《秦律十八种》与《秦律杂抄》中所见律名众多,证明秦代律文种类多样,丰富翔实,如”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等.(2)《秦律十八种》所记部分律令内容细致入微,揭示了秦代封建法规的明细与法律制度的健全. (3)《法律问答》中关于”老幼残疾有罪当减”法律文献的问世,填补了中国法制史在秦代研究的断层.我国自三代以来,对于”老幼病残”犯罪者一般都从轻处理,从传世文献所见第一部律文《唐律》直至后来的法规,这一原则一直沿用,但是秦代法律是如何对待这一问题的,过去由于史料所限一直是不得而知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法律问答}67,102,133,158,166及《秦律杂抄》32—33,翔实生动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尽管秦刑法苛严,但是仍然沿袭了三代”老幼残疾有罪当减”的规范闱. 3.社会文化传统研究价值.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日书》甲种和《El书》乙种,这批《日书》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祈财信仰和趋吉避害的术法信息.秦简《日书》所承载的民间信仰信息,较正史及诸子之文更为丰富,全面,细致,真实,这也正是其社会传统价值之所在l6l.通过《日书》记载能够生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生活习惯以及风俗风气,是我们研究秦代社会,民俗和传统文化的有力资料.4.经济学研究价值.我国早期经济史方面材料不多,特别是当时的第一手材料尤其少,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有不少关于统计报告方面的材料,多处涉及统计报告时间,统计方法,核算要求及相关法律责任的条文.如《秦律十八种》中的《效律》175中有对统计报告时间的明确规定;《仓律》35—36中不光有对统计报告时间的明确规定,还有对统计方法的明确规定;《效律》56—57中内容说明当时既有严格的核算制度,还有对统计失误者进行处罚的法律规定.云梦睡虎地秦简显示了秦国在生产,供应等许多方面广泛实行定额管理制度.从云梦秦简可以看出,当时在许多方面都建立了严密的仓库管理制度;秦律体现的管理制度的核心类似当代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了盘点制度;对债权与债务管理的规定;明码标价与顾客监督制度;为了确保管理制度的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建立了评比奖惩制度等m.这些文献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十分宝贵,我们应当重视这批文献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价值.5.语言学研究价值.云梦睡虎地秦简在秦代语音研究方面及秦代复音词,连词, 系词,副词,合成词,兼语词,连谓词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云梦睡虎地秦兰雪世界2010.3月上75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就是说某一地区的人民在漫长的岁u月里形成了一整套区别邢于其他地区的风俗人情,台并世代传承.河北省广宗县历史悠久(商王曾在此初建行宫——沙丘宫),当等地人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拳习惯.每个人在一生巾都院有必经的几个生活阶段,工每个人的社会属性就是ff#l这些重要阶段不断确钊立起来的,在每个阶段自古以来便用一定的仪式进行表示,以便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评价.人生仪礼的全过程是按人年龄的增长过程显示的,通常以”岁”为单位计算,几乎每岁都有一定的仪礼.但是, 重大仪礼只在几个重要阶段现,由此而构成了人类生活中普遍遵循的四大仪礼习俗,即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在我国传统习惯中,寿礼也占有较重要位置. 由于它实质J二是每岁诞生纪念目重复,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来越取代成年礼. 那么在广宗县诞生礼和寿礼期问通常有哪些习俗呢?诞生礼它是人生的开端礼.在人的一生礼仪本来应当是一种重大的仪式,但是由于生育的生理特殊性及婴儿出生的某些信仰,禁忌原因,诞生礼仪式往往在极,J,的范围内举行.这种仪式既包括为新生儿示吉的意义,也有为产妇驱邪的表示,而且往往带有神秘色彩.在广宗,早在婴儿诞生前的孕育期,就已经有预示诞生的民俗形式了,俗称怀孕为”有喜”,是预示一个人即将诞生.这期间,由于古老传承的影响,给孕妇制造了许多种禁忌约束,如禁食(马肉,兔肉j,禁视(不论是老幼的非正常死亡的葬礼),避讳(说不吉利的话,走夜路)等.婴Jqt’.生后,一般过12天,称”小月”这时产妇和婴儿都过渡到安全期,举家庆贺,产妇娘家,街坊邻居,前来祝贺,通常拿一些鸡蛋,红糖,挂面之类的东两作为礼品.产妇娘家除此之外,还要做一些婴JLff,J 衣服,褥子等用品.通常情况下”小月”过得比较隆重,摆设酒席,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当然在此之前要通知产妇娘家.如果家缺少男丁或者几代传或者老来得子,若添一男婴,为了让他成人,有让婴儿吃百家饭的习俗,即在全村范围内每家敛少许米熬饭喂婴儿;或者把婴儿装在死人生前用过的枕头皮里呆匕天,并取名”枕(振)装”, “宝装”,”枕(振)起”;还有在婴儿周岁时戴长命锁的习俗,称”戴锁子”.长命锁一般为金质或银质,lL面都有”长命百岁”的字样(现在多用一条红绳代替).锁子要戴到l4岁才能摘下并有一定的仪式,当然,这些都是由于过去医疗条件落后造成的陋习,尽管现在医疗事业发达了,但是这些习俗依然流传着.产妇须回娘家为婴儿出满月,但也不能在娘家长时问住下去,婴JLItl了满月,三五天后就得州婆家.民间”有过j王不过五. 过五死姑姑”的说法,意到产妇出生时,父母已经劳累了,现在不应过多地再辛苦父母了.若不t’,tl满月,必须出双满月,婴儿满月时,应剪胎发,在出满月的路上,每过一个十字路口都要扔几个零钱,意即买路通过,驱邪.过百日俗称”百岁”,是祝长寿的仪式.过周岁,旧时行”抓周”仪式,即周岁试儿,用以预N,I’JL一生事业的吉凶,是卜命运的迷信仪式.现在仍延续这一仪式.婴儿的姥姥通常要给婴儿过完三周,才算完成诞生礼,每个生日都要送些豆芽(类似现在菜市场上的豆嘴大小),取意早扎根成人,并且要把豆芽尽可能多给几家邻居,以示长得结实.还有其他食品,这些食品用柳条篮子送去,过j个生日送j个篮子,且一个比一个大,stLJ’t,还要送些衣服.婴儿在三周岁前,有很多禁忌,如婴儿用品不能在院里过夜.由此可见,诞生礼有两个突m的特点:一个是所有仪式意义都在于祈求长命,长寿,这是自占以来育儿的主导观念;另一个是历来生男的仪式为重,尤其是几代单传儿更为突m.生女后的仪式…切从简.祝寿礼寿礼可以说是诞生礼的周期纪念,是在家人生H_刀I5天,为他祝贺,并祝福他健康长寿的一种礼仪.大富火贵之家,十岁就有人给他做生日,无钱无势之人,一百岁也没有人给他庆贺,这些都是例外.一般说来,40岁以f:可以庆寿.庆寿又称”祝寿”或“做寿”,在邢台通常是在子女都成家后,才开始给父母做寿随父母年龄增加,做寿的仪式越来越隆重.为父母举行庆寿仪式,儿女往往要准备些礼品,在这些寿礼巾,”寿面”和”寿桃”是必不可少的.“寿面”又称”寿面”,面条形状具有绵长不断的特点,”面”与”绵”义是喈音,取其绵绵不断之意,于足便形成了寿口吃面以祈延年益寿之习俗.此,在切长寿面时须从头切起,直至另一头.如果从中问切叫“断头面”,也就足”短头”的说法,即不吉利.寿面通常是十缕,取十全十美之义.人们还常常存寿面上贴一团篆字寿花,寄寓着做寿者福星高照,寿运绵长.“寿桃”也是民间普遍认可的象征长寿的吉祥物.这一说法源自两王母长寿桃的神}舌传说.老人做寿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的子女要焚香起誓,风雨不阴,雷打不变,?参加的人数只能增加不能减少;非正式的较随便,子女确实不能到场,可以缺席.现在给老人做寿的要求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简在语言学研究价值方面现有最大的研究成果表现在修正偏正式名同”量+名”构词形式产生时间为秦始皇以前,而非秦以后.这种用法根据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田律》1-2,《田律》l0,《效律》165—166,《效律》24, 《秦律杂抄》15—16中内容记载推论,至少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产生且较为成熟了.尽管我们在语言学角度对云梦睡虎地秦简进行研究的难度较大,我们还是应当更加重视这批文献的语言学研究,争取早日获得喜人成果,推进中困语吉学的发展参考文献:76兰台世慕2010.3月1广寨县的诞俗。

秦汉时期的造纸术成就

秦汉时期的造纸术成就

秦汉时期的造纸术成就
秦汉时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和帛。

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号墓中曾出土秦代竹简1100多枚,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帛书。

竹木简十分笨重,难以携带。

帛书虽轻薄易携带,但织作费工,价格昂贵。

由于两者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书写工具的要求,因而逐渐被纸所代替。

西汉时已有絮纸、麻纸。

在煮漂蚕丝的过程中,将蚕丝置于竹制帶上打击,打出的佳者为绵,剩在蘼上的残絮干后取下,即成为薄薄的絮片。

许慎《说文解字》说:“纸、絮峦也”,这就是絮纸。

故后来纸字从系旁。

麻纸的出现大约也在西汉。

陕西灞桥、扶风,甘肃居延、敦煌都发现过汉代麻纸。

当时的麻纸还很粗糙,多用于包裹贵重物品。

在西汉初期已有用于绘写的纸。

如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残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

东汉光武帝刘秀由长安迁都洛阳时,“载素、简、纸经凡二千两(辆)”,说明至迟在西汉末年,国家文件档案除了用简帛之外已用纸。

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 ,汉章帝还曾命贾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传各- -通”国,说明此时纸已在更大范围内使用。

汉和帝时,蔡伦在原先已有的造纸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以树皮、麻头、蔽布、渔网等为原料造纸,使纸的质最提高,易于书写,而且造价低廉,人们称之为蔡侯纸。

从此,纸的使用更为广泛。

目前在考古发掘中,已多次发现东议用于书写的纸,如新疆民丰县发现东汉诗抄一张;甘肃敦煌发现东汉书信一张;内蒙额济纳河畔东汉烽火台遗址发现书信一封;甘肃武威东汉基也曾出土一批汉纸,白色、乘软,但纸上墨迹已不清。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主要内容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主要内容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主要内容睡虎地秦墓竹简是发现于1986年的一批四百多块竹简,这些竹简是埋葬在秦始皇的陵墓中,由于长时间的湿度和氧气作用,竹简表面已经泛白,刻字也已模糊,但是通过专家们的翻译和重建,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竹简的重要性。

第一篇竹简内容主要是通过文字纪录了葬祭仪式和秦始皇帝德治国的人文思想,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竹简中描述了秦始皇陵墓的规模和壮丽,恰似一座洞庭湖,其中居然可以到达四百多米,墓内配有宮廷和皇宫,陪葬品都是珍贵的珠宝、翡翠和缅甸的玉石,甚至还有活捉的实物如鱼、虾等等。

同时,竹简也记录了在葬仪方面,秦始皇采用了一种社会信仰思想,祖先神灵也至关重要。

第二篇竹简内容主要是重建了秦始皇的治国思想,说明他在德治方面特别注重培养人才,提倡文化,让人民学习翻译经典著作。

在他的手下,很多人才被提拔,文学、历史、算术、武艺等领域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发展了。

此外,他还建立了书城,为几千年后的楚汉皇帝和王侯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篇竹简内容主要是关于权利的嬉缠。

秦始皇帝之所以呈现出那种独裁主义的特质,是因为他拥有着更多的权利,表现为那份强势和优越感。

无论是在政治中心还是在教育重心,在法理中,秦始皇在儒家的学说中占据了很多地方,甚至此后的王朝也是去他帝制的影响而存在的。

睡虎地秦墓竹简所传承的历史价值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贡献,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秦朝的历史及文化,这也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历史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和信息。

当时的文化背景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同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种思想学派也开始兴起。

这些思想学派的涌现让人们开始思考问题的多元化,不再是一种思路的顺從,而是各种思想的碰撞和交汇,也让社会产生了很多变化。

在儒家思想方面,它主要是强调对人的教育和道德修养,对家庭、国家的责任和义务需要认真对待,同时也要遵守礼仪和文化传统。

在当时,这种儒家思想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家治理和文化教育中,成为主流的思想观念。

云梦睡虎地秦简:首次系统发现的秦律

云梦睡虎地秦简:首次系统发现的秦律

云梦睡虎地秦简:首次系统发现的秦律◎万建辉云梦睡虎地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沉睡了2000多年的秦代竹简面世,震动了考古界!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发掘过程1975年12月,湖北云梦县兴修水利工程。

在穿过云梦县城关镇的汉丹铁路西边一个名为睡虎地的农田地带,一名挖水渠的农民发现,这里可能有墓葬。

他赶紧向相关部门汇报。

接到汇报后,湖北省博物馆考古专家率领考古队赶到云梦,展开考古发掘。

当时在睡虎地共发现12个墓葬,发现秦简的11号墓葬是其中最大的,且墓椁室内有较深积水。

当发现棺木里有竹简后,考古专家立即派人到木材店买来一块木板,给棺木加底,然后与另外7个人一起将它抬回文化馆。

清理棺木时,大家发现墓主遗骸尚在,颅内脑组织萎缩得只有拳头大,同时墓内有少量玉器、漆器陪葬。

令人震惊的发现是,墓主头下、右侧、腹部和脚下全是竹简,由于一直在水中浸泡,这些竹简并没有腐烂,看得出上面的隶书字体,计1155枚。

由于当时湖北竹简保护技术有限,这批竹简被运往北京,由国家文物部门进行脱水保护和文字考证。

具体说来,这些竹简脱水后即装入玻璃试管,然后密封起来,后来一直保存在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少有对公众展出。

经文物专家鉴定,这批竹简是中国最早发现的秦代竹简,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秦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书法,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云梦睡虎地秦简让秦国历史“活”了起来。

内容丰富的睡虎地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共1155枚,残片80枚,近4万字,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再现秦代社会画卷竹简,即在竹片上墨书文字,用绳索将其编组而成的书。

中国在没有发明纸张以前,竹片是书写文字的主要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收稿日期:2008-06-1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FZS005)后期项目暨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简牍中经济、管理史料比较研究)))商业经济、兵物管理、赋税、统计、审计、会计等方面0(2006JJ27)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李孝林(1930)),男,安徽颖上人,教授,主要从事简牍经济、管理史比较研究。

[学术笔谈:云梦睡虎地11号墓秦简经济史料探析]主持人:李孝林教授主持人语:1975年末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1000多枚竹简,有一多半是从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到秦始皇期间的法规。

当时该地属秦国南郡。

律文涉及秦国的土地所有制、军事制度、刑罚制度、官僚制度、田租、劳役、手工业管理、会计管理、赋税制度等。

/目前世界上像这样年代久远而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法律文献,还未发现第二部。

0¹睡虎地秦简反映了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战国晚期秦国的经济、法制和管理水平。

5睡虎地11号秦墓竹简反映的时代6指出:在法律、经济、管理史学界,许多论著都将睡虎地秦简所反映的时代划入秦朝或者秦汉时代,以致产生混乱。

论文在列举这些论著后,以大量史料论证:除5编年记6最后5支简为公元前221年至前217年的,属秦朝外,其他简牍都没有能证明其为秦朝的证据。

从总体上看,睡虎地秦简反映的内容显然属于战国晚期,不应看成是统一后的秦朝。

从法律史、经济史、管理史研究的角度,应将其划入战国晚期。

但是,从考古学的角度,以墓葬时代定名为秦简,并无不当。

5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的商业管理6指出:睡虎地秦简反映秦国的商业管理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程度。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建立了以保证公平交易为主要目的的市场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了以内部控制为核心的仓库管理制度;三是建立了以定额管理为特征的粮食供应制度。

5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刍税制度的特点6认为秦国刍税制度有4个特点:1)刍税是一种实物税制度;2)刍税采取定额税征收方式;3)刍税以田亩数量为计税依据;4)刍税具有严格的征收管理制度。

5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的上计制度6对我国早期的上计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探讨。

该文通过睡虎地秦简中相关律文的整理分析,着重考查了秦国上计制度的状况。

文章考证:秦国的上计制度内容非常丰富,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以其年计之0的年度原则和/计毋相谬0的正确性原则,这是秦国上计制度的突出特点。

睡虎地秦简反映的主要是业务报告和统计报告,说明当时对于会计管理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

睡虎地11号秦墓竹简反映的时代X李孝林(重庆工学院,重庆 400050)摘要:列举法律、经济、管理史学界许多论著将睡虎地秦简所反映的时代划入秦朝或者秦汉时代后,以大量史料论证:除5编年记6最后5支简为公元前221年至前217年,属秦朝外,其他简牍都没有能证明其为秦朝的证据。

从总体上看,睡虎地秦简反映的内容显然属于战国晚期,不应看成是统一后的秦朝。

从法律史、经济史、管理史研究的角度,应将其划入战国晚期。

但是,从考古学的角度,以墓葬时代定名为秦简,并无不当。

关 键 词:睡虎地秦简;经济;史料;时代中图分类号:F09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24(2008)08-0009-02¹ 湖北省博物馆主持几项重大考古发现闻名中外[N].光明日报,1984-01-01(1).5睡虎地秦墓竹简6[1]出版说明指出:/分析简文,这批秦简所反映的时代是战国晚年到秦始皇时期。

0问题在于秦始皇时期以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为界,其前属战国时代,其后属秦汉时代。

引用者往往顾名思义,或者不慎,将其划入秦朝或者秦汉时代,以致产生混乱。

第22卷 第8期Vol.22 No.8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C 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08年8月Aug.2008日本学者大庭在5中国出土简牍研究文献目录6[2]中将其列入秦代。

西林昭一5中国甘肃新出土木简选6[3]将其时期列入秦,排在天水放马滩秦简之后,似乎晚于放马滩秦简。

先后颠倒,因为放马滩秦简属秦朝,反映秦朝的活动。

陈高华、陈智超等在5中国古代史史料学6[4]第三章中,将睡虎地秦简列入/秦汉史史料0详细介绍,在第二章/战国史史料0则简略介绍。

安作璋主编的5中国古代史史料学6[5]第二编第一章第三节/简帛史料0将睡虎地秦简列入/秦代史料0。

睡虎地秦简的内容主要是法律。

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写组编的5中国法制史6[6]将睡虎地秦简列入/秦朝的法律制度(前221年)前206年)0。

5中国法律制度史研究通览6[7]将其列入第五章秦汉法制史研究。

在经济史、统计史、审计史、会计史方面,大都将睡虎地秦简作为秦汉时代的实证:5中国经济通史6、5中国古代经济史6[8]、5中国粮食经济史6[9]、5中国赋税史6[10]都将睡虎地秦简列入秦汉时代,并说/这些法律是秦时通行的0[11]。

1999年经济日报出版社巨著5中国史全书6中的5赋税史6卷仅用云梦睡虎地秦简,并将其作为秦汉时代的法规。

5统计研究61984年第2期发表李品5我国古代有关统计的法制6,将睡虎地秦简写入/秦统一中国后0的法制。

5中国统计事略6[12]、5中国统计史6[13]、5先秦#秦汉统计思想史6[14]和5中国古代统计思想史6[15]、5秦汉统计史6[16]均将其列入秦汉时代。

5中国审计简史6[17]、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5审计史6[18]都将睡虎地秦简写入/秦代的审计处理法规与方法0。

5汉简与财政管理新证6将睡虎地秦简写入/秦汉简牍材料0[19]。

5中国会计史稿6[20]上册和5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6[21]将其写入/秦汉时代的会计0或/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0。

笔者曾经根据睡虎地秦简写过5从云梦秦简看秦朝的会计管理6,发表于5江汉考古61984年第3期。

该文被5中国史研究文摘(1984年7-12)6[22]及多家会计期刊摘发或转载,获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后来发现/秦朝0应改为/秦国0,因为,总体上看,睡虎地秦简所反映的时代不宜订为秦朝。

理由如下:睡虎地秦简除5编年纪6外,一般没有年代。

5编年记6前48支简依次记录前306年至前220年,属战国晚期。

只有最后5支简为前221年至前217年,属秦朝。

就其他有年代的简来看,5语书6的时间是始皇20年(公元前227年),5为吏之道6末尾两简是魏安厘王25年(公元前252年),均在秦朝建立以前。

有些没有年代的简也可以推断出其大体年代的下限。

5置吏律6规定:/县、都官、十二郡免除吏及佐、群官属,,0说明此律制定时秦国才设12个郡。

5睡虎地秦墓竹简6编者注:/至少应在秦始皇五年以前。

0据王国维5秦郡考6,秦国设置的第一个郡是上郡,置于公元前349年,至昭襄王时期(公元前306)前251年)已设置蜀郡、汉中、南郡、黔中、南阳、陇西、北地等共8个郡(包括上郡)。

在庄襄王时期(前249)前247年)设置三川、太原两个郡。

/巴郡、河东、上党三郡亦始皇以前所置也。

0因此,始皇即位时(前246年)至少已有13个郡。

从/十二郡0可见5置吏律6制订于秦始皇即位以前。

5仓律6规定:/县上食者籍及它费大仓,,0太仓是中央机构,律文规定由县将吃饭人的名单和其他费用资料直接上报太仓上计,说明当时尚未置郡。

类似的简还有/入禾稼、刍,辄为籍,上内史0(5仓律6)、/内史课县0(5厩苑律6),都说明尚未置郡,其所属时代必然在公元前349年以前。

秦朝建立以前民名/百姓0。

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即秦朝建立之年,/更名民曰黔首。

0¹睡虎地秦简中未见黔首一词,却13处用/百姓0(金布律3处,田律、司空律各2处,仓律、工律、内史杂、效律、秦律杂抄、法律问答各1处)。

而制订于秦朝的云梦龙岗秦简却9次出现黔首,不见百姓[23]。

由此可证睡虎地秦律制订于秦朝建立以前。

关于/罪0字的写法,也可证明睡虎地秦简的时代。

据5说文解字注6:/始皇以字似皇,乃改为罪。

0[24]/本形象之字,始皇改为会意字也0。

查睡虎地秦简,/罪0字在5秦律十八种6中出现68例,5效律6中出现12例,5日书#甲6 146背出现1例均作/0[25]。

在5语书6中出现一次,时间是始皇/廿年0。

其余虽无明确年代,但从其所用/0字看,必在始皇改/0为/罪0之前,即始皇称帝以前。

有作者认为秦国/取郢为南郡0的时间是公元前268年,南郡出土的云梦简必在此时以后。

也不一定。

因为南郡建立以后,必然继续执行此前制订的有效的秦律,并辗转抄录流传。

上段所述可证部分秦律制订于取郢以前。

除5编年记6最后5支简为前221年至前217年,属秦朝外,其他简牍都没有能证明其为秦朝的证据。

鉴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以古代交通不便,能够传到基层并作为陪葬品,总需要数年的时间。

而战国终止于公元前221年,比墓主人逝世(公元前217年)早4年。

当时秦朝建立方4年,怎么可能制定那么多的法规!所以,从总体上看,睡虎地秦简反映的内容显然属于战国晚期,不应看成是统一后的秦朝。

综上所述,就简文内容看,睡虎地秦简基本上反映战国晚期的情况,不应划入只有15年的统一后的秦朝。

所以从法律史、经济史、管理史研究的角度,我们认为应将其划入战国晚期。

但是,从考古学的角度,以墓葬时代定名为秦简,并无不当。

法律规定的,应是能够普遍做到的。

睡虎地秦简反映了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战国晚期秦国的法制、经济和管理水平。

(下转第14页)¹史记#秦始皇本纪注(上接第10页)参考文献:[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G].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2][日本]大庭.中国出土简牍研究文献目录[G]//简牍译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3][日本]西林昭一.中国甘肃新出土木简选[G].东京:日本每日新闻社,1995:150.[4]陈高华,陈智超.中国古代史史料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5]安作璋.中国古代史史料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6]法学教材编辑部5中国法制史6编写组.中国法制史[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2.[7]曾宪义,郑定.中国法律制度史研究通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8]余也非.中国古代经济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212.[9]郁长荣,王璋.中国粮食经济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55.[10]孙翊刚,董庆铮.中国赋税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59.[11]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上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21.[12]刘叔鹤.中国统计事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13]莫曰达.中国统计史[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14]莫曰达.先秦#秦汉统计思想史[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15]莫曰达.中国古代统计思想史[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16]莫曰达.秦汉统计史[EB/OL].[2002-06-17].[17]李宝震,王建忠.中国审计简史[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89:22.[18]项俊波.审计史[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56.[19]朱德贵.汉简与财政管理新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7.[20]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21]刘常青.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78.[22]编委会.中国史研究文摘[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263.[23]刘信芳,梁柱.云梦龙岗秦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0.[24]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55.[25]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122.(责任编辑张佑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