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秦墓竹简

合集下载

睡虎地秦墓竹简(全)

睡虎地秦墓竹简(全)

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记昭王元年二年,攻皮氏。

三年四年,攻封陵。

五年,归蒲反。

六年,攻新城。

七年,新城陷。

八年,新城归。

九年,攻析。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攻伊★〈阙〉。

十四年,伊★〈阙〉。

十五年,攻魏。

十六年,攻宛。

十七年,攻垣、枳。

十八年,攻蒲反。

十九年。

廿年,攻安邑。

廿一年,攻夏山。

廿二年。

廿三年。

廿四年,攻林。

廿五年,攻兹氏。

廿六年,攻离石。

廿七年,攻邓。

廿八年,攻□。

廿九年,攻安陆。

卅年,攻□山。

卅一年,□。

卅二年,攻启封。

卅三年,攻蔡、中阳。

卅四年,攻华阳。

卅五年。

卅六年。

卅七年,□寇刚。

卅八年,阏舆。

卅九年,攻怀。

卌年卌一年,攻邢丘。

卌二年,攻少曲。

卌三年。

卌四年,攻大(太)行,●□攻。

卌五年,攻大壄(野)王。

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

卌六年,攻□亭。

卌七年,攻长平。

十一月,敢产。

卌八年,攻武安。

卌九年,□□□。

五十年,攻邯单(郸)。

五十一年,攻阳城。

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五十三年,吏谁从军。

五十四年五十五年五十六年,后九月,昭死。

正月,遬(速)产。

孝文王元年,立即死。

庄王元年。

庄王二年。

庄王三年,庄王死。

今元年,喜傅。

二年。

三年,卷军。

八月,喜揄史。

四年,□军。

十一月,喜□安陆□史。

五年六年,四月,为安陆令史。

七年,正月甲寅,鄢令史。

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十一月,获产。

十二年,四月癸丑,喜治狱鄢。

十三年,从军。

十四年。

十五年,从平阳军。

十六年,七月丁巳,公终。

自占年。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

正月,恢生。

十九年,□□□□南郡备敬(警)。

廿年,七月甲寅,妪终。

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

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

廿二年,攻魏粱(梁)。

廿三年,兴,攻荆,□□守阳□死。

四月,昌文君死。

廿四年,□□□王□□。

廿五年廿六年廿七年,八月己亥廷食时,产穿耳。

廿八年,今过安陆。

廿九年卅年語書廿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郡守騰謂縣、道嗇夫:古者,民各有鄉俗,其所利及好惡不同,或不便於民,害於邦。

是以聖王作為法度,以矯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惡俗。

《睡虎地秦墓竹简》介词考察

《睡虎地秦墓竹简》介词考察

《睡虎地秦墓竹简》介词考察
《睡虎地秦墓竹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考古文献,该文献中的介词的使用主要包括:
除了:这是引用一些原著的表达,表示“除了”。

例句:除了本瑜和新尔孔,还有张丞、齐礼、孔封和安子演。

自:表示从某一时间点后经历的一段时间,表示“自从”。

例句:自公元前第二百五十三年二月,最后一座秦墓被建成。

至:表示时间的“至”表达,指的是从一个时间点到另外一个时间点的时间段。

例句:至公元前第二百五十六年十月,秦墓已被完全建成。

于:表示在某一时间点发生的某一事件,表示“于”。

例句:于公元前第二百五十九年,商鞅去世,被葬入睡虎地秦墓。

从:指从某一特定动作或情况开始,表示“从”。

例句:从这以后,秦墓经历了多次修缮和重建。

睡虎地秦墓竹简(全)

睡虎地秦墓竹简(全)

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记昭王元年二年,攻皮氏。

三年四年,攻封陵。

五年,归蒲反。

六年,攻新城。

七年,新城陷。

八年,新城归。

九年,攻析。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攻伊★〈阙〉。

十四年,伊★〈阙〉。

十五年,攻魏。

十六年,攻宛。

十七年,攻垣、枳。

十八年,攻蒲反。

十九年。

廿年,攻安邑。

廿一年,攻夏山。

廿二年。

廿三年。

廿四年,攻林。

廿五年,攻兹氏。

廿六年,攻离石。

廿七年,攻邓。

廿八年,攻□。

廿九年,攻安陆。

卅年,攻□山。

卅一年,□。

卅二年,攻启封。

卅三年,攻蔡、中阳。

卅四年,攻华阳。

卅五年。

卅六年。

卅七年,□寇刚。

卅八年,阏舆。

卅九年,攻怀。

卌年卌一年,攻邢丘。

卌二年,攻少曲。

卌三年。

卌四年,攻大(太)行,●□攻。

卌五年,攻大壄(野)王。

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

卌六年,攻□亭。

卌七年,攻长平。

十一月,敢产。

卌八年,攻武安。

卌九年,□□□。

五十年,攻邯单(郸)。

五十一年,攻阳城。

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五十三年,吏谁从军。

五十四年五十五年五十六年,后九月,昭死。

正月,遬(速)产。

孝文王元年,立即死。

庄王元年。

庄王二年。

庄王三年,庄王死。

今元年,喜傅。

二年。

三年,卷军。

八月,喜揄史。

四年,□军。

十一月,喜□安陆□史。

五年六年,四月,为安陆令史。

七年,正月甲寅,鄢令史。

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十一月,获产。

十二年,四月癸丑,喜治狱鄢。

十三年,从军。

十四年。

十五年,从平阳军。

十六年,七月丁巳,公终。

自占年。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

正月,恢生。

十九年,□□□□南郡备敬(警)。

廿年,七月甲寅,妪终。

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

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

廿二年,攻魏粱(梁)。

廿三年,兴,攻荆,□□守阳□死。

四月,昌文君死。

廿四年,□□□王□□。

廿五年廿六年廿七年,八月己亥廷食时,产穿耳。

廿八年,今过安陆。

廿九年卅年語書廿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郡守騰謂縣、道嗇夫:古者,民各有鄉俗,其所利及好惡不同,或不便於民,害於邦。

是以聖王作為法度,以矯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惡俗。

睡虎地秦墓竹简介绍

睡虎地秦墓竹简介绍
编年纪:共53简,位于墓主头下,简长23.2厘米,宽 0.6厘米。简文分上、下两栏书写,逐年记载秦昭 王元年(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秦灭六国之战大事及墓主的生平经历等。
语书:共14简,位于墓主腹下部,简长27.8厘米,宽0.6厘米。标题写在最后一支简的背面。
为吏之道:共51简,位于墓主腹下,简长27.5厘米,宽0.6厘米。内容主要是关于处世做官的规矩,供 官吏学习。
日书:甲种《日书》共166简,位于墓主头部的右侧,简长25厘米,宽0.5厘米,两面书字。乙种《日书》 共257简,位于墓主的足部,简长23厘米,宽0.6厘米,最后一简简背有“日书”标题。甲种《日书》载 有秦、楚纪月对照。
书籍出版
书籍名称 《睡虎地秦墓竹简》 出版信息 作者:睡虎地秦墓竹简小组编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2001-12-01
各部介绍
秦律杂抄: 共42简,位于墓主腹部,简长27.5厘米,宽0.6厘米。包括:《除吏律》、《游士律》、 《除弟子律》、《中劳律》、《藏律》、《公车司马猎律》、《牛羊课》、《傅律》、《屯表律》、 《捕盗律》、《戍律》等墓主人生前抄录的11种律文,其中与军事相关的律文较多。
法律答问:共210简,位于墓主颈部右侧,简长25.5厘米,宽0.6厘米。以问答形式对秦律的条文、术语 及律文的意图所作解释,相当于现时的法律解释。主要是解释秦律的主体部分(即刑法),也有关于诉 讼程序的说明。
其中法律部分记载了秦代施行的二十几个单行法规的条款原文,共记载法条六百 条。记载的秦律的形式主要有:
律:自秦始皇、商鞅时更“法”为律。
令(制、诏):制是皇帝对某事的批定,这种“制”做为法律形式出现时称为 “令”。
式:最早出现于秦国,主要指法律文书。程式,如调查、勘验、审讯法律文书的 具体程式,还包括一些诸如现代的执法人员行政管理制度。像竹简记载的“为吏 之道”。

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目录1编年记2语书3秦律十八种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工人律均工徭律司空军爵律置吏律效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效律4秦律杂抄5法律答问6封诊式治狱讯狱有鞫封守覆盗自告□捕□□盗马争斗群盗夺首□□告臣黥妾迁子告子疠贼死经死穴盗出子毒言奸亡自出7为吏之道-----------------------------编年记昭王元年二年,攻皮氏。

三年四年,攻封陵。

五年,归蒲反。

六年,攻新城。

七年,新城陷。

八年,新城归。

九年,攻析。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攻伊〈阙〉。

十四年,伊〈阙〉。

十五年,攻魏。

十六年,攻宛。

十七年,攻垣、枳。

十八年,攻蒲反。

十九年。

廿年,攻安邑。

廿一年,攻夏山。

廿二年。

廿三年。

廿四年,攻林。

廿五年,攻兹氏。

廿六年,攻离石。

廿七年,攻邓。

廿八年,攻□。

廿九年,攻安陆。

卅年,攻□山。

卅一年,□。

卅二年,攻启封。

卅三年,攻蔡、中阳。

卅四年,攻华阳。

卅五年。

卅六年。

卅七年,□寇刚。

卅八年,阏舆。

卅九年,攻怀。

年一年,攻邢丘。

二年,攻少曲。

三年。

四年,攻大(太)行,?□攻。

五年,攻大(野)王。

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

六年,攻□亭。

七年,攻长平。

十一月,敢产。

八年,攻武安。

九年,□□□。

五十年,攻邯单(郸)。

五十一年,攻阳城。

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五十三年,吏谁从军。

五十四年五十五年五十六年,后九月,昭死。

正月,(速)产。

孝文王元年,立即死。

庄王元年。

庄王二年。

庄王三年,庄王死。

今元年,喜傅。

二年。

三年,卷军。

八月,喜揄史。

四年,□军。

十一月,喜□安陆□史。

五年六年,四月,为安陆令史。

七年,正月甲寅,鄢令史。

八年九年十一年,十一月,获产。

十二年,四月癸丑,喜治狱鄢。

十三年,从军。

十四年。

十五年,从平阳军。

十六年,七月丁巳,公终。

自占年。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

正月,恢生。

十九年,□□□□南郡备敬(警)。

廿年,七月甲寅,妪终。

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

《睡虎地秦墓竹簡》:: 1: .?編年記 P.3-711昭王元年21二年,攻皮氏。

31三年41四年,攻封陵。

51五年,歸蒲反。

61六年,攻新城。

71七年,新城陷。

81八年,新城歸。

91九年,攻析。

101十年111十一年121十二年131十三年,攻伊〈闕〉。

141十四年,伊〈闕〉。

151十五年,攻魏。

161十六年,攻宛。

171十七年,攻垣、枳。

181十八年,攻蒲反。

191十九年201廿年,攻安邑。

211廿一年,攻夏山。

221廿二年231廿三年241廿四年,攻林。

251廿五年,攻茲氏。

261廿六年,攻離石。

271廿七年,攻鄧。

281廿八年,攻□。

291廿九年,攻安陸。

301卅年,攻□山。

311卅一年,□。

321卅二年,攻啟封。

331卅三年,攻蔡、中陽。

341卅四年,攻華陽。

351卅五年361卅六年371卅七年,□寇剛。

381卅八年,閼輿。

391卅九年,攻懷。

401年411一年,攻邢丘。

421二年,攻少曲。

431【三年】441四年,攻大(太)行,?□攻。

451五年,攻大(野)王。

十二月甲午雞鳴時,喜產。

461六年,攻□亭。

471七年,攻長平。

十一月,敢產。

481八年,攻武安。

491【九年】,□□□。

501【五十年】,攻邯單(鄲)。

511五十一年,攻陽城。

521【五十二】年,王稽、張祿死。

531【五十】三年,吏誰從軍。

12五十四年22五十五年32五十六年,後九月,昭死。

正月,(速)產。

42孝文王元年,立即死。

52莊王元年62莊王二年72莊王三年,莊王死。

82今元年,喜傅。

92二年102三年,卷軍。

八月,喜揄史。

112【四年】,□軍。

十一月,喜□安陸□史。

122五年132六年,四月,為安陸令史。

142七年,正月甲寅,鄢令史。

152八年162九年172【十年】182十一年,十一月,獲產。

192十二年,四月癸丑,喜治獄鄢。

202十三年,從軍。

212十四年222十五年,從平陽軍。

232十六年,七月丁巳,公終。

自占年。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于部分·秦律杂抄》原文阅读及翻译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于部分·秦律杂抄》原文阅读及翻译

《睡虎地秦墓竹简·其于部分·秦律杂抄》原文阅读及翻译任法(廢)官者為吏,貲二甲。

有興,除守嗇夫、(假)佐居守者,上造以上不從令,貲二甲。

?除士吏、發弩嗇夫不如律,及發弩射不中,尉貲二甲。

發弩嗇夫射不中,貲二甲,免,嗇夫任之。

?駕騶除四歲,不能駕御,貲教者一盾;免,賞(償)四歲(徭)戍。

除吏律為(偽)聽命書,法(廢)弗行,耐為侯(候);不辟(避)席立,貲二甲,法(廢)。

游士在,亡符,居縣貲一甲;卒歲,責之。

有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為鬼薪,公士以下刑為城旦。

游士律當除弟子籍不得,置任不審,皆耐為侯(候)。

使其弟子贏律,及治(笞)之,貲一甲;革,二甲。

除弟子律故大夫斬首者,(遷)。

分甲以為二甲蒐者,耐。

縣毋敢包卒為弟子,尉貲二甲,免;令,二甲。

輕車、張、引強、中卒所載傅〈傳〉到軍,縣勿奪。

奪中卒傳,令、尉貲各二甲。

驀馬五尺八寸以上,不勝任,奔摯(縶)不如令,縣司馬貲二甲,令、丞各一甲。

先賦驀馬,馬備,乃粼從軍者,到軍課之,馬殿,令、丞二甲;司馬貲二甲,法(廢)。

吏自佐、史以上負從馬、守書私卒,令市取錢焉,皆(遷)。

不當稟軍中而稟者,皆貲二甲,法(廢);非吏(也),戍二歲;徒食、敦(屯)長、僕射弗告,貲戍一歲;令、尉、士吏弗得,貲一甲。

軍人買(賣)稟稟所及過縣,貲戍二歲;同車食、敦(屯)長、僕射弗告,戍一歲;縣司空、司空佐史、士吏將者弗得,貲一甲;邦司空一盾。

軍人稟所、所過縣百姓買其稟,貲二甲,入粟公;吏部弗得,及令、丞貲各一甲。

稟卒兵,不完善(繕),丞、庫嗇夫、吏貲二甲,法(廢)。

敢深益其勞歲數者,貲一甲,棄勞。

中勞律臧(藏)皮革橐(蠹)突,貲嗇夫一甲,令、丞一盾。

臧(藏)律省殿,貲工師一甲,丞及曹長一盾,徒絡組廿給。

省三歲比殿,貲工師二甲,丞、曹長一甲,徒絡組五十給。

非歲紅(功)及毋(無)命書,敢為它器,工師及丞貲各二甲。

縣工新獻,殿,貲嗇夫一甲,縣嗇夫、丞、吏、曹長各一盾。

读《睡虎地秦墓竹简》有感

读《睡虎地秦墓竹简》有感

读《睡虎地秦墓竹简》有感湖南睡虎地秦墓竹简,是中国历史上最珍贵的古文字碑记。

该碑记包含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丰富多彩的故事,以及许多尚未解开的谜团。

许多分析家认为,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发现和揭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读睡虎地秦墓竹简让我有一种实在的感受。

我看到了这些古老的竹简上面写满了字,这些字,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它们仿佛一种穿越时空的神奇之力,穿越千载以来的沧桑到现今,让时光静止,犹如仙境一般令人叹为观止,我突然被吸引到了这长久以来的历史洪流之中,有种实在的感悟,仿佛自己也穿越时间,与过去的历史相遇。

从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明是多么的发达和先进。

在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出一种特殊的书写系统,这一书写系统不仅丰富多彩,而且非常实用和系统化,能够记录社会发展相关的大量信息。

睡虎地秦墓竹简也深刻地展示出我们古人非常重视文字记录,他们将这些文字提取出来,系统总结,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新的古文字体系,这正是中国古文字体系的奠基之作。

此外,睡虎地秦墓竹简不仅仅是一个书写系统,而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史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各种历史文献资料,又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谜团以及奇异的故事,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古老的文献资料,展示着古人所记录的过去,是我们探索史前文明历史最重要的桥梁,它也能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朝代更迭,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史。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发现和发掘,给予了我们对历史的新的认识,它也令我们对于古代文明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古文字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在政治和经营方面的活动,也能够了解古时候的文明地位,这些历史文献资料,正是有力保护和维持历史真实性的重要宝藏。

睡虎地秦墓竹简,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它成为历史生活场景的主要部分,被称为“中国远古最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令中国历史文化深植于海内外的名气,令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民众受到鼓舞和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目录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工人律均工徭律司空军爵律置吏律效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治狱讯狱有鞫封守覆盗自告□捕□□盗马争斗群盗夺首□□告臣黥妾迁子告子疠贼死经死穴盗出子毒言奸亡自出为吏之道编年记昭王元年二年,攻皮氏。

三年四年,攻封陵。

五年,归蒲反。

六年,攻新城。

七年,新城陷。

八年,新城归。

九年,攻析。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攻伊 〈阙〉。

十四年,伊 〈阙〉。

十五年,攻魏。

十六年,攻宛。

十七年,攻垣、枳。

十八年,攻蒲反。

十九年。

廿年,攻安邑。

廿一年,攻夏山。

廿二年。

廿三年。

廿四年,攻林。

廿五年,攻兹氏。

廿六年,攻离石。

廿七年,攻邓。

廿八年,攻□。

廿九年,攻安陆。

卅年,攻□山。

卅一年,□。

卅二年,攻启封。

卅三年,攻蔡、中阳。

卅四年,攻华阳。

卅五年。

卅六年。

卅七年,□寇刚。

卅八年,阏舆。

卅九年,攻怀。

年一年,攻邢丘。

二年,攻少曲。

三年。

四年,攻大(太)行,‧□攻。

五年,攻大 (野)王。

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

六年,攻□亭。

七年,攻长平。

十一月,敢产。

八年,攻武安。

九年,□□□。

五十年,攻邯单(郸)。

五十一年,攻阳城。

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五十三年,吏谁从军。

五十四年五十五年五十六年,后九月,昭死。

正月, (速)产。

孝文王元年,立即死。

庄王元年。

庄王二年。

庄王三年,庄王死。

今元年,喜傅。

二年。

三年,卷军。

八月,喜揄史。

四年,□军。

十一月,喜□安陆□史。

五年六年,四月,为安陆令史。

七年,正月甲寅,鄢令史。

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十一月,获产。

十二年,四月癸丑,喜治狱鄢。

十三年,从军。

十四年。

十五年,从平阳军。

十六年,七月丁巳,公终。

自占年。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

正月,恢生。

十九年,□□□□南郡备敬(警)。

廿年,七月甲寅,妪终。

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

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

廿二年,攻魏粱(梁)。

廿三年,兴,攻荆,□□守阳□死。

四月,昌文君死。

廿四年,□□□王□□。

廿五年廿六年廿七年,八月己亥廷食时,产穿耳。

廿八年,今过安陆。

廿九年卅年語書廿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郡守騰謂縣、道嗇夫:古者,民各有鄉俗,其所利及好惡不同,或不便於民,害於邦。

是以聖王作為法度,以矯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惡俗。

法律未足,民多詐巧,故後有閒令下者。

凡法律令者,以教道(導)民,去其淫避(僻),除其惡俗,而使之之於為善 (也)。

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鄉俗淫失(泆)之民不止,是即法(廢)主之明法 (也),而長邪避(僻)淫失(泆)之民,甚害於邦,不便於民。

故騰為是而脩法律令、田令及為閒私方而下之,令吏明布,令吏民皆明智(知)之,毋巨( )於罪。

今法律令已布,聞吏民犯法為閒私者不止,私好、鄉俗之心不變,自從令、丞以下智(知)而弗舉論,是即明避主之明法 (也),而養匿邪避(僻)之民。

如此,則為人臣亦不忠矣。

若弗智(知),是即不勝任、不智 (也);智(知)而弗敢論,是即不廉 (也)。

此皆大罪 (也),而令、丞弗明智(知),甚不便。

今且令人案行之,舉劾不從令者,致以律,論及令、丞。

有(又)且課縣官,獨多犯令而令、丞弗得者,以令、丞聞。

以次傳;別書江陵布,以郵行。

凡良吏明法律令,事無不能 (也);有(又)廉絜(潔)敦 而好佐上;以一曹事不足獨治 (也),故有公心;有(又)能自端 (也),而惡與人辨治,是以不爭書。

‧惡吏不明法律令,不智(知)事,不廉絜(潔),毋(無)以佐上,緰(偷)隨(惰)疾事,易口舌,不羞辱,輕惡言而易病人,毋(無)公端之心,而有冒柢(抵)之治,是以善斥(訴)事,喜爭書。

爭書,因恙(佯)瞋目扼 (腕)以視(示)力,訏詢疾言以視(示)治, 醜言麃斫以視(示)險,阬閬強肮(伉)以視(示)強,而上猶智之 (也)。

故如此者不可不為罰。

發書,移書曹,曹莫受,以告府,府令曹畫之。

其畫最多者,當居曹奏令、丞,令、丞以為不直,志千里使有籍書之,以為惡吏。

秦律十八种田律雨為 〈澍〉,及誘(秀)粟,輒以書言 〈澍〉稼、誘(秀)粟及豤(墾)田 毋(無)稼者頃數。

稼已生後而雨,亦輒言雨少多,所利頃數。

早〈旱〉及暴風雨、水潦、 (螽) 、 它物傷稼者,亦輒言其頃數。

近縣令輕足行其書,遠縣令郵行之,盡八月□□之。

田律。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隄水。

不夏月,毋敢夜草為灰,取生荔、麛 (卵)鷇,毋□□□□□□毒魚鱉,置 罔(網),到七月而縱之。

唯不幸死而伐綰(棺)享(槨)者,是不用時。

邑之 (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時毋敢將犬以之田。

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獸及捕獸者,勿敢殺;其追獸及捕獸者,殺之。

河(呵)禁所殺犬,皆完入公;其它禁苑殺者,食其肉而入皮。

田律。

入頃芻 ,以其受田之數,無豤(墾)不豤(墾),頃入芻三石、 二石。

芻自黃 及 束以上皆受之。

入芻 ,相輸度,可 (也)。

田律。

禾、芻 徹(撤)木、薦,輒上石數縣廷。

勿用,復以薦蓋。

田律。

乘馬服牛稟,過二月弗稟、弗致者,皆止,勿稟、致。

稟大田而毋(無)恒籍者,以其致到日稟之,勿深致。

田律。

百姓居田舍者毋敢 (酤)酉(酒),田嗇夫、部佐謹禁御之,有不從令者有罪。

田律。

廄苑律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膚田牛。

卒歲,以正月大課之,最,賜田嗇夫壺酉(酒)束脯,為旱〈皂〉者除一更,賜牛長日三旬;殿者,誶田嗇夫,罰冗皂者二月。

其以牛田,牛 絜,治(笞)主者寸十。

有(又)里課之,最者,賜田典日旬殿,治(笞)卅。

廄苑律。

(假)鐵器,銷敝不勝而毀者,為用書,受勿責。

廄苑。

將牧公馬牛,馬牛死者,亟謁死所縣,縣亟診而入之,其入之其弗亟而令敗者,令以其未敗直(值)賞(償)之。

其小隸臣疾死者,告其□□之;其非疾死者,以其診書告官論之。

其大廄、中廄、宮廄馬牛 (也),以其筋、革、角及其賈(價)錢效,其人詣其官。

其乘服公馬牛亡馬者而死縣,縣診而雜買(賣)其肉,即入其筋、革、角,及 (索)入其賈(價)錢。

錢少律者,令其人備之而告官,官告馬牛縣出之。

今課縣、都官公服牛各一課,卒歲,十牛以上而三分一死;不盈十牛以下,及受服牛者卒歲死牛三以上,吏主者、徒食牛者及令、丞皆有罪。

內史課縣,大(太)倉課都官及受服者。

□□。

倉律入禾倉,萬石一積而比黎之為戶。

縣嗇夫若丞及倉、鄉相雜以印之,而遺倉嗇夫及離邑倉佐主稟者各一戶以氣(餼),自封印,皆輒出,餘之索而更為發戶。

嗇夫免,效者發,見雜封者,以隄(題)效之,而復雜封之,勿度縣,唯倉自封印者是度縣。

出禾,非入者是出之,令度之,度之當堤(題),令出之。

其不備,出者負之;其贏者,入之。

雜出禾者勿更。

入禾未盈萬石而欲增積焉,其前入者是增積,可 (也);其它人是增積,積者必先度故積,當堤(題),乃入焉。

後節(即)不備,後入者獨負之;而書入禾增積者之名事邑里於廥籍。

萬石之積及未盈萬石而被(柀)出者,毋敢增積。

櫟陽二萬石一積,咸陽十萬一積,其出入禾、增積如律令。

長吏相雜以入禾倉及發,見 之粟積,義積之,勿令敗。

倉入禾稼、芻 ,輒為廥籍,上內史。

‧芻 各萬石一積,咸陽二萬一積,其出入、增積及效如禾。

倉禾、芻 積 (索)出日,上贏不備縣廷。

出之未 (索)而已備者,言縣廷,廷令長吏雜封其廥,與出之,輒上數廷;其少,欲一縣之,可 (也)。

廥才(在)都邑,當□□□□□□□□者與雜出之。

倉□□□□□不備,令其故吏與新吏雜先 (索)出之。

其故吏弗欲,勿強。

其毋(無)故吏者,令有秩之吏、令史主,與倉□雜出之, (索)而論不備。

雜者勿更;更之而不備,令令、丞與賞(償)不備。

倉程禾、黍□□□□以書言年,別其數,以稟人。

倉計禾,別黃、白、青。

(秫)勿以稟人。

倉稻後禾孰(熟),計稻後年。

已穫上數,別粲、 (糯) ( )稻。

別粲、 (糯)之襄(釀),歲異積之,勿增積,以給客,到十月牒書數,上內史。

倉縣上食者籍及它費大(太)倉,與計偕。

都官以計時讎食者籍。

倉種:稻、麻畝用二斗大半斗,禾、麥畝一斗,黍、荅畝大半斗,叔(菽)畝半斗。

利田疇,其有不盡此數者,可 (也)。

其有本者,稱議種之。

倉縣遺麥以為種用者,殽禾以臧(藏)之。

倉粟一石六斗大半斗,舂之為 (糲)米一石; (糲)米一石為鑿( )米九斗;九斗為毀(毇)米八斗。

稻禾一石。

有米委賜,稟禾稼公,盡九月,其人弗取之,勿鼠(予)。

倉為粟廿斗,舂為米十斗;十斗粲,毀(毇)米六斗大半斗。

麥十斗,為 三斗。

叔(菽)、荅、麻十五斗為一石。

‧稟毀(毇)粺者,以十斗為石。

倉宦者、都官吏、都官人有事上為將,令縣貣(貸)之,輒移其稟縣,稟縣以 其稟。

已稟者,移居縣責之。

倉有事軍及下縣者,齎食,毋以傳貣(貸)縣。

倉月食者已致稟而公使有傳食,及告歸盡月不來者,止其後朔食,而以其來日致其食;有秩吏不止。

倉駕傳馬,一食禾,其顧來有(又)一食禾,皆八馬共。

其數駕,毋過日一食。

駕縣馬勞,有(又)益壺〈壹〉禾之。

倉律妾未使而衣食公,百姓有欲 (假)者, (假)之,令就衣食焉,吏輒柀事之。

倉律隸臣妾其從事公,隸臣月禾二石,隸妾一石半;其不從事,勿稟。

小城旦、隸臣作者,月禾一石半石;未能作者,月禾一石。

小妾、舂作者,月禾一石二斗半斗;未能作者,月禾一石。

嬰兒之毋(無)母者各半石;雖有母而與其母冗居公者,亦稟之,禾月半石。

隸臣田者,以二月月稟二石半石,到九月盡而止其半石。

舂,月一石半石。

隸臣、城旦高不盈六尺五寸,隸妾、舂高不盈六尺二寸,皆為小;高五尺二寸,皆作之。

倉小隸臣妾以八月傅為大隸臣妾,以十月益食。

倉更隸妾節(即)有急事,總冗,以律稟食;不急勿總。

倉城旦之垣及它事而勞與垣等者,旦半夕參;其守署及為它事者,參食之。

其病者,稱議食之,令吏主。

城旦舂、舂司寇、白粲操土攻(功),參食之;不操土攻(功),以律食之。

倉日食城旦,盡月而以其餘益為後九月稟所。

城旦為安事而益其食,以犯令律論吏主者。

舂城旦月不盈之稟。

倉免隸臣妾、隸臣妾垣及為它事與垣等者,食男子旦半夕參,女子參。

倉食 囚,日少半斗。

倉隸臣欲以人丁粼者二人贖,許之。

其老當免老、小高五尺以下及隸妾欲以丁粼者一人贖,許之。

贖者皆以男子,以其贖為隸臣。

女子操 紅及服者,不得贖。

邊縣者,復數其縣。

倉畜 離倉。

用犬者,畜犬期足。

、 之息子不用者,買(賣)之,別計其錢。

倉金布律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以丞、令印印。

不盈千者,亦封印之。

錢善不善,雜實之。

出錢,獻封丞、令,乃發用之。

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

金布。

布袤八尺,福(幅)廣二尺五寸。

布惡,其廣袤不如式者,不行。

金布。

錢十一當一布。

其出入錢以當金、布,以律。

金布。

賈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擇行錢、布;擇行錢、布者,列伍長弗告,吏循之不謹,皆有罪。

金布。

有買(賣)及買 (也),各嬰其賈(價);小物不能各一錢者,勿嬰。

金布。

官相輸者,以書告其出計之年,受者以入計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