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
秦汉简牍档案及其价值

秦汉简牍档案及其价值摘要:简牍档案内容丰富,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文字记录形式。
文章在分析秦汉简牍出土概况及简牍档案内容的基础上,从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探究简牍档案的价值。
关键词:简牍简牍档案价值一、何谓简牍在纸张发明以前,简牍档案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文字记录形式之一,对后世的典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简,从竹,间声。
牍,书版也,从片。
”“片”即是剖开的木材。
简是竹片,牍是写字用的木片。
可见,竹制的称为竹简或简,木制的为木牍或牍,合称简牍,是指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
据文献记载,殷商时期业已存在简牍。
《尚书·多土篇》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册”即是简牍。
秦汉时期的简牍基本标准:长23cm,宽lcm。
按照档案文献记载内容的性质,简牍的标准并不是统一的。
例如“尺一之诏”的诏书、“二尺四寸之律”、“三尺法”的法典和一节二尺长的“檄”。
至于尺寸较小的简牍,主要包括算筹、传符的六寸简、作注释的笺以及类似于具体标签的“榻”。
其中“榻”,《说文解字》中解释:“楬,褐桀也”,即标签、签牌。
如将若干简牍捆在一起,就成了“册”;将许多册栓在一起,谓之“编”。
另外,简牍具有凭证的作用,例如制威“符”,可以作为通过特定关口的凭证。
汉代出现的竹符、木符,即“符卷”或“契”,起到凭信的作用。
“契”在某种意义上更为特殊,据《老子》中记载:“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可见,“契”具有法律效应,必须严格遵守。
简牍初始于殷商,战国至东汉时期盛行,后随着纸张发明与应用而衰微,直至东晋时期被完全废止。
二、简牍的出土简牍出土发现的文献记载见于《汉书·艺文志》《尚书正义序》及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
汉武帝末年,鲁恭王“欲广其宫”而“坏孔子宅”,偶然从孔宅壁中“得古文《论语》《孝经》《尚书》《礼记》凡数十篇,皆古文字也”。
这批简牍文字在当时不再流行,故称为“古文字”。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睡虎地秦簡《日書》於1975年12月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中出土。
共有竹簡423枚,約一萬八千餘字。
1981年《雲夢睡虎地秦墓》挖掘報告出版,《日書》簡的照片、釋文始得公佈。
1982年饒宗頤、曾憲通之《雲夢秦簡日書研究》問世,揭開《日書》研究的序幕。
李約瑟把《日書》一類的「數術」稱之為「偽科學」,認為當人類不能有效征服大自然時,便幻想出一種超自然的神力在主宰世界,人類將自然現象與人事加以機械的牽合,企圖從中找到某些行為規則。
在《漢書?藝文志》之中「數術」為古代學術文化的一大門類,與六藝、諸子、詩賦、兵書、方技並列。
其中蘊涵某些合理因素,不得以迷信,一概抹殺。
對「數術」的研究,可以讓今人更瞭解古代學術文化和思想的真實面貌。
1.《日書》是古代日者用來占候時日宜忌、預測人事休咎,以教人趨吉避凶的曆忌之書。
2. 秦簡《日書》在當日應是一種家喻戶曉的選擇生活事物書,類似於後世的擇日通書。
《日書》的內容本質,極其貼近生活,因此可以反映當時日常生活的各種需求,使我們藉以了解當時社會生活的各種情況。
3. 《日書》有其數術體系,從《日書》的篇目和內容來看,我們不妨將之視為秦簡時代「數術」的一個縮影。
例如〆將《日書》「人字篇」的人字與馬王堆《胎產書》的「胎產圖」,及近代「軒轅黃帝四季圖」相比較,便可以說明它們都是數術家用來占候生子的吉凶,根據胎兒的產日預測未來的命運。
4.從《日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與大自然相處的對待態度。
秦簡時代占時擇日等活動,和後世的宗教史和民俗史,有一脈相傳的關係。
5.秦簡時代的建除法,和占星術,與古天文、曆法密切相關。
從古代天文曆法的角度研究《日書》,是《日書》研究中受人矚目的部分。
《史記?日者列傳》〆「孝武帝時,聚會占家問之,某日可取婦乎〇五行家曰可。
堪輿家曰不可。
建除家曰不吉。
叢辰家曰大凶。
曆家曰小凶。
天人家曰小吉。
太一家曰大吉。
」《日書》裡即有相當篇幅論及所謂的「建除法」。
略论《睡虎地秦墓竹简》

略论《睡虎地秦墓竹简》作者:夏诗荷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6期摘要:1975年12月至1976年初,湖北省博物馆等考古人员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末年到秦朝安陆大小官吏的墓葬,出土了木器、竹器等387件古代器物,其中第11号秦墓出土了竹简,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秦简,经安作璋、李学勤等10多位学者的拼接整理,排印成《睡虎地秦墓竹简》,该书内容丰富,是我国出土整理的最古老的法律条文,对研究秦朝的政治、经济、法律、兵制、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睡虎地;秦墓;竹简;发现;价值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48-02一、《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发现我国秦律早已失传,1975年12月至1976年初,湖北省博物馆等考古人员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末年到秦朝安陆大小官吏的墓葬,出土了木器、竹器等387件古代器物,其中第11号秦墓出土了竹简,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秦简。
第11号秦墓主人是喜,生于秦昭襄王45年(前262年),他在秦始皇时历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鄢狱史等与司法有关的职务,卒于秦始皇30年(前217年),享年46岁。
第11号秦墓出土了竹简,竹简原藏棺内,保存较好,字迹清楚,只有少量残断。
第11号秦墓出土了竹简1155枚,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墨书秦隶,一般写在蔑黄上,近4万字,简的上、中、下有三道残存的绳痕,可知当时是以细绳分三道将一枚枚竹简编联成册的,出土时绳索已经腐烂,竹简散乱成堆,不见原来的编撰顺序。
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主要内容1975年12月至1976年初,经安作璋、李均明、张政烺、裘锡圭、李学勤等10多位学者的拼接整理,排印成书,即《睡虎地秦墓竹简》,该书内容极其丰富,有《编年纪》、《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种乙种等九部分(《语书》、《效律》、《封诊式》和《日书》乙种是原有标题,其余各书书名是秦墓竹简整理小组专家根据内容拟定的)。
睡虎地秦简与秦楚婚俗研究

睡虎地秦简与秦楚婚俗研究
睡虎地秦简内容中杂糅了楚文化的因素,而整部秦简中对婚嫁的记载内容占绝大多数。
本论题以睡虎地秦简中与婚嫁有关的简文为主,综合传世文献记载以及其它民俗材料,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当时背景下中下层民众的婚姻习俗以及观念。
首先,对《日书》所体现出的婚嫁礼俗进行总的考察,包括婚嫁择日禁忌、婚嫁礼仪;其次,就秦简体现出的婚姻观念作较深入的探讨,包括世俗对婚姻中丈夫与妻子的思想观念,妇女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休妻、再婚制度;第三,讨论整个秦简所反映出的婚姻居室形态,涉及秦代小家族家庭制度下的婚姻居住形态和居室结构问题。
通过以上论述,本文认为:战国晚期,秦楚社会中下层百姓的婚嫁以日者的占卜为择日依据,主要通过干支历法、建除、星宿来择吉避忌,并以传说故事中不吉利的日子为忌日,婚嫁在礼俗上要进行祭祀、饮宴、买卖奴隶、进出财货等活动;社会中下层百姓的婚姻观念中,法律对男女分别有了一定约束,男子休妻要到官府登记,女子在社会、家庭生活地位仍然低下,并承担了一定责任,在解除婚姻关系的问题上,男子拥有最终决定权,而女子始终处于服从的地位;秦楚实行的是小家族家庭制度,虽然扩大家庭依然存在,但是,核心家庭已成为家庭模式的主流及发展趋势。
本文的结论对探讨秦治理下的楚地社会习俗和婚姻观念具有一定的作用。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室”的结构与战国末期秦的家族类型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室”的结构与战国末期秦的家族类型本文分析了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日书[(1)]反映的“室”的结构。
可以说秦简日书不仅反映了那时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现象,还反映出那时民间的思维结构。
因此,通过日书所反映的民间信仰内容,推导出可以旁证那时民间生活形态的社会史资料是可能的。
例如,日书把“室”作为每一个人活动的最小空间,并叙述了“室”内可能发生的一切活动,对研究中国古代家庭史很有价值。
另外日书中所记载的“室”的建筑结构或“室”内成员的规模及血缘结构则反映了那时人们生活的普遍形态。
因此,对日书所载“室”进行分析,不仅可以阐明战国末秦民间一般家族之形态,还可作为再检讨小型家族论之依据。
另外,本文为了验证以上得出的“室人”家族类型是不是与现实相符,还将深切研究云梦县睡虎地4号墓出现的,被推测为秦始皇二十四年的两件木牍中的惊和黑夫兄弟之家族类型。
结束语里则通过日书再检讨小型家族论者一贯主张的战国时期家族分异之观点,引出本文之三世同堂家族类型及其历史意义。
一、《日书》中“室”的结构和家族类型(一)“室”的用例和结构在中国,家之用语一般意义上有“家”或“室”。
该词始用于商周时期,乃指王室举行宗庙仪式和祭祀等的场所,这可在商朝卜辞中取得印证。
“室”作为宗庙建筑物之意在西周金文中也频繁出现。
因此,“家”或“室”之原意,与其说是指人居住的建筑物,不如说是指举行祭祀仪礼之建筑空间[(2)]。
这种意义的“室”虽然在此时期常常出现,但它同时已开始作为与祭祀无关的同一血缘的统治阶级一路生活居住之建筑物来利用。
春秋中期以后,随着以采邑制为基础的统治的崩坏,社会结构也正进行着新的调整,此时“室”既可作为“血缘家族公社”之居室,也可作为“地缘家族公社”之居室。
与此同时,再一次分邑分族之结果,使一贯以统治阶级之血族、经济相结合为单位的庞大的“室”,缩小到非统治阶级之居住场所[(3)]。
由此可见,“室”作为商周举行祭祀礼仪之建筑空间,至春秋中期以后,已成为那时人们的生活及经济一路体的最小单位了。
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以桃驱鬼及其文化意蕴

《日书》是古代一种以时、日推断吉凶祸福并用以趋吉避害的占验书,掌握此术的人称为“日者”。
1975年冬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的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中包含有大量的驱鬼术材料,其中便包含名目繁富的鬼名和各式各样的驱鬼方法,简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鬼大战图”。
刘钊先生指出:“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篇中的《诘咎》篇是关于鬼怪和驱除这些鬼怪的方术的内容的集汇。
”[1](P56)刘信芳先生亦指出:“秦汉之际,鬼怪之说猖炽,其时上至宫廷贵族,下及村夫野妇,十分重视驱除鬼魅以求无病灾之虞,秦简《日书》中有‘诘咎’篇专讲驱鬼术,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驱鬼术之集大成者。
”[2](P74)吴小强先生亦说到:“‘诘’篇专门叙述鬼、怪、神、妖危害人的各种表现和人如何防治、驱除鬼神的不同方法,内容之丰富,行文之生动,为战国秦汉时期同类简牍所罕见,亦为《日书》最富生气的篇章。
”[3](P146)《日书·诘咎》篇是社会中下层人们便于自己驱鬼的简易手册,主要流行于社会中下层人群,而社会中下层人群对鬼、神、精、怪、妖等的概念很模糊,故把凡是作祟加害于自身的超自然的力量都笼统地称为“鬼”。
“从古代典籍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古人对鬼、神、妖、怪、精等词从来就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区别。
实际上,它们对于老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老百姓往往只注意到它们的共性,即都能作祟害人,袭扰人类。
”[4](P445)刘钊先生亦指出:“在早期概念中鬼与神并无区别,神就是鬼,鬼就是神,这一点从秦简中亦可得到证明。
”[1](P59)驱鬼术即驱鬼巫术,是一种以驱鬼为形式,以除咎、治病等为主要内容的白巫术活动,本文即以广义上的“鬼”来讨论之。
英国人类学家雷蒙德·弗思在《人文类型》中说:“在施行巫术的过程中通常有三个要素:所用的东西,所做的举动,所说的话。
”[5](P120)诚然,驱鬼术施行过程中所用的东西(即驱鬼灵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二十世纪末简牍的重大发现及其价值评述

二十世纪末简牍的重大发现及其价值评述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甲骨文,楼兰、敦煌等简牍和卷子的发现,开创了学术研究的一个新时期,被王国维称为“发现时代”。
与世纪初的大发现相呼应,世纪末近二十年来简牍的重大发现更是层出不穷,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给。
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所反映的学术价值上,都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我们现择其要者评述如下:大家知道“汉承秦制”的传统说法,但汉制是否是直接继承秦制,以及汉初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建设如何,文献记载十分缺乏。
1984年和1988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的出土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文献记载依稀反映刘邦起兵后是按楚制来建制的,江陵汉简《奏谳书》案例十六记有四人因守荥阳而得的爵位“皆故楚爵,属汉比士,非诸侯子”,这确证刘邦先行楚制,尔后又有一个向秦制转化的过程。
关于汉初律令我们只知道是萧何依照秦律草创的,这次出土的《二年律令》、《律令二十□种》、《津关令》、《奏谳书》等,不仅反映了汉律对秦律的继承性,而且还反映了不同与秦律的汉律在萧何及其以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这对于我们研究汉律的渊源及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功劳制度是汉代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但由于文献不足,人言言殊。
此次出土的《功令》内容为西汉初期戍边杀敌立功的具体记功方式和详细规定,以及官序的递补序列,对于澄清功劳制上的若干问题将会有重要作用。
上述律令还反映了较广阔的社会层面,特别是中下层社会、人物的许多状况,是研究西汉初期历史的珍贵材料。
在学术史和科技史上,江陵简也具有特殊地位,如《盖庐》是一篇兵家著作;《脉书》和《引书》是能与马王堆帛书医书相媲美的古医书;《算数书》是早于《九章算术》成书的一部数学专著,而后者原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著作。
七十年代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的出土曾在学界掀起热潮,但睡虎地简是秦统一前的材料。
1989年秋冬在湖北云梦龙岗又发现了一批秦代的法律文书,竹简上“皇帝”、“黔首”、“驰道”等文字及“罪”字的字形,表明这是秦统一后的材料。
云梦睡虎地秦简原文全文(附翻译)

云梦睡虎地秦简原文全文(附翻译)最近央视有一档节目叫《国家宝藏》很多网友们也是看得十分的过瘾啊,真的是都是宝藏啊最近也有不少的网友说了,在第二期里面有一个东西还是非常的吸引人的,那就是云梦秦简了,全称是云梦睡虎地秦简,这个里面有非常多的知识知识值得大家去学习,当然了对于这些字大家应该是不认识的,今天小编就节选几篇给大家大家来翻译翻译,当然了都是网上收集的资料,所以请大家斟酌了!云梦睡虎地秦简详细介绍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基本信息【名称】睡虎地秦墓【墓葬原属】秦代官吏“喜”墓葬【墓葬现状】于1975年底发掘本段简介睡虎地秦墓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的云梦县,1975年底,墓葬中出土了1100余枚秦代竹简(秦代包括秦统一前的秦国与统一后的秦朝,为叙述方便,秦国指七国之一的诸侯国,秦朝指秦统一后的帝国王朝,秦代指秦国和秦朝),以及毛笔、石砚、墨块等文房用具。
竹简上的秦代隶书,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记载了秦代法律、医学等诸多内容,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秦简记载的秦律的形式主要有:律:自秦始皇、商鞅时更“法”为律。
令(制、诏):制是皇帝对某事的批定,这种“制”做为法律形式出现时称为“令”。
式:最早出现于秦国。
式主要指法律文书。
程式,如调查、勘验、审讯法律文书的具体程式,还包括一些诸如现在的执法人员行政管理制度。
像竹简记载的“为吏之道”。
法律答问:法律解释。
秦代的法律解释由国家设置的官吏统一进行,因此也具有法律效力。
廷行事,廷指官职即廷尉,廷尉是各级“法官”,事是判例廷行事,指可缓行的判决成例。
时至今日,尚未见到完整的秦代法典,所见最多的法律条文也仅是睡虎地云梦竹简所载的一千多枚竹简记录的秦朝条文。
墓主人简介睡虎地秦墓的墓葬主人叫“喜”,喜生於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在秦王政元年喜年仅17岁即登记名籍为秦国服徭役,尔后历任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治狱鄢等与刑法有关的低级官吏,他在秦王政三年、四年和十三年曾三次从军,参加过多次战斗,到过秦的几个郡县,最后亡任上,他亲身经历了始皇亲政到统一六国的整个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曲爹蘑砖如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口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王景星一,云梦睡虎地秦简情况概述1.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情况.1975年l2月,湖北省博物馆,孝感地区亦工亦农考古训练班,孝感地区和云梦县文化局在孝感地区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代的墓葬.睡虎地l1号墓的墓主,根据墓中出土的《编年记》所载,墓主名喜,秦始皇时期历任安陆御史,令史,鄢狱吏等与司法有关的职务,或卒于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墓中出土的竹简应该是他生前使用的文籍.全部共有1155枚(另有残简80片),出土时分为八组,分别堆放在棺内人骨架的头部,右侧,足部与腹部.置于足部的竹简残片较多,除少数由于水浮动而造成的散乱外,其余均保存完好.这些竹简的长度为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简文为墨书,书体属于秦代隶书,一般写在篾黄上,少数简为两面书写,字迹大部分可辨.竹简上有两道丝绳编连的痕迹,从残存原简上为上,中,下三道的编绳痕迹判断,编绳.出土时,编绳因年久腐朽,竹简顺序多为散乱fl1.2.云梦睡虎地秦简所载内容.孝感地区云梦睡虎地发掘出的12座战国至秦代的墓葬中,”11号墓中出土了1155枚竹简,另有8O枚残片,保存情况尚好”.经过专家学者的分析,已经根据其内容将这些竹简大致分为十种文书.即《编年记》,《语书》,《秦律t-.,k种》,《效律》,《秦律杂抄》, 《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种和《日书》乙种.这十种题目名称,只有《语书》,《效律》,《封诊式》,《日书》乙种四种简上原有书题,其中《语书》,《封诊式》,《日书》乙种三书的书名”语书”,”封诊式”,”日书”分别书于书末一简的正面,背面,正面;《效律》原名为”效”,书于开篇第一简背面;其余六种书题是有关整理小组后继拟定的『31.3.云梦睡虎地秦简具有的历史意义.云梦睡虎地秦简的问世揭开了我国对秦简发掘的序幕.它与后来相继出土的”青川郝家坪木牍”,”云梦龙岗秦墓竹简”,”江陵周家太台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江陵王家台秦简”,”江陵岳山秦简”,”江陵杨家山秦简”,”沙市周家台秦简”相比,是数量最大的一批秦简,是中国最古的法律条文,是珍贵的秦代历史文献.”睡虎地秦简”的出土填补了秦代法律文书记载的空白,对考证现存古文献真伪有着积极作用,在研究秦汉法律制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睡虎地秦简”带领我们穿梭时空,为我们展开一副精彩的秦代历史画卷.二,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1.历史学研究价值.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无疑是史学界收获最大,丰富的文献史料能够为历史学者们开辟一片新的研究领域.(1)对传世古文献的考证和校对研究.《编年记》中记述了秦昭王时期的部分史实,辑补了史籍记载之缺,同时引来了历史学界新一轮的对考证古文献真伪的探讨.(2)制度史方面的研究.在对云梦睡虎地秦简文字释义工作结束之后,史学界展开了对秦的官制,土地制度,徭役制度,赐爵制度,租税制度,官吏考核制度,罪犯审讯制度,工匠培训制度,户籍制度,上计制度,仕进制度以及仓库的类型,结构,设置, 封堤,管理制度,由官府禀衣,廪食,传食等制度和管理,财经出纳的预算,决算制度的深人研究.2.法律研究价值.秦代法律形式多种多样,法网严密,经修缮后常被后世沿承.时至今El,秦律中还有许多制度对现代法制颇具影响,秦律开创了中华法制之先河, 为中华法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其法律研究价值很大.(1)《秦律十八种》与《秦律杂抄》中所见律名众多,证明秦代律文种类多样,丰富翔实,如”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等.(2)《秦律十八种》所记部分律令内容细致入微,揭示了秦代封建法规的明细与法律制度的健全. (3)《法律问答》中关于”老幼残疾有罪当减”法律文献的问世,填补了中国法制史在秦代研究的断层.我国自三代以来,对于”老幼病残”犯罪者一般都从轻处理,从传世文献所见第一部律文《唐律》直至后来的法规,这一原则一直沿用,但是秦代法律是如何对待这一问题的,过去由于史料所限一直是不得而知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法律问答}67,102,133,158,166及《秦律杂抄》32—33,翔实生动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尽管秦刑法苛严,但是仍然沿袭了三代”老幼残疾有罪当减”的规范闱. 3.社会文化传统研究价值.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日书》甲种和《El书》乙种,这批《日书》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祈财信仰和趋吉避害的术法信息.秦简《日书》所承载的民间信仰信息,较正史及诸子之文更为丰富,全面,细致,真实,这也正是其社会传统价值之所在l6l.通过《日书》记载能够生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生活习惯以及风俗风气,是我们研究秦代社会,民俗和传统文化的有力资料.4.经济学研究价值.我国早期经济史方面材料不多,特别是当时的第一手材料尤其少,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有不少关于统计报告方面的材料,多处涉及统计报告时间,统计方法,核算要求及相关法律责任的条文.如《秦律十八种》中的《效律》175中有对统计报告时间的明确规定;《仓律》35—36中不光有对统计报告时间的明确规定,还有对统计方法的明确规定;《效律》56—57中内容说明当时既有严格的核算制度,还有对统计失误者进行处罚的法律规定.云梦睡虎地秦简显示了秦国在生产,供应等许多方面广泛实行定额管理制度.从云梦秦简可以看出,当时在许多方面都建立了严密的仓库管理制度;秦律体现的管理制度的核心类似当代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了盘点制度;对债权与债务管理的规定;明码标价与顾客监督制度;为了确保管理制度的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建立了评比奖惩制度等m.这些文献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十分宝贵,我们应当重视这批文献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价值.5.语言学研究价值.云梦睡虎地秦简在秦代语音研究方面及秦代复音词,连词, 系词,副词,合成词,兼语词,连谓词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云梦睡虎地秦兰雪世界2010.3月上75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就是说某一地区的人民在漫长的岁u月里形成了一整套区别邢于其他地区的风俗人情,台并世代传承.河北省广宗县历史悠久(商王曾在此初建行宫——沙丘宫),当等地人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拳习惯.每个人在一生巾都院有必经的几个生活阶段,工每个人的社会属性就是ff#l这些重要阶段不断确钊立起来的,在每个阶段自古以来便用一定的仪式进行表示,以便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评价.人生仪礼的全过程是按人年龄的增长过程显示的,通常以”岁”为单位计算,几乎每岁都有一定的仪礼.但是, 重大仪礼只在几个重要阶段现,由此而构成了人类生活中普遍遵循的四大仪礼习俗,即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在我国传统习惯中,寿礼也占有较重要位置. 由于它实质J二是每岁诞生纪念目重复,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来越取代成年礼. 那么在广宗县诞生礼和寿礼期问通常有哪些习俗呢?诞生礼它是人生的开端礼.在人的一生礼仪本来应当是一种重大的仪式,但是由于生育的生理特殊性及婴儿出生的某些信仰,禁忌原因,诞生礼仪式往往在极,J,的范围内举行.这种仪式既包括为新生儿示吉的意义,也有为产妇驱邪的表示,而且往往带有神秘色彩.在广宗,早在婴儿诞生前的孕育期,就已经有预示诞生的民俗形式了,俗称怀孕为”有喜”,是预示一个人即将诞生.这期间,由于古老传承的影响,给孕妇制造了许多种禁忌约束,如禁食(马肉,兔肉j,禁视(不论是老幼的非正常死亡的葬礼),避讳(说不吉利的话,走夜路)等.婴Jqt’.生后,一般过12天,称”小月”这时产妇和婴儿都过渡到安全期,举家庆贺,产妇娘家,街坊邻居,前来祝贺,通常拿一些鸡蛋,红糖,挂面之类的东两作为礼品.产妇娘家除此之外,还要做一些婴JLff,J 衣服,褥子等用品.通常情况下”小月”过得比较隆重,摆设酒席,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当然在此之前要通知产妇娘家.如果家缺少男丁或者几代传或者老来得子,若添一男婴,为了让他成人,有让婴儿吃百家饭的习俗,即在全村范围内每家敛少许米熬饭喂婴儿;或者把婴儿装在死人生前用过的枕头皮里呆匕天,并取名”枕(振)装”, “宝装”,”枕(振)起”;还有在婴儿周岁时戴长命锁的习俗,称”戴锁子”.长命锁一般为金质或银质,lL面都有”长命百岁”的字样(现在多用一条红绳代替).锁子要戴到l4岁才能摘下并有一定的仪式,当然,这些都是由于过去医疗条件落后造成的陋习,尽管现在医疗事业发达了,但是这些习俗依然流传着.产妇须回娘家为婴儿出满月,但也不能在娘家长时问住下去,婴JLItl了满月,三五天后就得州婆家.民间”有过j王不过五. 过五死姑姑”的说法,意到产妇出生时,父母已经劳累了,现在不应过多地再辛苦父母了.若不t’,tl满月,必须出双满月,婴儿满月时,应剪胎发,在出满月的路上,每过一个十字路口都要扔几个零钱,意即买路通过,驱邪.过百日俗称”百岁”,是祝长寿的仪式.过周岁,旧时行”抓周”仪式,即周岁试儿,用以预N,I’JL一生事业的吉凶,是卜命运的迷信仪式.现在仍延续这一仪式.婴儿的姥姥通常要给婴儿过完三周,才算完成诞生礼,每个生日都要送些豆芽(类似现在菜市场上的豆嘴大小),取意早扎根成人,并且要把豆芽尽可能多给几家邻居,以示长得结实.还有其他食品,这些食品用柳条篮子送去,过j个生日送j个篮子,且一个比一个大,stLJ’t,还要送些衣服.婴儿在三周岁前,有很多禁忌,如婴儿用品不能在院里过夜.由此可见,诞生礼有两个突m的特点:一个是所有仪式意义都在于祈求长命,长寿,这是自占以来育儿的主导观念;另一个是历来生男的仪式为重,尤其是几代单传儿更为突m.生女后的仪式…切从简.祝寿礼寿礼可以说是诞生礼的周期纪念,是在家人生H_刀I5天,为他祝贺,并祝福他健康长寿的一种礼仪.大富火贵之家,十岁就有人给他做生日,无钱无势之人,一百岁也没有人给他庆贺,这些都是例外.一般说来,40岁以f:可以庆寿.庆寿又称”祝寿”或“做寿”,在邢台通常是在子女都成家后,才开始给父母做寿随父母年龄增加,做寿的仪式越来越隆重.为父母举行庆寿仪式,儿女往往要准备些礼品,在这些寿礼巾,”寿面”和”寿桃”是必不可少的.“寿面”又称”寿面”,面条形状具有绵长不断的特点,”面”与”绵”义是喈音,取其绵绵不断之意,于足便形成了寿口吃面以祈延年益寿之习俗.此,在切长寿面时须从头切起,直至另一头.如果从中问切叫“断头面”,也就足”短头”的说法,即不吉利.寿面通常是十缕,取十全十美之义.人们还常常存寿面上贴一团篆字寿花,寄寓着做寿者福星高照,寿运绵长.“寿桃”也是民间普遍认可的象征长寿的吉祥物.这一说法源自两王母长寿桃的神}舌传说.老人做寿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种:正式的子女要焚香起誓,风雨不阴,雷打不变,?参加的人数只能增加不能减少;非正式的较随便,子女确实不能到场,可以缺席.现在给老人做寿的要求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简在语言学研究价值方面现有最大的研究成果表现在修正偏正式名同”量+名”构词形式产生时间为秦始皇以前,而非秦以后.这种用法根据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田律》1-2,《田律》l0,《效律》165—166,《效律》24, 《秦律杂抄》15—16中内容记载推论,至少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产生且较为成熟了.尽管我们在语言学角度对云梦睡虎地秦简进行研究的难度较大,我们还是应当更加重视这批文献的语言学研究,争取早日获得喜人成果,推进中困语吉学的发展参考文献:76兰台世慕2010.3月1广寨县的诞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