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项目5习题和参考答案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21春国开电大《经济学基础(会计专)》形考作业5答案

21春国开电大《经济学基础(会计专)》形考作业5答案

21春国开电大《经济学基础(会计专)》形考作业5答案1.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的多数人的观点是()A.无规律的发明创造B.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变化C.纯货币问题D.总支出的变化参考答案:D2.当Y价格不变,X价格发生变动时,预算线的变化为()A.沿着Y轴摆动B.沿着X轴摆动C.不变D.不规律变化参考答案:A3.什么财政政策问题会导致政策的效果减弱或完全没有效果()A.时间上的滞后B.政治考虑C.地方财政的抵消作用D.挤出效应参考答案:D4.完全竞争市场下,全世界小麦的供给情况与什么决定了小麦的价格和产量()A.世界市场的价格B.边际收益C.平均收益D.需求情况参考答案:D5.需求曲线越平,弹性越(),需求量的变化对价格价格变化越()A.小,不敏感B.小,敏感C.大,不敏感D.大,敏感参考答案:D6.支出有哪些种类()A.个人消费支出B.公共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总投资D.净出口参考答案:ACD7.形成垄断竞争的条件()A.市场上只有唯一厂商B.无相近替代品C.其他厂商无法进入D.可操纵市场价格参考答案:ABCD8.完全垄断的条件()A.市场上只有唯一厂商B.无相近替代品C.其他厂商无法进入D.可操纵市场价格参考答案:ABCD9.生产要素可分为()A.土地B.资本C.劳动力D.企业家才能参考答案:ABCD10.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主要生产要素可分别获得什么()A.租金B.利息C.利润D.工资参考答案:ABCD11.完全垄断没有优点。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2.效用既可以感觉,又可以量化。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正利润导致进入,负利润导致退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博弈对象之间的行为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5.供给曲线斜率越大,越富有弹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习题答案解析大全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习题答案解析大全

第1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简单地说,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稀缺性:人类生活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总是超过人们所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所有的需要都被满足的社会。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或生产转换线,它是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两类商品最佳产出数量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考察社会的经济总量。

它研究的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总供给、总储蓄、总投资、总就业量、货币供给量及物价水平等。

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是在给出假定的前提下,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预测经济活动的结果。

均衡分析:是指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过程分析:是包含着时间因素的经济分析。

事实上,任何经济变量从不均衡状态变动到均衡状态总是要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分析就是要分析变化发生的过程。

由于过程分析通常要把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各期间的变化情况,所以过程分析也称为“期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不考虑时间因素,不考虑均衡达到和变动的过程,只是在假定条件下分析均衡达到和变动的条件。

比较静态分析:是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将如何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量的基础上,考察研究不同时点上诸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经济基础知识第五次课后习题

经济基础知识第五次课后习题

经济基础知识第五次课后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假设资本投入不变,当某一生产者使用的劳动数量从4个单位增加到5个单位时,总产量从38000件增加到39000件,平均产量从9500件减少到7800件。

则其边际产量为()件。

A.600B.1000C.1200D.1500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

A、等于零B、小于零C、大于零D、等于平均产量3.关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边际产量为负时,平均产量递减B、边际产量为零时,平均产量一定为零C、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一定递减D、总产量递减,边际产量不一定递减4.当某企业的产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分别是1400福口800元,则该企业的平均总成本是()元。

200 C、350 D、550A、150 Bx5.当某企业的产量为10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是2000元、1200元、800元和200元,则该企业的平均固定成本为()元。

A.2B.80C.120D.200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的比较,可以将规模报酬分为()。

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报酬先减后增E、规模报酬先增后减2.关于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边际产量上升时,总产量增加B、边际产量下降时,总产量下降C、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D、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E、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交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3.从短期来看,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项目有()。

A、原材料费用B、厂房折旧C、生产工人工资D、管理人员工资E、设备折旧。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经济学基础》各讲习题及参考答案(简)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一讲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经济学基础 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 课后习题 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C D C D A A
错错错对对错
问答:1. P10 P21
2. P18 关键概念
应用训练:(1)提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侧移动
第二章:A D D B D C
错错错错错错
问答:1. 从发展过程,运行流程,基本元素,市场体系来理解
2. 计划经济P21 ,商品经济P22,市场经济P22
应用训练:提示P25页的图形理解,即第一次课后作业
第三章:B C B C C C
对错错错对错
问答:1. P38
2.P44
应用训练:提示: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企业制度的核心。

重点不需放在逻辑式,而应该是产权制度本身的理解,结合产权关系的概念深入理解产权对市场经济产生的影响。

第四章:B C D (无)D A
第四题还应该补充同向或异向,以及变动幅度是否相等这两个条件才能判断
错错对错错错
问答:1. P55 P59
2. P63
应用训练:提示:需要分别考虑轿车价格下降,汽油(互补品)价格上升,城市
停车位(互补)增多,居民收入增加分别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带来的影响。

实际图表:市场状况变动可以结合P64的供求变动表来看
仅能判断方向,没有幅度的具体数字,是无法判断价格和数量实际趋势。

《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敏感性》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敏感性》说课稿

《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敏感性》说课稿经济学基础——需求价格敏感性1. 引言本说课稿将介绍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需求价格敏感性。

需求价格敏感性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在经济学中,了解需求价格敏感性对于企业决策和市场分析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实例。

2. 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定义需求价格敏感性是指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反映了消费者购买意愿随价格变化的弹性。

需求价格敏感性通常通过价格弹性系数来衡量,其定义为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变化之间的比率。

3. 影响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因素需求价格敏感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因素:- 替代品的可用性:如果存在许多替代品,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更加敏感,因为他们可以很容易地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 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也会影响他们对价格的敏感程度。

收入较低的消费者更可能因为价格上升而减少购买量。

- 产品的必要性:一些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基本生活必需品,不太容易受价格变化的影响。

相反,一些符合额外需求的产品,如奢侈品或非必需品,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

4. 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实例以下是两个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实例:实例一:汽油需求价格敏感性以汽油为例,当汽油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可能会减少驾车次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寻找其他节能方式。

这说明汽油属于需求价格敏感性较高的产品。

实例二:奢侈品需求价格敏感性奢侈品如名牌手袋通常价格较高,只有一部分消费者能够消费。

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可能会明显下降,因为很多消费者会考虑购买其他替代品或降低消费。

5. 总结需求价格敏感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衡量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替代品的可用性、收入水平和产品的必要性是影响需求价格敏感性的关键因素。

通过理解需求价格敏感性,企业可以制定更有效的定价策略,市场分析也能更准确地预测消费者行为。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5章.pptx

2024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5章.pptx

I单选题)4当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是()• A水平 B向右上方倾斜 C垂直 D向后弯曲 [单选题]5关于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表现为劳动供给减少 B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表现力劳动供给增加 C劳动的供给原则是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D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不能用来解释劳动供给曲线为何后弯 【单选题拒消费者的要索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条件是()。 A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劳动的边际成本 B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C替代效应等于收入效应
A劳动的边际成本等于闲暇的边际成本 B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劳动的边际成本 C劳动的边际效用小于闲温的边际效用 D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单选题]2以下关于劳动的效用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劳动对消费者具有效用和边际效用 B劳动的效用体现在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 C劳动的效用实际是收入的效用 D劳动的边际效用是指增加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效用 [单选题]3.以下关于劳动供给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资增加既可能产生替代效应也可能产生收入效应 B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导致劳动供给增加 C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导致劳动供给减少 D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导致劳动供给增加
[多选题泣下列关于完全竞争要索市场的表述正确的有()。 A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B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 C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重合 D生产者面临的要索供给曲线与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重合 E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与平均要素成本曲线重合 [多选题)4完全竞争生产者的需求曲线与()壬合. A边际要素成本曲线 B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C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D平均要素成本曲线 E边际物质产品曲线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单选题]1.劳动的供给原则即消费者为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经济学基础(第二版)电子教案、习题答案-项目2习题和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第二版)电子教案、习题答案-项目2习题和参考答案

项目2习题和参考答案习题:一、名词解释1.需求;2.需求规律;3.供给规律;4.均衡价格;5.供需定理。

二、选择题:1.在下列所列举的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消费者收入变化B.消费者偏好变化C.其他商品价格下降D.商品价格下降2.需求规律表明()。

A.随着汽油的价格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B.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D.随着乒乓球价格下降,对球拍的需求量会增加3.价格上升会引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减少是因为()。

A.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B.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C.这种商品的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变的便宜了D.这种商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变的贵了4.蔬菜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

A.蔬菜的需求量增加而引起的增加B.人们对蔬菜偏好的增加C.蔬菜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D.由于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增加5.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

A.供给量增加B.供给量减少C.供给增加D.供给减少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导致新建房屋()。

A.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B.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C.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D.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该商品()。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C.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8.下列有关供给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D.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9.以下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

A.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B.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D.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10.一般情况下,均衡价格随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5习题和参考答案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厂商;
2.股份有限公司;
3.机会成本;
4.边际成本。

二、选择题:
1.以下哪一条关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论述不正确()。

A.通过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通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通过平均不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

短期总成本曲线在每一产量水平的斜率。

2.假定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

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
C.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 D。

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3.总利润达到最大是在()。

A.TR=TC处;
B.TR曲线和TC曲线平行处;
C.TR曲线和TC曲线平行,且TC超过TR处;
D.TR曲线平行于TC曲线,且TR曲线超过TC曲线处。

4.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和一条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切的产量上必定有()。

A.相应的LMC曲线和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曲线的一个交点,以及相应的LTC曲线和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 曲线的一个切点;
B.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达到最低点;
C.LAC曲线达最低点;
D.LTC曲线达到拐点。

5.老板王二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店铺的租金,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显成本; B。

隐成本; C。

经济利润; D。

会计利润。

6.在最好或最优短期产出水平厂商将()。

A.取得最大利润;B。

使总损失最小;
C.使总损失最小;或使总盈利最大;D。

使单位产品中所获利润最大。

7.如果没有沉淀成本,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将在——时退出竞争性市场()。

A.边际收益超过市场价格; B。

总成本上升到总收益之上;
C.平均收益超过市场价格; D。

最小平均成本小于市场价格。

8.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表示()。

A.厂商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花费的成本;
B.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生产成本;
C.增加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D.将生产该产品的生产要素花费在其他用途所可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9.相对短期供给曲线,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

A.更缺乏弹性; B。

弹性较小; C。

垂直; D。

更富有弹性。

10.若会计在计算利润时,不用考虑机会成本()。

A.其报告中的利润相对经济利润被高估了;
B.其报告中的利润相对经济利润被低估了;
C.经济利润相对其报告中的利润被高估了;
D.经济利润相对其实际利润被低估了。

三、简答题
1.简述股份制公司的优缺点。

2.简述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

3.简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四、综合实训
周末的生活丰富多彩,有着很多的方式供你选择。

当你你选择了某一种时,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选择。

请分析此项选择的机会成本。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厂商:是在市场经济中为生产和销售商品而进行决策经营的营利性组织。

2.股份有限公司:指将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法人。

3.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对厂商而言,是把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行业当中去可以获得的最高收益。

4.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二、选择题:
1.C ;2.A;3.D;4.A;5.B;6.C;7.B;8.D;9.D;10.A。

三、简答题
1.简述股份制公司的优缺点。

股份制公司的优点有:(1)公司是法人。

股东可以改换,股份可以转手,但公司可以无限存在;(2)公司实行有限责任制,即每个股东仅以自己的股份担当责任;(3)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由职业经理人实行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

股份公司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由于公司只负有限责任,为防犯机会主义倾向,公司的设立和歇业要通过复杂的法定程序;(2)公司内部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尤其是在股权高度分散的公众公司,股东只为取得股利或从股票升值中获利,因为单个股东对监督公司提高绩效的付出与回报
不对称;(3)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出现。

2.简述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

会计成本又称为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

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机会成本是指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而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

3.简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1)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大于零,总产量递增:当MP >0时,TP是上升的;
边际产量等于零,总产量最大:当MP=0时,TP为最大;
边际产量小于零,总产量递减;当MP<0时,TP是下降的。

(2)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递增:当 MP > AP 时,AP上升;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最大:当 MP = AP,AP最大;
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递减:当 MP < AP 时,AP下降。

四、综合实训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