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诊断技术及进展

合集下载

支气管镜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范文怎么写

支气管镜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范文怎么写

支气管镜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范文怎么写文章标题:支气管镜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范文引言:支气管镜是现代呼吸内科诊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通过插入一根柔软的管子进入支气管,以可视化的方式检查和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气管镜的特色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探讨支气管镜特色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其观点和理解的阐述。

一、可视化技术的应用1. 高清内窥镜的引入高清内窥镜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的特点,为医生提供了更清晰、更细节的图像,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

它的应用使得支气管镜检查更加准确、精细化。

2. 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技术已经成为支气管镜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激光光束对肿瘤、息肉等进行切除和凝固,具有出血少、操作安全、恢复快的优点。

激光技术的应用使得支气管镜在治疗恶性疾病方面更加有效。

二、导航技术的应用1. 电子导航支气管镜系统电子导航支气管镜系统利用先进的三维影像技术,结合实时定位系统,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部位。

它通过计算机的辅助,使医生能够精准地进行活检和治疗。

导航技术的应用使得支气管镜检查更加精确、方便。

2. 磁导航支气管镜磁导航支气管镜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通过在患者身上植入磁性标记物,利用磁场引导医生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

相比传统支气管镜,磁导航支气管镜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避免照射的优势,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

三、观点和理解支气管镜特色技术的应用对呼吸内科诊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进。

通过提供更清晰、更细节的图像,准确定位病变部位,支气管镜技术的应用使医生能够更加精准地诊断和治疗。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特色技术的应用还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支气管镜特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临床的不断需求和挑战。

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支气管镜特色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推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和推广。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

支气管镜的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一、引言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观察呼吸道的病变情况。

本文将介绍支气管镜检查的方法、操作步骤及记录,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检查技术。

二、检查方法支气管镜检查是通过将柔软的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呼吸道,进而观察呼吸道内部情况。

支气管镜检查分为经鼻腔和经口腔两种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

1. 经鼻腔方法:a. 让患者坐直,头稍微后仰,用手握住支气管镜的握柄,将镜头缓慢地插入患者的鼻孔。

b. 在插入过程中,逐渐转动支气管镜的握柄,使镜头顺利通过鼻腔,进入喉部。

c. 当镜头到达喉部时,患者需要咳嗽,通过咳嗽的力量将镜头进一步引导进入气管和支气管。

d.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镜头上的孔洞喷入生理盐水,以清洁镜头并扩大视野。

2. 经口腔方法:a. 让患者坐直,头稍微后仰,用手握住支气管镜的握柄,将镜头缓慢地插入患者的口腔。

b. 在插入过程中,逐渐转动支气管镜的握柄,使镜头顺利通过喉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

c.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镜头上的孔洞喷入生理盐水,以清洁镜头并扩大视野。

三、操作步骤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工作、镜头插入、观察和记录等。

1. 准备工作:a. 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过敏史和其他相关信息。

b. 为患者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好手套、口罩等。

c. 准备好支气管镜、生理盐水、麻醉药物等必要设备和药品。

2. 镜头插入:a.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经鼻腔或经口腔方法进行镜头插入。

b. 缓慢而稳定地将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鼻腔或口腔,逐渐引导至气管和支气管。

c. 在插入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插入。

3. 观察:a. 当镜头到达气管和支气管时,医生可以通过镜头观察呼吸道的内部情况。

b. 观察时应注重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4. 记录:a.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应详细记录所见的病变情况,包括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颜色等。

支气管检查术国内外开展现状

支气管检查术国内外开展现状

支气管检查术国内外开展现状支气管检查术是一种用于诊断和评估支气管疾病的常见检查方法。

它通过观察和评估支气管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支气管检查术的国内外开展现状进行介绍。

支气管检查术主要分为两种:内窥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内窥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支气管内部情况的方法,常用的内窥镜有纤维支气管镜和刚性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柔软的镜头,可以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到支气管内部,对支气管进行观察和取样。

刚性支气管镜则需要通过气管切开或气管造口插入,适用于一些复杂病例或需要进行治疗操作的患者。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检查、CT 扫描和MRI等,通过对支气管进行影像学观察,可以了解支气管的形态和结构,辅助诊断和评估疾病。

国内外对支气管检查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国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支气管镜技术和影像学检查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的某些大型医疗机构已经应用了最新的高清内窥镜技术,可以观察到更清晰、更详细的支气管内部情况。

日本则在纤维支气管镜的微创技术上有所突破,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创伤。

此外,一些国外研究机构还在探索新的支气管检查方法,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多模态成像技术等,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在国内,支气管检查术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各个大型综合医院都配备了先进的支气管镜设备,并拥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团队。

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方面,我国的医生们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目前,国内一些医疗机构还在进行多中心合作研究,以提高支气管镜技术的水平和应用范围。

此外,我国在影像学检查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利用CT扫描技术对支气管进行三维重建,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支气管的形态和结构。

总的来说,支气管检查术在国内外的开展现状都非常活跃。

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支气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支气管检查术在未来会发展出更多更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支气管镜检查术

支气管镜检查术
心血管并发症
如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应轻柔操 作,避免损伤粘膜,如发生出 血,可采用局部止血药物或电 凝止血。
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医生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同时,患者应在检查后遵医 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气胸的预防与处理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剧烈咳 嗽和深呼吸,如发生气胸,症 状较轻者可自行吸收,严重者 需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03
研究支气管镜与其他影像学、生理学等诊断技术的联合应用,
提高诊断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确率。
微型化技术
研发更细、更柔软的支气管镜,减 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
荧光成像技术
利用荧光标记物,增强病变部位的 显露,提高诊断效果。
临床应用前景
早期肺癌筛查
支气管镜检查术有望成为早期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提高肺癌的 早期发现率。
肺结节诊断
通过支气管镜对肺结节进行组织活检,明确结节性质,指导治疗方 案。
通过支气管镜观察肺泡间隔和肺间质 的变化,结合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 断。
诊断肺部感染
通过支气管镜获取肺部的分泌物或组 织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和敏感药物。
肺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早期诊断
通过支气管镜观察肺部肿瘤的形态、颜色和质地,结合组织学检查,以发现早 期肺癌。
肺癌治疗
对于早期肺癌,支气管镜下可以实施激光、冷冻、光动力疗法等微创治疗手段 ,提高治愈率。
术前检查
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凝 血功能等术前检查,确保 患者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手 术。
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过程 、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签 署知情同意书。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临床应用进展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临床应用进展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可有效鉴别临近于气管或支气管的胸内病变的良恶性,同时也是肺癌的重要分期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EBUS-TBNA的诊断准确率,并减少操作相关并发症,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应用研究,主要聚焦于负压与导丝的应用与否、穿刺针型号选择、穿刺次数,以及EBUS-TBNA辅助诊断技术(如弹性成像、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等)的应用等。

作者将EBUS-TBNA技术在胸部疾病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于2002年开始研发,其可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对临近气管或支气管的胸内病变进行TBNA的新技术,2008年引入国内,因其微创、安全、高效的优势,目前已成为肺门、纵隔及肺内病变诊断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有效的肺癌分期手段。

随着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探索研究,EBUS-TBNA的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至肺部疾病的局部治疗,如EBUS-TBNA下的局部注射药物、射频消融等,虽然部分尚在动物实验的初始阶段,但随着研究进展,部分技术会逐步应用于临床。

现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一、EBUS-TBNA在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1. EBUS-TBNA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诊断和分期价值:肺癌的诊断和分期是确定治疗方案和影响疾病预后的重要过程。

一项对1299例患者的荟萃分析中,EBUS-TBNA对肺癌的诊断和分期的敏感度高达93%,特异度为100%,仅发生2例并发症(0.15%)。

EBUS-TBNA已成为一种准确、安全、可靠的方法,是肺癌诊断和分期的成本效益工具。

《支气管镜检查术》课件

《支气管镜检查术》课件

适用人群与禁忌症
适用人群
支气管镜检查术适用于各种需要进行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人群,特别是对于 肺癌、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禁忌症
支气管镜检查术对于某些人群并不适用,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检查者 、有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者等。此外,对于某些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也需要谨 慎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术。
观察疗效
预防感染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观察肺部感染的治疗效 果,了解感染的控制情况。
对于需要长期卧床或机械通气的患者,定 期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可以预防肺部感染的 发生。
04 支气管镜检查术的并发症与处理
CHAPTER
常见并发症及原因
出血
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可能导致粘膜损伤出血。
感染
操作过程中可能引起肺部感染。
目的
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 支气管内部的病变,并进行组织活检 、细胞学检查和异物取出等操作,以 明确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支气管镜检查术自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临床,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革新,已 经成为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现状
目前,支气管镜检查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疗 的常规项目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支气管镜检查术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
局部治疗
对于某些肺不张患者,可以通过支气 管镜进行局部治疗,如激光消融、药 物注射等。
评估疗效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评估肺不张的治疗 效果,了解肺复张的情况。
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病原体
局部治疗
支气管镜检查可以采集肺部感染部位的分 泌物或组织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有助 于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支气管镜从开始到现在

支气管镜从开始到现在

⽀⽓管镜从开始到现在从1897年⽀⽓管镜问世⾄今,其发展经历了传统硬质⽀⽓管镜时代、纤维⽀⽓管镜时代和现代电⼦⽀⽓管镜、纤维⽀⽓管镜、电视硬质⽀⽓管镜共⽤的三个历史阶段。

⽀⽓管镜在呼吸内科、胸外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

⽤⽀⽓管镜检查检测癌前病变组织是⼀种侵⼊性极⼩的检测⽅式,常⽤于慢性咳嗽或有肺癌史的⼈的检查。

因⽽,这种⽅法具有⼴阔的应⽤前景[1]。

可弯曲⽀⽓管镜-软镜硬质⽀⽓管镜-硬镜下⾯,Focus聚焦呼吸介⼊带着⼤家对⽀⽓管镜世界史和中国发展史进⾏简要回顾。

⼀⽀⽓管镜世界发展史传统硬质⽀⽓管镜(Rigid Bronchoscope,RB)阶段⽀⽓管镜之⽗Gustav Killian1860—1921德国科学家1897 年,有“⽀⽓管镜之⽗”之称的德国科学家Gustav Killian(1860—1921)⾸先报道了⽤长25cm,直径为8mm 的⾷管镜为⼀名青年男性从⽓道内取出⾻性异物,从⽽开创了硬直窥镜插⼊⽓管和对⽀⽓管进⾏内窥镜操作的历史先河。

[2]⽓管⾷管学之⽗Chevalier Jackson1865—1958美国⽿⿐喉科医⽣1899年,美国“⽓管⾷管学之⽗”Chevalier Jackson(1865—1958)改良了⾷管镜,安装了独⽴的⽬镜,并在其末端设置了⼀个⼩灯,发明了⽤以照亮远端⽓道的辅助管道照明系统以及⽓道分泌物的吸引管。

1912年以后,⼈们开始逐渐接受⽤⽀⽓管镜检查⽓管和主⽀⽓管,但在当时它的应⽤⼏乎完全局限在取⽓道异物上。

[3]20世纪中叶,Broyles等进⼀步发展了光学长焦距镜头,使其既能观察前⽅,⼜能旋转⾓度观察其他⽅向,从⽽能够检查双肺的上下肺叶⽀⽓管,并对操作器械进⾏了改进,使⽀⽓管镜发展到治疗⽓管主⽀⽓管疾病和肺结核,并且⽤于诊断肺癌,使硬质⽀⽓管镜检查成为胸外科的主要诊疗⼿段之⼀。

[4] [5]20世纪中叶,Broyles等进⼀步发展了光学长焦距镜头,使其既能观察前⽅,⼜能旋转⾓度观察其他⽅向,从⽽能够检查双肺的上下肺叶⽀⽓管,并对操作器械进⾏了改进,使⽀⽓管镜发展到治疗⽓管主⽀⽓管疾病和肺结核,并且⽤于诊断肺癌,使硬质⽀⽓管镜检查成为胸外科的主要诊疗⼿段之⼀。

支气管镜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范文怎么写

支气管镜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范文怎么写

支气管镜特色技术应用情况引言支气管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窥镜技术,在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支气管镜的特色技术也在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提高了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水平,本文将全面探讨支气管镜特色技术的应用情况。

一、纳米支气管镜技术1. 纳米支气管镜技术的原理•纳米支气管镜利用了纳米级别的光学探测器,能够观察到更小的支气管细胞和病变•采用高清晰度摄像头和光纤导光系统,实现对呼吸道病变的更精确定位2. 纳米支气管镜技术的应用•对呼吸道狭窄病变的早期诊断:纳米支气管镜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病变,帮助医生尽早发现呼吸道狭窄疾病,如支气管癌等•细胞学检查和活检:纳米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获取病变区域的细胞和组织样本,为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导管置入和病变治疗:纳米支气管镜的小尺寸使得可以在较小的支气管内置入导管,实现一些支气管内治疗操作,如病变切除、激光治疗等二、红外支气管镜技术1. 红外支气管镜技术的原理•红外支气管镜利用红外线技术,能够观察到病变组织的表面温度差异•利用红外感应器捕捉呼吸道病变的红外辐射信号,并转化为图像信号2. 红外支气管镜技术的应用•早期肺癌诊断:红外支气管镜可以观察到肺内较小的温度异常区域,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肺癌病变•支气管痉挛的辅助诊断:红外支气管镜可以观察到支气管表面血管的扩张和痉挛情况,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支气管痉挛的程度•热疗操作:红外支气管镜的热成像功能可以被应用于支气管热疗操作,如高频电凝术和热疗球囊扩张术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原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可以实现对组织的高分辨显微成像•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特性,获取呼吸道组织的高分辨率断层扫描图像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的应用•小气道疾病诊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以观察到微小的支气管病变,对小气道疾病的诊断有更高的准确性•支气管结构评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以提供支气管壁的分层结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支气管的健康状况•研究气道病理生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以实时观察和记录气道病变和生理变化的过程,对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四、支气管镜特色技术的发展前景支气管镜特色技术在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嗜酸细胞增多: • >20%,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经支气管肺活检 TBLB
非透视下: 根据胸部CT,确定 病变所在亚段支气管 , 进镜后根据镜下部位 盲检。
透视下 TBLB
透视下 TBLB
透视下 TBLB
TBLB并发症
• 出血5% • 气胸8%
• 可先注射肾上腺素 1:2000 5ml • 单纯少量气胸观察 • >30%或张力性气胸闭式引流 • 术前、术后拍胸片
透视下 TBLB
经支气管针吸术 TBNA
10
9
11
8
7
2
6
5
1
4
3
TBNA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
经支气管针吸术 TBNA
活检钳类型
经支气管针吸术 TBNA
右主支气管开口处、5-6 点间穿刺后隆突淋巴结
在左下支气管侧壁,平背支 开口水平、3点处穿刺左肺门 淋巴结
通过对气道内病 变的窥视、活检与 刷检,达到以下检 查目的。
支气管镜 治疗技术 1.吸痰
2.经支气管镜取异物 3.球囊扩张 4.支架置入 5.息肉摘除 6.气道消融(冷冻、电凝、激光等) 7.哮喘的热消融术 8.瘘的封堵 9.肺减容术
1.吸痰 2.直视
支气管镜
3.粘膜活检 4.粘膜刷检
诊断技术
5.支气管冲洗
气管-支气管镜的简单介绍
纤维支气管镜 电子支气管镜 硬质气管-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硬质气管镜
主机
活组织检查——活检钳
活组织检查Biblioteka 细胞学检查——细胞刷及刮匙
保护塞 毛刷
保护塞 毛刷
聚乙二醇
细胞学
可控式痰液收集器
常用检查方法
支气管镜下窥视、活检与刷检
气管镜可进入至 段支气管。
经支气管针吸术 TBNA
并发症 • 出血 • 偶发气胸 <1% • 潜在可能大出血 • 纵隔感染 抽吸过程中注射器中有血应停止抽吸
经支气管针吸术 TBNA
支气管镜诊断技术进展
进展——超声气管镜 EBUS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 微超声探头放置在纤支镜口 • 可探查支气管内多层结构、气道外结构,如:淋巴结、大血管、
LIFE
进展
进展——FB
荧光支气管镜的局限性 • 限于发现较大支气管病变 • 有假阳性,特异性33%
对重度增生、癌变有诊断意义
6.支气管肺泡灌洗 BAL
7.经支气管针吸术 TBNA
直视下TBNA
中央超声引导下TBNA (EBUS-TBNA)
外周超声引导下TBNA (EBUS-GS-TNBA)
8.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
无透视下TBLB
透视下TBLB
9.自荧光显像
禁忌症
• 严重的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律失常 • 肺功能严重损减、呼吸困难 • 大咯血未止 • 衰弱不能耐受者 • 凝血机制障碍、尿毒症、严重肺动脉高压、活检时可能发生严重
Navigation Bronchoscopy
SCtTepSc1an
DICOM CD
Step 2 Planning
Step 3
Planning File
Procedure Biopsy
Navigation
Procedure Planning
进展——荧光支气管镜
Fluorescence Bronchoscope, FB • 白光纤支镜只能发现29%的原位癌 • 100W水银灯照射下组织可以发出自身荧光,正常与 恶性组织发出的荧光强度不同
食管等 • 识别淋巴结和气道的关系,有助于TBNA技术 • 用于肺癌的诊断和分期
EBUS-TBNA
透视下 TBLB
EBUS-GS
Radial EBUS probe
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dux 磁导航
“ROAD MAP”
“LUNG MAP”
made by zhanghairui
支气管镜诊断技术
及进展
安阳地区医院 呼吸科 张海瑞
支气管镜(硬质气 管镜、纤维支气管镜) 用作呼吸介入诊疗已 有100多年历史,从 最早异物摘除,发展 到当前的多种检查和 治疗方法,成为呼吸 疾病病因诊断和局部 治疗不可缺少的有效 手段。
设备
• 支气管镜 • 光源 • 辅助器材
出血
经支气管镜吸痰
直视诊断
管腔内活检
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 BAL
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 BAL
• 部位:中叶、舌叶或病变相应肺叶
• 嵌入在肺段 • 每次20-50ml盐水,共100-250ml • 负压50-100cmH2O • 回收40-60%
• 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
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 BAL
• 外源性光敏物质增强荧光 • 不需用外源性光敏物质,波长405nm紫光或442nm蓝 光照射下,肿瘤与正常组织产生荧光强度有显著不同。 经光增强摄像机、处理后,正常粘膜表现为绿色,不 典型增生和癌组织表现为红褐色
• 1989年加拿大哥伦比亚肿瘤研究所与Xillix公司研制出 光诱导荧光纤支镜(LIFE)。1997年上市并不断改进
• 细胞总分数:细胞总数(0.9~0.26)×109/L • 其中肺泡巨噬细胞0.93±0.03 • 淋巴细胞0.07±0.01 • 中性和嗜酸细胞均<0.01
• T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CD3+)0.7 • T辅助细胞(CD4+)0.5 • T抑制细胞(CD8+)0.3 • CD4+/CD8+ 1.5~1.8
其他检查:病原体、细胞学、免疫球蛋白、表面 活性物质、肿瘤标记物等多种内容
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 BAL
弥漫性肺疾病
• 淋巴细胞增多: • 15~40%,结节病、结核、铍中毒、药物、机会 性感染、HIV • >50%,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 中性粒细胞增多: • 4~15%,纤维化性肺泡炎、石棉肺、风湿性疾病 • >50%,感染;80~90%,AR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