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传理论

合集下载

同传设备原理

同传设备原理

同传设备原理
同传设备原理是指一种能够实现语言即时转换和传递的设备,通常被应用于国际会议、商务谈判、学术讲座等场合。

通过同传设备,听众可以听到翻译人员实时转译的讲话内容,无需等待翻译人员完成整段讲话后才能听到翻译结果。

同传设备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同传设备通常由麦克风、耳机、翻译设备和无线传输系统等组成。

演讲者使用麦克风将讲话内容传输到翻译设备中,翻译设备通过内置的翻译软件将讲话内容翻译成目标语言,并通过无线传输系统传输到听众的耳机中。

听众通过耳机即时听到翻译结果,实现了语言的即时转换和传递。

同传设备的原理还涉及到翻译人员的专业技能。

翻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能够准确理解演讲内容并快速准确地翻译成目标语言。

在使用同传设备的过程中,翻译人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同传设备的原理还包括了无线传输技术的运用。

无线传输系统可以将翻译结果迅速传输到听众的耳机中,确保听众能够及时听到翻译内容。

同时,无线传输技术还可以保障翻译内容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和外界干扰。

总的来说,同传设备的原理是通过麦克风、耳机、翻译设备和无线传输系统等设备的协同作用,实现语言的即时转换和传递。

在使用同传设备的过程中,翻译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无线传输技术的运用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翻译质量和传输效率,为听众提供更好的听译体验。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专业培训,同传设备的原理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跨语言交流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同传和交传翻译质量比较

同传和交传翻译质量比较

同传和交传翻译质量比较摘要:本文对同传和交传翻译质量进行了比较,从不同视角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在翻译内容相同、使用技巧相近的情况下,听完完整的句子是高质量翻译的前提。

关键词:同传交传翻译质量比较译员是发言人的代言人,因而他的翻译好坏将直接影响发言人的发言效果。

考虑到这一点,组委会往往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会给译员提供一份会议日程,有时也向译员提供发言稿供翻译时参考。

Jones(1998)[1]对译员和发言稿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他说客观地讲译员无法知道会议的整个安排,就如同传译员无法知道发言稿中的句子是陈述句还是否定句一样。

因此,如若译员能在发言前听一遍发言稿或者提前熟悉发言稿,无疑,他的翻译质量会大大提高。

原因很简单,译员与发言人得到了有效的沟通。

一、同传与交传的特点英汉同声传译是将英语转换成汉语或汉语转换成英语,它需要几乎与发言人以同样的速度,眼、耳、脑相互配合,最后通过口头表达译出语,所有这些活动几乎要求在一瞬间完成。

换言之,同传的特点是把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合理地、均衡地分配到各个“职能部门”。

交传和同传略不同:交传译员的优势在于听完一句或一段话之后才译,从而提前获得了发言或演讲的整体或大意,并且有一定的时间来组织、思考或斟酌。

Gile(1995)[2]曾对译员的脑能下过定义,他说,译员的脑能并非是无限的,如若翻译负荷超过了脑能极限,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

就英译汉而言,译员面临的困难要远远超过汉译英译员。

按照(Call,1985;Griffin,1990)[3]的观点,译员在听外语时,无论他们的短时记忆还是长时记忆中的语法规则均要弱于听母语。

Weber(1990)[4]把这种情况称为“吸收临界”,也就是说译员听母语时的临界要高于听外语的临界。

除此之外,由于英汉语法之间的差异,译员需要储存大量额外的信息,这无疑给译员记忆增添了负荷。

MacWinney(1997)[5]指出同传翻译所需的大量信息超出了常人的记忆负荷。

同传原理与断句实例

同传原理与断句实例

同传原理与断句实例1.I want to thank the Committee and its members who have been all along verysupportive of out efforts to improv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this region.同传:我愿感谢委员会及其成员,感谢他们一直支持我们努力改进该地区的商业环境。

比较:我愿感谢委员会及其那些一直支持我们努力改进该地区的商业环境的成员。

2.This approach is not suitable to these countries which have to establish law andorder before their economies can take off.同传:这个方法不适于这些国家,(因为)它们必须先建立法制,经济才能起飞。

比较:这个方法不适于那些其经济起飞之前必须先建立法制的国家。

3.GSTI’s high academic and intellectual standards and its responsiveness todevelopments in the rapidly evolving fields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make its graduates greatly sought after by prospective employers,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national, and local organizations, corporations, banks, hospitals, the courts, the military, and many other institutions that constitute global societies.同传:口笔译研究生院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智力标准,并能适应发展情况,在越来越先进的口笔译领域赶上潮流,这使它的毕业生深受欢迎。

口译推理思维及其同传的特点

口译推理思维及其同传的特点

少一个。例如 , 假设在中国的某地进 行某个国际大会 , 共有本 自英 、 俄、 的却是实现 A和 B之 间沟通。作为桥梁的译员 , 法、 其角色应该是促进保证此 西班牙 、 中国五方与会 代表, 别使 用五种不 同的话言 。这 时 , 分 进行会议 翻 A B之 间交际 目标 的实现。 口译 员与普通 的单语 交际 B的角色不 同 , 任务
种按译 出语言形式和特点进行的直接交际行为。
口译 最 佳 关 联 的 特 殊 性 。
关联理论是一个有关语言 交际 的理论 。口译交 际的真 正动机 是为 了 而非针对译员而 言的 , 员只能起 一 种传递 和转 换 的作用。按 照关 联理 译
个 同传 室 通 常 配 备 两 名译 员 , 们 分 别 负 责 将 另 外 四种 语 言 译 成 本 同 传 室 实现源语讲话人与 目的语 听众之间 的沟通 , 们各 自的谈 话是针 对彼此 , 他 他
工具。
同传属于一种极端条件 下实际 的 口译 。所谓极 端条件 是指对 同传来
干扰。所 以, 口译 是 一 项 极 为 复 杂 的 脑 力 劳 动 。是 以 口头 方 式 传 递 源 语 信 息 的语 际 转 换 活 动 , 一 活 动 的 参 与 者 包 括 源 语 讲 话 人 、 员 和 译 语 和 听 这 译
译 工 作 的 同 传 室 数 量 是 5—1=4个 。 它 们 是 英 语 同 传 室 、 国 同 传 室 、 法 俄 也不 同, 单语交 际者 B的理解了原交 际者 A的话语 之后 , 标志 着这一轮 交 语 同传 室 和 西 班 牙 同 传 室 。 在 翻 译 过 程 中 , 果 发 言 代 表 使 用 汉 语 , 各 际 的 结 束 。 但 口译 员却 还 要 将 理 解 的 内 容 用 目的 语 再 现 。 如 则

学习经验:同传入门及训练技巧

学习经验:同传入门及训练技巧

学习经验:同传入门及训练技巧同声传译是一个许多人都喜爱的职业,但是,也是难度很大的职业,相对挑战性很高,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同传入门及训练技巧,盼望可以帮到大家1、同声传译的概念口译按工作方式分为连续(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又叫交替传译、逐步传译)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同声传译由于与发言人同步进行翻译,无须占用会议时间而受到了会议组织者的欢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行于很多国际组织。

所谓同声传译指的是用一种语言(译入语)把另外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与原语发言人几乎相同的速度,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式。

近年来,世界许多地方称这种翻译为“会议传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

在大多数状况下,同声传译是通过会议设备来完成的。

译员坐在特制的口译箱里,通过耳机接听发言人的讲话内容,随即通过麦克风把原语发言人的讲话内容用译人语传达给大会的听众,听众则利用耳机选择所需要的语言频道,接受翻译服务。

与交替传译相比,同声传译具有以下优点:(1)在同声传译中,发言与翻译同时进行,不占用会议时间;(2)同声传译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在同一时间内对多种语言同时进行翻译。

(3)在大型国际会议中,译员有时可以事先得到发言稿件,早做预备,提高翻译的精确率。

因此,现在国际上的会议,百分之九十都是采纳同声传译的方式进行。

同声传译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状况:(1)常规同传:在翻译中,译员没有稿件,*耳听、心想、口译来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声传译工作。

(2)视译:译员拿到讲话人的书面讲话稿,一边听讲话人的讲话、一边看稿、一边口译。

(3)耳语传译:不需要使用同传设备。

译员一边听讲话人的发言,一边与会代表耳边进行传译。

(4)同声传读:译员拿到书面译文,边听发言人念稿,边宣读译文。

同声传读需要留意发言人在宣读论文过程中增加及削减的内容,有时发言人也可能会突然脱稿进行发言。

同传是如何练出来的,同传练就方法

同传是如何练出来的,同传练就方法

同传是如何练出来的,同传练就方法《同传不是学出来的,是练出来的》今天上午做了一个同传会议,午饭的时候和几个朋友坐在同一个桌子。

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喜爱摄影的朋友谈到了他的工作,他提到:“摄影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他说一些基本的理论技巧只要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掌握,但是要真正提高水平还要自己不断的练习和实践。

其实我觉得同声传译也是一样的——同声传译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当年我在北外高级翻译学院学习同声传译专业的时候,老师一开始只能教你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技巧。

大部份的时间是放录音带让你练习。

然后给你点评一下,还有就是课后靠你自己多多练习了。

所以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同传,一定要练习一定的tape hours。

此外,同传的实战经验也是很重要的。

可以从每次实战工作中学到很多的东西,总结出不少的经验和教训。

但也不是说跟着录音带练习的时间越长,水平就越高。

口译的练习还必须以提高双语水平作为补充。

作为一名口译员,方方面面的知识都可能用到,平时多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今天会议的一个发言人是美国钻石巴士(City of Diamond Bar)的市长,他既是政治家、企业家也是慈善家。

但是他自己谦虚地说道,他和Bill Gates 和Warren Buffet 比起来还算不上真正的慈善家。

Bill Gates 大家都比较熟悉,那么Warren Buffet又是谁呢?幸好我读过Warren Buffet的传记,最近还听过VOA Special English 关于Warren Buffet 捐赠他大部分财产的报告。

所以我很容易就跟上发言人的思路。

我在看他的传记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做同传时会用到他相关的背景知识,但是实践证明,我看过的很多书在我做口译的时候都帮上了忙。

有时候可能是一个人名或者是机构名,如果你对这个人或者是这个机构有基本的了解,做口译的时候就会脱口而出。

正所谓“闪电班的思维”其实是靠良好的身体状况的知识的积累。

同声传译教学大纲

同声传译教学大纲

《同声传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142035课程英文名称: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课程总学时:24学时讲课:24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适用专业:英语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10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同声传译》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同时也是翻译领域的一门重要实践课。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会议等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同声传译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翻译技巧,并能在同传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技巧。

2.学习如何在同传环境下进行信息速记。

3.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文体特征,在翻译实践时能够快速地将源于信息转换为目标语信息。

4.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同传实例,使学生们意识到一个良好的译员应具备的素质。

5.掌握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的本质区别。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同声传译的发展历史、工作流程和基本原则2.基本理论和方法:口译的各项基本理论3. 基本技能:信息速记能力、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转换能力(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分析各类国际会议的同传实例,使学生们熟悉同声传译的整体流程,掌握进行同传的各种实用技巧。

2.教学手段:本课程是一门典型的语言实践课,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模拟实际的语言实践环境,使学生们意识自己在同传领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课后进行大量的同声传译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无(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在习题课中,大量选用各种会议的现场录音作为同声传译的训练素材。

2.在课堂上让学生们熟悉各种同传设备的使用方法。

3.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利用各种语言素材进行同传自主学习。

(六)课程考核方式1. 考核方式:考查2. 考核目标:本课程考核的主要目标是:学生在会议环境中进行同声传译的能力3.成绩构成:由于本课程是考查课,所以采用几次平时成绩综合的方法给出最后的考查成绩,考查时除了采用各种口译有关的传统题型以外,还可以让学生用英文撰写一篇介绍同声传译的短文。

同传是什么意思

同传是什么意思

同传是什么意思
同传是什么意思?同传又称“交传”,是指口译人员根据原语发
言人的口头表达,即时将其内容准确、完整地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

它不仅要求口译人员具有熟练的听说能力和丰富的知识背景,还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所以,可想而知,同声传译是多么难学的一门技术。

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同传这个职业对从事者的素养要求极高,并且越到后面会更加困难。

而在国内的中文翻译界里,可以担任同传的译员都可谓大神级别,比如:王克勤(资深同传)、陈明芳(同传女神)等。

但目前在中国
从事专业性工作的人却非常少。

甚至许多译员的外语水平都远远低于同声传译的最低标准,连交替传译都做不到。

之所以出现这样尴尬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国内没有针对口译培训系统化课程体系,导致从业者英语基础薄弱。

举例来讲,虽然国家早已规定我国公民需持有二级甲等或以上国际口译证书才能报考同声传译,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非口译专业的学生经过自己努力考取口译证书,英语水平仍停留在N2级左右,在进入正式场合时无法承担这份工作。

那些拥有二级甲
等证书,或者获得高级口译证书的人员,又往往缺乏全面系统的口译培训,以致难以应付正式场合下的交流工作。

除此之外,同声传译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为精通外语或对外语感兴趣的朋友提供的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舞台,希望大家都能够把握住!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原则技巧大全顺句驱动随时调整合理简约发布时间:2009-12-09 18:36:49 来源:英语帮作者:浏览: 49 评论:0同声传译原则技巧大全顺句驱动随时调整合理简约同声传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技术。

因此,有一定的基本原则可以在翻译中遵循,以达到更加有效地完成口译工作。

在同声翻译,特别是汉英同声翻译工作中,以下几条可以作为指导我们进行翻译的原则:(1) 顺句驱动:在同传过程中,译员按听到的原语的句子顺序,把整个句子切成意群单位或信息单位,再使用连接词把这些单位自然连接起来,译出整体的意思。

这种翻译方法为“顺句驱动”。

如以下句子按顺句驱动的原则来译:“所有人//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来学习,不论他们是哪个民族、//何种性别、//何种肤色、//只要他们可能接入互联网。

”译文:“all can study //by relying on internet resources// regardless of their race, nationality and color// providing that //they could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同声传译是与原语发言人的发言同步进行的,翻译活动必须在原语发言人讲话结束后瞬间内(或同时)结束。

因此,同传译员要最大限度地在翻译过程中争取缩短翻译与原语发言之间的时间差。

这个时间差越小,译员记忆的内容就会越多,译出的信息也就越多。

英汉语的语序差别较大,要完全听明白原语语序、意义之后再进行翻译则很难跟上原语发言人。

因此,“顺句驱动是英汉同声传译的一个最大特征。

”(2) 随时调整:调整是同声翻译中的校译过程,是译员根据接受到的新的内容调整信息、纠正错译、补充漏译的重要环节。

如英语中的时间、地点状语等大多出现在句尾,在使用“顺句驱动”进行翻译时,会出现译完主句,又出现状语的情况。

如:“I went to holiday inn//for a seminar// at 10 o’clock//yesterday.”按顺句驱动的原则,可能这样译:“我去了假日酒店//参加一个研讨会//在十点钟//昨天。

”加上调整过程,这个句子在实际翻译中可能会被译为:“我去假日酒店//参加一个研讨会//时间是昨天上午十点。

”(3) 适度超前:同声传译中的“适度超前”是指口译过程中的“预测”(anticipation)技能。

就是在原语信息还不完整的情况下,译员可能要讲的内容而进行“超前翻译”,从而赢得时间,紧跟发言人进行同步翻译。

如在很多会议的开幕式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套话:“……我谨代表……//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在翻译这段话的时候,译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发言人说出“我谨代表……”的时候把整句话都译出来“please allow me, on behalf of …to extend to our warmest welcome to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conference…”在听到“预祝……”之后,就应该知道后面要讲的是“……本次会议成功”。

不善用“预测”技能的译员很难做好同声传译工作,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要是等到全部信息接受以后再进行翻译就不是同声翻译了。

即使翻译能够进行下去,也是断断续续。

听众很难接收到完整的信息。

(4) 信息重组:信息重组(reformulation)是同声翻译的总策略。

初学同传的学员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译“语言”上,结果经常“卡壳”。

因为英汉语的语言差别较大,要做到一一对应地进行翻译是很难的。

因此,在同传中应遵循译“信息”的原则。

也就是根据原语的住处点在目的语中根据目的语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信息。

如在翻译中遇到以下的原语:“strange behavior on the part of whales in the southern Atlantic has been observed over a number of years now. A team of marine scientists has come up with a new theory to explain this behavior. But considerablecontroversy has arisen in Argentina about the theory.”经过信息重组之后可能会以下面的内容译出:“over a number of years,// whales in the southern Atlantic// have beenobserved//behaving strangely.//to explain this behavior,//a team of scientists has come up with a new theory//. But there has arisen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about the theory// in Argentina//”(经过好多年的观察,人们发现南大西洋的鲸行为怪异。

为了解释这一行为,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但该理论在阿根廷却引起了争议。

)(5) 合理简约:所谓简约(simplification), 就是同传译员在不影响原文主要信息传达的基础上对原文中出现的无法用目的语处理的材料或原文中出现技术性较强的材料,在直接译入到目的语中很难被目的语听众所理解的情况下而采取简化语言形式、解释、归纳、概述原语信息的一种翻译原则。

同传译员要根据听众的背景决定本原则的使用频率。

如果听众对于所译内容比较陌生,译员对翻译中出现的术语(jargon)则要最大限度的简约。

如在一次对青少年介绍“欧盟农业政策”的会议上出现了这样的内容:“if the price of produce at the community border is below the guideline price as determined under the common market organization, then at levy, which is not a tariff duty, is imposed.”如果“忠实”地译到任何一种语言青少年听众都会出现听不明白的情况, 用简约的原则,可以按如下的内容进行翻译:“if farm produce comes into the community at a price below the official community market price, a special agricultural levy is imposed”。

(译文:如果农产品进入欧共体的价格低于欧共体的官方价格的话,就要征收农业特别税。

)(6) 信息等值:“忠实”(faithfulness)一向被认为是检验翻译的标准。

但在同声传译工作中,有时很难做到“忠实”于原文,有时虽然忠实于原文,却得不到听众的认同。

口译不同于笔译,可以足够的时间去构思、推敲,同声传译要求译员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重组,使目的语听众了解原语发言人的讲话内容。

因此,在同声翻译中,对原语中的字、词、句有时候很难译得十全十美,译员要努力做到的是根据接受的词、句及语篇内容掌握原语发言人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同时用听众很容易理解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

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整体“信息等值”。

顺句驱动:Syntactic Linearity顺句驱动:Syntactic Linearity作者(Author):古月- 2003/07/01 12:08:43 ***顺句驱动并不是什么新东西,Google一下关键词“Syntactic Linearity”,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论文和专著。

这是一项基本方针(a general approach),否则译员就很难做到与发言者基本同步了。

但操作时还有一些具体手法,其中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断句(parsing)”,即把长句按相对独立的意群切成语义完整的短句,再配合其它技巧将翻译天衣无缝地进行下去。

就您的例句来看,算是比较容易顺译的,不需要添加太多的润滑剂:To w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we need the continued guidance and strong support, financial andotherwise, of all our shareholders.同传参考译文:要想战胜贫困,我们需要继续的指导和大力的支持,财政和其它方面的都要,利益攸关者人人有责。

是与书面语不同,但并不比书面语难听。

您不妨问一问播音员,他们拿到新闻稿以后,会不会进行播音编辑?什么叫播音编辑?就是添加润滑剂,将过分简洁、播出后一下子很难听懂的书面语改成顺耳的普通话。

一个成功的口译,应该尽量向播音员看齐。

限于培训方向、现场条件的不同,完全达到播音员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但是,“无限接近”应该成为“艺术级口译(the state-of-the-art interpreter)”的奋斗目标。

口语化倾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杂乱无章、逻辑混乱,那还是技巧不熟、功力不够所至,不应以口译特点为遁词。

一位口若悬河的演说家不会喜欢照本宣科,其即兴演讲之所以精彩,恰恰是因为没有照本宣科。

可见,演说也有演说的“语言艺术”。

当然,演说家对语言的自主驾驭是同传译员望尘莫及的,但是,这并不等于同传在其限定的信息范围内完全没有驾驭语言的空间。

播音员、演说家的“语言艺术”水准虽然不能照搬,但作为评价同传质量的参照系之一,不算过分。

英译汉的时候,即兴同传听上去象“美国之音”中文台,即兴汉译英,听上去象“Radio Bejing”,就能算“艺术级口译”。

做到这一点并非不可能,也许迄今为止,您所见到的多半还是些“技术级口译”。

假以时日,也许您自己也会向“艺术级”方向努力的。

预祝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