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一中2016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芜湖一中2016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试卷

芜湖一中2016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 Mg —24 Ca—40 S— 32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1.可以用符号AZM表示一种原子,其中M表示元素符号,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我们把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则下列能互称为同位素的是()A.O2和O3 B.3517Cl和3717Cl- C.168O、178O和188O D.112H O和212H O2.某lL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个数比如下表,则M离子可能为()A.Zn2+B.Ba2+ C.F-D.Na +3.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可以是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4.根据下表中物质的分子式排列规律,空格中物质的分子式应该是( )1 2 3 4 5 6 7 8CH4C2H4C3H8C4H8C6H12C7H16C8H16 A.C6H12B.C5H10C.C4H10D.C5H125.为检验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须进行的实验有: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④测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6.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 C.②和③D.①②③7.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可用来衡量溶液中离子导电能力的强弱,摩尔电导率越大,离子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越强。
已知Ca2+、OH-、HCO3-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60、1.98、0.45,据此可判断,往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溶液导电能力随CO2通入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 B C D8.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克) 4 10 1 25反应后质量(克)未测21 10 9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a,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系数比为()A.1∶1 B.1∶ 2 C.1∶3 D.2∶39.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
2016年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物理答案

芜湖一中2016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 理 答 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1. 不会 , 能 , 不会 . 12. 5200 m/s , 铁 . 13.W 甲 “> W 乙,F 甲 <” F 乙,υ甲= υ乙.(填“>”“=”“<”)14. 甲 , 5 Ω , 10 Ω , 0.9W . 15. 3N , 4N .16.(n-1)h/t , 2.18m/s , 47.17kg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7题8分,18题11分,共19 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17解.活塞的面积2271s r cm π==燃气对活塞的压力 F=pS=196×71N=1.39×104N-----------2分每个做功冲程内,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为 W1=Fl=1.39×104×0.127J=1764J-----2分由于发动机有四个气缸,则曲轴每转一周内有两个气缸经历做功冲程,故每分钟内发动机内燃气做功的次数为n=2×1200=2400----------1分故得每分钟内燃气所做的总功W=nW 1=2400×1764J=4.2336×lO 6J则此内燃机的功率为P=W/t=4.2336×106/60×50%=3.528×104W----------3分18.解:(1)由于V 1和V 2两表相同,说明它们的内阻相同,设为R ,通过V 1和V 2两表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则 U 1=I 1R , U 2=I 2R ,则得===---------―――――――――-3分由题意知 I 1+I 2=1.4 mA所以解得 I 2=0.6 mA ,即通过电流表A 2的电流大小为0.6mA .----------2分(2)电流表A2两端电压 U A2=U2﹣U1=0.2 V,----------1分所以R A2===Ω.----------2分电压表V2的内阻R V2===1000Ω,----------2分所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之比为3:1.----------1分。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芜湖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时间:150分钟(理化生合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4分×10=40分)1.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C.在计算登山运动员的速度时不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D.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小2.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3.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A.甲、乙在t=0到t=l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不同4.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时间t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再经过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1:a2应为【】A.1:l B.1:2 C.1:3 D.1:45.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
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
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分析上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B.若汽车以20m/s的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D.表中x值为66.76.从地面竖直上抛A ,同时在上面自由下落B,A和B在空中某一高度相遇时速率都是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A的初速、B的落地速度都是2v ②A、B一定同时落地③相遇点在B下落高度1m处④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下落时高度相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在水由小孔缓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8.S1和S2分别表示劲度系数为k1和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两个小物体,m a>m b,将弹簧与物块按右图所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A.S1在上,a在上B.S1在上,b在上C.S2在上,a在上D.S2在上,b在上9.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则由上表分析可知【】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0.5 N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0.6 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两次是相同的1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水平表面上,A的左端连有轻质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F向右拉动=木板B,使B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A相对地面静止时,弹簧的弹力为F1.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终在B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相对地面静止后,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B.A相对地面静止后,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C.若B以2v的速度产速运动,A相对地面静止后,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1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B上,A相对地面静止后,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1二、实验题(2分×11=22分)1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给出下列的器材,选出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并填在横线上(填序号).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交流电源④低压直流电源⑤细线和纸带⑥钩码⑦秒表⑧轨道小车⑨刻度尺选出的器材是:.(2)某同学在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共5个计数点.测得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①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s.②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则vB= m/s,vC=m/s,vD=m/s.(保留3位有效数据)③在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m/s2.④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12.甲乙两图是测定动摩擦因数常用的两种方案,根据你的实验经验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实验的操作要领和实验现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只要A相对B滑动即可,乙图中A必须做匀速运动B.乙图中只要A相对B滑动即可,甲图中B必须做匀速运动C.若两种装置中,被拉木块均做匀速运动,则两种情况下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同D.若两种装置中,被拉木块均做匀速运动,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较大(2)设木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2kg,m2=4kg,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木块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3,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g取10m/s2,则F的大小至少为 N,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量应为 cm.在图甲中,外力A三、计算题(12分+10分+16分=38分)V=10m/s,B车在后,速度13.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AV=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7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B车,但B车要经过180m才能停下来.(1)B车刹车时A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t=4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14.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压在放在地面上竖直轻弹簧B上,现用细绳跨过定滑轮将物体A与另一轻弹簧C连接,当弹簧C处在水平位置且右端位于a点时,它没有发生形变,已知弹簧B和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不计定滑轮,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将弹簧C的右端由a点沿水平方向拉到b点时,弹簧B刚好没有形变,求ab两点的距离.15.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
2016芜湖县一中自招试卷理化答案

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理化)合卷物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kv2 mg2、3、100 50 04、HG、GC、CC’5、(1)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2)减少6、25.2 靠近小孔成像7、 0.625 7.5.8、 3Ω二、选择题9、C10、D11、C12、D13、C14、B15、D16、C17、D18、D三、实验,探究题19、①小;②变小而变小;③甲同学分析的是一次支路上电阻相等的情况,它不能说明所有并联情况,因此他的分析归纳方法是错的,得出的结论也有悖与上述得出的第一条结论。
④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20、(1)一定不;拉力与摩擦力不在同一直线上;(3)1、3;(4)0.6;变大.四、综合题21、(1)。
(3分)(2)绝缘。
(2分)(3)m=ρV=1.0×103kg/m3×4.5×10-3m3=4.5kgQ=Cm⊿t=4.2×103 J/kg.0C ×4.5kg×(380C -50C)=6.237×105J。
(2分)W=UIt=220V×52.5A×60S=6.93×105J。
(2分)η=Q/W=6.237×105J/6.93×105J=90﹪。
(2分)22、(1)锅内的水对锅底产生的压强为:。
(4分)(2)锅内的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4.2×103J/( kg·℃)×2.5kg×(100℃-20℃)=8.4×105J.。
(4分)(3)小芳选用功率为档位时消耗的电能为:.。
(2分)若小芳改用功率为的档位时消耗的电能为:。
(2分)因为﹤,所以高档时比低档时消耗的电能更少。
23、解:(1)C点是支点,空调的自身重力是阻力,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AC=G×AB,即:F×30cm=300N××40cm,解得:F=200N;。
芜湖一中2011、2012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含答案)

芜湖一中2011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数 学 试 卷1.如图,边长为1的菱形ABCD 绕点A 旋转,当B 、C 两点恰好 落在扇形AEF 的弧EF 上时,弧BC 的长度等于( )A .6π B. 4π C. 3π D. 2π 2.二次函数的图象如何移动就得到的图象( )A .向左移动1个单位,向上移动3个单位. B. 向左移动1个单位,向下移动3个单位. C. 向右移动1个单位,向上移动3个单位. D. 向右移动1个单位,向下移动3个单位.3.已知a 、b 、c 为正实数,且满足b +c a = a +b c = a +cb = k ,则一次函数y kx k =+ 的图象一定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4.某学校要召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各班每10人推选一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7时再增选一名代表.那么,各班可推选代表人数y 与该班人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 =[x ]([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可以表示为( ) A .y =[110x +] B. y =[210x +] C. y =[310x +] D. y =[410x +] 5.正实数,x y 满足1xy =,那么44119x y +的最小值为( ) A .23B.54C. 1D.1422++-=x x y 22x y -=6.如图,点P 为弦AB 上一点,连结OP ,过P 作,PC 交 于点C ,若AP=4,PB=2,则PC 的长为 ( )A .2 B. 3 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7. 二次函数y =a x 2+(a -b )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化简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8.随机掷三枚硬币,落地后恰有两枚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9.设x 1、x 2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4x -3=0的两个根,2x 1(2x 22+5x 2-6)+a =2,则a = . 10.已知三角形的三边a 、b 、c 都是整数,且满足abc+bc+ca+ab+a+b+c=7,则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11.已知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恒有解,并且恰有一个解大于1小于2,则的取值范围是 .12.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四边形CDMN 和DEFG 都是正方形,其中C,D,E 在AB 上,F,N 在半圆上.若AB=10,则正方形CDMN 的面积与正方形DEFG 的面积之和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72分,写出必要的推算或演算步骤.)13.(13分)已知m 为整数,方程230x mx n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2(6)70x m x n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方程2(4)50x m x n +-+-=没有实数根,求2011()m n -的值.PC OP ⊥O ()0332=+-+x a x a14.(14分)在中,.以为底作等腰直角,是的中点.求证:.15.(15分)已知AB 是半圆O 的直径,点C 在BA 的延长线上运动(点C 与点A 不重合),以OC 为直径的半圆M 与半圆O 交于点D ,∠DCB 的平分线与半圆M 交于点E . (1)求证:CD 是半圆O 的切线(图1); (2)作EF ⊥AB 于点F (图2),求证:; (3)在上述条件下,过点E 作CB 的平行线交CD 于点N ,当NA 与半圆O 相切时(图3),求∠EOC 的正切值.ABC∆190,2C AC BC ∠=︒=BC BCD ∆E CD AE EB ⊥12EF OA =图116.(1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分别在x轴和y轴上,OA=10厘米,OC=6厘米,现有两动点P,Q分别从O,A同时出发,点P在线段OA上沿OA方向作匀速运动,点Q在线段AB上沿AB方向作匀速运动,已知点P的运动速度为1厘米/秒.(1)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12厘米/秒,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CPQ的面积最小时,求点Q的坐标;②当△COP和△PAQ相似时,求点Q的坐标.(2)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a厘米/秒,问是否存在a的值,使得△OCP、△PAQ和△CBQ这三个三角形都相似?若存在,请求出a的值,并写出此时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15分)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1,2).(1)若a=1,抛物线顶点为A,它与x轴交于两点B、C,且△ABC为等边三角形,求b的值;(2)若abc=4,且a≥b≥c,求|a|+|b|+|c|的最小值.芜湖一中2011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7.-1 8.389.-16 10 11. 或 12.2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3.解:依题意得①② ③………………6分由②得24128n m m =-+-代入①、③得53m >,3n <………………10分 又a 为整数,2m ∴=将2m =代入②得3n =………………12分2011()1m n -=-………… …13分211-<<-a 323-=a 2224(3)0(6)4(7)0(4)4(5)0m n m n m n -->---=---<14.证明:作的中线EF ,………………2分 CE ED =1,2EF BD EF BD ∴=,即,45EF CE CFE FBD =∠=∠=︒………………5分 ………………7分又1,2AC BC AC BF =∴= ………………10分 …………… 12分………………14分15.(1)证明:如图1,连结OD ,则OD 为半圆O 的半径 ∵OC 为半圆M 的直径 ∴∠CDO=90°∴CD 是半圆O 的切线。
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题含答案

常数g=10牛/千克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片中,能体现“增大摩擦”的是 ( )2.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D)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越大3.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
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α=30°,β<60° (B)α=60°,β>60°(C) α=30°,β>60° (D)α=60°,β<60°4.重力为10牛的水对漂浮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 ( )(A)一定小于10牛 (B) 一定等于10牛 (C) 可以等于0牛 (D) 可能大于10牛5. 容器内盛有部分盐水,在盐水中放入一块淡水凝固成的冰,冰熔化后 ( )(A)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上升 (B)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不变(C) 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下降(D) 盐水的密度不变,液面也不变6.水被加热烧开后,水面上方有“白色气体”;在炎热的夏天,冰块的上方也有“白色气体”()(A) 前者主要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B) 前者主要是由杯中的水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C) 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气态物质”(D) 后者主要是由冰转变成的“水的液态物质”7.物、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把透镜右方的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B) 如透镜是凸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看不到物体的像(C) 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把光屏移到适当位置,一定能在屏上得到物体的像(D)如透镜是凹透镜,则不论物体放在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能看物体的像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2<R1,若保持电路的总电流不变,那么为了使通过R1的电流稍增大一点,可采用的措施是()(A) 与R2并联一个比R2小得多的电阻(B) 与R2并联一个比R2大得多的电阻(C) 与R2串联一个比R2小得多的电阻(D) 与R2串联一个比R2大得多的电阻9.每种金属导体中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有确定的值。
芜湖一中2016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芜湖一中2016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 理 试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一个得0分,总共50分。
)1.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向右做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当小车加速运动时,木块受到小车对它的摩擦力B .当小车受到阻力而停下时,木块将可能向右倾倒C .小车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D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 A .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B .初冬的清晨,湖面上飘着“白气”C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D .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3.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40㎝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0㎝B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C .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所得到的像一定比原来小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为滑动变阻器,R 2、R 3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将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一段距离后,电压表V 1、V 2示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U 1、△U 2,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大小为△I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在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1U I∆∆等于定值 B .I U ∆∆2与1U I∆∆的差值等于R 2C .R 2和R 3消耗的电功率的和增加了△U 2•△ID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5.如图所示,甲是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 =0.2m/s 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R 3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直到把重物提离水面,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以及水面变化引起的影响,g=10N/K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圆柱形重物的质量为350 kgB.把物体拉离水面过程中汽车对物体做的功为42500JC.圆柱形重物的体积为0.5 m3D.圆柱形重物的密度为8×103kg/m36.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 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橡皮筋拉伸时与轻弹簧具有相似的性质)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石块动能先增加,后减小,在B点动能最大B.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不变C.石块到达C点瞬间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大D.石块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C点的机械能7.如图所示,聪明爱玩的小亮将一个滑轮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个固定在自己的滑板车上,用绳子将两个滑轮组装成滑轮组。
2016年XXX阶段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6年XXX阶段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及参考答案2016年XXX阶段自主招生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电视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微波炉使用的电磁波波长很短,但比电视机遥控器所用的波长要长些。
下列电磁波成分中波长也比电视机遥控器所用波长长的是()。
A.γ射线 B.可见光 C.红外线 D.无线电波2.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
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A.眼睛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3.关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B.能量转移和转化没有方向性C.电取暖器辐射到房间里的热量可以再利用 D.汽车由于刹车散失的热量可以再自动地用来驱动汽车4.关于原子核和核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B.中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C.核力做功有可能释放出核能 D.用质子轰击铀核发生裂变5.下列物理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推土机的推土铲刃做得锋利,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C.在高海拔地区一次性打火机不容易打燃火,其主要原因是空气稀薄,大气压高D.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漂,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
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再次试验,得到的结论是()。
A.声音变大 B.频率变高 C.振动变慢 D.响度变小7.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灯泡连接起来,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可以看到灯泡发光。
关于手摇发电机发电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电机将重力势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B.匀速摇动转轮,灯泡的亮度不变C.转轮转速越快,灯泡亮度越暗 D.转轮在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8.现在一般标准住宅户内配电系统都使用了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三线插座等设备,有一配电系统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一中2016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 理 试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一个得0分,总共50分。
)1.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向右做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当小车加速运动时,木块受到小车对它的摩擦力B .当小车受到阻力而停下时,木块将可能向右倾倒C .小车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D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2.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
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 A .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B .初冬的清晨,湖面上飘着“白气”C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D .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3.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40㎝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0㎝B .只将凸透镜向左移,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C .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所得到的像一定比原来小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为滑动变阻器,R 2、R 3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将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一段距离后,电压表V 1、V 2示数变化的大小分别为△U 1、△U 2,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大小为△I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在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1U I∆∆等于定值 B .I U ∆∆2与1U I∆∆的差值等于R 2C .R 2和R 3消耗的电功率的和增加了△U 2•△ID .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5.如图所示,甲是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 =0.2m/s 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R 3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直到把重物提离水面,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以及水面变化引起的影响,g=10N/K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圆柱形重物的质量为350 kgB.把物体拉离水面过程中汽车对物体做的功为42500JC.圆柱形重物的体积为0.5 m3D.圆柱形重物的密度为8×103kg/m36.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 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橡皮筋拉伸时与轻弹簧具有相似的性质)关于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石块动能先增加,后减小,在B点动能最大B.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不变C.石块到达C点瞬间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大D.石块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C点的机械能7.如图所示,聪明爱玩的小亮将一个滑轮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个固定在自己的滑板车上,用绳子将两个滑轮组装成滑轮组。
小亮站在滑板车上拉动手中的绳子,他用10N的拉力在3s内,使自己和滑板车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墙运动了1.2m。
滑轮重、轴摩擦和绳重均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竖直墙壁受到的拉力为20 NB.滑板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20 NC.在3s内小亮的拉力做功为36JD.动滑轮对滑板车拉力的功率为8W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5:3,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3:2,在后一种情况下,全部通电时间内,电阻R1与R3产生的热量之比为()A.2:3 B.1:3C.2:1 D.3:29.如图,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
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10.如图所示,直径为36cm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的端口水平。
一根密度分布均匀、长度为47cm的光滑杆ABC搁置在半球碗上,碗的厚度不计,杆平衡时碗内部分AB段与碗外部分BC段的长度之比为()A.23:24 B.32:15C.35:12 D.24:23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空3分,共51分,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11. 如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选填“会”、“不会”)熔化;如果烧杯和试管中的冰全部都熔化成水后,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温(选填“能”、“不能”)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选填“会”、“不会”)沸腾。
12.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声速V单位空气(0℃)331 冰3230空气(15℃)340 铜3750煤油(25℃)1324 铝5000水(15℃)1500 铁5200 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 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该金属管可能是由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13.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两个倾角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若斜面粗糙程度相同,则将同一木块分别从两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时,拉力所做的额外功W甲W乙。
若甲乙斜面光滑,则拉力F甲F乙,将木块分别从两光滑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则木块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υ甲υ乙.(填“>”、“=”或“<”)14. 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有内阻。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
根据图线的信息可知: (甲/乙)是电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线,电阻R1的阻值为Ω;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等于W.15.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上表面水平,A,B的质量均为m=1kg,A,B之间和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μ=0.1),用一根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A、B 相连,轻绳均水平,轻绳和木板B都足够长.当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时,物块A 在木板B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绳子拉力大小等于,水平向左的恒力F等于(g=10N/ Kg)16.小刚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不停地滴落到地上.小刚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如图).他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和一天来浪费的水量,找来了秒表和卷尺.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
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秒.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若小刚测得h=1 m,当数到n=20时秒表的示数t=8.7 s,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若每滴水质量是0.25 g,则一昼夜要浪费kg水。
三、计算题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7题8分,18题11分,共19 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17.一台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四汽缸、四冲程的柴油机,汽缸的直径为95毫米,一个冲程活塞行程为127毫米,第三冲程中气体作用在活塞上的平均压强是196牛/厘米2,飞轮的转速是1200η=,这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瓦?转/分,这台发动机的效率50%18.实际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内阻,电流表能显示此内阻中的电流,电压表能显示该内阻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电路中,A1和A2是两块相同的电流表,V1和V2是两块相同的电压表.电流表A1的示数是1.4mA,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是0.8V和0.6V,试求:(1)电流表A2示数;(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之比.芜湖一中2016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理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51分)11.,,.12.,.13.W甲W乙,F甲F乙,υ甲υ乙.(填“>”、“=”或“<”)14.,,,.15.,.16.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7题8分,18题11分,共19 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17.一台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四汽缸、四冲程的柴油机,汽缸的直径为95毫米,一个冲程活塞行程为127毫米,第三冲程中气体作用在活塞上的平均压强是196牛/厘米2,飞轮的转速是1200η=,这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瓦?转/分,这台发动机的效率50%18.实际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内阻,电流表能显示此内阻中的电流,电压表能显示该内阻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电路中,A1和A2是两块相同的电流表,V1和V2是两块相同的电压表.电流表A1的示数是1.4mA,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是0.8V和0.6V,试求:(1)电流表A2示数;(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之比.芜湖一中2016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物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AB B ABD ABD BD BC CD C A B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51分)11.不会,能,不会12.5200 m/s,铁13.W甲> W乙,F甲< F乙,υ甲=υ乙14.甲,5 Ω,10Ω,0.9W15.3N,4N16.(n-1)h/t,2.18m/s,47.17kg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17题8分,18题11分,共19 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17解:活塞的面积S=πr2=71cm2燃气对活塞的压力F=pS=196×71N=1.39×104N-----------2分每个做功冲程内,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为W1=Fl=1.39×104×0.127J=1764J-----2分由于发动机有四个气缸,则曲轴每转一周内有两个气缸经历做功冲程,故每分钟内发动机内燃气做功的次数为n=2×1200=2400----------1分故得每分钟内燃气所做的总功W=nW1=2400×1764J=4.2336×l06J则此内燃机的功率为P=W/t=4.2336×106/60×50%=3.528×104W----------3分18.解:(1)由于V1和V2两表相同,说明它们的内阻相同,设为R,通过V1和V2两表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则:U1=I1R,U2=I2R,则得:===---------―――――――――-3分由题意知:I1+I2=1.4 mA所以解得:I2=0.6 mA,即通过电流表A2的电流大小为0.6mA.----------2分(2)电流表A2两端电压U A2=U2﹣U1=0.2 V,----------1分所以R A2===Ω.----------2分电压表V2的内阻R V2===1000Ω,----------2分所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之比为3: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