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临床输血指南

合集下载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最新版本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最新版本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第八条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第九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前科室参加制订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的监护。

第十条对于()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第十一条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由经治医师和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输血临床指南精修订

输血临床指南精修订

输血临床指南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临床输血指南一、外科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1)浓缩红细胞【适应症】用于增强运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2)血小板【适应症】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者。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如果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3)新鲜冰冻血浆【适应症】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a、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b、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后;c、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d、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

* 新鲜冰冻血浆的使用,须达到10-15ml/kg才能有效。

禁止用新鲜冰冻血浆作为扩容剂,禁止用新鲜冰冻血浆促进伤口愈合。

二、内科输血指南1)浓缩红细胞【适应症】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

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

2)血小板【适应症】由患者血小板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输注;血小板计数﹤10×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以防出血;血小板计数在10-50×109/L之间,应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3)新鲜冰冻血浆【适应症】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

新版临床输血指南

新版临床输血指南

输血指南一、红细胞制剂输注适应症与禁忌症红细胞可用于输注晶胶体液无效的急性失血。

各种非输血治疗(如铁剂、促红素、维生素B12与叶酸等)能纠正的贫血不应输注红细胞;对于某些病因已明的疾病,除非出现致命性贫血、否则也不应输注红细胞,这类疾病包括缺铁贫、巨幼贫、与自免溶贫等。

红细胞不应该用于扩充血容量、提升胶体渗透压、促进伤口愈合或改善患者自我感觉等。

输注指征1、手术及创伤患者(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2)血红蛋白<70g/L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年轻而原来的患者Hb<60g/L(3)血红蛋白70-100g/L,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出血的量及速度、心肺状态、血管容量等情况)决定就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血容量减少15%(成人750ml),若患者无贫血史或心肺功能正常,患者无需输血;血容量减少15%-30%,患者病情同前时,需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血容量减少30%-40%,需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快速恢复患者血容量,并考虑可能输注红细胞;血容量减少大于40%时,应输注红细胞在内的快速扩容。

重度创伤患者液体复苏后Hb<70g/L, 考虑可能输注红细胞、出血性休克或机械通气患者Hb<70g/L,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70g/L可输。

2、非手术病人(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2)血红蛋白<60g/L或HCT<0、2并伴有明显的贫血症时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3)血红蛋白60-100g/L,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贫血程度、心肺代谢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及年龄)决定就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尽量避免输血。

有心脏病史的重症患者Hb<70g/L,重度海洋性贫血患者维持95-105g/L。

再障患者Hb<40g/L,可输注红细胞,并尽量延长间隔时间,若同时有明显出血,PlT<20*109可输血小板。

二、血小板制剂输注1、非手术病人(1)无其她止血异常或高出血风险的血小板明显减少的病人,PLT≤10×109/L,输注后PLT >20×109/L(2)存在其它止血异常(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或存在高出血风险(如发热、败血症、贫血,肿瘤放、化疗后等)的病人,PLT<30×109/L(3)大量输血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与体外循环等情况下引起的急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PLT<50×109/L2、有创操作与手术病人(1)各种有创操作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轻微有创操作PLT>20×109/L胸腔穿刺、肝活检、经支气管活检PLT>50×109/L腰穿PLT>50×109/L成人急性白血病PLT>20×109/L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LT>10×109/L☻大多可承受腰穿而无严重出血并发症;骨髓穿刺与活检操作前一般无需输注血小板(2)各种手术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拔牙或补牙PLT ≥50×109/L小手术、硬膜外麻醉PLT 50-80×109/L正常阴道分娩PLT ≥50×109/L剖腹产PLT ≥80×109/L(50)大手术PLT 80-100×109/L三、血浆输注1、凝血因子缺乏2、TTP 首选去冷沉淀血浆3、华法林过量导致的严重出血:FFP4、肝脏疾病合并凝血障碍当病人存在活动性出血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大于正常对照1、5倍时,建议FFP肝病病人需行外科手术、肝活检或静脉曲张破裂时,若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大于4s,建议FFP5、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病人INR>1、5或APTT大于正常对照中位值1、5倍时,若需外科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可考虑血浆病人INR>1、3时,若进行肝脏穿刺,输注血浆输注血浆致PT延长不超过1、5倍时,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就是相对安全的6、大量输血病人大量输血时需输注血浆大量输血的病人当纤维蛋白原小于1g/L、INR>1、5或APTT延长大于正常1、5倍,考虑输注FFP。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南2023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南2023

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南2023
简介
本指南旨在规范并提高临床输血质量,保障受血者的安全。


南内容包括血液管理、供血人员检查及血袋质量控制等。

血液管理
抗凝剂管理
根据病人的出血风险进行联合治疗, 需谨慎使用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及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等,以避免不必要的出血并利用异丙
肾上腺素等药物减少因抗凝引起的出血。

静脉置管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误穿通路,并加强对置管区域的消毒。

所有置管后的病人都应经过适当的观测及康复期管理。

输注用药
指南详细规定输血配血、操作、储存等环节。

同时,也针对不
同情况指定了不同的药物使用方法及数量等。

供血人员检查
用于诊断供需双方问题并及时纠正的工具和方法能提高临床输血质量和安全性。

对供血人员进行各项检查,确保供血人员及血袋质量无异常。

对符合条件的供血者,应在血源库维护消防:人员的志愿献血资质、采血方法及检验结果等信息。

血袋质量控制
血袋质量是影响临床输血安全及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各项要求进行检测。

指南规定了对红细胞、血小板等各种血液成分的检测标准及条件。

结论
通过指南的规范临床操作,可以保证推行声明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标准。

尽管指南为共性,但在实施中应针对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并不断检查和完善工作,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临床输血安全指南2023

临床输血安全指南2023

临床输血安全指南2023摘要本文档旨在提供临床输血的安全指南,以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指南包括了选择输血前的患者评估、合适的血液成分的选择、输血后的监测和并发症的处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临床输血过程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此外,本指南还包括了输血的法律和道德职责以及合理使用血液资源的保障和管理。

患者评估在进行输血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过敏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史等方面。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是否需要输血以及选择合适的输血血液成分。

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输血血液成分以提高输血的效果。

输血前应该咨询专业人员的意见,遵循最新的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原则。

此外,在选择输血血液成分时也应该注意过敏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防治。

输血过程中的监测输血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仔细的监测,包括生命体征、输血速率和输血反应等方面。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

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例如输血反应、输血传播性疾病等。

在出现并发症时,应该立即停止输血并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法律和道德职责医务人员在进行输血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职责,例如患者知情同意、隐私保护以及医疗事故的风险管理等方面。

同时也要遵守血液资源的保障和管理政策,确保血液资源的合理使用。

结论临床输血安全指南2023为医务人员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指南,帮助他们在进行输血时更加安全和有效。

每位医务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政策,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最新】临床输血指南

【最新】临床输血指南

PPT专业文档
24
冷沉淀输注的适应症:
1、外伤病人有VIII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第XIII 因子、纤维蛋白原及纤维结合蛋白缺乏时可使用冷沉 淀;
2、用于儿科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因子VIII因子缺乏症患者;
3、用于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VIII因子浓缩剂; 4、用于大量失血输入库血引起的稀释性凝血功能则
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 引起的急、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 输注计量:
通常输入2单位浓缩红细胞可提高 病人的红细胞比积3%,血红蛋白约 10g/L。
PPT专业文档
21
洗涤红细胞输注原则
洗涤红细胞即浓缩红细胞经生理盐水洗涤 三次,去除其中大部分(98%)血浆, 去除(≥80%)白细胞,保留≥70%的原 红细胞。
临床输血 指南
贺州广济医院检验科 潘秀林
PPT专业文档
1
临床输血规程
临床用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文件、地方 法规及规范文件
国家及卫生部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侵权责任法 3、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国务院发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血液领域犯罪的规定 5、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PPT专业文档
2
国家、卫生部临床输血规章制度
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管理办法(试行) 4、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5、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
PPT专业文档
3
国家、卫生部临床输血规范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释义 2、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设置管理规范 3、关于调整公民临床用血收费标准的通知 4、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保障血液安全

新版临床输血指南

新版临床输血指南

输血指南一、红细胞制剂输注适应症和禁忌症红细胞可用于输注晶胶体液无效的急性失血。

各种非输血治疗(如铁剂、促红素、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能纠正的贫血不应输注红细胞;对于某些病因已明的疾病,除非出现致命性贫血、否则也不应输注红细胞,这类疾病包括缺铁贫、巨幼贫、和自免溶贫等。

红细胞不应该用于扩充血容量、提升胶体渗透压、促进伤口愈合或改善患者自我感觉等。

输注指征1.手术及创伤患者(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2)血红蛋白<70g/L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年轻而原来的患者Hb<60g/L (3)血红蛋白70-100g/L,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出血的量及速度、心肺状态、血管容量等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血容量减少15%(成人750ml),若患者无贫血史或心肺功能正常,患者无需输血;血容量减少15%-30%,患者病情同前时,需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血容量减少30%-40%,需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快速恢复患者血容量,并考虑可能输注红细胞;血容量减少大于40%时,应输注红细胞在内的快速扩容。

重度创伤患者液体复苏后Hb<70g/L, 考虑可能输注红细胞.出血性休克或机械通气患者Hb<70g/L,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70g/L可输。

2.非手术病人(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2)血红蛋白<60g/L或HCT<0.2并伴有明显的贫血症时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3)血红蛋白60-100g/L,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贫血程度、心肺代谢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及年龄)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尽量避免输血。

有心脏病史的重症患者Hb<70g/L,重度海洋性贫血患者维持95-105g/L。

再障患者Hb<40g/L,可输注红细胞,并尽量延长间隔时间,若同时有明显出血,PlT<20*109可输血小板。

二、血小板制剂输注1.非手术病人(1)无其他止血异常或高出血风险的血小板明显减少的病人,PLT≤10×109/L,输注后PLT >20×109/L(2)存在其它止血异常(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或存在高出血风险(如发热、败血症、贫血,肿瘤放、化疗后等)的病人,PLT<30×109/L(3)大量输血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和体外循环等情况下引起的急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PLT<50×109/L2.有创操作与手术病人(1)各种有创操作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轻微有创操作 PLT>20×109/L胸腔穿刺、肝活检、经支气管活检 PLT>50×109/L腰穿 PLT>50×109/L成人急性白血病 PLT>20×109/L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LT>10×109/L☻大多可承受腰穿而无严重出血并发症;骨髓穿刺和活检操作前一般无需输注血小板(2)各种手术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拔牙或补牙 PLT ≥50×109/L小手术、硬膜外麻醉 PLT 50-80×109/L正常阴道分娩 PLT ≥50×109/L剖腹产 PLT ≥80×109/L(50)大手术 PLT 80-100×109/L三、血浆输注1.凝血因子缺乏2.TTP 首选去冷沉淀血浆3.华法林过量导致的严重出血:FFP4. 肝脏疾病合并凝血障碍当病人存在活动性出血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大于正常对照1.5倍时,建议FFP肝病病人需行外科手术、肝活检或静脉曲张破裂时,若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大于4s,建议FFP5. 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病人INR>1.5或APTT大于正常对照中位值1.5倍时,若需外科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可考虑血浆病人INR>1.3时,若进行肝脏穿刺,输注血浆输注血浆致PT延长不超过1.5倍时,手术或侵入性操作是相对安全的6.大量输血病人大量输血时需输注血浆大量输血的病人当纤维蛋白原小于1g/L、INR>1.5或APTT延长大于正常1.5倍,考虑输注FFP。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最新版】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最新版】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售货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六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第七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第八条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第九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和监护。

第十条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第十一条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第十二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指南
一、红细胞制剂输注适应症和禁忌症
红细胞可用于输注晶胶体液无效的急性失血。

各种非输血治疗(如铁剂、促红素、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能纠正的贫血不应输注红细胞;对于某些病因已明的疾病,除非出现致命性贫血、否则也不应输注红细胞,这类疾病包括缺铁贫、巨幼贫、和自免溶贫等。

红细胞不应该用于扩充血容量、提升胶体渗透压、促进伤口愈合或改善患者自我感觉等。

输注指征
1.手术及创伤患者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
(2)血红蛋白<70g/L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年轻而原来的患者Hb<60g/L (3)血红蛋白70-100g/L,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出血的量及速度、心肺状态、血管容量等情况)
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
血容量减少15%(成人750ml),若患者无贫血史或心肺功能正常,患者无需输血;血容量减少15%-30%,患者病情同前时,需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血容量减少30%-40%,需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快速恢复患者血容量,并考虑可能输注红细胞;血容量减少大于40%时,应输注红细胞在内的快速扩容。

重度创伤患者液体复苏后Hb<70g/L, 考虑可能输注红细胞.出血性休克或机械通气患者Hb<70g/L,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70g/L可输。

2.非手术病人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注红细胞制剂
(2)血红蛋白<60g/L或HCT<0.2并伴有明显的贫血症时应予以输注红细胞制剂
(3)血红蛋白60-100g/L,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贫血程度、心肺代谢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及年龄)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制剂,尽量避免输血。

有心脏病史的重症患者Hb<70g/L,重度海洋性贫血患者维持95-105g/L。

再障患者Hb<40g/L,可输注红细胞,并尽量延长间隔时间,若同时有明显出血,PlT<20*109可输血小板。

二、血小板制剂输注
1.非手术病人
(1)无其他止血异常或高出血风险的血小板明显减少的病人,PLT≤10×109/L,输注后PLT >20×109/L
(2)存在其它止血异常(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或存在高出血风险(如发热、败血症、贫血,肿瘤放、化疗后等)的病人,PLT<30×109/L
(3)大量输血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和体外循环等情况下引起的急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人,PLT <50×109/L
2.有创操作与手术病人
(1)各种有创操作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
轻微有创操作PLT>20×109/L
胸腔穿刺、肝活检、经支气管活检PLT>50×109/L
腰穿PLT>50×109/L
成人急性白血病PLT>20×109/L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LT>10×109/L
☻大多可承受腰穿而无严重出血并发症;骨髓穿刺和活检操作前一般无需输注血小板
(2)各种手术的血小板计数安全参考值为:
拔牙或补牙PLT ≥50×109/L
小手术、硬膜外麻醉PLT 50-80×109/L
正常阴道分娩PLT ≥50×109/L
剖腹产PLT ≥80×109/L(50)
大手术PLT 80-100×109/L
三、血浆输注
1.凝血因子缺乏
2.TTP 首选去冷沉淀血浆
3.华法林过量导致的严重出血:FFP
4. 肝脏疾病合并凝血障碍
当病人存在活动性出血
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大于正常对照1.5倍时,建议FFP
肝病病人需行外科手术、肝活检或静脉曲张破裂时,若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大于4s,建议FFP
5. 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病人INR>1.5或APTT大于正常对照中位值1.5倍时,若需外科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可考虑血浆
病人INR>1.3时,若进行肝脏穿刺,输注血浆
输注血浆致PT延长不超过1.5倍时,手术或侵入性操作是相对安全的
6.大量输血
病人大量输血时需输注血浆
大量输血的病人当纤维蛋白原小于1g/L、INR>1.5或APTT延长大于正常1.5倍,考虑输注FFP。

7. 维生素K不足导致的凝血异常:不推荐常规使用。

四、冷沉淀
1.获得性或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当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1.0g/L伴活跃出血或拟行手术,血浆源性纤维蛋白原供应缺乏时,可使用冷沉淀补充纤维蛋白原
2.大量输血伴出血
当单纯输注FFP不能维持纤维蛋白原水平在1.0 g/L以上时,可同时输注冷沉淀
3.FⅩⅢ缺乏症
用于活跃出血者的止血;
手术后出血、刀口愈合延迟或愈合不良的预防;
预防FⅩⅢ缺乏相关的习惯性流产。

FⅩⅢ的半寿期约为9天,血浆水平达5%就能维持有效止血,故先天性FⅩⅢ缺乏者输注1袋/10-20kg冷沉淀即可
4.血友病A:血浆源制品FⅧ短缺时可输注冷沉淀
5.部分类型的血管性血友病(vWD):含vWF的血浆源性FⅧ供应短缺时,用于1型vWD(去精氨酸加压素无效)和2B、2N型vWD(禁忌使用去精氨酸加压素)
6.尿毒症伴止血功能异常:冷沉淀可用于治疗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功能减弱的尿毒症并出血的病人
7.溶栓治疗过度以及原位肝移植出血等
输血有效性评价
一、红细胞疗效评估
1.精确评价
红细胞2,3-DPG水平和携氧量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计算:Y=0.34X+3.5
Y是携氧量,用每100ml血液含氧量的ml数表示,X是红细胞的2,3-DPG水平,用µmol/gHb 表示。

2.粗略评价
一般输注2u悬浮红细胞大约可使血红蛋白升高10g/L,红细胞容积升高0.03。

临床判断输注红细胞制剂是否有效,应在输注后血红蛋白升高至少20g/L
3.临床缺氧症状改善或消失
二、粒细胞疗效评估
临床症状改善----输注后观察病人感染是否得到控制或体温是否下降
而不是观察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否增加
三、血小板疗效评估
1.精确计算
(1)血小板计算增高指数又称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CCI大于10表示有效;输注后1小时测定值一般认为CCI小于7.5~10.0认定为输注无效。

(2)输注后血小板回收率又称血小板恢复百分数(%)
1小时应大于60%,24小时应大于40%。

2.粗略计算
体重50kg病人输注1u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可使机体血小板计数升高30×109/L。

3.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或出血时间恢复至正常或改善等
四、血浆与冷沉淀疗效评估
1.以凝血因子Ⅷ活性增高为疗效评估指标。

新鲜冰冻血浆15ml/kg或冷沉淀15IU/kg,每12h 输注1次,连续输注2次后,凝血因子Ⅷ活性可增高30%。

2.临床出血凝血症状改善或消失
3.APTT或/和PT或/和凝血时间恢复正常或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